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全册精编教案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二全册教案例文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二全册教案例文纯文本教学设计的内容较为详细信息量较大,但不能干脆反映教学构造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表格形式的教学设计简洁,能反映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因素之间的关系。
今日我在这里给大家共享有关于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二全册教案,盼望可以协助到大家。
20xx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二全册教案例文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人教版中学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响原理》第四章第三节。
本节课与氧化复原反响、化学反响中的物质和能量改变等相关学问亲密相关。
它是电化学的根底,也是原电池学问的延长,更是进一步探究其应用的根底。
在中学化学根底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指导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理论依据。
学习电解池之后学生将形成一个将氧化复原反响、能量转化、元素化合价学问、电解质溶液和原电池原理等学问联系起来的一个学问网络。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过了原电池的相关原理,对于氧化复原反响也很熟识,并且驾驭了能量之间的想换转化的方式和途径,为学习本节课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学问根底。
高二学生处于思维活泼期,有很强的新奇心理,同时具备了必须得试验探究实力和合作学习实力,具有较强的分析推导实力,为学习本节课奠定了实力根底。
三、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学生相识电解池组成,理解电解原理并初步驾驭电解电极反响式的书写。
(2)学生学会利用比照总结的方法,比拟学习离子放电依次。
(3)综合分析设计试验验证电解池两极产物。
2、过程与方法(1)综合应用化学和物理学问动手试验,体验电能与化学能转化的探究过程;(2)应用试验、视察等手段获得信息,应用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分组试验与探讨,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造就团结协作的精神;(2)通过探究试验的操作,现象的视察、记录和分析,造就学生试验操作、视察和分析实力,感受试验方法在化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体验科学探究的严谨与艰辛。
四、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电解原理;2、教学难点;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放电依次判定五、教学方法:试验探究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协助教学法。
高中化学选修2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2教案正文: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们不断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对于高中化学这门学科而言,设计一份优质的教案尤为关键,它不仅需要包含知识点的详细讲解,还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今天,我们以高中化学选修2为例,来探讨如何编写一份既符合课程标准又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案范本。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遵循SMART原则,即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达成(Achievable)、相关性(Relevant)和时限性(Time-bound)。
例如,针对化学反应速率这一章节,我们可以设定如下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影响因素,并能通过实验验证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接着,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在内容安排上,可以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先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公式,再过渡到影响速率的因素。
在活动设计上,除了传统的讲授和板书外,还应融入问题讨论、小组合作、实验操作等多元化教学方式,以此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
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教案中还应包括评价与反馈环节。
评价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如课堂提问、作业布置以及单元测试等。
通过这些评价手段,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此外,教案的编写也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用词要规范,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专业术语错误的语言;结构要清晰,逻辑要连贯,使得整个教案层次分明,便于教师和学生理解和执行。
最后,一份好的教案还应当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各种预料之外的情况,因此教案设计时应预留空间,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综上所述,一份高中化学选修2教案范本应当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展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注重评价与反馈,并且保持语言的规范性和结构的清晰性。
高中化学选修二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二全册教案教学内容:全册内容第一单元:分子构造与性质1.1 有机化合物的构成和分类1.2 有机化合物的异构1.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4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第二单元:化学键与离子化合物2.1 化学键的类型及特性2.2 化合物的分子式及结构式表示2.3 离子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2.4 离子键的特点及合成第三单元:溶液与溶解度3.1 溶解过程及其动力学3.2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3.3 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3.4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第四单元:酸碱与氧化还原4.1 酸碱的定义及性质4.2 酸碱的强度及计算4.3 酸碱反应的基本特征4.4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及应用第五单元:化学平衡5.1 化学平衡的定义及条件5.2 平衡常数及其计算5.3 平衡位置的影响因素5.4 平衡的移动及应用教学目标:1.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构成、分类和命名方法;2. 理解化学键的特性,能够描述和表示化合物的结构;3. 掌握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了解溶液溶解度曲线的意义;4. 理解酸碱反应的特征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5. 掌握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分析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深入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2. 论证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促使其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提高学习效果;4. 示范实验:通过展示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化学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答、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授课:讲授相关知识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说明;3. 实验:进行相关实验,帮助学生观察和探究化学现象;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及相关问题,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5.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化学选修 2教案

化学选修 2教案教案标题:化学选修 2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化学选修 2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将能够应用这些概念和原理解决与化学选修 2 相关的问题。
3. 学生将能够展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大纲:1. 引入(5分钟):- 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实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你知道为什么一些物质会发光吗?”-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对化学选修 2 的期望和目标。
2. 知识讲解(20分钟):- 介绍化学选修 2 的主题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
- 详细解释每个主题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提供相关的实例和图示以帮助学生理解。
- 强调每个主题的重要性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 案例分析(15分钟):- 提供一到两个与化学选修 2 相关的案例或问题。
-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这些案例或问题。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和思路,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4. 实验演示(20分钟):-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以展示化学选修 2 中某个主题的实际应用。
- 解释实验的步骤、原理和结果,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分析。
- 强调实验的安全性和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5. 总结和评估(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 提出一些与化学选修 2 相关的问题,以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6. 扩展活动(5分钟):- 提供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内容。
-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与化学选修 2 相关的主题。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的图像、视频和实验演示。
-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 提供相关的教材、课件和练习题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
评估方式:- 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以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学生小组的案例解决方案和讨论记录。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全套教案

课题1化肥和农药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肥主要是氮肥、磷肥和钾肥。
1.磷肥目前广泛使用的磷肥是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Ca(H 2PO 4)2·H 2O 和CaSO 4,简称普钙,其生产原料是Ca 5(PO 4)3F(填化学式)。
2.钾肥农业上常用的钾肥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和硝酸钾。
3.氮肥农业上使用最多的是氮肥,如尿素、硝酸铵和碳酸氢铵。
(1)写出工业制尿素的主要反应方程式: 2NH 3+CO 2=====加热、加压H 2NCOONH 4,H 2NCOONH 4=====加热H 2NCONH 2+H 2O 。
(2)用方程式表示硝酸铵的生产原理: 4NH 3+5O 2=====Pt -Rh ,高温4NO +6H 2O ,2NO +O 2===2NO 2, 3NO 2+H 2O===2HNO 3+NO , NH 3+HNO 3===NH 4NO 3。
4.复合肥料复合肥料对植物的肥效优于单一肥料,常用的复合肥有铵磷复合肥、硝磷复合肥等。
[跟随名师·解疑难](1)铵态氮肥不稳定,使用或储存时要注意低温、密封。
(2)硝铵受热分解时容易发生爆炸,使用时要避免高温,不能与易燃物质混在一起,结块时不要用铁锤砸碎。
(3)铵态氮肥和磷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否则会降低肥效。
原因是铵态氮肥会产生氨气挥发,磷肥显酸性,生成难溶的物质。
(4)普钙的主要成分是Ca(H 2PO 4)2·H 2O 和CaSO 4,是一种典型的混合物;而重钙的主要成分是Ca(H 2PO 4)2·H 2O 。
(5)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属于复合肥料,如KNO 3属于复合肥料。
[剖析典例·探技法][例1] 硫酸铵是农村常用的一种铵态氮肥。
试回答下列问题:(1)某硫酸铵肥料,实验测得氮的质量分数为20%,这种样品中可能混有( )A.碳酸氢铵B.硝酸铵C.氯化铵D.磷酸氢二铵(2)下列物质不能跟硫酸铵肥料混合施用的是( )A.硝酸铵B.草木灰C.过磷酸钙D.氯化钾(3)田间一次施用化肥过多会使植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D.根系加速了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过多[名师解析] (1)硫酸铵含氮量为21.2%>20%,则必定含有含氮量比20%小的一种化肥,经计算只有NH4HCO3含氮量低于20%。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优质课件【完整版】

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不是根据粒子大小进
行分离的是( )
A.渗析
B.过滤
C.分馏
D.膜分离
【解析】 A项,渗析是根据胶体粒子直径和溶液中分
子、离子直径不同,将溶液中溶质与胶粒分离开的方法;B
项,过滤是根据浊液中分散质直径和溶液中分散质直径不
同,将二者分离的方法;C项,分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
沸点不同,将各组分分离的方法;D项,膜分离是利用O2和
能很强的特点,进行加压吸附和减压解吸的分离方法;活性
炭也是具有较大表面积;膜分离是利用具有透过性能的薄膜
【解析】 膜分离是利用特制的、具有选择透过性能的 薄膜,在外力推动下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浓缩的一种 方法。
【答案】 D
3.(双选)下列操作利用吸附作用分离的是( )
A.深冷分离
B.变压吸附
C.活性炭除去毒气 D.膜分离
【解析】 深冷分离是根据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进行精馏
分离;变压吸附是利用分子筛具有较大的内表面积,吸附性
2.液态空气精馏时,沸点高的组分先挥发出来还是沸 点低的组分先挥发出来?
【提示】 随着温度的升高,沸点低的组分先达到沸点 而挥发出来。
【问题导思】
①分离空气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提示】 a.深冷分离法;b.变压吸附分离法;c.膜分离法。 ②精馏液态空气时,先获得液氮(沸点:-196 ℃)还是液氧(沸点: -183 ℃)? 【提示】 沸点低的液氮先分离出来。
行 节流膨胀
。
(3)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精馏
精馏也叫分馏,是在一个设备内同时进行 多次部分汽化
和部分冷凝 来分离液态混合物的方法。
2.变压吸附 (1)原理:沸石分子筛和炭分子筛具有巨大的内表面积 , 吸附性能很强,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从而得到富氧空气。 (2)过程:加压吸附和 减压 解吸。 (3)优点:比深冷分离法能耗低,设备简单。 3.膜分离 (1)定义:利用具有选择透过性能的薄膜,在外力推动 下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浓缩的一种新的分离方法。 (2)优点:过程简单,设备费用低 ,能耗少等。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二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二全册教案高二化学选修二全册教案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教学难点:分类法的意义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引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物质形态多样而丰富。
如此之多的东西,如果不进行分类,那对于科学研究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比如到图书馆借书,如果书目没有进行分类,要找一本书简直是大海捞针。
所以说分类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必备的手段,物质进行分类后,同一类物质由于具有相似的性质,故更方便对比。
[投影]图书馆中陈列的图书、超市中的商品摆放。
[导入]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的分类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在初中的基础上来进行研究。
[板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引入]我们知道分类如果从不同角度入手就会有很多不同方法,例如,人类按照年龄分可以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儿童;按性别分分为男性和女性;按职业分为教师、医生、工程师等等。
同样的道理,化学物质从不同角度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
[板书]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思考与交流]请尝试对HCl、SO2、CaO、KOH、Na2SO4、H2SO3进行分类。
(氧化物:SO2、CaO酸:HCl、H2SO3碱:KOH盐:Na2SO4)(固体:CaO、KOH、Na2SO4气体:HCl、SO2液体:H2SO3) [讲]在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
所以,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问]对于Na2CO3,如果从其阳离子来看,它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从阳离子来看,属于钠盐,从阴离子来看,属于碳酸盐。
高中化学《化学与技术》全册教案选修2

《化学与技术》教案(全册)专题一多样化的水处理技术〔课程标准要求〕1、知道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2、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作用〔教学内容增减建议〕增加污水处理中电化学处理、从海水中提取镁,掌握明矾净水的原理、水的消毒原理,富营养化的化学原理,大量内容阅读了解[课时安排]第一单元2课时,第二单元3课时,复习1课时,习题1课时,共7课时第一单元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第一课时)〔知识回顾〕1.写出FeCl3 AlCl3的水解方程式,思考如何得到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胶体。
2.写出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思考漂白粉消毒的原理是什么?知识学习:1.阅读表1-1找出你认为有毒、应当除去的微粒。
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些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吗?2.明矾净水主要处理的水中哪些微粒?原理是什么?3.澄清的水是干净的水吗?九寨沟的水折射出漂亮的蓝色?是良好的饮用水吗?你认为需要怎样的处理?氯水的消毒原理是什么?4.结合图1-3完成课后P8的习题3,体会自来水厂净化天然水的设计意图,写出相关的方程式。
5.自来水能直接饮用吗?理由是什么?习题巩固:1.在净水过程中用到混凝剂,其中可以作为混凝剂使用的是A、偏铝酸钠B、氧化铝C、氯化铝D、明矾2.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C.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3.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B.用明矾净水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4.长时间烧沸的天然水不宜喝的主要原因是A.水中的氧气少了B.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大了C.水中的钙镁离子多了D.水中的二氧化碳多了5.目前,科学家致力于研制高效、安全、无毒的饮用水消毒剂。
(1)近年来,某些自来水厂在用液氯进行处理的同时还加入少量液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为:NH3+HClO===H2O+NH2Cl(一氯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全册精编教案专题一多样化的水处理技术〔课程标准要求〕1、知道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2、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作用〔教学内容增减建议〕增加污水处理中电化学处理、从海水中提取镁,掌握明矾净水的原理、水的消毒原理,富营养化的化学原理,大量内容阅读了解[课时安排]第一单元2课时,第二单元3课时,复习1课时,习题1课时,共7课时第一单元水的净化与污水处理(第一课时)〔知识回顾〕2.写出FeCl3 AlCl3的水解方程式,思考如何得到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胶体。
3.写出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思考漂白粉消毒的原理是什么?知识学习:2.阅读表1-1找出你认为有毒、应当除去的微粒。
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些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吗?3.明矾净水主要处理的水中哪些微粒?原理是什么?4.澄清的水是干净的水吗?九寨沟的水折射出漂亮的蓝色?是良好的饮用水吗?你认为需要怎样的处理?氯水的消毒原理是什么?5.结合图1-3完成课后P8的习题3,体会自来水厂净化天然水的设计意图,写出相关的方程式。
6.自来水能直接饮用吗?理由是什么?习题巩固:2.在净水过程中用到混凝剂,其中可以作为混凝剂使用的是A、偏铝酸钠B、氧化铝C、氯化铝D、明矾3.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C.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4.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B.用明矾净水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5.长时间烧沸的天然水不宜喝的主要原因是A.水中的氧气少了B.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大了C.水中的钙镁离子多了D.水中的二氧化碳多了6.目前,科学家致力于研制高效、安全、无毒的饮用水消毒剂。
(1)近年来,某些自来水厂在用液氯进行处理的同时还加入少量液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为:NH3+HClO===H2O+NH2Cl(一氯氨)。
NH2Cl较HClO稳定,加液氨能延长液氯杀菌时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发现在氯消毒的饮用水中,含有微量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作用的含氯化合物。
世界环保联盟即将全面禁止在自来水中加氯气,推广采用光谱性高效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气体)。
目前欧洲和我国主要采用Kesting法(原料为氯酸钠和盐酸)制ClO2,该法的缺点是同时产生Cl2(占ClO2体积的一半),使产物纯度低。
①试写出该法制Cl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l2和ClO2都是通过氧化作用而杀菌消毒,试计算在等质量时,ClO2的氧化能力是Cl2的多少倍。
二、污水处理:1.阅读本节调查研究思考水体富营养化是如何产生的?你认为该污染主要由表中哪些因素导致?2.DO和BOD的含义是什么?BOD5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BOD5高,河水就会出现恶臭?3.你了解的处理污水的方法有哪些?该方法主要用于处理怎样的污水?习题巩固:3.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新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化学的是A、处理废弃物B、治理污染点C、减少有毒物D、杜绝污染源4.新华社报道:我国太湖因蓝藻疯狂繁殖而造成水质的严重污染。
(1)蓝藻的疯狂生长说明湖水中哪些元素超标(2)蓝藻的疯长会如何破坏生态平衡?(3)已知洗衣粉的成分为(Na5P3O10),三聚磷酸钠,已知三聚磷酸是三个H3PO4分子脱2分子水形成的,写出H3PO4、三聚磷酸的结构式。
(4)青岛市政府规定从今年禁止磷洗衣粉使用,而把其中的Na5P3O10用Na2SiO3代替,写出其软化硬水时离子方程式。
23.工厂为了除含Cr2O72-离子的酸性废水,采用以下处理方法:以铁作为电极进行电解鼓入空气,经过一段时间后,使废水中的含铬(有毒)量降到可排放的标准,其原理是:①将Cr2O72-离子还原为可溶性三价铬离子。
②电解除铬过程中,使溶液的PH不断升高,使工业废水由酸性变为碱性,再把三价铬离子变成不溶性氢氧化物除去。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用铁作电极电解时,电极反应式为:阳极,阴极。
(2)在水溶液中将Cr2O72-离子还原成Cr3+的还原剂是溶液中的离子,此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在处理废水中使溶液的PH不断升高,由酸性转变碱性是通过和途径来实现的。
(4)将Cr3+转变成不溶性氢氧化物的离子反应式为,同时还有生成24.在自然净化中要把有机污染物自发地转变为简单的无机物质,需要水中含有一定的氧气,使有机物(C,H,O)+O2→CO2+H2O。
1 L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质转变为无机物所需要的氧的量称为生化需氧量(BOD),用g·L-1为单位表示。
如果水中的氧气比BOD少,水就发臭,鱼和其他淡水生物就不能生存。
若某地区一条河水中含有机物10 ppm(即质量分数为百万分之十),此有机物分子式用C6H10O5表示,而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是0.0092 g·L-1。
(1)写出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转化为无机物的化学方程式。
(2)这条河水的BOD是多少?河水中的鱼类能否维持生命?25.河道旁有甲乙两工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K+、Ag+、Fe3+、Cl-、OH-、NO3-六种离子。
(1)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三种离子是、、。
(2)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活性炭、FeSO4、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
(3)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可用来__ _____。
第二单元硬水软化与海水淡化(第2、3课时)〔知识回顾〕如何测定溶液的PH?什么是渗析,渗析的原理是什么?〔知识学习〕一、水的硬度1.水的硬度是由什么引起的?如何定义水的硬度?2.硬水与软水如何划分?何为暂时硬度?何为永久硬度?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硬水与软水如何定性用实验区分?暂时硬水的危害有哪些?4.硬水软化的方法有哪些?请尝试用药剂软化法处理硬水,体会加入药剂的量的控制5.离子交换法的化学原理是什么?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利用磺化酶法处理硬水,硬水的成分有何变化?如何使磺化酶再生,利用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溶液的PH如何变化?连用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氢氧根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得到蒸馏水,在运用时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习题巩固:5.检验水是否为硬水的简便方法是A: 加入BaCl2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B: 将水加热煮沸,看是否有沉淀生成C: 加入NaOH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D: 加入少量肥皂水,看是否有沉淀生成6.暂时硬水和永久硬水的主要区别在于A: 含Ca2+、Mg2+的多少B: 含Cl-、SO42-的多少C: 含HCO3-还是SO42-、Cl-D: 含HCO3-的多少7.水壶里水垢的主要成分是A: CaCO3、Ca(OH)2B: Ca(OH)2、Mg(OH)2C: CaCO3、MgCO3D: CaCO3、Mg(OH)28.有关离子交换法使硬水软化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磺化煤能降低水中Ca2+,Mg2+,SO42-和Cl-离子浓度;B: 经磺化煤软化处理后的水中[Na+]增大;C: 磺化煤使硬水软化及磺化煤的再生,这两种操作可以在同一支离子交换柱中同时进行;D: 失去软化硬水能力的磺化煤,不可能再恢复它的软化能力。
9.用石灰纯碱法软化硬水时,加入石灰的作用是A: 只能降低水的永久硬度B: 能同时除去水的永久硬度和暂时硬度C: 可把部分Ca2+所形成的硬度转化为Mg2+硬度;D: 可把部分Mg2+所形成的硬度转化为Ca2+硬度。
10.要使同时含有Ca2+、Mg2+离子的永久硬水软化,正确的方法是A: 只需加纯碱B: 先加石灰,后加纯碱C: 先加纯碱,后加石灰D: 将适量的纯碱和石灰混合后加入水中11.下列方法:(1)蒸馏、(2)煮沸、(3)加石灰、(4)加纯碱、(5)加磷酸钠、(6)离子交换,能同时除去硬水中的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的是A: (1)、(5)、(6) B: (2)、(4)、(6)C: (5)、(6) D: (1)、(2)、(3)、(4)、(5)、(6)12.用自来水配制NaOH溶液时,往往会产生白色混浊,因为发生了以下反应[Mg2++2OH-==Mg(OH) 2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13.怎样证明天然水具有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或是软水,简述实验步骤,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14.现有纯碱.石灰.明矾和磺化煤,可用作净水的是,可用作软化只含CaSO4 CaCl2的硬水的是,可用于软化暂时硬水的是.15.磺化煤是一种离子交换剂,它是状物质.它酸和碱.它的阳离子是,会跟硬水中的发生作用,有关离子方程式为.用磺化煤来软化硬水的优点、、16.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度不能超过25度.硬度的表示方法是:将水中的Ca2+、Mg2+都看作Ca2+,并将其质量折算成CaO的质量.通常把1升水中含有10毫克CaO称为1度.水中的Ca2+、Mg2+可用一定浓度的Y溶液进行滴定,Y跟Ca2+、Mg2+都以等物质的量完全反应.(1).现取某地区的地下水样品25.0毫升,用0.01摩尔/升Y溶液滴定,完全反应时消耗Y溶液15.0毫升.试计算该地下水的硬度,并判断是否符合饮用标准.(2).如果每次分析时取的水样都是25.0毫升,为了便于计算,要求每消耗0.50毫升Y溶液即相当于水的硬度为1度.则Y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为多少?(91高考题)二、海水的淡化1. 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哪些?阅读图1-2. 11和1-3. 12分析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的原理4. 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氯化镁,5. 请简要说明,6. 用方程式表示氯化镁和得到过程习题巩固:4.水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C、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D、0℃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5.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途径正确的是(A)海水→MgCl2→Mg (B)海水→Mg(OH)2→MgCl2→Mg (C)海水→Mg(OH)2→MgCl2→Mg (D)海水→Mg(OH)2→MgO→Mg6.利用电渗析法淡化海水时,得到淡水的部分A阴极区B阳极区C中间区D水区均得到7.利用电渗析法淡化海水时,交换膜的放置方法是:A在阴极附近放阴离子交换膜B在阳极附近放阴离子交换膜C在阳极附近放阳离子交换膜D在阴极附近放阳离子交换膜8.从海水中提取物质的方法海水中含有的各种元素的特点:种类多,总储量大,富集程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