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5篇

【导语】美术教学可以更⼤限度地解放学⽣的思想,激发学⽣的能动性,提⾼学⽣⾃⼰解决问题的能⼒。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术在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就让学⽣只去追求科学理论,艺术情感同样重要,共同提⾼才是⼀个全素质的⼈才。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美术教案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标: 1、指导学⽣利⽤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个会转动的简易玩具。
2、指导学⽣采⽤绘制、剪贴等⽅法对玩具进⾏简单的装饰。
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研究、发现玩具会转的原理。
2、⿎励学⽣制作出有创意的会转的玩具。
教具学具:纸盒、吸管、⼩瓶盖等材料及制作⼯具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教授新课: 1、导⼊: 看书中的作品图⽚,相互讨论: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转动? 2、新授: 师介绍风车及陀螺的制作⽅法及步骤。
看⼀看,找⼀找:在你带来的材料中,有哪些材料可以⽤来做风车和陀螺?其它的材料⼜能做出什么会转的玩具? 作业要求:请⽤你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个会转动的⼩玩具,并⽤画、剪贴等⽅法进⾏简单的装饰。
三、学⽣作业,教师辅导: 四、⼩结:将⾃⼰做到的玩具进⾏实验,⽐⽐谁的玩具转得久,转得快,转得稳。
五、拓展:回家去寻找更多会转的玩具,请家长⼀起研究玩具会转的原因。
六、板书设计 会转的玩具 教学反思 教学中,引导学⽣在玩中学,学中思,思中研。
由于像纸风车这样的玩具⼤多在幼⼉园做过,可以让学⽣间相互学习。
不会制作的,可以让学⽣利⽤拆解的⽅法探究制作⽅法。
2.⼩学⼆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标:参考交通图的表达⽅式,绘画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能够画出⼀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清晰地⼝述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辩认⽅向。
2、引导学⽣完整地画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具学具:绘画⼯具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讲授新课 1、导⼊: 师:⼩朋友,在我们⽣活的城市中有许多道路,每条路都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我们学校所在的路是什么路吗? 2、新授: (1)我们从⾃⼰住的地⽅来上学,你住的地⽅⼜是什么路呢? (2)平时我们上学、上街、去玩都会经过许多道路,这些路四通⼋达,你是怎样记得这些路的? (路牌、两边的建筑、路⼝等) 师⼩结:对,这些有特点的标志和建筑都可以帮助我们记得各条道路,那如果你去到⼀个陌⽣的地⽅,或是有外地朋友来,可以⽤什么办法记得道路和地点呢? 3、画地图可以让我们对⾝边的道路和环境记得更牢,⾸先你要能说出⾝边环境中的⼀些明显的重要的道路和转弯,还有⽐较⼤的建筑物,让我们从学校到家的过程画起吧。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5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5篇)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吃虫草》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的内容。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课,题材就是从学生感觉和表现上加强学生对生活、形象的审美意识。
这个课题向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自由,一个可以去发挥想象创作的空间。
本次教学的目的是了解吃虫草是一种奇花异草,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知识,结合奇花异草的形象奇特、颜色奇特、味道奇特、现象奇特的特征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重点是了解自然界中奇异花草的形象特征,难点是展开想象,描绘出奇异的植物,创作出美的、形象的、科幻的有趣画面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有关吃虫草的自然知识,并选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
2、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观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虫草捕虫的经过,并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绘画、制作。
3、情感目标: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吃虫草的知识,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表现吃虫草吃虫的情景。
难点:画面表达清晰,有遮挡关系,具有情趣性。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德育渗透:通过观察了解吃虫草的特点,引起好奇,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科学的情感。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敢于大胆表现。
并学习用综合技法表现吃虫草。
训练写生搜集信息资料的能力,提高运用相关资料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进行设计、绘画、制作的能力。
六、材料准备:课件、吃虫草图片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你见过吃虫子的草吗?生答2.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吃虫草是怎样吃虫子的?(教师出示课件:放录像学生观看,毛毡苔、猪笼草、捕蝇草、狸藻捕虫的情景。
)(二)、新授:1.看了这些吃虫草捕虫子的情景,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吃虫草图片和它的名称,学生了解吃虫草的种类)2.如果你是一株吃虫草,你会怎样吃掉小虫子?请同学上台表演。
(用肢体语言表现吃虫草吃虫子的情景,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美术绘画教案示例三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绘画教案示例三篇【导语】一份优秀的教案需要教师提前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提前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反应进行预想;还需要教师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对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的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案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引导者”和”先行者”的作用。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造型设计的知识,培养泥塑造型能力。
2、发挥想象力,用泥做一个有人脸的小罐或杯子。
3、提高学生德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设计一个有特点的人脸器物。
课前准备橡皮泥(纸黏土)教学过程一、导入:你见过特别漂亮或特别奇怪的杯子吗?有人脸的器物介绍给大家听听。
学生回答(略)二、新授:1、老师书上有两种特别的器物,一起来看一看。
打开书本,欣赏“大禾人面铜方鼎”(商)和新石器时代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提问:“这两种古代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大禾人面铜方鼎”以人脸为装饰图案;“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整体以人为造型。
)2、这样的设计给你什么感觉?学生回答(略)3、古代人为什么要在设计中将人脸运用进去吧?学生回答有人脸的器物(略)4、“同桌相互观察彼此的脸。
”“你看到同学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笑)教师用简笔画画笑的表情。
“你还会表演其他表情吗?”学生表演,教师画5、“原来人脸这么有意思,我们也来设计一个有人脸的杯子或罐吧!”6、欣赏范作。
“几件范作有什么不同?”(材料相同:紫沙泥。
制作方法有所不同,造型不同,人脸表情不同。
)7、“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脸器物?”学生回答(略)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展评:1、介绍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
2、教师总结。
【篇二】重点:探索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对印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难点:利用对印的方法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
教学流程示意(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二)、情境教学认识倒影。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10篇)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一【提要】该篇《岭南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画家眼中的儿童》由应届毕业生小编特别为需要儿童教案的朋友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内容如下:【教学目标】初步感知中国画和油画不同画家眼中的儿童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
画家眼中的儿童感知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和油画的“油彩和画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对平凡美与生活美的发现与创作情感;体会画家对生活美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范作【教学内容】画家眼中的儿童【教学过程】一。
体验活动:创设岭南版美术教案画家眼中的儿童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的情景。
摸一摸:让学生在触摸中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初步感知两种不同材料、工具的特点。
画一画:用毛笔和油画笔画“点”和“线”,观察两者有什么不同。
找一找:你认为教材中哪些作品选用了“文房四宝”,哪些选用了“油彩画布”?你是从哪里观察出来的?二.体验活动:比较工笔画与意笔画的不同。
想一想:比较《小庭婴戏图》、《牧牛》、《蒲公英》三张作品,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流畅细腻的线条,哪些地方用了粗犷的线条表现?说一说:流畅细腻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粗犷的点、线给你什么感觉?三.探究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画进行欣赏与评述。
选一选: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它给你什么感受?(提供选择词语:欢乐、吉祥、热闹、乡土气息、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可爱、大自然气息、有趣、文静、调皮、生动、亲情等)说一说: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引导观察作品的形与色,体会不同画种、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四.评述活动:评一评我喜欢的好作品。
描述:作品中描绘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提供一些美术语言,让学生选择。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精选10篇)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精选10篇)1.人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各式菜肴作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彩泥制作“菜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了解“菜肴”的制作方法,运用团、搓、压、切等彩泥制作方法表现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菜肴”,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彩泥制作,感受彩泥带来的创作乐趣,养成作业时细致耐心的态度和习惯。
重点:把自己想象的菜肴或记忆中的菜肴的造型和色彩大胆表现出来难点:作品是否有所创新,色彩的搭配和大胆有趣的造型设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引出课题喜羊羊村要举办美食节,想聘请小朋友去做厨师,还寄来了招聘启事。
招聘启事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羊村的村长,村里要举办“美食节”啦!我们想聘请几位能干的小厨师,成为村里的大厨师,但是首先要通过考核,考核题目:请你“做一道拿手‘菜’”!二、联系生活,展示美食图片,享受视觉盛宴为了让我们的小朋友们在这次厨师大比拼中发挥出自己最出色的本事,羊村长还特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灵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原来村长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美味的佳肴,欣赏各式美味菜肴,唤起记忆这些菜看上去很美很诱人,你吃过吗,知道叫什么菜名吗造型:块状的、条状的、丁状的等,还有鸡鸭鱼等形状以及各式各样的蔬菜和点心形,丰富多样。
色彩:色彩鲜艳,搭配漂亮,让人看了就想吃。
三、欣赏绘画、彩泥制作作品,感受其他表现形式1、请同学们欣赏。
农民画作品《厨房一角》,用非常夸张的色彩表现出了一道道的菜肴,具有浓烈的农家生活的味道。
2、欣赏彩泥作品鱼肉类、青菜类、面食类师:这些菜用什么做的?漂亮吗?为什么?学生:色彩鲜艳。
摆放的很漂亮。
形状美丽。
总结出一盘“好菜”的特点:(1)色彩鲜艳(2)造型美观(3)摆放漂亮。
你觉得哪个菜最漂亮?摆得最有特色?为什么?四、学习制作的方法复习泥工的基本制作方法:切、搓、揉、捏、团、压等,讲解示范螃蟹制作(1)团泥制作身体(2)搓粗条捏大钳子(3)搓细条做螃蟹腿(4)搓小球做眼睛五、美食节厨艺大赛欣赏了这么久,老师已经看到每个小朋友摩拳擦掌,已经迫不及待想大显身手了比赛要求1、用揉、压、搓、盘、切、拼接等方法制作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3篇

【导语】美术教学可以更⼤限度地解放学⽣的思想,激发学⽣的能动性,提⾼学⽣⾃⼰解决问题的能⼒。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术在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就让学⽣只去追求科学理论,艺术情感同样重要,共同提⾼才是⼀个全素质的⼈才。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美术教案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美术教案 《蜻蜓飞飞》: 教学⽬标: 1、重点地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学会⽤不同的线条和⾊彩来表现蜻蜓的美。
3、掌握创作的基本⽅法并以蜻蜓为主题创作⼀幅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蜻蜓的结构及绘画⽅法。
2、结合不同的材料,⼤胆的表现画⾯。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蜻蜓观赏VCD、标本、有关蜻蜓的绘画作品、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组织教学 ⼆、导⼊阶段 1、导⼊语:“今天⽼师要带⼩朋友到昆⾍世界去认识⼀个朋友。
”播放蜻蜓观赏VCD。
2、⼩朋友来说说这个朋友长着什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吗? 3、⼩朋友想不想了解这个新朋友的更多秘密啊,那就让我们⼀起⾛进蜻蜓的家吧! 4、揭⽰课题:蜻蜓飞飞 三、发展阶段 1、展⽰蜻蜓标本。
教师引导学⽣观察,了解蜻蜓的⾝体结构。
(蜻蜓分为:头、胸、腹。
胸部有三对⾜,这是昆⾍特有的特征,还有两对透明的对称的⼤翅膀,上⾯有很多翅脉。
头部有⼀对触⾓,还有⼀双复眼,占据头的⼤部。
腹部较长,上⾯有很多不同的花纹。
) 2、让学⽣⾃由提问,还想了解蜻蜓的哪些问题,师引导作答。
并通过图⽚让学⽣了解蜻蜓⽣活习性,如:蜻蜓好湿、下⾬天飞得很低,捕捉⾍⼦等。
3、请⼩朋友⼀起来讨论:蜻蜓是美丽的,那你们觉得它美在哪呢? 4、思考:“你想⽤什么⽅法来表现它的美呢?”并请⼏位同学到⿊板进⾏现场绘画。
5、欣赏书本范图及线描的蜻蜓绘画作品,⾃由讨论:“看看其他⼩朋友跟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样,你觉得他们好在哪,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点?” 四、作业设计 1、作业:请⼩朋友来为蜻蜓画⼀个故事,看看谁画的故事最特别,。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5篇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5篇艺术与科学既不同而又互相关联;它们在审美的方面交会。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二年级的美术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二年级的美术教案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泥、纸盒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或手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通过欣赏相关资料启发学生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与众不同的电话机。
教学重、难点:1、设计方法。
2、拓展思维。
教具学具:垫板、尺子、铅笔、剪刀、牙签、橡皮泥、纸盒、彩纸等。
相关欣赏资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实验游戏:取自然课的纸口杯与线制成的电话,请俩生表演打电话。
揭示课题:奇妙的电话机二、讲授新课1、设计原则通过图片资料简介电话的有关知识;欣赏一些电话机的设计,“这些电话机给你的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设计要新颖独特。
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己设计电话机。
”2、师示范设计一款喇叭花电话机,生纠正,引导生认识到设计原则:造型新颖的同时要满足听、说、拨号的基本功能。
欣赏达利作品《虾形电话》、《唇形沙发》等,“是否符合新与用的设计原则。
”3、设计方法分析作品:唇形沙发、彩色热水瓶、一个超现实的房间问题:“它是一个沙发,它象什么?”(嘴唇)“人的嘴唇是这么大吗?”“它是运用了什么方法设计成沙发的。
”(夸张)“这一组彩色热水瓶圆圆的瓶盖、扁扁的瓶嘴、胖胖的瓶身,象什么?”(企鹅)它是运用什么方法设计的。
(变形)“它是怎么设计成一个房间的?”“想想设计师是怎样设计的。
”(把人的脸通过夸张、重组的方法设计成一个特别的房间。
)“设计师从哪里寻找设计资料的?他们运用了哪些方法?”讨论:“我们还可以把哪些东西变成我们的设计资料?我们还有其它方法吗?”引导学生认识到把生活中常见的人物、五官、字母、建筑及各种自然物,通过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设计电话机。
4、设计材料问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表现。
”指生答。
5、讨论交流“我想设计什么样的电话机,它有什么特点。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三篇)【导语】美术教学可以更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术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就让学生只去寻求科学理论,艺术情感同样重要,共同提高才是一个全素养的人才。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三篇)》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
运用”领域。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视察习惯,通过视察分析,了解节节虫的基本制作方法。
启示学生奇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让学生去发觉生活中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在制作进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酷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知道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三、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难点: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德育渗透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六、材料准备彩色纸、广告纸、饮料瓶、纸杯、酸奶杯、果冻盒、胶卷外壳、发卷、卫生卷纸芯等。
剪子、胶水或强力胶、刻刀、细绳、小饰物。
七、教学进程1、组织教学。
2、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出示课题――节节虫(1)书中作品为何叫节节虫?(2)自然界中有哪些昆虫似书中的节节虫?3、看相干资料教学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标本等。
讨论内容:(1)结合资料谈谈节节虫的制作要点:有几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节节虫的'主要结构:头部、身体……特点:身体是一节一节的,由粗变细,头上有触角爬行……(2)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吗?4、组织学生观赏作品(1)作品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2)哪些地方有创新表现?5、提作业要求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一个富有想像力的节节虫。
采取合作或个人完成的情势。
6、完成作业教师辅导要点:设计构思新颖;灵活奇妙使用材料;制作精美细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三篇)
【篇一】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茂密的花》:
一、教材分析
学生非常熟悉花,花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使大自然更加绚丽多彩。
《茂密的花》这一课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体验生活的美好。
本节课选择了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作品《葵花园》,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情画家是如何用绘画语言表达对花的茂密、千姿百态、争奇斗妍的感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一步体验、感受自然界中花的美感。
学生的作业中,有的用线、有的用线与色相结合,提示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自己对花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茂密的花。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造型能力;能初步表现出不同种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三、重点难点
重点: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
难点: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
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会与人交流,体验合作的快乐。
六、材料准备
收集一些花的图片,并准备绘画用的彩笔、油画棒等。
七、教学过程
1、播放《自然界的花》录像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学生谈感受: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感:
多样的外形
丰富的颜色
不同的姿态
2、(板书课题)组织组际之间的交流
小组同学利用自己带来的花的图片互相介绍花的种类、名称及外形特点。
3、课件介绍几种有特点的花,用线闪烁出外形特点。
①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有特点的花的名称及外形特点。
②学生进行比较,几个同学分别到黑板上用线画出看到的花。
【篇二】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花花衣》:
【设计意图】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第三册第六课的学习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由于本课是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如果再教学生对瓶子进行包装,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新意。
所以我从增强废旧物品的实用性入手,引导学生开发废旧物品的用途,并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装饰,使这些废
旧物品既美观又实用。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对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并用包装、彩纸剪贴等方法进行装饰,使其成为一件即能美化生活,又有实用性的装饰品。
2、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媒材及方法。
3、体验制作的乐趣,提高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掌握装饰废旧物品的方法。
难点:能根据用途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具准备】
师:课件、范例、彩色纸、皱纹纸条、剪刀、乳胶等。
生:废旧物品、剪刀、乳胶、彩色纸、纽扣、毛线、彩带等等可以用于装饰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导入阶段
⑴感受历史
现代人很重视对物品的装饰,美的物品能让人赏心悦目,心情愉悦。
(课件1)。
不过装饰、美化物品可不是现代
人的专利。
你们看:这是陕西省半坡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距今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懂得要把物品装饰得美美的。
这种美化的物品还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瓷盘、瓷瓶、家具上的花纹(课件2-5)。
⑵环保意识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制造了越来越多的垃圾,给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如果我们能把原本要丢弃的物品进行改造、再利用,不就能为保护环境尽点力吗?这些东西就是用不起眼的冰棒棍、螺丝、易拉罐等创造出来的。
(课件6-7)
⑶导入课题
这些由废旧物品做成的工艺品是不是非常有创意,上学期咱们也学习了变废为宝的方法,用包装的方式把瓶子进行装饰,你们看小朋友们都把瓶子装饰得可美了。
今天老师再教同学们用几种简单的学过的方法来为废旧物品穿上漂亮的花衣裳,让它成为即能装饰生活又实用的宝贝。
(课件8-10)
2、发展阶段
⑴老师这里有个空的矿泉水瓶,想把它利用起来装点东西。
于是我把它剪开了,当成一个笔筒。
你们说这笔筒好看吗?老师把它装饰一下,你们瞧!
老师运用彩纸剪贴的方法,剪出各种点、线、面来装饰这瓶子。
(简单讲解)(课件11-12)
⑵老师要把这鞋盒子做成收纳盒,装美术工具,可外观
一点儿都不好看,装饰以后,也就成了个艺术品。
示范如何包盒子,怎样用点、线、面,甚至是画画的方法装饰。
(准备:盒子装饰成品—半成品—未装饰三种盒子进行较详讲解)(课件13-14)
⑶老师给大家一些时间思考一下,你要对废旧物品进行怎样的`改造?你想怎样装饰它?(课件15)
生回答,师对好的创意给予表扬。
3、本课练习:(课件16)
对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并穿上花花衣,使它成为既美观又实用的物品。
要求:大胆想象、制作;构图饱满,颜色搭配合理。
做工要细致。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作业展示
评价:发挥了废旧物品的什么用途?是否美观?是否精致?
6、拓展(课件17-19)
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皱纹纸条。
(课件:纸条制作方法)
师根据课件,介绍制作方法,并简单示范。
展示成品。
同学们可以课后会去尝试制作,有完成作品的可以排成照片发送到老师的邮箱。
改造和装饰废旧物品的方法还有很多,老师希望同学们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树立起美化生活和环保的意识,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篇三】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我喜欢的鸟》: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同时又融入了“欣赏。
评述”及“设计。
应用”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
自然界中的鸟种类繁多、颜色丰富、姿态各异,通过对鸟的回忆、观察、分析、表现,可以使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通过对画家艺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了解画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画家借物抒情的非凡的创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在回忆、观察、分析与交流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对画家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鸟的美感及不同种鸟的外形特点。
难点:如何表现鸟的外形特点。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六、材料准备
有关鸟的录像、课件、图片等,绘画工具或纸造型工具。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播放鸟的录像片,提观察要求:
(1)你认识这些鸟吗?你认为鸟哪儿美?
(2)鸟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
边看录像,边说出鸟的名称,边思考。
讨论:
(1)鸟的外形美;
身上的羽毛的颜色美;
姿态美……
(2)鸟都有头、嘴、翅膀……雄孔雀尾巴大,仙鹤腿长,鹦鹉……
3、探究式学习活动
组织小组讨论:
各小组同学之间利用课前搜集的鸟的图片,向大家介绍鸟的名称、习性和外形特点,准备向全班介绍。
各组代表介绍特点突出的鸟。
组织组际交流:
引导学生欣赏画家的作品,讨论:
(1)这幅画是谁画的?
(2)荷花、花瓶、鸽子与“和平鸽”有什么关系?
(3)鸽子画得怎样?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学生的作业。
提问:你认为他们画得怎样?
讨论:
鸟的特点比较突出,有的颜色鲜艳……
课件演示如何画出鸟的特点。
(学生观察思考)
4、造型训练活动
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结。
提问: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
5、课后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了解世界上有多少种鸟,鸟对人类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