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山西识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理201811050295

) C.
CR P Q
D. Q CR P
2.下列函数是以 为周期的是( A. y sinx
B. y cosx 2
tan 6730 '
3. A. 1 B.
1 的值为( tan 6730 '
)
2
C. 2
D. 4
4.将函数 y 3sin 2 x
18.(本题满分 12 分) 已知直线 y x 与圆 x y 1 交于 A, B 两点,点 A 在 x 轴的上方, O
2 2
是坐标原点. 1.求以射线 OA 为终边的角 的正弦值和余弦值; 2.求以射线 OB 为终边的角 的正切值 19. (本题满分 12 分) 已知函数 f x 2sin x sin x (1)求函数 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递增区间 (2)当 x 0,
2
7.已知函数 f x 在点 x0 处连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导数为零的点一定是极值点
B.如果在 x0 附近的左侧 f ' x 0 ,右侧 f ' x 0 ,那么 f x0 是极大值 C.如果在 x0 附近的左侧 f ' x 0 ,右侧 f ' x 0 ,那么 f x0 是极小值 D.如果在 x0 附近的左侧 f ' x 0 ,右侧 f ' x 0 ,那么 f x0 是极大值 8.已知 x R, sin x cos x m ,则 m 的取值范围为( A. 1 m 1 9.已知 cos B. 2 m )
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 16 S 32 K 39 Fe56 Na23 Si28 Co59 Cu64 Mg24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用作食品防腐剂B. 二氧化硫可用于制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C.还原铁粉和生石灰均可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用来制取肥皂2.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的展现B.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其性质稳定,不溶于强酸、强碱C.“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D.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3.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8 g熔融的KHSO4中含有0.05 N A个阴离子B.1.0 L 2 mol/L的NaOH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N AC.25℃时,p 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0.1 N A个OH—D.5.6g铁与一定量稀硝酸完全反应,电子转移数目一定为0.3 N A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都是电解质B.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FeCl3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C.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D.离子键一定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共价键一定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5.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2S2O23-+2H+ = SO24-+3S↓+H2OB.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 Fe3O4+28H++NO3- == 9 Fe3++NO↑+14 H2OC.100 mL 0.1 mol/L Fe I2溶液与标准状况下0.224 L Cl2: 2 Fe2++C12 = Fe3++2 Cl一D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SO 24-沉淀完全:2 A13++3SO 24-+3Ba 2++ 6OH — === 2 A1(OH)3↓+3 BaSO 4↓6. 常温下,在下列给定条件的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pH 大于7的溶液:Na +、Ba 2+、SO 23-、ClO —B .含有0.1 mol·L —1 Fe(NO 3)2的溶液:H +、Mg 2+、SCN 一、Cl一C .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溶液:Na +、Ba 2+、I 、Cl —D .由水电离产生的c(H +)=10—13 mol·L —l 的溶液:NH 4+、SO 24-、NO 3-、Cl 一7. 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严密的是( )A. 检验试液中的SO 24-: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B. 检验试液中的SO 24-:试液气体褐色C. 检验试液中的I —:无色试液−−→−22O H 棕黄色溶液蓝色溶液D. 检验试液中的CO 23-:试液白色沉淀沉淀溶解8. 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可以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9.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A .打开盛装NO 的集气瓶;冷却NO 2气体B .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 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C .木炭吸附NO 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D .向酚酞溶液中加入Na 2O 2;向FeCl 3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10.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 )实A42444生成NH 3 的体积为1 792 mL(标准状况),则(NH4)2SO 4和NH 4HSO 4的物质的量比为( )A .1:1B .1:2C .1.87:1D .3.65:112.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 .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和水蒸气C .用装置丙可证明Cl 2的氧化性强于SD .用装置丁可以完成“喷泉”实验13.已知溶液中:氧化性IO 3—>I 2>SO 32-。
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网络化和网络空间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使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使治理过程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
要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中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我们就必须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
社会治理内嵌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方面,当前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具体表现为: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老演化,人口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群体日益扩大,家庭结构呈现规模小型化、类型多样化特征,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跨地区流动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
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
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过渡到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纽织、公众个体等构成的行动者系统。
这些变化迫切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智能化意味着精准分析、精准治理、精准服务、精准反馈。
各类社会治理主体通过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手段,将具有海量规模、快速流转等特征的大数据变成活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更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实施智能治理的重要法宝。
长期以来,社会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难以预见性。
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和网络化复杂交织的图景之中,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相叠加,使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特征。
山西省范亭中学2019-2020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本试题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I 卷(选择题)一、 单选题(本题共7道小题,每小题4分) 1.如图所示,一木箱内装一铁球,木箱的内宽与高恰好与铁球的直径相等,当木箱自由下落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计空气阻力时,铁球对木箱下壁有压力B.不计空气阻力时,铁球对木箱上壁有压力C.有空气阻力时,铁球对木箱上壁有压力D.有空气阻力时,铁球对木箱下壁有压力2.物体在足够高的地方以0v 的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当其竖直位移大小是水平位移大小的两倍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竖直分速度大小是水平分速度的两倍B.0C.运动时间为02v g3.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美国等国家已经开始进行移民火星的科学探索。
若某物体在火星表面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是在地球表面同一高度处自由落体的1.5倍,已知地球半径是火星半径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从地球到火星后质量将变为原来的23B. B.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2比值为49C. 在火星上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物体,物体的最大高度是地球上的1.5倍D.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 1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2比值为234.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顶端A 处以初速度0v 做平抛运动,恰好落到斜面底部B 点,此时的速率B v 的大小为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AB 之间的距离为2gB.到B 点时速度方向可能垂直于水平面C.小球飞行时间为v gD. 斜面的倾角为60° 5.如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个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 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0v 沿着大环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若小环到最高点时,轻杆对大环的力刚好为零,则在小环在最低点的初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 0v =0v =C. 0v =0v = 6.我国志愿者王跃曾与俄罗斯志愿者一起进行“火星―500”的实验活动。
[K12学习]山西省范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K12学习]山西省范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49485b76529647d272852d9.png)
山西省范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本试题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 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物理学史中,关于物理学家的贡献说法正确的是 ( )A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磁场。
B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了DNA 螺旋结构,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
C 、牛顿在物理学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用电场线和磁感线描述电场、磁场的特点。
D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现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即库仑定律。
2.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t 图象如图所示。
t=0时,两车间距为0s ;0t 时刻,甲、乙两车相遇。
0—0t 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0t 时间内甲车在前,0t ~20t 时间内乙车在前B.0~20t 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乙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C.20t 时刻甲、乙两车相距021s D.s s 760 3.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的长方体物块将一重为 G 的光滑圆球抵在光滑竖直的墙壁上,现用 水平向右的拉力 F 缓慢拉动长方体物块,在圆球与地面接触之前,下面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 .球对墙壁的压力逐渐减小B .地面对长方体物块的支持力逐渐增大C.地面对长方体物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水平拉力 F 逐渐减小4.如图所示,一根跨越光滑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各栓有一杂技演员(可视为质点).a站在地面,b处于高台上,此时绷紧的细绳间夹角为60°且左侧细绳竖直.若b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当b摆至最低点时,a刚好对地面无压力.不考虑空气阻力,则a与b的质量之比为( )A.1:1 B.2:1 C.3:1 D.4:15.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
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数学(理)试题 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试题高二理科数学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全集{1,2,3,4,5}U =,集合{1,2},{2,3}A B ==,则U A C B =( )A. {4,5}B. {2,3}C. {1}D. {2}【答案】C 【解析】因为{}1,4,5u C B = ,所以{}1u A C B ⋂=,故选C.2.2()1f x x =-在1x =处的导数为( ) A. 0 B. 1 C. 2 D. 以上都不对【答案】C 【解析】 【分析】先求导得()f x ',再求(1)f '得解.【详解】由题得()=2,(1)2f x x f ''∴=. 所以2()1f x x =-在1x =处的导数为2.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求法,意在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 3.定积分31(3)dx -=⎰( )A. 6-B. 6C. 3-D. 3【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3311(3)()(3)9(3)6d x x -=-=---=-⎰.考点:定积分的计算.4.函数3()3f x x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 A. (0,)+∞ B. (,1)-∞- C. (1,1)- D. (1,)+∞【答案】C 【解析】 【分析】先求2()333(1)(1)f x x x x '=-=+-,再解不等式()0f x '>得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详解】由题得2()333(1)(1)f x x x x '=-=+-, 解不等式2()333(1)(1)0f x x x x '=-=+->, 所以11x -<<.所以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1,1)-.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区间的求法,意在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5.函数sin ,,2y x x x ππ⎡⎤=-∈⎢⎥⎣⎦的最大值( ) A. 1π- B.12π- C. πD. 1π+【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得到函数在区间上递增,从而求出函数的最大值 【详解】∵()1cos 0f x x ='-≥,∴()f x 在区间π,π2⎡⎤⎢⎥⎣⎦上为增函数,∴()f x 的最大值为()ππsin ππf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问题,若函数在闭区间上是增函数,则函数的最大值在区间的后端点处取得6.双曲线22:13y C x -=的离心率为( )A. 2 6 23D. 32【答案】A 【解析】 【分析】先求出双曲线的a 和c ,即得双曲线的离心率. 【详解】由题得1+3=2, 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21e ==. 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离心率的求法,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7.已知函数31()42f x x ax =++ ,则“0a > ”是“()f x 在R 上单调递增”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 【解析】f ′(x )=32x 2+a ,当a ≥0时,f ′(x )≥0恒成立,故“a >0”是“f (x )在R 上单调递增”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8.设函数()xf x xe =,则( ) A. 1x =为()f x 的极大值点 B. 1x =为()f x 的极小值点 C. 1x =-为()f x 的极大值点 D. 1x =-为()f x 的极小值点【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xf x xe =,所以()()()=+=+1,=0,x=-1x x xf x e xe ex f x 令得''。
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题高二物理本试题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 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263(m)x t t =-,其中时间t 的单位s ,则当质点的速度大小为9m/s 时,质点运动的位移为A .3.75mB .-3.75mC .2.25mD .-2.25m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受到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力F 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A .cos sin F mg F θθ+B .cos F mg θC .sin cos mg F F θθ-D .tan θ3.关于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42238234Th e 0U H 929→+是α衰变 B .171442721N He 8O H +→+是β衰变 C .2730131541He Al P n 20+→+是核聚变 D .83036-182Se Kr+2e 34→是核裂变4.用甲、乙、丙三种单色光在同一个光电管上做光电效应实验,发现光电流I 与电压U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种单色光的强度相同B .单色光甲的频率大于单色光丙的频率C .三种单色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时,丙的波长最短D .三种单色光中,丙照射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被电离形成的电子流B .30301514P Si X →+,其中X 为中子 C .27411320Al He X n +→+,X 是3115P 的同位素D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6.如图所示,当电键S 断开时,光电子能量为2.6 eV 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 ,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闭合电键S ,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A .0.6 eVB .2.0 eVC .2.6 eVD .3.2 eV7.一个单摆在地面上做受迫振动,其共振曲线(振幅A 与驱动力频率f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 .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mB .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C .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约为0.5sD .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8.如图,S 为上下连续振动的波源,振动频率为10Hz ,所产生的横波沿x 轴向左右方向传播,波速为20m/s , 质点A 、B 与S 的距离分别为SA=11.2m ,SB=16.8m 。
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7260116

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题高二物理本试题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 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263(m)x t t =-,其中时间t 的单位s ,则当质点的速度大小为9m/s 时,质点运动的位移为A .3.75mB .-3.75mC .2.25mD .-2.25m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受到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力F 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A .cos sin F mg F θθ+B .cos F mg θC .sin cos mg F F θθ-D .tan θ3.关于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42238234Th e 0U H 929→+是α衰变 B .171442721N He 8O H +→+是β衰变 C .2730131541He Al P n 20+→+是核聚变 D .83036-182Se Kr+2e 34→是核裂变4.用甲、乙、丙三种单色光在同一个光电管上做光电效应实验,发现光电流I 与电压U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种单色光的强度相同B .单色光甲的频率大于单色光丙的频率C .三种单色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时,丙的波长最短D .三种单色光中,丙照射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被电离形成的电子流B .30301514P Si X →+,其中X 为中子 C .27411320Al He X n +→+,X 是3115P 的同位素D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6.如图所示,当电键S 断开时,光电子能量为2.6 eV 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 ,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闭合电键S ,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 时,电流表读数为零.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A .0.6 eVB .2.0 eVC .2.6 eVD .3.2 eV7.一个单摆在地面上做受迫振动,其共振曲线(振幅A 与驱动力频率f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 .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mB .若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C .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约为0.5sD .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8.如图,S 为上下连续振动的波源,振动频率为10Hz ,所产生的横波沿x 轴向左右方向传播,波速为20m/s , 质点A 、B 与S 的距离分别为SA=11.2m ,SB=16.8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本试题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 卷(选择题)一、 单选题(本题共7道小题,每小题4分)1.如图所示,一木箱内装一铁球,木箱的内宽与高恰好与铁球的直径相等,当木箱自由下落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计空气阻力时,铁球对木箱下壁有压力B.不计空气阻力时,铁球对木箱上壁有压力C.有空气阻力时,铁球对木箱上壁有压力D.有空气阻力时,铁球对木箱下壁有压力2.物体在足够高的地方以0v 的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当其竖直位移大小是水平位移大小的两倍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竖直分速度大小是水平分速度的两倍B.0C.运动时间为02v g 3.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美国等国家已经开始进行移民火星的科学探索。
若某物体在火星表面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是在地球表面同一高度处自由落体的1.5倍,已知地球半径是火星半径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从地球到火星后质量将变为原来的23B. B.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g 1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2比值为49 C. 在火星上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物体,物体的最大高度是地球上的1.5倍D. 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 1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2比值为234.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顶端A 处以初速度0v 做平抛运动,恰好落到斜面底部B 点,此时的速率B v 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AB 之间的距离为20gB.到B 点时速度方向可能垂直于水平面C.小球飞行时间为0v gD. 斜面的倾角为60° 5.如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个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 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0v 沿着大环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若小环到最高点时,轻杆对大环的力刚好为零,则在小环在最低点的初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 0v =0v =C. 0v =D. 0v = 6.我国志愿者王跃曾与俄罗斯志愿者一起进行“火星―500”的实验活动。
假设王跃登陆火星后,测得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地球的半径为R,王跃在地面上能向上竖直跳起的最大高度是h,忽略自转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的密度为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比为D.王跃以与在地球上相同的初速度在火星上起跳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7.鸟神星是太阳系内已知的第三大矮行星,已知其质量为m ,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近似认为)的周期为T 1,鸟神星的自转周期为T 2,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根据这些已知量可得( )A.鸟神星的半径为Gm gB.C.二、多选题(本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4分)8.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顶点A 将一小球以初速v 0水平抛出,小球落在斜面上B 点,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正确的是( )A. 从A 到B 的运动时间04tan v t gθ= B. B.AB 长度为202tan cos v L g θθ= C.B点的速度为B v v =C. D.小球在B 点时的速度分量满足tan yx v v θ=9.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F ,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 ,其2F v -图象如乙图所示.则( )A.小球的质量为aR b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b RC. 2v c =时,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向上D. 22v b =时,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不相等10.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绳相连的质量均为m 的两个物体A 和B ,它们分居圆心两侧,与圆心距离分别为R A =r ,R B =2r ,与盘间的动摩擦因数μ相同,当圆盘转速加快到两物体刚好要发生滑动时,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绳子张力为μmgB.C.此时A 所受摩擦力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外D.此时烧断绳子,A 和B 将做离心运动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题共4道小题,11,12题各10分,13,14各15分,共50分)11.质量为2kg 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 ,其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
g 取102/m s ,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运动摩擦因数μ;2.水平推力F 的大小;3.0—10s 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12.细绳一端系着质量M=8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另一端通过光滑小孔吊着质量m=2kg 的物体,M 的中点与圆孔的距离r=0.2m,已知M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使此物体M 随转台绕中心轴转动,问转台角速度ω在什么范围m 会处于静止状态?(g=10m/s 2)13.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圆弧轨道BC 与水平地面相切于C 点,半径O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37θ=︒。
一质量m=0.2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O 点正上方的A 点以大小v 0=3m/s 的速度水平向左抛出,恰好沿B 点的切线方向进人并沿圆弧轨道运动,最终停在D 点。
已知物块从C 点运动到D 点历时t=1.2s,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m/s 2,sin37°=0.6,cos37°=0.8。
求:1.圆弧轨道的半径R;2.物块到达C点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 C以及此时圆弧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N;3.物块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14.我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将分三个阶段实施,大约用十年的时间完成,这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对月球的关注程度。
以下是某同学就有关月球的知识设计的两个问题,现请你解答:1.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且把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圆周运动。
试求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
v水平抛出一2.若某位宇航员随登月飞船登陆月球后,在月球某水平表面上方h高处以速度个小球,小球落回月球表面时与抛出点间的水平距离为s,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试求月球的质量M .四、实验题(10分)15.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测出小球的初速度.实验简要步骤如下:1. A.让小球多次从__________位置静止滚下,记下小球穿过卡片孔的一系列位置.B.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__________,记下斜槽末端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C.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y,重力加速度为g,用v0=__________算出小球的初速度.D.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2.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答案: D2.答案:C解析:【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平抛运动的规律.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有20122gt v t =,解得01144y v gt v ==,运动时间04y v v t g g==,选项AC错误; 瞬时速度v =0=,选项B 错误;水平位移2004v x v t g ==,竖直位移2082v y x g ==,运动位移l ==,选项C 正确. 【技巧点拨】平抛运动的规律:(1)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有0x v v =和0x v t =; (2)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有y v gt =和221,22y y gt v gy ==. 3.B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A 项错误;由可得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故B 项正确;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故所以C 项错误;,联立解得故,所以D 项错误。
4.答案:A解析:将小球落到斜面底部B 点时的速度B v 分解,可得竖直速度02y v v ==,由平抛运动规律知00,2y v tx v t y v t ===,斜面的倾角为arctan 45y xθ==,;由题图可知做平抛运动的小球任何时刻的速度方向都不可能垂直于水平面,B 项错误;由22gt y =和0y v t =,联立解得20022,v v t y g g ==,AB 之间的距离sin 45y s ==20g项错误,A 项正确. 5.答案:D解析:6.答案:A解析:对地球表面质量为m 的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Mm G mg R =,则2gR M G=,火星的密度为312943()32M g R GR ρππ==选项A 正确;对火星表面质量为m '的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9''()2M m G m g R =,则4'9g g =,选项B 错误;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比11'3v v ==,选项C 错误;王跃跳高时,分别有202v h g =和20'2'v h g =,由以上各式解得,在火星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94h ,选项D 错误。
7.答案:C解析: 二、多选题8.答案:BC解析:9.答案:AB解析:解:A 、B 、在最高点,若v=0,则N=mg=a;若N=0,由图知:v 2=b,则有mg=m 2v R =m b R ,解得g =b R ,m= a b R,故AB 正确; C 、由图可知:当v 2<b 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上,当v 2>b 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所以当v 2=c 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故C 错误;D 、若v 2=2b.则N+mg=m 2v R = 2b R ,解得N=mg,即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故D 错误. 故选:AB10.答案:CD解析:三、计算题11.答案:1.由v t -图像,可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211/a m s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222/a m s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mg ma μ-=解得: 0.2μ=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F mg ma μ-=解得: 6F N =3.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得2220121104622v v v x x x m a a --=+=+= 解析:12.答案:设此平面角速度ω的最小值为ω1,此时M 所受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方向沿半径向外,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ax 1T f Mr ω-=又T=mg,fmax=μMg=0.2×80N=16N,解得: 1/s ω= 设此平面角速度ω的最大值为ω2,此时M 所受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方向沿半径向里,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ax 2T f Mr ω+=,又T=mg代入解得:2/2rad s ω=//s s ω≤≤ 解析:13.答案:1.设物块抛出后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0,则物块到达B 时的竖直分速度大小为: 0y v gt = 由几何关系有: 0tan y v v θ=又: 00cos R v t θ=解得:R=1.5m2.物块从C 点运动到D 点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v C =at解得:v C =6m/s物块刚到达C 点时有: 2c v N mg m R-= 解得:N=6.8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