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作者从一向讨厌母鸡到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

难点:感受母鸡爱护小雏鸡的伟大母爱。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我将主要引导学生读课文,并通过设计问题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的脉络有个大致的了。

再通过教师引读、抓住关键词等方法,深入地分析学习,从而落实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最近我们学习了几篇描写小动物的文章,文章中表达了作者对小动物喜爱之情,揭示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永恒主题。

上一节课,我们在孟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课文《猫》。

在老舍先生的笔下,猫是一只怎样的动物呢?(生答:性格古怪、可爱、淘气)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母鸡》(板书课题),那么在老舍的眼里,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表达了作者对母鸡的什么态度?将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请一两位学生讲一下对母鸡的印象)二、学习课文1、全班齐读课文。

要求:圈出新字生词a、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b、想想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讨厌母鸡的?写喜欢母鸡的自然段是?2、反馈交流并板书。

(包括学生不懂的或读错的药点拨)过渡:为什么作者会讨厌这只母鸡,你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笔画出来。

3、学习1—3自然段。

a、根据学生的回答点拨,深化认识:抓住: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体会母鸡无病呻吟(板书)趁其不备、狠狠:体会母鸡欺软怕硬、暗箭伤人(板书)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御用夸张的手法体现母鸡拼命炫耀自己(板书)b、读出母鸡以上的品行。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词语的构词原则。

2.了解词义的变化和拓展。

3.掌握词语的辨读和运用。

4.能够正确使用词语进行写作。

教学重点:1.构词原则与词义的变化。

2.辨读词语并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掌握构词原则并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1.教师:教案、学案、词卡、课件。

2.学生:学案、课本。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通过课前准备的闪念图或问答,引导学生思考和预测本课的内容。

2.教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请学生回答。

3.教师出示课件,给学生展示一系列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词语的构词和变化。

Step 2: 探究新课1.教师出示词卡,让学生观察和比较词语的构词和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归纳构词原则。

3.教师出示一些例子,让学生分析和解读这些词语的意义。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操练运用。

Step 3: 拓展练习1.让学生拿出课本,找出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并根据构词原则解释其意义。

2.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写出不同词性或有关联的词语,根据构词原则,归纳出规律并进行讨论。

Step 4: 巩固作业1.布置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2.布置口头作业,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找出相关的词语,并解释其意义。

Step 5: 课堂小结1.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2.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板书设计: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词语的构词原则。

2.了解词义的变化和拓展。

3.掌握词语的辨读和运用。

4.能够正确使用词语进行写作。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引言本教案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根据最新的教科版语文教材编写。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教学目标1. 掌握本册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和词汇量。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含下册语文教材的各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将能够理解课文的主旨、细节等内容,并能够回答相关的问题。

2. 快乐作文:通过写作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自由表达、展示个性。

3. 词语解释:学生将研究新的词汇,并能够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4. 古诗诵读:学生将研究古诗的背诵和朗读,培养音韵感和语感。

教学方法根据本教案的教学内容,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听、说、读、写结合: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

2. 任务驱动教学:通过给学生任务,并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研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思考能力等方面,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2. 作业评估:每个单元结束后,布置相应的作业,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3. 测验评估:定期进行单元测验,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结论通过本教案的实施,相信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语文水平,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希望学生能够享受学习语文的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运用思维导图、关键词等方法,帮助学生整理和概括课文内容。

(3)开展课堂讨论、小组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人与自然(1)课文《草原》(2)课文《丝绸之路》(3)课文《春日》2. 第二单元:人与社会(1)课文《背影》(2)课文《钓鱼的启示》(3)课文《长城》3. 第三单元:人与自己(1)课文《观书有感》(2)课文《竹石》(3)课文《珍珠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长句子和复杂句子结构的分析。

(2)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分析。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2)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1)课堂参与度评价,包括发言、讨论等。

(2)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2. 终结性评价:(1)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期考试,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实践活动全册教案前言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我们特制定本册语文实践活动教案。

本教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听、说、读、写、思、用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力求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丰富语言表达,提升思维品质。

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1.1 活动主题:欣赏古典诗词1.2 活动目标- 能够流利地朗读诗词,理解诗词的大意。

- 学会品味诗词中的意境,体会诗词的美感。

- 能够根据自己的感悟,描绘诗词中的画面。

1.3 教学内容- 《江雪》- 《渔家傲·秋思》-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4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诗人及诗词背景。

2. 学生自读诗词,理解诗词大意。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意境,品味诗词美感。

4. 学生描绘诗词中的画面,分享自己的感悟。

5.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第二单元:写作与创作2.1 活动主题:我心中的美好家园2.2 活动目标- 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描绘出心中的美好家园。

-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家园的美好氛围。

-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3 教学内容- 写作指导:如何描绘美好家园- 学生创作:撰写心中的美好家园2.4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美好家园的向往。

2. 教师讲解如何描绘美好家园,进行写作指导。

3. 学生现场创作,撰写心中的美好家园。

4. 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5.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第三单元:口语交际3.1 活动主题:讲述历史人物3.2 活动目标- 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认知。

- 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3 教学内容- 历史人物的选择- 口语交际技巧3.4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

2. 教师讲解如何选择历史人物,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3.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课时教学内容备注3.1------3.22(2)23.5-----3.952读书屋一(2)能说会写一(1)35能说会写一(2)七色光一(1)3(2)43.19----3.2354(2)读书屋二(2)能说会写二(1)53.26-----3.305能说会写二(2)七色光二(1)5(2)64.2------4.646(2)读书屋三(2)清明75能说会写三(3)七色光三(1)7(1)84.16----4.20 57(1)8(2)读书屋四(2)94.23----4.27 5能说会写四(3)七色光四(1)9(1)4.30------5.4 20(2)五一15.7-----5.115读书屋五(2)能说会写五(3)25.14----5.185七色光五(1)1(2)2(2)35.21----5.255读书屋六(2)能说会写六(3)45.28-----6.15七色光六(1)13(2)4(2)56.4-----6.84读书屋七(2)能说会写七(2)端午66.11----6.155能说会写七(1)七色光七(1)总复习(3)76.18----6.225总复习(5)86.25----6.295总复习(5)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班级学生现状分析本班学生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

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4、通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拓宽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详案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详案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详案版)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掌握下册语文课程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培养其阅读、写作和思维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 通过阅读与理解不同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其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提升其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

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小学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课文阅读和理解: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其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写作训练:通过不同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培养其写作能力。

- 古诗文欣赏:通过研究古代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其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包括:1. 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教具,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参与度。

3. 鼓励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4. 配备相关的辅助材料,如课外阅读书籍和古代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课文内容。

教学评估本教案将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1. 日常作业和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完成的作业,评估其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课堂测试和考试:安排定期的课堂测试和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3. 个人项目和小组作业:通过个人项目和小组作业,评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本教案提供以下教学资源:- 教材:提供全册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建议。

- 辅助材料: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书籍和古代文学作品。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 苦练主备人:刘天卉备课时间:授课时间: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陈招娣的两次罢练,最终又继续加练的过程中,体会永不服输、坚强不屈的精神。

3.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格的。

4.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描写的揣摩,体会陈招娣为什么能在两次罢练后重新加练,感受陈招娣永不服输、坚强不屈的体育精神。

〔教学准备〕中国女排的经典比赛实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铺垫,导入课题。

①播放女排比赛取得胜利的实况(节选)。

②胜利是喜悦的,然而在这喜悦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艰辛?③板书课题:苦练。

怎样的练习,才能称得上苦呢?二、自读课文,感知全文。

①自学生字,通读全文。

②边读边思考,文章围绕“苦练”二字,写了什么事?③汇报初读收获,让学生在交流中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①默读课文,课文哪些地方给你很深的印象?②抓住重点语句做批注。

③陈招娣为什么要加练?④加练过程中,陈招娣为什么会两次罢练?又继续加练,是什么力量支撑她终于完成了训练任务?⑤如果你和陈招娣的队友一起在旁观看她的加练,你有什么话想说?⑥细读陈招娣的种种表现,你能感受到她是怎样的一位运动员?教学时,要让学生运用浏览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边读边做批注,并能有一定速度。

同时指导学生朗读自己印象最深的段落。

四、体会细节,领悟写法。

可以启发:课文中的哪些细节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积累内化。

(1)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段落,朗读课文。

(2)透过我们课前看到的比赛,你觉得陈招娣成功的背后究竟经历了多少次这样的“苦练”?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编写说明………………………………………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科版)六年级下册介绍 (1)第一单元课文1勇攀高峰 (1)2苦练 (6)快乐读书屋一马拉松的故事 (10)“足球之王”贝利 (13)能说会写我喜欢的体育明星 (15)记一次体育比赛 (16)语文七色光一 (17)第二单元课文3春 (19)4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 (25)快乐读书屋二向往绿色 (29)古诗四首 (32)晚春江晴寄友人采莲曲水槛遣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能说会写介绍自然奇观 (39)我爱大自然 (40)语文七色光二 (41)第三单元课文5最后的时刻 (44)6颁奖词三则 (48)快乐读书屋三海的女儿 (55)丹柯的故事 (58)能说会写介绍自己敬仰的人 (61)写读后感 (62)语文七色光三 (63)第四单元课文7地平线 (65)8张石匠拜师 (69)快乐读书屋四古诗两首 (76)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能说会写交流学习方法 (80)学无止境 (81)语文七色光四 (83)第五单元课文9音乐之都维也纳 (85)10密西西比河风光 (91)快乐读书屋五威尼斯 (96)埃及金字塔见闻 (100)能说会写介绍外国风光 (102)写一处风光 (103)语文七色光五 (104)第六单元课文11小屋 (106)12我和祖父的花园 (110)快乐读书屋六摸瓜 (115)能说会写演讲 (118)最难忘的事 (118)语文七色光六 (120)第七单元课文13为学 (122)14古代寓言二则 (124)快乐读书屋七《世说新语》二则 (127)家当 (131)能说会写讲古代故事 (133)改写《揠苗助长》 (134)语文七色光七 (136)选读课文1登黄山 (137)2 一条红色的毛毯 (138)3 枫叶如丹 (139)4 小溪流的歌 (143)5 达尔文环球考察 (144)6 学无止境 (145)7 柚子树下 (146)8 吴用智取生辰纲 (147)编写说明本书是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科版)六年级下册配套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它是根据教科书的单元构建方式进行编写的,内容包括同册教科书介绍、主题单元、教学指导、选读文章等部分。

一、编写目的本书的编写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教科书,以便创新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书中对教科书的阅读、能说会写、语文七色光、识字等部分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剖析了其中的一些难点、重点,提供了一些拓展延伸资料和新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困难。

二、体例安排首先是对同册教科书的介绍,对教科书的编写思路做了概括说明,使教师对教科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其次按单元逐课编写。

每单元开头都有一个总括性的说明文字,介绍本单元的主题、内容以及教学要求。

单元内分阅读、能说会写、语文七色光三大板块。

阅读板块包括课文和快乐读书屋,都分别由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组成。

能说会写板块由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组成。

语文七色光板块包括教学建议。

这三大板块中有些后面还附有参考教案(或教学片段),是多种设计中的一种,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

阅读教材的分析由“解题”、“结构分析”、“语意理解”以及“写作特点”四个部分组成。

对课文进行了多方位的解读,帮助教师深入、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建议由“读书指导”、“积累内化”、“迁移练习”“实践活动”等部分组成,提示当课重点教学步骤及训练重点。

能说会写的教材说明部分包括对本次教学内容的简单介绍。

教学建议也是提示性的。

语文七色光的教学建议是对每一个练习题的内容、练习方式及练习目的加以说明,使教师明确题目的设计意图。

三、使用说明1.“教材分析”在对课文内容作具体细致分析说明的同时,为了便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还提供了不少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如对课文结构的分析等。

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有选择地使用,而不必全盘教给学生。

2.“教学建议”教学建议是对课堂教学的提示、建议,不是具体的教学步骤。

这里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宏观的参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设计出最适合教学的步骤,避免千篇一律。

3.“能说会写”能说会写是综合考虑了各地的共同特点而安排的,是示例性的。

教师应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再进行设计。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只要是符合学生语言训练要求、符合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都可以适当地进入教学过程。

4.“参考教案”编排“参考教案”的目的是给出基础性的教学建议,便于教师具体操作。

但这些只是多种教学方法中的一部分,在实际教学时教师不必拘泥于这些教案和教学方式,而应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和当地情况,大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科版)六年级下册介绍语文六年级下册教科书依然延续第一、二学段教科书的结构方式,采用主题单元建构全书。

每个主题单元由“阅读”、“能说会写”和“语文七色光”这3个板块构成。

在主题单元后有1个选读单元。

全书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全书脉络清晰,形式简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致力于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更好地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本册书共有7个主题单元。

第一单元,体育精神;第二单元,投身自然;第三单元,高山仰止;第四单元,学无止境;第五单元,国外风光;第六单元,难忘童年;第七单元,文言文。

阅读板块共有主体课文14篇(每单元2篇),“快乐读书屋”的阅读材料14篇(每单元2篇);“能说会写”板块安排了口语交际和习作各7次;每个主题单元后均设有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语文七色光”。

选读单元共有8篇文章。

本册教科书编写思路如下。

一、选文1.围绕单元主题,注意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

选文尽量突出单元主题的人文教育内涵,力求多样化地反映单元主题,以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感悟与理解。

让学生通过阅读的过程接受教育,思想情操上受到熏陶和启迪。

2.在小学最后一学期,尽量扩大知识面。

如,第一单元,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了解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情况,以体育精神激励自己;第五单元,向学生介绍国外风光和著名的人文古迹,扩展学生的视野。

3.为使学生养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新知,不断充实自己,安排了第二、三、四单元。

4.学生的童年时代就要结束了,为了让学生愉快地告别童年,怀念童年,在第六单元安排了一组有关童年的文章。

为了和中学的文言文教学衔接,在第七单元安排了一组浅显有趣、篇幅短小的文言文,以达到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并产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5.突出文学色彩,注重选文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较多地选取了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感情色彩浓厚的诗文。

6.精心选编篇目,努力形成语文教科书的新风貌。

在选文上做到精挑细选,除选取了部分经典篇目外,还着力精选时文的精品篇目。

这些时文精品篇目占本册诗文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新选篇目均经过悉心推敲,精细加工润色,使选文行文流畅,语言文字规范,具有较强的情感力量。

二、“阅读”板块中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阅读”板块的语文学习活动设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主体课文后的学习活动;二是“快乐读书屋”中文前阅读的提示性导语。

这两部分学习活动设计的主导思想是: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融合,拓宽学习渠道,开阔知识视野,发展思维。

引导学生自觉地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1.主体课文后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

主体课文后的学习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读、说、想、练活动,识字、写字活动,自选词语等活动。

读、说、想、练活动,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活动;二是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和延伸的活动;三是语文知识技能的落实、掌握并运用的活动。

这三个方面的活动因文而异,尽量做到少而精,力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活动,设计上着眼于引领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课文的精髓所在,鼓励和启迪学生进行个性化、创造性阅读。

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和延伸的活动,大力着眼于架设起课内外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锻炼他们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准确表达的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经验中的语文资源,进行联想和想象。

语文知识技能运用的活动,以课文语言文字的呈现方式为重点,从课文中提炼应知应会的字、词、句和典型的语言现象,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训练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自选词语”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积累词语,逐步养成自觉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的良好学习习惯。

2.“快乐读书屋”中文前提示性导语的设计。

“快乐读书屋”中的诗文选篇,是紧密围绕单元主题设计的,是对主体课文的补充和扩展。

这样设计能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开阔他们的眼界,多方位地汲取语文的营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我要读”的意愿,使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快乐读书屋”文前提示性导语的设计因文而异,有的是揭示主题,有的是激起兴趣,有的是设置悬念,有的是引领到课外。

提示性导语力求起到引导学生加强理解、真情感悟和切身体验的作用。

三、“能说会写”板块的设计“能说会写”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口语交际和习作。

1.口语交际的设计。

配合单元主题进行技能训练,本册教科书设计了7次口语交际活动。

设计时遵循情境、互动、应用、生活化的原则,强化口语的交际功能。

口语交际活动的设计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本册口语交际活动自成体系,体现“文语并重”的理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突出了口语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和地位。

(2)口语交际话题密切联系单元主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乐于参与和有话可说,从而收到口语交际活动的实效。

(3)根据话题内容,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成为情境中的“角色”,以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积极性。

(4)口语交际是听与说互动的过程。

设计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抓住对方说话内容的要点并迅速做出反应、应答交际的话题。

(5)注重渗透口语交际中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强调要有文明的态度和语言修养。

(6)口语交际的设计还提出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的要求,这有利于用语的规范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交流合作。

2.习作的设计。

本书围绕单元主题共设计了7次习作活动。

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习作的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占有广泛的习作素材,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动笔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