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 副本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诚信是金主题一诚实不需要理由编委审稿使用人使用时间教材简析:本活动主题由“我不能说谎”,“没有人会知道”两部分组成,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诚实”,通过树立榜样,反思辩论。

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鼓励学生勇敢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不隐瞒错误,从小养成不撒谎的诚实品质。

教学目标:1、知道诚实是自尊自爱的表现,爱惜自己的名誉。

2、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体会诚实是令人轻松,坦荡的行为。

3、了解撒谎的危害性,学习正确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不隐瞒错误。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诚实的含义,偶尔撒一次谎也会失去别人的信任,给自己带来麻烦。

2、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

资料及资源网的运用:教师用书教体局资源网教具学具的准备:搜集名人诚实的故事及名言。

自己身边诚实的故事或不诚实人的故事。

课时安排:二课时(建议一课时)第一课时我不能说谎教学过程: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1、创设情境:宋庆龄的故事《我不能失信》。

问题“宋庆龄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向宋庆龄学习什么?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谈体会,及时赞扬勇于认错的诚实行为。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引入话题,唤醒生活诚实,就是实事求是,说做一致,诚实就是敢做敢当,不隐瞒事实真相,诚实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一单元《诚实是金》第一个主题《我们不能说谎》。

板书课题。

2、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找找诚实的行为(1)小组合作表演P2页情境图(2)汇报。

教师引导:诚实是什么?随机读书:说出自己想法,敢于说不知道。

(3)延伸:你认为诚实的行为还有哪些?师生充分探讨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及时点评小结。

活动二、学习《砍到樱桃的小男孩》(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故事。

(2)启发引导:你喜欢故事中的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吗?为什么?你有是什么感想?(3)师生平等对话交流,达成共识。

板书。

父亲,宽容,理解孩子;儿子,勇于承认错误。

2024年最新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最新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最新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朋友2. 爱护我们的家园3. 安全伴我行4.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关爱身边的朋友,懂得友谊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友谊观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实践操作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朋友之间的关爱与帮助。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相关章节内容,结合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爱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安全意识等话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1)我们的朋友:友谊、关爱、帮助(2)爱护我们的家园:环保、节约、责任(3)安全伴我行:安全、意识、自我保护(4)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品质、践行(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你和朋友之间的关爱与帮助。

(2)简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

2. 答案:(1)示例: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生活中互相关心,共度难关。

(2)示例:节约用水、用电;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保护绿化,参加植树活动等。

(3)示例: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等。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爱心传递2. 尊重他人3. 美德同行4. 社会和谐5. 诚信守法6. 勇于担当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 培养学生诚信守法,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尊重他人,诚信守法,勇于担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具:品德与社会教材、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美德。

3. 例题讲解:分析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尊重他人,诚信守法,勇于担当。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板书2. 内容: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各章节重点知识,突出尊重他人、诚信守法、勇于担当等核心观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谈谈在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2)举例说明诚信守法的重要性。

(3)谈谈你在遇到困难时,如何勇于担当?2. 答案:(1)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关心他人,不嘲笑他人,学会倾听等。

(2)诚信守法:遵守学校纪律,诚实做人,不作弊,遵守交通规则等。

(3)勇于担当:面对困难,勇敢承担责任,不逃避,寻求帮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践行所学品德知识,提高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具有时代特色和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教学。

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将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整合,使之更具针对性。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热爱祖国》:介绍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 《尊重他人》: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倾听和赞美。

4. 《团结协作》:让学生学会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觉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尊重他人、勤奋学习、团结协作和遵守纪律等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结合实践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享。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关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体现教学目标和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列举出自己了解的祖国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谈谈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

(3)请描述一次你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的经历。

(4)列举出你知道的学校和社会纪律,并说明你如何遵守。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等。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心他人,学会合作与分享。

(3)开展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精品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精品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家乡1.1节:家乡自然环境1.2节:家乡历史文化1.3节:家乡发展变化2. 第2章:我们学校2.1节:学校规章制度2.2节:尊敬老师,团结同学2.3节:爱护校园环境3. 第3章:我们节日3.1节:传统节日3.2节:现代节日3.3节:节日里礼仪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热爱自己家乡,培养他们乡土情怀。

2. 增强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认识,培养他们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良好品质。

3. 使学生解我国传统与现代节日意义,提高他们文明礼仪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家乡历史文化、学校规章制度、节日礼仪等方面知识。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文明礼仪等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家乡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知识点。

1) 第1章: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解,引导他们学习家乡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发展变化。

2) 第2章:组织学生讨论学校规章制度,分享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例子,教育学生爱护校园环境。

3) 第3章:讲解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来历、习俗,引导学生学习节日里礼仪。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参加家乡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采访老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历史文化。

4.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2. 板书内容:每个章节核心知识点,以提纲形式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请你介绍一下自己家乡,包括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发展变化。

2) 请谈谈你在学校是如何遵守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全册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单元《诚信是金》教学目标:1.知道诚信是自尊自爱的表现,爱惜自己的名誉2.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3.懂得社会需要诚信,诚信是现在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教学重点:1.学生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学习正确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错误2.了解诚信的可贵,学会自我评价、自我选择3.引导学生努力做诚信的人教学难点:1、通过树立榜样、反思、辩论等活动,2、引导孩子做诚信之人,鼓励孩子勇敢面对自己的行为,勇于反思第一课时:诚实,不需要理由教学内容:诚实,不需要理由教学重点:懂得社会需要诚信,诚信是现在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教学难点:学习正确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错误教学过程:一:讲关于诚实的故事1、谈话引入新课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有关“诚信”的话题。

(板书:诚信)同学们,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讲一个诚实的故事,大家想听吗?2、师讲述华盛顿小时候的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华盛顿小时候很(诚实)。

因为华盛顿小时候很诚实,所以他的爸爸很(骄傲),并且夸他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3、交流:(1)、你说过慌吗?为什么说谎?当时你的心情怎样?如果有人当众戳穿你的谎言,你会有什么感觉呢?(2)、小组交流后汇报。

(3)、师生集体点评。

4、谈体会(1)、有人说:“任何时候都应该讲真话,不撒谎。

”你认为呢?(2)、请将你的观点写下来。

(3)、指名发言。

(4)、师生集体点评。

5、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6、作业:填空出示黑板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诚实,不需要理由教学重点:学习诚信,诚信是现在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教学难点:学习正确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错误教学过程:一:讲关于诚实的故事1、谈话引入新课复习,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来探讨有关“诚信”的话题。

(板书:诚信)同学们,2、师讲并且夸他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3、交流:(1)、你说过慌吗?为什么说谎?当时你的心情怎样?如果有人当众戳穿你的谎言,你会有什么感觉呢?(2)、小组交流后汇报。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朋友详细内容:友谊的重要性,如何与他人建立友谊,友谊中的相互尊重与帮助。

2. 爱心传递详细内容:关爱他人,助人为乐,传递爱心,弘扬传统美德。

3. 遵守规则详细内容:规则的意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如何遵守规则。

4. 环保小卫士详细内容:环境保护的意义,低碳生活,节约资源,保护地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建立友谊,懂得友谊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弘扬传统美德。

3. 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4.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低碳生活、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将品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友谊、关爱、规则、环保等品德素养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友谊树图片、环保标语牌、规则图标等。

2.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友谊、关爱、规则、环保等方面的典型事例,引发学生思考。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友谊的重要性,如何与他人建立友谊,关爱他人,遵守规则,环保意识等。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所学品德素养付诸实践,分享经验。

7. 课后实践: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将所学品德素养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友谊、关爱、规则、环保。

2. 板书形式: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你是如何与朋友建立友谊的。

(2)谈谈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关爱他人的。

(3)列举三个你认为重要的规则,并说明原因。

(4)请从环保角度出发,提出一个节约资源的建议。

2. 答案:(1)示例:我通过与同学一起玩耍、互相帮助、分享快乐等方式建立友谊。

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家乡》:介绍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 《身边的人》:了解父母、老师、同学等身边的人,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3. 《我会安全地生活》: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我们的地球》:认识地球资源,倡导环保,培养节约意识。

5. 《我爱我家》:了解家庭结构,培养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关爱身边的人,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4. 增进学生对地球资源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5. 让学生了解家庭结构,增强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提高道德认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我们的家乡》一课中,展示家乡的美景图片,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穿插实践情景、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例如:在《我会安全地生活》一课中,讲解安全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教学内容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例如:1. 我们的家乡地理特点历史文化热爱家乡2. 我会安全地生活安全常识自我保护紧急求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一下你的家乡,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

(2)举例说明你身边的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并说明原因。

(3)列举三种地球资源,谈谈如何保护这些资源。

2. 答案:(1)示例:我的家乡位于我国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山清水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陵县启蒙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一单元:诚信是金活动主题一:诚实不需要理由教学目标:1、知道诚实的含义;2、即使做错了,也能勇敢承认错误;3、知道因为“偶尔撒一次谎”也会使自己失去别人的信任,给自己带来麻烦;4、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讲故事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谈体会。

并适时赞扬学生们勇于认错的诚实行为。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二、情景对话,事例导行1、看教材第2页的两组情景对话,学生对照自我总结的诚实的含义进行判断。

2、学生谈感受。

、1)学生读《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学生就故事和父亲的对话展开讨论。

2)学生思考:你喜欢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吗?为什么?学生谈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

3、书写建议和想法,排练小品。

1)在现实中,常常还存在说谎话和说真话之间的矛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2)碰到这样的事情,作为儿子,你应该怎么做才对,如果你是父亲,你会怎么处理?3)写建议:与同学讨论想法或书写自己的建议。

4)排练小品:根据自己的想法,找到和自己想法一致的同学,根据自己日记内容续演男孩回家后与爸爸的对话。

4、出示教材中“小幽默”《作业》,学生谈谈读了这则小幽默,有什么感受?三、辩论理解1、任何时候都应该说真话,不撒谎。

2、有的时候不能全讲真话,也有善意的谎言。

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活动主题二:拍手拉钩不要变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守时、说到就做到是守信的表现;2、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为自己不守时或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时,会有羞耻感,并努力做到。

3、知道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记在心里,尽力做到,这样,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信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学生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变!”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用这个歌谣。

2、你们说过这样的话吗?当时指的是一件什么事?你做到了没有?3、学生发言。

二、听故事,学榜样。

1、听故事《宋濂抄书》。

2、提问:宋濂诚信的美德对他有什么帮助?3、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三、讲故事1、在你身边,有没有像宋濂这样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人?请你介绍介绍。

2、介绍形式:1)小组内先交流,代表发言。

2)根据故事情节表演。

四、看小品,解难题、1、看小品。

2、讨论:小美到底该怎么办?3、你碰到这样的事情吗?如果你事先答应了别人,可是又忘记了,你是怎么做的?应该怎么做?4、小结:你想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那就应该播种真诚,真诚地帮助别人,说到就做到,一定会成为大家信得过的朋友。

五、交流1、假设你碰到了如下几种情况,你该怎么做?(教师出示假设情况)2、思考: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忘记自己的诺言?讨论增强自制力的办法。

3、总结办法。

活动主题三:诚信就在身边教学目标:1、懂得社会需要诚信,诚实守信的人能得到他人的信赖和尊敬。

2、努力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3、懂得互相信任,让大家都得到快乐。

4、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诚信,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如果你的妈妈生日快要到了,你会准备一件怎样有意义的、代表你心意的礼物?2、有一个孩子送给妈妈的礼物与众不同,十分新颖有趣,你们想不想知道?二、读日记1、学生日记《诚实的礼物》2、思考:如果你是妈妈,会喜欢这件礼物吗?为什么?三、寻找快乐1、到家庭里找快乐。

2、到社会中找快乐。

快乐的根源:人与人之间的诚实。

四、讨论假如我们的生活失去了诚信,会怎么样?举例说明。

五、小结只要人人都做到真诚相待,彼此信任,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活动主题一同在蓝天下教学目标:1、通过模拟活动,感受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了解他们对帮助的渴求;2、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了解确定模拟活动的路线以保证活动的实效和安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先请大家完成一个任务;从这儿(操场)走回咱们的教室。

有问题吗?如果要求大家蒙着眼睛从这儿走回教室呢?二、模拟活动(1)学生分组,分成“盲人”组和“哑巴”组。

(2)宣布活动要求“盲人”和“哑巴”两人一组,互相帮助,绕操场一周,回到教室;在整个任务过程中,“盲人”不允许摘下眼罩,“哑巴”不允许说话提示,只能靠动作来提醒。

三、交流感受今天从操场走回教室与平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四、扩展体验请同学们从老师提供的设计中选择项目进行模拟体验,或是学习组自己设计项目进行体验,感受残疾人的不便:用最写字、单臂穿衣服、单脚走路等。

五、反思、讨论你曾经是怎样对待残疾人的?以后遇到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你能为他做些什么?六、活动延伸1、体验日记。

2、向学生推荐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受生命的可贵。

活动主题二生活因爱更美丽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常设的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

2、感受、了解社会和人们对老、弱、病、残的关心和帮助。

3、激发学生的爱心,使他们愿意伸出自己的手,献出自己的爱。

活动准备:联系福利院,并请他们做好相应的准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活动动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福利院了解那里的孩子们的生活,请大家在活动过程中做好以下几点。

认真看一看:看福利院孩子们的生活条件,看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可以自由拍摄照片。

仔细听一听:听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说说他们一天的工作内容,听福利院的孩子们说说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

尝试做一做:主动为福利院做一件小事,如给孩子喂饭,教孩子们唱一首歌等。

二、组织活动:可以将集体活动与学习组的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要求充分感受福利院工作人员的辛苦及福利院孩子们对关爱和帮助的需要。

三、汇报交流:1、说说在福利院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所见所闻。

2、谈谈我们能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做些什么。

四、活动延伸:1、办一次宣传专栏:以照片、绘画、作文等形式报道此次活动。

2、探究:我们城区目前有多少这样需要得到帮助的孩子?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帮助这些人?可以进行统计调查,也可以进行个案调查,写出报告。

活动主题三我们的爱心行动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具体的行动来关心帮助弱势人群。

2、在活动中进一步升华爱的情感,体验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学生调查了解帮助对象的情况,成立各爱心小分队,学生自由选择入队,各小分队队长拟定队员名单,讨论制定本小分队爱心行动计划。

教师制定总的爱心行动方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1、教师动员,介绍爱心行动的意义。

2、宣布爱心行动方案。

3、授予各小分队爱心行动小分队队旗。

4、宣誓。

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主题活动一:流过家乡的小河教学目标1. 探究家乡水资源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 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12. 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社会考察 , 培养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 学习有计划地开展社会调查 , 搜集、整理信息 , 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活动过程:一、体会水的重要性1. 出示多媒体课件 : 小河、湖泊、古井……在我们可爱的家乡 , 清清家乡水哺育了美丽的生命。

水对于我们来说 , 是多么重要啊 !2. 出示课件 :( 城市绿化喷灌照片、小型水电站、群鹅戏水图等 ) 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3. 学生讨论交流 :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离不开水呢 ?二、关注家乡水1. 出示课件 :( 教科书插图及学生日记 ) 从热爱、向往到触目惊心 , 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 在你的印象中 , 家乡水是怎样的呢 ?2. 交流 : 你关注家乡的水吗 ? 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 对于这些问题 , 你和你的小伙伴打算怎样去解决 ?三、制定考察计划1. 自由分组 : 根据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 可按照寻找污染源 , 取水样考察水质 , 观测水面漂浮物、水中生物 , 参观自来水厂或污水处理厂 , 调查访问水污染的危害 , 查阅关于水环境的资料等项目自由结组。

( 老师在旁协调、指导 )2. 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

3. 小组讨论、研究并制定考察活动计划。

a. 你们小组打算怎样考察 ? 读读书上的计划范例 , 看看考察计划包括哪些方面。

b. 在小组长的组织、安排下 , 拟订活动计划 , 布置分工合作事宜。

4. 交流、讨论、评价小组考察计划。

四、总结1. 指导学生做好考察前的准备工作。

2. 进行考察活动期间的安全教育。

沿着河边走一走主题活动二:我们时刻在呼吸教学目标:1. 关注家乡的空气质量 , 探究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发展和因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 ;3. 进一步培养以合作的方式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能力。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 , 人可以几天不吃东西 , 但是 , 人不呼吸却坚持不了 5 分钟。

我们时刻在呼吸。

可是你们知道吗 , 我们平常呼吸的空气是怎样的呢 ?二、布置任务平时我们经常去的地方 , 比如家里、教室、操场、街头、公园……哪些地方空气最清新 ? 这节课 , 我们去进行实地调查。

三、调查周围空气情况1. 做好调查准备 : 将透明胶布反钉到木板上。

选择好空气测查地点。

2. 实地测查 : 将准备好的测查工具放到预选的不同地点。

( 建议 : 选择街头、教室、家里、公园等地方 )30 分钟后再将测查工具取回。

四、讨论测查结果1. 观察测查结果。

看看测查工具 , 你有什么发现 ?2. 讨论 : 同样的胶布 , 为什么有些地方粘的灰尘多 , 有些地方粘的灰尘少 ? 说明了什么 ?3. 灰尘少的区域与多的区域相比 , 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吗 ?( 注意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绿色植物对空气的作用以及人们的活动对空气的影响 )五、活动总结六、交流1. 通过测查 7 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2. 你还有什么好的测查空气的方法吗 ?七、拓展活动课后实验 : 是不是同一个地方不同时候空气质量还是一样呢 ?活动主题三大自然中的朋友教学目标1. 关注家乡的动植物 , 初步了解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以及由此给自己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2. 不捕杀和伤害鸟类、青蛙等人类的朋友 , 用自己的行动保护野生动植物 ;3.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 明白保护环境的紧迫性 , 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活动过程 t一、连环画导入 ( 出示动画课件 )如今光秃秃的山坡 , 过去树木丛生 , 是我可爱的家。

现在 , 我的家在哪里 ?! 我想有个家 ! 难道我的子子孙孙只能栖息在这毫无生机的电线杆上 , 唱着那支凄凉的歌吗 ? 这是小鸟约呼唤 , 也是整个大自然对人们的呼唤与控诉 ! 讨论 :1. 谁让小鸟无家可归 ? 观察这几幅图后 , 你有什么感受 ?2. 森林有哪些作用 ? 如果森林遭到破坏 , 我们的生活又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3. 课件出示《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机 ( 故事概要 t 小村庄的人们砍伐森林过上了好日子 , 但是由于森林遭到破坏 , 洪水冲毁了这美好的家园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