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用)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含答案)

(用)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读图完成回答下列问题。

1.M点海拔可能是()A.25米 B.65米 C.120米 D.220米2.该地断崖处有一攀岩训练场,该攀岩训练场的攀爬高度可能为()A.25米 B.65米 C.120米 D.220米3.N地的地形可能是()A.山丘 B.洼地 C.山脊 D.山谷4.下列不属于外力作用的是()A.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沉积作用 D.变质作用5.黄土高原呈现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其形成原因是()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6.有关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地壳的物质是岩石,很稳定坚固,不变化B.在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既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C.地壳隆起处的岩石都是岩浆岩D.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是自身不断循环和转化,与地球外部的物质和能量无关7.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8.数码①②③④表示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①——变质作用 B.②——外力作用C.③——重熔再生作用 D.④——沉积作用9.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类岩石都可以转化为岩浆B.三类岩石均可能含有石油C.三类岩石可互相转化D.三类岩石与岩浆可互相转化10.在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中,内、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而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下列地质现象中,现阶段以内力作用为主的是()A.桂林山水的形成 B.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C.黄土高原的形成 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读宁夏平原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1.下列能正确表示宁夏平原形成过程的是( )A.地壳抬升→断裂陷落→流水侵蚀B.地壳抬升→褶皱凹陷→流水侵蚀C.地壳抬升→断裂陷落→流水沉积 D.地壳抬升→褶皱凹陷→流水沉积12.与宁夏平原地质构造相同的地区是( )A.渭河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台湾海峡下图示意恒河下游某江心沙洲地形及气候状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题(解析版)-精选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题(解析版)-精选教育文档

《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以下两题。

1.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 )A.避开河谷B.避开山脊C.联系居民点D.避开断层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A.瀑布B.洪积扇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单位:米)与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以下三题。

3.甲、乙两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A. 100米B. 200米C. 199米D. 150米桂林山水甲天下。

读“桂林山水景观图”,完成以下两题。

4.塑造桂林山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5.甲、乙两处的地貌分别是()A.冲积扇和三角洲B.冲积扇和海石柱C.黄土塬和三角洲D.黄土塬和海滩6.下列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冲积平原是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②洪积平原形成于山前地带③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④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上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单位:m)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7.按照“在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在Q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聚落分布示意图。

回答以下两题。

8图中连接a,b两地的四条规划公路,修建难度较小,成本较低的线路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是两幅大河河口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9.若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淤积而扩展,按一般规律,最终将分别与河流的哪一岸相连()A.甲岸、丙岸B.乙岸、丙岸C.甲岸、丁岸D.乙岸、丁岸图甲是“黄河干流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0.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聚落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分布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测试题及答案

密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一 二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读“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 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A .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 .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 .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 .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图①所示的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图②),回答3~4题。

3.路南石林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②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4.塑造路南石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C .冰川侵蚀 D .海浪侵蚀读黄河示意图,回答5~7题。

5.图中河床剖面呈“V ”字形的河段是( ) A .a B .b C .c D .d6.下列关于a 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 .聚落会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 .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密封线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7.关于d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泥沙含量大,因此三角洲增长速度快B.d处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航海运输C.d处因河网密布、地形平坦,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D.入海口处三角洲增长慢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

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A.褶皱 B.背斜 C.向斜 D.断层9.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B.甲处有利于储存地下水C.修一条南北向隧道选址丁处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10.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 )A.地壳运动所致 B.内力作用所致C.岩浆活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1)意图(图2)”,回答11~12题。

(完整word版)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测试题

(完整word版)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测试题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1.上图所表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 D.②④2.图中④所示地质构造可能形成的地貌是A.褶皱山B.风蚀地貌C.河口三角洲 D.高地或谷地3、下图表示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原因,请判断图中甲、乙两处分属何种岩石( )A、岩浆岩和变质岩B、变质岩和沉积岩C、沉积岩和岩浆岩D、沉积岩和变质岩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的岩石属于良好建筑材料的有()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5.对于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P处岩层受挤压隆起成山B.Q处岩层因岩浆活动拱起C.④处岩石的年代比Q处老D.②岩石的形成属外力作用读下列四幅图,完成6~7题。

6.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乙—甲—丁D.丙—丁—甲—乙7.影响图中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内力作用B.冰川作用C.流水的侵蚀作用D.流水的搬运作用8.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计划修建从a村到b镇的公路,在图中①②两个线路方案中,你认为较为合理的是,理由是(2)a聚落与b聚落同属于一个行政区而b聚落发展成为了人口规模较大的乡镇,试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3)河流在b聚落发展中的作用是9.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地地形是,其形成原因是(2)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和(3)丙处地貌的名称是,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10.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好,还是B处好?。

理由是。

(2)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原因是。

(3)河流的下游常常形成什么堆积地形?其成因和特征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试题《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图中大青山地区考察,发现第四纪晚期形成的大量杂乱无章的松散堆积物(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地表物质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力沉积B.冰川堆积C.流水侵蚀D.海浪沉积2.与现在相比,松散物质形成时期()A.全球亚热带位置偏北B.全球陆地面积较大C.全球热带雨林带消失D.全球雪线海拔较高一位教授在对滇西北某山地考察时写到⋯⋯继续向上,脚下不再是如茵的低草。

放眼望去,碎石遍布,或圆润,或棱角分明,仿佛铺垫公路的路基。

这里是此次考察的目的地——高山流石滩日光猛烈地投射下来,我的半边脸被日光晒得散出热气,而逆光的半边脸,却被山风拍打得如手中相机的铁皮一般冰凉。

”下图为该教授拍摄的流石滩景观照片。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95.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在图中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A .搬运B .堆积C .侵蚀D .风化研究地质构造,可以科学地推断地层形成过程与地貌的关系。

上图示意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6.对岩石①、②、③形成的先后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 )7.对岩石②形成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堆积作用3.此时教授正站在A .高山草甸带B .冰川带4.流石滩碎石最可能是A .冰川消融后的沉积物C .高寒荒漠D .高山苔原带 B .风力搬运的堆积物A .③→①→②B .①→②→③C .①→③→②D .③→②→①据此完成下面小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试题3/ 9B .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外力侵蚀→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堆积作用C .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水平挤压→堆积作用→外力侵蚀D .岩浆喷发→地壳下降→深海沉积→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 8.既是家庭装修中常用的石材,又属岩浆岩的是A .石灰岩B .花岗岩C .大理岩D .玄武岩据科学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原来是一片海洋,按照其上升速度计算,目前的高度应该是 20000 多米,但是其最高点实际只有 8844.43 米。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含解析) 新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含解析) 新

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关于地貌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内力作用才会使地表发生巨大变化B.地表形态的变化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C.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2.读“台湾岛形成过程示意图”,影响台湾岛成陆的主要因素是()。

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C.海水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3.下列选项与下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4.造成青岛海滨“石老人”景观的主要作用力是()。

A.风化和风力侵蚀 B.风化和波浪侵蚀C.风力搬运和沉积 D.流水搬运和沉积暑假期间,重庆大学的学生到西藏、云南旅游。

据此完成第5~6题。

5.到丽江玉龙雪山时看到外形酷似尖尖的金字塔的山顶(角峰),形成这一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板块碰撞 B.冰川侵蚀C.流水侵蚀 D.断裂上升6.到虎跳峡时,导游介绍的金沙江峡谷成因中,正确的是()。

A.地壳断裂,冰川侵蚀B.地壳断裂,流水下切C.地壳张裂形成谷地D.地块断裂陷落,形成谷地7.下图为一位旅行者拍摄的某地自然景观图。

图示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冰川侵蚀作用B.流水沉积作用C.风力沉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8.下列关于图中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甲处是背斜B.只有乙处是向斜C.乙处适宜开凿隧道D.丙处岩层顶部受挤压,易形成断层9.下图是“某地区地质地貌演变过程示意图”,表示演变过程的四个阶段,正确的时间顺序是()。

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10.下面四幅图所示山体主要为断层作用形成的是()。

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貌属向斜山B.该地貌是先出现火山活动,后发生沉积形成C.该地貌的岩层完全是在干旱环境下沉积形成D.Q岩层的形成时间比石灰岩晚2010年3月28日山西省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50多人被困井下,结合下面地质构造剖面图,完成第12~14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检测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以下两题。

1.招致图中铁路途弯曲的主导要素是 ( )A.避开河谷B.避开山脊C.联络居民点D.避开断层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图中c处最有能够构成的河流地貌的称号是()A.瀑布B.洪积扇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以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单位:米)与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以下三题。

3.甲、乙两处相对高度最大能够是()A. 100米B. 200米C. 199米D. 150米桂林山水甲天下。

读〝桂林山水景观图〞,完成以下两题。

4.塑造桂林山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腐蚀B.风力腐蚀C.冰川腐蚀D.海浪腐蚀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5.甲、乙两处的地貌区分是()A.冲积扇和三角洲B.冲积扇和海石柱C.黄土塬和三角洲D.黄土塬和海滩6.以下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冲积平原是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①洪积平原构成于山前地带①三角洲平原构成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域①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下游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以下图为〝某地域自然景观散布表示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单位:m)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7.依照〝在地势平整、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树立聚落〞的原那么,在Q地聚落选址的最正确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以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聚落散布表示图。

回答以下两题。

8图中衔接a,b两地的四条规划公路,修建难度较小,本钱较低的线路是()A. ①B. ①C. ①D. ①以下图是两幅大河河口表示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9.假定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时淤积而扩展,按普通规律,最终将区分与河流的哪一岸相连() A.甲岸、丙岸B.乙岸、丙岸C.甲岸、丁岸D.乙岸、丁岸图甲是〝黄河支流表示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0.以下关于a处聚落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聚落规模普通较大B.聚落散布在地势比拟高的开阔地C.聚落普通散布在水能丰厚的峡谷区D.聚落普通沿河谷呈狭长带状散布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厚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含答案)

《地表形态的塑造》测试题一、单选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山岭是由( )A.背斜形成的B.向斜形成的C.岩浆喷发形成的D.断层形成的2.以下地形区中,是由该图所示构造形成的是( )A.庐山B.喜马拉雅山C.阿尔卑斯山D.唐古拉山3.断层线被侵蚀后形成的地形最可能是A.谷地 B.山地 C.丘陵 D.高原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河段( )A.R1含沙量小于R3B.R1径流量大于R2C.R1流速快于R2 D.R2结冰期长于R35.早期聚落最可能分布在( )A.①②两地 B.①④两地 C.③④两地 D.②③两地同一时期在海洋上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

在地质时期内,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下图是某海域不同地质时期(①→④)形成的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图示地质时期(①→④)内,该地海岸线的变化是( )A.①→③海退,③→④海进B.①→③海进,③→④海退C.①→②海退,②→④海进D.①→②海进,②→④海退7.丙岩脉及丙岩脉形成时产生的丁岩石按成因划分分别属于( )A.沉积岩、岩浆岩B.岩浆岩、变质岩C.变质岩、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地形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图示地区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聚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呈团状B.该类型聚落一般规模较大,人口较多C.该聚落最典型的分布区在我国华北平原D.该聚落沿河谷分布,因为河谷地形平坦9.有关图示地区交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地形影响较小,交通线路稠密B.受地形的影响,交通线主要沿河谷分布C.该地区交通线路呈网状分布D.该地区交通线的选址应选择路程最短的10.下图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照片。

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推断,A.甲以岩浆岩为主,有生物化石存在B.乙在莫霍面之上,形成年代早于甲C.丙为变质岩,由乙冷凝固结成岩D.丁出现强烈断裂,褶皱构造明显11.下面关于喀斯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有()①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②该地貌的缺点是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还易引起水土流失③它是四大圈层共同作用的结果④它的形成就是含有CO2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和淀积作用的结果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读某山麓冲积扇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种地表形态中,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瀑布、戈壁B.沙丘、黄土地貌
C.冰蚀谷、喀斯特地貌D.三角洲、冲积扇
2.下列地理名称,按组成和被组成的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①岩石②元素③矿物④地壳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3.下列关于地表形态演变的叙述,与示意图相符的是
A.甲到乙主要是外力作用
B.乙到丙主要是外力作用
C.甲阶段没有外力作用
D.乙向丙过程内力为主,丙向丁过程外力为主
读板块示意图,完成4-5题。

4.甲图中①~④段板块界线中,与其它三段板块界线类型不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5.乙图属于板块交界处的一种类型,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台湾岛的形成过程与乙图相同 B.乙图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
C.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乙图相同 D.乙图所示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6.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其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作用C.冰川作用D.流水沉积7.下图中,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8-9题。

8.①②③④代表岩浆岩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代表外力作用的字母可能是
A.a或b B.b或c C.c或d D.d或a
10.下列各组岩石中,按成因属同一类型的是
A.砂岩、大理岩、板岩B.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
C.砂岩、石灰岩、页岩 D.片麻岩、花岗岩、大理岩
读图,完成11—13题。

①②③④
A.①B.②C.③D.④
12.形成图中②图所示千沟万壑地貌景观的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溶蚀B.流水侵蚀C.风力堆积D.流水堆积
13.①地的风光在我国下列哪个省最为典型
A.新疆B.陕西C.黑龙江D.广西
14.下面两幅图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的小岛因泥沙不断堆
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①甲岸②乙岸③丙岸④丁岸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关于右图中所示山岭形成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是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山岭
B.一定是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山岭
C.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岭
D.断层形成的山岭
16.下列地形区中,成因与图中所示山岭相同的是
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C.阿尔卑斯山 D.唐古拉山17.若某河段的纵向剖面如右图所示,则该河段
最有可能形成的地理景观是
A.“V”形谷 B.瀑布
C.河漫滩平原 D.冲积扇
读“塔里木盆地”图(下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

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18-19题。

18.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A. 网状分布
B. “之”字型分布
C. 线状分布
D. 环状分布
19.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水源
D. 土壤
20.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建设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单位里程造价最低的地区是
A. 珠江三角洲
B. 华北平原
C. 云贵高原
D. 山东丘陵
21.因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的两大板块是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亚欧板块
22.选择坝址是建筑水库的关键之一,除地形等因素外,下列四种地质构造中最宜建大坝的

23.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其外力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云贵高原的溶洞——流水沉积作用 B.黄土高原的沟壑——流水侵蚀作用
C.风化壳——风力侵蚀作用 D.风蚀蘑菇——风化作用
24.下列四幅图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25.城市区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是
①我国北方城市位于铁路、公路沿线②西北地区城市都建在绿洲上
③热带地区多建在高原上④我国南方城市多临江而建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6.台湾岛铁路的修建如右图所示,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海陆位置
27.如果不考虑外力作用的强烈影响,造成谷地地形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或地堑 B.向斜或地堑
C.背斜或地垒 D.向斜或地垒
28.下列属于风力堆积地貌的是:
A.河口三角洲 B.沙丘 C.渭河平原 D.裸岩荒漠
29.下列各类地形中,以内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是:
A.黄土高原千沟万壑B.挪威西海岸的峡湾
C.阿尔卑斯山D.山麓冲积扇
30.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一些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A.气候干旱的地区 B.中低纬度地带的沿海地区
C.高纬度寒冷地区 D.热带雨林地区
二.非选择题(40分)
31.读某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判断依据是。

甲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3分)
(2)丁地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据图判断,该地吸引游人的自然景观可能是。

(2分)
(3)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建水库,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应该建在何处比较合理?
理由是什么?(3分,结论1分,理由2分)
(4)分析影响图示中铁路选址的原则。

(2分)
(5)简述影响该区域聚落形态呈带状分布的自然条件。

(2分)
(6)图示甲、乙、丙三个聚落中,易发展成较大城市的是,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4分,结论1分,理由3分)
32.读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共8分,每空1分,简答2分)(1)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的字母是,属于背斜的字母是。

(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生
长或消亡)边界,该地带往往形成。

(3)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处。

(填字母)
(4)若在甲、乙两处要选择一处打隧道,
应该选择在处。

(填字母),
理由是:。

(5)若E点为我国的台湾岛,用最简单
...的文字回答该岛的形成。

(2分)
33.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8分)
(1)写出图中所示板块名称(2分)
③⑥
(2)喜马拉雅山脉位于_____板块(序号)和______板块(序号)的__________(生长/消亡)边界附近,板块挤压向上隆起高大山脉。

(3分)
(3)安第斯山脉位于_____板块(序号)和______板块(序号)的___________(生长/消亡)边界附近,板块挤压向上隆起高大山脉。

(3分)
34.读下面的“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在图中①②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

(1分)(2)水循环中
①是环节,
②是环节,
③是环节,
④是环节。

(3)形成丙处地貌的地质作用
是(不定项选择填空)。

A. 内力作用
B. 外力作用
C. 沉积作用
D. 侵蚀作用
(4)图示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属于循环,
人类最容易施加影响的环节是(填写数字)
答案
一.选择题:
1-5DDDDA 6-10BDDCC 11-15DBDCD
16-20ABDCB 21-25CDBCB 26-30ABBCB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1)背斜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外力侵蚀(溶蚀)作用
(2)喀斯特地貌。

(3)A处,水库适宜建在口袋形洼地的狭窄出口处,且水可以顺流到甲镇。

在B地建水库可能淹没甲镇。

(4)在山区修建交通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大,为了减低成本和难度,在丘陵山区,铁路选址在地势相对平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5)受山地(低山丘陵)中的河谷地形影响,致使聚落易在谷地中沿河呈带状分布。

(6)甲,地形平坦开阔;河流交汇处,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对处联系方便。

32.(1)B、D
(2)消亡、海沟
(3)D处
(4)D处理由(1)背斜岩层弯曲呈拱形结构,比较稳固,不易塌方。

(向斜岩层两翼向上弯曲,打隧道时将中部岩层挖去后,很容易塌方;)(2)背斜打隧道不容易出现漏水现象,方便施工(向斜是储水构造,打隧道可能会出现漏水现象。

)
(5)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或碰撞),或:断层上升部位形成台湾岛,断层下降部位形成台湾海峡。

(2分)
33.(1)印度洋板块(1分)南极洲板块(1分)
(2)①(1分)③(1分)消亡(1分)
(3)⑤(1分)⑥(1分)消亡(1分)
34.(8分)(1)略
(2)蒸发水气输送降水地表径流
(3)BC
(4)海陆间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