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utz-Jeghers综合征胃肠道息肉的药物干预性治疗的进展
儿科病例--黑斑息肉病

诊断
PJS的诊 断主 要 依 据 患 者病 史 、皮 肤 黏膜 色 素沉 着 等 临床 表现及 内镜下 或影 像学 发现 胃肠 道息 肉等证 据 。 • 对 于 胃与 大肠 的息 肉可 通过 胃十 二指肠 镜 及结肠 镜 进行 诊 断 ,并 可 在 内镜
下 取 活 检 行 病 理检 查 。 • 对 于 小 肠息 肉的诊 断 目前 主要 有 胶 囊 内镜 (CE)、CT小 肠 造 影 (CTE)、磁 共 振
临床表现
• 临床表 现 PJS患 者 的 临 床 表 现 主 要 包 括 皮 肤 黏 膜 色 素 沉 着 、消化道 多 发性息 肉及 肿瘤 易 感性 。
• 约 95% 的 PJS患 者 出现 皮肤 黏 膜 色素 沉 着 ,出生 时少 见 ,而多 于幼 年期 出现 ,典 型 的色 素 沉着 直 径 1~ 5mm,颜 色为 深 褐 色 ,多 分 布 于 眼 、耳 、口周 、肛 周 、颊 黏 膜及 四肢末 端 ,部 分色 素 沉 着 可 随 患 者年 龄 增 长 而 褪 色 。 目前 尚无研 究证 实 PJS患 者 的皮 肤黏 膜 色 素沉 着具 有恶 变倾 向 。
• PJS 患者 胃肠 道 息 肉的病 理类 型主要 为错 构 瘤性 息 肉。 胃 肠道 息 肉可 导致反 复发 作 的 肠 梗 阻 与肠 套 叠 ,使 得 患 者需 要 经历 多次 开腹 手术 与肠 段 切 除 。另外 ,胃肠 道 息 肉也 可 引起消 化 道 出血 ,长 此 以往导 致 缺 铁 性 贫 血 。
为 85.7% ,在 所 有 PJS患 者 中为 63.2% ,且 LKB1基 因启 动 序 列 的 甲基 化 可 能 与 胃肠 道 息 肉癌变 的发 生有 关 。 • WANG等 研 究 发 现 , LKB1是一 种 DNA损 伤 应 答 蛋 白 ,缺 乏 LKB1的肿 瘤 细胞 将对 基 于 DNA损伤 的放 疗及 阻碍 DNA修 复 的化 疗 (如 PARP抑制 剂 )更 为 敏感 ,这 可 能 为 PJS的治 疗 提 供 了新 方 向。 • KIM 等 认 为 ,STK11的突变与在不同部位出现的幽门腺黏液上皮异常增殖有着密切关联 。 总之 ,基 于上 述发 现 ,认 为 STK11/LKB1的突变与大部分遗传性PJS的发生有关,但除此以外是否有 其他基因参与PJS的发生,目前仍有待研究 。
Peutz-jeghers综合征发病机制和诊疗进展

Peutz-jeghers综合征发病机制和诊疗进展毛旭燕;宁守斌【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年(卷),期】2014(000)008【摘要】Peutz-Jeghers综合征( PJS)是一种罕见的以皮肤/黏膜黑斑和胃肠多发息肉为临床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认为位于19p13.3的STK11基因突变是导致PJS的主要原因。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PJS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Peutz-Jeghers syndrome ( PJS ) is a rare 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ed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mucocutaneous pigmentation and multiple gastrointestinal polyposis. Recent studies suggested that mutation in STK11 gene on chromosome 19p13. 3 was considered as the major cause of PJS. In this paper,we summarized the clinical features, pathogenes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J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总页数】4页(P492-495)【作者】毛旭燕;宁守斌【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消化科 100142;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消化科 10014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肝肺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J], 李萍;蒲静;王晓菲;刘苏2.肝移植术后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J], 刘洪;阳敏;明英姿3.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J], 张丽;刘晓群;石彬4.Peutz-Jeghers综合征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J], 李白容;孙涛;蒋宇亮;宁守斌5.Peutz-Jeghers综合征合并Marshall-White综合征1例 [J], 李莉;刘庆森;彭丽华;王永华;杨云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83例pj综合征诊治及预后分析

183例pj综合征诊治及预后分析摘要:目的分析pj综合征诊治方法与预后效果。
方法本人在空军总医院皮肤科进修期间选取该院于2015年8月~2017年12月收诊的pj综合征患者183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效果。
结果183例pj综合征患者应用内镜手术治疗,均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其中46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癌变转移为外科手术,纳入本次研究的183例患者中痊愈者164例,术后癌变者15例,4例死亡。
结论内镜治疗pj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但是由于pj综合征与恶性肿瘤存在密切关系,患者术后仍需长期监测,定期复查有利于恶性病变的早期发现治疗。
关键词:pj综合征;诊治;预后Pj综合征的全称为Peutz-Jeghers综合征,又称为黑斑息肉综合征,是胃肠错构瘤性多发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现遗传病,临床较为少见,多以口周皮肤、颊黏膜、指趾末端出现黑色素沉着,以及消化道多发性息肉为临床表现特征;pj综合征患者多伴发胃肠道、生殖系统等良性肿瘤或者恶性肿瘤[1]。
因此,本组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183例pj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及预后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空军总医院于2015年8月~2017年12月收诊的pj综合征患者183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102例,女性81例,年龄18~41岁,平均年龄(31.28±4.29)岁,住院次数1~4次。
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在住院期间内行内镜、小肠造影检查及病理检查,并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1.2 方法针对胃、结直肠2.0cm一下的息肉需分批行内径下电凝切除治疗以及电切术治疗;针对肠梗阻或者癌变患者则需中转为外科手术治疗;腹痛、重度贫血、消化道出血患者则需针对性给予止血、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患者出院后也需定期来院进行结肠镜复查,并根据复查结果及时将新生成的息肉切除。
黑斑息肉综合征汇报ppt课件

PJS由STK11基因突变引起,该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编码一种丝氨酸/苏氨酸 蛋白激酶。STK11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从而引发息肉形成和色 素沉着。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PJS发病率较低,约为1/200,000 。但由于遗传特性,家族聚集现
象明显。
发病年龄
多数患者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出现 症状,也有成年后发病的报道。
心紧张状态。
社会支持
03
鼓励患者加入相关支持团体或社区组织,与病友交流经验,互
相鼓励和支持。
家庭护理指导
家庭环境优化
指导家属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家庭环境,减少外界不良因 素的干扰。
饮食调整
建议家属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饮食偏好,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保证营养均衡。
症状观察与处理
教育家属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时及时 就医。同时,指导家属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如止血、包扎等。
挑战性问题探讨
1 2
发病机制研究不足
目前对黑斑息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缺乏有效治疗方法
尽管有新型治疗策略的探索,但目前仍缺乏有效 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晚期患者。
3
遗传咨询与心理辅导不足
黑斑息肉综合征具有遗传性,对患者及其家庭的 心理辅导和遗传咨询工作亟待加强。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黑斑息肉综合征
汇报人:XXX
2024-01-18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法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以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息肉为主要特点。
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卷一(精选)

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卷一(精选)[单选题]1.下列疾病有家族史者可伴GArDnEr综合征和肌张力营养不良的(江南博哥)是()。
A.圆柱瘤B.毛母质瘤C.顶泌汗腺腺瘤D.汗管瘤E.毛发上皮瘤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2.有关男性淋病的临床表现,下列不正确的是()。
A.潜伏期平均为3~5日B.5%~20%的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C.80%的咽部淋球菌感染的患者无临床症状D.20%的未经治疗的患者可并发附睾炎E.成人淋菌性眼炎很少发生,一旦发生则很严重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治疗不当的患者可并发附睾炎。
[单选题]3.青年女性,下眼睑处见密集而不融合的呈皮肤色、淡黄色或褐黄色半球形或扁平丘疹,病理显示真皮浅层可见双层上皮细胞形成的囊腔样结构,似蝌蚪,最可能的疾病是()。
A.圆柱瘤B.毛母质瘤C.顶泌汗腺腺瘤D.汗管瘤E.毛发上皮瘤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汗管瘤最常见于女性的眼睑处,呈密集而不融合的皮肤色、淡黄色或褐黄色半球形或扁平丘疹,病理显示真皮浅层可见双层上皮细胞形成的囊腔样结构,似蝌蚪。
[单选题]4.与脂溢性角化病鉴别的疾病不包括()。
A.扁平疣B.日光角化病C.色素痣D.基底细胞上皮瘤E.血管瘤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5.有关鲜红斑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病又叫杨梅状痣B.本病又叫毛细血管扩张痣C.本病不叫葡萄酒色痣D.本病不属先天性疾病E.本病与饮酒过多有关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6.关于鲍温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皮肤原位癌,好发于40岁以上患者,男性多于女性B.接触砷与发病无关C.鲍温病不会发展为鳞状细胞癌D.本病癌变局限于表皮,一般不发生转移,治疗后无须长期随访E.损害比较局限,治疗上一般用冷冻、电烧灼和激光等,无须手术治疗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7.关于激光治疗正确的是()。
A.草莓状血管瘤应尽早用红宝石激光治疗B.鲜红斑痣早期治疗比成人治疗效果好C.鲜红斑痣应首选755nm脉冲激光治疗D.鲜红斑痣应首选CO2激光治疗E.鲜红斑痣应首选氦氖激光治疗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单选题]8.下列关于表皮样囊肿说法不正确的是()。
波伊茨-耶格综合征诊疗指南

波伊茨-耶格综合征诊疗指南概述波伊茨-耶格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也称黑斑息肉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综合征,是一类伴有黏膜、皮肤色素沉着的全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病。
该疾病发生胃肠道和非胃肠道癌症的风险增加。
而且该疾病患者常伴发生殖系统和其他许多器官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1895年Connor报道一对双胞胎有黑色素斑,之后,这对双胞胎发生其他PJS的临床特点,其中一位在20岁死于肠套叠,另外一位52岁死于乳腺癌。
而最早描述PJS是1921年Peutz教授,描述了一个患病荷兰家系。
1949年Jeghers等报道不同家系的10例PJS患者,并且明确了黏膜黑斑、胃肠道息肉和肿瘤风险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该病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1954年第一次将此综合征命名这个疾病为“Peutz-Jeghers syndrome,PJ综合征”。
病因和流行病学PJ综合征发病率约1/200 000,患病率1/200 000~1/8000,其发病可能与患者生存的地理环境有关,与性别和种族关系不密切。
PJ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研究显示,STK1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基因是PJ综合征的致病基因,50%~80%该疾病患者可检测到STK11/LKB1基因突变,该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9p13.3,该基因编码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其功能可能与参与细胞周期G1期停滞有关,可能参与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有一小部分患者无家族史,推测有新生突变导致。
其他相关致病基因主要包括19q13.4区域可能基因、IFTTM1基因及Brg1基因。
由于该疾病可能通过单个显性多效基因遗传,外显率很高,同一家族患病者较多,患者子女约50%发病,所以家系中有发病者,其他人应该注意监测。
临床表现PJ综合征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表现为反复肠套叠、腹痛、腹泻、黏液便、便血、便秘、呕血、贫血等。
特征性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色素斑和胃肠道多发息肉。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

二.临床特点
2、胃肠道息肉
①部位 常呈多发性,息肉可发生在整个胃肠道,以小肠多见,在胃、大肠、阑尾腔也有生 长。
②大小形状 这些息肉大小不定,小者仅为针头般大小的隆起,大者直径可达10.0cm,多为 0.2-0.5cm,表面光滑,质硬,蒂的长短、粗细不—,也可无蒂,较大息肉可呈菜花样。
③出现时间 最早出现息肉的平均年龄大约为11—13岁。 ④病理特征 错构瘤性息肉 ⑤并发症 反复肠套叠,肠梗阻,急、慢性消化道出血,腹痛,癌变。
五. 治疗与预防
预防: 1、疾病的预防——产前诊断,阻断致病变异在家系内的传递。
2、患者严重并发症的预防
肿瘤、肠梗阻等
PJS患者针对肿瘤的定期检查
PJS具有高度肿瘤易感性,应实行终生防癌筛查。内容包括:内镜检查、CT、 MRI 、超声、胸部X线、乳房影像学检测CA-19-9、CA 125、BR及SR+OB等。
者总数的50%),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在组织学符合Peutz-Jeghers类型的错构瘤性息肉, 并存在皮肤粘膜色斑。
国内采用的诊断标准:
消化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伴皮肤粘膜色素沉着,可有或无家族史。并推荐被诊断为PJS者应进行 基因检测。
——2003中国遗传性大肠癌协作组制定了中国人的遗传性大肠癌筛选标准的实施方案
三. 临床诊断
常用的PJS诊断标准:
Giardiello提出的诊断标准:组织病理学确定的错构瘤样息肉病例,只需满足以下三
点中的两点即可: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相一致的家族史、皮肤粘膜色素沉着,或小肠息
肉。 Tomlinson和Houlston提出的PJS修正诊断标准:适用于无家族史散发性病例(占PJS患
二.临床特点
3、多种肿瘤易感性
PJ综合症【25页】

术前护理
一般护理
营养支持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术前准备
理护般一
跌的患 倒重者 牌要贫 子性血 。并,
于讲 床解 头预 悬防 挂跌 防倒
正锻指 确炼导 使方深 用法呼 大,吸 、指及 小导有 便患效 器者咳 。床嗽
上的
等医境行 。生、入
和规院 主章宣 管制教 护度: 士,介 、介绍 护绍病 士主区 长管环
肠显病中枚,肠
--
检 查 :
绍介例病
出院
11-23 HGB109g/L,Alb38g/L 11-19 Alb26g/L 11-18 HGB102g/L,Alb25g/L 11-16 HGB88g/L,Alb26g/L 11-15 HGB70g/L,Alb24g/L 11-11 HGB69g/L,Alb24g/L
20。001和 爽 ) 袋 再 饮 水20口 服 复 方 聚 乙 二 醇前 日 : 进 流 质 无 渣2
时 疗00 , 00 饮
。
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
并发症观 察及护理
术后护理
心理护理
出院指导
营 肺 流引 变严
养 部 液流 化密
支 护 颜管 监
持 理 色妥 测
及
、善 生
活
量固 命
动
、定 体
指
性, 征
料资般一者患
+IPAA+
除 “ 既 重 现 结 主 直 手 手 入 入 43姓
术 卵往 来病 肠诉 肠术 术 院 院 岁名
巢史 囊: 肿 18 ”年 行前 卵曾 巢于 部外 分院 切因
我史 院: 急近 诊1 就月 诊腹
痛 、 便 血 加
多: 发便 占血 位 20 1年 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JS错构瘤中都有COX一2的表达,并且与膜结合型前列腺 素Ez合酶一1的表达相关。上述研究显示,COx-2的表达参
与了PJS胃肠道息肉的发生、发展等全过程。因此。对PJS 胃肠道息肉患者用COX一2抑制剂进行干预性治疗有可能预 防其胃肠道息肉的发生[1“。
Medi伪tion Advancement of G嬲tmint岱ti眦I PoIyp璐is in Patients with
G“o-“。. *DP户口n研P咒f
Peu协Jeghe幅syndr嘲e
wANG sIIli—Zi行。,Gu
o,Ge行Pmz S“rgPry,GP行Pr口z Hospi£口z D,C矗i行P5P PLA Air,6rf已,BP巧i卵g IDD042,Chi撇 s^i—Z砌,正>仇口if:仉也靠95^“i,《孕mPd打miZ.∞优.c,l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年4月第16卷第4期
Chin J
Bases
Clin
General
Surg,V01.16,No.4,Ap r.2009
・333・
【文章编号】l007—9424(2009104一0333—03
综述
Peutz—Jeghers综合征胃肠道息肉的药物干预性治疗的进展
王石林。,顾国利’ 研究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胃肠道息肉的药物干预性治疗进
帕霉素的不良反应要多于选择性COX一2抑制剂,这可能影
响其在PJS胃肠道息肉治疗中的应用。其主要不良反应是 骨髓抑制和高血脂。有肝病、感染、高血脂或其他严重及慢 性疾病者慎服。雷帕霉素对胎儿有无影响尚不清楚,孕妇 服用需遵医嘱。小于13岁的儿童禁服【30]。 3展望
息肉数量及体积显著减少,但是停药后又增加。但阿司匹林 及舒林酸都属于非选择性C0x一2抑制剂,其在抑制了
要位于细胞核。两者的核心序列有75%同源,特别是具有 催化活性的氨基酸位点,两者高度类似¨o。COX一1在正常 组织中表达,而COX一2在炎症细胞因子、肿瘤促进因子、生
长因子和癌基因的诱导下表达,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其 中包括肿瘤的发生和发展。COX一2抑制剂最具代表性的药
万方数据
.334・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年4月第16卷第4期
性。③Cox-2抑制剂作为消炎止痛一线药物已使用多年,筛 选出的药物不必再进行临床试验。④可根据C0x一2延伸寻 找和前列腺素合成相关的新的治疗靶点。因此,随着研究的 深入,C()X家族将在癌症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雷帕霉素(隋pamycin) 研究口1j证实,PJS的遗传学病因是I。KBl/STKll的功能
chin J
Bases
clin General surg,V01.16,No.4,Apr.2009
物是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临床上,此类药物通常用于抑制 炎症、缓解疼痛、治疗发热和血栓。而近年来研究[5盯发现,
反义RNA、RNAi等都可阻断CoX一2表达而不影响正常组织 功能。②筛选C0x-2相关抗肿瘤药物相对容易。大量的 C0x_2抑制剂被作为消炎止痛药,传统药物更是巨大的资源
nase-2 selective inhibitors and rapamycin。were emphatically summarized.
With the deep investigation of
cases
PJS
and application of selective drugs,the medication of gastrointestirml polyposis in
Ets.1转录因子位点和C/EBP反应元件各1个;激活蛋白
质一2位点及核转录因子一KB位点各2个;SPl位点3个。在
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脂多糖、内毒素、肿瘤促进剂、一氧化氮 等刺激下,COX一2都可被诱导表达;C()X一2启动子低甲基
化、核转录因子一KB表达上凋、p53突变、RAs和丝裂原活化 蛋白激酶信号刺激都对肿瘤中COX一2表达有促进作用¨]。
recent on
Peutz—Jeghers syndrome(PJS).IHetho‘b
sis of
gastrointestinal polypo—
PJS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The
development of targeting drugs,especiaUy the data of cyclooxyge— R髂ults
道息肉和所有癌肿均有coX一2过度表达;De Leng等[”]发
PJS胃肠道错构瘤性息肉与AMPK介导的结节性硬化症基 因一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tuberous
舢HmIlalian
targe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clerosis compIeX-
of
rapamycin。TSc-mTOR)信号通路的失调
有关。雷帕霉素是一种从放线菌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三烯大 环内酯类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具有抗淋巴细胞增殖、抗肿瘤
近年来cox-2抑制剂和雷帕霉素用于PJS胃肠道息肉治疗
方面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l
对于其胃肠道息肉而言,无论内镜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只 是一种局部和被动的治疗手段,无法达到预防息肉发
生和根除息肉的目的。阿司匹林和舒林酸曾被作为干预性
COx.2抑制剂
COX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限速酶,催化 花生四烯酸最终生成一系列内源性前列腺素。人体中有
cox_2抑制剂分为非选择性和选择性两种【l“”]。流行 病学研究[1 3表明,阿司匹林可使大样本人群中息肉病的发
7
生率降低40%~50%;更为重要的是,上述研究结果提示, 应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可使大肠癌患者
死亡率降低50%。随机临床试验[18]证实,舒林酸150 mg, 2次/d,连续服用9个月,可使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
失活性杂合子突变。LKBl可以直接磷酸化5,-一磷酸腺苷激
活的蛋白激酶(5’-AMP activated protein killase,AMPK)a亚单 位上的172位苏氨酸而激活之。由于LKBl缺乏而形成的
动物实验、细胞学研究、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研究都证 实,CoX一2在PJs胃肠道息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 要角色。Rossi等[”]发现,LKBl失活的鼠所发生的胃肠道 息肉,其COX一2表达增高;wei等n¨发现,82%的PJS胃肠
宝库,从中筛选具有抗肿瘤活性的C()X-2抑制剂会更有针对
其对肿瘤(特别是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抑制作用。
1.1
C0x_2及其在PJS胃肠道息内中的表达
人类CoX一2基因定位于1q25.2一q25.3,由10个外显 子和9个内含子组成,编码604个氨基酸。其5’端转录起始
点上游的转录调控序列包括:TATA盒、CRE反应元件、
【Key words】
matory drug
Peutz-Jeghers syndrome;
Peutz—Jeughers综合征(PJS)又称黑斑一胃肠道息肉
病[1。],是一种由LKBl/STKll基因胚系突变引起的,以皮
治疗药物用于PJS胃肠道息肉的治疗,但因其选择性差、副
作用大、疗效不确切的缺点未被广泛接受。近10年来,随着 国内、外对PJS基础研究的深入以及新型选择性药物的研制 应用,PJS的药物干预性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选 择性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X)一2抑制剂和雷帕霉素 使PJS胃肠道息肉的治疗进入了靶向治疗阶段。现重点将
1.2
效抑制实验鼠的PJS息肉的作用。因此,雷帕霉素对于PJS 胃肠道息肉具有靶向治疗作用。这些特异性药物的应用将为
PJS的防治带来靶向治疗的希望。
COX?2抑制剂在PJS胃肠道息肉干预性治疗中的作用
目前,雷帕霉素主要用于防治肾、肝等移植物的排斥反
应,尤其适用于并发肾功能不良、震颤及高血压的患者。用 于PJS胃肠道息肉的治疗正在研究中[27 2…。但相比而言,雷
选择性环氧合酶一2抑制剂和
雷帕霉素具有无创、选择性强及疗效好的特点,使PJS胃肠道息肉的治疗进入靶向治疗阶段,它们在临床上应用于 PJS胃肠道息肉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Peutz—Jeghers综合征;胃肠道肿瘤;环氧合酶;非甾体类抗炎药 【中图分类号】R596.1:R730.23l 【文献标识码】A
现,在PJS的错构瘤和息肉恶变中不但有C0x-2的超表达, 而且CoX~2还与细胞核中B链接索、细胞因子D1,增殖细胞
核抗原等的表达密切相关;Takeda等【l 3J发现,在所有的
和抗真菌的作用【22。2“,其作用机理就是抑制rnTOR信号。该 信号汇聚了来自细胞内外的营养、生长因子能量和环境压力 的信号,被认为是一个调节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生长的信号 汇聚点[z“。wei等[271发现,PJS中mTOR信号增强,而雷帕
cases
patients with
PJS and
are
bring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of
PJS into
a
targeting therapy phase. Gastrointestinal tumor; Cyclooxygenase; Non-steroidal anti—inflam—
C0x.2的同时也抑制了COX一1。长期服用有较严重的胃肠
任何一种疾病在I临床治疗的突破都源于对疾病本身认识
的加深和基础研究的深入,PJS的药物干预性治疗也不例外。 正是基于基础研究发现PJS胃肠道息肉中存在C0x-2高表 达和ITlTOR信号增强,才促使了选择性COX一2抑制剂和 mTOR信号抑制剂在PJS胃肠道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两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