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试剂CO3分析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验证co32-的方法

验证co32-的方法

验证co32-的方法
要验证CO3^2-离子,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化学分析方法来验证其存在。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添加酸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然后用氢氧化钡溶液来沉淀出碳酸钡。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光谱分析方法,如红外光谱或拉曼光谱,这些方法可以用来检测CO3^2-离子的特征振动频率。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化学反应来验证CO3^2-离子的存在,比如将CO3^2-溶液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沉淀。

最后,我们还可以使用电化学方法来验证CO3^2-离子的存在,比如通过电化学沉积或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来检测其存在。

这些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验证CO3^2-离子的存在,确保我们得出准确的结论。

矿石浮选法中的药剂选择与调控方法

矿石浮选法中的药剂选择与调控方法

矿石浮选法中的药剂选择与调控方法矿石浮选法是一种常用的选矿方法,广泛应用于选矿厂中,用于提取金属矿石中的有用成分。

在矿石浮选的过程中,药剂的选择和调控对于浮选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矿石浮选法中的药剂选择与调控方法。

一、药剂选择在矿石浮选过程中,药剂的选择是决定浮选效果的关键因素。

合理选择药剂可以提高浮选的选择性和回收率,达到预期的选矿效果。

1. 收集剂收集剂是矿石浮选中最常用的一种药剂。

它的主要功能是在矿石表面形成一层亲水性的薄膜,使矿石颗粒与气泡结合,从而实现矿石的浮选。

收集剂的选择需考虑矿石的性质,如颗粒大小、矿石表面特性等。

常见的收集剂有黄药剂、木素等。

2. 活化剂活化剂是用于提高矿石表面的亲水性,使其与气泡之间的黏附力增强,从而增强浮选效果。

合适的活化剂选择取决于矿石的类型和特性。

常用的活化剂有氧化剂、硫酸和铜盐等。

3. 泡沫剂泡沫剂是指用于生成和稳定泡沫的药剂,它可以帮助气泡在浮选过程中保持稳定并固定在矿石颗粒表面。

合适的泡沫剂选择能增加气泡的分散性和持久性。

常见的泡沫剂有十六烷基三氧化锑、十六烷基三乙氧硅烷等。

二、药剂调控方法合适的药剂选择只是浮选过程的一部分,正确的药剂调控方法同样重要。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药剂调控方法。

1. 药剂用量调控药剂用量是影响浮选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

适当增加药剂用量可以提高浮选效果,但过量使用可能造成浮选体系的浑浊,降低回收率。

因此,药剂用量需要根据矿石类型和浮选条件进行合理调控。

2. 药剂顺序调控药剂顺序指的是在浮选过程中不同时期添加不同的药剂。

合理的药剂顺序可以提高浮选效果。

一般来说,先添加活化剂,使矿石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提高亲水性,再添加收集剂,增加浮选选择性。

3. 药剂温度调控药剂温度也是影响浮选效果的重要因素。

温度的升高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浮选效果。

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药剂降解或溢出,影响浮选效果。

因此,合适的药剂温度需要进行调控。

4. 药剂pH值调控药剂pH值是决定浮选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冶金产品中Co(Ⅲ)的测定方法研究

冶金产品中Co(Ⅲ)的测定方法研究

冶金产品中Co(Ⅲ)的测定方法研究
何跃武;刘绍乾
【期刊名称】《中国锰业》
【年(卷),期】1999(017)003
【摘要】提出了在H2SO4介质中,加入定量的FeSO4.(NH4)2SO4作为Co^3+的还原剂,通过测定过量的Fe^2+而间接地测定Xo^3+。

讨论了介质、还原剂、浸取手段、酸度、浸出时间、还原剂的浓度及干扰离子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方法操作简便、快速。

对高含量的Co^3+的测定,效果尤佳。

【总页数】3页(P43-44,48)
【作者】何跃武;刘绍乾
【作者单位】湖南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湖南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03
【相关文献】
1.滴定法测定冶金产品五氧化二钒中V2O3 [J], 唐华应
2.HPLC法测定箭红气雾剂中丙酸倍氯米松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J], 谭生建;胡文祥
3.荧光光度法测定纸中VBL最佳测定方法研究 [J], 云芸;车科璇
4.荧光光度法测定纸中VBL最佳测定方法研究 [J], 云芸;车科璇;
5.火试金法测定硝酸氧化炉灰及催化剂中铂、钯的测定方法研究 [J], 谢大伟; 周童; 索云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703固废三成分测定和浮选实验

201703固废三成分测定和浮选实验

实验一固体废物的“三成分”测定一、实验目的和意义固体废物的三成分,即水分、可燃分(挥发分+固定碳)与灰分,是评定固体废物性质、选择处理处置方式、设计处理处置设备等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固体废物中三成分的测定实验,主要达到以下目的:1. 熟悉和了解HJ/T20或CJ313中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2. 掌握固体废物中三成分的测定方法及原理;3. 熟悉马弗炉的操作使用。

二、实验原理固体废物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分、可燃分(挥发分+固定碳)与灰分,俗称固体废物的“三成分”。

通常采用在标准试验温度下烘干、灼烧固体废物试样,测定呈气体或蒸气而散失的百分量来确定。

将固体废物试样在105±5℃温度下烘干,损失的成分即为水分,用W(%)表示;然后,取此烘干的固体废物在815±5℃温度下灼烧,损失的成分即为可燃分,用CS(%)表示;灼烧后残余的残渣即为灰分,用A(%)表示,是指固体废物中既不能燃烧,也不会挥发的物质。

固体废物的可燃分包括挥发分和固定碳。

挥发分又称挥发性固体含量,是指固体废物在在600℃±20℃下灼烧3h的烧失量,即有机质含量,常用VS(%)表示。

挥发分是反映固体废物中有机质含量的一个指标参数。

可燃分与挥发分之间的差值即为固定碳。

可燃分既是反映固体废物中有机物含量的参数,也是反映固体废物可燃烧性能的指标参数,是选择焚烧设备的重要依据。

灰分是反映固体废物中无机物含量的一个指标参数。

可燃分和灰分一般同时测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实际产生的固体废物(如生活垃圾、餐厨废物、污泥和农林废物等)或人工配制的固体废物。

2. 实验仪器①电热干燥箱4台:温度可控制在105±5℃。

②马弗炉4台:温度可分别控制在600±20℃、815±5℃。

③分析天平4台:精度为0.0001g。

④干燥器4个:内装干燥剂。

⑤坩埚:容积30mL和50mL各32个。

液-液萃取浮选法分离Ni(Ⅱ)、Co(Ⅱ)、Fe(Ⅲ)的研究

液-液萃取浮选法分离Ni(Ⅱ)、Co(Ⅱ)、Fe(Ⅲ)的研究

液-液萃取浮选法分离Ni(Ⅱ)、Co(Ⅱ)、Fe(Ⅲ)的研究
李全民;张青芬;刘奇
【期刊名称】《分析试验室》
【年(卷),期】1998(17)2
【摘要】研究了在(NH4)2SO4存在下,乙醇与水分相的条件。

试验表明,丁二酮肟与镍生成的螯合物沉淀可以被萃取浮选在乙醇与水两相之间,钴与丁二酮肟生成的螯合物被乙醇萃取,Fe(Ⅲ)留在水相中,实现了同一体系中三相分离Ni(Ⅱ)、Co(Ⅱ)、Fe(Ⅲ),结果满意。

【总页数】3页(P30-32)
【关键词】镍;钴;铁;分离;乙醇;萃取浮选
【作者】李全民;张青芬;刘奇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14.81
【相关文献】
1.使用支撑液膜从Fe3+/Cu2+溶液中选择分离Fe3+的研究(Ⅰ) 液液萃取实验 [J], 张保成
2.Fe(Ⅲ),Al(Ⅲ),Ni(Ⅱ)非有机溶剂液—液萃取行为的研究 [J], 张振新;丁
素芳
3.浮选分光光度法的研究(Ⅶ)——汞-碘化物-氯化亚锡-结晶紫固液浮选分离分光光
度法的研究 [J], 陈显堂
4.用工业有机膦萃取剂从废旧Ni-Cd电池的氯化物浸出液中溶剂萃取和分离
C d(Ⅱ),Ni(Ⅱ)和Co(Ⅱ) [J], 张丽霞
5.使用支撑液膜从Fe^(3+)/Cu^(2+)溶液中选择分离Fe^(3+)的研究(I)液液萃取实验(英文) [J], 张保成;G.Gozzelino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浮选药剂或工业流程的研究思路

浮选药剂或工业流程的研究思路

浮选药剂或工业流程的研究思路
1.确定研究目标: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是为了改善浮选药剂的性能还是为了优化某个工业流程。

2. 文献综述: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当前浮选药剂或该工业流程的相关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3. 选择实验方法:根据研究目标和文献综述,选择适合的实验方法,比如浮选试验、表面化学分析、颗粒形态分析等。

4. 设计实验方案:具体设计实验方案,包括选择实验药剂、测量参数、实验条件等。

5. 实验实施: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6.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规律和问题。

7. 结果讨论: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结果讨论,提出改进建议。

8. 未来研究方向: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和讨论,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 1 -。

一种比较浮选捕收剂选择性的方法及其验证

一种比较浮选捕收剂选择性的方法及其验证

6・ O
有色 金属( 选矿部 分)
2 1 年第 6 01 期
DOI1 .6 j s n 6 1 9 9 .0 10 .1 :03 3 ,is 1 7 - 4 22 1 .60 6 9.

种比较浮选捕收剂选择性的方法及其验证
王 纪镇 ,邓海 波
( 中南大学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 学院,长沙 4 08 ) 10 3
t n mb r f lcr n g tVt mi u t e x g n e a ie l crc t g o p l c r n g t iy s h man he u e o ee to e a iiy n s h o y e n g tv e e tiiy, r u e e to e a i t i t e v i
(c o lf s u cs o es ga dBi e gn eig C nr l o t nvri , h n s a S h o o Reo r csi n o n ier , e t uh U i st C a g h e Pr n n aS e y
4 O 8 C ia 1 O 3。 h n 、
A e h d f rCo p rngt eS lc iiy o l t to le t r nd IsVe i c to M t o o m a i h e e tv t fF o a in Co lc o sa t rf a i n i
WA NG z e Jih n。DENG 8 b H io
摘 要 :以基 团电负性原理为基础 , 通过数学推导导出了一种比较浮选捕收剂选择性的方法。其基本点为 :当极性基
断面尺寸的差量与基团电负性的差量 的比值大于断面尺寸与基团电负性减去氧原子 电负性数值 的二倍 的比值 ,极性基断面 尺寸的差别是捕收剂选择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当极性基断面尺寸 的差量与电负性差量的 比值小 于断面尺寸与基团电负性 减 去氧原子 电负性数值 的二倍的 比 ,基团电负性 的差异是选择性差异的主要原 因,进而推导了选择性指数与电负性之间的 值

氧化铅锌矿浮选

氧化铅锌矿浮选

立志当早,存高远
氧化铅锌矿浮选
氧化铅锌矿浮选
1、主要氧化铅锌矿物的可浮性及选别片法
常见的氧化铅矿物有白铅矿( PbCO3)、铅矾( PbSO4)、砷铅矿[Pbs(AsO4),Cl]、铬铅矿(PbCrO4)、磷氯铅矾[Pb,(PO4)jCl]和钼铅矿( PhMo04) 等。

白铅矿、铅矾和钳铅矿可用硫化钠、硫化钙、硫氦化钠等硫化。

但铅矾硫
化时要求硫化剂用量大而接触时间长。

砷铅矿、铬铅矿和磷氯铅矿难以硫化,大
部分会损失于尾矿中。

常见的氧化锌矿物有菱锌矿(ZnCO3)、红锌矿(ZnO)、异极矿(Zn2Si04.H2O)
和硅锌矿(ZnSiO,)n 锌的碳酸盐和氧化物可以加温(50~709C) 硫化,而硅酸盐矿物难硫化。

只能用阳离子捕收剂捕收。

CF 捕收剂(主成分是N-亚硝基一N-亚苯胲铵盐) 对白铅矿、菱锌矿都能捕收。

巯基苯并噻唑(MBT) 对氧化铅矿选择性好,氯基苯硫酚(ATP) 对氧化锌
矿选择性好。

苯基硫脲基烃基硫酸二苯酯对白铅矿捕收力强。

氧化铅锌矿常用的浮选方法,原则上有三种:
(1) 硫化后用黄药类捕收剂排收;
(2) 直接用脂肪酸类捕收;
(3) 氧化锌矿用伯胺类捕收。

从浮选顺序看有先硫后氧与先铅后锌: 有两种方案:
(1) 方铅矿一氧化铅矿一闪锌矿一氧化锌矿;
(2) 方铅矿一闪锌矿一氧化铅矿一氧化锌矿。

在硫化过程中,硫化钠应分步添加,以防HS~ 和S3- 过高起抑制作用,也
应避免PH 值过高(应小于10.5)。

为了防止Ca2+、Mg2+ 在白铅矿等矿物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表8可见,采用邻苯二甲酸酐酰化法,所得组内和组间平行 实验数据相差较小,最大绝对偏差为14.95 mgKOH/g,最大相对偏 差为3.74%,符合国家标准。考虑到样品比较复杂含有几十种组分, 认为该方法可以用于该产品的羟值分析,以对该产品进行品质控制。 该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数据,分析是由于邻苯二甲酸酐的酰化能力 较强,干扰较小的缘故。因此,对于样品组成比较复杂的样品进行 羟值测定时,应首先选用邻苯二甲酸方法进行测定。
Page
5
项目预期目标、指标 Anticipated targets
建立适合分析公司CO3浮选药剂的定性和定 量方法,使分析达到快速、准确。本项目研究 结束,将建立适合公司CO3浮选药剂的分析方 法,提供本项目实验报告。
Page
6
主要实验方法 Experiments 理化特性常数测定 样品酸值的测定 样品碘值的测定 皂化值的测定 羟值的测定
浮选试剂CO3分析方法研究
目录/Contents
项目的立项背景及目的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课题目标及预期成果 主要实验方法 结果讨论 经费预算
Page 2
项目的立项背景 Background
公司现在用药剂种类不多,部分都是通过试验得出,对其组成 很少研究。 CO3作为YP2-3主要辅助原料,其用量不大,但是效果显著。公 司现在浮选规模约为400万吨/年,用量大,每年采购批次较多。 CO3组成复杂,其组成在不同批次时有一定差别,国家和公司以 前无相应检测标准,基本依靠选矿试验来进行判断。 需建立一套适合该类药剂的分析检定方法。 组成较多,约有40多种物质在其中,组成物质性质较异大,分析 技术难度较大。
0.2367 0.4163 0.5294 0.5193 2.0046 2.0102 3.003 3.0076 4.0373
3 3 3 3 3 3 3 3 3
100 100 100 100 110 110 110 110 110
1 1 1 1 1 1 1 1 1
实验4
实验结果与讨论 Conclusions and discussions
样品仪器分析
样品红外光谱分析
样品分析色谱与质谱条件
实验结果与讨论 Conclusions and discussions
实验样品理化性质的研究
表1 CO3浮选药剂基本理化指标
酸值 (mgKOH/g)
碘值 (g/100g)
皂化值 (mgKOH/g)
CO31012.78 27.34 97.14 03-09 从基本理化指标分析可知,样品酸值为12.78 mgKOH/g,因此 说明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酸或者无机酸。样品碘值为27.34 g/100g较小,因此样品中含有较少的不饱和物质。样品的皂化值 为97.14 mgKOH/g说明样品含有有机酸或者酯类物质。
实验结果与讨论 Conclusions and discussions
实验样品红外光谱测定
红外光谱是分子光谱,用于研究分子的振动能级跃迁。红外吸收光谱是 有机功能团鉴定及结构研究的常用方法。红外光谱谱图解析,主要是掌握影 响振动频率的因素及各类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谱带的基础上,按峰区分析, 指认某谱带的可能归属,结合其他峰区的相关峰,确定其归属。在此基础上, 再仔细归属指纹区的有关谱带,综合分析,提出化合物的可能结构。样品经 过红外光谱分析,得到样品红外光谱图。
羟值均值(mgKOH/g)
实验1
395.555
实验2
平行2
平行1 平行2 平行1 平行2
0.536
0.592 0.564 0.538 1.6925
398.87
411.62 407.03 403.5 396.23
394.375
实验3
409.325
实验4
399.87
Page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Conclusions and discussions
称样量(g)
乙酰化试剂 量(mL)
加水量 (mL) 3 3 3 3 3 3 3 3 3
反应温度 (℃)
反应时间 (h)
羟值(mgKOH/g) 206.95 222.86 253.68 225.86 125.87 125.52 77.83 53.04 51.83
Page 13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平行1 平行2 平行1 平行2 平行1 平行2 平行1 平行2 平行3
为分析样品中各组分含量,通过寻找合适的色谱条件对样品进行了气相
色谱分析,气相色谱图见图3。
图3 CO3气相色谱图
Page
20
实验结果与讨论 Conclusions and discussions
经过质谱图解析得出CO3样品中含有三十多种组分,其中包括 烃类、醇类、醚类、醛类、酯类等,成分比较复杂。其中醇类物 质中含有四种一元醇和一种二元醇。 分析CO3系列样品组分过于复杂和样品中含有多元醇是导致所 得实验平行数据偏差较大的直接原因。 通过查阅文献和反复论证,我们拟采用聚醚多元醇羟值测定的 国家标准(GB/T 12008.3-2009,邻苯二甲酸法)对样品羟值进行 进一步的测定,选用该方法的原因是由于该方法所用的酰化试剂 是酰化能力更强,干扰更小的邻苯二甲酸酐,且反应中添加了咪 唑作为催化剂。
由于本项目旨在建立适应公司CO3浮选药剂的定性和定量方法,确定其中含
有醇类物质,则对其羟值进行测定,以对药剂从整体上进行品质控制。试验
公关需要首先通过红外光谱对样品进行初步定性,摸索适合CO3浮选药剂的色 谱分离条件,然后对色谱峰对应各组分进行质谱定性,经过质谱定性若确定 其中含有醇类物质,测对该药剂进行羟值测定。对该药剂进行羟值测定的原 因是,羟值能够从另一方面整体上反应出药剂中醇类物质的含量。
Page
9
实验结果与讨论 Conclusions and discussions
85 80 75 70 65
55
%透过率
3403.81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4000
1379.86
50
1262.63 1187.39 1103.75 1039.76
60
3000
2960.64 2934.93 2874.54
2000 波数 (cm-1)
1000
分析:样品在3403.81cm-1有一强且宽的吸收峰,应为醇羟基的吸收峰,因此 推测样品中含有醇类物质。样品在1736.02 cm-1与1379.86 cm-1处的吸收峰, 应为羰基C=O双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因此推测样品中含有醛类物质。
Page 10
699.99 696.67
Page
21
实验结果与讨论 Conclusions and discussions
邻苯二甲酸酐酰化法对CO3羟值进行测定
表7 GB/T 12008.3-2009方法测定结果
称样量 (g) 平行1 平行2 平行1 0.4826 0.518 0.572
羟值(mgKOH/g) 392.85 398.26 389.88
Page
16
实验结果与讨论 Conclusions and discussions
降低初始反应温度对样品羟的测定
表6 初始温度为室温时测定结果
称样 量(g) 平行1 实验1 平行2 平行1 实验2 平行2 平行1 实验3 平行2 实验4 平行1 平行2 0.5233 0.5062 0.5155 6 6 6 5 5 5 室温→110 室温→110 室温→110 384.64 382.99 376.63
Page 14
实验结果与讨论 Conclusions and discussions 脂肪醇羟值测定(GB/T 16451-2008)
表5 不同反应温度下测定结果
乙酰化试剂 量
称样量
加水量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羟值(mgKOH/g)
(g)
(mL)
(mL)
(℃)
(h)
平行1 实验1 平行2 平行1 实验2
加水量 反应温 度(℃)Βιβλιοθήκη 羟值(h) 1 1 1 1
(mgKOH/g) 185.17 189.88 182.31 184.1
试验1
试验2
Page
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Conclusions and discussions 脂肪醇羟值测定(GB/T 16451-2008)
表3 GB/T16451-2008测定CO3结果
Page
3
项目的立项目的 Purpose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确立快速、准确、经济的CO3药剂的分析方法,就 可以对公司所采购CO3药剂进行准确快速的分析,为CO3质量控制提供支持, 进而为公司磷矿浮选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Page
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Research contents and techniques
Page
18
实验结果与讨论 Conclusions and discussions
样品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为探索CO3组成,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组成进行分析,总离子流 色谱图见图2。
图2 CO3总离子流色谱图
Page
19
实验结果与讨论 Conclusions and discussions
Page 17
乙酰化试剂量 (mL) 6 6 6 6 6
加水量 (mL) 5 5 5 5 5
反应温度 (℃) 室温→110 室温→110 室温→110 室温→110 室温→110
羟值 (mgKOH/g) 416.25 410.85 499.53 422.82 426.67
0.5315 0.5142 0.2477 0.5111 0.6065
1736.02
1463.91
实验结果与讨论 Conclusions and discussio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