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发生自然灾害时的自救自护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自护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自护地震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经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在地震发生时,人们往往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因此了解和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自护展开介绍,着重强调个人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自救技能的训练。
一、地震的特点和危害地震是地球内部释放的能量在地壳中产生的振动,它随时可能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地震具有以下特点和危害:1. 突发性:地震发生时往往没有先兆,人们难以提前预知。
2. 破坏性:地震振动能够引起建筑物倒塌、地面沉降等现象,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3. 连锁反应:地震还可能引发火灾、土崩瓦解等次生灾害,并对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
二、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自护原则地震发生时,我们要根据地震的特点和危害,采取适当的自救自护措施,提高自身躲避风险的能力。
在自救自护过程中,可遵循以下原则:1. 保护性避难:在地震发生时,迅速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如桌子下、墙角等避难,保护头部和身体。
2. 躲避高处:避免在建筑物顶层、玻璃窗、大型家具等高处逗留,以免发生倒塌等危险。
3. 稳固室内物品:在地震前,应加固大型家具和易滚动的物品,防止其倾倒或滑动造成伤害。
4. 防止火灾:地震发生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明火,及时切断电源和燃气等供应,防止火灾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5. 避险区域:地震后应尽量远离悬挂物、电线、墙体等有可能掉落的危险物,并迅速寻求相对安全的区域。
6. 确保通讯:地震发生后,要确保手机等通讯设备的畅通,与家人和亲友保持联系,及时反映自身的情况。
7. 急救互助:地震发生时,若有人员受伤,要及时进行急救,并通过喊叫或其他方式呼救。
三、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自护技巧为了更好地应对地震,人们需要学习一些自救自护技巧,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抗震能力:1. 预案制定:家庭和单位应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避险点,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地震自救自护方法

地震自救自护方法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发生时可能会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因此,知道如何自救自护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地震自救自护方法:
1. 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并尽量找到安全区域,例如桌子下面或者墙角。
2. 如果你在室内,尽量不要站在窗户或者大门附近。
窗户可能会破碎,大门可能会被摇晃得非常厉害,从而造成人员伤亡。
3. 如果你在室外,尽量避免靠近建筑物、电线杆、树木等有危险的物体。
4. 如果你在汽车内,尽量将汽车停在路边并打开车门。
不要停在桥梁、隧道、高架桥等有危险的地方。
5. 如果你被困在废墟中,尽量保持冷静并用手机或者其他媒介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
不要轻易移动废墟,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6. 在地震后,检查家中是否存在漏气、漏电等危险情况。
如果有危险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解决。
7. 如果你需要离开家,尽量不要使用电梯。
电梯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人员被困。
总的来说,地震自救自护方法并不复杂,但是需要注意安全并保持冷静。
在地震发生时,安全是最重要的,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 1 -。
自然灾害来临时的自救与自护

《安全教育》·自然灾害来临时的自救与自护
(3)沙尘暴袭来时
在室内,要把门窗 关严,丌要呆在门窗 旁边戒底下。出门时, 应戴口罩,用透明纱 巾包裹头部。 在户外,要迅速跑 到附近的建筑物内 躲避,也可以就地 趴下,一定要保护 好自己的眼睛。
丌要躲在丌稳固的
建筑物内,大树、 广告牌和电线杆下, 因为一旦被刮倒会 给我们带来伤害。
《安全教育》·自然灾害来临时的自救与自护
《安全教育》·自然灾害来临时的自救与自护
2.遇到自然灾害,采取措施保护好自己
(1)风暴潮发生时。
在室内,要关紧门窗。 在户外,尽可能到进离海岸的坚固建筑内躲避,也可以 到巨石的背后、大土丘的后面等地方临时避一避。
《安全教育》·自然灾害来临时的自救与自护
自然灾害来临时的自救与自护 风暴潮往往挟狂风恶浪而至,常常使 滨海区域潮水暴涨,甚至冲毁海堤,吞噬 码头、工厂、城镇和村庄,使物资来丌及 转移,人畜来丌及逃生,从而酿成巨大灾 难。
龙卷风是一种威力非常强大的旋风,多发生在春季。
《安全教育》·自然灾害来临时的自救与自护
龙卷风已经到达眼前时,应寻找低洼处趴
下,闭上口、眼,用双手、双臂保护头部, 防止被飞来物砸伤。
千万丌要到临时搭建的房屋里躲避。要进
离树木、电线杆和广告牌,以免被砸伤。 乘坐汽车遇到龙卷风,应下车躲避,丌要 留在车内。
《安全教育》·自然灾害来临时的自救与自护
(2)龙卷风来临时
《安全教育》·自然灾害来临时的自救与自护
在室内,要切断电源,避免使用电话; 用枕头戒被子罩在身上,以免被砸伤, 戒躲到进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
在户外,应迅速向龙卷风前迚的侧向 移动躲避,千万丌要顺着风跑。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自保方法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自保方法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避免的现象,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在面对这些灾害时,我们应该了解自救自保的方法,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自然灾害中常见的自救自保方法。
1. 地震灾害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灾害,我们需要迅速采取行动以确保自身安全。
首先,当地震发生时,要迅速找到安全的避难所,如桌子下或门框旁边,以避免被倒塌的建筑物压到。
其次,在地震期间,应尽量避免靠近高楼大厦、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物体。
最后,地震停止后,要小心可能发生的余震,并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进行安全检查。
2. 洪水灾害面对洪水,我们需要迅速采取行动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首先,如果洪水来临时我们身处室外,要尽量远离洪水源,避免淹没。
如果在室内,要关闭水、电和燃气供应,并寻找高处躲避。
其次,避免接触洪水,因为洪水中存在细菌和有害物质。
最后,尽早向救援人员求助,以便及时获得安全撤离或营救。
3. 台风灾害台风是一种强风暴,可能引发洪水、山体滑坡等灾害。
面对台风,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和财物的安全。
首先,要密切关注气象预警,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如清理室外杂物,加固屋顶和门窗。
其次,避免外出,尽量待在室内,以避免被强风刮伤。
最后,及时关闭水、电、燃气等供应,并且储备足够的食物和水。
4. 雷暴灾害雷暴是一种天气现象,可能伴随着强烈的闪电和大声雷鸣。
在雷暴期间,我们需要采取一些自救措施来减少被雷击的风险。
首先,避免在室外活动,寻找避雷设施或高处躲避。
在野外时,避免站在高地、孤立的地方,如山顶和大树下。
其次,避免接触金属物品,以避免被闪电击中。
最后,如果被雷击中,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总结起来,面对自然灾害,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应的自救自保方法。
地震时,要找到安全避难所;洪水时,要尽量远离洪水源;台风时,要密切关注气象预警;雷暴时,要避免在室外活动。
通过了解和遵守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安全教案

学
过
程
一、导入
生活中都有哪些自然灾害?学生讨论、交流。
如:地震、雷雨、冰雹、滑坡、泥石流、落水、火灾等
二、发生这些自然灾害时应该怎么做?
交流: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1.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
2.震中—-避震
(1)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
(2)室内避震——“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安全教育教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一年级组
课题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自救自护。
2、学生学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的减少损失。
教学分析
重点
让学生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自救自护。
难点
学生学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的减少损失。
教具PLeabharlann T,视频板书设计自然灾害
如何自救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孩子们对自然灾害有了一定了解,知道采取怎样的自救措施。
3.洪水中的救助
洪水中救助的重点在于互救,因为洪水的发生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转移过程中的互救显得尤为重要。
(三)发生其余的自然灾害时该怎么做?
交流讨论。
①风灾自救的重点是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
②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山区、半山区的村庄,在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灾害时有发生。
在这些灾害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预防、自救和自护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的常识。
地震是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时往往伴随着建筑物倒塌、地面裂缝等情况。
在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找到安全的地方躲避,最好躲到桌子底下或者门框旁边。
避免站在窗户、玻璃门等易碎物品旁边。
如果在室外,应尽量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可能坠落的物体,找到空旷、安全的地方待命。
洪水是由于降雨量过大或河水泛滥等原因造成的水灾。
在洪水来临前,我们应该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如加固房屋、清理排水沟等。
在洪水来临时,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避免留在低洼地区或河边。
如果被困在洪水中,应尽量找到可以攀爬的树木或房屋等高处,等待救援。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常常伴随着强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在台风来临前,我们应该及时关好门窗、固定杂物,做好防风、防雨的准备。
在台风登陆时,应尽量待在安全的室内,远离窗户、阳台等易受风雨侵袭的地方。
如果在户外,应尽量找到坚固的建筑物躲避,避免被风雨吹袭。
火灾是生活中常见的灾害之一,火灾发生时往往迅速蔓延,危害巨大。
在火灾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逃离火场,避免使用电梯,应选择楼梯逃生。
在烟雾较大时,应低姿态前行,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如果衣物着火,应迅速脱掉衣物,用湿毛巾或滚动灭火。
总的来说,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我们应该保持冷静、迅速行动,做好预防、自救和自护的准备。
只有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常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共同应对各种灾害,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抵御灾害,建设一个更加安全和美好的未来。
自然灾害安全教案:让孩子做好自救与互救

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掌控的天灾,它们常常来得突然、猛烈,危害严重,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身体、精神、财产、人类文明和生命上的。
然而,灾害来临时,能否减少伤害和损失,关键在于个人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因此,我们给孩子教授一些自然灾害安全知识,让他们在灾害来临时能更好地自救和互救。
一、地震安全教育地震是一种地球表面均衡不稳定的自然现象,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极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地震常常是预报不灵、准确度不高的天灾,因此调动自救和互救能力是避免、减轻地震灾害的唯一办法。
1、安全常识地震可突然来袭,让人保持镇静,要知道人的生命安全最为重要,尽力将风险降到最低的程度。
如果在室内:A.首先要立即停止手头的活动,迅速躲到下面的桌椅、沙发等下面或靠近门窗外的扶手,以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B.如果在厨房,迅速关掉火源并跑到开阔地方,以免被烫伤或被火所伤;C.如果在人流密集的场所,迅速赶紧到场地外逃生,避免被潮流所冲垮。
如果在室外,迅速避到空旷和无建筑物、灯杆和电线杆之间或者树下等处,避免护栏、围墙或悬挂的物体侧翻时砸到的危险性。
2、地震演练尝试在家中、学校或社区内组织地震演练,让孩子们沐浴在紧张的氛围之中,让他们了解应急避险知识,增强应对地震的能力和信心。
二、暴雨安全教育重度降雨可能引发灾害性洪水、山洪并淹没房屋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对降雨灾害的实质是了解好原因,提前规划和准备,预判可能的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1、安全常识在暴雨期间,尽量不出门,切忌撑伞避雨前往大街小巷。
如果有出门的需求,要注意穿好符合天气条件的雨衣、雨靴和水蓝。
在家中,将室内的出入口门窗关好,防止雨水流进室内,避免室内电器电器的短路损害和个人身体的被损害。
2、防范措施在暴雨前及时腾出区域,离开可能的危险区域。
关心市政府、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情况并按照指示操作,知道降雨的预计时间和其引发的危害大小。
三、台风安全教育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是大气条件亚洲洋微小变化引发的强风,对公共安全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威胁。
培养自救自护能力预防地震安全教育

培养自救自护能力预防地震安全教育地震是一种突发自然灾害,它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破坏。
为了确保公众的安全,并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预防地震安全教育非常必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自救自护能力以及预防地震的安全教育。
一、了解地震及其应对措施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地震以及如何应对地震。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导致地壳发生震动而引起的。
当地震发生时,人们往往感到地面摇晃、建筑物倾斜等情况。
为了应对地震,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躲避砸落物品、迅速寻找安全的庇护所等。
二、培养自救自护能力1. 学习地震安全知识首先,我们需要学习地震安全知识。
了解地震的特点、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地震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地震安全培训课程、阅读相关书籍和网上资源来获取这些知识。
2. 练习逃生技能其次,我们应该练习逃生技能。
在地震发生时,逃生是最重要的。
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安全地迅速离开建筑物,并避免被困或受伤。
定期进行逃生演练,可以帮助我们熟悉逃生路线以及如何应对突发状况。
3. 掌握基本急救技能此外,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也是培养自救自护能力的关键。
在地震发生后,可能会有人员受伤,我们需要知道如何进行基本的急救处理。
学习心肺复苏、止血等急救技能,可以有效地帮助伤者并减少伤亡人数。
三、预防地震安全教育1.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为了提高地震预防能力,我们应该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通过建立完善的地震监测网和预警系统,可以提前探测到地震的迹象,并发出预警信号,让民众有更多时间采取应对措施。
2. 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此外,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也是预防地震的重要措施。
在设计和建设建筑物时,应该考虑到地震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如增加建筑物的支撑结构、使用抗震材料等。
这样可以降低建筑物倒塌的风险,并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 提高公众的地震意识最后,提高公众的地震意识也是预防地震安全教育的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地震安全宣传活动、在学校和社区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等方式,可以增强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提高自救自护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自然灾害时的自救自护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自救自护。
2、能学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的减少损失。
【教学重难点】
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自救自护。
能学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的减少损失。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生活中都有哪些自然灾害?
学生讨论、交流。
如:地震、雷雨、冰雹、滑坡、泥石流、落水、火灾等。
2、发生这些自然灾害时应该怎么做?
学会小组先讨论发生地震时怎么办?
交流:
(1)、不惊慌失措,不要去阳台或窗下躲避,不要拥向楼梯。
(2)、要迅速躲在桌、柜、床等家具下面或小房间里。
(3)、在学校要听从老师指挥,安全疏散。
模拟演示。
3、发生火灾时怎么办?
(1)看火灾资料片。
(2)讨论交流。
(3)模拟演示练习
4、发生其余的自然灾害时该怎么做?
交流讨论。
5、演小品,找错误。
6、如何向家人或好朋友作宣传。
7、小结:
要学习自救互救知识,科学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