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设计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整理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提出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且学会与同学共同交流解决。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1、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2、让学生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
2、有关丝绸之路的地图(示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我们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路。
说说你们知道的路都有哪些?2、在这么多路之中,有一条有名的丝绸之路。
对丝绸之路,你们了解多少?3、学生交流对丝绸之路的了解:同桌或小组交流,个别介绍。
(点评: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4、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丝绸之路。
板书课题:丝绸之路二、质疑课题,自主阅读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丝绸之路是从哪里到哪里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叫丝绸之路?张骞是怎么开辟丝绸之路的?(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
)2、学生提问后,同位轻声读课文,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并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引导他们从刚才的提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3、同座位、小组交流筛选后的问题。
(不要求完全统一,确保学生个性化地阅读。
)4、带着问题学生自读自悟,一边读课文,一边根据自己的体会做批注。
(点评:疑是思考的开始,问题是产生学习的中国。
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质课《丝绸之路》教学设计(通用7篇)

优质课《丝绸之路》教学设计(通用7篇)优质课《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读9个生字,读读记记“古朴、典雅、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商贸、芝麻、精神饱满、美轮美奂”等词语。
2、试用段意串联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合理想象中的场景。
4、激发学生了解西部灿烂历史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合理想象中的场景。
教学难点用段意串联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素材1、搜集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
2、关于丝绸之路的图片。
3、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小故事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我们祖国的西部不仅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
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页。
板书课题。
2、通过课前预习,你对丝绸之路有哪些了解?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读懂句子,理解新词。
(1)大家课前预习得不错,老师再考考你们,谁能把这句话填写完整?栩栩如生是什么意思?谁能给这个词找个近义词?(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课件出示)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矗立:高高地直立。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文中指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那一峰峰骆驼与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姿态各异,非常生动逼真(可结合插图让学生理解)。
(2)谁能填写这个句子,并准确地读一读??从不计其数、浩浩荡荡这两个词你感受到什么?(课件出示)在伊朗高原北部,一位身着戎装的将军正在安息国边境守候。
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友好使节。
戎装:军装。
戎,古代兵器的总称。
浩浩荡荡:水势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文中指迎候中国使节的安息国兵马不计其数,显得极有声势。
万余大军,边境守候,充分反映了安息国对中国来使的重视与尊重。
(3)读句。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6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丝绸之路》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勤劳的小编首席帮大家整编的6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丝绸之路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会认9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朴典雅、矗立、栩栩如生、飘忽、戎装、不计其数、浩浩荡荡、高擎节杖、五彩缤纷、助兴、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从古丝绸之路的故事中体会当年东西方商贸、文化的交往和繁荣景象。
4.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古丝绸之路上的故事情景,感受东西方文化、商贸交流的繁荣。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大家搜集了关于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现在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学生交流,教师及时点拨引导: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报刊杂志等途径来搜集自己学习所需要的资料,另外课文后边的资料袋里也为我们介绍了很多知识,我们在预习课文时要充分利用它。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预设:学生可能会找到这些句子:(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篇一《丝绸之路》教学设计钟玲教材分析《丝绸之路》是北师大版教材第八册第十单元“路”这一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精读课文,篇幅较长,资料充实,讲述了丝绸之路开辟的经过和好处,蕴涵着对中华民族悠久和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课文讲述的资料年代久远,涉及的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知识,给学生理解课文资料,体验情感带来必须的困难。
所以我课前布置了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读懂课文资料,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以及开辟的好处。
2、潜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自读勾画批注的潜力,充分地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使之感受到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过程。
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3、情感目标:感受他的坚韧、英勇、智慧、执着和强烈的职责感、使命感。
4、美育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学习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怎样的精力。
教学难点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险阻,了解丝绸之路的价值和好处。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课前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故事、常识性知识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齐走进了丝绸之路,这天我们将继续踏上这千年古道,沿着先人的足迹去感受两千多年前的故事。
齐读课题。
2、透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那么丝绸之路在开辟前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你从哪儿体会到的?生谈4、让我们一齐回顾一下上节课的知识,齐读第三段。
5、透过你们的朗读,我看到了丝绸之路在开辟前是黄沙滚滚、寸草不生、无人问津啊!怎一个“荒”字了得!能够用一句诗来形容——“春风不度荒满路。
”(板书)二、感受开辟后的丝路之繁荣,学习第九自然段。
1、那么开辟后的丝绸之路又是一条怎样的路呢?播放影片。
2、看完影片,你对丝绸之路有什么印象?3、书中哪一段写了丝绸之路繁荣的样貌呢?齐读第九自然段。
跨越千年的交流之路——五年级《丝绸之路》教案设计

跨越千年的交流之路——五年级《丝绸之路》教案设计。
1.教学目标这个教学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学习关于古代商业和文化交流的知识。
学生将观察、研究并探索文物,了解其与劳动、生活、信仰和交流的关联,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了古代文化。
2.教学步骤在教学的第一堂课上,我们会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丝绸之路。
我们将给学生听一些古代的历史故事,邀请他们探索里面包含的信息,以及如何看待和理解这些故事。
我们会给学生介绍丝绸之路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代表的不同意义:贸易交流,宗教和文化交流,军事侵略,以及不同文物和文化的交流。
我们也会邀请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在这些历史故事中发现了什么,以及那些信息似乎最相关或有意义。
在下一堂课上,我们会带领学生一起制作丝绸绸缎,以深刻了解这个商品的制作过程。
学生们将了解到这个复杂制作过程的每个阶段。
我们还将讲解从漫长的制作过程中,丝绸绸缎是如何传递到丝绸之路上各个地方的,累计富有的商人、船长和商队如何帮助它们传播到不同的文明和地区。
在第三节课中,我们会邀请学生和同伴们一起探索古代的文化。
通过展示古代文物和历史物品,学生们可以了解到这些物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和制作技术。
设计任务是让学生们分组调研并制作一个文物盒子,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描述这些文物在丝绸之路中的重要性。
这个团队也将讨论如何拯救文物,并展示一些成功示例。
学生们还将研究和探讨失落的文化和一些缺乏保护的文物,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
在第四堂课上,我们将让学生了解文化交流的概念,以及如何促进文化交流。
我们将介绍贸易路线在文化交流中的关键作用。
我们会展示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和错综复杂的建筑结构。
这些展品将向学生展示古代文化交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当今世界中促进文化交流。
在最后一节课上,学生们将分组并观看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纪录片和一些丝路文化与信仰的短片。
回过头来,我们将讨论古代丝绸之路如何在文化和社会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新奇的文化遗产财富。
大班语言丝绸之路教案

大班语言丝绸之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丝绸之路的基本概念,知道丝绸之路的起始地和终点地,了解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丝绸之路的魅力,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深入了解丝绸之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热爱和尊重,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丝绸之路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丝绸之路的起始地和终点地。
3. 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
4.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三、教学方法:
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丝绸之路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新课教学:教师讲解丝绸之路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了解丝绸之路的起始地和终点地,
主要商品。
3. 实践操作: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进行深入研究,然后进行展示和分享。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四、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结果评价:通过小组展示和分享,评价学生对丝绸之路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
1. 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如何?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对丝绸之路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的背景、经过与意义;丝绸之路的路线。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教学资源
(1)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6月版
(1)提出成绩:考虑陆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有何异同?(2)了解陆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不同、商品不同和意义相反(3)引导先生了解陆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在地图上的具体路线。
经过比较陆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异同加深先生对知识的记忆。
3、重点讲授丝绸之路的意义。
(4)提出成绩:为甚么丝绸之路的开辟有着如此深远的意义?(5)侧重分析丝绸之路对于东西方经济文明交流的桥梁作用。
5、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
6、张骞出使西域遇到的种种困难。
(9)经过播放视频,辅助先生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
(10)提出成绩:张骞出使西域遇到哪些困难?
使先生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培养先生观看视频学习的能力和提炼信息总结信息的能力。
7、张骞打败困难的缘由与表现的精神。8、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11)提出成绩:张骞能够打败重重困难的缘由是甚么?(12)提出成绩:表现着哪些精神?(13)提出成绩:张骞出使西域有甚么样的意义?
3、张骞通西域的历史背景。4、张骞出使西域的真实目的。
(6) 提出成绩: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是甚么?(7)提出成绩:张骞出使西域的真实目的究竟是甚么?(8)简单介绍大月氏与匈奴直接的血海深仇,并指点先生对“大月氏"进行注音。
带领先生简单回顾西汉建立之初的局面和对匈奴的政策,从而引导先生考虑张骞出使西域的真实目的。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5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5篇《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让学生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以及开辟的意义。
2、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感受他的坚韧、勇气、智慧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历程,了解丝绸之路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历程。
教学准备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对丝绸之路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件,情境导入二、略读回忆,整体感知师:想不想再次踏上这千年古道,沿着先人的足迹,去了解那时的故事呢?那就请打开你的语文书,略读全文,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自学批注,潜心感悟你从哪里感受到张骞历尽了千难万险呢?请同学们自己从书中找到答案。
(出示自学提示:1.生读自学提示。
2.默读、批注。
)四、同桌交流,查漏补缺五、汇报交流,感悟语言(一)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相机出示以下句子:1、“罗马位于中国西边七千多千米的地方,中间隔着茫无边际的沙漠、冰雪覆盖的高山和偏僻的荒野,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沿途还有强盗和野兽的袭击。
”(1)生读、谈。
(2)对比读。
(3)春风都吹不到的荒漠寂野,怎么不让人心惊胆战?再自己读一读。
(4)师生配合读。
2、“张骞等人马不停蹄,专拣人迹罕至的荒原前进。
他们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穿过沙漠戈壁,翻过帕米尔高原白雪皑皑的山岭,终于到达了富饶的西域各国。
”(1)想象一下当时恶劣的环境,自己读读,体会让你感触深的词语。
(2)指名读,生评价。
(3)齐读。
(二)人为阻挠“他们依靠太阳和星星辨别方向,日夜兼程,想躲开剽悍的匈奴骑兵。
但还是不幸被匈奴骑兵发现了。
战斗中,张骞一行人寡不敌众,死的死,伤的伤,活下来的都当了俘虏。
”师:很多人再也不能魂归故里了。
(生再读。
)“张骞被软禁在草原上放牧牛羊,一举一动都受人暗中监视。
”师:他在匈奴人那里受到诱惑,也受尽了屈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合作探究我快乐
1、我们要在组内合作交流以上学习内容。 2、我们小组要探究展示的内容与形式。 (可以朗读、品词、 谈体会、表演……)
精彩展示我最棒
温馨提示 我们组愿把我们的探究展示交流, 在展示时,我们会把内容说清楚,别的 同学展示时,我们会认真倾听。 发挥 大家的创造力吧!
拓展延伸我在行
【教师寄语】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 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1)巨型石雕矗立在 路 的起点。 (2)用“ ”画出句子中有关联想的内容。 ,这里是汉代古都 ,也是丝绸之
【要求】 : 1、我能理解下列词语: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崇山 峻岭、美轮美奂、遐想。 2、熟读课文,用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归纳文 章的主要内容。 3、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 真 是 一 条 伟 大 的 路 呀 !” 这 句 话 的 含 义 是 ( 纠错栏
学习重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中国西部灿烂的历史文化。 学
回顾检测我最棒
习
过
程
纠错栏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崇 ( ) ( ) 岭 ( ) ( ) 如生 五彩 ( ) ( ) 不计 ( ) ( ) 丰富( ) ( ) 美轮( ) ( 2、交流课前收集的丝绸之路的有关资料。
自主学习我能行
)
【教师寄语】 :孩子们,静下心来,拿起你手中的笔,出发吧,相信你会 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3)这句话与课文的尾句“
” 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完成作业我 OK
读完课文,你还想了解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
我对自己的表现评价是
优秀(
)
良好(
)
一般 (
)
学案设计
我的学校 美如画 我的班级 最团结 快乐的我 最出色
课题
《丝绸之路》ຫໍສະໝຸດ 课型阅读课课时1 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识 9 个生字,读记、理解“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浩浩荡荡、五彩缤纷、 崇山峻岭、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 2、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部丝绸之路的灿烂历史。 3、会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