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都昌县南坂小学二年级美术课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江西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江西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美术,乐于创作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认识线条学习直线、曲线、弧线等基本线条,并通过练习掌握线条的运用。
2. 第二课:形状的组合学习基本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学会将形状组合成有趣的作品。
3. 第三课:色彩的搭配学习颜色的基本知识,了解色彩的搭配原则,并进行实践操作。
4. 第四课:画人物学习画人物的基本步骤,掌握人物的比例和特征,尝试创作人物画作。
5. 第五课:自然景观观察自然景观,学会用线条和颜色表达山水、花草等自然景色。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展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绘画技巧。
2. 利用多媒体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提高合作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技巧。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教学课件、视频等。
3. 范画作品、学生作品等。
六、教学计划:1. 第六课:手工制作学习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贴、折纸、泥塑等,创作有趣的手工艺品。
2. 第七课:美术字设计学习美术字的书写规范和设计方法,创作具有个性的美术字作品。
3. 第八课:欣赏与评述学习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
4. 第九课:摄影与绘画学习摄影的基本技巧,尝试用绘画表现摄影作品,探索摄影与绘画的关联。
5. 第十课:综合材料创作尝试使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如废旧物品、纸张、绘画等,发挥创意,创作独特的作品。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和实践。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江西版二年级美术教案

四、讲解注意事项
注重讲解颜色的运用,强调小加水,颜色的干湿处理直接影响到画面的好坏;对印时不能随便移动纸的位置,先印大面积的色块,再印细小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也来试一试用对折拓印的方法做一幅水中倒影的个性化设计装饰画。教师巡视辅导。
六、学生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指导绘画步骤。
1、观察猫头鹰的身体大概是一个什么形状,把复杂的形象看成简单的图形。。
2、要依照头、翅膀、腹、足、尾巴、背景的顺序来绘画,抓住特征,眼睛很大。
3、可以想像猫头鹰正在干什么,正在巡视森林或已经抓住了田鼠,还可以把猫头鹰当成人来画,给它穿上衣服,戴上帽子等,展开你们的想像吧。
4、涂色顺序和绘画顺序一样,应从上到下,背景要涂满,可以安排星星,月亮。要安排好颜色,为了突出主体,可用红黄等色涂猫头鹰,用蓝紫等色上背景。
3、从积极的情感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感受美,分析、评价美的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教学准备:猫头鹰图片、纸、铅笔、彩色颜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在《难忘的童话故事形象》这一课当中,我们认识了钓鱼的小猫、聪明善良的九色鹿、捞月亮的猴子、找妈妈的小蝌蚪这些形象,它们是多么的生动有趣,令人难忘啊!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位森林小卫士,让我们来猜猜它是谁。全班念儿歌:圆圆月亮挂天边,勇敢卫士睁大眼。警惕四周捉田鼠,保卫森林立大功。
1.师:同学们,高老师给大家看几张画,在看的时候同个性化设计学们要注意,这几幅画是怎么画的?(出示范例)
2.学生欣赏、观察。
3.把得出的结果发表,师小结学生的结果。
二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

二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
2. 第二课时:学习简单的图案绘画,如花、鸟、鱼、虫等。
3. 第三课时:学习构图的基本原则,如主次分明、疏密有致等。
4. 第四课时:学习绘画的表现手法,如写实、夸张、抽象等。
5. 第五课时:学习如何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优秀的绘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基本技巧: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3. 绘画实践:学生自主选择绘画对象,进行绘画实践。
4. 作品欣赏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如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方面。
2. 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如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等。
3. 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如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材。
2. 教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彩泥等绘画工具。
3. 参考资料:优秀的绘画作品、教学视频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现场示范绘画技巧,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绘画过程。
2. 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参与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采用作品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绘画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注重绘画安全教育,提醒学生使用绘画工具时的注意事项,确保课堂安全。
3.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鼓励学生克服绘画过程中的困难,完成作品。
江西版美术二年级下册教案

xxx xxx中心小学智善课堂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xxx xxx中心小学智善课堂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xxx xxx中心小学智善课堂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xxx xxx中心小学智善课堂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xxx xxx中心小学智善课堂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xxx xxx中心小学智善课堂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xxx xxx中心小学智善课堂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xxx xxx中心小学智善课堂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xxx xxx中心小学智善课堂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xxx xxx中心小学智善课堂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xxx xxx中心小学智善课堂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xxx xxx中心小学智善课堂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xxx xxx中心小学智善课堂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xxx xxx中心小学智善课堂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xxx xxx中心小学智善课堂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xxx xxx中心小学智善课堂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xxx xxx中心小学智善课堂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xxx xxx中心小学智善课堂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xxx xxx中心小学智善课堂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二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

二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第一章:认识颜色1.1 学习颜色的基本概念讲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认识不同的颜色。
1.2 学习颜色的混合讲解颜色的混合原理,如:红色和蓝色混合会变成紫色。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混合不同的颜色,并观察结果。
第二章:画动物2.1 学习观察动物的方法讲解如何观察动物的外形、纹理、颜色等特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物的图片或实物,了解动物的特征。
2.2 学习绘画动物的基本技巧讲解绘画动物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流畅、填充颜色等。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绘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
第三章:认识形状3.1 学习基本形状的概念讲解基本形状的概念,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认识不同的形状。
3.2 学习形状的组合讲解形状的组合方法,如:将多个形状组合成一个复杂的图形。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用不同的形状组合出一个新的图形。
第四章:画植物4.1 学习观察植物的方法讲解如何观察植物的外形、结构、颜色等特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图片或实物,了解植物的特征。
4.2 学习绘画植物的基本技巧讲解绘画植物的基本技巧,如:叶子的形状、花朵的纹理等。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绘画一个自己喜欢的植物。
第五章:创作画5.1 学习创作的步骤和技巧讲解创作的步骤和技巧,如:确定主题、构图、上色等。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创作一幅自己的画作。
5.2 展示和评价作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学生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六章:手工制作6.1 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折、粘等。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手工制品。
6.2 学习手工制作的设计和创意讲解手工制作的设计和创意方法,如:选择合适的材料、颜色搭配等。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手工作品。
第七章:欣赏名画7.1 学习欣赏名画的方法讲解欣赏名画的方法,如:观察画作的构图、色彩、技法等。
江西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江西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造产儿童的世界第1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神奇的笔第2课印印玩玩第3课我的手印画第4课水中倒影第5课吹吹画画多变的纸第6课染纸多奇妙第7课小扎染第8课有趣的纸浆画有趣的生活第9课生日快乐第10课今天我当家第11课身边的伙伴第12课线描生动有趣的发型巧手创新第13课石头变变变第14课瓶瓶罐罐穿新衣第15课会漂浮的玩具第16课会动的不倒翁红色记忆第17课井冈山下种南瓜传统的魅力第18课泥公鸡第19课花灯我们来合作第20课京九小导游第1课《难忘的中国童话故事形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难忘的事情。
童话故事和动画片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是童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从孩子们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形象入手,如:《宝莲灯》《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猴子捞月》等。
教学过程中以欣赏结合评述的方式,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活动。
通过对童话故事形象的认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在情感的交流中,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假、恶、丑的憎恨。
教材中的童话形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散思维的有利空间,使学生在重温童话故事的同时,完成学习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及形象,让学生对故事内容作出评价,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充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创设学生喜欢的学习情境,寓教于乐。
还可让学生动手创作自20目中最可爱的童话故事形象,使学生的思想情感能通过自己的创造表达出来。
学习活动的开展应注意激发学生参与“欣赏.评述"的兴趣,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从多角度去欣赏和理解童话故事情节,理解艺术家塑造出来的生动形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第2课《印印玩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美术与生活密不可分,本课通过印印玩玩,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的纹理,发现美的形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添画,进而创造出新的美术形象。
二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

二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第一章:认识颜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颜色和色彩的搭配。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艺术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基本颜色的认知。
2. 色彩的搭配原则。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认识基本颜色:红、橙、黄、绿、蓝、紫等。
2. 讲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如对比色、邻近色等。
3. 进行颜色搭配练习,让学生自由搭配颜色,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第二章:画笔下的故事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观察和描述身边的事物。
2. 将观察到的事物用画笔表达出来,创作出有趣的故事画面。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描述。
2.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
3. 让学生用画笔将观察到的事物创作成故事画面,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第三章:手工DIY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2. 创作有趣的手工作品。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剪纸、折纸、粘土等。
2.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手工制作技巧。
3. 让学生自由选择手工制作材料,创作有趣的手工作品,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第四章:欣赏名画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
2.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欣赏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作品。
2. 分析名画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欣赏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如梵高、毕加索等。
2. 分析名画作品的风格和特点,如印象派、抽象画等。
3. 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名画作品的欣赏和感受,并分享自己的艺术创作想法。
第五章:创意绘画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创意绘画的技巧和手法。
江西版美术二年级上册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美术基础知识 • 美术技能训练 • 美术欣赏与实践 • 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01 美术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
01
02
03
色彩种类
介绍红、黄、蓝、绿、紫 等基本颜色,以及颜色的 混合和变化。
色彩情感
阐述不同色彩所表达的情 感,如红色代表热情,蓝 色代表宁静。
创意绘画实践
总结词
发挥想象力
详细描述
通过创意绘画实践,让学生发挥 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 同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创作 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手工制作实践
总结词
锻炼动手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手工制作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 操作,体验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就 感,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 力。
04 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详细描述
通过学习对称、均衡、对比等构图原理,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安排画面元素的位置和比例。通过实践 练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构图原理来组织画面,营造不同的空间感和视觉效果,提高艺术审美和创作能 力。
03 美术欣赏与实践
中外经典美术作品欣赏
总结词
培养审美意识
详细描述
通过欣赏中外经典美术作品,如梵高的《向日葵》、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 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美术与科学的融合
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的学科,而美术则通过艺术的手法来表现自然和社会的美丽。在课 件中,可以通过美术作品展示科学知识,如生物的多样性、地理景观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科学知识。
科学实验和观察也可以与美术相结合,通过课件展示科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 的同时,提高观察力和实验能力。同时,美术创作也可以表现科学技术的应用,如工业设计、建筑设 计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技的应用和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则AB AC →→⋅的最小值为( )A .14-B .12-C .34-D .1-【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
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 ,OB ,OC 表示其它向量。
2.找不出OB 与OA 的夹角和OB 与OC 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解题思路】1.把向量用OA ,OB ,OC 表示出来。
2.把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求解。
【解析】设单位圆的圆心为O ,由AB AC →→=得,22()()OB OA OC OA -=-,因为1OA OB OC ===,所以有,OB OA OC OA ⋅=⋅则()()AB AC OB OA OC OA ⋅=-⋅-2OB OC OB OA OA OC OA =⋅-⋅-⋅+ 21OB OC OB OA =⋅-⋅+设OB 与OA 的夹角为α,则OB 与OC 的夹角为2α所以,cos 22cos 1AB AC αα⋅=-+2112(cos )22α=--即,AB AC ⋅的最小值为12-,故选B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5高考天津,理14】在等腰梯形ABCD 中,已知//,2,1,60AB DC AB BC ABC ==∠= ,动点E 和F 分别在线段BC 和DC 上,且,1,,9BE BC DF DC λλ==则AE AF ⋅的最小值为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运用向量的几何运算求,AE AF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再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AE AF ⋅,体现了数学定义的运用,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案】2918【解析】因为1,9DF DC λ=12DC AB =,119199918CF DF DC DC DC DC AB λλλλλ--=-=-==, AE AB BE AB BC λ=+=+,19191818AF AB BC CF AB BC AB AB BC λλλλ-+=++=++=+,()221919191181818AE AF AB BC AB BC AB BC AB BCλλλλλλλλλ+++⎛⎫⎛⎫⋅=+⋅+=+++⋅⋅ ⎪ ⎪⎝⎭⎝⎭19199421cos1201818λλλλ++=⨯++⨯⨯⨯︒2117172992181818λλ=++≥+= 当且仅当2192λλ=即23λ=时AE AF ⋅的最小值为2918. 2.【试卷原题】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1,0F ,其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为K ,过点K 的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 (Ⅰ)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Ⅱ)设89FA FB →→⋅=,求BDK ∆内切圆M 的方程.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韦达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较难题。
【易错点】1.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m x =+,致使解法不严密。
2.不能正确运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使得运算繁琐,最后得不到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1.设出点的坐标,列出方程。
2.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过程。
3.根据圆的性质,巧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析】(Ⅰ)由题可知()1,0K -,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则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my =-,()()()112211,,,,,A x y B x y D x y -,故214x my y x =-⎧⎨=⎩整理得2440y my -+=,故121244y y m y y +=⎧⎨=⎩则直线BD 的方程为()212221y y y y x x x x +-=--即2222144y y y x y y ⎛⎫-=- ⎪-⎝⎭令0y =,得1214y yx ==,所以()1,0F 在直线BD 上.(Ⅱ)由(Ⅰ)可知121244y y m y y +=⎧⎨=⎩,所以()()212121142x x my my m +=-+-=-,()()1211111x x my my =--= 又()111,FA x y →=-,()221,FB x y →=-故()()()21212121211584FA FB x x y y x x x x m →→⋅=--+=-++=-,则28484,93m m -=∴=±,故直线l 的方程为3430x y ++=或3430x y -+=213y y -===±,故直线BD 的方程330x -=或330x -=,又KF 为BKD ∠的平分线,故可设圆心()(),011M t t -<<,(),0M t 到直线l 及BD 的距离分别为3131,54t t +--------------10分 由313154t t +-=得19t =或9t =(舍去).故圆M 的半径为31253t r +== 所以圆M 的方程为221499x y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4高考全国,22】 已知抛物线C :y 2=2px(p>0)的焦点为F ,直线y =4与y 轴的交点为P ,与C 的交点为Q ,且|QF|=54|PQ|.(1)求C 的方程;(2)过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垂直平分线l′与C 相交于M ,N 两点,且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 的方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解法及所涉及的知识和上题基本相同. 【答案】(1)y 2=4x. (2)x -y -1=0或x +y -1=0. 【解析】(1)设Q(x 0,4),代入y 2=2px ,得x 0=8p,所以|PQ|=8p ,|QF|=p 2+x 0=p 2+8p.由题设得p 2+8p =54×8p ,解得p =-2(舍去)或p =2,所以C 的方程为y 2=4x.(2)依题意知l 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 的方程为x =my +1(m≠0). 代入y 2=4x ,得y 2-4my -4=0. 设A(x 1,y 1),B(x 2,y 2), 则y 1+y 2=4m ,y 1y 2=-4.故线段的AB 的中点为D(2m 2+1,2m), |AB|=m 2+1|y 1-y 2|=4(m 2+1).又直线l ′的斜率为-m ,所以l ′的方程为x =-1m y +2m 2+3.将上式代入y 2=4x ,并整理得y 2+4m y -4(2m 2+3)=0.设M(x 3,y 3),N(x 4,y 4),则y 3+y 4=-4m,y 3y 4=-4(2m 2+3).故线段MN 的中点为E ⎝ ⎛⎭⎪⎫2m2+2m 2+3,-2m ,|MN|=1+1m 2|y 3-y 4|=4(m 2+1)2m 2+1m 2.由于线段MN 垂直平分线段AB ,故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BE|=12|MN|,从而14|AB|2+|DE|2=14|MN|2,即 4(m 2+1)2+⎝ ⎛⎭⎪⎫2m +2m 2+⎝ ⎛⎭⎪⎫2m 2+22=4(m 2+1)2(2m 2+1)m 4,化简得m 2-1=0,解得m =1或m =-1, 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y -1=0或x +y -1=0.三、考卷比较本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相比较,基本相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学生的考查要求上完全一致。
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符合考试大纲所提倡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原则. 2. 试题结构形式大体相同,即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 个,每题5分,解答题8个(必做题5个),其中第22,23,24题是三选一题。
题型分值完全一样。
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题中仍涵盖了数列,三角函数,立体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重点内容。
3. 在考查范围上略有不同,如本试卷第3题,是一个积分题,尽管简单,但全国卷已经不考查了。
四、本考试卷考点分析表(考点/知识点,难易程度、分值、解题方式、易错点、是否区分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