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92套)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92套)

江苏省扬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60分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矫jiǎo饰悲怆chuàng 啮niè噬shì 按捺nà不住B.泥淖nào 静谧mì 胭脂zhǐ色蕞zuì尔一岛C.沉湎miǎn 搭讪shàn 狭隘ài 怅寥liào廓D.摭zhí拾诳kuáng语桑梓zǐ 妄自菲fēi薄2、选出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A.发韧符箓灰烬花剌子模B.抹煞悠邈慰藉一饮一啜C.遒劲甄别槎桠曝被谈天D.诙宏麻痹钥匙鹏飞鸿举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A.我们都是一起到这儿来的,我们有困难了,你们竭力帮我们,你们有困难时,尽管吩咐,我们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B.他是我们单位前几年从外地招聘过来的一位人才,带领着一帮年轻人,奋战在生产一线,成绩突出,有目共睹....。

C.将士们在战场上历尽千辛万苦,南征北战,狐死首丘....,每每想到这些,我心中总觉得有点不安,试问我们工作时能懈怠吗?D.以词为诗,苏东坡可是始作俑者....,在他的倡导和实践下,词在宋代兴盛起来了,宋词成了继唐诗之后诗歌发展史上的另一座高峰。

4、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A.自国际奥委会决定将2018年第二届青奥会的承办权授予中国南京市以来,当地政府着力建造地铁轨道交通,希望以此进一步整治老城的综合环境。

B.近两年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干旱、地震等各类灾害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C.如今选择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教育理念、教学设施上比较先进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D.春季气温回升后,由于冷空气频繁入侵造成持续低温阴雨的倒春寒天气,这种天气容易影响北方冬小麦的正常生长。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以来,死亡率和出生率相继下降造就了人口转型,给世界带来人口爆炸、人口红利、老龄化和少子化。

发达国家作为转型的先行者,低估了人口的作用和老龄化、少子化的严重性,高估了教育科技、鼓励生育、完善养老的作用。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数量从急剧膨胀到增长趋缓,人口结构从金字塔到长方形,而且我国的人口转型时间更短、老龄化更迅速、少子化更严重。

我国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①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要认识到人口惯性是跨代际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将导致人口反方向变化;要认识到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

为此,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切实解决女性在怀孕、生产、入托、入学中的困难,综合施策,久久为功,努力实现2035 年远景规划和百年奋斗目标。

注①人口红利:因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而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陈浩等《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材料二:4 月14 日,公众号“ 中国人民银行”发表题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

在该文的第五部分“我国的应对” 内容中,认为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

这番表述让有的网友认为是在歧视文科生。

对文科生的偏见被如此表述,自然令人甚感不满。

因为文章经由公众号“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便不免使人猜测:这番表述是否带有官方色彩?下载论文可以看到,文章早在 3 月26 日就已发表,且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银行,文责自负”。

而“工作论文” 的全称是《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网站对此的解释是:《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刊登人民银行系统工作人员撰写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经济、金融和有关改革发展的议题,多为人民银行工作人员开展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论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学术观点,不代表人民银行。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5)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5)

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经典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源泉,而经典阅读则是传承与激活民族文化精神的关键环节。

经典阅读曾经只限于少数学者,并通过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得以薪火传递。

当今,我们则可以借助大众媒体的多元途径,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

在此过程中,有两种选择:一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引导大众阅读;二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取代大众阅读。

显然后者更受欢迎。

这标志着传统的经典阅读与传授方式的重大变化:一是在对象上,由知识阶层转向大众群体;二是在空间上,由教育场所转向媒体空间;三是在方式上,由讲——读互动转向单向传授。

学者、媒体与大众群体三向合力,意味着一个新的经典传播时代——经典“代读”时代的到来。

②经典“代读”热的兴起,是大众传媒与学者群体携手合作、一同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时代产物。

以上三者在经典“代读”中融为一体,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大众媒体的泛生活化。

在当今时代,媒体内化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是知识精英的抗边缘化。

面对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与商业逻辑的残酷选择,日益趋于边缘状态的知识精英渴望走出书斋,重返文化中心舞台。

三是经典崇尚的中介化。

随着大众精神追求的高涨,崇尚经典成为新的时代风气,然而大众群体普遍无法自主阅读,不得不求助于学者“代读”,以获得对经典的了解和体会。

央视《读书时间》与《百家讲坛》的兴替交接,自然地成为其典范性的标志。

③从大众传媒时代本身的发展历程与规律来看,经典“代读”之火爆或缺陷,都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

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率先经历了类似的历史阶段。

其中法国电视二台创办于1975年1月的《毕沃读书》最具典范意义。

该栏目在约90分钟节目里,全是主持人、作者和读者一起自由论谈。

10多年间,这个高雅节目赢得了难以想象的20%左右的收视率,被称为法国的“文学弥撒”,法国作家、学者都将在《毕沃读书》中亮相视为无上荣耀。

2018至2019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加答案

2018至2019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加答案

2018至2019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加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考查内容:以必修一为主一、现代文阅读(1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左传》的叙事艺术童庆炳任何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面。

这是普通常识。

但在文学叙事中,就出现了两个时间:一个是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是讲故事人讲的时间。

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就是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可以称为“故事时间”;讲故事人可以根据讲故事人的需要,把时间打乱,把后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前面讲,或把前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后面讲,这就是所谓的“文本时间”。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顺时序的演进多,而逆时序的演进少。

《左传》中倒叙、插叙也有,但不是很多,“几大战役”的描写莫不按自然时间演进。

可能受中国叙事文学的开篇《左传》影响,像后来的《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莫不如此为何《左传》和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多按自然时间顺叙呢?这主要是中国古代“尚农”,是一种农业文明。

农业文明看重耕田种地,而耕田种地当然要对四时的更替特别敏感。

因为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

守时、顺时,是中国古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所谓“不误农时”。

就是对于那些在精神领域活动的人来说,也明白“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道理。

这种从农业文明所滋长出来的文化观念,都不能不影响叙事文学对于事件演进时间的把握与运用。

即从守时到顺时,折射到文学叙事上则是更重视顺叙,认为顺叙最为自然,也最能为大家所接受。

《左传》和其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即使有倒叙的逆时间演进,也与西方神话、小说的那种倒叙的功能有所不同。

西方叙事作品擅长逆时的倒叙演进,把人带到一种令人震惊的、出人意料的状态中,由此造成强烈的悬念,出现惊心动魄的效果。

这就让人联想到西方人在大海上坐船来往做生意,此时还是风平浪静,突然风暴兴起,船只摇荡,甚至不幸沉没。

因此西方小说的倒叙往往留下了海洋文明的印痕。

中国古代叙事作品也有逆时的倒叙演进,但往往是激烈冲突过后的一种绵长的回忆,一般很少那种惊心动魄的效果。

江苏省盐城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

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共6页,在检查是否有漏印、重印或错印后再开始答题。

3.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注意题号必须对应,否则不给分。

4.答题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天下兴亡,_____________。

(顾炎武《日知录》)(2)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3)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4)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5)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

(赵翼《论诗》)(7)《<论语>八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随着“铁军丰bēi()、聚龙花语、荷兰花海、鹿鸣呦呦、鹤舞翩翩、西溪塔影、纵湖秋色、九龙神yūn()、黄海叠翠、洋畔飘樱”等“盐城十景”的隆()重发布,盐城旅游将以鲜明的主题形象、较高的资源________(品位品味)、独特的景观形态和巨大的生态效应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2)为文中横线处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

(1分)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漫步盐城水街,我们用相机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民俗风貌。

B.5月19日,中华龙舟大赛(盐城站)在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拉开帷幕。

[精品]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1)

[精品]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1)

2019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题语文试题说明:本试题卷及答案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9页。

时量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现代文阅读( 23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

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

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

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

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

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和宋(南北朝时期的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

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

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

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

”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

《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最新高一上学期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最新高一上学期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一、语文文字运用(15分)1。

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圈.养(juàn)慰藉.(jiè) 匏.樽(báo)载.(zǎi)歌载舞B.召.(zhào)唤思忖.(cǔn) 刹.那(shà)千峰万壑.(hè)C。

桑梓.(zǐ)粗犷.(guǎng) 蛰.(zhé)居山川相缪. (liáo)D.湍.(tuān)急给.(jǐ)予愀.然(qiǎo)绿.(lǜ)林豪客2。

下列各句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一组词是( )(3分)(1)我站在故乡的山岗上,远望西边地平线上,那一抹晚霞渐渐地在天边了。

(2)这个世界的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3)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的东西告别。

(4)人类的祖先在迁徙中了漫长的光阴。

A。

消逝启示熟悉度过 B.消失启事熟知度过C.消逝启事熟悉渡过D。

消失启示熟知渡过3.将下列诗句前的字母填入文中相应的横线上:(4分)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B。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C.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D.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4。

下面是一位同学读完《故乡的榕树》后摘抄的一段文字,请至少从三个角度加以评点。

(5分)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

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江苏大丰市南阳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验语文试题

江苏大丰市南阳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验语文试题
5.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其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B.胸怀大志,不应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
C.机会是均等的,但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D.脚踏实地方能成功,空谈只能误事。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感人
洪迈
理义感人心,其究至于浃肌肤而沦骨髓,不过语言造次之间,初非有怪奇卓诡之事也。
河北四凶称王,李抱真使贾林说王武俊,托为天子之语,曰:“朕前事诚误,朋友失意,尚可谢,况朕为四海之主乎?”武俊即首唱从化。及奉天诏下,武俊遣使谓田悦曰:“天子方在隐忧,以德绥我,何得不悔过而归之?”
王庭凑盗据成德,韩愈宣慰,庭凑拔刃弦弓以逆。及馆,罗甲士于廷。愈为言安、史以来逆顺祸福之理,庭凑恐众心动,麾之使出,讫为藩臣。
(6)醉不成欢惨将别,▲。(《琵琶行》)
(7)千呼万唤始出来,▲。(《琵琶行》)
(8)▲,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玉 殇
霍达
①小院里清凉如水。
②前边琢玉坊的窗纸透着灯光,在“沙沙”的磨玉声中,梁亦清手捧着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正在加紧精雕细刻。合同期限迫在眉睫,蒲老板在等着他,沙蒙·亨特先生在等着他,患难老妻和两个女儿在等着他,他自己也在等着这艘宝船竣工的时刻。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朱光潜▲地告诉我们:一个人只爱好故事而不喜欢诗,文学趣味就会低下,在培养▲的文学趣味方面,有趣的故事怎么能和有趣味的诗▲?
A.不胜其烦 纯净 一视同仁ﻩB.不厌其烦 纯正 相提并论
C.不厌其烦 纯净 相提并论 ﻩD.不胜其烦 纯正 一视同仁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2019年南阳中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电视剧艺术的新收获——当前家庭伦理剧述评 牛寒婷 电视剧发展达到的艺术高度折射出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实力与水平,民族文化的承继也在电视剧中突显。电视剧的制作者是否拥有文化自信,如何在作品中传达文化自信,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这方面,家庭伦理剧是个突出的例子。正是国人特有的伦理观念构成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这类剧在传递文化传统方面的价值也就不言自明。从具体作品看,《金婚》《媳妇的美好时代》《老大的幸福》等一大批表现家庭生活的电视剧热播,继续着上世纪90年代《渴望》的家庭剧路线,展示现代社会的家庭伦理关系,表现忙于奔波的现代人在物化、冷漠的现代社会中向家庭和亲情的回归。这类剧中的优秀之作,往往把家庭伦理关系的展现和现代个体自我成长的历程相结合,突显个体在家庭关系中的成长,这种成长观照个体精神维度,把自我精神的构建和认同作为落脚点。 家庭伦理剧的伦理观念有两个基本维度。一是传统的伦理文化精髓,传统文化对家庭的重视、家庭关系和秩序乃至整个社会的伦常,都成为现代伦理观的重要来源。二是对西方现 - 2 -

代社会文化资源的借鉴,含平等、自由、博爱等。应该说,现代伦理观是既从个体出发、维护个体精神成长和精神向度,又注重家庭成员间亲密和谐的积极的伦理观念,它在个体和家庭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家庭伦理剧通过刻画现代个体的情感和心灵诉求,对人与人、亲人与亲人之间源自人性的真诚、爱意、信任、扶持与矛盾、冲突等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察与展现,从而获得广泛认同和收视热潮。如《媳妇的美好时代》既轻松、幽默,又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观众在含笑带泪的沉浸中反观自身、思考伦常。 精品家庭伦理剧达到的艺术高度,是创作者站在文化自觉的角度上对传统伦理观念如何与电视传媒及电视艺术的表现形态对接进行深刻思考的体现。这是市场给艺术创作带来积极影响、推动创作的结果,同时,创作上的自觉也张扬和展示民族文化。家庭伦理剧对现代伦理观念的构建,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筛选式继承,显示民族文化自身的重新审视和观照,这是真正意义的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性的突显。一些家庭伦理剧在展示传统伦常时,失去艺术真实,反而失去可信性,引发观众的困惑,也引起争议。 从民族文化重新审视和观照自身的文化自觉,到最终确立弘扬民族精神、展示艺术风范、建设精神家园的文化自信,需要跨越文化上必经的发展阶段。具体到艺术领域,则需要艺术创作保持市场与个体自由创作间的平衡,需要重新阐释并汲取、发扬民族文化的精华,需要在艺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需要艺术活力的内在激发。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实力与水平和电视剧发展达到的艺术高度是基本保持一致的,在当今的电视剧当中表现出了人们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电视剧充当了传承媒介。 B. 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表现在广大群众特有的伦理观念上,家庭伦理剧主要是反映人们日常的真实生活的,所以家庭伦理剧在传递文化传统方面的作用自然就非同寻常了。 C. 作者认为现代伦理观的主要来源是传统文化对家庭的重视、家庭关系和秩序乃至整个社会的伦常,这就使得现代伦理观成为一种注重家庭成员间亲密和谐的、积极的伦理观念。 D. 人们只有跨越文化上所必经的发展阶段之后,才能完成从民族文化重新审视和观照自身的文化自觉,到最终确立一种弘扬民族精神、展示艺术风范、建设精神家园的文化自信的飞跃。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金婚》能突显观照个体精神维度的个人在家庭关系中的成长,这种成长的落脚点在自我精神的构建和认同。该剧是把家庭伦理关系的展现和现代个体自我成长历程相结合的典范。 B. 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文化精髓以及西方现代社会包括平等、自由、博爱等思想的文化资源, - 3 -

这二者构成了当前家庭伦理剧如《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伦理观念的两个基本内容。 C. 当前的家庭伦理剧能够细致入微地体察与展现人们之间源自人性的真诚、爱意、信任、扶持与矛盾、冲突等,这种体察与展现是通过刻画现代个体的内心情感和心灵诉求来实现的。 D. 因为民族文化能够对自身进行重新审视和观照,所以家庭伦理剧对现代伦理观念的构建,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筛选式继承,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性的突显。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视剧制作者的文化自信程度以及他们在作品中传达文化自信的方式之所以十分重要,是因为它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而要确立这种自信则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B. 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物化和冷漠,使人们在内心深处渴望得到家庭庇护和亲情的温暖,大批家庭伦理剧的出现满足了人们情感需求,这是此类电视剧获得较高收视率的原因。 C. 传统伦理观念怎样和现代传媒及艺术的特殊表现形态对接,对该问题的思考深入不深入决定着家庭伦理剧达到的艺术高度,市场推动作用对家庭伦理剧的艺术成就也有相当的影响。 D. 在电视艺术,尤其是家庭伦理剧中,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传统伦理观念,这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但观众要的是源自生活的内容,艺术加工过火反而适得其反。 【答案】1. C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这就使得现代伦理观成为一种注重家庭成员间亲密和谐的、积极的伦理观念”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家庭伦理剧的伦理观念有两个基本维度。一是传统的伦理文化精髓,传统文化对家庭的重视、家庭关系和秩序乃至整个社会的伦常,都成为现代伦理观的重要来源”分析可知,“使得现代伦理观成为一种注重家庭成员间亲密和谐的、积极的伦理观念”于文无据。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 - 4 -

的选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这二者构成了当前家庭伦理剧如《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伦理观念的两个基本内容”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家庭伦理剧通过刻画现代个体的情感和心灵诉求,对人与人、亲人与亲人之间源自人性的真诚、爱意、信任、扶持与矛盾、冲突等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察与展现,从而获得广泛认同和收视热潮。如《媳妇的美好时代》既轻松、幽默,又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观众在含笑带泪的沉浸中反观自身、思考伦常”“现代伦理观是既从个体出发、维护个体精神成长和精神向度,又注重家庭成员间亲密和谐的积极的伦理观念,它在个体和家庭之间找到了平衡点”等分析可知,当前家庭伦理剧如《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伦理观念是在个体和家庭之间找到了平衡点的体现。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B项,“这是此类电视剧获得较高收视率的原因”错误。结合“一些家庭伦理剧在展示传统伦常时,失去艺术真实,反而失去可信性,引发观众的困惑,也引起争议”“家庭伦理剧通过刻画现代个体的情感和心灵诉求,对人与人、亲人与亲人之间源自人性的真诚、爱意、信任、扶持与矛盾、冲突等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察与展现,从而获得广泛认同和收视热潮”分析可知,“大批家庭伦理剧的出现满足了人们情感需求”错误,此类电视剧获得较高收视率的原因有很多。故选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月出龙门山 王飞 伊河向龙门奔涌过来,从对峙的两山间穿流而过时,多了万千的从容与虔诚。远古的伊水流逝了曾经的历史烟云,漾潆的水气中似乎又隐约着曾经步履蹒跚的文明。我在岸上临流而坐,感受到今天的这条河流似乎是以一种朝圣的心态与我们对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