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低温物性与测试技术

合集下载

材料物理性能检测技术的现状及方向

材料物理性能检测技术的现状及方向

材料物理性能检测技术的现状及方向摘要:品质作为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企业只有充分重视品质和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优化企业品质管理,确立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对企业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关键词:材料物理性能;检测技术;现状及方向引言材料是国民经济成长的最重要的底子原料,材料的物理机能检测关于确保产品质量,钻研建设具备特殊性能及用处要求的新型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材料物理机能检测的影响因素主要就是几种,分别为:第一点,测试方法,依据材料有其特殊性,必要科学确切范例的测试方法,当然了使用的测试方法不同而得出来的检测结果自然也是有差别的。

第二点,检测仪器设备,先进科学精准的检测仪器设备是保证完成检测的基本要素。

第三点,样品制备,测试样品,抽样方法,样本数,机械加工,热处理也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四点,检测人员的检测技术水平以及检测能力对于检测结果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

1家具质量要求和控制手段家具产品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要求,主要是指家具测试的技术要求及标准要求。

一般来说家具质量安全主要包括:机械物理安全、阻燃安全和化学安全。

其中机械物理安全关键取决于设计细则和生产工艺,阻燃和化学安全取决于家具用材。

家具检测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判断家具产品以及原材料质量、性能合格与否的主要手段。

检测机构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精密的仪器设备,对产品进行检测,得出检验结果,并将其反馈给企业。

这样,企业根据检测结果控制不合格产品,并分析质量问题,进行改正,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

2 国内物性测试技术的现状从学科性质来讲,物性测试是一个涉及广泛的领域,其各组成部分都是各自不同的以及其独有的理论基础和测试原理,并有着自己的发展路线。

下面将介绍国内物理性能检测技术。

下面就是对这方面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一)密度测量密度是材料最基本的物理性质,材料的致密程度是产品质量或工艺考核的主要技术指标。

塑胶制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测试方法

塑胶制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测试方法

塑胶制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测试方法塑胶制品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家电组件、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领域。

但是由于塑料制品本身的特殊性质,其性能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等方面,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测试。

本文将介绍一些塑胶制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测试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塑胶制品的质量检测过程。

一、硬度测试塑料材料的硬度指的是其抵抗刮擦和压缩的能力。

硬度测试是一项广泛应用的塑料物性测试方法,其测试结果能反映该材料的硬度、韧度、弹性,还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特定强度和刚度。

硬度测试方法有以下两种:(1)洛氏硬度测试方法洛氏硬度测试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塑料硬度测试方法。

测试时,用一个圆锥形硬度计压在塑料表面上,测量压入深度。

洛氏硬度测试方法可用于确定聚合物的治具硬度、筛选材料的硬度、估算聚合物的力学性能等。

(2)巴氏硬度测试方法巴氏硬度测试方法比洛氏硬度测试更有效。

测试时,采用一个锥形尖头压在物料的中心位置,用力均匀地增加,直到测试器与塑料之间产生平衡。

测试器的唯一性质,使其能够测量材料抵抗切割和压缩的强度。

二、拉伸测试拉伸测试是一种基本的塑料物性测试方法,在目前的塑料测试标准中经常使用。

它通过对材料的抗拉性能的测试来了解其力学性能。

拉伸测试是一种全面的测验,它还能给出材料的收缩率、热应力分析、热变形温度和晶化特性等。

三、膨胀测试塑料材料在受热时,其尺寸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这一原理,膨胀测试可用于衡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横向和纵向膨胀率。

膨胀率越高,说明塑料材料的热稳定性越差。

膨胀率测试可用于确定材料的颠簸延展比和良率,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四、冲击测试塑料制品的冲击强度对于汽车、家电等行业至关重要。

冲击测试是一种测量材料在高速撞击下的破裂强度的测试方法。

这种测试通常使用标准化针尖形状,并将材料放在一种被称为“冲击机”的专用测试设备中。

通过观察材料的破裂点并测量冲击吸收能力,可确定材料的耐冲击性能。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是指通过对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等进行分析和测试,以获取材料的相关信息和数据,为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材料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推动材料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的分类。

1.化学分析技术,包括元素分析、化合物分析、表面分析等,常用的方法有光谱分析、质谱分析、色谱分析等。

2.结构分析技术,包括晶体结构分析、显微结构分析、电子显微镜分析等,常用的方法有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

3.性能测试技术,包括力学性能测试、热物性测试、电磁性能测试等,常用的方法有拉伸试验、热分析、磁性测试等。

4.损伤分析技术,包括断裂分析、磨损分析、腐蚀分析等,常用的方法有断口分析、磨损测试、腐蚀试验等。

二、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的应用领域。

1.材料研究与开发,通过对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进行分析和测试,为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材料质量控制,通过对材料的质量、性能进行测试,保证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满足产品的生产需求。

3.产品应用与改进,通过对产品材料的分析和测试,了解产品的材料特性,为产品的应用与改进提供技术支持。

4.事故分析与预防,通过对材料损伤的分析和测试,了解损伤的原因和机理,为事故的分析与预防提供技术支持。

三、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多元化,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材料的种类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对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开发出更多样化、多功能化的分析测试技术。

2.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和分析,提高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

3.微观化,随着纳米技术和微观技术的发展,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也向微观化方向发展,实现对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精细分析和测试。

4.综合化,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交叉融合,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也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实现不同分析测试技术的融合应用,提高分析测试的综合能力。

材料的低温物性与测试技术doc

材料的低温物性与测试技术doc

材料的低温物性与测试技术一、电阻测量方案1.实验装置及基本测量线路(采用四引线方法):2.实验步骤:样处理与电极制作:将试样切成长方形的薄条,上、下两面磨平。

在每个样品的一面制作四根电极引线,电极的制作可采用真空镀膜(银膜或铝膜)、铟压或银胶(注:这里采用银胶法)。

若需要计算样品的真空室卷烟纸 实验装置及基本测量线路图电阻率,需记录样品的几何参数。

安装样品:将接有引线的试样的另一面涂上少量低温胶,通过卷烟纸(另一面也涂有少量低温胶)贴到恒温块上。

同时可安装三个样品。

通过卷烟纸和低温胶可保证试样与恒温块有良好的热接触和电绝缘。

然后将电极引线与测量引线一一焊接,并记录好引线的标号。

建立测试线路:熟悉仪器,检查所有接线,包括每一个样品的电流、电压引线,温度计引线等,确认哪些该通,哪些不该通,哪些有阻值等等。

在室温下进行测量,确认整个恒温器系统和测试线路能够正常运行。

将恒温室密封,抽真空,再进行一次测量。

降温与升温:启动制冷机,可以在降温过程中观察现象。

关掉制冷机开关,温度升高至室温,此过程进行数据测量,并记录下来。

电阻数值可直接由台式万用表读出。

实验数据处理:温度数值可由标准电阻阻值确定。

由样品电阻和温度数据给出R-T实验曲线。

结果讨论:结合实验结果讨论半导体、金属和合金材料的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有何不同,并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实验报告:每组一份!)。

二、样品电极制备1.样品清洗1)将样品放如入丙酮溶液的玻璃容器内进行超声清洗5分钟;2)再将样品放入盛有HF溶液的塑料容器内中浸泡10分钟,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后待用。

2.电极制备1)将香少许香蕉水(或丙酮)倒入放有导电银胶的玻璃容器内,使干燥的导电银胶溶解成糊状以待用;2)取四根铜丝,每根铜丝两头用小刀或砂纸去掉漆包漆;3)用牙签蘸少许导电银胶将铜丝固定在样品上,烘干后样品电极即制备完成。

4)最后将每根铜丝电极的另一头焊接在相应的金属电极上,用万用表测量电极连接情况。

低温物理实验技术的低温测量与低温样品制备方法

低温物理实验技术的低温测量与低温样品制备方法

低温物理实验技术的低温测量与低温样品制备方法低温物理实验技术是一门研究物质在极低温环境下行为的学科。

在低温条件下,物质的性质会发生显著变化,例如超导性、超流性、磁性等现象的出现。

为了研究这些有趣的现象,研究人员需要采用一系列的低温测量与低温样品制备方法。

一、低温测量方法1. 电阻测量:低温下的电阻测量是低温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常见的电阻测量技术包括四引线法和两端子法。

四引线法能够消除导线电阻的影响,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而两端子法适用于样品电阻较大的情况。

2. 磁性测量:低温下的磁性测量可以揭示物质的磁性行为。

常见的磁性测量方法有磁化率测量、磁化曲线测量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磁相变、磁结构等性质。

3. 热容测量:低温下的热容测量可以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常见的热容测量方法有差示扫描量热法、热容比热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相变、热导率等性质。

4. 超导电性测量:低温下的超导电性测量是研究超导材料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超导电性测量方法有电阻测量、临界磁场测量、临界温度测量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来确定超导材料的超导转变温度、超导电流等性质。

二、低温样品制备方法1. 冷冻技术:冷冻技术是低温样品制备的基础。

常见的冷冻技术有液氮冷冻、液氦冷冻等。

液氮是一种常用的低温冷冻剂,可以制备低温下的样品。

而液氦是一种更低温的冷冻剂,可以制备更低温的样品,例如超导样品。

2. 冷冻干燥:冷冻干燥是一种将潮湿的样品在低温下冷冻并通过减压蒸发去除水分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干燥的低温样品,常用于材料的保存与研究。

3. 激光烧结:激光烧结是一种将粉末样品通过激光加热烧结成块体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高纯度、高密度的样品,广泛应用于材料制备领域。

4. 气相沉积:气相沉积是一种将气体源在低温条件下分解或反应形成薄膜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薄膜样品,例如超导薄膜、磁性薄膜等。

总结起来,低温物理的实验技术包括低温测量与低温样品制备两个方面。

低温物性测量技术研究

低温物性测量技术研究

低温物性测量技术研究第一节:引言低温物性测量技术是一项纵横交错的领域,它涉及到物理、化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

在材料、超导体、量子信息和生物领域,低温物性测量技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低温物性测量技术的应用、原理技术和研究现状三个方面来探讨低温物性测量技术研究。

第二节:低温物性测量技术的应用低温物性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

在材料科学中,低温物性测量技术可以用于研究超导材料、磁性材料、电介质材料和半导体材料的物性变化。

在超导体领域,低温物性测量技术可以用来研究超导体的临界温度、临界电流密度、磁通量密度等基本物理特性。

在量子信息领域,低温物性测量技术可以用来研究不同材料的量子特性,例如量子比特、纳米结构等。

在生物领域中,低温物性测量技术可以用来研究生物材料如 DNA、蛋白质等的结构和性质。

第三节:低温物性测量技术的原理低温物性测量技术的原理基于低温下的材料物性变化。

当物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约为 -273°C)时,其物性将发生突破性的变化,例如电阻率的变化。

低温下,许多材料会变成超导体或者发生其他独特的物理现象,这种变化使低温物性测量技术成为研究超导性和磁性等物性的重要手段。

低温物性测量技术包括热容、电阻、磁滞回线、热导率、比热、Ultrasonic等多种测量方式。

第四节:低温物性测量技术的技术用于低温物性测量技术的仪器通常采用液体氦或制冷机器作为冷源。

液氦是低温操作的主要选择,因其具有较高的适用温度范围,并且携带热量能力强。

此外,还使用气相He-3和He-4 流动冷头,其中 He-3 的最低温度可达几 mK。

低温物性测量技术中常使用的设备包括磁性测量仪、比热测量仪、电路分析仪、磁力显微镜、示波器、RF发生器等。

其中磁性测量仪用于研究物体的磁性质,比热测量仪用于测量物体的热容。

电路分析仪通常用于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学特性。

磁力显微镜常用于测量微观磁体的场和磁性。

第五节:低温物性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低温物性测量技术是一个发展迅速的领域,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

汽车零件生产中的质量检测技术解析

汽车零件生产中的质量检测技术解析

汽车零件生产中的质量检测技术解析汽车零件的质量检测对于保障整车的运行安全和品质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零件生产中的质量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优化,以确保零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对汽车零件生产中常用的质量检测技术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了解这些关键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外观检测技术外观检测是汽车零件生产中最基本的一项质量检测技术。

它通过目视或使用光学设备对零件进行外观观察,以判断零件是否存在缺陷、变形或表面损伤等问题。

常用的外观检测方法包括人工检查、高分辨率摄像设备和激光扫描仪等。

这些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零件的表面缺陷,并且可以在生产线上实时进行检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的稳定性。

二、尺寸测量技术尺寸测量是对汽车零件进行精确度量的一项重要技术。

它可用于衡量零件的长度、宽度、高度、直径、厚度等实际尺寸参数,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常用的尺寸测量技术包括千分尺、千分尺卡尺、三坐标测量仪和激光测量仪等。

这些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地测量零件的尺寸,帮助生产者及时调整生产工艺,确保零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材料物性测试技术汽车零件的材料物性对于其性能和耐久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汽车零件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材料物性测试,以确保零件材料符合设计和运行要求。

常用的材料物性测试技术包括拉伸试验、硬度测试和冲击试验等。

这些技术能够通过对材料进行拉伸、压缩、弯曲等不同形式的加载,评估材料的强度、韧性和变形能力,为产品设计和质量控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四、性能检测技术除了外观和尺寸的监测外,汽车零件的性能检测也是保证零件质量的重要环节。

汽车零件的性能检测主要涉及到零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力学、热学、电学等性能特性。

常用的性能检测技术包括振动试验、疲劳试验和电气性能测试等。

这些技术能够模拟零件在实际使用情况下的工作状态,评估其在各种工况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产品研发和质量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五、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对零件进行内部和表面缺陷检测的方法,而不会对零件产生任何影响。

PPMS测试系统原理介绍-已发布论坛

PPMS测试系统原理介绍-已发布论坛

材料综合物性综合测量系统(PPMS)原理及应用王立锦编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实验测试中心2007年6月材料综合物性综合测量系统(PPMS)原理及应用美国Quantum Design 公司的产品PPMS( Physics Property Measurement System) 是在低温和强磁场的背景下测量材料的直流磁化强度和交流磁化率、直流电阻、交流输运性质、比热和热传导、扭矩磁化率等综合测量系统。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与美国Quantum Design 公司在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实验中心联合成立了PPMS材料综合物性测量研究实验室,安装了PPMS-9综合物性测量系统、HH-15振动样品磁强计、材料磁电阻效应、霍尔效应及磁致伸缩效应测量仪等仪器,现已全面对学生教学和科研测试开放。

一、实验目的1、了解PPMS-9综合物性测量系统的结构、组成、测量原理及应用范围;2、熟悉PPMS-9仪器开关机步骤及更换样品、测量附件的方法;3、熟悉PPMS-9仪器软件控制程序及参数设置方法;二、PPMS仪器测量原理和方法PPMS是Quantum Design 公司在成功推出MPMS1之后,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推出的又一款产品。

一个完整的PPMS 系统也是由一个基系统和各种选件两个部分构成,根据内部集成的超导磁体的大小基系统分为7 特斯拉、9 特斯拉、14 特斯拉和16 特斯拉系统。

但与MPMS 专注于磁测量不同,PPMS 在基系统搭建的温度和磁场平台上,利用各种选件进行磁测量、电输运测量、热学参数测量和热电输运测量。

基系统主要包括软件操作系统,温控系统,磁场控制系统,样品操作系统和气体控制系统。

下面结合各种选件对PPMS 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加以说明。

1.交直流磁化率选件该选件是研究各种材料在低温下磁行为的主要设备之一,包括探杆、样品杆、伺服电机、电子控制部分、精密电源和软件部分(集成于系统软件) 。

可以在同一程序中对一个样品先后进行交流磁化率和直流磁化强度的测量而不需要对样品进行任何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的低温物性与测试技术
一、电阻测量方案
1.实验装置及基本测量线路(采用四引线方法):
2.实验步骤:
样处理与电极制作:将试样切成长方形的薄条,上、下两面磨平。

在每个样品的一面制作四根电极引线,电极的制作可采用真空镀膜(银膜或铝膜)、铟压或银胶(注:这里采用银胶法)。

若需要计算样品的
真空室
卷烟纸 和电绝缘)
实验装置及基本测量线路图
电阻率,需记录样品的几何参数。

安装样品:将接有引线的试样的另一面涂上少量低温胶,通过卷烟纸(另一面也涂有少量低温胶)贴到恒温块上。

同时可安装三个样品。

通过卷烟纸和低温胶可保证试样与恒温块有良好的热接触和电绝缘。

然后将电极引线与测量引线一一焊接,并记录好引线的标号。

建立测试线路:熟悉仪器,检查所有接线,包括每一个样品的电流、电压引线,温度计引线等,确认哪些该通,哪些不该通,哪些有阻值等等。

在室温下进行测量,确认整个恒温器系统和测试线路能够正常运行。

将恒温室密封,抽真空,再进行一次测量。

降温与升温:启动制冷机,可以在降温过程中观察现象。

关掉制冷机开关,温度升高至室温,此过程进行数据测量,并记录下来。

电阻数值可直接由台式万用表读出。

实验数据处理:温度数值可由标准电阻阻值确定。

由样品电阻和温度数据给出R-T实验曲线。

结果讨论:结合实验结果讨论半导体、金属和合金材料的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有何不同,并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实验报告:每组一份!)。

二、样品电极制备
1.样品清洗
1)将样品放如入丙酮溶液的玻璃容器内进行超声清洗5分钟;
2)再将样品放入盛有HF溶液的塑料容器内中浸泡10分钟,取出后
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后待用。

2.电极制备
1)将香少许香蕉水(或丙酮)倒入放有导电银胶的玻璃容器内,使干燥的导电银胶溶解成糊状以待用;
2)取四根铜丝,每根铜丝两头用小刀或砂纸去掉漆包漆;
3)用牙签蘸少许导电银胶将铜丝固定在样品上,烘干后样品电极即制备完成。

4)最后将每根铜丝电极的另一头焊接在相应的金属电极上,用万用表测量电极连接情况。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由实验的铑铁温度计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查表得到各点温度值并与待测的金属、半导体和合金的电阻做出R-T关系曲线,实验数据和作图附在最后,由图像观察到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下降而下降,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而半导体与合金的电阻随温度的下降而上升。

由于半导体和合金电阻率主要由载流子浓度决定,而载流子浓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加,故电阻率减小。

金属电阻主要由自由电子决定,温度升高自由电子数目增加,故电阻率增加
实验误差的分析:
1.有于降温速度过快而造成测量的不准确,这应该是降温曲线和升温曲线不完全重合的主要原因
2.测量这几个电阻有先后顺序,期间温度发生了变化
3.仪器反应的时间(数据由跳动到逐渐稳定)需要一定时间,也就是说四个电阻的测量不可能完全同步
4.温度变化引起电阻接线的不稳定
思考题:
1.给出两种获得低温的方法,并简述它们的原理。

使用液氮或液氦直接降温,利用了低温液体汽化吸热的性质
使用稀释制冷机,利用了液氦的超流性质
2.低温下对低电势或小电阻的直流测量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处理?
对于电表精度的选取,由于电阻很小,在通以小电流的情况下电压值会很小。

电阻的制作,接触点的接触要保持良好和稳定
100
150
200
250
300
0.1
0.20.30.40.50.6
0.70.8
0.9霍尔电压
霍尔电流
100
150
200
250
300
0.12
0.130.140.150.16
0.170.18
0.19霍尔电压
霍尔电流
100150200250300
200
400
600
800
霍尔电压
霍尔电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