6.材质的美

合集下载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4课《材质的美》说课稿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4课《材质的美》说课稿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4课《材质的美》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内容是《材质的美》,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一、说教材:本课是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的内容,本课是欣赏.评述课。

学好本课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增强感悟美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提升美术创作能力。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可谓一举三得!二、说学生:本课的内容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而老师在讲解本课的时候,要注意顺势引导,把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我确定本课的目标为:知识目标:能感受不同材质的特点和美;技能目标:能分辨不同材质的材料;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四、说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教学重点: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感悟美的能力;五、说教法学法:基于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实际情况我打算采取: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更好的完成我的教学任务。

同时积极引导学生采用分组讨论法、探究法、尝试法等学习方法积极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六、说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生活中常见的日常用品;七、说教学的过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特点、本课的实际情况、教学策略的分析等内容,为更好的实现此次的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都见过哪些物品?你们能感受出来它的美吗?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材质的美》;二、作品鉴赏:师:课件出示作品《三彩马》,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个作品的材质是什么?你能从中感受到哪些美感?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师:大家观察的很到位,说明大家是十分具有观察能力的小朋友;三、艺术实践: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上台说一说你手中的物品的材质和美感;生:积极举手上台发言;师:对学生发言进行必要的点评。

四年级美术下册-材质的美-1-教案-人美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材质的美-1-教案-人美版

材质的美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一个内容。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发现五彩缤纷的世界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不同的材料可以反映不同时代的文化,科技水平,从而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材质的美感。

学习欣赏美术作品中材质的巧妙运用,体会其意蕴,以至尝试用不同材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认识世界是由丰富的财富组成的,不同材质有不同的特点,在艺术中有着特有的表现力,材质与人类文明发展息息相关。

应会:会辨别不同材质,会表达不同材质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在生活中能从个人的审美观点出发运用不同材质的物品装饰生活。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更加关注世界,更热爱生活。

丰富的材质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给我们带来美。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认识,感受材质的意识,在今后的艺术创作或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运用或考虑材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生活中的各种材质,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

学习从材质的角度分析艺术作品。

初步形成运用材质表现力的意识。

难点:体会材质与艺术作品的内在表现力。

学习从材质的角度分析艺术作品。

学习材料各种材质的生活用品……教学过程一、感受材质美:1.看一看,摸一摸:各种材质的生活用品,如打火机,小木雕,石雕,小镜子……2.谈谈摸一摸后的不同感觉:如光滑,柔软,厚重,粗糙,通透……3.总结: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各种材质组成的。

二、欣赏材质美:1.欣赏古代与现代的建筑:古罗马:古老残壁,千疮百口现代化:玻璃幕墙,光滑明亮两座造型相似的建筑,带给我们的感受为什么这样巨大呢2.欣赏以马为主题的5件艺术作品:《瑞马雄风》不锈钢,光滑,现代感《马头》青玉,润滑,细腻,温文尔雅《立马》石材,质朴,粗糙有力《舞马衔杯纹银壶》金银,精制,高贵《三彩马》陶制品,光滑,色彩雍容华贵教学意图:掌握运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感受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对祖国优秀传统艺术形式的尊重,及对现代艺术形式的热爱,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

材质的美(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材质的美(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材质的美(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材质的特点和美感。

2. 培养学生对材质的观察、感知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材质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材质的概念和分类2. 常见材质的特点和美感3. 材质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4. 材质创作的实践与展示教学重点:1. 材质的特点和美感2. 材质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教学难点:1. 学生对材质的感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 学生对材质创作的实践与展示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和示范作品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让学生注意不同物品的材质特点。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材质特点,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的主题。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材质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材质的特点和美感。

2. 教师展示常见材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和美感。

3. 教师讲解材质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材质的重要性。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不同材质进行创作,展示创作的过程和技巧。

2.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选择自己喜欢的材质进行创作。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学生之间相互欣赏作品,交流学习。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材质的特点和美感。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

教学延伸:1. 学生回家后,可以尝试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材质创作,并拍照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2.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材质创作的比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材质的特点和美感,培养了学生对材质的观察、感知和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材质的美教案

小学美术材质的美教案

小学美术材质的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材质的特点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不同材质的特点和运用。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将材质美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各种材质的样本或实物,如纸张、布料、石头、木头等。

2. 学生准备:带齐美术用具,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材质的样本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材质的美。

2. 讲解:教师讲解不同材质的特点和运用,如纸张的轻盈、布料的柔软、石头的坚硬、木头的质感等。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尝试运用所学材质创作作品。

4. 合作: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体现材质美。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材质的特点和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团队协作精神得到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六、教学内容:1. 纸张材质的应用:学习纸张的轻盈、柔软特点,创作纸雕作品。

2. 布料材质的应用:学习布料的柔软、透气特点,进行布艺创作。

3. 石头材质的应用:学习石头的坚硬、质感特点,创作石雕作品。

4. 木头材质的应用:学习木头的质感、纹理特点,进行木雕创作。

5. 综合材质的应用:利用多种材质组合创作,体现材质美的和谐统一。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纸张、布料、石头、木头等材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材质的美。

2. 讲解:针对每种材质,教师讲解其特点和运用方法,如纸张的轻盈、布料的柔软、石头的坚硬、木头的质感等。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尝试运用所学材质创作作品。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教学设计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教学设计
难点:不同材质的作品带给人的不同美感和感受。


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时间
旁批
一、组织教学语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1、欣赏课件,感受生活中不同材质的艺品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出示课题:材质的美感。
三、讲授新课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陶器、玉器、石雕等工艺品,不仅雕刻技艺精湛,造型优美,各有民族特色,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欣赏课件。
4、陶
中堡村出土的三彩马,头小,颈短,前胸肌肉发达,腹大,背腰肌肉丰满,平直,关节、蹄正而适度大小,腰、尻以及肩颈结合良好,复尻,四肢欠结实,显得有些纤弱,类似新疆马。
四、小组展示各自带来的不同材质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讨论:
1、它们都是用什么材质做的?2、造型上有什么艺术特点?3、你喜欢什么样的材质做的艺术品?
小组介绍自己喜欢的艺术品的材质特点、造型特点?
课后心得
本期总第()课时第页
进度
第1章(单元)第1节(课)第6课时
课型
绘画
备课时间
2019年7月
课题(内容)
6、材质的美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能从材质、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力目标:欣赏了解运用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了解古代艺术的情感。
重点
难点
关键
重点: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学习观察作品、分析材料,从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大胆谈自己的感受。
3、金、银
舞马衔杯银壶。唐,公元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高18.5厘米。锤击成型,两半焊接。壶作成皮囊壶的形状,小圆口,覆莲形盖,弧形提梁,扁圆腹,圈足。此壶不仅作出游牧民族便于携带的皮囊壶形,而且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腹两面各模冲出一匹舞马。舞马前腿直伸,后腿曲跪,长鬃披散,马尾上翘,颈系绶带,向上飘举,口衔金杯。

第6课材质的美

第6课材质的美

思考与讨论:
1)这件作品的材质与作品的造型主题有关系吗?
2)这件作品的艺术感受和周围的环境有关系吗?
我们认识了解了
不同材质带给我们不 同的美感,让我们一 同来欣赏感受生活中 的材质美吧!
学生作业: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把自己喜欢的 文具盒的材质和给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材质因多样 世界而丰富 世界因丰富 生活而精彩
唐三彩器物类别,如生活用品,主要有瓶、壶、罐、杯、砚、枕等; 模型有亭台楼榭、仿木箱柜、住房、牛车、马车等;俑类有各种人物 与动物,如贵妇、达官、武士、胡人及马、骆驼、羊、鸡等。
金银
1.唐舞马衔杯纹银壶,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窑藏出土。通 高14.4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8.9-9.2厘米,重547克。 2.为什么说它这么珍贵?首先从外形上看,壶身呈扁圆形,是模仿我 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使用的皮囊壶制作而成。这件文物恰是少数 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其次,此壶的制作工艺非 常独特。壶盖帽为捶揲成型的覆式莲瓣,顶中心铆有一个银环,环 内套接了一条长14厘米的银链与提梁相连,壶肩部焊接着一端有三 朵花瓣的像弓剑形状的提梁。壶身是先将一整块银板捶打出壶的大 致形状,再以模压的方法在壶腹两面模出两匹相互对应奋首鼓尾、 衔杯匐拜的舞马形象,然后再将两端黏压焊接,反复打磨致平,几 乎看不出焊接的痕迹。
摸宝游戏:
今天老师带来的了几件“宝贝”,你能 通过摸,猜出它们是什么材质吗?你的 依据是什么?
材质:可以看成是材料和质 感的结合。指物体表面的色彩 、纹理、光滑度、透明度等。
质感:通过视觉或触觉去感 知物体的软硬、滑涩、韧脆、 透明等。
1.埃及金字塔用 的是什么材质?
石材
2.看到它,你有 什么感受?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材质的美》说课稿(4)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材质的美》说课稿(4)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材质的美》说课稿 (4)一. 教材分析《第4课材质的美》是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材质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包含了多种材质的图片和案例,供学生欣赏和参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他们对手工制作和绘画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

但是,对于不同的材质和表现方法可能还不够了解和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材质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材质进行创作。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材质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材质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材质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材质进行创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不同材质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2.示范法:展示不同材质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运用不同的材质进行创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材质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讲解不同材质的特点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

3.示范:展示不同材质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讲解创作方法和步骤。

4.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运用不同的材质进行创作。

5.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课题《第4课材质的美》和教学内容的关键词,如“材质”、“特点”、“表现方法”等。

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包括学生作品的评价、学生参与度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等。

评价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艺术素养,也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我将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材质的美》教学设计

《材质的美》教学设计

《材质的美》教学设计【教学理念】(1)新课改下,美术的教学理念:以激发兴趣为主导进行备课与授课,以巧妙的创意来熏陶学生丰富课堂,以动手实践为课堂教学的训练手段。

体现了积极自主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美术新课标中,“欣赏.评述”注重通过感受、欣赏、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要求学习达到以下目标: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逐步提高视觉感觉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3)在教学环境的设计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安排学生在美术教室内按小组团坐(组长为代表前坐,中心为活动区),营造一种平等融洽、轻松愉快的气氛,满足学生的需要,力求让学生在活动的乐趣中学习知识,增强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让学生感到团队相互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

【设计意图】:本课的设计意图就是想让学生认识、发现五彩缤纷的世界是各种材质组成的,不同的材质可以反映不同历史时代的文化、科技水平,进而引导学生以欣赏材质的眼光,有意识地观察生活,观察不同材质的特点,从而引发学生感受、体验材质的美感。

学习欣赏美术作品中材质的巧妙运用,体会其意蕴,以至尝试用不同材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的不同内容,上美术课时,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产生兴趣的条件。

利用多媒体教学、热情洋溢的导入语(常用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竞赛性活动)直观教具和直观演示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知识:认识世界是由丰富的材质组成的,不同材质有不同的特点,在艺术中有特有的表现力,材质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

技能:会鉴别不同材质,会表达不同材质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运用不同材质物品装饰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的霍去病不幸英年早逝,汉武帝及全国人民都十分惋惜悲痛。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决定举行隆重的葬礼,并在武帝陵址旁不远处修建气势宏大的墓冢,即今天的霍去病墓。霍墓石刻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更体现了人们对这位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的深切情念与崇高敬意。
据记载,唐时每逢唐玄宗生日,大宴群僚,有舞马助兴。唐人诗作中,对于舞马有生动描绘:奋首鼓尾,纵横应节,“腕足徐行拜两膝”为玄宗上寿。玄宗赐酒一杯,舞马自衔自饮。这件皮囊壶舞马纹为我们提供了当时宫廷舞马的形象资料。藏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作品,有立体雕塑,有各种形制的器具,最令人赞美的是那些陶塑制品,当我们看到那些神采奕奕的骏马和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看到那些形态各异的文侍俑、武士俑、仕女俑以及动物、禽鸟等唐三彩精品时,会从心底发出对唐代发达制陶工艺的赞叹。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以普通的黏土制成,运用火的艺术使之成为不朽的艺术品,这是唐代无数不知名的陶艺家艺术和智慧的结晶。唐三彩的制作,使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是人类制陶史上的一个闪光点。
2、石材
《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作品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作品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蕴含着力量。马腿粗壮结实,四足踩踏着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领。挣扎的匈奴人露出绝望的神色,形容委琐,面目可憎。马腿如四根巨柱,与马身浑然一体,显得坚实稳固。作者运用了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造型古劲朴拙,风格沉着浑厚,尤其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之极具艺术感染力。
小组介绍自己喜欢的艺术品的材质特点、造型特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6、材质的美
设计者
黄娜
执教者
黄娜
课型
绘画
课时
1
授课时间
年月日
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力目标:欣赏了解运用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了解古代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学习观察作品、分析材料,从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大胆谈自己的感受。
3、金、银
舞马衔杯银壶。唐,公元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高18.5厘米。锤击成型,两半焊接。壶作成皮囊壶的形状,小圆口,覆莲形盖,弧形提梁,扁圆腹,圈足。此壶不仅作出游牧民族便于携带的皮囊壶形,而且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腹两面各模冲出一匹舞马。舞马前腿直伸,后腿曲跪,长鬃披散,马尾上翘,颈系绶带,向上飘举,口衔金杯。
玉器在中国光辉的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灿烂的明星,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的玉器自公元前五千年左右河姆渡文化出现始,一直不间断地绵延发展了七千余年。玉器在中国的历史上流传之所以久远,除因玉材丰富、质地优良、品种繁多、制作技术先进、造型美观外,最主要的是由于玉在中国一直被奉若神明,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1、玉器
汉代由于出产玉石的西域通道畅通,玉料来源增多,玉品的琢制与使用更为普遍。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玉器发展的强盛时期。许多玉器近似石雕风格,制作非常精致。人物、动物形玉器,重在揭示对象的精神世界,对其形体采取夸张手法以突出关键部位,使用较密集的阴线装饰细部,类似绘画上的铁线描,注重起伏,使玉器浑厚自然,气韵生动。
4、陶
中堡村出土的三彩马,头小,颈短,前胸肌肉发达,腹大,背腰肌肉丰满,平直,关节、蹄正而适度大小,腰、尻以及肩颈结合良好,复尻,四肢欠结实,显得有些纤弱,类似新疆马。
四、小组展示各自带来的不同材质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讨论:
1、它们都是用什么材质做的?
2、造型上有什么艺术特点?
3、你喜欢什么样的材质做的艺术品?
难点:不同材质的作品带给人的不同美感和感受。
教具准备
教学流程
自备区
一、组织教学
语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1、欣赏课件,感受生活中不同材质的艺品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出示课题:材质的美感。
三、讲授新课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陶器、玉器、石雕等工艺品,不仅雕刻技艺精湛,造型优美,各有民族特色,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欣赏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