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阅读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七种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七种方法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1. 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语文阅读理解常考题型和答题技巧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语文阅读理解常考题型和答题技巧
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一、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1、概括段意。
答题技巧:①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
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
②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意。
③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任务、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答题技巧:①要素综合法(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谁干什么怎么样?
②标题法: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③段意连接法: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1.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3.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七种方法

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
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3.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4.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
总之,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还很多,不管用哪种方法,都首先要认真阅读、分析,以上方法,同学们在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一)、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方法一: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方法三: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四: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
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方法五:内容借助法。
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
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二)、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
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
究其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点:1、缩不短。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一)、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方法一:段意合并法。
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泸定桥》就可以这样来概括主要内容。
方法三: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方法四: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
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方法五:内容借助法。
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
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二)、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六种方法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必须领会它的主要内容,只有掌握了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么,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1.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飞夺沪定桥》一课的标题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泸定桥的经过。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要素归纳法。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
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附近,人物是董存瑞,事件是董存瑞舍身炸毁暗堡。
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在紧急关头毅然舍身炸毁了前进途中的暗堡。
3。
段意合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1)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2)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3)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4)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九高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4。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5。
取主舍次法。
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如《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尝花生几件事。
从文章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写得简略,是次要的;“尝花生”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
6。
问题回答法。
有些问题,只要回答出来也就是概括出了主要内容。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考点总结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考点总结一、概括能力。
1.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段意合并法:先概括出每个段落的大意,再把段意合并起来。
如写植物生长过程的文章,可以分别概括每个生长阶段段落的内容,然后组合起来就是文章主要内容。
2. 概括段落大意。
- 摘句法:直接摘取段落中的中心句作为段落大意。
中心句可能在段首(总起句),如描写景物的段落,开头可能就点明了这段景物的主要特点;也可能在段中或段尾(总结句)。
- 归纳法:如果段落中没有中心句,就需要归纳段落中的主要内容。
可以通过找出关键人物和他们的主要行为、事件等进行归纳。
二、理解能力。
1. 理解词语意思。
- 联系上下文理解:把词语放在文章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其含义。
例如“静谧”这个词,在描写夜晚森林的段落中,根据文中描写的安静氛围,可以理解为安静、宁静的意思。
- 近义词、反义词法:通过找近义词或反义词来理解。
如“敏捷”的近义词是“灵敏”,可以帮助理解其表示动作迅速、灵活的意思;“粗糙”的反义词是“光滑”,能辅助理解其表面不光滑的意思。
- 拆字法:对于一些合成词,可以把字拆开分别理解,再组合起来。
如“弥漫”,“弥”有满、遍的意思,“漫”也有到处都是的意思,组合起来就是充满、布满的意思。
2. 理解句子含义。
- 抓住关键词理解: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后有助于理解整个句子。
例如“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阳光般灿烂。
”这里的“幸福”“阳光般灿烂”就是关键词,通过对这些词的理解可以知道这个人非常开心。
- 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往往与文章的上下文有密切关系。
如在描写人物克服困难的文章中,“他终于跨过了那道坎儿”,这个“坎儿”可能不仅仅是实际的障碍,联系上下文可能是指人物面临的心理或生活上的困难。
- 从修辞手法角度理解:如果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要先明确修辞手法,再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如“月亮像个大圆盘挂在天空。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又大又圆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方法一:提取关键语句,概括主要内容
有些题目考查的是我们对文章内容的 理解,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直接提 取文章中的语句来回答问题。首先,我们 要根据所提的问题所涉及的相关段落,然 后在这些段落里找到关键性的语句,将它 们提取出来就可以概括文章只羊,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狼吃完一条腿,刚想吃另一条,不料,喉咙里鲠住了一根骨头。 骨头鲠得很深,狼接连咽了几下口水,可是,骨头一动也不动。 他急得团团转,不知怎么才好。 这时,一只仙鹤从旁边走过,看见狼走投无路的样子,便 上前招呼: “喂,你怎么拉?” “啊——”狼嚎叫了一声。他想说话,可是骨头使他发不 出声音,只好望望地上的羊骨头,张开大口,让仙鹤看。 “哦,你的喉咙里鲠了一根骨头。”仙鹤慢慢地说,“要 我帮你钳出来吗?” 狼点了点头,嘴巴张得更大了。 仙鹤施展了外科医生的本领,把她长长的尖嘴伸进狼的大 口,准确、熟练地钳出了骨头。
…… , 。 !” □啊□仙鹤太太□太□太好啦□狼高兴地跳起来□ “ ! 仙鹤看到狼那样快活,连忙提醒:“你还没有付手术的报 酬呢!” “报酬?给你报酬?”狼闪动着绿眼珠,露出一副凶相, “想一想吧,让你的头颈从我的喉咙里缩回去,难道这还不是 报酬吗?” 仙鹤恍然大悟,这才明白站在她面前的是一只凶狠的狼, 一只货真价实的恶狼。她拍拍翅膀,急忙飞走了。 1、在文中的□里补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鲠”字查鱼 ____部,再查7 _____画。 3、解释下面的词语并造句。 走投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一只狼喉咙里鲠住了一根骨头很难受,一只仙鹤为它取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骨头,但恶狼却不知恩图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归纳文章要素,概括主要内容
在考查写人记一事文章的主要内容时, 我们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找出代表六要素的 词语,按照“什么时间”“什么人”在 “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包括事 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将这些词语连接 起来,从而组成文章的主要内容。
片段
任弼时同志的整个生活渗透着原则性。他曾住在北岳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村外是稻田。田里小径纵横,有近路也有远路。有一次出门, 警卫员建议他走近路。他说:“走近路会不会踏坏庄稼?同志, 要注意,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损害群众利益。”他在北京养 病的时候,常到景山散步。警卫同志建议从一个较近的小门进 去,但这个小门上挂着“游人止步”的牌子,他拒绝了这个善 意的建议,说:“这是园里的制度,我们不能破坏。如果需要 这样做,也要先和人家商量,得到允许才行。” 1、从文中找出近义词。 同意----( 允许 ) 提议-----( 建议 ) 2、用“____”把这段 的中心句画出来。 3、这段话围绕中心写了哪两件事? 任弼时同志不损害群众利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弼时同志不破坏公园的制度。 4、文章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人物:任弼时 地点:村里 起因:走路 结果:保持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夜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幽美的海滨的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 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因为它是活动的,所以比 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 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刚刚消逝,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 滚动着涌过来。 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 的颜色变成了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在 那高而远的天空中出现了启明星。它又大又亮,活像一盏挂在 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城市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 上的那一片红光,它们从半空倒映在乌黑的海面上,像一串流 动着的珍珠,和天上的那一片片星星混在一起,煞是好看。
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我怎能不感到兴 奋和愉快呢? 时间 顺序具体描写了夏夜 1、给文章分段,其中第二段是按______ 的景色。 2、全文中围绕哪句来写的? 答: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的夏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逐渐——( 渐渐 ) 美丽——( 迷人 ) 愉快——( 快乐 ) 出现——( 呈现 ) 陆续——( 连续 ) 4、把每一段的关键词语连成一句话,写出本文的段落大意。 答:作者写了海滨的美丽的夏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我的家乡那里,春天是跑得快快的。五天不出屋, 树发芽了;再过五天不看树,树长叶了;再过五天,这树绿得 使人不认识它了。心想,这棵树,就是前天的那棵树吗?自己 回答自己:当然是的。春天就是跑得那么快,好像人能够看见 似的。春天从老远的地方跑来了,跑到这个地方,只向人的耳 朵吹一句小小的声音:“我来了啊!”而后很快地路过去了。 1、组词。 棵( 一棵 ) 绿( 绿色 ) 远( 远方 ) 颗( 颗粒 ) 碌( 忙碌 ) 运( 运动 )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来写的? 要我有家乡那里,春天是跑得快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把春天的快,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 跑步那么快。 4、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春天来得如此之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