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合集下载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佩戴红卫兵袖 章在北京天安门城楼首次检阅红卫兵,
从此红卫兵组织风靡全国
二、探索的失误——文化大革命
(一)原因:①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②“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主张以阶级斗争为纲
(二)时间: 1966——1976年 (三)表现:①红卫兵运动
表现:① “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政治思想超越客观,脱离
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
盲动和冒险的倾向
2
八大二次会议调整了“二五”计划指标,钢产 量由1200万吨提高到3000万吨,粮食从5000亿 斤上升到7000亿斤。提出要使中国在15年或更短 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在十年内超 过英国、十五年内赶美国(所谓“超英赶美”)。
1969年11月12日
1976年4月
1976年9月
1976年10月6日
三、拼搏的收获
问题4:这二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建设?
行业
成就
钢铁 武汉、包头钢铁基地
武汉钢铁基地
石油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
现代 工业
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
交通 兰新、兰青、包兰铁路
包头钢铁基地
科技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清华红卫兵宣传破四旧 毁文物
拆寺庙 斗和尚
大字报
二、探索的失误——文化大革命
(三)表现:②批斗“走资派”
在火葬单上,刘少奇的名字被改为“刘卫黄”, 共和国主席成了“无业”游民,刘少奇案成为 文革期间最大冤案
二、探索的失误——文化大革命
(三)表现:②批斗“走资派”
老舍(1966年8月24日,作家,在北京投湖自尽) 傅雷(1966年9月3日,翻译家,在家自缢) 周小舟 (1966年12月25日,湖南省委书记) 阎红彦 (1967年1月8日,云南省委书记) 陈昌浩 (1967年7月30日 原红四方面军总政委) 刘少奇 (1969年11月12日,共和国主席) 彭德怀 (1974年11月29日,元帅) 贺龙 (1969年6月9日,元帅) 杨朔 (1968年8月3日,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作家) 李广田(1968年11月2日,云南大学副校长,作家) 刘绶松夫妇(1969年3月16日,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授) 吴晗 (1969年10月11日,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中共八大1.时间:1956年2.地点:北京3.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意义: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时间: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2.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3.失误表现:“大跃进”高潮、人民公社化运动4.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自然灾害严重。

5.教训:①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国民经济调整①表现: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开始实施。

②成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相关事实:七千人大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工作会议。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1.原因: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口号:“阶级斗争为纲”3.时间:1966年夏——1976年10月4.中央文革小组(实际指挥部):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

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5.最大冤案: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污蔑,遭到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最大冤案。

6.结束:(1)粉粹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2)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进行篡党谋权的阴谋活动。

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百万群众天安门悼念周恩来的“四五运动”,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1976年9月,毛泽东与世长辞,10月,华国锋、叶剑英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7.影响: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8.从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误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反对个人崇拜③实事求是,团结安定④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三、建设成就(一)成就:一、二、三一:①1967年第一颗氢弹;②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二:①两项世界领先成就: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

第6课 艰辛探索和建设成就【教案】

第6课 艰辛探索和建设成就【教案】

第6课《艰辛探索和建设成就》教学设计课程内容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动乱局面的出现,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王进喜等人的图片,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引导学生总结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失误和经济建设的成就,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挫折,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教材分析本课为教材第二单元第6课,主要介绍的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本课知识点较多,可以归纳为两大部分:一是艰辛的探索,讲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开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取得的成功与失误。

二是建设成就,介绍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大批模范人物。

本课教材通过这两条主线,既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艰辛,道路的曲折,又体现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历史发展趋势。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具备了初步的时空观念、掌握了一定的史料实证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从而构建自己的历史价值观。

但是本课涉及的知识点多,层次多,理论色彩浓,学生又缺乏亲身的感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共3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共38张PPT)
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2.目的: 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1966年5月16 日“五一六通 知” 文革开始
3.时间: 1966年夏——1976.10 4、指挥部: 中央文革小组
(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 5、全国动乱表现:
①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出现打、 砸、抢事件。 ②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③党政机关受到冲击,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 到批判和揪斗,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 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④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 贼”,遭受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 最大的冤案。
2、动乱表现:
砸 校 牌
毁 文 物
红卫兵 运动
清华大学附中学生批斗该校领导。十年文革令全 国所有的学校进入停课状态,大学入学考试取消
(2)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976.10) (“文革”结束的标志) “四人帮”
江青 张春桥 王洪文 姚文元 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一举粉 审判席上的“四人帮 欢庆粉碎“四人帮” 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文革的基本结束。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四五运动”意义: 为后来粉碎“四人 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步形成了独立 1957年 的、比较完整 676 1965年 的工业体系和 1132 2.3 国民经济体系, 1223 1.3 为现代化建设 193 535 146 打下了坚实的 钢(万吨 煤(亿吨 原油(万吨) 电(亿度 物质基础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的成就 巨大成就 意义:我国初 主要工业产品的增长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后果:
②评价:
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 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一、选择题1.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中共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大会”应指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七分人祸”是指 (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文化大革命运动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不同时代的宣传漫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

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 )A.“大跃进”运动时期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通讯,介绍了湖南邵阳、桃园县及湖北公安县和福建安溪县部分农业社办公共食堂受到群众欢迎的情况。

”材料中的“社”指的是 (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手工业合作社C.工商业供销合作社 D.人民公社5.当时的报纸上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这反映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的失误。

你认为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是 ( ) ①中共八大的召开②受朝鲜战争的影响③急于求成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A.①②③ B.①③④C.③④ D.①②③④6.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

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

”这里的“公共食堂”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7.“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成”等,遭到批斗、迫害。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初二历史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初二历史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武汉大学校长,中共一 家,北京市副市长。 1966年与妻子上吊
大代表 ,1966年自杀。 1968年自杀。
自杀。
在火葬单上,刘少奇的名字被改为 “刘卫黄”,共和国主席成了“无业” 游民,含冤逝世
老 年跳舍北,著京名太作平家湖溺19死66。田 19汉68,年国被歌迫作害词致者死,容乓自国球杀团世,界中冠国军第,一19个68乒年
探索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有哪些?对于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失误原因
❖ 对国情分析不够 ❖ 缺乏建设经验 ❖ 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经 验 教 训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原因:
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正盾确,分而析是是了人当民时对中于国建社立会先的进主的要工业矛国盾的和要主求要同任
主要矛盾
1956 年 9 月 15 日 —27 日 , 中 共 八大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召开。
务落,后八的大农业路国线的是现正实确之的间,的符矛合盾当,人时民的对国于情经,济是
探文索化社迅会速发主展义的道需路要的同良当好前开经端济,文化为不社能会满主足义人建 设民指需明要了的状方况向之。间此的后矛,盾中,国全开国始人民全的面主的要大任规务模 的是社集会中主力量义发建展设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名字所取,根于心意,沿于时尚,因时变迁”。 它犹如一部微观史,雕刻着时光的印记,折射历史事件,反映社会发展。
第课
艰苦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956-1966)
中共八大
、良好开端——中共八大的召开
已取得成就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也已基本建立,国内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
会议( A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下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
C 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①钢铁: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②石油:大庆、胜利、大港油田,石油自给
两 钢 、 三 油
叁·一群艰苦奋斗人——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时期: (1956年—1966年)
③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④交通: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⑤科技: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58年全国瞎实指际挥上只生产 了800万吨高钢指,标其余的都是
不能用的废钢。同时,被 付之一炬的大片森林,所 造成的生态恶果直到今天 我们还在咀嚼。
壹·一条曲折探索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探索失误——大跃进:
(2)表现: ②农业上:虚报产量
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
1958年8月27日,一篇名为《人有多大 胆地有多大产》的文章赫然出现在当 天的《人民日报》上。 各地纷纷以虚
(2)内容: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好快多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总路线在强调什么?
材料一:“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多快 好省的中心环节”“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 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 问题”。——《人民日报》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 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 总路线的基本精神。……因此可以说,速 度是总路线的灵魂”。——《人民日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 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文革”结束的标志)
“四人帮”
张春桥 王洪文 姚文元
江青
欢庆粉碎“四人帮” 审判席上的“四人帮
4.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
类别
成就
钢铁 建成武钢、包钢
石油
建成大庆、胜利、大港油田。 原油实现自给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自然灾害等
严重经济困难 1961年全面调整
3.文化大革命起止时间?结束的标志?文 革中最大的冤案?
时间: 1966——1976年
标志: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粉碎四人帮)
冤案: 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受 残酷迫害,致死
要健 全社 会主 义民 主与 法制
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织 中央文革小组,他们煽动“打倒一切, 1 全面内战”。
江青
陈伯达
康生
张春桥
各地出现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 2
砸校牌
毁文物
烧古籍
拆寺庙 斗和尚
红卫兵指的是以保 卫毛主席,保卫红色江 山为己任的青年学生。 是文革大革命中冲击原 政权机构的重要力量, 对文化大革命在全国的 发展起了“推波助澜” 的作用。
毛泽东在天安门8次接见红卫兵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农业上:虚报产量
两一
头个
毛萝
冒进,不符驴拉合卜千
客观实际……
不斤 动重
。,
——“左”倾错误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1958年 毛泽东召提出了把 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有计 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农业 生产合作社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
人民的要求(或需要)我国的实际情况
第一对主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
要矛盾
工业国的要求
落后的农业国
第二对主 要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 速发展的需要
当前经济文化 不能满足人民 的需要
壁画《大豆过江》 1958年作
壁画《一种树四种果》 1958年作
为什么1958年会出现这种壁画?
③后果: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至 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 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 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
(3)国民经济调整
①表现: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开始实施
不怕困难、 艰苦创业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热爱人民、 鞠躬尽瘁
解放军好战士 雷锋
助人为乐、 爱国爱民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建设成就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建设成就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建设成就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 无私奉献、 勇往直前、 对祖国的忠 诚和热爱…
“铁人” 党的好干部 解放军的好
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毛选) 几乎成为人手必备的书籍
这是疯狂的十年,混乱的十年。 这是让人痛心疾首的十年,让人不堪回首的十年。
这更是一段我们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
一二一 探究点:“文化大革命” 1.原因: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
辟的危险 2.时间:1966年夏
1966年5月16日 “五一六通知”
6.结束
(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九.一三事件”
1969年4月, 中共九大在北京 举行。会议讨论 并通过了林彪代 表党中央作的政 治报告和《中国 共产党章程》。 其中党章把林彪 作为“毛泽东同 志的亲密战友和 接班人”写入总 纲。
林彪反革 命集团阴 谋夺取最 高权力, 策动反革 命武装政 变。毛泽 东、周恩 来机智地 粉碎了这 次政变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 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导入新课
壁画《大豆过江》 1958年作
壁画《一种树四种果》 1958年作
为什么1958年会出现这种壁画?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总路线” 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 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
一三 探究点:建设成就 1.巨大成就
1957年 1965年
主要工业产品的增长 676
1132 2.3
1223
1.3
535
193
146
我国初步形 成了独立的、 比较完整的 工业体系和 国民经济体 系,为现代 化建设打下 了坚实的物 质基础
钢(万吨) 煤(亿吨) 原油(万吨) 电(亿度)
钢铁
武汉钢铁基地 包头钢铁基地

“文化大革命”


3.成就和
成就: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 经济体系
模范人物 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随堂训练
1.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
D 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 )
A.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经济建设一定要高速度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2)批斗“走资派” 批斗彭德怀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文化大革命”
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被 批斗时,曾拿着宪法悲愤的说: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 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 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 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 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 是一个公民,你们为什么不让 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 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 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 裁的。”
2000斤。
7月25日报道亩产
9195斤。
9月25日报道亩产
13043斤。
一颗白菜500斤,亩产小麦12万斤,亩产土豆 120万斤
农业上:虚报产量
两一 头个 毛萝 驴卜 拉千 不斤 动重 。,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好大的南瓜呀!
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 京去见毛主席。
工业上:大炼钢铁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号召全民为年产 1070万吨钢奋斗,使得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 展开,全国近亿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 土(土办法)群(群众运动)”。
小 高 炉 群
农业上:虚报产量
跃 进 产 量 高
跃进号角(宣传画)
你相信吗?
6月30日报道亩产
5103斤。
1月9日报道亩产
相关链接
“大跃进”的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 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 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干鼓 足 干 劲 加 油
饭放 开 肚 皮 吃 饱
饭人 民 公 社 社 员 的 大 锅
相关链接
王进喜
焦裕禄
战士雷锋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建设成就
第一颗氢 弹爆炸成 功。
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发 射成功。
世界上首次培育成 功强优势的籼型杂
是探索建设社 会主义道路的 良好开端
反映广大群 众迫切要求 改变经济落 后的愿望
成绩令人瞩目。 并涌现出许多模 新中国成立后 范人物 最严重的挫折
建设成就
八大召开
5、正义的抗争:
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等)针锋相对的斗争。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文化大革命”
周恩来在五个月内 共计139天的实际工作 量为:每天工作12-14 小时的有9天,14-18 小时的有74天,19-23 小时的有38天,连续 工作24小时的有5天, 只有13天的工作是在 12小时以内。
——《周 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
探索之路
“总路线”
“大跃 进”、人 民公社
国民经 济调整
“文化 大革命”
缺少经验,急于求 成,忽视经济规律
是一次严重失误,给国 国民经济逐步得 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到恢复和发展
课堂小结
时间
艰 1.良好开端 —— 中共八大 主要任务

意义


1958年“总路线”
与 2.失误 建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
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
相关史事:四五运动
为后来粉碎“四人帮” 奠定了群众基础
(2)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革”结束的标志) “四人帮”
张春桥 王洪文 姚文元
江青
欢庆粉碎“四人帮” 审判席上的“四人帮
1976年10月,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代
1966年夏,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实际上指出 刘少奇、邓小平是所谓的党内“资产阶级司令部”的代表人物。
2.时间: 1966年夏——1976.10 3、指挥部: 中央文革小组
(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
4、全国动乱:
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 陷于混乱。
动乱局面
(1)红卫兵运动
砸校牌
毁文物
从1966年8月至11月,毛泽东先 后八次接见红卫兵,接受检阅者达 上千万之多,迅速风靡全国。这是 红卫兵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时的 壮观场面。
“三忠于”即:忠 于毛主席、忠于 毛泽东思想、忠 于毛主席的无产 阶级革命路线。 “四无限”即对 毛主席、毛泽东 思想、毛主席的 革命路线要“无 限热爱、无限信 仰、无限崇拜、 无限忠诚”。
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③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
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为生产1070万吨钢 而奋斗”——1958年 国庆节,天安门前由 钢铁工人组成的游行 队伍。当年8月,中 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 政治局扩大会议,从 此全国掀起疯狂的全 民大炼钢铁运动
2.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
D 的严重失误是(

A.浮夸风
B.整风运动
C.大炼钢铁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②成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 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这次会议
七 对推动国
千 民经济全
人 大 会
面调整起 到了积极
作用
原因: ❖ 对国情分析不够 ❖ 缺乏建设经验 ❖ 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教训:
❖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探索中的失误 (1)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58年,人民 日报元旦献词 《乘风破浪》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热潮,是从农业领域起步的。
人有多大 胆, 地有多大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表现:工业上,大炼钢铁;农业上,虚报产量 ②后果: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至1961
3.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先进人物的卓越 贡献
新课探究
一 探究点: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1)时间、地点:1956年,在北京召开
(2)概况: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 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 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