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课程作业及答案
环境工程习题集及答案

环境工程习题集及答案
题一
问题:描述环境工程的定义和目标。
答案:环境工程是研究和解决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
与改善方法的工程学科。
其主要目标包括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题二
问题:列举环境工程所涉及的几个领域。
答案:环境工程涉及的领域包括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
土壤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管理、环境风险评估等。
题三
问题:简述环境工程师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答案:环境工程师负责设计、建设和运营环境保护设施,开展
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参与环境政策制定,进
行环境技术研究等。
题四
问题:环境影响评价(EIA)是什么?简要描述其目的和流程。
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或计划引起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判断
和减轻项目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其主要流程包括项目调查和论证、
环境影响预测、环境评价报告编制、公众参与和决策、环境管理及
监督等。
题五
问题:介绍目前常用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答案:目前常用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包括物理治理技术(如过滤、吸附、沉淀等)、化学治理技术(如氧化、还原、中和等)、生物治理技术(如生物降解、生物滤池等)、能源利用技术(如废物能源化利用)等。
题六
问题:解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答案: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前提下,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其能够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发展。
其原则包括综合性原则、预防原则、可持续利用原则、公平原则等。
环境工程学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环境工程学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前言环境工程学是现代工程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空气、水和土壤污染控制、废弃物处理和环境监测等方面。
学习环境工程学知识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
本文将提供环境工程学第三版的部分课后练习题及其答案,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环境工程学的知识。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1 题目什么是环境工程学?其主要任务是什么?1.1 答案环境工程学是研究环境保护、资源清洁利用和人类生产生活环境的科学技术。
其主要任务是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清洁利用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设计、建设和经营环保和资源清洁利用的工程系统,开展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
1.2 题目什么是环境污染和其分类?1.2 答案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在环境中超出一定浓度或某些物质在环境中存在时间过长,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现象。
根据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可将环境污染分为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第二章2.1 题目解释污染源、排放量、排放浓度和环境质量标准的概念。
2.1 答案污染源是指产生和排放有害物质的自然、人为活动或设施,如工厂、交通工具、矿山等。
排放量是指污染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总量。
排放浓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制定的限制和控制污染物在环境媒介中浓度或总量的标准。
2.2 题目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
2.2 答案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开、透明、科学、客观、以人为本、以风险管理为导向。
其中,公开、透明是指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和结果应该向公众公开;科学、客观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应依据科学、客观、可靠的依据开展;以人为本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应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应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确保环境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总结本文为学习环境工程学的人们提供了一些环境工程学的基础知识点和对应的练习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学》课程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1.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
按标准状态下1m 3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mol 643.444.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SO 2: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CO :ppm 20.3643.44281000.43=⨯⨯-。
2. CCl 4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体积分数为1.50×10-4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10m 3N 、/s ,试确定:1)CCl 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ρ(g/m 3N )和摩尔浓度c (mol/m 3N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是多少千克?解:1)ρ(g/m 3N)334/031.110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N)3334/1070.610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kg=891kg3.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 :85.5% H :11.3% O :2.0% N :0.2% S :1.0%,试计算:1)燃油1kg 所需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2)干烟气中SO 2的浓度和CO 2的最大浓度;3)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解:1kg 燃油含:重量(g ) 摩尔数(g ) 需氧数(g )C 855 71.25 71.25H113-2.5 55.25 27.625S 10 0.3125 0.3125 H 2O 22.5 1.25 0 N 元素忽略。
环境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次习题答案1-1、水循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水的自然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太阳能的作用下,通过蒸发或蒸腾作用形成水汽,上升到空气中凝结为云,在大气环流-风的推动下运移到各处。
在适当的条件下又以雪、雨等形式降落下来。
这些降落下来的水分,在陆地分成两路流动:一路在地表形成径流,汇入江河湖泊;另一路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称为地下渗流。
这两路水互相交流转换,最后注入海洋,与此同时,一部分又以蒸发或蒸腾的方式进入大气。
这种循环称为水的自然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指人类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要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的水,而经过使用后水被排放出来,最终又流入天然水体,水在人类社会中构成一个局部的循环体系。
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有效利用,危害人群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质:指水和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性质。
水质指标: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的具体衡量标准。
水质标准:国家或政府部门正式颁布的统一规定。
如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水体自净:在污染物参与水体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过程中,经过一些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污染物质被分离或分解,水体基本上或完全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1-3、Lmg L mg /4.15025010001000)3622.543998.54(/8.22825010001000)3426.543998.54(=⨯⨯-==⨯⨯-=挥发性固悬浮固体1-6、 1-7、 1-9、Lmmol P T HCOLmmol CO P CO OH TP Lmmol T Lmmol P /8.340.1260.62][/40.1][,2][20][2/1/60.6100010001.060.6/40.11001000100.040.132323=⨯-=-====-<=⨯⨯==⨯⨯=---总碱度酚酞碱度Lmmol P T HCOLmmol CO P CO OH TP Lmmol T Lmmol P /2.320.0260.32][/20.0][,2][20][2/1/60.310010001.060.3/20.01001000100.020.032323=⨯-=-====-<=⨯⨯==⨯⨯=---总碱度酚酞碱度)(/10588.5/050.160.265.32/1)(/26056.146.560.2/60.22/12/1,/60.22/1,/20.5][][244.206.565.3)(/365/65.31001000025.060.14/20.5][,0][,0][/20.510010001.0)20.50(/0333233323CaCO L mg L mmol S CaCO L mg L mmol S S L mmol S L mmol HCO CO S CaCO L mg L mmol Lmmol T HCO CO OH Lmmol T L mmol P ===-=-===⨯===<==+==⨯===⨯⨯=====-=⨯⨯+==----度总硬度非碳酸盐硬度度碳酸盐硬度总硬度度总硬度总碱度酚酞碱度1-13、1-15、1-19水体自净:在污染物参与水体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过程中,经过一些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污染物质被分离或分解,水体基本上或完全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环境工程学》课后习题答案

是如何表示?它们在环境工程中有什么用途?
答:悬浮固体:如果对水样进行可滤操作,滤渣(包括悬浮物质和另一部分胶体
物质)经烘干后的质量就是悬浮固体量,也称“总不可滤残渣”。
结果以 mg/L 计。
可沉固体:是指 1L 水样在一锥形玻璃筒内静置 1h 所沉下的悬浮物质数量,
其结果以 mg/L 计。
铺
货 浑浊度:是指水中不溶解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将蒸馏水中
1 cm
= 0.002
1
10 6 cm
=500 S/cm=50 mS/m
第 3 页 共 72 页
环境工程学
(3)
1
10
1 5
cm
=
0.1
1
10 6
cm
=10 S/cm=1 mS/m
(4)
10
1
10 6
cm
=0.1 S/0.01 mS/m
(5)
18.3
1
10 6 cm
1 2500
cm
=
1 0.0025
10
6
=400μS/cm
料 TDS(进水)=(0.55~0.70)γ=0.625×400=250 mg/L
1-6 取某水样 100ml,加酚酞指示剂,用 0.100 0 mol/L HCl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资 盐酸溶液 1.40 ml。另取此水样 100 ml,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此盐酸溶液滴定 习 至终点用去 6.60 ml。试计算此水样的总碱度及各致碱阴离子的含量(结果以 :学 mmol/L 计)。
号 答:酚酞碱度 P= 1.40 0.1000 1000 =1.40mmol/L
100
众 总碱度
上交大《环境工程学》习题集及部分答案

《环境工程学》习题集第一篇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一、名词解释题1.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泥龄:即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是指反应系统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工程上是指反应系统内微生物总量与每日排出的剩余微生物量的比值。
4.好氧硝化:在好氧条件下,将NH:转化成N0^和NO;的过程。
5.反硝化:在无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将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的过程。
6.污泥投配率:日投入污泥与池容积比重。
7.土地处理:在人工调控下,微生物,土地,植物形成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处理方法。
8.折点加氯:折点加氯法是一种化学除氮的方法,在含疑氮的水中加氯时,Cl2÷H2O.∙HOC1+H++CΓNH;+HOCl.∙NH2Cl+H++H2ONH;+IHOCl=NHCl2+H++IH2O2NH;+3HOCl,,MT+5H++3CΓ+3H2O加氯曲线中出现两个折点,加氯脱氯时采用的加氯量应以折点相应的加氯量为准,通过适当控制,可完全去除水中氯气。
9.氧垂曲线:在水体受到污染后的自净过程中,水体中溶解氧浓度可随着水中耗氧有机物降解耗氧和大气中复氧双重因素变化,反映水中溶解氧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被称为氧垂曲线。
10.混凝和澄清:由压缩双电层作用,吸附架桥作用和网捕作用产生的微粒凝结现象-----凝聚和絮凝总称为混凝。
11.生化反应速度:生化反应中单位时间里底物的减少量,最终产物的增加量或细胞的增加量。
12.AB法:由以吸附作用为主的A段和以生物降解作用为主的B段组成的污水处理工艺。
13.A/A/O法:在原来A/0工艺的基础上,嵌入一个缺氧池,并将好氧池中的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中,达到反硝化脱氮的目的,这样厌氧-缺氧-好氧相串联的系统能同时除磷脱氮,简称A2ZO法。
14.污泥容积指数(SVI):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过30min静置沉淀后,每千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的容积。
(完整版)《环境工程学》试卷、习题集及答案(三篇)

《环境工程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COD;2. 厌氧生物处理法;3. 泥龄;4. 好氧硝化;5. A/A/O法;6. 反电晕;7. 二次扬尘;8. 电场荷电;9. FGD;10. SCR法。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1.BOD是化学性水质指标之一,其含义是()。
A 溶解氧;B 化学需氧量;C 生化需氧量。
2.废水处理方法很多,其中混凝沉淀法可去除废水中的()。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A 可生物降解有机物;B 不溶性有机物;C悬浮物质。
3.废水二级处理技术属于()。
A 生物方法;B 化学方法;C物理方法。
4.A2/O法产生的污泥量比活性污泥法()。
A 多;B 少;C 一样。
5.下列哪种技术属于废水三级处理技术()?A 臭氧氧化;B 气浮;C 好氧悬浮处理技术。
6.脱硫技术很多,跳汰选煤脱硫技术属于()。
A 炉前脱硫技术;B 炉内脱硫技术;C 炉后脱硫技术。
7.电除尘器最适宜捕集的粉尘是()。
A 低比电阻粉尘;B 中比电阻粉尘;C 高比电阻粉尘。
8.常被用来作为高效除尘器的前级预除尘器的是()。
A 机械力除尘器;B 电除尘器;C 过滤式除尘器。
9.既能捕集颗粒污染物,又能脱除部分气态污染物的除尘器是()。
A 机械力除尘器;B 电除尘器;C 湿式除尘器。
10.SCR法烟气脱硝的主要机理是()。
A 催化转化;B 化学吸收;C 化学吸附。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MLSS,MLVSS,SVI,SBR分别为、、、。
2.活性污泥法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为、、、。
3.SCR法烟气脱硝机理分为、、、。
4.影响湿法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
《环境工程学》课程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1.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
按标准状态下1m 3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mol 643.444.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SO 2: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CO :ppm 20.3643.44281000.43=⨯⨯-。
2. CCl 4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体积分数为1.50×10-4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10m 3N 、/s ,试确定:1)CCl 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ρ(g/m 3N )和摩尔浓度c (mol/m 3N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是多少千克?解:1)ρ(g/m 3N)334/031.110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N)3334/1070.610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kg=891kg3.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 :85.5% H :11.3% O :2.0% N :0.2% S :1.0%,试计算:1)燃油1kg 所需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2)干烟气中SO 2的浓度和CO 2的最大浓度;3)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解:1kg 燃油含:重量(g ) 摩尔数(g ) 需氧数(g )C 855 71.25 71.25H113-2.5 55.25 27.625S 10 0.3125 0.3125 H 2O 22.5 1.25 0 N 元素忽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作业1.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
按标准状态下1m 3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mol 643.444.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SO 2: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 CO :ppm 20.3643.44281000.43=⨯⨯-。
2. CCl 4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体积分数为1.50×10-4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10m 3N、/s ,试确定:1)CCl 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ρ(g/m 3N)和摩尔浓度c (mol/m 3N);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是多少千克?解:1)ρ(g/m3N)334/031.1104.221541050.1N m g =⨯⨯⨯=-- c (mol/m3N)3334/1070.610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kg=891kg3.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 :85.5% H :11.3% O :2.0% N :0.2% S :1.0%,试计算:1)燃油1kg 所需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 2)干烟气中SO 2的浓度和CO 2的最大浓度;3)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解:1kg 燃油含:重量(g ) 摩尔数(g ) 需氧数(g )C 855 71.25 71.25 H113-2.5 55.25 27.625S 10 0.3125 0.3125 H 2O 22.5 1.25 0N 元素忽略。
1)理论需氧量 71.25+27.625+0.3125=99.1875mol/kg设干空气O 2:N 2体积比为1:3.78,则理论空气量99.1875×4.78=474.12mol/kg 重油。
即474.12×22.4/1000=10.62m 3N/kg 重油。
烟气组成为CO 271.25mol ,H 2O 55.25+11.25=56.50mol ,SO 20.1325mol ,N 23.78×99.1875=374.93mol 。
理论烟气量 71.25+56.50+0.3125+374.93=502.99mol/kg 重油。
即502.99×22.4/1000=11.27 m 3N/kg重油。
2)干烟气量为502.99-56.50=446.49mol/kg 重油。
SO 2百分比浓度为%07.0%10049.4463125.0=⨯,空气燃烧时CO 2存在最大浓度%96.15%10049.44625.71=⨯。
3)过剩空气为10%时,所需空气量为1.1×10.62=11.68m 3N/kg 重油,产生烟气量为11.267+0.1×10.62=12.33 m 3N/kg 重油。
4. 普通煤的元素分析如下:C65.7%;灰分18.1%;S1.7%;H3.2%;水分9.0%;O2.3%。
(含N 量不计)1)计算燃煤1kg 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和SO 2在烟气中的浓度(以体积分数计);2)假定烟尘的排放因子为80%,计算烟气中灰分的浓度(以mg/m 3表示);3)假定用硫化床燃烧技术加石灰石脱硫。
石灰石中含Ca35%。
当Ca/S 为1.7(摩尔比)时,计算燃煤1t 需加石灰石的量。
解:相对于碳元素作如下计算:%(质量) mol/100g 煤 mol/mol 碳 C 65.75.475 1H 3.2 3.2 0.584S 1.7 0.053 0.010 O 2.3 0.072 0.013 灰分 18.1 3.306g/mol 碳 水分 9.0 1.644g/mol 碳 故煤的组成为CH0.584S0.010O0.013,燃料的摩尔质量(包括灰分和水分)为molC g /26.18475.5100=。
燃烧方程式为222222013.0010.0584.078.3010.0292.0)78.3(nN SO O H CO N O n O S CH +++→++n=1+0.584/4+0.010-0.013/2=1.1495 1)理论空气量kg m kg m /74.6/104.22100026.18)78.31(1495.1333=⨯⨯⨯+⨯-;SO 2在湿烟气中的浓度为%174.0%10018644.11495.178.3010.0292.01010.0=⨯+⨯+++2)产生灰分的量为kg g /8.144%8010010001.18=⨯⨯烟气量(1+0.292+0.010+3.78×1.1495+1.644/18)×1000/18.26×22.4×10-3=6.826m 3/kg灰分浓度为310826.68.144⨯mg/m 3=2.12×104mg/m33)需石灰石kg 21.103%35407.100.32%7.11000=⨯⨯⨯/t 煤5.干烟道气的组成为:CO 211%(体积),O 28%,CO2%,SO 2120×10-6(体积分数),颗粒物30.0g/m3(在测定状态下),烟道气流流量在700mmHg 和443K 条件下为5663.37m 3/min ,水气含量8%(体积)。
试计算:1)过量空气百分比;2)SO 2的排放浓度(3/m g μ);3)在标准状态下(1atm 和273K ),干烟道体积;4)在标准状态下颗粒物的浓度。
解:1)N 2%=1-11%-8%-2%-0.012%=78.99%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46 (2-11)空气过剩%5.50%100)25.08(99.78264.025.08=⨯⨯--⨯⨯-2)在测定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mol L P T T V P V /46.39322.1337002734434.22101325221112=⨯⨯⨯⨯=⋅=; 取1m 3烟气进行计算,则SO 2120×10-6m 3,排放浓度为63312010(18%)640.179/39.4610g m --⨯⨯-⨯=⨯。
3)322.45663.37(18%)2957/min 39.46N m ⨯⨯-=。
4)3/85.5222.439.460.03Nm g =⨯。
第二次作业1. 已知某粉尘粒径分布数据(见下表),1)判断该粉尘的粒径分布是否符合对数正态分布;2)如果符合,求其几何标准差、质量中位直径、个数中位直径、算数平均直径及表面积-体积平均直径。
解:在对数概率坐标纸上作出对数正态分布的质量累积频率分布曲线,读出质量中位直径d 50(MMD )=10.3m μ、d 84.1=19.1m μ、d15。
9=5.6m μ。
85.1501.84==d d gσ。
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29(5-24)m NMD NMD MMD g μσ31.3ln 3ln ln 2=⇒+=;P129(5-26)m d NMD d L g Lμσ00.4ln 21ln ln 2=⇒+=;P129(5-29)m d NMD d sv g sv μσ53.8ln 25ln ln 2=⇒+=。
2. 根据对某旋风除尘器的现场测试得到:除尘器进口的气体流量为10000m 3N/h ,含尘浓度为4.2g/ m 3N。
除尘器出口的气体流量为12000 m 3N/h ,含尘浓度为340mg/ m 3N。
试计算该除尘器的处理气体流量、漏风率和除尘效率(分别按考虑漏风和不考虑漏风两种情况计算)。
解:气体流量按P141(5-43)s m Q Q Q N N N N/11000)(21321=+=; 漏风率P141(5-44)%20%100100002000%100121=⨯=⨯-=NNN Q Q Q δ;除尘效率:考虑漏风,按P142(5-47)%3.90100002.412000340.0111122=⨯⨯-=-=N N N N Q Q ρρη不考虑漏风,按P143(5-48)%9.912.4340.01112=-=-=N N ρρη 3.对于题2中给出的条件,已知旋风除尘器进口面积为0.24m 2,除尘器阻力系数为9.8,进口气流温度为423K ,气体静压为-490Pa ,试确定该处尘器运行时的压力损失(假定气体成分接近空气)。
解:由气体方程RT MmPV =得L g RT PM V m /832.042331.829)4901001.1(5=⨯⨯-⨯===-ρ s m A Q v /9.17360024.027342310000=⨯⨯== 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2(5-45)Pa P13119.172832.08.92=⨯⨯=∆。
4. 有一两级除尘系统,已知系统的流量为2.22m 3/s ,工艺设备产生粉尘量为22.2g/s ,各级除尘效率分别为80%和95%。
试计算该处尘系统的总除尘效率、粉尘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解: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5(5-58)%99%)801%)(951(1)1)(1(121=---=---=ηηηT粉尘浓度为33/10/22.22.22m g m g =,排放浓度10(1-99%)=0.1g/m 3; 排放量2.22×0.1=0.222g/s 。
5. 某燃煤电厂除尘器的进口和出口的烟尘粒径分布数据如下,若除尘器总除尘效率为98%,试绘出分级效率曲线。
解: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4(5-52)ii ig g P121-=η(P=0.02)计算,如下表所示:据此可作出分级效率曲线。
6. 某种粉尘的粒径分布和分级除尘效率数据如下,试确定总除尘效率。
解: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4(5-54)∑==%86.721i i Tg ηη。
7.计算粒径不同的三种飞灰颗粒在空气中的重力沉降速度,以及每种颗粒在30秒钟内的沉降高度。
假定飞灰颗粒为球形,颗粒直径分别为为0.4、40、4000m μ,空气温度为387.5K ,压力为101325Pa ,飞灰真密度为2310kg/m 3。
解:当空气温度为387.5K 时53103.2,/912.0-⨯==μρm kg 。
当d p=0.4m μ时,应处在Stokes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