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周综合复习《说勤奋》《李时珍夜宿古寺》.doc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课件(含过渡语))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课件(含过渡语))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 苦吗?”
“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 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 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 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 是值得的。”
学生先谈谈自己的体会。
李时珍说的“吃点苦”那是怎样的苦?
A、这天忙着赶路,又一次错过了的客店,他 们只能在路旁的雨棚里过夜了,他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满眼寒霜,冷月还在天上,李时珍这时候 又起早赶路了,他想:__________。 C、岁月不饶人,50岁了,天天和水啃干粮, 李时珍的胃病又犯了,生生的疼,他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已经在外好几个月了,中秋月明,李时珍 不禁思念起深爱的母亲、妻子和儿女,他想:
自由读,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是的,这要付出多少汗水,这又要耗去
李时珍多少心血。今天我们学习的“李时珍 夜宿古寺”就是其中的一个镜头。补充板书: 夜宿古寺。我们来读读吧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温馨提示:
①遇到不认识的字对照生字表注音读准。
②遇到读不顺的句子想想意思练习读顺。 ③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画上问号,看看文章 读完后这样的问题能否明白,如果还不明 白就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李时珍为 什么要花将近 30年的时间修 订《本草纲目》 呢?请在文中找 出相关句子。
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 苦 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苦走
苦住
苦生
苦记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 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 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 几个月了。
烈日炎炎时,我仿佛看到李时珍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7.李时珍夜宿古寺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7.李时珍夜宿古寺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7.李时珍夜宿古寺17.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查字典学会文中的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顺课文,查字典学会文中的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讲故事,揭示课题1.故事:“漏篮子和虎掌的故事”,突出药店老板把“虎掌”替代“漏篮子”发给病人家了。

老板的根据:药物书上明明写着——“漏篮子又名虎掌。

问题关键:旧的药物书害人不浅。

2.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本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3.此揭示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板书课题,读题。

4.释题。

二、初读课文1.清自读课文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划出不理解得字词,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3)田园指什么?它有哪些诗情画意?理清课文大意。

2.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3.查自读效果(1)指名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师正音。

(2)说说自己理解哪些字词的意思,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将以哪种方式解释。

(3)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1.示生字卡片,提示:注意一些易错字的正确写法。

2.生练习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17.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二、精读课文1.习第一段(1-4节)(1)学生读文,说一说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学生交流:“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引导学生理解“一心”是什么意思?(2)李时珍为什么这样“一心”赶路?(3)徒弟发现了房屋轮廓。

“隐隐约约”是什么意思?“走近一看”怎么样?(4)李时珍“夜宿”的古寺是怎样的?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16.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doc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16.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doc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16.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本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的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ﻭﻪ教学要求:ﻭﻭﻪﻭ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ﻭﻭﻪﻭ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ﻭﻪﻭﻪ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ﻭﻪﻭ教学时间:两课时ﻭﻪﻭﻪ教学过程:ﻪﻪﻭ第一课时ﻪﻭ教学目标:ﻭ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ﻪ教学过程:ﻭﻪﻭﻪ一、导入新课ﻭﻪﻪ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ﻪﻭﻪ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

3、今天我们就要阅读一则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ﻪ二、质疑ﻭﻪ1、指名学生朗读课题ﻭﻭ2、读了这个课题以后,你有什么疑问呢?请学生回答。

ﻭﻭﻪ3、请学生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李时珍晚上寄宿在古寺中。

ﻭﻪﻭ三、学生自学课文ﻭﻭ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ﻪﻭ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ﻭﻭ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ﻭﻪ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难读的词语,请学生多读两遍ﻭﻪ3、交流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能够解决的,马上师生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到下节课的教学中。

ﻪﻭﻭﻭ六、朗读课文ﻭ五、理清文章的主要段落大意ﻭﻭ七、生字教学ﻭﻪ八、布置作业ﻭﻪﻭﻪ1、朗读课文ﻭﻪ2、完成习字册的上的作业ﻭﻪ第二课时ﻪﻭﻭ精读课文,通过重要段落,分析体会人ﻪﻭﻭﻪ教学目标:ﻭ物形象感知人物精神。

《李时珍夜宿古寺》词句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与反思

《李时珍夜宿古寺》词句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与反思

《李时珍夜宿古寺》词句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与反思词句教学点“词”成“金”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基础。

只有学生拥有丰富的词汇,他的语言,他的内涵才能有一个质的提升。

词语也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部分。

可是回顾以往的词语教学往往处在比较尴尬的境地,尤其是中年级的词语教学,要么被尽力回避或“浮光掠影”地处理一下,要么带领学生认读之后,让他们谈对词语的初步理解,然后就进入课文内容的分析。

难道词语教学就只能如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词语教学能否像其它教学环节一样精彩纷呈?记得维果斯基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

其实,词语教学,不应该语文教学的点缀,而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题。

词语教学不该应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环节,而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抓手。

如何通过教师的研究,让词语教学不再是鸡肋,而是教师心中的“香饽饽”;对学生而言不再是机械的记忆、造句,而是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

在教《李时珍夜宿古寺》我静下心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点”进行入手。

一、挖掘文本训练点,讲究“准”每一篇教材都有适合词语教学的训练点,教师要善于捕捉挖掘文本中适合进行语汇积累训练的“点”进行研究,细致地思考,为学生课堂语言训练找准“支点”。

另外,中年级的学生对直观的富有变化的形式还是很乐于接受的,这就更需要教师找准词语训练的点,就如中医号脉一样,什么样的文章适合怎样的词语教学。

同时要给学生营造多样的教学氛围,多变的教学形式。

在教《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时,我就运用的“词串”教学。

所谓词串就是把文本中有关联的词语巧妙的归类教学。

我把“李时珍、庞宪”归为一类,是人物的名字,学生通过读书完全就能明了。

把“大好月色、飞鸟归林,皎洁的月光……”表示环境的归为一类,让学生比较朗读;把“断垣残壁、青苔、满是蜘蛛网、灰尘”描写古寺破败的归为一类,教学时让学生读读这些词语,从想到了什么?让学生理解后记忆朗读。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

二、质疑1、指名学生朗读课题2、读了这个课题以后,你有什么疑问呢?请学生回答。

三、学生自学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难读的词语,请学生多读两遍3、交流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能够解决的,马上师生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到下节课的教学中。

五、理清文章的主要段落大意六、布置作业完成习字册的上的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16、李时珍夜宿古寺2、读了这个课题,我们的脑海中不禁闪现出这样一个问题: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呢?请小朋友赶紧拿起课文,到课文的第一、小节中去找找答案,看看你有什么发现?二、教学课文第一、二节1、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一、二节2、你知道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吗?指名学生交流。

(因为他们一心想赶路,错过了客店)3、从这一点中,你体会到什么?三、学习课文三、四节1、是的,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荒野上,李时珍师徒焦急地走着,突然前方的树丛中隐约出现了房屋的轮廓,走近前一看,哦!是一座—“古寺”(生答。

出示古寺的图片)2、小朋友,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啊?请你细细读读课文第四节,将描写古寺的相关语句画出来!3、学生朗读,做标记4、交流:一座破败的古寺、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苏教版《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原文及教材解读

苏教版《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原文及教材解读

苏教版《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原文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

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忽然,庞宪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便拉住了李时珍的衣角:“先生,你瞧!”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

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

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

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

”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

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

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苏教版《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材解读在解读这一课的教材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这一单元一系列的课文:《说勤奋》、《李时珍夜宿古寺》、《维生素C的故事》、《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教材分析:《李时珍夜宿古寺》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订《本草纲目》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本文故事性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性格、品质。

学情分析:“李时珍夜宿古寺”相对于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的过程来说,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到一个为了实现人生目标、造福人民而不怕吃苦的高大形象。

因此,处理教材时应把这个“小故事”与修订《本草纲目》这个“大背景”紧密结合,为学生理解“修订好《本革纲目》,万民得福”打下基础。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抓住环境和人物的言行来体会人物的特点,学习如何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8个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李时珍为修订《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时历经的千难万险,以及面对艰辛时所表现出的乐观态度。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认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

理解“饥餐渴饮、晓行夜宿、长年累月、断垣残壁”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介绍李时珍及《本草纲目》,理清课文脉络,复述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教师:1.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文字幻灯片若干。

2.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有关李时珍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在对前一课《说勤奋》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两位可敬的人,他们分别是谁啊?(生答)从他们身上,我们认识到: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一一(学生接背:他们用汗水与心血浇灌出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再认识一个人,他是——李时珍。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李时珍夜宿古寺》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李时珍夜宿古寺》

四年级语文课堂作业17 李时珍夜宿古寺一、看拼音,写词语。

李时珍shīt xiǎoxínɡyâsù到各地察访yà药材他不仅要仔细的duān xiánɡ二、给下面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晓行夜宿(shù sù)灰尘(chãnɡ chãn)长年累(lěi lâi)月皎(jiāo jiǎo)洁三、把下面反问句换一个说法,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1、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2、我们修订了《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难道不也是值得的吗?四、读句子,完成练习。

1、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2、“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3、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这三个句子,抓住李时珍的和,表现了李时珍是个的人。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李时珍明朝有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叫李时珍。

他22岁开始给人看病,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

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载了药性和药效。

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于是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为了写这部药物书,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

他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农民、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几年以后,他回到老家,开始写书。

他花了整整27年,终于编写成了一部新的药物书,这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

1.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本草纲目》?()A旧药书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周综合复习《说勤奋》《李时珍夜宿古寺》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1 . 用“√”标出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气馁(lěi něi)良训(xūn xùn)剥离(bāo bō)
行囊(nāng náng)胭脂(zhī zhǐ)华罗庚(huá huà)
2 . 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李时珍和tú dì( )zhù sù( )在pò miào( )里,里面biàn dì( )huī ché
n( ),也没有zhěn tou( ),只能chě( )些枯树枝zhǔ fàn( ),接着就xiū dì
ng( )起《本草纲目》来。

3 . 根据意思写出四字词语。

(1)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______)
(2)指名次列在前面,形容成绩优异。

(______)
(3)一早起来赶路,到夜里才住宿下来。

形容旅途奔波劳苦。

(______)
(4)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______)
4 .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鲜花(______)的理想(______)的汗水
(______)的史学家(______)的手术(______)的贡献
5 .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是比喻句的打“√”,不是比喻句的打“×”。

(1)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______)
(2)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______)
(3)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

(______)
6 .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仿写一个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

(仿写一个含有三个连续动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晚上睡觉前,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说勤奋》一文用天资聪颖的北宋著名的史学家_________编写《__________________》和基础较差的
著名的生物学家_________________完成高难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故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
得出结论:只有______________,才能______________,才能_____________。

(2)我国古代医学家李时珍不顾自己___________,为写好医药学巨著《______________》,住破寺、吃干
粮以及在月光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的精神。

8 . 阅读《说勤奋》片断,完成练习。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

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

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

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

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1】“远渡重洋”指的是童第周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___”句子中,第一句话和后面句子的关系是:_________。

【3】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童第周“急起直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童第周“急起直追”的结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把选文分为两层。

【6】结合实际,说说你读完选文后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阅读《李时珍夜宿古寺》片断,完成练习。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

”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

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

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1】选文中“端详”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

面对不同的药草,李时珍不仅细看,更要品尝,体现他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工作态度。

【2】“若有所悟”中的“悟”是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文中李时珍悟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明白的。

【3】选文中“两种草”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
_____________不同。

【4】选文中有两个地方出现了省略号,它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说说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结尾不是写寺内的人,而是写寺外的环境。

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把你的理解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读一读,请你把下列描写勤奋的格言连起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怎得梅花扑鼻香
宝剑锋从磨砺出学海无涯苦作舟
黑发不知勤学早一分辛苦一分才
勤能补拙是良训白首方悔读书迟
不经一番寒彻骨梅花香自苦寒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