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1.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化学与生活》专题1《水资源的利用》说课稿

水资源的利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题目:苏教版选修《化学与生活》专题1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利用2.地位:本单元是继空气质量的改善之后又一个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目前面临水资源的危机:一是可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二是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有必要学习饮用水的获得及污水处理方法,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拓宽学生视野。
3.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了解水资源状况。
(2).知道软硬水的概念,理解硬水软化的原理。
(3).了解自来水生产过程的工序,理解铝系、铁系净水剂及氯系消毒剂的作用原理。
(4)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水资源的了解,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多少(2).通过对水体污染的学习,学会调查与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3).学习利用身边的资源获取信息,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4.重点、难点: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二、设计思路回忆已知知识,使其得到应用与巩固,同时讲授相关新知识,得到拓展与提升。
通过问题解决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提高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化学及《化学2》中已有接触,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化学法处理污水的原理已有了解,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四、教法学法讲授、阅读、设疑、讨论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下发课前预案,调查课题六、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媒体展示缺水的土壤,滴“泪”的水龙头,水中悠闲游玩的鱼,引起学生共鸣----水是生命之源2.讨论:淡水在生活中的具体用途有哪些?活跃气氛3.展示:世界及中国水资源状况图片,归纳我国水资源状况,引入主题4.教学内容包括:天然水中的杂质;水的净化;硬水的软化;水质评价;污水处理的方法5.当堂检测:设置习题的层次,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6.总结反思:巩固所学知识,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7.布置作业: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由于没有经验,本节课还存在许多缺点,请各位同仁给予指正!。
教学案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知道硬水,软水的概念,了解硬水对生产生活的危害,理解硬水软化煮沸及离子交换法的原理。
2、了解自来水生产过程的一般工序,理解铝系,铁系净水剂以及氯系消毒剂的作用原理。
3、认识水质评价的必要性,知道几种常见的水质评价标准。
4、知道水污染的危害,了解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
学习重点1、明矾净水原理;2、硬水软化煮沸及离子交换法的原理。
教学过程一、生活中的饮用水1、天然水中的杂质通常分为:、、。
2、水的净化[阅读思考]自来水厂如何才能将原水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自来水?(1)饮用水的净化过程原水——凝结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饮用水(去除固体杂质和悬浮物)(去除沉淀)(去除异味)(杀死水中的细菌)(2)水的净化步骤:、、。
(3)常见的混凝剂有:[阅读思考]明矾是如何净化水质的?明矾的净水原理(用方程式表示):。
[练习]写出以氯化铁(FeCl3)作为净水剂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常用于自来水消毒杀菌的消毒剂有:、、臭氧等。
液氯消毒的原理(用方程式表示):。
原因解释:3.硬水、软水及硬水的软化(1)概念硬水:软水:(2)常见的硬水软化方法及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方法一:(适用于)原理:方法二:(适用于)原理:磺化煤再生的原理(化学方程式):二.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1、检测项目:。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略显酸性,这是因为的缘故。
水的PH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水生生物正常生长,甚至还会导致水生生物的死亡。
3.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是指4.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中,化学处理方法包括:、、。
例如酸碱性废水采用:;含油类、氰化物、硫化物的废水采用:;重金属离子采用:。
【随堂练习】1、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水的杂质通常分类的是()A、悬浮物质B、胶体物质C、溶解物质D、导电物质2、要使浑浊的水变澄清且无色透明,你认为可以加入的物质是()A、明矾B、氯化铁C、活性炭D、臭氧3、自来水厂的水源水(原水)通常含有各种杂质,必须经过去除固体杂质和悬浮物、消毒、去除异味等一系列净化工序(即净化过程),才能达到使用标准。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设计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设计第一章:水资源的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水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3. 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1. 引入话题:水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讲解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引起学生对水资源利用的思考。
3. 介绍水资源的利用:农业、工业、生活等方面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4. 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生命之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5. 提出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问题。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水资源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的案例。
3. 小组活动:设计水资源保护的标语。
第二章: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水资源的利用技术。
2. 掌握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3. 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
1. 讲解水资源利用技术:灌溉、供水、污水处理等。
2. 介绍水资源保护措施:废水处理、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护法律等。
3. 培养节水意识:节水的重要性、节水方法。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节水方法的研究。
2. 实地考察:附近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情况。
3. 小组活动:设计节水广告。
第三章: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教学目标:1. 了解水资源配置的原则。
2. 掌握水资源配置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水资源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水资源配置的原则:公平性、效率性、可持续性等。
2. 介绍水资源配置的方法:水资源规划、水资源分配、水资源市场等。
3. 培养水资源管理能力:水资源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水资源配置的原则。
2. 案例分析:水资源配置的成功案例。
3. 小组活动:设计水资源管理方案。
第四章: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 了解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 掌握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内容:1. 讲解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
2. 介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等。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设计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引导学生探讨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和策略。
二、教学重点1.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重要性。
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1.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和策略。
2.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实际行动。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一组水资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分布和特点。
(2)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2.新课内容(1)讲解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重要性。
a.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水资源的重要性:生命之源、生态基础、经济发展。
(2)讲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a.家庭节水:关紧水龙头、使用节水型卫浴设备、回收利用废水等。
b.农业节水:改进灌溉方式、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调整种植结构等。
c.工业节水:提高用水效率、循环利用废水、改进生产工艺等。
(3)探讨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和策略。
a.水资源开发: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b.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管理、防治水污染、保护水源地。
c.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资源生态文明建设。
3.案例分析(1)展示一组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和危害。
(2)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4.课堂小结(2)强调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和方法。
5.课后作业(1)绘制一张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并简要分析原因。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至少三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重要性,掌握了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和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水资源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2.掌握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水资源的概念和特点1.1 水资源的定义和分类1.2 水资源的特点和分布2. 水资源的重要性2.1 水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2.2 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3. 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方法3.1 农业用水3.2 工业用水3.3 生活用水4. 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习惯4.1 环保意识的培养4.2 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措施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水资源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基本知识;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方法;3.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1. 水资源的概念和特点1.1 水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水体,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雨水、冰雪等。
按照用途和来源,水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水、人工水和再生水。
1.2 水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水资源的特点是分布不均、时空变化大、易受污染和破坏。
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有些地区缺水,有些地区水资源丰富。
2. 水资源的重要性2.1 水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水资源在农业、工业、生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农业用水是指农业生产中用于灌溉、养殖、渔业等方面的水资源。
工业用水是指工业生产中用于制造、冷却、清洗等方面的水资源。
生活用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饮用、洗浴、清洁等方面的水资源。
2.2 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保护水资源是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需要从源头上进行,减少污染和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方法3.1 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是指农业生产中用于灌溉、养殖、渔业等方面的水资源。
农业用水的利用方式和方法包括节水灌溉、滴灌、喷灌等。
3.2 工业用水工业用水是指工业生产中用于制造、冷却、清洗等方面的水资源。
工业用水的利用方式和方法包括循环利用、节水技术、水处理等。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设计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现状。
2. 学会运用简单的数学和科学方法来分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 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增强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水资源概述1. 水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 世界水资源的分布和我国水资源的特点第二课时:水资源的利用1. 农业灌溉用水2. 工业生产用水3. 生活用水第三课时: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1.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2. 节约用水的方法与技巧3. 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策略第四课时:水资源利用案例分析1. 分析国内外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成功案例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水资源利用的建议第五课时:实践活动——设计节水方案1.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节水方案2. 学生汇报,全班讨论评价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活动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思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水资源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实践活动的情况。
3. 学生设计的节水方案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2. 课件:水资源的相关图片、数据、案例等。
3. 实践活动材料:如节水设备、水资源利用工具等。
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与解决策略1.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2. 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影响3. 跨流域调水的意义和案例第七课时:水资源管理与法规1. 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2. 我国水资源相关法律法规简介3. 学生讨论水资源法律法规的实际应用第八课时:水环境与水资源1. 水资源与水污染2. 水资源与水生态的保护3. 学生探讨水环境治理的对策第九课时:水资源利用的技术创新1. 节水技术的研发与应用2. 水资源利用的现代化技术3. 学生了解水资源利用技术的前沿动态第十课时:综合实践活动——水资源调研1. 学生分组进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调研七、教学方法:继续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活动法等,结合实地调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 1.2.2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 苏教版选修1

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二节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教学目标】1.了解水体污染的来源2.了解水体污染的危害3.了解水质评价的意义4.了解污水治理的方法【板书】二、水质评价和污水处理【幻灯展示】水体污染图片【讨论】你知道人类的哪些活动会造成水体污染?【小结】工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排放、化肥农药的使用、生活垃圾的弃置、燃油泄漏等。
【讨论】水体污染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小结】加剧水资源短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水中生态系统、工农业渔业生产都有很大的影响。
[事例]1.重金属污染日本水俣病:1953年水俣地区,海水受到甲基汞的污染,116人中毒,43人死亡。
2.水体富营养化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的湖体富营养化已经接近重度,全湖富营养化水体面积比例已从39%增加到63%。
蓝藻爆发频繁。
【引入】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水资源,需全面地评价水质的优劣和科学地进行污水处理。
【板书】1.水质评价【阅读】P15“检索咨询”栏目“水质检测”,总结水质检测的项目有哪些?【小结】常见的检测项目为:水温、PH、导电率、固体悬浮物、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SOD)、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等。
【讨论】水的PH对水中生态系统的影响【小结】大多数鱼类只能在一定PH范围内的水中生存,PH过小或过大都不利于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
【讨论】如何检测水体的PH【活动与探究】测定水体的PH【小结】据PH判断是否适合鱼类生长【讨论】溶解氧(DO)的含义是什么,其含量高低的意义【讨论结果】当大量耗氧有机物排入水体后,水中的DO就会急剧减少,水体就被污染。
【讨论】如何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板书】2.污水处理方法【小结】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等。
1.物理方法(混凝法)——使水中细小的悬浮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沉淀。
常用的混凝剂——明矾,聚羟基氯化铝等。
2.化学方法中和法——处理酸、碱性污水对于高浓度的酸、碱废水,应优先考虑回收利用,如采用浓缩方法回收酸、碱等。
【创新设计】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1课件2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硬水的软化方法 (1)硬水的概念:含有较多 钙、镁离子 的水叫做硬水;不 含或含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叫做软水。
(2)硬水软化及方法
除去或减少天然水中的Ca2+、Mg2+等的过程,叫做硬水 加热法 的软化。常用的硬水软化方法有 药剂法 、 离子交换法 等。 和
药剂法:向水中加入适当的 化学药剂 使钙、镁离子以 沉淀 的形式从水中分离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 生石灰 或 纯碱 等。
加热法:当硬水中,可以通过 煮沸 使钙、镁离
子转化为沉淀。发生的反应为: △ Ca(HCO3)2=====CaCO3↓+CO2↑+H2O △ Mg(HCO3)2=====MgCO3↓+CO2↑+H2O △ MgCO3+H2O=====Mg(OH)2+CO2↑
白色物质越多,硬度越大。
方法2:用烧杯盛水加热,若杯壁留下较多水垢,则为硬 水。
【慎思3】 明矾净水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 利用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其具有吸附性,
从而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等杂质。
要点一 |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概述 198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为 “水体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 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
第二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认识某些含氯化合物的杀菌消毒原理。 2.了解离子交换法和加热法降低水硬度的原理。 3.了解污水治理的基本原理。 4.通过饮用水净化过程主要环节的化学知识,进一步掌握 有关 Mg2 + 、 Ca2 + 、 Al3 + 、 Fe2 + 、 Fe3 + 、 Ca(HCO3)2 和 Mg(HCO3)2的性质等知识。
5.初步学习水处理中常用的沉降悬浮物,降低水的硬度等 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 6.通过学习本单元知识,增强学生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 2.了解水资源状况
3.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水资源的了解,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多少
2.通过对水体污染的学习,学会调查与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3.学习利用身边的资源获取信息,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调查、讲授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2.1 生活中的饮用水
【情境引入】地球上的水资源并不丰富,约有15亿人淡水不足。
人类能够利用的水是地球总水量的0.26%。
我国人均水资源是全球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读图讨论:
【归纳】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5000
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巴西
印尼
美国
世界
日本
印度
中国
部分国家的人均水量
01000
20003000400050006000天
津
北
京
河
南
辽
宁
陕
西
重
庆
内
蒙
古
贵州
福
建新疆
(1)水资源总量严重短缺
(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很不平衡
(3)水环境也在日趋恶化,导致水资源可利用率降低
【板书】§1.2.1生活中的饮用水
一、生活中的饮用水
1、天然水中的主要杂质
【交流与讨论】你的生活饮用水来自哪里?你知道它是如何净化的吗?为什么要净化?
【提问】天然水能否直接饮用?如何净化?请大家看教材第11页的表1-5归纳天然水中的杂质类别。
【小结】天然水中的杂质通常分为三类: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溶解物质。
【板书】2、水的净化
A、沉降法除悬浮颗粒
混凝剂:KAl(SO4)2·12H2O、Al2(SO4)3、碱式氯化铝、FeCl3、FeSO4等
明矾净水原理:明矾电离生成Al3+、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吸附水中的悬
浮颗粒。
KAl(S04) 2 = K+ + A13+ + 2SO42—Al3+ + 3H20Al(OH)3(胶体) + 3H+
B、消毒法除细菌
消毒剂:液氯(Cl2)、漂白粉(ClO-)、臭氧(O3)、二氧化氯(ClO2)等
氯气消毒原理:Cl2+H20 HCl+HClO 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起漂白作用。
沉降、消毒二合一:Na2FeO4
C、除臭剂:活性炭
【讨论】我们在用自来水时,常会闻到一股气味,为什么?
3、自来水的生产流程(幻灯)-生产工序
【小结】原水 混凝 过滤 吸附 消毒 自来水 【讨论】使用自来水时应注意些什么 【归纳】(1)警惕早晨“死水杀手” (2)拒绝饮用反复煮沸的水 (3)不喝没有完全煮沸的水 (4)家用滤水器
【讨论】暖水瓶长时间使用后瓶胆上有一层水垢,为什么? 4、软水、硬水
【阅读】P13“检索咨询”栏目“硬水的危害”
【讲解】水中一般均含有一定量的钙、镁离子。
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叫软水。
水的硬度过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对硬度较高的水需要进行软化处理。
【提问】如何将硬水软化?
【讨论】阅读、总结:硬水的软化方法
【板书】A 、煮沸法:若钙镁离子以碳酸氢盐的形式存在,可用煮沸法使它们转化为沉淀
原理方程式:Ca(HCO 3)2=== CaCO 3↓+ CO 2↑+ H 2O
Mg(HCO 3)2=== Mg CO 3↓+ CO 2↑+ H 2O MgCO 3=== Mg (OH)2↓+ CO 2↑
水垢成分:CaCO 3、Mg(OH)2 去除水垢方法:食醋
B 、离子交换法:若钙、镁离子以硫酸盐或氯化物的形式存在,则可用离子交换法加以处理。
磺化煤的作用原理:中有关反应方程式 2NaR + Ca 2+ === CaR 2 + 2Na + 2NaR + Mg 2+ === MgR 2 + 2Na +
【阅读】P14 “检索咨询”-----磺化煤的再生(8%-10%的食盐水浸泡) 【阅读】“生活向导”------终端净水
△
△
△
【布置作业】P14调查研究:为什么不宜长期饮用纯净水,而提倡喝煮开的自来水?
第二课时§1.2.2 水质评价和污水处理
【引入】水污染也是导致缺水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的水污染已十分严重。
资料显示,近年来全国年排放污水量近600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在全国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7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污染严重。
许多原本清澈的江河湖泊之水已被污染至不宜饮用。
由于对水资源无节制索取、不合理开发,造成水土流失、湖泊萎缩、江河断流、水体污染、土地沙化、生态恶化,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板书】§1.2.2 水质评价和污水处理
二、水质评价和污水处理
【幻灯展示】水体污染图片P15“新闻链接”----“河水”起火
【讨论】你知道人类的哪些活动会造成水体污染?
【小结】工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排放、化肥农药的使用、生活垃圾的弃置、燃油泄漏等。
【讨论】水体污染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小结】加剧水资源短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对水中生态系统、工农业渔业生产都有很大的影响。
【引入】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水资源,需全面地评价水质的优劣和科学地进行污水处理。
【板书】1.水质评价
【阅读】P15“检索咨询”栏目“水质检测”
【讨论】水的PH对水中生态系统的影响
【小结】大多数鱼类只能在一定PH范围内的水中生存,PH过小或过大都不利于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
【讨论】如何检测水体的PH
【活动与探究】测定水体的PH
【小结】据PH判断是否适合鱼类生长
【讨论】溶解氧(DO)的含义是什么,其含量高低的意义
【讨论】当大量耗氧有机物排入水体后,水中的DO就会急剧减少,水体就被污染,污染的程度可用什么表示?
【讨论】如何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
【板书】2.污水处理方法
【阅读】P16最后两自然段
【小结】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等。
1.物理方法(混凝法)——使水中细小的悬浮物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沉淀。
常用的混凝剂——明矾,聚羟基氯化铝等。
2.化学方法
中和法——处理酸、碱性污水
对于高浓度的酸、碱废水,应优先考虑回收利用,如采用浓缩方法回收酸、碱等。
沉淀法——除去重金属离子(阅读P17资料卡“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主要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根据重金属离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沉淀剂。
氧化还原法——除去油类、氰化物、硫化物等。
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变为无毒物质、难溶物质或易除去的物质,这是废水处理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氧化剂:空气、臭氧、氯气等。
3.生物方法
【布置作业】P17第1、2、3、4、5、6、7题
【附板书】
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生活中的饮用水
1.天然水的杂质
2.水的净化
3.自来水的生产
4.软水、硬水
二、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
1.水质评价
2.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