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毛囊炎的验方
发际疮(头皮毛囊炎)验方

发际疮(头皮毛囊炎)验方鳝拱头,又名蝼蛄疖、蝼蛄疮、貉(mò)脑、蝼蛄串,西医称为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多发生于小儿头上,未破时如蛐鳝拱头,溃后似蝼蛄窜穴,以形状命名。
俗传此病由于小儿夜间以头藏在乳母怀中睡觉,热气熏蒸而成,亦谓小儿夏日光头外出,中烈日暑毒所致。
现代医学病原属于葡萄球菌感染致病,头部不洁,病菌感染。
中药外治处方:①鸡骨(鸡头、腿、爪等骨头)以清水煮去血污,除去表面筋肉,瓦上或砂锅内炭火焙炙成炭,研成细末,麻油调敷患处。
②蛇蜕适量,以唾液润之,贴敷患处,出脓收口即愈。
③乌梅肉捣烂,蜈蚣1条研磨成细末,与蜂蜜一同捣成膏状,外敷疮面,恶疮即消。
④百草霜研细末,麻油调涂患处。
⑤青黛适量,麻油调涂患处。
⑥独角莲膏外敷。
中药内服方——托里排脓汤加减: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生黄芪30克,炒山甲6克,炒皂刺10克,岷当归10克,黑升麻6克,香白芷10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薏苡仁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热毒炽盛者去党参、黄芪;可以配合内服散结灵、梅花点舌丹或大黄䗪(zhè)虫丸及小金丹。
凡鳝拱头患者必须戒食鳝鱼,否则次年必发。
千捶膏《疡医大全》:松香120克,巴豆5枚,蓖麻仁21克,苦杏仁3克,乳香3克,没药3克,铜绿3克,上药捣膏,浸清水中,用时随疮大小用手捻成薄(báo)片,贴疮上,以绢覆盖。
能消肿止痛,提脓去腐,主治痈疽疖疔初起,瘰疬,小儿鳝拱头,臁疮久不收口,溃后脓腐不净等。
败铜散《外科心法要诀》:化铜旧罐子一个,研为细末,用香油调敷,自能渗湿祛痒,疮口易敛。
方歌:败铜散治溃风伤,瘙痒破津脂水疮;化铜旧罐研细末,香油调敷渗湿良。
发际疮外洗方(张学礼):芙蓉叶30克,蛇莓30克,苦参片30克,半边莲30克,木鳖子10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紫花地丁15克,蒲公英15克,白芷10克,水煎外洗患处(发际疮生发际边,形如黍豆痒疼坚,顶白肉赤初易治,胖人肌浓最缠绵)。
项部毛囊炎经方案例

项部毛囊炎经方案例
耿某,男,22岁,开封人。
有多年项部毛囊炎病史,服用中西药,以及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用药,可未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近因病证加重前来诊治。
刻诊:丘疹性脓疮,痛如**,肢体困重,大便干结,嗜睡,舌质暗红边略有瘀紫,苔黄腻,脉沉涩。
辨为痰热瘀血证,治当清热化痰,活血化瘀,给予小陷胸汤、栀子豉汤与蛭虻归草汤合方加味
黄连6g,姜半夏12g,全瓜蒌30g,栀子14g,淡豆豉10g,当归12g,水蛭6g,虻虫3g,胆南星12g,赤芍15g,炙甘草6g。
6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分3服。
二诊:丘疹样脓疮减轻,以前方6剂。
三诊:疼痛止,以前方6剂。
诊:肢体困重基本解除,以前方6剂。
五诊:诸证消除,以前方6剂。
为了防止病证复发,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服3次,治疗2个月。
随访1年,一切正常。
用方提示:根据丘疹性脓疮、苔黄腻辨为痰热,再根据痛如**、舌质暗红边略有瘀紫、脉沉涩辨为瘀血,因肢体困重、嗜睡辨为痰湿阻滞,以此辨为痰热瘀血证。
方以小陷胸汤清热化痰散结;以栀子豉汤透解郁热;以蛭虻归草汤破血逐瘀,加胆南星清热化痰,赤芍清热凉血散瘀。
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治毛囊炎最好的土方有哪些哪些土方可以治疗毛囊炎

治毛囊炎最好的土方有哪些哪些土方可以治疗毛囊炎毛囊炎在日常中非常常见,有许多患者因它而受累,治疗毛囊炎的方法有很多,土方就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民间流传的治疗毛囊炎的土方也有很多,其实没有最好的土方之说,只有适合,对症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长期受到毛囊炎困扰的人来说,试试土方也不错。
毛囊炎是很常见的皮肤病,它主要是由于身体免疫力低下的原因引起的,一般发于人体头皮层、面部以及身体躯干部位。
治疗毛囊炎的方法有很多,除了去医院治疗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土方来治疗,那么治疗毛囊炎最好的土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治疗毛囊炎的土方一、用牛黄解毒片研磨成粉,然后将适量的蜂蜜加入药粉中,顺时针搅拌,调成糊状,用其涂抹毛囊炎部位,每天大约涂抹1~2次,相信毛囊炎很快就会治愈,这可是公认的治疗毛囊炎的土方。
治疗毛囊炎的土方二、用适量的绿豆和鲜鲜荷叶一起煮水,绿豆煮开之后加入少量冰糖调味。
毛囊炎患者每日服用1次,连续服用一个星期,就可很好的缓解毛囊炎症状,此方有清热解暑,除烦止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毛囊炎,非常适合毛囊炎患者夏季食用。
治疗毛囊炎的土方三、用绿豆打磨成粉,然后导入醋,用醋调匀绿豆粉,然后每日用棉签沾点调制好绿豆粉涂抹到毛囊炎部位,不用多久,毛囊炎症状就可得到改善,记住不要大面积涂抹,只需要涂抹毛囊炎部位就好。
治疗毛囊炎的土方四、用100左右的枸杞叶加水煎成汤,然后去渣取汁代茶饮,可有效治疗湿热型毛囊炎。
此款茶饮除了可以清热解毒,起到止痒的作用,还有清肝明目,补益的功效,所以毛囊炎患者日常可以多饮用。
关于治疗毛囊炎最好的土方是什么呢这一问题就介绍到这里。
毛囊炎看似是一种皮肤病,但从中医讲,它是病发于表的一种表现,传统医院在治疗毛囊炎上积累了许多经验,土方也是流传下来的智慧,所以对于毛囊炎患者来说,不妨一试。
『皮肤病』中药方-毛囊炎的治疗偏方

『皮肤病』中药方-毛囊炎的治疗偏方
毛囊炎是一种位于毛囊口的化脓性皮肤病。
中医学认为毛囊炎系因湿热内蕴,兼之风热之邪外袭,郁阻肌肤毛窍所致,或因素体虚弱,腠理不固,外受热邪所致。
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可分为热毒夹湿型、血瘀型、气血两虚型、肾阴虚型等4种类型。
其治疗宜分类施治。
热毒夹湿型
主要症状:皮肤表现为红色丘疹及小脓疱,患者自觉有轻度瘙痒,伴有痛感。
同时感觉精神不振,常有口渴或者口苦感。
查可见舌质稍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或弦滑。
治疗方法以清毒为宜
汤剂: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各15克,野菊花、黄芩各12克,栀子、黄连各9克,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各30克,生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中成药:穿心莲片、牛黄解毒片、清开灵口服液均可(按照说明服用即可)
血瘀型
主要症状:皮肤病变反复发作,痒躁不已。
查可见舌质黯红或紫红,或舌尖边有瘀斑,舌苔少,脉弦涩。
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宜
汤剂:金银花30克,连翘、重楼各15克,赤芍、天花粉各12克,当归尾、浙贝母、白芷、乳香、没药、皂角刺各9克,炒穿山甲12克(先煎),生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中成药:可选用大黄廑虫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温酒或温开水送服。
第 1 2 页。
五倍子,雄黄配冰片,治疗毛囊炎!

五倍子,雄黄配冰பைடு நூலகம்,治疗毛囊炎!
我把治疗多发性毛囊炎的特效方子给你:五倍子10克、雄黄5克、冰片1克,研成粉,熟鸡蛋黄5个.将鸡蛋黄置铁锅内,文火煎熬出油,去渣,再入以上药粉,入锅中搅匀,涂抹患处,日2--3次几天愈!我治疗的患者20多位都在7天内消失,有效率100%。我治疗一位大学生看专家6年,吃了很多药,几乎天天吃药,早晨枕巾满是流的黄液,他自己也觉得很尴尬,他找到我后一法施药很快就痊愈了,他特别感激,希望拿出来帮助朋友们!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松矾散外敷治疗毛囊炎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松矾散外敷治疗毛囊炎
权力,中医师(河北省新乐市中医院邮编:050700)。
主治:毛囊炎。
处方:松香、明矾各等份。
用法
取松香适量放于铁勺中,用微火加热至熔化后,倾在木板上或凉水中,使之凝固,使用时取制松香和明矾各半研细末,过120目用麻油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无菌敷料敷盖固定,每天早晚换药1次。
疗效
一般3~5次即可见效,1周可痊愈。
按语
方中松香味苦甘温。
能拔毒生肌;明矾味寒酸涩,能清热解毒,两者配合共奏祛寒解毒、拔脓生肌之效。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可思议,治疗毛囊炎的验方

不可思议,治疗毛囊炎的验方(一)板蓝根、败酱草、蒲公英各60g,苦参、川黄柏、明矾各30g。
先将头部毛发剃净。
每日1剂,加水4000毫升,煎沸30分钟后,过滤去渣,待药液降温至40℃左右时,取干净白毛巾1条,浸药液湿敷患处,稍干或凉时再重浸药液,每日湿敷4-6次,每次30分钟。
重复用药液时,再加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主治多发性毛囊炎。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多发性毛囊炎患者86例,均获治愈。
其中,治疗2-3天痊愈者25例,4-5天痊愈者41例,6-7天痊愈者20例。
经随访1-2年,均未见复发。
(二)生黄芪12-15g,党参、茯苓、浙贝母、白蔹、当归、陈皮各10g,金银花15g,生甘草、元参、山药各12g。
每日1剂,水煎服。
益气养阳,扶正祛邪,清热解毒。
主治慢性毛囊炎。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39例,结果治愈27例,显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
(三)苦参30g,艾叶、薄荷、川椒各20g,白矾10g,黄柏3g。
每日1剂,加水浓煎,滤取药液,乘热外洗患部。
每日洗3次,煎液洗后保留,下次加热再用。
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收敛止痒。
主治毛囊炎。
病例验证欧阳某,男,43岁。
颈部发际生疮,反复发作,痛痒伴颈部活动受限2月余。
诊见颈后左侧发际处有3个大小不等疖肿,触之疼痛,基底部潮红肿胀,发硬,顶部有白色脓点,脓点中央有毛发贯穿。
诊为多发性毛囊炎,经用上法治疗,6天痛减痒止,脓血排出,肿退,脓点消失,疮面愈合不留疤痕。
追访1年未见复发。
(四)黄芩、黄柏、黄连各100g,樟丹20g,冰片6g,蓖麻仁100粒。
将前三味药焙干轧细面,樟丹、冰片研细末,蓖麻仁捣烂,以上6味药用香油调成糊状,以适量敷于患处,1日3次。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防腐敛疮。
主治多发性毛囊炎。
病例验证孙某,男,35岁。
多处毛囊感染,局部红肿,热、痛。
自服红霉素等,局部用碘酒涂擦患处治疗半个月,效果不佳。
按本方外敷治疗2次,症状大减,敷4次全部治愈。
治疗毛囊炎,中医内治8种验方,方方对症疗效佳!

治疗毛囊炎,中医内治8种验方,方方对症疗效佳!毛囊炎是一种毛囊口感染性化脓性炎症疾病,以红色丘疹,迅速化脓为主要表现。
多见于成年人.中医根据发病部位不同而有相应的名称,发于颈后发际处称为“发际疮”,发于须部称为“须疮”,发于臀部称为“坐板疮”。
【病因病机】多因脾胃运化失职,湿热内生,或因肝气不舒,或膀胱开阖不利等导致机体疏泄失常,湿热内蕴,外泛肌肤,加之外感风热邪毒,两邪相搏,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本病。
反复发作者因素体虚弱,藤理不密,卫外不固,易感风湿热邪,正虚邪恋,邪毒内结,故迁延日久。
【临床表现】1.部位及年龄好发于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如头皮、颈后发际、须部、背部、臀部等处,一般20~40岁成人多发2.皮疹特点初期为与毛囊口一致的红色充实性小丘疹,迅速发展为丘疹性脓疱,四周有红晕,脓疱破裂结痂,约1周后脱落而愈,可复发。
可以单发,也可成批出现,脓疱可向深部发展为疖。
3.自觉症状自觉瘙痒或灼痛。
4.病程一般为5~7日,感染重者,可迁延1个月以上,且愈后留下瘢痕。
【治法治则】本病初起以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为法;湿毒瘀阻者,以解毒除湿,活血软坚为去;后期气血耗伤,邪毒留恋,以补益气血,托毒消肿为法。
一、内治方五味消毒饮【出处】清·吴谦等《医宗金鉴》【组成】金银花三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各一钱二分。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毛囊炎属湿热内蕴证者,临床表现为头皮、颈背部散在粟粒大小与毛囊一致的丘疹或小脓疱,伴痒痛,舌红,苔黄,脉数。
【用法】水二钟,煎八分,加无灰酒半钟,再滚二、三沸时,热服。
淬如法再煎服。
被盖出汗为度。
【处方总结】毛囊炎多由湿热内蕴,火毒结聚而成,故治以清热解毒为主。
方中金银花入肺胃,解中上焦之热毒,野菊花入肝经,清肝胆之火,两药相配,善清气分热结;蒲公英利水通淋,泻下焦之湿热,与紫花地丁相配,善清血分之热结,为痈疮疗毒之要药;天葵子入三焦,善除三焦之火,五药合用,气血同清,三焦同治,热清湿除,而消脓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毛囊炎的验方
(一)板蓝根、败酱草、蒲公英各60g,苦参、川黄柏、明矾各30g。
先将头部毛发剃净。
每日1剂,加水4000毫升,煎沸30分钟后,过滤去渣,待药液降温至40℃左右时,取干净白毛巾1条,浸药液湿敷患处,稍干或凉时再重浸药液,每日湿敷4-6次,每次30分钟。
重复用药液时,再加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主治多发性毛囊炎。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多发性毛囊炎患者86例,均获治愈。
其中,治疗2-3天痊愈者25例,4-5天痊愈者41例,6-7天痊愈者20例。
经随访1-2年,均未见复发。
(二)生黄芪12-15g,党参、茯苓、浙贝母、白蔹、当归、陈皮各10g,金银花15g,生甘草、元参、山药各12g。
每日1剂,水煎服。
益气养阳,扶正祛邪,清热解毒。
主治慢性毛囊炎。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39例,结果治愈27例,显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
(三)苦参30g,艾叶、薄荷、川椒各20g,白矾10g,黄柏3g。
每日1剂,加水浓煎,滤取药液,乘热外洗患部。
每日洗3次,煎液洗后保留,下次加热再用。
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收敛止痒。
主治毛囊炎。
病例验证欧阳某,男,43岁。
颈部发际生疮,反复发作,痛痒伴颈部活动受限2月余。
诊见颈后左侧发际处有3个大小不等疖肿,触之疼痛,基底部潮红肿胀,发硬,顶部有白色脓点,脓点中央有毛发贯穿。
诊为多发性毛囊炎,经用上法治疗,6天痛减痒止,脓血排出,肿退,脓点消失,疮面愈合不留疤痕。
追访1年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