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体文化常识共32页

合集下载

文学文化文体常识

文学文化文体常识

13.柳永,初名_____,字________,因 排行第七,又称______,曾官至屯田员 外郎,故世称____.作为北宋第一个专 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 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____词,促 进了词的发展. 14.李清照,号______,______派的代 表词人,主要作品集有__,_______,并称”初
文学文化文体常识
1 <论语>是________ 汇集整理而成 的 _____文集,记载了__________的 言行. 2.孔子,名___,字____,春秋末期鲁国 人.中国古代伟大的 _____,_____,_____. 3.孟子,名____,字_____,战国时期邹 人.先秦______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今 存<孟子>,为_________所著.
1 <论语>是_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汇集 整理而成的 语录体文集,记载了孔子 和他弟子们的言行.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 家. 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先 秦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今存<孟子 >,为孟子及其门人所著.
4.恩格斯,_____国思想家,______ 创始人之一. 5.孙文,字____,号____,改号逸仙,后 化名______.中国近代伟大的 ______. 6.曹禺,原名______,中国现代 _______,作品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 .
文学文化文体常识
18.黄药眠,广东梅县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 理论家,主要作品有<面向着生活的海洋>, < 沉思集>等. 19.刘白羽,北京人,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 有,<长江三日>是他以日记形式写的游记散 文. 20.闻一多,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死水 >,<红烛>等.他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 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21.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 作家,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浪尖

七年级上册 语文 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汇总

七年级上册  语文  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汇总

☆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梳理1.文学常识(1)《春》选自《朱自清全集》第四卷。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2)《济南的冬天》节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全集》)第十四卷。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3) 刘湛秋:1935 年出生。

安徽芜湖人。

诗人,翻译家,译著《普希金抒情诗选》等。

(4)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qiá)县(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政家、军事家、诗人。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5)王昌龄(?-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6)李白(701-762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7)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南河)人,唐代诗人。

(8)马致远(约1251-1321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2.文化常识(1)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

(2)重音:让主石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

(3)停连:朗读与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的中断及停顿,声音的延续及连接,无论是停还是连,都要与文章思相感情发展变化的要求相适应,不是任意的。

(4)北平:北京的旧称。

(5)水墨画: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6)木刻:版画的一种。

用刀在木板上刻画,再用纸拓印出来的一种图画。

(7)星汉:星河。

(8)左迁:降职。

(9)杨花:柳絮。

(10)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

(11)龙标:指王昌龄。

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12)五溪: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

文体常识

文体常识

文体常识一、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

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

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二、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三、新闻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

..,有时兼有议论、描写四、散文,是狭义的散文,一般称作抒情.............散文;五四时期,曾有“美文”“小品文”和“随笔.”之称;当代又有人称之为“艺术散文”。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

初中语文必备文体知识和文学体裁常识

初中语文必备文体知识和文学体裁常识

初中语文必备文体知识和文学体裁常识文体知识和文学体裁常识一.文体知识1.记叙文(1)特点: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他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中心。

(2)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有的情况下,六要素不一定都出现,某些要素可以省略。

(3)分类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影》。

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猫》。

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如《春》。

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如《紫藤萝瀑布》。

(4)方法①叙述:对事物原委、事末做直接的介绍、说明和交代,是基本的表达方式。

②描写:对人、事、物、景作具体、形象的刻画。

a. 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b. 景物描写:交代环境、烘托气氛、抒发情感c. 细节描写:具体生动③夹叙夹议:记叙或描写中穿插分析或评论。

④抒情:对感受和感情的书法和表达。

a. 直接抒情:直接抒发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b. 间接抒情:通过记叙、描写或议论来抒发感情。

5)叙述方式①顺序记叙:a. 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记叙,如《一面》b. 按事物或观察的空间顺序记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c. 作用:脉络清楚、条理分明。

②倒叙a. 先写结局,再追述事情的经过,如《一件珍贵的衬衫》b. 把后发生的某一情节提到前面去写。

c. 作用: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增强表现力。

③插叙:暂时中断中心事件的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事件的叙述,如《志的信任》。

2.说明文1)定义:以说明文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用简明、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2)特点①内容上的知识性、科学性②结构上的条序性③语言上的简明性(3)分类①按照说明对象的不同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事理说明文(阐述事理)平实性说明文②按照表现手法的不同文艺性说明文事物——事物说明文(4)说明对象事理——事理说明文5)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发时间介绍产品的制作过事物的内部结空间建筑物的方位、(6)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引资料、作诠释、摹状貌等。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部编七—九年级: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一、文学常识(一)重要作家XXX(155—220),字XXX,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与其子XXX、XXX合称“三曹”。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观沧海》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XXX(701—762),字太白,号XXX居士,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XXX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XXX”之称。

XXX(?—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

XXX(约1251—约1321以后),号XXX,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XXX、XXX、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XXX(前551—前479),名丘,字XXX,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年岁末期头脑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开创人,被后人尊称为“贤人”“至圣先师”。

XXX(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XXX合称“XXX”,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XXX(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XXX并称“XXX”。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忱旷达。

XXX(181—234),字XXX,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XXX(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XXX(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和XXX合称“XXX”,与XXX合称为“温李”。

XXX(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诗人。

文学文化常识小集

文学文化常识小集

文学文化常识小集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其中的《烛之武退秦师》被选入教材。

2.《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

3.《战国策》是记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其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被选入教材。

4.《庄子》(《南华经》)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约前369—前286)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

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逍遥游》(节选)被选入教材。

5.《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

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6、《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约前313—前238)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劝学》被选入教材。

7.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

著有《新书》,其中的《过秦论》被选入教材。

8..《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

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

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其中的《迢迢牵牛星》被选入教材。

9.曹操(155—220),字孟德,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文学文化常识

文学文化常识
9.赋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10.注疏是注和疏的并称。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如郦道元的《水经注》
11.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主要要素)、完整的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如鲁迅的《故乡》《孔乙己》。
2.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一般叙事兼议论,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如《马说》《爱莲说》。
3.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4.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赠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马生的赠序。
2.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而整理修订的《春秋》;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是相传由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的《左传》,原名《春秋左氏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
▶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
9.《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陈涉世家》《周亚夫军细柳》均选自《史记》。
10.《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

部编版语文: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

部编版语文: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
部编七—九年级: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
一、文学常识
(一)重要作家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观沧海》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乐府原是汉代朝廷中管理音乐的机构,负责采集民间的诗歌,后来把乐府采集的诗歌也叫作乐府。《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其中有不少都包含着作者的寄托和感慨。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他的《己亥杂诗》共315首,多是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即清道光十九年。
《战国策》: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的书籍。共33篇,分为十二策,分国编次,是国别体史书代表作。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它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