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药剂配制方法
浮选药剂配制浓度计算公式

浮选药剂配制浓度计算公式浮选是一种重要的矿石分离和提纯技术,通过对矿石进行浸取、磨矿、调整浮选药剂浓度和气泡吸附等步骤,可以实现对有用矿物和废石的有效分离。
而浮选药剂的配制浓度是影响浮选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浮选药剂配制浓度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浮选药剂配制浓度计算公式。
浮选药剂配制浓度的计算公式一般为,C = (m/M) / V。
其中,C为浮选药剂的浓度,单位为g/L;m为浮选药剂的质量,单位为g;M 为浮选药剂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V为溶剂的体积,单位为L。
这个公式的核心思想是根据浮选药剂的质量、摩尔质量和溶剂的体积来计算出最终的浓度。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精确地控制浮选药剂的浓度,以满足不同矿石浮选的需要。
二、浮选药剂配制浓度计算公式的应用。
1. 根据矿石种类和性质确定浮选药剂的种类和用量。
不同的矿石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浮选药剂,并且需要根据矿石的性质确定合适的用量。
通过浮选药剂配制浓度计算公式,可以根据矿石的质量和摩尔质量来确定最佳的浓度,从而提高浮选效果。
2. 控制浮选药剂的浓度。
在浮选过程中,浮选药剂的浓度直接影响着矿石的浮选效果。
通过浮选药剂配制浓度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控制浮选药剂的浓度,以达到最佳的浮选效果。
3. 节约成本。
通过精确控制浮选药剂的浓度,可以避免因过高或过低的浓度而造成的浪费。
合理使用浮选药剂,不仅可以提高浮选效果,还可以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三、浮选药剂配制浓度计算公式的实际案例。
以硫化铜矿为例,其常用的浮选药剂为黄药剂,其化学式为Na2S,摩尔质量为78.045g/mol。
假设需要配制1000mL的浮选药剂,根据浮选药剂配制浓度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浮选药剂的质量为m = C V M = 0.1g/L 1L 78.045g/mol =7.8045g。
因此,需要称取7.8045g的Na2S溶解于水中,即可得到浓度为0.1g/L的浮选药剂。
四、总结。
浮选药剂用法及用量

1.磷矿的浮选磷石可分为两类;磷灰(石)岩和磷块岩。
磷灰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磷酸钙,其中还含有氟(F)、氯(C1)等元素。
至于铁、铝、锰、镁的磷酸盐矿物仅占磷矿物的5%。
磷灰(石)岩是指磷以晶质磷灰石形式出现在岩浆岩和变质岩中的磷灰石。
磷灰石晶体多种多样,可从巨大晶体到普通显微镜也观察不到的微晶。
这类矿石一般品位较低,但可选性较好。
磷块岩是指以含肢磷矿为主的磷矿石,主要是沉积成因或风化淋滤成因的磷灰石。
胶磷矿是指在高倍显微镜下也分辨不出晶体的那些磷酸盐矿物的统称。
以前人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具有许多胶体结构,认为它是非晶质物质,但实际证明它是结晶质的,只是结晶体非常细小,一般不易观察,其可选性次于磷灰(石)岩。
B磷矿石的浮选方法磷矿石浮选的主要问题是含磷矿物与含钙的碳酸盐(如方解石、白云石等)的分离。
因为用一些常用脂肪酸类捕收剂浮选时,它们的可浮性都相近似,其分离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使用水玻璃和淀粉等抑制剂,对碳酸盐等脉石矿物进行抑制,再用脂肪酸作捕收剂浮出磷矿物。
(2)首先加入偏磷酸钠抑制磷矿物,然后用脂肪酸先浮出碳酸盐等脉石矿物,再浮磷矿物。
(3)用选择性的烃基硫酸酯作捕收剂,先浮出碳酸盐的矿物,尔后再用油酸浮选磷矿物。
C磷矿石浮选实例某矿原矿物质组成:主要矿物为胶磷矿,次要矿物为结晶磷灰石和纤维状胶磷矿。
而主要脉石矿物为碳酸盐、石英、玉髓,其次是长石、白云母、绢云母、黄铁矿及氧化铁等物质。
矿石结构为鲕状、假鲕粒状、胶状、网格状及砂状等。
矿石构造为块状、条带状、扁豆状等。
处理流程如图5-27所示。
以擦洗分级脱泥-浮选联合流程处理该矿,所获技术经济指标为:精矿含P20532.4%;回收率为86.70%。
某磷矿处理的钙质沉积磷块岩矿石,属含碘微碳氟磷灰石,矿石中磷矿物含磷约占70%,呈非晶质和隐晶质产出,脉石矿物以白云石为主,约占21%,硅质脉石小于5%。
矿石中碳酸盐矿物与磷矿物胶结。
由于碳酸盐脉石的嵌布粒度较磷矿物粗,易于粉碎,且原矿含P205比较高,故在较粗磨的条件下,用反浮选使白云石成为泡沫产品除去。
浮选药剂的配置

浮选药剂的配置和添加
(一)药剂配置
(1)十八胺的配置
十八胺在浮选中作为阳离子捕收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起泡效果。
十八胺在作为浮选剂使用时,由于其不溶于水,使得很多初次接触浮选的人不知如何使用,其使用方法有二种:一是用稀盐酸将其制成盐再使用,二是将其在水中煮沸,并趁热加入浮选机进行浮选,..和十八胺的配置比例为2∶1首先在配药槽中加入少量的沸水(≥80°C)然后加入十八胺60 公斤,盐酸120公斤,继续加入沸水进行搅拌至十八胺全部溶解为乳状溶液为止稀释浓度为5‰
(2)羧甲基纤维素的配置
根据光卤石CaSO4或泥沙的含量,称取一定的羧甲基纤维素,用淡水调试成糊状稀释至5‰浓度,搅拌30分钟,然后移至加药槽即可使用
(3) 2﹟油在调和槽内直接加入
2﹟油的用量如下:
(4)总结如下
(5)注意事项
十八胺和羧甲基纤维素使用过程中不容许稀释
十八胺配药必须保证十八胺缓冲槽内装满药业
原矿中KCL的含量大于16百分之时十八胺的用量是500g每吨产品而二号油的用量是200g每吨产品。
浮选剂配方

浮选剂配方引言浮选剂是矿石选矿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剂,可通过调节选矿物理化学性质,促进矿石与浮选剂之间的选择性吸附,实现矿石和杂质的分离。
本文将探讨浮选剂配方的相关内容,包括浮选剂的种类、影响配方的因素以及常用的浮选剂配方。
浮选剂的种类根据浮选剂的类型,可以将其分为捕收剂、发泡剂和调整剂等几类。
1. 捕收剂捕收剂是一种能使矿石颗粒吸附在气泡表面的剂型,常见的捕收剂包括黄药剂、黑药剂和绿药剂等。
捕收剂的选择应考虑矿石矿种、矿石矿物组成和矿石矿物分散性等因素。
2. 发泡剂发泡剂是一种能够生成气泡并提供气泡稳定性的剂型,常见的发泡剂有天然油脂、合成气泡剂和表面活性剂等。
发泡剂的选择应考虑矿石特性、浮选机械条件和环境因素等。
3. 调整剂调整剂是一种能够改变矿石和浮选剂之间黏附性和选择性的剂型,常用的调整剂有pH调节剂、化学药剂和活性离子剂等。
调整剂的选择应根据矿石矿物本身特性和浮选工艺流程进行。
影响配方的因素浮选剂的配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矿石矿物特性、浮选工艺条件和环境条件等。
1. 矿石矿物特性矿石矿物的成分、结构和表面性质等对浮选剂的选择和配比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硫化矿物对黄药剂有较好的选择性吸附,而氧化矿物则对黑药剂有较好的选择性吸附。
2. 浮选工艺条件浮选工艺条件包括浮选机械条件、浮选药剂用量和浮选机械类型等。
浮选剂的配方应根据具体的工艺条件进行调整,以保证浮选的效果和经济性。
3.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包括矿石选矿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大气条件等。
这些条件会对浮选剂的稳定性和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配方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常用的浮选剂配方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浮选剂配方,这些配方根据不同矿石特性和选矿要求进行选择。
1. 黄药剂浮选配方黄药剂是一种常用的捕收剂,适用于硫化矿物的浮选。
其典型配方如下:•黄药剂A:XX%•黄药剂B:XX%•黄药剂C:XX%•pH控制剂:XX%2. 黑药剂浮选配方黑药剂适用于氧化矿物的浮选。
选白钨矿时白钨浮选剂的配制

选白钨矿时白钨浮选剂的配制白钨矿是钨最主要的矿物之一,比重为6.1,选矿方法以浮选为主,根据实际情况有时也会用到重选的方法。
白钨浮选剂具有良好的捕收性和选择性,可替代传统药剂油酸选钨,克服了油酸起泡泡沫大,粘,难消泡的缺点。
建议用量:500-1000克/吨给矿。
白钨浮选剂对于低品位白钨矿,可使0.1—0.5%的白钨矿在常温(最低温度5℃)条件下,选到65%以上的钨精矿粉,回收率85%以上。
配制方法:2-5%水溶液(重量比),用40℃温水溶解即可。
白钨浮选剂选白钨矿时配制方法:2-5%水溶液(重量比),用40℃温水溶解即可。
白钨矿由于常和各种钙镁的磷酸盐、硫酸盐、碳酸盐、氟化物共生,它们的可浮性相似,往往难以选出合格精矿。
为了加强过程的选择性,还可以使用下列方法:1.用硫化钠、氰化物、铬酸盐等抑制其脉石矿物;用水玻璃或碳酸钠将矿浆的ph值调至9.5-10,精选时可为11-12。
2.石灰-浮选法。
其要点是:用石灰调浆,再加入碳酸钠和水玻璃,最后用油酸和环烷酸捕收。
该法的特点是使矿浆中的钙离子先吸附在脉石矿物的表面,当加入碳酸钠以后,吸附在脉石表面的钙离子就变成较易被抑制的薄膜。
因而能大大地提高精矿品位。
3.采用大量水玻璃加温精选法。
即将低品位的粗精矿,加入水玻璃,升温到60-90度煮一段时间,搅拌,脱水,然后调浆,再精选4-8次,即可得到品位较高的精矿。
4.白钨矿的浮选是在碱性介质中进行,常用的抑制剂是水玻璃,白雀树皮汁、丹宁及各种磷酸盐。
捕收剂一药剂一般用油酸、油酸钠、塔尔油、氧化石蜡皂等,这些捕收剂都具有起泡性能,一般不加起泡剂。
5.为改善浮选过程中对白钨矿的选择性,可以将多价金属盐(如硫酸亚铁)加入到水玻璃中,及将矿浆加温到70-90摄氏度,能提高白钨矿的浮选效果。
6.因白钨矿属碳酸盐,浮选精矿还可以考虑用盐酸浸,以提高白钨矿精矿品位。
如果白钨矿原矿品位不高,在浮选前可以考虑用螺旋溜槽弃尾,或用摇床弃尾,提高白钨矿入选品位后进行浮选。
洗煤浮选剂配方

洗煤浮选剂配方洗煤浮选剂配方一、前言洗煤浮选是常用的煤炭净化技术之一。
而浮选剂作为洗煤浮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配方的合理性和优化程度直接影响到洗煤浮选效果。
因此,本文将围绕洗煤浮选剂配方展开讨论。
二、洗煤浮选剂类型根据不同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理,洗煤浮选剂可分为以下几类:1. 油类浮选剂:包括液态油和固态油两种。
液态油主要是亲水性低的有机物质,如柴油、汽油等;固态油则是具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有机物质,如蓖麻油、鱼油等。
2. 矿物类浮选剂:包括氧化铁、氧化铜等。
这些物质可以与矿物表面形成吸附层,从而提高其表面亲水性。
3. 聚合物类浮选剂:包括聚丙烯酰胺(PAM)、聚乙烯醇(PVA)等。
这些物质可以在水中形成高分子聚合物,从而增加浮选物的粘度和凝聚性。
4. 硫化剂:包括二硫化碳、硫酸氢钠等。
这些物质可以与矿物表面形成硫化层,从而提高其亲水性。
三、洗煤浮选剂配方设计1. 油类浮选剂配方油类浮选剂的配方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油品种选择:不同种类的油在洗煤浮选中具有不同的效果。
例如,柴油适用于低品位、细粒度的煤;蓖麻油适用于高品位、粗粒度的煤。
(2)添加量控制:通常情况下,油类浮选剂的添加量应该控制在0.05%~0.2%之间。
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浮选效果。
(3)辅助药剂选择:为了提高油类浮选剂的效果,通常会添加一些辅助药剂,如活性碳、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
2. 矿物类浮选剂配方矿物类浮选剂的配方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矿物种类选择:不同种类的矿物对应不同的浮选剂。
例如,氧化铁适用于含铁煤;氧化铜适用于含铜煤。
(2)添加量控制:通常情况下,矿物类浮选剂的添加量应该控制在0.05%~0.2%之间。
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浮选效果。
(3)辅助药剂选择:为了提高矿物类浮选剂的效果,通常会添加一些辅助药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醇等。
3. 聚合物类浮选剂配方聚合物类浮选剂的配方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聚合物种类选择:不同种类的聚合物对应不同的浮选效果。
锂矿浮选药剂配方

锂矿浮选药剂配方锂矿浮选药剂是以锂矿物为主要化学成分,通过物理和化学的作用,将有用的锂矿物与废石进行分离的药剂。
该药剂配方的制定是为了提高锂矿石浮选过程的效果,使之达到工业生产要求。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锂矿浮选药剂配方,供参考:1.锂矿浮选药剂主剂:主要是浮选剂,用于提高锂矿物的浮选速度和效率。
主剂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锂矿物的特性、矿石的矿物组成以及矿石的酸碱度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主剂可以选择为黄药剂(如黄药剂12#)、乙酸铅、硝酸盐等。
2.调整剂:用于调整矿浆的酸碱度,以实现最佳的浮选反应。
常用的调整剂有石灰、氢氧化钠、硫酸等。
3.补充剂:用于提高药剂的稀释性和饱和度,有助于提高浮选悬浮液中药剂颗粒的均匀分布。
常用的补充剂有聚合物表面活性剂。
4.抑制剂:用于抑制有害杂质的浮选。
抑制剂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锂矿物的特性以及矿石中的杂质成分。
常用的抑制剂有硫化物、氰化物、染料等。
5.极性改良剂:用于提高原料矿石的浮选选择性和回收率。
常见的极性改良剂有黄药剂、硫酸氢钠等。
锂矿浮选药剂配方的制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锂矿石的特性、矿石成分、浮选条件等因素进行试验、分析和优化,以找到最佳的浮选药剂配方。
此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的要求进行合理配方,确保其适用性和经济性。
锂矿浮选药剂配方的优化和改进对于提高浮选效果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锂矿石开发利用率的关键之一、在目前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有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开发,进一步完善锂矿浮选药剂配方,提高锂矿石开采和提取的效果,实现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锂矿浮选药剂配方

锂矿浮选药剂配方
锂矿浮选是一种常用的提取锂资源的方法,其中浮选药剂是至关重要
的因素之一、根据不同的矿石性质和提取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浮选药剂
配方。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锂矿浮选药剂配方:
1.依赖药剂:该类药剂的作用是提高矿石和气泡的粘附能力,从而使
其在浮选过程中更容易相互吸附。
常用的依赖药剂有捕收剂、增稠剂、乳
化剂等。
2.捕收剂:捕收剂主要是提高锂矿与气泡的结合力,使锂矿能够浮上
液面。
常用的捕收剂包括脂肪族醇、二醇和丙酮等。
3.泡沫剂:泡沫剂的作用是生成细小而稳定的气泡,以便与锂矿颗粒
充分接触。
常用的泡沫剂有十六烷基三甲胺(TA)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
铵(TAC)等。
4.调节剂:调节剂主要是调节溶液中的pH值,使其与锂矿的表面性
质更好地适应。
常用的调节剂有碱性、中性和酸性剂等。
根据实际浮选过程中的需要,可以根据不同的矿石性质和浮选要求进
行上述药剂的组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浮选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锂矿浮选药剂配方的设计和调整需要结合实际的矿石
性质和工艺条件来确定,并通过实验验证,以获得最佳的浮选效果。
此外,药剂的使用量、添加时间和顺序等也需要经过仔细的考虑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选药剂在使用前进行合理的配制,对提高药效有重要作用。
配制方法主要根据药剂的性质决定,常见的有下列几种方法:
一、配成水溶液
大多数溶于水的药剂都采取此法,一般配成5%~10%或者更稀一些的水溶液添加。
溶液不宜配得太稀,太稀体积过大;但也不宜太浓,浓度太大对用量少的药剂很难正确控制用量,也不便输送。
二、加溶剂配制
有些不溶或者难溶于水的药剂,可将其溶于特殊的溶剂中再添加。
例如,把油酸溶入煤油中再添加,可以增强它在矿浆中的弥散性,还可以加强油酸的捕收作用;白药可以溶于邻甲苯胺中再使用。
三、乳化法
脂肪酸类捕收剂、柴油经过乳化,可以增加其在矿浆中的弥散性,提高功效。
常用的乳化法是:强烈机械搅拌、通入蒸汽或用超声波,若加入乳化剂效果更好。
如妥尔油与柴油在水中可加乳化剂——烷基芳基磺酸酯。
许多表面活性物质都可以作为乳化剂。
四、皂化
脂肪酸类捕收剂常用此法配制。
如铁矿石浮选时,常采用氧化石蜡皂与妥尔油作捕收剂。
为提高其水溶性,可配入10%左右的碳酸钠,使妥尔油皂化,并用热水加温成热的皂液添加。
再如油酸,其水溶性差,但与碳酸钠作用生成油酸钠后,水溶性变好。
五、配成悬浊液或乳浊液
如石灰可加水磨成石灰乳添加。
六、酸化
在使用阳离子捕收剂(胺类)时,由于水溶性差,必须加盐酸或醋酸作用配成胺盐,才能溶于水中使用。
七、原液添加
有些药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难以配成真溶液或稳定的乳浊液,如松醇油、甲酚黑药、煤油等,可不必配成溶液,而是直接将原液按用量添加。
水溶性药剂的配制方法,一般是先把药剂在容器内用少量水溶解,待溶解完后,
再逐渐加水配成所要求的浓度。
在生产现场,为了配制方便,可在配药槽上刻上标示容积的刻度尺,把称好的已知药量的药剂放入槽内,加水至刻度标示的与浓度相符的位置,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