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免疫剂NO在虾、蟹养殖中抗病促长作用
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影响

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影响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影响。
通过对免疫增强剂的应用,我们期望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速度、增强其免疫力,以及提升其对应激的抵抗能力。
本文将对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机制进行详细阐述,并通过实验数据来验证其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具体影响。
本文还将对免疫增强剂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前景进行讨论,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的免疫增强剂为市面上常见的几种,具体品牌及成分将在后续的研究结果中详细列出。
实验对象为健康的凡纳滨对虾幼虾,购自当地的水产市场,平均体重约为克,体长约为厘米。
所有幼虾在实验开始前均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确保无疾病且生长状况良好。
本实验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将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为四组,每组约含只幼虾。
四组分别为对照组(无免疫增强剂处理)、低剂量组(免疫增强剂低浓度处理)、中剂量组(免疫增强剂中等浓度处理)和高剂量组(免疫增强剂高浓度处理)。
实验期间,所有组别的幼虾均在同一环境下饲养,保持相同的水质、饲料和养殖管理。
实验期间,每天按照设定的剂量向各组的饲料中添加相应的免疫增强剂。
每隔天记录各组幼虾的体重、体长及存活率,计算生长性能指标。
同时,定期采集各组幼虾的血样,测定其免疫相关指标,如血细胞数量、吞噬活性、抗体水平等。
为了模拟养殖过程中的应激条件,实验期间还进行了次应激处理,观察各组幼虾在应激条件下的表现。
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比较各组间的差异,以P<05为显著性水平。
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免疫增强剂处理与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能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实验设计与方法,旨在全面评估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能力的影响,为实际养殖中合理应用免疫增强剂提供科学依据。
三、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的影响为了评估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的影响,我们在实验条件下对幼虾进行了为期六周的处理。
一氧化氮免疫剂 鱼虾抗病促生长

一氧化氮免疫剂鱼虾抗病促生长舟山水产网日期:2011-2-2姜礼燔许云萍一氧化氮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免疫剂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由美国科学家大卫发现了,此后伊格纳罗、穆拉及芬奇戈特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一氧化氮既是生物的重要的免疫分子、效应分子和信使分子,又广泛分布于人体、畜、禽、鱼、虾、蟹、贝等生物机体中,参与多种生理、生化如抗病促长及其机理效应。
由于此发现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而引起众多科学家的高度关注,伊格纳罗在1998年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从而掀起了全球医药、生物及化学界对一氧化氮的研究热潮。
一氧化氮在动物体内各种生理、生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除调节体内心脑血管系统、增加新陈代谢、调节胰岛素分泌,解除堵塞血管带来的脑卒和心肌梗塞以外,还起着灭菌、灭病毒和灭寄生虫等作用。
研究证实,产生一氧化氮的机制是体内备有L-谷氨酸、L-精氨酸、花青素及维生素C、维生素E等主要前体物组分,通过一氧化氮的合成酶催化成多价胍基氮离子与强氧化物合成渗透性极强的小分子一氧化氮物质。
此反应甚速,在组织中的半衰期仅几秒钟。
在我国科学界研究一氧化氮对生物免疫抗病的性能已历时多年了,笔者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就筛选纯天然植物萃取一氧化氮前体物应用于水生养殖动物中抗病获得良好的效果。
防治鱼类出血病从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主要淡水养鱼地区每年皆屡发生草、鲢、鳙等家鱼的出血性败血病,甚至波及鳜、鲈、鮰等特种养殖品种,且其病情来势猛,流行面广,加之并发细菌性烂鳃、赤皮等疾病,死亡率一般在30%~40%,有的几乎“全军覆没”.各地对策常采用氯、溴、季铵盐等外用消毒剂,或结合内服抗生素等药,虽然这些措施有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副作用。
因而笔者选用具有高效、速效及无任何副作用的生物制剂--一氧化氮前体物质复配增效剂而成的一种新型生物免疫剂(NewBioactiveadditive简称BOA),通过内服效果十分满意。
由于提高了免疫功能增强鱼体质,几乎不患病了。
免疫增强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水产渔业 Shuichanyuye免疫增强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于 泳免疫增强剂具有无污染、成本低、效果高、安全等特点,能够有效代替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由此在水产养殖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由于养殖需求的增加,免疫增强的运用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文将简要概述免疫增强剂来源及作用,并分析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一、免疫增强剂的来源及作用1、免疫增强剂的来源20年代起便开始了免疫增强剂的研究,同时开发了相应的生物制品。
Genny和Ramon于1923年研制出了白喉类毒素;两年后,Roman通过研究表明在疫苗配置过程中添加成分会引发免疫应答,通过发现显示:将金属盐类置入抗原溶液中,能够显著增强机体内维生素、淀粉以及油脂对白喉类毒素的应答。
2、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机制(1)有助于增强细胞的免疫力针对外源入侵物,细胞具有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这是细胞作出的防御反应,使用免疫增强剂能够促使水产动物的防御机制得到强化。
就鱼类来说,鱼表面的皮肤、鳞片、黏液均是鱼的第一道防线,形成了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
这一防线如果受到损害,则会吸引病原微生物,则会使得机体内部吞噬细胞发生反应引发吞噬作用。
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吞噬细胞能够抑制病原体及外源细胞,并且对此具有良好的活性。
使用适当的免疫增强剂能够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促使机体病原体能够有效去除,加强鱼类的抗病能力。
(2)有助于增强体液免疫力根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加入维生素C,能够有效提升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同时,还有研究结果显示,添加免疫增强剂能够促使机体抗体得到提升。
还有数据表明,给大西洋鲑注射酵母葡聚糖相比于未注射的鱼类机体内拥有更高的爱德华菌免疫抗体。
二、水产养殖中免疫增强剂的运用1、维生素的运用维生素是机体必备的一种有机物质,主要作用于维持生命活动,促使人体保持健康状态。
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活性物质,虽然在人体内含量偏少,但是却是必备的存在,是人类和动物在摄入食物过程中获取的微量物质,能够促使人与动物的生理功能保持正常,同时,在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几种免疫增强剂改善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抗氧化和免疫性能的研究

几种免疫增强剂改善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抗氧化和免疫性能的研究本文采用中华绒螯蟹为对象展开研究,利用生理生化研究方法和免疫学技术,探究了几种主要免疫增强剂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补充和丰富了虾、蟹类免疫增强剂的基础资料,同时还可为生产中采用免疫增强剂进行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提供借鉴。
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四种免疫增强剂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为探究不同免疫增强剂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实验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并分别在基础饲料中补充0.1%、0.15%β-葡聚糖(β-glucan,BG),0.1%、0.2%甘露寡糖(Mannan oligosaccharide,MOS),1%、2%菊粉(Inulin,IN)和0.15%、0.3%杜仲提取物(Tochu,TC),制成8种饲料,投喂幼蟹(0.33±0.00g)8周。
实验结果表明:0.15%BG和0.1%MOS处理组幼蟹的增重率(WG)和特定增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饲料系数(FCR)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同时,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能显著影响幼蟹肝胰腺的抗氧化能力,0.1%BG,0.15%BG和0.2%MOS处理组的幼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0.15%TC处理组幼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投喂0.15%BG,0.2%MOS,0.15%TC和0.3%TC饲料的幼蟹,其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显著高于饲喂对照饲料的幼蟹。
0.15%BG,1%IN处理组幼蟹,其肝胰腺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饲喂添加BG,MOS,IN和TC饲料的幼蟹,其血清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此外,饲喂0.1%BG饲料的幼蟹,其血清溶菌酶(LZM)活性显著高于饲喂对照和0.3%TC饲料的幼蟹。
两株乳酸菌发酵液在母猪上的应用研究

7.70±0.442 6.65±1.09a
7.63±0.303 7.15±0.31
a
¨ 1蚪
1 1 O O 0 0 0 0 0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8.95±0 57“6.07±1.12a 8.98±0.426 6.13±0.923
6.20±1.243 6.41±0.673
m
1±0.33a
注:进行行比较,肩注字母相同者表示差并不显署(P>O.05);
参考文献:
[1】陈鲜鑫,王金全,王春阳,等.乳酸茵发酵液体饲料对生长猪 性能和粪中微生物区系的影响Ⅱ】.饲料工业2010,4(31):40—42. [2】何谦,吴同山,李岩.发酵液对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生产性 能的影响Ⅱ】.畜牧与兽医,2008,6(40):62—64. 【3】李芳,饲料的液态发酵处理及其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消化道 微生态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0. [4】魏金涛,赵娜,杨雪海,等.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和饲料养分表现消化率的影响Ⅱ]中国粮油学报,
【收稿日期]2013一02—15
的效果更佳。试验结果表明,通常可提高成活率达 85%~95%,增产率9%~31%,且其产品质量明显 提高,颇受当地渔农民的好评。现就其在养殖青虾、 河蟹方面应用及其结果简介如下,供参考之用。
1主要成分及其机制作用
新型生物免疫剂NO是从纯天然植物中萃取 的活性物质,主要成分为L一精氨酸、L一瓜氨酸、口 一褐壳素、花青素、维生素B、维生素E、维生素C 及硒、锌等营养物复配植物性增效稳定剂,通过投
粥伽
∞ 埘
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o.05),以下表同。
2.2母猪产仔性能及腹泻率
由表3可知,对照组、试验组,母猪产仔头数分 别为10.18和11.23头,差异不显著(尸>0.05)。试 验组的仔猪出生重及断奶重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 著(尸<0.05)。
二硫氰基甲烷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二硫氰基甲烷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二硫氰基甲烷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和杀菌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中。
在对虾养殖中,二硫氰基甲烷可以起到防治病虫害和提高养殖效益的作用。
二硫氰基甲烷可以有效防治对虾养殖过程中的病虫害。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原体和害虫的侵袭,如白斑病、红斑病、螃蟹等。
这些病虫害会给对虾的生长和养殖效益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二硫氰基甲烷具有较强的杀虫杀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喷洒或浸泡对虾养殖池塘或养殖设备,可以杀灭病原体和害虫,保护对虾的健康生长。
二硫氰基甲烷还可以提高对虾的养殖效益。
在对虾养殖中,常常会面临着养殖密度过高、水质恶化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对虾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而二硫氰基甲烷可以通过杀灭对虾养殖池塘中的有害微生物和有机物,改善水质状况,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状况。
同时,二硫氰基甲烷还可以刺激对虾体内免疫系统的活性,增强对虾的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提高对虾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从而使养殖效益得以提高。
二硫氰基甲烷还具有一定的环境友好性。
相比于其他常用的杀虫剂和杀菌剂,二硫氰基甲烷具有低毒性、低残留和低污染的特点。
在对虾养殖中使用二硫氰基甲烷,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这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虾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二硫氰基甲烷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使用说明和剂量要求,以免出现过量使用或误用的情况。
同时,应与养殖专家和农药经销商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相关的使用技术和注意事项,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硫氰基甲烷在对虾养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起到防治病虫害和提高养殖效益的作用,而且具有环境友好性。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要求,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虾养殖业的发展,二硫氰基甲烷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为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虾蟹养殖中如何正确应用微生态制剂

虾蟹养殖中如何正确应用微生态制剂随着健康无公害养殖的普及和推广,微生态制剂以其无毒害、无残留等优点,越来越受养殖生产者的青睐,为了使养殖者进一步合理正确地使用微生态制剂,笔者现将其作用及使用简介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一、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原理1、维持虾蟹体内外微生态系统平衡:虾蟹肠道内天生存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种群,并处于一定的动态平衡之中,当机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如受饲料变化、环境温度变化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的影响,这种平衡就会失去,原有优势种群发生变化,造成虾蟹机体抵抗力下降。
这时通过拌服含有微生态制剂的饵料,让有益微生物在肠道内大量增殖,通过产生代谢产物和类抗生素物质,降低肠道pH值,以及与有害微生物竞争养分,能起到抵御致病微生物产生和繁衍的作用,从而保持和恢复肠道内微生态系统的平衡。
2、合成酶和维生素:某些微生态制剂在虾蟹体内可产生各种消化酶并合成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促生长因子等,分泌活性物质,参与能量和维生素代谢,促进虾蟹对饲料的利用。
有些酶类在虾蟹肠道内含量较少,甚至根本无法合成,产生这些酶类的有益微生物对保证虾蟹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3、拮抗和保护作用:有些有益微生物在虾蟹肠内迅速繁殖,能和病原微生物竞争肠内的定居部位,抑制病原微生物附着在肠细胞壁上,与病原微生物发生竞争性拮抗作用,从而保护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
4、增强机体免疫力:某些有益微生物能使虾蟹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加快,T.B.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多,从而提高虾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水平。
5、生物夺氧竞争:虾蟹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菌群以厌氧微生物为主,当某些好氧性有益微生物以孢子状态进入消化道后,迅速增殖,消耗肠内大量氧气,使肠内氧气浓度下降,造成有助于厌氧微生物生长、不利于好氧致病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同时恢复正常的体内微生态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和促进生长的目的。
6、降低有害物质的产生:虾蟹肠道内大肠杆菌等有害微生物活动增强时会导致蛋白质转化为氨、胺和其他有害物质,由于微生态制剂能明显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减少氨及其它腐败物质的过多产生,使粪臭气减少。
利用免疫刺激剂预防虾、蟹的传染性疾病(上)

关于 甲 动物血细胞 的分类 , 壳 已有部分研 究报告 , 而不同研究者对血细胞的命名有所不 同。 导致 甲壳动物血细胞名称复杂化的主要原 因是不同的研究者在研究 甲壳 动物血 细胞时 所使用方法有所不同 ,因为不同的抗凝剂 、 缓 冲系统 、 温度、 试验 采血方法 、 保存 时间 、 固定
角度 , 为了深入探索高等脊椎动物机体防御机 能, 而将水产虾 、 蟹等无脊椎动物机体 防御机 制作为其原型进行研究而获得的部分结果。 只 是近年来, 世界各国面对水产养殖 甲壳动物各
种疾病频发 的现状 , 了解水产甲壳动物的各种 疾病以及阐明对这些疾病的机体防御机能 . 才 引起了人们 的重视。 现有 的资料表明, 甲壳动物的机体防御 系 统与脊椎 动物一样. 主要包括细胞和体液性 因 子。 由于一部分体液因子是在细胞 内产生并储 藏在细胞 内发挥作用 的, 所以将两种免疫 防御 因子严格 区分是很 困难的。然 而. 了 为 叙述 的 方便,本文中仍将细胞和体液 因子分开介绍 .
胞 ,G细胞极少参与吞噬活动 ,而 G细胞则 S 完全没有吞噬活性。绿泳蟹 ( ac u a 一 C ri sm l n e , ) 一 血细胞 的吞噬活性只存在于 H细胞。根 据现有的研究结果 .至少已经证明了虾类的 s G和 G细胞 . 虾类和蟹类 的 H细胞 是具 螯 有吞噬功能的。 水产 甲壳动物血清 中也存在 对血细胞吞 噬活性具有调理作用 的物质 。澳 大利亚 出产 的淡 水 龙虾 (aaheasbcr au ) 美 洲 P rc ar i i ts , p an 龙 虾( o , a ei ns . H aa ̄ m r a u )单肢 虾和 日本对 c 虾血清 中存在 调理活性 物质都 已经被证实 。 对于绿泳蟹 ,以往 的报道认为其血清 中不含 调理 活性物质 , 但是 . 后来 的研究结果表 明在 其 血清中添加 B 1 3 葡聚糖后 , 一 ,- 能使血 清中 具有 调理活性 的物质活化 .其调理活性 即可 显示 出来 。能激发 甲壳动物血细胞吞 噬活性 的外因性 物质 , 除作为真菌细胞壁成分的 B 一 1 3 萄聚糖外 。还有从革 兰氏阴性菌 中提取 ,- 的脂多糖 ( p pl aca d, P ) 。B l 1 oo s h r e L S 等 i yc i —, 3 萄聚糖 已被证实能刺激淡水螯 虾和海 产绿 一 泳蟹血细胞 的吞噬活性 。 L S已经被证 明 而 P 能刺激美洲龙虾血细胞 的吞噬 活性 。能导致 甲壳动物血细胞吞 噬活性急剧下 降的外界 因 素主要有水 温 。饲养环境 的恶化 以及农 药污 染等。 脊椎动物 的吞噬细胞 内由于存在各 种酶 类, 所吞噬的异物是在 细胞 内完成 消化过 程 . 具有很强的杀菌活性 。 而在水产甲壳动物中, 已经证明绿泳蟹 和对虾 的血细胞 中也存 在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粪便 中乳酸菌数量显著提高 ,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 菌数量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 , 母猪饮用乳酸
菌 发 酵 液 l周后 , 粪 便 中的乳 酸 菌 含 量 升 高 , 大 肠
对 母猪 饲 喂乳 酸 菌发酵 液 , 可 提高母 猪 肠道 内
杆菌含量降低 , 但大肠杆菌变化差异不显著 , 与其
【 摘 要】 主要介 绍新型 免疫 剂一氧化 氮( No) 在虾 、 蟹养殖 中抗病促长作 用, 它能提 高免疫力 , 增强虾 、 蟹食欲 , 改善体 内消 化功能和新陈代谢促进 生长 , 同时能有效 实施 生物 治理, 提 高成 活率和增产率; 节省开 支, 降低 成本以及加 强种质 资源 , 杜绝污 染, 实施健康养殖 。
广东饲料 第 2 2 卷第 4 期
2 0 1 3 年4 月
新型生物 免疫 剂 No 在虾 \ 蟹养殖 中抗病 促长 作用
姜礼燔 许云 萍 王 乙力 邢红平
( 四川 天添生物科技应用有 限公 司 , 四川 成都 6 1 0 0 0 0 )
[ 中图分类号】 S 9 6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1 1 0 0 5 — 8 6 1 3 ( 2 0 1 3 ) 0 4 — 0 0 2 5 — 0 3
用, 还增强细胞免疫力和增长力 , 加速细胞分裂促 进发育生长 , 以及加强清除体内有害 自由基和代谢 物。在机体 内 N O的作用是其他内源性抗氧化物的 千倍。 国外学者 N . B . T e r e n i n a 等人( 2 0 0 0年) 及A . C o r t e 等( 2 0 0 6 年) 曾对虾 、 蟹等 甲壳动物专作示踪
研 究结 果不 完全 一致 。
3 . 2母猪 产仔 性 能及 腹泻 率分析 与讨 论
的有益菌数量 , 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病原菌的生长 繁殖 , 促进母猪体 内的微生态平衡 , 提高母 猪的生 产 性 能 。 发 酵 液 可 显 著 降 低 仔 猪 的腹 泻 率 ( P< 0 . 0 5 ) , 并提高仔猪出生重和断奶重( 尸< 0 . O 5 ) 。 参 考 文献 :
… 1 陈鲜鑫 , 王金全, 王春 阳, 等青L 酸茵发酵液体饲料对 生长猪 性 能和 粪中微生物 区系的影响U J _ 饲料 工业 2 0 1 0 , 4 ( 3 1 ) : 4 0 - 4 2
饲 喂乳 酸 菌发 酵液 可 以提 高母 猪 采食 量 , 增 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泌乳( 李芳 , 2 0 1 0 ) 。 何谦等( 2 0 0 8 ) 研究 , 在断奶仔猪 日粮中添加 5 % 乳酸菌液体菌种进行约 8 h的发酵 后, 仔猪平均 日增重提高 1 3 . 9 %, 差异极显著 ( 尸<
4结论
[ 5 ] 王翔 , 陆文清. 发酵液对大肠杆 菌感染仔猪的 生长性 能、 肠
道菌群和血 清生化参数 的影响【 I 】 . 饲料与畜牧, 2 0 0 8 , 9 : 2 8 — 3 0 .
・
2 5・
广东饲料 第 2 2 卷第 4 期
2 0 1 3年 4月
4 0 %、 3 0 %, 麦片 3 0 %、 2 0 %。结果 见表 1 。
用, 并取得甚佳效果 , 尤其在虾 、 蟹等特种水产养殖
一
的活性物质 ,主要成分为 L 一 精氨酸 、 L 一瓜氨酸、
褐壳素 、 花青 素 、 维生 素 B 、 维生素 E 、 维生素 c
【 收稿 日 ̄ J ] 2 0 1 3 - 0 2 - 1 5
及硒 、 锌等营养物复配植物性增效稳定剂 , 通过投
『 2 2何谦, 1 吴同山, 李岩. 发 酵液对规模化猪场断奶仔猪 生产性
能 的影 响 U 1 . 畜牧 与兽 医, 2 0 0 8 , 6 ( 4 O ) : 6 2 — 6 4 .
3李芳, 饲料 的液态发 酵处理及 其对仔猪生长性能和 消化道 微 生态的影响【 D 】 . 浙江师范大学, 2 0 1 0 . 『 4 1 魏金涛, 赵娜, 杨 雪海, 等. 发 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 能、 血 液生化 指标和 饲料养 分表 观消化 率 的影响 I l 1 . 中国粮 油学报,
的效果更佳 。试验结果表明, 通常可提高成活率达 8 5 %一 9 5 %, 增产率 9 %~ 3 l %, 且其产 品质量明显 提高 , 颇受当地渔农 民的好评 。 现就其在养殖青虾 、
河 蟹方 面应用 及其 结果 简介 如下 , 供参考 之用 。
1主 要成分 及 其机制 作用
新 型 生 物 免 疫 剂 NO是 从 纯 天 然植 物 中萃 取
2 0 0 9 , 2 ( 2 4 ) : 1 3 0 — 1 3 3 .
0 . 0 1 ) , 腹泻率降低 5 0 %以上。为本研究母猪饮用乳 酸 菌 发 酵 液后 显 著 提 高 仔 猪 的初 生 重 和 断 奶 重 结 果提供依据 ,但饲喂乳酸菌发酵液时母猪 已妊娠 ,
故对 母猪 的产 仔 头数影 响不 显著 。
表1 青虾 、 河蟹对五种食欲诱食行为反应表
喂进人养殖动物体 内神经组织和循环 系统的 内皮 细胞 中, 经一氧化氮合酶( N i t r i c o x i d e s y n t h a s e ) 催化 成多价胍氮离子 ,与氧合成渗透性极强 的小分子
N O物质。 此反应甚速, 于组织内仅几秒钟即渗入体 细胞基因中, 起保护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和端粒酶作
[ 关键词】 一氧化 氮; 虾、 蟹; 免 疫力; 健 康养殖
当今 , 一氧化氮 ( N O) 免疫剂 已在全世界 各 国 广泛应用 , 在防治人类心脑血管等疾病方面起到卓 越作用。但迄今 尚未见在水生虾 、 蟹养殖 中抗病促
长报 道 。本 文笔 者 自上世 纪 8 0年 代 初开 始调 查 研 究, 筛选 纯 天然 植 物 制备 , 作 为抗 病促 长 的饲 料 添 加剂 , 分 别在 粤 、 闽、 浙、 宁 等 一 些 水产 畜 禽 场 中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