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3年-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 及答案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答案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一.2013年新课标I8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拜将,而自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
9答:用来含蓄地表达对统治者的不屑和愤慨之情。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让皇帝来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有稀罕你皇帝的恩赐!二.2013年天津卷1答:轻微、新鲜、清爽等。
2\答: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3\答:例:“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去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三.2013年福建卷(1)答:“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韵味。
(2)答: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四.2013江苏卷(l)答: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2)答: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3)答:“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五.2013年湖南卷(1)答:桃花流水鳜鱼肥。
(2)答: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3)答: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4分)六.2013年四川卷(1)答: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
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俱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汇总

2013年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含答案)上传: 占华城更新时间:2013-6-30 17:39:512013年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含答案)全国卷1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诸侯,独去做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数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予!【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升官做诸侯,而自己只能做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情感的渲染,从而表现美化的精神和品格。
(烘托、渲染,2分,简要分析3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答: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
(答出心情3分,简要分析3分。
)北京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7分)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历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历年⾼考语⽂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诗歌鉴赏是历年⾼考语⽂必考题型,考⽣需要重视该题型,并强化训练,下⾯店铺给⼤家带来历年⾼考语⽂诗歌鉴赏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考语⽂诗歌鉴赏题(全国卷Ⅰ) 1.阅读下⾯这⾸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咏素蝶诗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
⽂名颇盛,因恃才傲物,⽽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起归去。
在花中出没,顺着⾼低不同的绿叶飞翔。
写了素蝶的远近⾼低不同⽅位的动作,采⽤细节描写,以蜂、雀、⽇、风、花、叶作衬托。
(2)这⾸诗有什么含意?采⽤了什么表现⼿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托物⾔志,写⾃⼰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赏识,施展才能。
2.阅读下⾯这⾸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路暗迷⼈百种花。
棋罢不知⼈换世②,酒阑③⽆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持范仲淹新政⽽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进⼭砍柴,见两童⼦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间。
③酒阑:酒尽. (1)这⾸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 答; (2)你认为这⾸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 答: (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鉴赏高考真题选(答案)

诗歌鉴赏参考答案一、13年山东卷【参考答案】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白色,一是具有动态。
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2.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作者简介】江湜(1818~1866),清代诗人。
咸丰时县学诸生,屡试不第,曾为幕僚,或作塾师,借以糊口。
江湜遭逢离乱,半生辗转闽浙苏三地,生命历程与行旅密切联系,毕生心力完成一部诗集。
诗集中行旅诗歌占百分之四十多。
这些诗歌记行述闻见,以漂泊、回归为内核,辐射出孤独、深愁、思乡、回归四类情感主线,于山程水景中抒写出一颗乱世愁郁的心魂。
【注释】⑴宿:住,过夜。
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危:高。
⑶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⑷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语:说话。
恐:恐怕。
惊:惊吓。
【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鉴赏】这是一首描写羁旅行愁的诗作。
当时作者遭遇离乱,漂泊他乡,心情孤独愁苦。
作者住在山中的野寺里,孤独一人,对月思乡,感慨身世浮沉。
首联“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描写月亮从高高的岩石之巅升起来,月光普照大地,为全诗铺设了思乡的氛围,奠定了思乡的基调。
接着诗歌转向对月光下一溪水雾的描写。
由于月光如水,澄澈明亮,所以,本来就洁白的云气更显洁净飘渺。
首联描写符合山中晚景特点,月光的衬托使得景物更加美好。
颔联紧承首联,写月光照耀下的溪上水气如云样洁白,飘飘漾漾,散流在寺前。
表面看起来,这不过是自然现象,并无妙处可言。
但比起首联,却写出了水气的自然飘动的动态之美。
而且,洁白的水气飘渺轻盈、流落无定,不禁让作者联想到自己漂泊无依的生活。
2013年-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 及答案

近5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2013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5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2013年全国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首发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2014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2014年全国II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诗歌鉴赏题解析(1)_诗词鉴赏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诗歌鉴赏题解析(1)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解析】范成大书扇的原作已佚,姜夔这首次韵却留下了石湖悠然意远的风致。
淳熙十四年(1187)的夏天,姜夔从湖州赴苏州谒见范成大。
范的生日是六月初四,姜夔创作歌曲《石湖仙》为他祝寿:“……须信石湖仙,似鸱夷翩然引去。
浮云安在,我自爱、红香绿舞。
”这首书扇次韵,与词意相关,盖即一时所作。
这28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达出笔画难以表现的情韵。
虽然范成大晚年营建的石湖别墅,经过七八百年的桑田沧海,早已化为劫灰,但石湖这片水域和湖堤上的九环洞桥依然存在,诗中的意境多少还可得到点印证。
可以想象,姜夔当年造访石湖,是坐船来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
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密,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里流出来的浮萍。
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
“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住石湖人不到”。
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对范品格的称颂。
范成大以郎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
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得不到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而退隐石湖。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带赏析精校打印版

历年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20131、(新课标卷Ⅰ)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试题解析】读这首词要注意作者信息:陆游是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其他诗作与此诗在感情上有类同之处,例如他的《诉衷情》“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表达了与这首诗相似的感情。
他写“身老沧州”的惨淡生活,正是“心在天山”的痛苦曲折的反映。
做此题时还要抓住题目所给的注释,注解共有三处,对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词人所表达的情感极有帮助。
【参考答案】8.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
(5分) 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的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6分)【诗歌赏析】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诗人。
他诞生于宋金战争的烽火之中,从小饱尝了颠沛流离的痛苦。
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2013-2017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

(2017北京卷)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王昌龄《古意》)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晁补之《吴松道中》)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张耒《感春》)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17. 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18.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①本诗描绘的是巴峡风俗,而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则是田园风光,其诗云:“_______,________。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②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
”③本诗与辛弃疾《菩萨蛮》同为游记之作,辛词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水。
________,_________。
”(2017江苏卷)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①,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5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12【2013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3鹊桥仙陆游45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6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7【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苹8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9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0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5分)111213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141516【2013年全国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17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18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19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20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首发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212223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242526【2014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27阮郎归28无名氏①29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30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31[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32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333435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36373839【2014年全国II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40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41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42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43宿渔家 [宋]郭震44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45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46[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生平不详。
4748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5分)49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5051分)525354【2015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55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56岑参57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58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59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60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61[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62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63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64简要分析。
(5分)6566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 67分)686970【2015年全国I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8~9题。
残春旅舍韩偓①7172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73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74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75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76[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7778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79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分)8081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82838485【2016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8687金陵望汉江李白88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89中国,崔嵬飞迅湍。
90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91宇,垂拱众流安。
92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9394【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95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96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97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98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99100101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102103104105【2016年全国II卷】阅读线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106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107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108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109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110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111[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112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需:113一会儿。
1148.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5 115分)1161171189.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6分)119120121【2016年全国III卷】读下面宋诗,完成8-9题。
(11分)122内宴奉诏作曹翰①123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124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125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126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
127【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128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
这里有战阵之意。
1298.诗的颈联又做“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130什么?(5分)131132133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6分)134135136137【2017年全国I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13813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140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141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142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143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144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5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146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147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148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149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0151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152(6分)153154155【2017年全国II卷】(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15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157送子由使契丹苏轼158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159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160161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162[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163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164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165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166167分)168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169170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171一。
172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173留。
174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175度。
176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177来。
178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2017年全国III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2小题,11分)17918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181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182白居易183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184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185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186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187【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188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指作189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雅正的诗篇。
④伏:服气。
190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191192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193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194195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196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19715.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6分)198199200201参考答案202203【2013年全国I卷】2048.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205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206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207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208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209【2013年全国II卷】2108.【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
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211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答出烘托和渲染手法的2分,能做212简要分析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139.【答案】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思的心情。
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后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