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1

合集下载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长江》资料:有关长江的诗句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长江》资料:有关长江的诗句

有关长江的诗句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描写和赞美长江的诗词名句数不胜数,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一些描写和赞美长江的诗句。

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赤壁怀古》)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登高》唐。

杜甫4.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5.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诗》唐。

王勃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8.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

--《春江花月夜》唐。

张若虚9.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送别》唐。

李白10.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

--《王兵马使二角鹰》唐。

杜甫11.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春别曲》唐。

张籍12.频频子落长江水,夜夜巢边旧处栖。

--《哭子十首》唐。

元稹13.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北宋-李之仪)1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15.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长江第一课

长江第一课

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在的地形
a
区名称:
①____四_川__盆__地___ ②___云_贵__高__原__
a
③__东__南_丘__陵____ ④__青__藏__高_原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长
江支流名称:
A____汉_江______ B__赣__江______
C___雅__砻__江____ D___湘__江______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
上游
下游
中游
30°N
二、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
全流域
(1)水资源 (2)矿产资源 (3)水能资源 (4)森林资源 (5)旅游资源
中上游 上游 上游 全流域
现在我们来对号入座,说说上,中,下 游各自的资源优势。
•阅读教材P 78-79,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长江流域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 在哪些地区?
三、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
1、经济发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长江沿 岸工业带 ),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三大经济区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下游经济区
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区
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区 2、城市化水平高:上游地区城镇少,中下游地区城镇密度较大 3、航运发达
二、综合题
读 “长江水系图”完成下列各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游平原
横断山区
东南丘陵
云贵高原
温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热带季 风气候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
以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为主
地形
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气候
径流量大
流域面积广

〖2021年整理〗《长江》学案1

〖2021年整理〗《长江》学案1

《长江》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

2、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3、初步感知课文,根据理解划分段落。

4、积累好词好句,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学习过程:一、了解作者郭风,原名,1917年生,莆田县人。

30年代末期开始发表散文作品。

出版有散文集《山溪和海岛》、《曙》、《唱吧山溪》、《和花朵》、《开窗的人》、《晴窗小扎》、》以及《郭风散文选》等。

另外著有散文诗集《叶笛集》、《的早晨》、《灯火集》、《笙歌》、《小小的履印》等。

郭风的作品写景绘物,使人如临其境,在大自然的邀游中,时时以独特的审美视角,抒发自我感知、留下心灵的轨迹。

给大地、海洋、阳光、树木、花草增添了主体情感;郭风的作品质朴清新、饶有天趣,贮满诗情画意,是风景画家、风俗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郭风的作品追求自然、本色、纯朴,具有更广阔的历史感和更深沉的哲理意蕴,体现了大家之风范。

二、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快速地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词。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浦.口()缕.缕()吹拂.()哺.育()舢.板()驳.船()堆栈.()粼.粼()玫瑰.()舒畅.()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抹似泊3、识记并解释下列词语。

容光焕发:无边无际:粼粼: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画出文中的好词好句。

要求:读出情感,读出节奏。

四、结合自己的理解划分文章结构。

五、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长江》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

2、讨论理解(1)“长江的黎明”的象征意义。

(2)作品歌颂的对象(3)文章为什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3、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1)“复沓”的写法(2)大量的修辞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课文。

1、第一自然段(1)“长江很早便醒过来了。

它醒过来的时候,浦口车站上的路灯还没有熄灭。

”句中的“醒”字有何妙处?“浦口车站上的路灯还没有熄灭。

”在这里有什么作用?2、第二自然段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第三自然段“哦,长江。

我国第一长河

我国第一长河

我国第一长河
1、中国第一长河是长江,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全长6387公里,自西向东横贯中国中部,最终在上海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其流域人口众多。

长江(英文名称:the Changjiang River/the Yangtze River)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97千米,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位于东经90°33′~122°25′,北纬24°30′~35°45′之间。

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

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

长江的传说1

长江的传说1

长江的传说(一)清朝时,中国人的地理知识尚不十分丰富,他们甚至还不知道长江的源头是金沙江,更不知道沱沱河-通天河与长江间有什么渊源,事实上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大多数人还错误地以为,长江的正源是青海境内的那曲,而在1856年的时候,不论中国人或外国人,“大清朝”人或“天朝”人,都普遍把岷江当作长江的正源,所谓“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在那个年代,是默认为一位四川人对一位江苏人的遥遥思念的。

尽管如此,任何一个关注中国命运的人,都不可能将这条中国第一大河流置之度外。

对于远在北京的清朝和咸丰皇帝而言,长江流域关乎国家财政的稳定,甚至国家的运数。

早在唐代,江南就已取代关中、河南,成为中央政府的主要财政和粮食来源,曾担任要职的著名文学家韩愈说“当今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即90%),语虽夸张,却凸显了江南对全国经济的重要意义。

唐德宗李适贞元年间,由于藩镇割据,坐困关中的唐朝君臣无时不刻惴惴不安,惟恐缺饷缺粮的禁军再度哗变,当大批江南漕米沿着运河-黄河水道运抵陕州的消息传出,一向沉稳的李适竟狂喜失态,抱住太子的头高呼“吾父子得生”,当时因为江南的米粮、财赋无法运进长安,皇宫里居然连酒都找不到(酿酒需用的米也来自江南),有记载称,唐代宗李豫在位期间,全国每年租赋收入约为1200万缗,其中来自江南的竟占逾50%。

宋室南渡和北方连年战乱,令长江流域在全国财政方面的地位更形突出,到了清代康雍乾三世,已形成“天下哺给,仰赖东南半壁”的格局。

顺治十二年武状元、江苏吴县人于国柱在康熙廿二年为《江南通志》作序,称“国家……分省一十有四,而江南最为重地……国之大计,以财用为根本,而江南田赋之供,当天下十之三,漕糈当天下十之五,又益以江淮之盐荚,关河之征榷,是以一省当九州之半未已也”。

由于清朝以少数民族而入主中原,为恐汉人造反,不得不在京师屯驻大军,仅八旗京营总兵力就达十三万三千八百三十八人(魏源《圣武记》),加上绿营巡捕五营一万人,京城常备兵总数近十五万,连同官员、差役、商人,形成庞大的消费群体。

1、长江之歌

1、长江之歌

和世界第三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河
流。其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及亚马逊河,超过地球半径。是世 界第三大流量河流,仅次于亚马逊河及刚果河。从源头青海
各拉丹东到湖北宜昌是为长江的上游流域;从宜昌到江西湖
口则是长江的中游流域;湖口到上海的长江入海口,是为长 江之下游流域。整个长江水系的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 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8%,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课前热身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这些诗是描写什么的?
长江
长江
• 长江,位于中国境内,全长6397公里,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 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中 ,是中国、亚洲第一
欣赏歌曲
1、长江之歌
LOREM IPSUM DOLOR
作者简介
胡宏伟 - 国家一级编剧。1953年生于辽 宁省沈阳市。现为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 副团长,他是一名军人兼歌手少将军衔; 国家一级编剧;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 辽宁省文联委员;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副 主席、辽宁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 基本信息 个人背景 职业: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副团长 个人概况 中文名:胡宏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 出生地:辽宁省沈阳市出生日期:1953 年
生字
LOREM IPSUM DOLOR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长江》word教案 (1)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长江》word教案 (1)
自主、 合作、探究教学法
课 型
新授课
课 前准 备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是否采用多 媒 体

教 学
时 数
2课时
教 学
时 数
第 2课时
备 课
总 数
第 2 课时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揭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 指导学生先学
1、分部、分层次反复朗读课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检查学生先学的效果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六、当堂训练: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长 江(郭 风)
黎明——新时代 新面貌
拟人、 比喻、 排比、 反复
多媒体出示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归纳总结,适时板书。
学生探究问题时,教师对于讨论认真积极的小组要及时的给予肯定与鼓励,并适时给予帮助、点拨。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了说明长江“旧貌换新颜”、祖国“旧貌换新颜”。祖国的新时代的到来,使新中国又焕发了青春的气息与活力)
归纳主题:本文通过描写赞美长江,借景抒情,赞美祖国的富饶,歌唱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欣欣向荣。
(二)、品读课文:赏析精彩语句,学习本文修辞。
1.文中哪些语句使用了修辞方法,试从文中找出来并简单分析其作用。( 拟人、反复、比喻、排比)
2、带着任务自主阅读,自主学习,领会文章主旨,理解文章写作的特点。
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一)、互动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1.文中描写了长江哪个时段的景象?(黎明)
2.请从文中找 出能够表达作者看到黎明的长江景象的心情的句子?(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1、长江之歌》

《1、长江之歌》
1、长江之歌
长江全长6380多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 世界第三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各 拉丹冬雪山。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 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全流域面积超过180万平 方千米,最后上海的吴淞口注入东海。
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其中有名的河为沱 沱河;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其中有名 的河为通天河,金沙江;湖口以下为下游,其 中有名为长江。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 题歌的歌词。词的作者胡宏伟以雄浑的气 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 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曲 的作者是王世光
我国第一长河
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脉 各拉丹冬雪山
bǔ yù
dàng dí
chén āi
guàn gài
哺育
荡涤
尘埃
灌溉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 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 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 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 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 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同学们自读第二节并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 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 怀?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1.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 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 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2.“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 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 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记忆口诀:青川藏云雨、我想干完、速回。
唐古拉山
青海 西藏 四川 云南 江 安 苏 上海 重庆 湖北 徽 湖 江 东海 南 西
想一想长江流经哪些地形区 横断山区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上游 宜昌 (湖北) 唐古拉山 中游 下游
东海 湖口 (江西)
洞庭湖
南京
● ●
上海

湖口
鄱阳湖
沅江
赣 江
记忆口诀:二丫打工,单(身)汉三个姨。
你记住了吗?
南京
宜宾
A ● 重庆

B
F ●
宜昌
C 武汉

D●
湖口

G ●
上海
E
记忆口诀:一民,(见)嘉庆,(流)两汉
长 江 发源地、源头
唐古拉山
注入的海洋
长度 流经的省区
沱沱河 东海 6300千米
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主要支流 上中下游分界点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 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 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 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 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 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 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青、川、藏、云、渝、 鄂、湘、赣、皖、苏、沪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湘江、汉江、赣江
宜昌、湖口
流域 长江流域水系图
长江的流量这么大,跟哪些因素有关? ------流程长,支流多,水系庞大,流域 面积广,流域内降水丰富。
支流和湖泊
嘉 大 岷 陵 渡 江 江 河 洞庭湖 沅江 鄱阳湖 赣 江
金雅大岷嘉 ,乌沅湘赣汉 记忆口诀:(金鸭大米佳,无缘相干旱)
A B
C
D
E
J (1) G H I (2)
F
水利枢纽和重要城市
嘉 大 岷 陵 渡 江 江 河 ● 龚嘴 ● 重庆 宜宾 二滩 汉江 丹江口 三峡 葛洲坝 武汉 ● 宜昌 ●
你会 唱吗
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长度、年径流量、流域面积
长度 河流名称 (千米) 长江 黄河 珠江 6300 5500 2197 年径流量 (亿立方米) 10000 500 3069 流域面积 (万平方千米) 180 75 44
黑龙江
3420
3465
86
结论: 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 最大 、流域 面积 最广 的大河,所以说长江是我国 第一大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