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3.9拓展阅读:李鸿章的故事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3.9学术观点:关于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的评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3.9学术观点:关于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的评价

学术观点:关于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的评价对于李鸿章的评价颇有争议。

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评价很低,认为其一生就是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出卖民族利益的历史,是中国近百年来最为反动的人物之一。

文革后,对李鸿章的评价趋于公正,认为李鸿章与当时的顽固派相比,是开明的进步的。

对于中国军事现代化、中国民用工业的发展以及近代洋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防能力,起到了延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但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李鸿章的镇压革命、实行妥协外交、举办洋务是为一整体,不可分割的,其核心在于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其举办的军事工业,虽然打着“御外侮”和“自强”的旗号,但是他所指挥的淮军,从未向侵略者发过一枪一弹,所屠杀的均是中国人民。

其创办的民用工业,实行封建垄断政策,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李鸿章的“外须和戎”的外交政策,结果是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李鸿章的五个小故事_历史故事

李鸿章的五个小故事_历史故事

李鸿章的五个小故事李鸿章逝世1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860年,李鸿章37岁的时候。

彼时的李鸿章,办过团练,稍微有了点名气,最多算一个“小V”。

之所以还能算“小V”,也主要是因为他加了一个“大V”的微信,进入了他的朋友圈。

那个“大V”,叫曾国藩。

什么叫“年家子”?就是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和曾国藩是同年中的进士。

在那时候,“同年进士”一般都互相抱团,官场上相互照应,所以本身就是个利益团体。

曾国藩以“识人”闻名。

当23岁,身高一米八,仪表堂堂的李鸿章出现在曾国藩面前时,就被一眼看中。

从后来的发展看,曾国藩对李鸿章也是刻意培养,确实是把他视为自己的接班人和衣钵传承者。

可以说,晚清三大名臣里,如果没有曾国藩的提拔和指点,可能还是会有左宗棠,但基本不会出现李鸿章。

李鸿章一直恭恭敬敬地叫曾国藩为“老师”,自称“学生”,但在他37岁那年,却和曾国藩闹翻了。

闹翻是因为两件事。

第一件事,当时负责追剿太平军的曾国藩,把大本营安扎在了安徽的祁门。

当时是曾国藩幕僚的李鸿章坚决反对。

他认为,祁门易攻不易守,且是个“绝地”,无路可逃,大本营安扎在这里是自寻死路。

曾国藩不听。

第二件事,曾国藩当时任用另一个亲信幕僚李元度守徽州。

李元度文人出身,带兵到徽州后,不听曾国藩“坚守不出”的意见,贸然出击,徽州转瞬就被攻破。

徽州是祁门的门户,徽州一失,祁门门户大开。

曾国藩盛怒之下,要向朝廷参奏李元度的过错。

李鸿章认为,李元度是曾国藩幕僚中资格最老的亲信,在最困难的时候一直力挺曾国藩,还救过曾国藩的命,不应该因此就参奏他。

于是李鸿章就带着一干幕僚,去和曾国藩讲道理。

曾国藩还是不听。

两个建议接连不听,李鸿章怒了,一气之下,决定拍屁股走人。

李鸿章要走,曾国藩也怒了:老夫这么关照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要走?罢了,滚!后来呢?太平天国的大军果然直扑祁门,曾国藩退无可退,当时把遗书都写好了,把刀挂在帐上,随时准备殉国。

幸亏手下悍将鲍超率援军在最后时刻赶到,在千钧一发之际解围。

李鸿章小故事

李鸿章小故事

李鸿章外交轶闻抽雪茄一次,李鸿章同法国人打交道,法国人敬他一支雪茄。

李鸿章从未见过这种洋玩意,很觉新鲜。

他见洋人将雪茄放在嘴里一点便能抽,便照样做,可他偏偏点不着。

洋人告之应先切去头子然后再点燃。

本来那位洋人完全可以帮李鸿章试一试,可洋人偏没有这么做。

李鸿章便认为对方是故意使他难堪,实在有损大清“国威”,由于当时不便发作,便暗记在心。

此后这位法国人来回访,李鸿章认为报复的时机已至,便令手下人准备了两个水烟袋,让坐后便敬烟。

李鸿章熟练地抽起来,洋人摹仿,不料用力过猛,吸出了一口臭烟水,因拘于礼节又不便外吐,只好勉强咽下去,呛得面红耳赤,咳嗽不止。

事后,李鸿章得意地说:“洋人有洋烟,我们有水烟,堂堂大清国岂能治不了这小小的蛮夷?”论婚姻李鸿章在法国作国事访问,在巴黎招待他的国宴上和一群法国政要谈及婚姻话题时,有人说:“你们中国人结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男女双方以前连面都没见过,女方先上花轿抬到男家,和男方拜天地入洞房,当晚便成亲,真是野蛮之极!这在我们西方是难以理解的。

”话音刚落,引起一片笑声。

李鸿章不慌不忙地说:“你们西方人是自由恋爱结婚,不过离婚率也高,你们的谚语说得好,‘结婚是爱情的坟墓,结婚庆祝了爱情的死亡’。

这好比烧开水,你们这里是水烧开了,一结婚好似把开水壶从炉子上拿下来放在地上,日子越长越冷,不少人离异了。

我们中国人结婚则不然,是把一壶凉水放在火上,越烧越热,直至沸腾,而且一直开下去……”这绝妙的话语引起了一片掌声。

赔礼道歉李鸿章作为钦差大臣出访美国,一天在一家西餐厅设宴招待当地官员。

他站起来说了几句自谦的客套话:“兹今设宴,承蒙诸君光临,敝人荣幸之至!只是略备粗馔,并无什么可口之佳肴,聊表寸心,不成敬意,请诸位多多包涵……”第二天当地报纸都刊登了这段讲话。

一般人都认为这是例行公事的客套话,惟有餐厅老板读后大为光火,认为这是在攻击诬蔑他的餐厅,有损其名声,并随即向报界发表声明,要其说出菜肴的“粗”和“并无什么可口”之处的实例,否则要赔偿损失。

洋务运动领导者李鸿章生平简介

洋务运动领导者李鸿章生平简介

洋务运动领导者李鸿章生平简介李鸿章,本名章铜,字渐甫,安徽合肥人,晚清时期的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世人尊称其为李中堂或李合肥。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洋务运动领导者李鸿章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李鸿章的生平简介李鸿章,晚清政府三朝重臣,以内阁大学士(中堂)闻名,世称李中堂。

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殷实的家庭,自幼通读经史,在成年后通过参加科举走上仕途。

相较于其他学子,李鸿章获得的人际关系远比官职更为重要,例如他的恩师曾国藩。

咸丰年间,李鸿章通过镇压太平军进入了军中,随后因清政府江南兵力的薄弱而受命组建淮军,以曾国藩的湘军为骨干,淮军通过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势力,军事力量不断扩大,在湘军解散后,淮军仍旧是江南最精锐的部队。

这支地处江南的武装力量成为李鸿章拥有清政府话语权的根本。

同治年间,李鸿章与左宗棠等人试图在封建帝制下进行资本主义改革,发起了近代中国资本力量的启蒙,建立清政府国有企业,改变晚清朝廷关于近代科学、军事和经济的态度。

洋务运动期间,以李鸿章为主的清政府外交部门一度在列强国家面前获得主权。

光绪年间,李鸿章开始组建清政府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的成立代表洋务运动的巅峰,然而终因政治制度的腐朽,后勤补给极为落后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灭,同时也标志着李鸿章奋斗半生的改革以失败告终。

晚年,李鸿章担任两广总督期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李被晚清逃亡政府逼迫,前往北京。

重病缠身的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后身心俱丧,病逝于北京,谥号文忠。

李鸿章签订的条约有哪些李鸿章任职于晚清时期,那时正是侵略者入侵我国国土的时候,在晚清时国家处于最耻辱的时期,国家被迫和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因为那时的李鸿章是国家的执政大臣,所以在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有一半以上是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和列强签订的。

李鸿章作为当时清政府的代表,他和各列强国家分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呢?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和日本签订的《中日修好条规》,这个条约还是一个相对平等的条约,但是在条约签订四年后,日本就向我国发出了侵略,这场侵略战争就是我国历史上记载的甲午中日战争,李鸿章奉命抗击倭寇,可惜最终战败。

历史趣谈:李鸿章主要事迹 一生当中都做了哪些伟大事情

历史趣谈:李鸿章主要事迹 一生当中都做了哪些伟大事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李鸿章主要事迹一生当中都做了哪些伟大事情
导语:李鸿章是晚清时期的军政重臣,更是晚清时代的风云人物,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能够了解他,都希望李鸿章的主要事迹,所以大家都希望能够认识李鸿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的军政重臣,更是晚清时代的风云人物,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能够了解他,都希望李鸿章的主要事迹,所以大家都希望能够认识李鸿章这个人,而在本篇文章中,小编就来和大家来说说李鸿章的主要事迹,看看他这一生当中都做了些什么伟大事情。

李鸿章生平事迹:
1823年(道光3年)1岁正月初五日生于安徽合肥县东乡磨店乡。

父亲李文安,母亲李氏,兄弟姐妹八人,李鸿章排行老二,谱名章铜李鸿章
1840年(道光20年)18岁中秀才入学
1844年(道光24年)22岁应顺天府乡试,考中84名举人,同年与周氏完婚
1845年(道光25年)23岁入京会试,以年家子身份受业曾国藩门下1847年(道光27年)25岁中进士,列二甲第13名,朝考后改翰林院庶吉士
1850年(道光30年)28岁授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编修
1853年(咸丰3年)31岁随同侍郎吕贤基回籍办团练,5月首次与太平军交战于和州裕溪口
1856年(咸丰6年)34岁9月,随同福济等先后攻克巢县、和州等地,后叙功赏加按察使衔。

1858年(咸丰8年)36岁12月赴江西建昌,入曾国藩幕府
1862年(同治元年)40岁李鸿章率13营淮军抵达上海;3月署江苏巡生活常识分享。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3.9课文注释:李鸿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3.9课文注释:李鸿章

课文注释:李鸿章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生于1823年,卒于1901年。

道光进士。

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

1853年,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投靠曾国藩当幕僚。

1861年在安徽按湘军编制,组织淮军。

1862年4月,淮军由安庆乘英国轮船到上海,与外国侵略者组织“常胜军”,守上海、陷苏州、常州,升任江苏巡抚。

1865年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

1870年由曾国藩举荐,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军政、外交大权。

为了挽救清朝统治,以“自强”“求富”为名,创办军火工业和民用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创办北洋海军。

曾参与反对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时与英国策划“东南互保”。

订立《辛丑条约》后不久病死。

他在洋务运动中贪污中饱,死时遗产竟达4 000万两之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3.9原始资料:李鸿章直境开办矿物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3.9原始资料:李鸿章直境开办矿物折

原始资料:李鸿章直境开办矿物折
在奏折中李鸿章详尽陈述了开办矿物的必要性。

奏为直境招商购器,仿用洋法开办矿务,疏通运道,渐有成效,恭折抑祈圣鉴事:
窃惟天地自然之列,乃民生日用之资。

泰西各国以矿学为本图,遂能争雄竞胜。

英之立国在海中三岛,物产非甚丰盈,而岁出煤铁甚旺,富强遂甲天下。

中国金、银、煤、铁各矿胜于西洋诸国,只以风气未开……利源之涸日甚一日,复岁出巨款购用他国煤铁,实为漏卮之一大宗。

从前江西之乐平及山西湖南等省,旨以土法开采煤铁等矿,工力较紧而所得较微,无裨大局。

近来如台湾之基隆、湖北之荆门、安徽之池州,经营煤矿渐用洋法,然或因创办伊始,或因经费末数,尚难骤得大效。

臣檄派前任天津道丁寿昌、津海关道黎兆棠,会同唐廷枢熟筹妥办。

旋据酌拟设局招商章程十二条,批令刊刻施行。

迨丁寿昌黎兆棠先后离津,现任津海关道郑藻如复会办局务。

查初定章程,拟招商股银八十万两,开采煤铁。

并建生熟铁炉机厂,就近镕化。

继因招股骤难足额,镕铁炉厂成本过巨,非精于铁工者不能位置合宜遂先专力煤矿。

采煤既有成效,则炼铁必可续筹也。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物折》,选自《李文宗公全集》,奏稿,卷40。

历史趣谈:李鸿章简介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领导人李鸿章生平

历史趣谈:李鸿章简介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领导人李鸿章生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李鸿章简介晚清名臣洋务运动领导人李鸿章生平
导语:李鸿章(1823-1901),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
李鸿章(1823-1901),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还在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李鸿章就显露出他与大清国所有官员的不同之处: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国内的经济活动有极大的兴趣。

最初的动机是他组建的淮军需要银两购买武器。

当淮军在两岸布满太平军营垒的水道上成功地进行了大穿越进至上海,从而一举扫平了长江下游的太平军后,李鸿章利用上海富绅的银两引进洋人的机器设备,于1863年左右创办了中国第二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第一个是曾国藩1861年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李鸿章算过一笔账: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要卖到30两银子,1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19两银子。

创办近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的更新。

李鸿章曾写有一份描绘蒸汽动力运转的奏折,无异于100年前的一篇科普文章:
镟木、打眼、绞镙旋、铸弹诸机器,皆绾于汽炉,中盛水而下炽炭,生活常识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 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
李鸿章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 者这样描述:他面庞慈祥,双眼明亮,闪烁睿智,包含幽默。他 从不向人提要求,但总能获得满足。他很轻松地与人交谈,不会 使人紧张……对妇女礼貌,喜爱儿童。
秋风宝剑孤臣泪, 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 诸君莫作等闲看。
第9课
拓展阅读
李鸿章
想一想
你知道李 鸿章的故 事吗?
李鸿章(1823.2.15~1901.11.7),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 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汉 族,安徽合肥东乡(今瑶海区)磨店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 “李二先生”。有《李文忠公全集》。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 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 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
——李鸿章临终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