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农村财政与财务》的有关宣传报道工作
农村土地流转有关问题的探讨

农村土地流转有关问题的探讨作者:张传海来源:《农村财政与财务》2013年第08期随着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的情况愈来愈普遍,所占比例愈来愈大。
笔者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三市调研发现,农村土地基本是靠承包费的多少来调整发包、承包双方的利益,粮食补贴留给发包方的,承包费相对较低,反之,相对较高。
但是,从流转土地粮食补贴发放具体工作分析,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一、农村土地流转情况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三市享受粮食补贴土地面积总计为4603.48万亩,其中:流转土地面积为987.15万亩,占21.44%。
三市中,流转土地比例较高的是齐齐哈尔市达25.77%,牡丹江和大庆两市均接近13%。
三市平均流转土地面积占粮食补贴面积五分之一以上,流转比例最低的也在十分之一以上,从发展趋势看逐步增加。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一是转包,即承包方将土地以一定期限和价格,转给同一集体组织内部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二是出租,即承包方将土地以一定期限和价格,租赁给本集体组织之外的个人或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三是入股,即实行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间,将土地量化为股份,入股组成联合体或合作社等。
四是转让,即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其履行相应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
从目前土地流转的发展情况看,已体现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促进了农业增产。
通过土地流转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把低效的土地优化起来,使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生产要素实现了优化配置,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
二是提高了农民收入。
通过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化经营,促进了产业分工和效能提升,土地转出的农民同时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和另行就业收入,土地转入农民从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单产两方面获得规模效益。
三是增强了农业竞争力。
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后,经营者更加注重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并针对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和生产优质产品、发展品牌农业,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3]6号
![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3]6号](https://img.taocdn.com/s3/m/3e27fe0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5.png)
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正文:----------------------------------------------------------------------------------------------------------------------------------------------------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3]6号)村级财务管理是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依法保障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健全制度,强化措施,村级财务管理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确保了农村集体资金与资产的安全,切实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但是,一些地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仍然比较薄弱,财务混乱依然是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有的地方会计账目不清、财务公开流于形式,有的地方审计监督缺失等。
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做好村级会计工作(一)强化村级会计基础工作。
村级组织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开设银行账户、统一凭证账簿、规范财务流程,并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全面核算反映经济活动和社区管理的财务收支、结算、分配等会计事项。
村级组织只可开设一个基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除土地补偿费专门账户外,一般不准开设其他专用或临时账户。
对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分开单独记账核算的,可根据情况分别开设基本账户。
要在县级(或以上)范围内统一制定会计凭证、票据和账簿,统一建立财务操作流程。
有条件的地方,要抓紧构建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
(二)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
关于切实做好岁末年初有关财政工作的通知

关于切实做好岁末年初有关财政工作的通知作者:来源:《农村财政与财务》2013年第01期财办[2012]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央纪委关于做好201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财政工作实际,现就做好岁末年初有关财政工作通知如下:一、认真做好保障困难群众生活的各项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配合好相关部门,及时足额发放企业退休人员和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以及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市孤老孤儿等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和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及早发放困难群众和重点优抚对象春节一次性生活补贴,支持做好流动就业人员异地就医费用结算、基本养老金和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
切实保障受灾地区群众冬春生活,及时足额发放救灾资金。
支持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工作,确保他们安全过冬。
推动加大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力度,保障群众生命健康权益。
支持有关部门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力度,丰富城乡居民节日精神文化生活。
二、积极支持今冬明春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流通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力度,尽早下拨各项补贴资金和农业专项资金,抓紧落实各项农业生产扶持资金,支持加强粮食储运,强化冬季蔬菜、肉禽蛋等农产品生产、调运以及冬储工作,切实保障粮食、食用油和“菜篮子”产品供给,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促进节日期间商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支持加快农田水利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步伐,保障粮食、棉花、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积极支持做好春耕备耕、农业自然灾害和动物疫情防治等相关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要认真做好2013年预算编制工作,严格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保有压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向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倾斜,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
财政部农业司2013年工作计划要点

财政部农业司2013年工作计划要点作者:来源:《农村财政与财务》2013年第02期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农业司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全局,开拓创新,转变作风,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落实财政支农政策,突出支农工作重点,打造财政支农亮点,创新支农体制机制,强化支农资金管理,从六个方面着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现全年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一、着力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一)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提高成员农户的收入。
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的合作组织。
促进支农项目与合作组织广泛有效对接,突出合作组织项目主体地位,着重将在田间地头、农村社区以及需要有组织、规模化、成片推进的项目,优先让符合条件的合作组织参与申报和实施。
逐步扩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专项扶贫等相关资金项目由合作组织承担的规模。
推动支农项目资产移交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合作组织项目资产管护机制,提高农民直接参与程度和受益水平。
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创新试点,继续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
印发《财政部关于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的意见》,指导各地加大对合作组织支持力度。
(二)支持建立新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
在部分地区支持开展新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
安排补助奖励资金,选择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较为健全、农民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经营水平较高的粮食主产省,支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与服务全程社会化试点示范,针对粮食等主导产业和农民急需的关键环节,采取“以奖代补”、“购买服务”、“费用补贴”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化服务主体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工厂化育供苗、水稻机插机收、玉米机收、烘干仓储等加工作业服务。
2010年《农村财政与财务》总目录

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筑牢财政科学精细管理的基 石
— —
深 入 学 习贯 彻 2 1 0 0年 中央 一 号 文 件精 神
本刊 编 辑 部 ( —1 5 )
平 泉 县 加 快推 进 “ 财 工程 ” 设纪 实 金 建
闫锡 杰 卢 丙文 ( — ) 2 5
加 快转 变 经 济 发展 方式
本 刊 编 辑 部 ( —1 4 )
学 习贯 彻 2 1 0 0年 中央 一 号 文件 精 神
健全 村 级 民生 资 金 的监 管 和 完 善 立法 贯彻 落 实 科 学 发展 观
漆 峰
傅 光 明 (— 2 11)
姜 夕 云( 一 4) 1I
全 力 推进 财政 社 会 保 障 工作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 力度
统 筹 城 乡改 革 强 化 财政 支农 加 大 统筹 城 乡 发 展 力 度
— —
本 刊 编辑 部 (— ) 3 1
积 极 应对 国际 金 融 危 机 , 进 陕西 旅 游 业 又 好 又快 促
发展 h , 珏 - 杨 新 波 盂 春 (— ) 19
夯 实 农 业农 村 发 展 基 础
建 设 社 会 主 义新 城 乡
茌 刊 编 辑 部 ( —1 6 )
我 国财 政 农业 支 出 的效 应 分 析 优 化 执 收 环境 服 务 经 济 发展
李广 舜 郝 小眉 (- ) 2 8 李 欣 杨从 荣(— 2 2 1) 崔立 志 (— O 3 1)
滕 子 (— 2 31)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 : 以高度 的政治责任感 先争优 活动
开展好创 (— ) 8 4
拓宽投资渠道
加快镇赉县牧业建设步伐 李晓军(~ ) 7 5
欢迎订阅2009年《农村财政与财务》

传
真 : 1)8 16 f 0 52 1 0 6 l
中国农村财政研 究会广告发行部
农 财 与 务0年 1 7 村 政 财 28第1 4 0 期
起 到了积极 的作用 。 09 《 将一 如既往 , 着坚持 以邓小平 理论和 “ 本 三 个代表 ” 重要 思想为指导 ,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 , 服务 于农 业 、 农村 和农 民的办刊宗 旨, 求真务 实 , 开拓进取 , 办好本刊 , 为扎 实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
为从 另一个角度宣传报道财政 支农 工作的宏伟业绩 ,本刊还 刊登有关
方面的广 告业 务 ,如有需 以广告形式宣 传财政支农及发展农 村经济绩效成
果者 , 请直接与本刊广告发行部联系 。
广告发行部 电话 :0 0 6 5 18 ( 1 )8 5 9 9
财 务 室 电 话 :0 0 6 5 18 ( 1 )8 5 97
欢迎订 阅 2 0 0 9年《 农村财政与财务》
《 农村财政 与财务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财 政部 主管 、 是 中国农 村财政 研究
会主办的面 向全 国农村财政 、 农村税 务和涉农部 门工作 指导类月 刊 , 是宣传 党的财税 方针政策 ,研究农村财税 改革 、交 流农 村财税 工作经验 的重要 园
地 。本 刊 自出版 以来 , 在全 国各级财税及 涉农 部 门的关 心和大力支持 下 , 其
政 策指导性 、 业务实 用性 、 财经知识性 和文 章可读性 不断提 高 , 深受广 大读 者尤其是农 村财税和涉农部 门的基层工作 者的欢迎 和呵护 ,使本 刊在贯 彻
执行党 的农 村财政方针政策 、 宣传农村财税改 革 、 促进农村 经济发展 等方 面
建设 , 促进社会 和谐 , 开创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事业新局 面做 出新 的奉献 。
张少春副部长在全国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着力完善 领导机构 ,为顺利开展农研 会工作提供 了可靠 的保障 。总之 ,经 过一年多的会议推动 ,简报引导 、个
别敦促 等方式 的促进 ,现在全 国 23 / 的省区市一级农研会 已建立或进行 了 换届工作 ,并且还为促进农村财政改
实科学发展观 , 切实履行职责 、 真务 求 实、 凝心聚力 , 紧紧围绕财政支 农工作 对来自和可操作性 。各地要抓紧向党委
工作程序 , 面对不同类 型的债权人 , 情
况复杂 。 为做好这项工作 , 各地和有关 部 门一定要吃透中央化债精神 ,准确 把握政策界限。 在工作中 , 要坚决制止 借还债之名加重农 民负担的各种违规 行为, 防止 出现借新债还 旧债 、 偿债资 金“ 进下退” 截 留挪用其 它资金等 上 、
作, 取得 了一定成绩 。 对深化财政体制 改革 、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 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起到 了积极作用 ,并得
到 了部领导 的肯定 。
具 体 来 说 :在 加 强 财 政 理 论 研 究 方 面 , 要 抓 了 四项 工作 : 是 年 初 根 主 一
作 , 到了预期效果 , 收 受到了有 关部门
“ 个 代 表 ” 要 思 想 为 指 导 , 面 落 三 重 全
组织课题联合攻关 。三是组织成果交
流, 共谋支农 良策 。 0 7年底 , 山东 20 在 省潍 坊市 召开 了十 省 、 市财政厅 ( ) 局 农业处长 ,省农研会负责人参加 的农 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政策性保险两个 专题 的研讨会 。 四是汇集研究成果 , 编
建设 、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与方 向等 1 1个参考课题 。二是整合调研力 量 ,
地的作用 ,博得 了广大读者的一致称 赞和支持 。 在 组织建 设方面 ,以典 型引路 ,
内蒙古、宁夏自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内蒙古、宁夏自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作者:褚利明刘克勇王鹏来源:《农村财政与财务》2013年第09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和2012、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精神,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决定2013年在内蒙古、宁夏等7个省区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工作。
为了解试点省区封禁保护有关情况,研究细化封禁保护补助试点政策,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近期,我们会同国家林业局计资司、治沙办到内蒙古和宁夏自治区进行了调研。
期间采取实地考察、座谈、走访等形式,重点对内蒙古自治区的乌拉特后旗、阿拉善左旗和宁夏自治区的中卫市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对西部地区沙化土地实行封禁保护非常必要2000年以来,国家相继启动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四期、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显著改善了沙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但西部地区仍有大量不具备治理条件或因保护生态的需要不宜开发利用的沙化土地,仅内蒙古和宁夏自治区就达到4263万公顷。
这些沙化土地面积较大,集中连片,对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影响巨大。
启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沙化土地保护长效机制,既是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改善沙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迫切需要。
(一)西部地区沙化土地面积大,部分旗县植被退化,沙进人退,适宜人居的空间日趋缩减。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沙化土地面积214.4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3.3%,森林覆盖率只有11.89%,人口仅166.7万;乌拉特后旗沙化土地面积135.4万公顷,占全旗国土面积的54.3%,其中沙化趋势明显加快的土地面积6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只有7.87%,人口仅6.5万;阿拉善左旗沙漠及沙化土地面积637.6万公顷,占全旗国土面积的79.3%,森林覆盖率只有12.5%,人口仅15万。
宁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荒漠丘陵山区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9%,其中沙漠面积占23%,森林覆盖率13.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农村财政与财务》的有关宣传报道工作
作者:
来源:《农村财政与财务》2013年第03期
为了方便各界同仁为本刊撰稿,我们对2013年《农村财政与财务》期刊有关宣传报道工作介绍如下:
一、2013年《农村财政与财务》宣传报道重点
(一)围绕党的十八大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经济工作重要部署,宣传国家部委出台的有关“三农”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等法规政策及相关举措;
(二)介绍各地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措施和经验,探讨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三)交流财政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探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及配套等问题;
(四)交流总结财政在推进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推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增强农业生产保障能力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探讨农业技术转化利益机制、农业有机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等问题;
(五)交流地方在落实农业、林业、牧业财政补贴政策,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做法和经验;
(六)跟踪报道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统筹,推进涉农资金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各地在优势特色农业、小农水重点县、连片扶贫开发等现有平台上整合涉农资金的做法和经验;
(七)宣传各地财政在支持农村生态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创新财政扶贫开发机制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探索扶贫资金使用绩效等问题;
(八)介绍财政部涉农司局财政支农工作动态;
(九)介绍国外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做法;
(十)介绍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十一)介绍农村财政研究会工作动态。
此外,其他与农村财政工作相关及本刊栏目设置所覆盖的内容,也欢迎踊跃投稿,并期待有更多的作者和读者对本刊批评指正。
稿件务必写上联系人和联系方式,方便编辑部与您联系。
二、来稿要求
(一)文章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能吸引人注意,起到好的效果,文章题目要突出主题、新颖、简洁、贴切。
(二)文章内容。
1.突出重点。
要紧密围绕当前中心工作,紧扣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和主题,紧跟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热点进行宣传报道。
2.有新意。
文章不应局限在一个方面谈问题,要换个角度,换个思路,紧跟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新形势,深度挖掘,力求有新意,才能引起编者的注意、读者的共鸣。
3.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把握宣传导向。
随着国家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村经济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文章的重点应该是如何落实和完善现有政策、制度,求真务实,言之有物、经验要具体。
4.字数要求。
本刊欢迎6000字以内的具有创造性、应用性、前瞻性的文章,对触及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热点、现实性较强的文章优先录用。
对准备采用的稿件,本刊将根据版面情况,在不违背作者本意的情况下,适当压缩修改。
此外,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联系人电话等,论文如有资助背景,请注明项目编号或代码。
(三)参考文献。
本刊参考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
中文参考文献中若有3个以上作者,在文内仅列出一个作者名,再写等,若有两个作者,在文内必须全部列出;同时引用几条文献时,按出版年从老到新排列。
英文文献中期刊名用斜体表示,姓用全称,名用缩写。
(四)稿件投寄。
文字稿件请邮寄给本刊编辑部,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邮编100820,单位: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会刊编辑部。
电子稿件请发到nc3832@,稿件投送一次即可,不必反复投送编辑部,为了便于编辑部工作,现将本刊的来稿电子邮件格式要求敬告如下:邮件题目为稿件标题,邮件内容为稿件正文,邮件附件为稿件的电子版。
《农村财政与财务》编辑部 201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