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散、芩连解毒汤治疗多发性疖肿、慢性毛囊炎
金黄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金黄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今天,人们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金黄散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在食疗保健领域的应用
今天,人们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金黄散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在食疗保健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
一起来看一下。
黄耆黄芩黄柏郁金各30克甘草1.5克龙脑1.5克(另研)
【功能主治】治丹毒,热疮。
【用法用量】上药共为细末,入龙脑研匀;若治湿毒丹肿,新水调扫赤上,或蜜水调如稀糊,用小纸花子贴之,或小油调扫;如久不愈,热疮毒赤,干掺或水调涂。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
【处方】川大黄1两,粉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好酒熬成膏,倾在盏中,放冷,摊纸上。
【功能主治】奶痈。
【用法用量】贴痛处,仰面卧至五更。
未贴时,先用温酒调1大匙,就患处卧,明日取下恶物。
相度强弱用药。
【注意】羸弱不宜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二十三引《妇人经验方》
【处方】天花粉1两,黄柏5两,姜黄5钱,大黄5钱,白芷5钱,紫川朴2两,陈皮2两,甘草2两,苍术2两,天南星2两。
【制法】上为末,以瓷器收贮。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诸般疔疮,跌仆,湿痰流注,大头时肿,漆疮火丹,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脚气,妇女乳痈,小儿丹毒等。
生活常识分享。
细菌性毛囊炎、疖、痈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细菌性毛囊炎、疖、痈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一、概述及流行病学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为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皮肤黏膜的常驻菌群之一,约30%健康人群携带该菌,在干燥物体表面生存期较长,如在干燥的脓液、痰液中可存活2~3个月,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物感染。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大部分急诊科中化脓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的致病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化脓性链球菌短暂或长期定居于上呼吸道,在干燥物体表面或尘埃中可生存数月,通过直接接触、污染物或飞沫传播感染。
毛囊炎、疖为特别常见的皮肤病,常在基层诊治;痈为重度炎症反应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诊疗涉及皮肤科、外科、急诊科等。
二、毛囊炎(一)定义毛囊炎(folliculitis)是由于感染、物理损伤或化学刺激而引起的毛囊炎症。
细菌性毛囊炎最常见,由细菌感染毛囊浅表或深部引起。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细菌性毛囊炎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在长期口服抗菌药物的痤疮患者中偶尔有革兰阴性菌毛囊炎。
易感因素包括皮肤的浸渍、剃须、拔毛、天气炎热、糖尿病、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等。
痤疮皮损亦包括毛囊炎,主要由痤疮丙酸杆菌引起,参见《寻常痤疮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
(三)临床表现1. 典型表现为面部、头皮、颈部、胸背部、臀部等部位丘疹或脓疱,皮损常呈现为小的毛囊性丘疹或针尖大小脓疱,毛孔呈红色隆起,上覆痂皮,四周绕以红晕(图1A、1B)(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有轻微触痛或瘙痒,7~10 d愈合。
2. 头皮部位复发性或慢性葡萄球菌毛囊炎融合后常形成瘢痕和秃发。
3. MRSA可能引起深在毛囊炎或脓肿,并向严重感染发展。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 诊断:根据典型临床表现,以毛囊为中心的丘疹、脓疱,周围绕以红晕即可诊断。
严重的、复发性、治疗抵抗的患者,可行皮损部脓液涂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2. 鉴别诊断:主要与马拉色菌毛囊炎鉴别,后者常发生于青年人,诱发因素包括皮脂分泌多和天气炎热、抗菌药物应用、免疫抑制剂应用等。
如意金黄散临床应用近况

如意金黄散临床应用近况出处:网络转载 2011.06.23 16:06 来源:中医中药网责任编辑:杨洋zyctd 浏览432次分享到:【导读】如意金黄散又名金黄如意散、金黄散,再加乳膏基质可制成金黄膏,出自清代《外科正宗》,由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花粉、生南星、苍术、厚朴、甘草等组成,有清热解毒、散瘀化结、消肿止痛等功效。
传统功用主要用于丹毒、疮毒、脓肿、乳痈及无名肿痛等..如意金黄散又名金黄如意散、金黄散,再加乳膏基质可制成金黄膏,出自清代《外科正宗》,由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花粉、生南星、苍术、厚朴、甘草等组成,有清热解毒、散瘀化结、消肿止痛等功效。
传统功用主要用于丹毒、疮毒、脓肿、乳痈及无名肿痛等。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如意金黄散可抑菌、抗炎、镇痛、解痉,有减轻局部疼痛、水肿、渗出物过多和继发性感染等作用。
近年来的临床资料表明,如意金黄散对下列疾病有较好的疗效:1(丹毒用如意金黄散治疗丹毒20余例(其中8例同时用青霉素),病损面积1,,15,,平均用药3天后开始消退,完全消肿9.3天,均告治愈。
与青霉素对照组疗效相同,且如意金黄散开始消肿时间短于对照组。
2(流行性腮腺炎用如意金黄散加陈醋调成糊状,包敷腮腺肿胀部位,每日2次,有较好的消肿散结止痛功效。
3.脓性指甲炎、甲沟炎采用切开引流或拔甲术后外敷金黄膏,治疗此类患者39例,1,2周后全部治愈。
与口服或肌注抗生素组相比;疗程均较短,早期患者25例平均7天治愈;中期患者14例,平均11天治愈。
4.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有介绍口服如意金黄散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50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28例),痊愈45例,比口服国产甲氰咪呱疗效显著。
5.会阴切口硬结有介绍用食醋与如意金黄散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治疗会阴切口硬结164例,均获较好疗效。
6.原发性肝癌疼痛有介绍将如意金黄散用水调后外敷疼痛部位,治疗13例原发性肝癌疼痛,全部收到止痛效果。
7.耳疖有介绍用金黄散纱条治疗耳疖共168例,单发性98例,多发性70例,换药1-5次,治愈138例,成脓者切开引流。
金黄散 【方剂名】金黄散,出自明·《外科正宗》。本方又名“如意金黄散”

金黄散【方剂名】金黄散,出自明·《外科正宗》。
本方又名“如意金黄散”金黄散【方剂名】金黄散,出自明·《外科正宗》。
本方又名“如意金黄散”。
【组成】天花粉十斤(5000克),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五斤(各2500克),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二斤(各100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
每次取适量,用葱或丝瓜叶捣汁,或用黄酒、麻油、蜂蜜、陈醋、菊花露、银花露(任选一种)调成糊,外敷患处。
【功效】清热故结、消肿止痛。
【主治】主治痈疽发背,疔疮肿痛,妇女乳痈,漆疮火丹,大头时肿,流注肿疡,小儿丹毒,肌肤赤肿,干湿脚气,跌扑损伤等。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疖病、疔疮、静脉炎、骨性关节炎、关节扭伤、丹毒、关节腔积液、急性乳腺炎、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急性蜂窝织炎、急性脓肿、肛周脓肿、丹毒,又可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皮肤溃疡、足癣感染、外伤感染等病症。
1·痔疮术后肛缘水肿:在静滴抗生素抗炎治疗基础上,治疗组30例复方金黄散洗剂熏洗治疗,与50%葡萄糖注射液搽洗对照。
分别于术后第1、3、5、7日对患者进行评分,以水肿程度判定为(1~3分。
结果:从治疗第1日开始,治疗组水肿程度优于对照组。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期:口服双氯芬酸钠辅以静滴中药注射液及针灸治疗结合金黄散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245例。
根据VRS疼痛评分进行治疗前后对照,以是否疼痛消失、功能恢复、需服用止痛药评为优、良、差三级。
结果:优158例,良56例,差31例。
(《光明中医》2012年第12期)3.静脉炎:以金黄散外敷于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患者护理组118例,与50%硫酸镁局部湿敷118例对照。
于输液后第4.8日观察并记录两组静脉炎反生情况。
根据是否发生静脉炎、穿刺点疼痛红肿情况、是否有条索改变和触及硬结划分为0~Ⅲ级。
结果:两组第4日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2.88%和46.61%,第8日分别为41.53%和67.80%。
如意金黄散的18种用途

如意金黄散的18种用途如意金黄散是一种中药材,是由多种珍贵中药材组成的复方中药。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和家庭保健中。
如意金黄散有多种药用价值和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的18种用途。
1. 消炎镇痛:如意金黄散具有很好的消炎镇痛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骨折、扭伤等。
2. 促进伤口愈合:如意金黄散可以刺激伤口愈合,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和修复。
3. 抗菌消毒:如意金黄散对多种致病菌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可以用于清洁伤口并预防感染。
4. 舒筋活络:如意金黄散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对于肌肉酸痛、关节炎、腰腿痛等疾病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5. 改善血液循环:如意金黄散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气血和营养物质的输送。
6. 清热解毒:如意金黄散可清热解毒,对于热性疾病如急性扁桃体炎、湿疹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7. 调节免疫功能:如意金黄散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8. 调节内分泌:如意金黄散能够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对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9. 抗氧化:如意金黄散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抗衰老和抗癌作用。
10. 改善睡眠:如意金黄散对于失眠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11. 缓解焦虑情绪:如意金黄散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缓解焦虑情绪,改善情绪状态。
12. 抗抑郁:如意金黄散对于抑郁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缓解抑郁情绪,提高情绪稳定性。
13. 预防感冒:如意金黄散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于预防感冒和流感有一定的作用。
14. 调节胃肠功能:如意金黄散对于胃肠功能紊乱、胃痛、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15. 改善肝脏功能:如意金黄散可以调节肝脏功能,对于肝火旺盛、黄疸等肝脏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16. 保护心脏:如意金黄散对心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预防心脏病和改善心脏功能。
17. 排毒养颜:如意金黄散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毒素,保持皮肤的光泽和弹性。
如意金黄散的功能主治

如意金黄散的功能主治1. 如意金黄散的定义如意金黄散是一种中药制剂,是通过将多种有效草药进行合理配伍制作而成的。
它是一种黄色的粉末,常用于中医中药领域。
2. 如意金黄散的功能如意金黄散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和作用:2.1 缓解炎症•如意金黄散可以缓解身体各部位的炎症反应,如关节炎、皮肤炎等。
它具有抗炎和镇痛的作用。
2.2 促进血液循环•如意金黄散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改善微循环,从而帮助身体各部位更好地得到营养和氧气的供应。
2.3 解毒•如意金黄散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可帮助身体排出各类有害物质和毒素。
2.4 消肿止痛•如意金黄散可以缓解身体的肿胀和疼痛症状,对于扭伤、骨折等伤病有着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5 抗菌消炎•如意金黄散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和炎症的进展。
2.6 调理气血•如意金黄散可以调理人体的气血,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2.7 改善睡眠•如意金黄散对于失眠、烦躁和焦虑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睡眠。
3. 如意金黄散的主治适应症如意金黄散适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3.1 风湿性关节炎•如意金黄散可以帮助缓解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3.2 皮肤炎症•如意金黄散可以用于缓解皮肤炎症引起的瘙痒、红肿和起疱等症状。
3.3 慢性胃炎•如意金黄散可以帮助调节消化系统功能,减轻慢性胃炎引起的胃痛、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等症状。
3.4 失眠•如意金黄散对于失眠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可以缓解失眠引起的疲劳、情绪波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3.5 体力虚弱•如意金黄散具有补益作用,可以帮助体力虚弱的人恢复精力、增加体力和抵抗力。
3.6 痛经•如意金黄散可以帮助缓解痛经症状,减轻经期腹痛、疲倦和情绪不稳等问题。
3.7 皮肤病•如意金黄散对于某些皮肤病有一定的疗效,如湿疹、荨麻疹和银屑病等。
4. 如意金黄散的使用方法如意金黄散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需根据个体情况和疾病类型而定,下面仅提供一般性的使用指导:•成人:每次口服 3 克左右,每日 2-3 次,饭前或饭后口服。
中成药外用治疖肿

龙源期刊网
中成药外用治疖肿
作者:祁增年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3年第09期
疖肿是一种急性化脓性毛囊及毛囊周围组织的炎症,以头、面、颈、腋下及臀部等部位较为多见,可选用下列中成药治疗。
藿香正气水取藿香正气水加等量冷开水混匀备用,先洗净患处,并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再取上药外部涂擦,每日3~4次,连用3~5天,可清热祛湿。
复方硫磺软膏将患处用温水洗净后,直接将药膏涂抹于患处。
每天3~4次,3天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可清热解毒。
黄连素取5粒研为细末,加大黄粉、蒲黄粉、飞硫黄各5克,混合均匀,清水调为稀糊状,外涂或敷患处,每日3~5次,连用3~5天即可清热解毒。
六神丸六神丸10粒,鱼石脂软膏适量。
将六神丸研为细末,与鱼石脂软膏混合均匀备用。
局部常规清洗后,将六神药膏糊涂抹于患处,每日1次,3天为1疗程,连用1~2个疗程,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金万红软膏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棉签蘸本品均匀涂抹于患处,每日2~3次,连用3~7天,可解毒消肿,生肌止痛。
金黄散局部常规清洗后,取本品适量,用清水少许调匀,外搽患处,每日2~3次,连用2~3天,可清热解毒。
毛囊炎中药方

西医主要采取局部用药、全身治疗或注射丙种球蛋白及菌苗等。
本病属中医“发际疮”、“羊须疮”、“坐板疮”、“眉恋疮”等范畴。
其发病由湿热火毒,蕴解肌肤,郁结不发所致。
故治疗以清热解毒,除湿消疮为基本治则,效果良好。
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桂枝葛根汤葛根12g,桂枝、白芍、连翘、胡黄连、苦参各9g,金银花30g,紫花地丁15g,甘草38。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本方有清热解毒,温经通络之功。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多发性毛囊炎、毛囊炎50例,结果全部治愈。
观察发现,服药时间与病程长短呈正比。
2.银连黄菊汤银花、紫花地丁各15g,川连、黄芩、野菊花、山栀、连翘、赤芍、黄柏、茯苓、绿豆衣各9g,生甘草6g。
舌尖红,面部升火,口渴,乏力,失眠等阴虚内热者,加天花粉、鲜生地;皮损硬结明显者加大黄或青宁丸包煎;痛痒甚者加苦参、白鲜皮、萆薢;热重者加龙胆草、丹皮、蒲公英。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有清心解毒利湿之功。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毛囊炎50例,结果痊愈26例,好转17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6%。
3.芩连平胃汤黄芩,黄连、厚朴(姜炒)、陈皮各3g,苍术(炒)6g,生甘草,姜1片。
加水300ml,煎取240ml,饭后服。
本方出自《医宗金鉴》,有除湿清热之功。
适用于燕窝疮(颈项部多发性毛囊炎)。
4.解毒四妙汤苍术、连翘、大黄各10g,薏苡仁30g,黄柏、牛膝各12g,蚕沙、银花藤各24g,木通158。
每日1剂,水煎内服。
本方有清热除湿,解毒散结之功。
适用于各种阳证疮疡,湿热郁滞者;尤宜发际疮(枕骨下硬结性毛囊炎)湿热重者。
蒲公英、地丁、银花各30g,连翘、当归各15g,川芎12g,皂刺、山甲各6g,陈皮、桔梗各5.解毒排脓汤9g,甘草3g。
气虚加生黄芪、党参;阴虚加生地、玄参、花粉;湿热重者加黄芩、黄连。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有清热解毒,化瘀排脓之功。
有报道运用其治疗头部脓肿性穿凿性毛囊周围炎10例,结果全部治愈,服药25〜92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黄散、芩连解毒汤治疗多发性疖肿、慢性毛囊炎1958年资料4_朱仁康_金黄散、芩连解毒汤治疗多发性疖肿、慢性毛囊炎108例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金黄散、芩连解毒汤治疗多发性疖肿、慢性毛囊炎108例疗效观察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外科朱仁康;王雯春;宋土端疖、一般认为疮疡中的小病,很易治愈,在这里提出的多发性疖肿,那就不简单,不断复发,愈后又犯,在病例中可找到几年,甚至二十年复发历史的。
更有一种慢性毛囊炎,亦很顽固,与多发性疖肿发病机制是一致的,也可延缠多年不愈,而且大半病例都用过青霉素未能防止其复发。
我科曾于1956年6月至12月,用中药金黄散并配合内服中药,以芩连解毒汤为主,治疗了多发性疖肿29例及慢性毛囊炎5例,初步观察有显著的疗效,大都是由发病逐步减轻而至治愈不发。
1957年继续治疗观察,截至年底为止,共治疗了多发性疖肿75例,慢性毛囊炎33例,总计108例,除仍主要用金黄散及芩连解毒汤外,个别病例并采用各种外敷药的辅助治疗,又审患者体气,病因的不同,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这样使疗效更有所提高。
一、多发性疖肿疖的症状,大家熟知,如巢氏病源:“疖候,肿结长一至二寸,名之曰疖,亦如癰热病,久则溃脓,脓血尽便瘥。
”又外科理例:“疖者,初生突起,浮赤无根脚,肿见于皮肤,止阔一、二寸,有少疼痛,数日后微软,薄皮剥起,始出清水,后自破脓出”。
足以说明一般疖的情形,至于多发性疖肿,其发生的程度,据我们观察,可列成三种类型:(1)续发型,在身体各处,不定的部位,散发疖肿,其颗数亦不一定,从一、二颗到十数颗,一处将愈,他处续起,新旧交替,续发不断,亦有间隔相当时间(一、二星期或月余)再续发的,患者以中年人(20-40岁)居多。
(2)复发型,在一定的部位,在原发疖肿处及其附近,屡次复发,以颈后或臀部居多。
(3)多发型,在一处簇生很多的疖肿,患者小儿占多数,尤多见于夏季。
发生原因:续发型,中医认为与湿热,火毒,便阻,体虚等有关。
复发型,认为是余毒未清。
多发型,中医认为暑毒,暑疖,治疗比较容易。
外治用药(1)主要外敷药,如意金黄散,(外科正宗方)天花粉四两,大黄二两,黄柏二两,姜黄二两,川朴八钱,南星八钱,陈皮八钱,晒研成细末,中药铺有现成制品,呈金黄色药粉。
敷法:将药粉加适量蜂蜜调如糊状,勿过干亦勿过薄,适能涂上勿流下为度,过稠时可加入少许金银花露。
适应症:在疖肿尚未化脓时,最为适用;疖肿个数多时,应将脓头先挑破,但勿加挤压,然后逐个敷上此药,但勿涂成一片。
作用:疖肿敷药后,部分可以消退,已化脓的,敷药后自然流脓,提脓拔毒,不致扩大。
(2)辅助治疗外用药1)千搥膏,治疖坚硬,不易成脓,用此膏隔水燉烊,挑少许敷疮头上,或摊膏贴之,即能提出脓头。
成份:嫩松香十六两,制乳香一两二钱,制没药一两二钱,银硃三两五钱,萆麻子仁十两,麝香八分,制法:先将萆麻子仁,入石臼内,捣极烂如泥,后和入各药,搥数千下成膏,最后入麝香末捣匀,入磁罐收藏。
2)重升丹,治疖屡次反复成脓,因此丹提毒排脓,彻底清除,去腐生肌,不致复发。
成分:红升五钱,生石膏末一两,研细末。
3)九黄丹,治疖较大,脓出不畅,用此提脓拔毒,成分:制乳香二钱,制没药二钱,川贝末二钱,雄黄二钱,月石二钱,红升三钱,硃砂一钱,煆石膏六钱,梅片三分,共研细末。
4)玉露膏,治疖肿大焮红,用此消炎退肿,秋芙蓉叶,研成细末,用黄石脂调成百分之?甘油膏外敷。
辨证论治疮疖复发的原因,中医认为与火毒,湿热,便阻,体虚毒胜有关,外治固属必要,但只能使其局处消退,若原因不去,则其根不除,还是复发,因此强调必需配合内服,辨证用药。
内经云:诸痛疮疡,皆属于火,疮疖亦不外乎火毒,拟以芩连解毒汤为主,其它可审其属湿,属虚,或便闭火甚,以下述诸方选用。
(1)芩连解毒汤(简称芩连汤)治疮疖火毒甚者,川连五分,(后入)黄芩一钱五分,丹皮二钱,赤芍二钱,银花三钱,连翘三钱,生甘草一钱,黑山栀三钱(不用川连时,称黄芩汤)。
(2)凉膈汤,治疮疖上盛,大便干结者,大黄三钱,芒硝一钱五分(或用元明粉三钱)黄芩二钱,黑山栀三钱,连翘三钱,生甘草一钱。
(3)加味胃苓汤,治疮疖下部为甚,舌苔垢腻而湿盛者,川朴五分,赤苓三钱,猪苓三钱,泽泻三钱,白术一钱五分,二妙丸(苍术黄柏)三钱包,六一散三钱包,黑山栀三钱,陈皮一钱。
(4)仙方活命饮(简称活命饮)治疮疖坚肿不溃用以托毒、排脓、消肿。
防风一钱五分,皂角刺三钱,炙甲片一钱五分,当归尾三钱,炙乳没各钱半,大贝母三钱,金银花三钱,生甘草一钱,陈皮一钱,天花粉二钱。
(5)四妙汤,治疮疖经久,体虚毒胜,时发时愈者,生黄耆五钱,金银花一两,当归三钱,生甘草二钱。
病例分析我科用上述外治法并配合内服中药,治疗了多发性疖肿75例,病例分析如下:(1)类型续发54例,多发15例,复发6例。
(2)性别男63例,女12例,男多于女。
(3)病期续发最少一、二月,最多二十年,有一、二年续发历史的占多数复发,三个月至五个月;多发二星期至二个月。
(4)好发部位以颈项、头面、肩背、臀腿居多。
(5)以往治疗病例大半数以上用过青霉素,用过封闭疗法8例,用过链霉素2例,氧气疗法2例,紫外线1例。
(6)治疗次数平均三天治疗一次,最少治二次,最多治二十次,一般治三至七次。
(7)治愈日数多发较短,平均七、八天。
续发平均15-20天,复发平均30天左右。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以下述作为标准:治愈:指经过治疗后,不再复发。
进步:指复发的程度,大大减轻,间隔一段较长时间,尚有小发。
未愈:及复发经过一段长的时间治疗,未见效,仍不断发生。
不明:经过1、2次治疗,即中断,大多因患者离开本地,或失却联系。
典型病例(1)李××男45岁,自诉发生疖肿的历史将近20年,在1937年即开始发生小疖子,虽经治疗后即好,但在过去15年中,不断发生,以致下肢瘢痕累累,至1952年曾停止发生,但在今年又继续发生不断,检查腰部右下方有2公分大的刀口,接近痊愈,但在左大腿后中部又长一疖子,呈瀰慢性肿胀潮红,灼热疼痛,正在化脓,诊断为多发性疖肿,当为外敷金黄散及玉露膏,并予活命饮加减三剂(归尾、赤芍、炙山甲、皂角刺、忍冬籐、黑山栀、连翘、大贝母、天花粉),复诊时已破溃,流脓不畅,续服前方三剂,第三诊时已轻减,处方中加川连、黄芩,又服六剂而愈,追踪复查,并未复发。
(2)崔××男35岁,两年来臀部生小硬性疖肿,基底坚硬,潮红疼痛,渐即破溃,有白色脓性分泌物,不久消退,但隔一星期又发生两三颗,十天左右治愈。
如此不断发作,曾在张家口医院,用腰局封,青霉素等治疗,仍不断发生,至今腰部及臀部有多数大小不等的瘢痕,由张家口来院求治,检查臀部内侧有一拇指大的疖肿,中央软化波动,切开排脓,细菌培养为金黄色的白色葡萄状球菌,诊断为多发性疖肿,外敷金黄散,内服黄芩汤,两剂后排脓退肿,四天后又新起小疖一两颗,续服前方四剂后,只起小粟粒疹两处,未化脓扩大,八天后回张家口,续服芩连解毒汤,先后共服20余剂,来信报道即未复发。
(3)刘××男21岁,三年来,面部先起痤疮,且易化脓肿痛,渐延前胸后背,续发小疖肿,自诉二年半中曾在各医院从未间断的治疗,用自己菌种培养注射,紫外线等各种治疗殆遍,均未见效。
现症,在腰背部有小疖十余颗,硬结焮红,中央有脓点,此外所见,颜面胸背瘢痕疙瘩皆是,诊断,痤疮型多发性疖肿,外敷金黄散、九黄丹,服以芩连解毒汤,九剂后疖肿渐减少,但近腰间的疖肿,仍不时复发,并诉常胃痛,消化不良,舌苔垢白,改服加减胃苓汤30余剂,治疗近两月,最后患者离京,疖未见发,只腰围硬肿未消,以后是否再发,因失却联系不详,通过这病例,说明由于皮脂过多引起的疖肿,治疗上比较困难。
二、慢性毛囊炎毛囊炎与疖肿发生原因一致,可以看做一种疾患,只在程度上略有不同,症状轻重稍有差别而已。
慢性毛囊炎,发于多毛部分,在头部的尤多见,中医称为发际疮,医宗金鉴所载:“此证生项后发际,形如麻豆,顶白肉赤,坚硬,痛如锥刺,痒如火燎,破津脓水,亦有津淫发内者,此由内郁湿热,外兼受风相搏而成也”。
见于项后及须部次之,中医称燕窝疮,发于眉间称恋眉疮,比较少见;间有发于腋下,阴毛、胸背及下肢的。
一般症状,开始与毛囊一致发生红色小疮,呈尖锐疹或小结疖。
半米粒大至小豆大,略痒,周围略有浸润,顶点有小脓点,挑破之可以挤出少许脓汁,脓出后渐退,结黄褐色的痂,但可在其周围的毛囊,继续发生,旧的消失,新的重生,如在发内。
可以侵占到全头,亦可在须及眉间同时发生,或并发痤疮。
治疗无效时,可延缠几年到十几年不愈。
治疗方法慢性毛囊炎的发病机制既与多发性疖肿一致的,因此治疗的方法亦相仿,外用药亦可用如意金黄散,或用四味金黄散;内服方,风湿甚者用防风通圣散,火甚者用芩连解毒汤或黄连上清丸,便闭者用凉膈汤或青麟丸,湿盛者用胃苓汤或二妙丸,随病轻重酌用。
(1)如意金黄散,见前节。
(2)四味金黄散(简称四黄散)大黄五钱,黄柏五钱,雄黄三钱,硫黄三钱,共研细末,用香油调敷。
(3)芩连解毒汤、凉膈汤、胃苓汤(见前)。
(4)防风通圣散,黄连上清丸、青麟丸、二妙丸,中药铺均有售,方略。
治疗慢性毛囊炎33例病例分析(1)性别男32例,女只有1例。
(2)年龄21岁至40岁,中年人居多数。
(3)病期最短2月,最长10年以上,一般均有几年历史。
(4)发生部位头部17例,项后9例,须疮4例,胸背3例。
(5)以往治疗用过青霉素19例,个别病例用过金霉素,组织疗法,理疗,自家血清,氧气疗法等。
(6)治疗次数一般隔三天治疗一次,最少治二次,最多十五次,(住院除外)平均治疗五至六次。
治疗效果此33例中,治愈者17例,减轻者7例,未愈复发者6例,不明者3例。
典型病例(1)金××男48岁,患者头部生癣已五年之久,在1952年时,理发后不久,头顶皮肤发痒,抓后脱白皮,因其扩大慢,未加治疗,今年8月皮损增大而厚,曾至医院作理疗,第一疗程未效,11月15日因病损再扩大,作第二次理疗,三天后突然整个头部,前额散发米粒大至豆大丘疹,顶有脓点,挑破有少许脓汁,中心毛发贯穿,疼痛不安,原有的皮损呈指甲大,货币大,底红色,略隆起于皮肤,表面附有白屑,诊断为牛皮癣,续发毛囊炎。
外用大黄一两,雄黄、白凡各五钱,煎洗头部,再用四黄散,香油调敷,因患者大便干燥,内服芩连汤加大黄,大青叶,三天后复诊,脓疱见少,自诉下午怕冷发烧,改服荆防败毒散,三剂后,不仅脓疱减少,而牛皮癣损害亦消失不见,但颈后起大疖肿二颗,改服活命饮四剂,疖脓出肿退,后头部尚继续不断起小疖三、四处,并诉晚间盗汗,予以黄耆、防风、忍冬藤、连翘、茯苓、赤芍、黑梔、浮小麦、生甘草、五剂后盗汗止,头部疮已少起,最后与四妙汤三剂,即未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