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青霉素过敏休克急救措施

青霉素过敏休克急救措施青霉素是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之一,但有些人具有青霉素过敏反应,甚至可能引起休克。
正确处理青霉素过敏反应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和减轻病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青霉素过敏的症状青霉素过敏的症状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轻微症状,例如皮肤瘙痒、荨麻疹、面部水肿或胃肠道不适等。
对于一些人,青霉素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症状,例如呼吸急促,心悸,视物模糊,死亡等。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轻重程度往往会取决于患者免疫系统的反应程度和过敏的严重程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症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急救方法1.停用青霉素和其他引发过敏反应的药物如果患者已经出现过敏反应症状,首先要停止青霉素和其他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药物,以防止症状加重。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果患者出现休克等严重反应或症状加剧,需要紧急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3.治疗呼吸道症状对于过敏引起的呼吸道症状,例如呼吸急促或气喘,使用氧气、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等药物,以缓解呼吸不畅。
4.防止休克如果患者已经进入休克状态,需采取以下措施:•平放患者,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抬高患者的下肢,将血流量转回心脏。
•若无急救用具,可以用搭配患者的衣物或毛毯制成的紧身的卷曲对象大腿/腿部,以临时起到止血提升血压的作用。
5.给予药物支持治疗如果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通常会使用药物支持治疗,包括血管收缩药、肾上腺素注射、艾德南注射液等,以保持心血管系统的稳定。
总结青霉素过敏反应是常见的药物过敏反应之一,症状轻重不一,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应迅速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关于如何应对青霉素过敏反应,重在症状的及时处理,及时采取急救措施,防止症状加重,挽救患者生命。
青霉素过敏护士应急预案

青霉素过敏护士应急预案1. 简介青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效抗生素,但是部分人群可能会对青霉素产生过敏反应。
作为一名护士,了解青霉素过敏护理的紧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为护士提供相关指导,以便能够有效应对并处理青霉素过敏引发的急救情况。
2. 青霉素过敏的症状青霉素过敏的症状因人而异,可能包括以下一些或多个方面:•皮肤过敏反应,例如荨麻疹、瘙痒或皮肤红肿;•呼吸道症状,例如喘息、胸闷或气短;•气道水肿,可能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消化系统症状,如呕吐、腹痛或腹泻;•心血管症状,例如低血压、心率增加或头晕;•过敏性休克,是极其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意识丧失、心脏骤停或死亡。
3. 青霉素过敏护士应急预案步骤一:辨认患者症状当患者出现可能与青霉素过敏有关的症状时,护士应立即辨认并记录这些症状。
快速反应非常重要,可能有助于防止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步骤二:立即停用青霉素如果青霉素过敏反应症状确实存在,护士应立即停止患者接触青霉素药物,停用与其相关的任何其他药物。
步骤三:评估患者病情护士应进行全面的患者病情评估,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其他相关症状。
在评估过程中,护士应保持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以了解患者的感受和症状进展情况。
步骤四:紧急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护士可能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或多个护理措施:•呼叫急救车辆: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如气道水肿或过敏性休克,立即呼叫急救车辆并安排患者尽快送往医院急诊室。
•维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必要,护士应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采取头后仰姿势、使用呼吸道扩张器或进行紧急气管插管等方法。
•给予急救药物:根据患者症状和医嘱,护士可能需要给予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物或类固醇等。
•监测生命体征:在处理过敏反应期间,护士应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
步骤五:记录和报告护士在应急预案执行过程中应准确记录患者的症状、采取的护理措施以及患者的反应情况。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预案及程序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预案及程序
抢救措施:
1、立即停药、平卧,就地进行抢救,派人通知医生。
发现出现过敏性休克后,立即将所致的过敏性休克药物更换为注射用生理盐水,并同时更换输液管,且不可拔针,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给予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min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
3、立即给于去枕仰卧,头尽量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予氧气吸入3~5L/min,改善缺氧症状。
对呼吸仍受抑制者,可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克刹米或山梗菜碱等,必要时给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4、维持有效循环血量,补充血容量,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生理盐水、5%葡萄糖注射液,要酌情补液,输液速度不可过快,量不可过多,以免引发肺水肿。
5、发生心跳骤停时,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6、如采取上述处理,血压仍低者,可使用血管活性,应用多巴胺,根据血压调节滴速,但不可过快,使收缩压保持在90~100mmHg。
7、密切观察患者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并做好病情动态观察与记录。
8、安抚患者及家属,告诉患者及家属引起过敏的药物名称,今后切不可应用该药。
9、保存药物及注射用具以备检测。
抢救程序:。
青霉素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青霉素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1、可疑过敏者,出现皮疹、瘙痒、恶心等症状,马上去除过敏原(如静脉输液马上关闭开关),紧急评估神志及生命体征和有无气道阻塞。
生命体征正常仅有皮疹留院观察2~4小时;如无缓解,并有加重趋势可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0.3~0.5mg肾上腺素。
症状缓解继续留院观察24小时。
2、过敏者,早期可应用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或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
如急性发作喉头水肿气道阻塞,进行性声音嘶哑、喘鸣等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可每15~20分钟重复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心跳呼吸停止或严重者应大剂量给予,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推注1~3mg肾上腺素,并同时进行心肺复苏。
无效3分钟后继续静脉推注3~5mg 肾上腺素,仍无效4~10ug/min静脉滴注。
抢救有效继续评估生命体征,低血压者,应快速输入1~2L等渗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和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25~30mg)静脉滴注。
如有效继续给予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H1受体阻滞剂如异丙嗪、氯雷他啶等、H2受体阻滞剂如雷尼替丁等。
症状缓解后继续留院观察24小时。
青霉素过敏应急预案及程序(共5则范文)

青霉素过敏应急预案及程序(共5则范文)第一篇:青霉素过敏应急预案及程序(共)青霉素过敏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已知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止做过敏试验。
2、对接受过敏试验者,不得空腹进行,在过敏试验观察期间病人不得随意离开病室。
3、对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患者,药液必须现配现用,如果停药3天以上或改用其他批号时,则必须重新做过敏试验。
4、皮内试验的结果判断: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周围有红晕,直径大于1厘米,可有伪足或痒感。
试验结果阳性者,应禁用青霉素,同时做好以下工作:在医嘱单、门诊卡、住院病案首页、护理记录单、治疗卡上注明青霉素阳性。
在病历夹内、床头卡上做“青霉素阳性”标记;告知病人及家属、分管医生;青霉素过敏者须三天交班。
5、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时的急救处理方法:① 立即停药,通知医生的同时,就地抢救。
病人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或地塞米松5—10mg,可反复使用,尽快建立静脉通道。
② 积极配合抢救,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
【程序】询问过敏史→做过敏试验→ 阳性禁用→挂标识、记录、告知。
阴性接受治疗→药物现配现用。
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平卧→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建立静脉通路→观察病情→记录。
第二篇:青霉素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过敏性休克,是青霉素过敏反应中最严重、最常见的反应,可发生于使用青霉素的整个过程中。
临床表现:1、呼吸道阻塞症状:胸闷气短、喉头阻塞、呼吸困难、窒息、紫绀等,由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水肿和肺水肿引起。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畏寒、冷汗、四肢发冷、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可能由脑部缺氧引起。
个别患者可产生失语、半身不遂、帕金森综合症等后遗症。
4、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荨麻疹或其他皮疹。
青霉素抢救流程

青霉素抢救流程青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然而,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在接受青霉素治疗时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青霉素抢救流程,以便在发生过敏反应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救治。
青霉素过敏反应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症状。
下面是一份青霉素抢救流程供大家参考:1. 注意观察:护士在患者接受青霉素治疗期间要时刻注意观察其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出现过敏症状,要立即停止青霉素的使用。
2. 确认过敏反应:如果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症状,护士要与医生及时沟通,确认是否为青霉素过敏反应,并记录病情变化、过敏症状。
3. 立即采取措施:在确认为青霉素过敏反应后,护士要立即采取措施,包括停止给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辅助通气等。
4. 给予适当药物:根据医生的指示,护士可以给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剂、激素等,以减轻过敏反应导致的症状。
5. 寻求医生帮助:在患者病情严重或无法控制时,护士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寻求帮助。
医生可能会决定给予青霉素抗敏药物(如肾上腺素)或其他相应的治疗。
6. 进行过敏测试: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过敏测试,以确定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
过敏测试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决定今后的治疗方案。
7. 与患者沟通:护士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过敏反应的原因、处理措施以及今后的注意事项。
帮助患者理解并接受治疗过程,并鼓励其及时就医以后避免使用青霉素类药物。
总之,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护士在接触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时,要掌握青霉素抢救流程,并随时与医生沟通、寻求帮助。
同时,在给患者接受青霉素治疗前,要详细询问其是否对青霉素过敏,以避免出现过敏反应。
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救治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够在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及时进行抢救,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损伤。
青霉素过敏的抢救流程

青霉素过敏的抢救流程青霉素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药物,但是有些人对青霉素过敏,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青霉素过敏的抢救流程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青霉素过敏的抢救流程。
首先,当患者出现青霉素过敏反应时,医护人员需要立即停止给药,并将患者转移到安静的环境中,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进一步的感染和刺激。
同时,应立即观察患者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皮疹、喉咙肿胀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其次,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喉咙肿胀等严重症状,医护人员应立即启动抢救措施,包括给予氧气、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紧急气管切开等。
同时,应立即通知急救中心,准备好相应的急救药品和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接着,对于出现皮疹、荨麻疹等轻度过敏反应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给予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以减轻症状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准备采取进一步的抢救措施。
最后,当患者症状得到缓解后,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了解其过敏史和用药史,以便更好地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同时,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病历信息,包括过敏原、过敏症状、抢救措施等,以便今后的治疗和管理。
总之,青霉素过敏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过敏反应,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来说,了解青霉素过敏的抢救流程至关重要。
只有在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抢救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青霉素过敏抢救流程的了解,提高抢救的效率和成功率。
同时,也希望患者家属能够加强对患者的关爱和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青霉素过敏的情况,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急救措施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急救措施青霉素作为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在治疗各种疾病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对部分人群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因此需要对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急救措施有一定的了解。
青霉素过敏的症状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症状非常多样化,不同的人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但是较为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出现红斑、水疱等•呼吸困难或气喘•脸部、舌头或喉咙肿胀•心跳加速或减慢•头晕、恶心或呕吐•胃部痉挛或腹泻•发热、寒战和出汗等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急救措施在出现青霉素过敏反应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危及生命的后果。
因此,在紧急情况下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停用青霉素如果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以避免病情加重或扩散。
2. 立即急救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或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具体如下:•如果病人不能正常呼吸,需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机。
•如果出现休克,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紧急处理。
•如果降低意识状态,需要进行氧气治疗和神经保护治疗。
3. 医院观察在采取急救措施后,需要及时将病人送到医院进行观察和治疗。
4. 记录过敏反应症状在处理完过敏反应之后,应记录病人所有的过敏反应症状以供参考,以便在之后的治疗中采取更好的措施。
预防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方法在使用青霉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在使用青霉素之前,应先确定是否过敏。
•在用药期间,应细心观察身体状况,若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避免自我服药或用旧药。
•如果曾经出现过敏反应或家族有过敏史,应尽量避免使用青霉素。
总之,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缓解青霉素过敏的症状非常关键,并能有效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因此在使用青霉素时,需提前了解其过敏反应的症状,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一、青霉素过敏的相关情况
虽然青霉素在医疗中被广泛应用,但是有很多人对于它却会产生不良反应,如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死亡。
1、一般不发生于首次用药。
2、机体处于敏感状态下,再次接触过敏源后可在几分钟到24小时内发病,个别情况可延迟到几天后发生。
3、过敏反应发生后,停用药物,轻微的可较快消退,预后良好。
重症者如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或导致后遗症。
4、已致敏的患者对于该药的致病性可持续很久,甚至终身不退,再次用药可重现原来的症状或更严重,接触该药的次数越多,反应往往越严重。
5、具有类似结构的药物常常发生交叉或完全交叉的过敏反应。
6、某些疾病可使药物对机体的致敏性增加,但当重病、创伤或大手术后,某些原来药物的变态反应也会减轻或消失。
7、有些药物的过敏反应可用皮肤试验来测知,但也存在着皮试结果和临床实际反应不相符的情况。
8、药物过敏反应不同于原有疾病的症状,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引起的哮喘,庆大霉素、链霉素导致的耳聋,青霉素、碘制剂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等。
二、青霉素过敏抢救措施
1. 肾上腺素应用
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将患者放入水平卧位,足部稍抬高。
迅速皮下或肌注肾上腺素0.5~1mg,5~10min后根据病情、患者年龄等重复使用肾上腺素0.3~1mg,用0.9%生理盐水稀释10倍后静注。
25例患者中有7例1~2h内肾上腺素达4mg。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为临床上常见的ⅰ型变态反应。
肾上腺素作为首选药,可反复使用,剂量因人而异
2 .突击量糖皮质激素应用
首次地塞米松20mg加入50%葡萄糖40ml静注,然后用地塞米松20mg加入5%葡萄糖静滴;或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100~600mg/d,先分次用50%葡萄糖稀释后静注,然后静滴.辅以突击量激素,可增强肾上腺素作用,克服β受体阻断,在高浓度时可阻止环磷腺苷的分解,提高患者应激能力,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3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在使用肾上腺素、激素后患者血压仍不回升时,可应用阿拉明20~1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500ml中静滴,根据血压随时调整滴速,以维持到正常血压水平。
4 .心肺脑复苏
对心脏骤停、呼吸抵制的患者,按心肺脑复苏程序处理。
5 .其他
酌情应用抗过敏药用,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做气管插管进行人工呼吸。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其特点为反应迅猛,反应过程中一般不损伤组织细胞,故恢复后不留后遗症,抢救重点是要发
现早,给予及时的抢救处理,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