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部分练习题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部分练习,带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部分练习,带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练习一、填空1、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性质表现为()、()和()。

2、实词和虚词的重要区别在于:()。

3、代词分为()、()、()。

4、兼语短语是由一个()短语和一个()短语套叠构成的。

5、主谓谓语句是指以()作谓语的句子。

6、一部分不能做谓语但具有分类作用和对立性质的词叫()。

7、划分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的()和词的()。

8、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根据能否充当句子成分把词分为()和()两大类9、虚词的特点是:(1)虚词总是()在实词或短语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2)虚词不能单独充当();(3)虚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比较固定。

10、将结构助词“的”“地”“得”分别填入下边句中的空格内。

(1)他说()我没听清楚。

(2)月亮悄悄()爬上了树梢。

(3)我们按规定作()处理。

(4)高兴()眼泪围着眼圈儿转。

(5)你别说()太过分了。

11、根据句子的()分出的类别叫句类,它包括:()、()、()和()四种;根据句子的()分出的类别叫句型,它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2、“生命之树常青”这一句话中用了比喻,这种比喻属于()。

13、“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

14、辨别句型:把句型的代号字母填在括号里。

A、连谓句B、兼语句C、双宾句D、主谓谓语句E、主谓短语作宾语(1)他让我骑自行车。

()(2)我每天骑自行车上班。

()(3)他知道我不喜欢挤公共汽车。

()(4)骑自行车我从没出过事。

()15、“向前看”、“向无此例”和“心里向着他”的这三个“向”的词性分别是()、()和()16、指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的词性。

(1)小王曾经跟老张到过俄罗斯。

()(2)小王跟老张都到过俄罗斯。

()(3)小王跟着老张到过俄罗斯。

()(4)他的思想跟不上形势。

()二、单项选择1、句子“这东西你吃过没有?”中“没有”的词性属于()A、动词B、形容词C、副词D、区别词2、下列句子属于连谓谓语句的是()A、他看见了就上前去搀扶她。

《现代汉语专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专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专题》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合成词的词义中有语素义的比喻用法的是()A 、真诚B 、林立C 、眉目D 、出众答案:B2. “蟋蟀”是A 、两个语素、一个词、两个字B 、一个语素、一个词、两个字答案:B3. “激烈——猛烈”的差别在于A 、范围大小不同B 、词义轻重不同C 、感情色彩不同D 、搭配功能不同答案:D4. 我国第一个由政府部门法定公布的拼音方案是A 、国语罗马字B 、拉丁化新文字C 、注音符号D 、汉语拼音方案答案:C5. 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声母是按照排列顺序的A 、发音部位B 、拉丁字母习惯C 、发音方法D 、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答案:A6. 下列各项中属于非自主动词的是()A 、看B 、听C 、吃D 、醒答案:D7. 下列韵母的拼写形式,在实际使用中永远不会出现A 、uangB 、iongC 、iangD 、iou答案:D8. 下列各组词属于上下位(属种)关系的是()A 、树——树枝B 、植物——树C 、房子——窗户D 、讲师——助教答案:B9. 从“适用对象”看,下列表性状词的意义特征只适用一种事物的是()A 、激越B 、结实C 、细致D 、滂沱答案:D10. 下列各项中属于成词语素的是()A 、机B 、友C 、械D 、不答案:D11. 音节“汹涌”中的韵母从韵头情况看属于A 、开口呼B 、齐齿呼C 、合口呼D 、撮口呼答案:D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普通话有22个辅音B 、有22个辅音声母C 、有21个辅音声母D 、有39个元音韵母答案:A13. “你在哪里上学?”这句话属于疑问句中的()A 、是非问句B 、反复问句C 、特指问句D 、选择问句答案:C14. 普通话中唯一一对清浊对立的辅音是A 、t -pB 、sh -rC 、m -nD 、n -l答案:B15. 下列各项中属于副词的是()A 、今天B 、严肃C 、猛然D 、仓促答案:D16. 下列各项属于递系结构的是()A 、站着说话B 、问明白C 、请你帮忙D 、是有这回事答案:C17. 正式用国语这一名称代替官话是在年A 、1912B 、1913C 、1919D 、1924答案:B18. 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b 、d 、g,国际音标中用来表示具有特点的音素。

现代汉语练习题

现代汉语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

即从内部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译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外部功能上说,它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语言符号最重要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

3、“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方言,我们这里讲述的是普通话。

4、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

文学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5、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6、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雅言,从汉代起被称为通语,明代改称为官话。

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普通话。

7、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方言。

汉语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8、我们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有效推广普通话。

9、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汉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0、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促进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11、现代汉语课程的主体由语言,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几部分构成。

12、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

根据研究对象的区别,可以先分为两类:普通语言学、个别语言学。

13、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它们相互依存,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14、谱系分类法是以来源的共同性为依据对世界诸语言加以分类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1、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突出表现在(A)方面。

A、语音B、词汇 C语法 D、词汇和语法2、现代汉语书面形式的源头是(C)A、文言文B、官话C、白话D、近代汉语3、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七大方言中(B)与普通话距离最大。

现代汉语语法部分练习题

现代汉语语法部分练习题

现代汉语语法部分练习题第五章语法部分练习题一、选择题1、“你要去哪儿?“哪儿”是()A名词B人称代词C 指示代词D 疑问代词2、“我在读书”中的“在”是()A介词B副词C 能愿动词D趋向动词3、“走向深渊”是()A 偏正短语B 方位短语C 动宾短语D动补短语4、“没有条件上学”是()A主谓短语B 连谓短语C兼语短语D同位短语5、“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中“奉献”属于()A 施事宾语B 名词性宾语C 谓词性宾语D受事宾语6、“墙上挂满了画。

”中的“挂满”是()A情态补语B结果补语C可能补语D程度补语7、“你说,他这样做有道理吗?”中的“你说”是()A状语B主语C 同位语D插入语8、“他眼睛真大。

”这三个熟语应该属于()A名词性谓语句B动词性谓语句C形容词性谓语句D主谓谓语句9、“鞋呢?”是()A特指问B 选择问C 正反问D是非问10、“他站着不动。

”是()A连谓句B 兼语句C存现句D 名词谓语句11、“昨天班里来了一个新同学”是()A连动句B兼语句C省略句D存现句12、“面善心不善。

”是()A复句B 紧缩句C 省略句D 单句13、“好大的鱼啊!”是()A省略句B 名词性非主谓句C动词性非主谓句D形容词性非主谓句14、对下列紧缩复句的结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1)敢说不敢做(2)她来了我才能走(3)电脑一学就会。

A转折关系;条件关系;顺承关系B转折关系;顺承关系;条件关系C并列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D 并列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1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A在他身上,使我看到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B消息传出后,群情哗然。

C 在掌声中,焦刚讲了很多英雄的故事。

D 本市植树造林15000颗。

二、填空题1、语法这一术语可有三种含义:语法规律、()语法著作。

2、分析语句的结构和功能的目的在于()。

3、对现代汉语的词进行语法分类,必须以词的()为依据。

4、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

5、根据组合能力的不同可以把实词分为体词、()、加词三类。

现代汉语习题集(精心整理)

现代汉语习题集(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我们这里讲述的是(普通话)。

2.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

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3.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

(文学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4.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

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雅言),从汉代起被称为(通语),明代改称为(官话)。

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普通话)。

6.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方言)。

7.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通行于一定地域)的语言。

8.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过程中,(北京话)有着特殊的地位。

9.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和(赣方言)。

10.我们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有效地(推广普通话)。

11.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促进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12.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词汇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B)A.互相排斥B.互相依存,方言从属于汉民族共同语C.方言是从民族共同语中分化出来的2.对普通话而言,汉语方言是一种(A)A.地域分支B.并立的独立语言C.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D.对立的独立语言3.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突出表现在(A)方面。

现代汉语词汇部分练习题

现代汉语词汇部分练习题

现代汉语词汇部分练习题一、填空1、从分布位置看语素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单纯词是指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词。

3、合成词是指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词。

4、词根是词中表示_____________、位置___________的语素。

5、词缀是在词中表示___________、位置__________的语素。

6、词汇是语言里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汇。

7、语素是__________结合体。

8、词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语言单位。

9、从语音构成角度来看,语素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从语法功能看,语素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双音节单纯词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_四种。

12、附加式合成词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13、复合式的合成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五种结构类型。

14、简称常见的简缩方式有三种:(1)__________(2)_________(3)_ _______。

15、词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它包含着人们_____________。

16、词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三种性质。

17、本义就是__________意义。

18、基本义是__________的意义。

19、引申义是__________的意义。

20、比喻义是__________的意义。

21、词义的发展变化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现代汉语练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

现代汉语练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

现代汉语练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现代汉语练习题三、例题解析(一)历年真题解析1、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

错别字不给分)1、yang这个音节的声母是。

20052、普通话中,声母j只能与撮口呼和呼相拼。

20053、“电器”和“微波炉”两词,从意义关系上看,是词。

20054、从来源上看,“拷贝”属于词。

20055、“沙丁鱼罐头”包含了个语素。

20056、从语法关系看,“屋里有人”是一个词组。

20057、“及物动词”是指能带的动词。

2005答案:1、零声母2、齐齿呼,第173页。

3、上下位关系,第190页。

4、外来词,又叫借词中的译音词。

第192页。

5、三.“沙丁鱼”是译音词,属单纯词,是一个语素(由一个语素构成的是单纯词)。

罐头属合成词,词根+词缀,两个语素。

第195页。

6、时间词、处所词可以作主语。

是主谓结构。

第205页。

7、宾语。

第200页。

1、四呼是根据对韵母所做的分类。

20062、如果两个音素出现在相同语音环境并且区别意义,那么这两个音素属于不同。

20064、从语法关系看,“进行研究”是一个词组。

20065、“我谁也不认识”有两个意思,一是“我不认识任何人”,二是“谁也不认识我”,这种歧义是由不同造成的。

2006答案:1、有无韵头及韵头的性质。

第171页。

2、音位。

第176页。

语言学第59页。

4、述宾结构,第198页。

5、语义结构关系(隐性语法关系),第216页。

可见通过填空考知识点、考定义。

还是要认真复习定义、知识点。

有的需要背诵。

1、普通话声母z、c、s不能与呼韵母和撮口呼韵母相拼。

2007(第171、173页,齐齿呼)2、普通话声母b的语音特征是双唇、清、塞音。

2007(第167页,不送气)3、“修”的声旁是。

2007(第180页)4、能单独构成一个词的语素是语素。

2007(第183页,成词)5、汉语中的词类是根据划分出来的,词义只起参考作用。

2007(第199页,词的语法功能)6、“帮助我的同学”的歧义是由不同造成的。

《现代汉语》各章练习题答案汇总

《现代汉语》各章练习题答案汇总

《现代汉语》各章练习题答案汇总语音部分练习题及答案一、根据所提供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写出相应的声母和韵母。

1、双唇送气清塞音(p)2、舌尖后清擦音(sh )3、舌尖中浊边音(l )4、舌尖后浊擦音(r )5、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j )6、舌面前高圆唇元音(ü)7、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e )|8、舌面后高圆唇元音(u)9、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ê )10、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o )11、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i )12、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a )二、根据所提供的声母和韵母,写出其发音条件(发音的部位和发音方法)1、k——舌根送气清塞音2、ch——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3、n——舌尖中浊鼻音4、x——舌面清擦音;5、z——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6、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7、er——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8、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三、列表分析下列词汇普通话的音节结构航海表扬安全队伍霞光流水|文字部分练习题及答案(一)指出下列汉字的造字方法:1、甘(指事)2、森(会意)3、泉(象形)4、车(象形)5、取(会意)6、囚(会意)7、朱(指事)8、见(会意)9、贝(象形)(二)指出下列汉字的简化方法1、燈——灯(改换声旁)2、優——优(改换声旁)3、聶——聂(换用简单符号)"4、書——书(草书楷化)5、觀——观(换用简单符号)6、奪——夺(保留特征或轮廓)7、雲——云(采用古字)8、塵——尘(另造新的会意字)(三)给下列划线的汉字注音1、包庇(bì)2、嘈杂(cáo)3、呆板(dāi)4、刽子手(guì)5、句读(dòu)6、叶韵(xié)7、荒谬(miù)8、妊娠(shēn)9、粳米(jīng)10、桎梏(gù)11、雪茄(jiā)12、缔结(dì)13、恪守(kè)》14、牛虻(méng)15、提防(dī)词汇部分练习题及答案(一)指出下列单纯词的类别蜘蛛(双声联绵词)徘徊(叠韵联绵词)尴尬(双声联绵词)猩猩(叠音词)安乃近(译音词)窈窕(叠韵联绵词)(二)指出下列合成词的结构方式爸爸(重叠式)老乡(前附加式)耳鸣(复合式主谓型)打倒(复合式补充型)司机(复合式动宾型)好歹(复合式联合型)¥(三)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1、秘密——机密——绝密都是名词,都有“不让无关的人知道”的意思,但是三者的词义轻重程度不同,“秘密”语义程度比较轻,“机密”的语义程度比较重,而“绝密”的语义程度最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什么是语法、语法学?2. 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3. 词、短语与句子的区别是什么?4. 什么是词类,词类划分的依据是什么?5. 分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并说明理由。

任务任性感想感动兴奋疑问怀疑修养休养友好友谊反对反动忍耐耐性想念想头珍贵珍惜愿望希望约会约定现在早晨附近火红记者看法普遍普及重视重要重要性6. 举例说明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和一般名词在用法上的不同。

7. 一般地说名词不能重叠,但语言中常有“家家”“人人”“年年”“天天”的说法,你怎么看?8. “相信、希望、了解、喜欢”等动词经常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而“笔直、鲜红、热乎乎、绿油油”等形容词都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为什么?9. 名词不能用副词修饰。

然而语言中却有“最前线”“最北边”“昨天已经国庆节了”“人不人,鬼不鬼”之类的说法,应该如何解释?10. 区别下列名词和副词(可以根据能不能加介词来鉴别)早上平时向来时常马上现在目前即将最近立刻刚刚暂且11. 体会一下句中重叠的动词、形容词所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1)这双鞋你穿穿试试。

(2)刚喝浓茶不习惯,喝喝就习惯了。

(3)他每天早晨起来散散步,看看花,然后回家吃早饭。

(4)他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一看就懂了。

(5)他慢慢地站起来,轻轻地走了出去。

12. 下列句中的“起来”“下去”各表示什么意义?(1)她得了肩周炎,右胳膊抬不起来了。

(2)他跑下山去了。

(3)辅导站办起来了。

(4)天热起来了。

(5)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

(6)她的身体一天天坏下去。

13. 指出下列词语中“一”所表示的意义。

一屋子的人一树的花一波三折一个萝卜一个坑一鼻孔出气一丘之貉一无所有一无可取14. 分辨副词和形容词,并说明理由。

平常常常都仅仅深刻猛然完全完整依然永远永久偏偏幸亏幸运尤其连忙稍微微小15. 指出下列代词的用法及意义。

(1)这个说一句,那个说一句,会场上十分热闹。

(2)你通知我,我通知你,不大功夫,人全到齐了。

(3)什么月季啊,玫瑰啊,栽了一院子。

(4)他干起活来那个猛啊谁也比不上。

(5)你找谁?谁也不找。

(6)谁不会谁举手。

(7)你去哪儿?我哪儿也不去。

(8)这个人我好象在哪儿见过。

16. 数量结构的重叠形式“一A一A”、“一AA”表示什么意义?请举例说明。

17. 表物量的数量结构和表动量的数量结构各充当什么成分?请举例说明。

18. 指出下列一段话的词类建设的速度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尖锐的政治问题。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呢?归根到底,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更高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19. “到、朝、叫、给、比”兼属动词和介词。

请加以分辨,并比较它们在用法上的不同。

(1)a、他到北京了。

b、孩子们跑到操场上去了。

(2)a、大门朝南开着。

b、大门朝南。

(3)a、玻璃叫我打破了。

b、我们叫她“大铁头”。

(4)a、他给我一本书。

b、衣服给雨水浇湿了。

(5)a、我比他高。

b、我们比贡献。

20. 用连词“和、而、并”填空,并指出它们在用法上的区别。

(1)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___高尚。

(2)他们的品质纯洁___高尚。

(3)他们继承了革命的优良传统,___发扬了它。

(4)我们要继承___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

21.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的词性和用法。

(1)红的是玫瑰,粉的是月季。

(2)绿绿的叶儿,红红的花儿,十分好看。

(3)他一定会来找我的。

22. 指出“就”的词性和意义。

(1)篮球联赛明天就开始。

(2)我就不相信我学不会。

(3)教室里就一个学生。

(4)大家就创作方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5)你就说得再好听,我也不相信。

(6)就他一个人去了那儿。

23. 分析语气词“呢”的用法。

(1)你买什么呢?(2)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呢。

(3)小李呢?(4)你何必要这样呢?(5)我呢,就喜欢踢足球。

24. 分辨兼类、同音和活用,并说明理由。

(1)这样做可以方便群众。

出入都很方便。

(2)我们要看到光明。

我们要光明正大。

(3)观点很明确。

明确了学习目的。

(4)我在写信。

他不信这一套。

(5)他从不说谎。

阳光从上面射下来。

(6)我们反对官僚主义。

你也太官僚主义了。

25. 我们谈到兼类时说:“丰富”是形容词兼属动词。

因为是形容词,所以它前边能加“很”,但一经加“很”,后边就不能带宾语了。

又因为它是动词,所以能带上宾语(丰富生活),既带上宾语,它前边就不能加“很”了。

可是“了解”“想念”的情况不同,我们能说“很了解”“了解他”,也能说“很了解他”,“很想念”也是一样。

那么“了解”“想念”是不是兼类词?为什么?26. 写出“词的分类”的内容提要。

27. 什么是句法结构?它与短语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8. 结构助词“的”在偏正结构中有哪些作用?29. 词语组合成联合短语要受到哪些条件制约?30. 什么是句法成分?它与句子成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1. 短语与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吗?32. 有人认为名词的修饰语,如果带结构助词,带“的”不带“地”;动词和形容词的修饰语,如果带结构助词,带“地”不带“的”。

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33. 从结构上和语义上分析下列句法结构的异同:兔子尾巴兔子的尾巴青岛啤酒青岛的啤酒农民企业家农民的企业家34. 下列结构语序不同,其中有句法的,有语义的,也有语用的,请分别指出并说明理由。

(1)a、缩写记叙文b、记叙文缩写(2)a、她真象草原上刚刚开放的一朵鲜艳、美丽、充满青春活力的红花。

b、她真象草原上刚刚开放的一朵红花,鲜艳、美丽、充满青春活力!(3)a、壮丽河山b、河山壮丽(4)a、同学们纷纷从草地上、从池塘边、从篮球架下跑进了教室。

b、同学们纷纷跑进了教室,从草地上、从池塘边、从篮球架下。

(5) a、下雨了。

b、雨下了。

(6) a、他喜欢小王。

b、小王喜欢他。

(7) a、铁丝纱窗。

b、纱窗铁丝。

35. 指出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1)多么壮丽(2)把问题说清楚(3)太平洋上不太平(4)塑造出来(5)静得掉一根针都能听见(6)不许将士入城(7)儿童的幸福(8)来客了(9)你这个人(10)去看病人(11)月光下(12)喝得不多36. 从主语与谓语的语义关系上看,如果把主语粗略地分为施事主语、受事主语、其他主语三种类型,下列句法结构中的主语各属于何种类型?(1)主裁判李青云赶忙跑了过来(2)他的窗户总是关得紧紧的(3)这地方,以前也是不热闹的(4)门上贴着一副对联(5)条条道路通罗马(6)去年的期刊都已经装订好了37. 从宾语与动词的语义关系上看,如果把表示对象、结果、工具、处所的宾语统称为受事宾语,把施事宾语包括在存现宾语中,把其他非动作性的、只表特定关系的宾语称为关系宾语,那么,下列句法结构中的宾语属于何种类型?(1)穿一件铁灰色的中山装(2)“钦王府”不远是个湖滨花园(3)匆匆离开了南京(4)制造空调和冰箱(5)踩出了一行深深的脚印(6)我相信小王能把这件事办好(7)刻钢板(8)昨天来了几位不速之客(9)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凝聚力(10)接待来宾38. 有的人把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可能式处理为“可能补语”,你认为这样做是否妥当?分类标准是否一致?39. 分析下列结构中谓语动词的语义指向(1)他写了一首诗他写了(2)小王来了一位客人小王来了(3)王大爷死了头牛王大爷死了(4)她生了一个女孩她生了40. 指出划线部分是什么句法成分。

(1)春天 de 到来(2)你 de高明(3)大家认真 de分析了原因(4)我们作了认真 de分析(5)工厂应该科学 de处理废气废水(6)系统 de掌握专业知识是必要的(7)认真 de分析问题十分重要(8)这种严格 de训练很有成效(9)认真学习(10)买一打买一次买 de 放心(11)记得他说的话觉得难受懂得怎样做人(12)学习很重要喝闷酒41. 为什么说从句子成分分析法到语义特征分析法是一种发展?请举例说明。

42. 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1)窗口透出灯光(2)广泛搜集写论文的材料(3)走过的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4)老孙领我们上了轮船43.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1)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2)流露出一丝似有若无的微笑(3)许多严重的思想问题(4)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地和我们一起回来(5)教育部门同志的想法(6)有了足够的条件在舞台上制造种种大自然的奇观(7)严酷的战争条件使他成了一名文艺多面手(8)我们的祖国能不能兴旺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在最近的十年中造就一代新人。

(9)南京长江大桥(10)王老师教他们数学(11)亲自来一趟(12)他告诉我村里来了一个不寻常的客人(13)一定答应你的要求(14)很费了一番口舌(15)坐在看台上观看体操表演(16)他近来身体不太好44. 分析下列歧义结构,并指出造成该结构歧义的原因:(1)连老王也不相信(2)江苏和浙江的大部分地区(3)救了他的孩子(4)我老张(5)欧洲人的印象(6)野生动物保护人(7)做得好(8)他爱她胜过小柳(9)关于《水浒传》的讨论(10)他说不下去(11)自行车和汽车的零件(12)对老李的意见45. 什么是非主谓句?46. 主谓句与主谓谓语句的关系怎样?47. 句型和句式的关系怎样?48. 兼语句式与主谓结构作宾语的句式有什么区别?49. 连谓句有何特点?50. “把”字句和“被”字句在结构和语义上有何联系和区别?51. 区别主谓句和非主谓句:(1)深秋的一个早晨。

(2)刚刚回来。

(3)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六日。

(4)那时河里热闹极了。

(5)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6)街道仍然是清静的。

(7)你这个没有骨气的文人!(8)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9)到本世纪末,还将产生出一系列的边缘学科。

(10)正在世界范围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新的机遇和挑战。

(11)(骑车的叫王英浦),是位先进工作者。

52. 指出下列主谓句的下位类型:(1)林子里很静。

(2)堤上有一道弯弯曲的壕沟。

(3)吴吉昌山西闻喜县人。

(4)什么痛苦他都可以忍受。

(5)大木匠肺都气炸了。

(6)一场冰雹,把棉苗打成了光杆。

53. 指出下列非主谓句的下位类型:(1)多么可爱的性格!(2)怎么少了个人?(3)请多多关照。

(4)一支精干的队伍。

(5)好!(6)火!54. 句型和句类的关系如何?55. 为什么说句法结构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56. 短语和句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57. 语气可分为几类?靠什么手段来表达?58. “你去哪儿呢?”和“你去上海吗?”这两句中的“呢”不能互换。

如果有人问“你去哪儿呢?”你没有听清楚,可以反问“我去哪儿吗?”。

这里用“吗”不用“呢”,这是为什么?59.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了”和“的”哪些不表语气,哪些表语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