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彩超图像特征论文

合集下载

甲状腺微小癌超声显像特征研究

甲状腺微小癌超声显像特征研究

甲状腺微小癌超声显像特征研究【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微小癌超声诊断效果与超声显像特征。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40例(60个癌结节)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诊断,就诊断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本组4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经手术与病理分析证实有60个甲状腺结节,具体包括52个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4个滤泡状癌,3个乳腺癌甲状腺转移,1个髓样癌。

本组40例(60个癌结节)经彩超检查发现47个癌结节,另13个癌结节误诊为增生结节,诊断正确率为78.3%。

结论:甲状腺微小癌超声检查诊断具有典型的征象特点,临床诊断过程中对显像结果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升诊断水平。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癌;超声诊断;显像特征甲状腺微小癌又叫隐匿性甲状腺癌,病灶直径不超过 1.0cm,具有隐匿性,难以触及,因此,诊断难度较大[1]。

彩超技术应用于甲状腺微小癌临床诊断中,病灶征象特点较为典型,具有相对较高的检出率,诊断效果较为理想[2]。

本文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总结了甲状腺微小癌超声诊断效果与显像特征,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40例(60个癌结节)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为35-65岁,平均年龄为(45.6±2.8)岁,本组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分析证实为甲状腺微小癌。

1.2检查仪器与方法本次研究使用Philips IU22、Philips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各仪器探头频率为8-12MHz。

超声检查诊断过程中患者分别取头后仰与仰卧体位,医师采用二维超声对患者甲状腺部位进行扫描,着重检查甲状腺内有无结节、结节生长部位、结节的数量,还通过影响测量甲状腺结节的大小,了解结节内部回声状况、结节形态、结节边缘状况、结节是否有钙化或包膜等,超声检查工程中还需通过结节内部状况、结节周围血流供应等评量结节内部血流速度与血流阻力指数等。

甲状腺肿瘤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理结构对照分析

甲状腺肿瘤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理结构对照分析

甲状腺肿瘤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理结构对照分析摘要】本文报告123例甲状腺肿块声像图表现与大体病理组织结构对照结果。

认为:甲状腺肿块的病理结构组织是产生声像图表现的基础,在目前超声检查尚不能做出甲状腺肿块病理定性诊断的情况下,研究甲状腺肿块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的。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超声图像特征病理结构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2010 年对123例甲状腺肿块声像图特点大体病理组织结构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探讨肿块与其继发性改变与病理组织间的关系。

本组123例,男36例,女87例,年龄20~65岁,平均42岁。

肿块最大5.0cm×2.9cm,最小0.8cm×0.6cm。

全部病例术前经超声检查,术后均经病理检查。

1.2 仪器和方法超声仪器应用,GE-L0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线阵探头5~10MHz,患者仰卧位并垫高颈肩部,充分暴露检查区,先用二维超声常规检查甲状腺声像图表现,详细描述肿块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边界、包膜与周围组织关系,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分布。

2 结果甲状腺肿瘤的声像图表现类型见表1,甲状腺肿块发生出血、坏死、囊变、钙化等继发性改变的比例见表2。

表1 123个甲状腺肿块的声像图表现类型表2 甲状腺肿块继发性改变的发生比例2.1 甲状腺腺瘤二维声像图特征为:瘤体形态呈圆形、椭圆形或扁圆形实质性肿块,边界清晰,包膜完整,病变内部可呈低回声、增强回声、等回声,囊变或出血时呈混合性、无回声;周围可见低回声晕,其周围组织正常。

CDFI显示:腺瘤周边的声晕处可见较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呈环状分布,最窄处可见高速血流。

频谱多普勒为腺瘤周边可测及动脉的高速血流信号和静脉频谱。

腺瘤所在侧的甲状腺上动脉血流最高流速高于健侧。

2.2 甲状腺囊腺瘤二维声像图特征为:病变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暗区,并有较厚的强回声,后方回声明显增强,其大多数在囊内可见散在的强回声光点或线样强回声带。

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图像特征

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图像特征
r os pe c t i v e l y .Nod ul e nu m be r , p os i t i o n, s ha pe, s i z e, bo r de r s, i nt e r na l e c ho,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a nd b l o o d f l o w we r e o bs e r ve d; p e a k s ys
me n t o f Me di c a l I ma gi n g, J i n s h a n Ho s p i t a l , Fu d a n U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 h a i 2 0 1 5 0 8,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 T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u l t r a s o u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y r o i d mi c r o c a r c i n o ma ( TMC) .Me t h o d s : Th e u l t r a s o u n d
( 4 2 . 9 )n o d u l e s s h o we d mi c r o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 S e v e n t y — f i v e ( 7 1 . 4 ) n o d u l e s we r e wi t h a n t e r o p o s t e r i o r a n d t r a n s v e r s e d i a me t e r
t o l i c v e l o c i t y ( P S V)a n d r e s i s t a n c e i n d e x ( RI )we r e d e t e c t e d .Re s u l t s :S i x t y - s i x ( 6 2 . 9 )n o d u l e s s h o we d h y p o — e c h o . F o r t y — f i v e

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探

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探

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探摘要:目的:对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和诊断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

方法:本研究以2019年5月份和2021年5月份开始和结束,选取在研究期间在我院接受甲状腺癌治疗的患者75例为观察对象,75名甲状腺患者存在83枚结节,术前对所有观察对象均进行超声诊断,而后将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观察其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其超声图像资料,统计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合病理结果比较分析。

结果:75例术后病理学确诊甲状腺结节83个,良性结节61个例,恶性结节22个例。

病理诊断结果设定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敏感性为77.27%(17/22),特异性为77.05%(47/61),准确率为77.10%(64/83);良恶性超声结节诊断特点回声等级,钙化样和血流程度有明显区别,组间对比(P<0.05)。

结论:甲状腺结节形态,边缘特征及内部回声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基础,以其超声诊断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无创能反复等优点,临床上对甲状腺结节占位病变良恶性定性一半定性诊断具有较高分辨率和清晰度,具有显得临床应用价值,为甲状腺癌较为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关键词: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影像学特征前言:甲状腺癌在临床中比较多见,这种疾病是指人体内甲状腺滤泡上皮所发生的肿瘤,这种疾病属于恶性肿瘤且生长速度很快,可见在任何年龄段人群中,引起或经过都比较严重,需及时救治,才能确保病人早日康复。

这种病症女性群体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20~50岁的女性群体更易发生。

患者在发病之后的症状比较显着,多见甲状腺有结节,无痛性颈部肿块等等,这些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也易造成患者心理上的焦虑和抑郁,需及时进行治疗。

甲状腺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是一些学者提出这种疾病与电离辐射,基因,性别和遗传因素有关,就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生活习惯都会使患者致病,如果长期饮食无规律,喝酒抽烟,工作压力加大,都会诱发这种疾病的发生。

22例甲状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22例甲状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腺癌的最主要影像学方法 。 本研究中 2 例甲状腺癌患者 的超声声 2 像图特征主要表现 为结节边 界模糊不清 , 形态不规则 , 内部 回声 ( 下转第 13页 ) 0
21 0 1年 1 2月第 4 9卷第 3 6期

中医中药・
行使其正常的生理功能㈣, 使腹痛 、 腹胀等症状改善或消失 。 本研究结果显示 ,早 期 的胃肠 道管理可 以较好 地避免 S P A
12 仪 器 .
使用 P IIS H 1型彩 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 ,探 头频 率 H LP — D1
7 5~1 MHz . 0 。
13 检 查 方 法 .
患者取仰卧位 , 探头直接置 于颈前部 , 分别做最大横纵切 面 扫查 , 测量 甲状腺两侧 叶上下径 、 前后径 、 右径及 峡部前后径 , 左 观察有无肿大结节 、 结节形状 、 边缘大小 、 晕环 、 有无 内部 回声有 无衰减及声影等 , 并观察 甲状腺实质 内血流信号。 3 讨 论
[ 5 ]陈灏珠 . 实用 内科学 [ ] 第 1 版. 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0 : M. 1 北 2 2 0
12 . 8 9
供可能 。大黄玄 明粉组排气 、 排便 时间比大黄组更 为提 前 , 示 提
更早恢 复肠道功能。一旦发 生急性胰腺炎 时 , 机体组织出现急性 炎症反应 ,而血 C P是炎性反应 标志物 ,如得 到有效 治疗 后 , R
患者的肠 功能障碍 , 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 。大黄玄明粉组及大 黄组均在 入 院 2 3 ~ d内出现肛 门排气 、 排便 , 为早期 肠 内营养 提
[]D Maai E,Mate ,oa oB,ta.D tco n d nict n 4 e dr a r zJ Lzn e 1 e tn ad ie tiao n ei f i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误诊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的声像图特点,包括病灶的边界、内部回声、是否有微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情况以及颈部是否探及淋巴结等。

结果超声诊断明确提示恶性肿瘤11例(29.8%),占位性改变等高度怀疑恶性13例(35.1%);误诊为腺瘤或腺瘤囊性变12例(32.4%),亚急性甲状腺炎性改变1例(2.7%)。

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特征性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因此高频超声对于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很有帮助,但是需要注意不典型甲状腺腺瘤和多发性病灶,警惕良恶性并存。

标签:高频超声;甲状腺乳头状癌;误诊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颈部恶性肿瘤,在其病理分类中以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最为常见,约占80%[1-2]。

高频超声检查的推广以及PTC所具有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给临床诊断及早期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7例PTC的声像图特点及误诊原因,旨在提高高频超声对PTC的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經手术病理证实为PTC的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26例(70.2%),男性11例(29.8%);年龄21~86岁。

就诊原因多为颈部不适、异物感或触及肿块,其中体检超声检查发现2例。

1.2 仪器与检查方法所有入选病例术前均行甲状腺高频超声检查,采用Philips 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5~12 MHz),Esaote Mylab50、Mylab9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7~12 MHz)。

患者取仰卧位,后仰头部以充分暴露颈部,按照甲状腺左叶、峡部、右叶的顺序纵断扫查,然后从上到下横断扫查,并行双侧对比扫查。

发现病灶后,仔细观察其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微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情况,以及颈部有无异常肿大淋巴结[3-4]。

甲状腺癌的高频彩超显像分析

甲状腺癌的高频彩超显像分析

9 0・ 3
P C PV J l 0 0, V l 1 No7 JC D uy2 1 o, 8 .

短篇 论著 ・
甲状 腺癌 的高频 彩 超 显 像分 析
张根娥 ,张仕 英
【 摘要 】 目的 探讨 高频超 声及彩 色多普勒对 甲状腺 癌的诊 断价值 。方法
状腺癌的高频声像 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回故性分析。结果
小 流速 ( .5± .2 c / ,R 为 07 0 1 。4 89 54 ) m s I .6± .2 5例 肿 块 肿 有 1 肿 块 直径 > 5 m,检 测 患 侧 甲状 腺 上 动 脉 最 大 流速 , 7例 2m
部位、数 目,然后多切面观察腺体及肿块 的彩色血流情况 ,充
分显示其血流信号 。根据结 节内部及周边血流分布情况分为四
本 组患 者 4 5例 :女 3 8例 ,男 7例 ,年龄 1 5 欠光滑 ,回声较低 ,一 般低于腺 癌和结节性 甲状腺 肿结 节 回 声 ,光点分布尚均匀 。1 8例伴 有颈部肿大淋 巴结 ,病 理证实
为 转 移性 淋 巴结 1 O例 ,8例为 炎 性 肿 大淋 巴结 。 22 4 . 5例 甲状 腺 癌 的彩 色 多普 勒 表 现 1 肿块 内有 丰 实 血 5例
普勒超声诊 断仪 ,探 头频率 :7 5 z . MH ,患者仰 卧位 ,充 分暴 露颈部 。常规观察 测量甲状腺大小 ,回声及肿块大小 、形态 、
流 表 现为 Ⅳ型 ,2 肿 块 内 及 周 边 见 血 流 ( 个 切 面 内 显 示 0例 一
二条以上较粗大彩色血流 )为 Ⅱ ~Ⅲ型 。1 0例肿块 内未见血 流信号 。肿块 内平均 最大流速 为 (4 4 3 .9±1. 3 m s 94 )c / ,最

甲状腺恶性肿瘤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甲状腺恶性肿瘤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甲状腺恶性肿瘤超声图像特征分析目的分析与探讨甲状腺恶性肿瘤超声图像特征,提升诊断准确率。

方法选取50例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对其实施二维及多普勒彩超检查,分析其图像特征。

结果41例为实性低回声,所占比例为82.0%,32例为单发病灶,所占比例为64.0%,33例细节内发生微小钙化,所占比例为66.0%。

结论研究表明,甲状腺恶性肿瘤超声表现均存在特征性,对其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诊断准确率的提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标签:甲状腺;超声检查;恶性肿瘤;图像特征甲状腺结节在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甲状腺炎及甲状腺癌等临床疾病中较为常见,对结节良恶性的鉴别始终是超声诊断甲状腺的关键内容。

一般甲状腺位置较浅,彩色多普勒超声既可以将2 mm 病灶检查出来,也可通过分析彩超特征,初步诊断结节良恶性,对病灶进行早期发现,对其良恶性予以正确鉴别对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与治疗极具重要价值。

本研究为分析与探讨甲状腺恶性肿瘤超声图像特征,提升诊断准确率,选取50例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对其实施二维及多普勒彩超检查,分析其图像特征,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50名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40例女性,10例男性,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为(42.2±5.5)岁。

其中44例患者以颈部包块就诊,6例患者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

对所有患者实施术前超声检查与术后相关病理对照。

患者包块直径为0.6~8.0 cm,5例患者属于隐性癌,即包块直径在1 cm以下。

1.2方法所选仪器为GE-LOQIQ Ag ile nt 超声诊断仪,5.0~7.0 MHz的探头频率,对患者甲状腺进行常规探测,取仰卧位,将薄枕垫于患者颈部垫,使其头部稍后仰,在甲状软骨下方放置探头,从外至内、从上向下持续滑行,实施纵切、横切扫描,对患者肿瘤大小、甲状腺大小、边界、形状、周边浸润与否、肿瘤内部回声、是否出现囊性变与钙化现象、血供丰富与否以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等进行详实记录[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癌的彩超图像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以下简称彩超)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彩超声图像特征及血流显像。

结果:彩超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癌17例,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有21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相符合,诊断符合率80.95%。

结论:彩超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甲状腺癌沙粒状钙化阻力指数
甲状腺癌是甲状腺肿块中较常见的疾病,临床诊断较容易,但术前必须明确判断甲状腺的肿块的具体情况,血流及颈部淋巴结情况,对手术方案有极大帮助。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能直观的观察甲状腺肿块情况,回顾性分析2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对临床医师全面了解掌握患者甲状腺状况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资料与方法
2005~2011年经彩超检查并手术或针吸活检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33~77岁。

病程为体检发现1+天~30+年。

伴有甲状腺功能增高4例,甲状腺功能降低3例,余甲功正常。

仪器和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
10mhz,受检患者平仰卧,并垫高颈肩部,充分暴露颈部检查区,采用直接检查法,沿着颈部正中甲状腺的部位进行横切和纵切连续扫查,测量甲状腺大小、回声,肿块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形
态、边界、内部回声及内部有无钙化,钙化的大小及形态等情况,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腺体内及肿块内血流分布状况,并进行多普勒频谱取样分析,同时探测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

肿块内血流分为4级:①0级:肿块内及周边无血流信号;②ⅰ级:肿块周边见少许血流信号;③ⅱ级:肿块内部见散在点状或短线状血流信号,血管走行规则;④ⅲ级:肿块内部血流丰富呈分支状或网状,可见丰富的短条、长条状血流,血管走行迂曲杂乱。

结果
21例患者检查中,彩超发现:2例甲状腺内单个肿块(见图1),19例多个肿块。

其中实性18例(弱回声14例,杂乱回声4例),囊实混合型3例。

肿块4mm~70mm×60mm。

11例甲状腺肿块中内部有砂粒样钙化,18例血流丰富(3例血流0级,5例血流i级,11例血流ii级,2例血流ⅲ级),高阻性血流13例(见图2)。

颈部发现淋巴结转移12例。

超声诊断为甲状腺癌17例,3例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诊断为甲状腺腺瘤。

手术或针吸活检及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癌21例,其中乳头状癌17例,滤泡状腺癌1例,未分化癌1例,髓样癌1例,转移性1例(基础病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讨论
甲状腺癌可发生于各种年龄,好发于40~50岁,女性较多。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临床检查及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本文通过总结甲状腺癌的超声特点,希望能够提高诊
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同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相似,甲状腺恶性病灶大多也无明显包膜并呈浸润性生长,因此声像图多表现为边界模糊、不规整,与良性结节差异有显著性。

但边界模糊对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特异性较低,因部分良性结节也显示这一特征。

当发现孤立的实性或囊实性结节,病灶较小,即便声像图无明显浸润性生长的特性,也不宜轻易排除恶性可能,此时彩超对鉴别诊断可提供一定帮助,若病灶内血供不丰富且周边有环绕血管,则提示良性可能性更大,建议超声随访;反之,若血供较丰富或血流形态紊乱,则应怀疑为恶性,可行超声引导下活检。

本组病灶内部大部分为低回声,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结节内多可见细小点状强回声,即微钙化,后方声影较弱或不明显,诊断中微钙化是乳头状癌的一个特征性表现[1]。

微小钙化基本可以反映病理中的砂粒体,对乳头状癌诊断意义较大,与文献报道一致[2]。

本组就以乳头状癌砂粒状钙化为多,但诸多原因使超声所见的微小钙化的发现率低于病理切片中的砂粒体,如与一些纤维条索及浓聚的胶体形成的强回声相似,聚集在一起与粗大钙化不能区别,存在于粗大钙化的声影内,太分散超声难以分辨等,故对癌的诊断敏感性低于病理。

本组结果显示,结节内的血流信号丰富有较高的恶性风险,但不能作为单一的诊断标准,尤其一些小的病灶更缺乏这一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