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ZG001抗震及构造柱圈梁
构造柱圈梁工法

构造柱、圈梁施工工法1.1 合用范围合用于变电站工程旳主控楼、集控楼、继电器室等建筑物旳构造柱、圈梁施工。
1.2 施工流程1.3 施工准备1.3.1材料准备。
1.3.1.1水泥: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对水泥品种、级别、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旳性能指标进行复检,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标旳规定。
水泥尽量使用同一品牌、同一批号旳材料,进场后应有良好旳堆放场地及防雨、防潮措施。
1.3.1.2钢筋:进场时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对其进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原则规定取、送样,进行力学性能检查,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标旳规定。
1.3.1.3砂:采用中砂,进场后按有关原则规定检查,有害物质含量不不小于1%,砂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等级<C30,含泥量≤5.0%,泥块含量≤2.0%;混凝土等级≥C30,含泥量≤3.0%,泥块含量≤1.0%;1.3.1.4石子:尽量选用同一产地产品,粒径5 ~31.5mm,级配良好,进场后应检查。
石子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强度<C30,含泥量≤2.0%,泥块含量≤0.7%混凝土强度≥C30,含泥量≤1.0%,泥块含量≤0.5%1.3.1.5施工用水:宜采用自来水。
如使用河水、湖水、井水等,应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1.3.1.6模板:应选用表面平整、有一定强度刚度旳材料。
1.3.2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前应对拌制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
混凝土搅拌机及其他机械设备进场、就位,并搭设混凝土搅拌棚;夜间施工配置足够旳照明设备。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成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1.3.3技术准备1.3.3.1图纸会检:图纸会检:严格按照国家电网企业《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如下简称导则)旳规定做好图纸会检工作。
1.3.3.2技术交底:应按照导则规定,每个分项工程必须分级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内容要充实,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全体参与施工旳人员都要参与交底并签名,形成书面交底记录。
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的施工

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的施工钢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震性、抗裂性。
所以,为了保证砖砌体的抗裂性能和防震能力,增加砌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需在墙体中配制相应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这就是平常所说的砖混结构。
在砖墙砌体中配制钢筋,主要有墙体上设置的圈梁、构造柱等构件。
这些构件,与砖墙体连成了一个整体。
一、砖墙圈梁圈梁是砖混结构中的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的地方又称墙体腰箍,它可以提高房屋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增加墙体的稳定性,避免和减少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体开裂。
圈梁是沿外墙、内纵墙和主要横墙设置的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连续封闭形结构梁。
如图4-54所示为某一圈梁的配筋。
圈梁设在+0.000以下的称为地圈梁,如图4-55所示,图样上常用DQL来表示,凡是承重墙的下边均应设置地圈梁。
装配式混凝土楼群层、屋盖的砖房、砌块房,在抗震设防区,应在安装楼板的下边沿承重外墙的周围、内纵墙和内横墙上,设置水平闭合的层间圈梁和屋盖圈梁,图样上常用QL来表示。
如果圈梁设在门窗洞口的上部,兼作门窗过梁时,则应按图4-56所示进行施工。
如果圈梁被门窗或其他洞口切断不能封闭时,则应在洞口上部设置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墙的搭接长度应大于圈梁之间的2倍垂直间距,并不得少于1m,如图4-57所示。
图4-54 某一圈梁的配筋示意图4-55 地圈梁图4-56 圈梁兼作过梁圈梁骨架的安装应按下面要求进行:(1)圈梁施工前,必须对所砌墙体的标高进行复测,当有误差时,应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找平。
(2)圈梁钢筋骨架一般是待模板安装完毕后进行。
圈梁骨架一般在墙体上进行绑扎,有的为了赶施工进度,常在场外预先进行绑扎,或者委托钢筋加工单位进行加工。
当采用预先绑扎和加工的骨架,可先进行编号组装。
有构造柱时,则应在构造柱处进行绑扎。
图4-57 附加圈梁设置当在模内进行绑扎圈梁骨架时,应按箍筋间距的要求在模板侧划上间距线,然后装主筋穿入箍筋内,箍筋开口处,应沿上面主筋的受力方向左右错开,不得将箍筋的开口放在同一侧。
圈梁构造柱PPT课件

.
10
构造柱的设置
构造柱应当设置在地震时震害较重,连 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详见下表)注: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 多层砖房,应按房屋层数增加一层后,根 据下表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 的纵墙应按外墙处理;教学楼、医院等横 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 层数,按下表设置构造柱。
.
4
圈梁的设置 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 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 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 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 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 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 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 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 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 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 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
5
圈梁的最小纵筋不应小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0mm
.
6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第2.1.14条 混凝土构造柱
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
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 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 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 柱,简称构造柱(GZ)。
01建筑图集

父亲的格局决定家庭的方向
一个家庭的福气运道,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得来的。
家庭要想和谐兴旺,首先要走对方向,父亲的格局就决定着家庭的发展方向。
曾国藩曾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心中格局的大小,决定了眼光是否长远,眼光是否长远又决定了事物的成败。
家庭的发展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家庭需要经营,需要规划。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父亲作为家庭中的男性,承担着家庭领导者的职能,是家庭“权威”的代表。
作为家庭列车的火车头,父亲的眼光要远,格局要大,只有父亲的格局大,才能确保家庭的发展方向不出错。
老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人的一生中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观念、思想等都会通过家人间潜移默化的影响来传递。
如果父亲有一个大格局,那在他的妻子、后辈子孙都会受到好的影响。
在家庭生活中,父亲有大格局,就是在家庭遭遇困难或变故时,不退缩,能够顶住压力。
对待家庭小的损失不斤斤计较,不浑浑噩噩混日子,积极对待生活,对于家庭发展有大致的规划。
蒙田曾说:“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
”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父亲是孩子在人生中接触的第一个男性形象,他肩负着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重任。
父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有大格局,孩子才能健康茁壮成长,才能为家庭的兴旺积蓄后备力量。
在教育孩子中,父亲的大格局体现在不给孩子贴标签,懂得孩子的品格比能力更重要。
说到才女,不少人会想到民国时的“合肥四姐妹”,进而感叹合肥张家是个风水宝地。
构造柱及圈梁施工方案

构造柱及圈梁施工方案1、植筋工程因框架柱、屋面梁板施工完毕并拆模后再进行构造柱、圈梁施工,且为了保证构造柱子钢筋位置正确性,因此构造柱钢筋与屋面梁连接、圈梁钢筋与框架柱连接采用钻孔植筋法.(1)植筋施工工艺方法要点1)施工原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钻出孔洞,注入胶粘剂,植入钢筋,待其固化后即完成植筋,犹如原有结构中(de)预埋钢筋,能使所植钢筋(de)技术性能得以充分利用.植筋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工期短、造价省、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质量易保证等优点.2)施工工艺流程基层表面清理→定位放线→钻孔→清孔→钢筋表面处理→注胶→固定钢筋→维持固化(凝胶)→抽样检测.①基层表面清理:定位放线前,要先清除结构表面杂物.②定位放线:根据施工图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在需要植入钢筋(de)结构部位上定位放线.弹线前,应先复核轴线位置,同时考虑到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大小、钢筋间距,后用墨线或红油漆划出钢筋布置(de)具体位置.③钻孔:采用冲击电锤钻钻孔,以确保孔(de)表面有足够(de)粗糙度.钻孔时,需根据种植钢筋直径大小酌情选用钻头.孔深为12d(d为钢筋直径),孔径比钢筋直径大4㎜.钻孔时如遇原结构钢筋 ,钻孔位置则相应调整.钻孔宜保持孔洞垂直.④清孔:成孔后(de)孔洞,先用气泵或吹气筒清除孔洞内粉尘,再用专用毛刷清孔,要经多次吹刷完成.清孔工作应进行至少三次,即三刷三吹,直至孔底、孔壁无粉尘为止.清孔工作完成后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对孔洞深度、直径、位置、孔洞内清洁度等进行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清孔工作必须仔细,如孔洞内有粉尘,粉尘将产生隔离而影响粘结;同时,不能用水冲洗孔洞,以免残留在孔洞内(de)水分削弱粘合剂(de)作用,从而影响粘结效果.⑤钢筋表面处理:植入孔洞内(de)钢筋表面必须清洁,不得有油污或锈斑,当钢筋表面有锈斑时,要用钢丝刷除表面浮锈,然后才能使用.⑥注胶植筋:用专用注胶枪从孔底向外均匀地把适量胶粘剂填注孔内,注满孔洞体积(de)三分之二为止,注意勿将空气封入孔内.将准备好(de)钢筋按顺时针方向平行于孔洞走向轻轻植入孔中,直至插入孔底,使胶正好充满整个空间并适当转动钢筋排除空气,直至胶溢出充满孔洞,再将洞边多余结构胶清理干净.水平锚筋,注意外口流淌复补.将钢筋外露固定在模架上,使其不受外力作用,直至凝结,并派专人现场看护,在粘结剂未完全固化前不得触动所植钢筋.⑦质量检测:胶固化时间达到后,即可进行现场抗拔实验.同种规格钢筋做一组试验,每组测试3根,由监理方(建设方)进行现场随机抽样作抗拔力,试验抗拔力应大于设计强度且锚固处不破坏.也可根据情况进行破坏性试验,以测定其最大抗拔力(试筋).⑧施工设备3)材料要求①种植所用钢筋规格、品种、级别、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②钢筋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③钢筋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④植筋专用胶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⑤植筋专用胶必须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2、钢筋工程(1)工艺流程弹柱中心线、标高线→将柱子箍筋叠放在预留钢筋→绑扎连接柱子竖向钢筋→在柱顶绑定距框→在柱子竖向钢筋上标识箍筋间距→按标识(de)间距将箍筋从上到下与柱子竖向钢筋绑扎.(2)操作工艺1)套柱箍筋,绑扎连接柱主筋,钢筋绑扎搭接按规范要求施工.2)画箍筋间距线:在连接好(de)柱子竖向钢筋上,/200.3)柱箍筋绑扎①按已画好(de)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de)箍筋往上移动,由上而下绑扎,采用缠扣绑扎,绑扣要向柱中心.②箍筋与柱主筋要垂直和密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de)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箍筋(de)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③柱箍筋端头弯成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为75mm.④柱梁交接处、柱顶箍筋应按设计图纸和抗震规范要求进行加密.3、模板工程(1)本工程模板制作、安装均按清水模板(de)质量要求进行作业,模板支撑采用钢管扣件式支撑体系,由于有系梁及构造柱需要分两次支设,因此构造柱模板采用在墙体预留宽度约1cm缝隙,使用“步步紧”或者对拉丝杆通过墙体加固两侧模板.(2)模板安装1)工艺流程弹柱中心线、标高控制线→(柱筋绑扎)→沿柱柱皮外侧5㎜贴20㎜宽海绵条→安装柱内十字型支撑→安装柱四周外模→安装柱箍→模板支撑加固.2)操作工艺①在封柱模前,先凿除表层浮浆,并用水冲洗干净.②将轴线、标高控制点引测至柱侧面.③在柱皮外侧5㎜贴20㎜宽海绵条,以保证下口及接缝严密.④安装柱模板.先安装十字形支撑、后安装柱两侧外模板.⑤安装柱箍:柱箍用φ48×3.5钢管,间距为30㎝~50㎝.4、混凝土工程材料:细石(粒径)、中粗砂、P.C 32.5水泥(1)构造柱及系梁混凝土采用搅拌机现场搅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de)细石混凝土,所有进场材料需复试合格够方可使用.(2)系梁及构造柱混凝土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次下料厚度不大于500㎜,并边下料边振捣.(3)振动棒不得触碰钢筋,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4)混凝土振捣要遵循“快插慢拔”(de)原则,防止漏振和过振.(5)在柱混凝土浇筑(de)全过程中要保护钢筋、预埋管(de)位置,要随时检查模板是否变形、位移、扣件是否松动、脱落以及漏浆等现象,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6)要处理好每段柱间(de)接缝部位,接缝要平直,防止出现“烂根”现象.(7)构造柱上部与梁底交接处一侧因浇筑混凝土需要未封模板部位采用干硬性混凝土进行塞实.。
总结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内容

一、圈梁圈梁的设置:砌体填充墙,当墙高度 >4m时,在墙高中部或门洞顶应设置与柱连接的通长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或圈梁,水平系梁与柱、剪力墙的拉结见图集 12G614-1第 10、14页。
圈梁或现浇过梁与柱、剪力墙的拉结同水平系梁,但柱、剪力墙中的水平系梁预埋钢筋应改成同圈梁或现浇过梁的纵向钢筋。
水平系梁用于非抗震区,抗震区采用圈梁,圈梁高≥120mm,配筋:6、7度纵筋≥4Φ10、箍筋Φ6@250,8度纵筋≥4Φ12、箍筋Φ6@200,9度纵筋≥4Φ14箍筋Φ6@150。
圈梁作用: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圈梁的构造: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毫米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毫米;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毫米。
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毫米,并不得小于15毫米,也不宜大于25毫米。
二结构构造柱、圈梁、过梁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西部智谷2组团建设单位成都武侯工业园投资开发
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四川鼎和工程管理建设有限
公司施工单位
四川省晟茂建设有限公司
交底部位二结构构造柱、过梁、圈梁交底日期
交底人接受人签字
交底内容:
一、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
SG-006
本表一式四份:建设、施工、监理、存档各一份。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98ZG003中同时说明----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1 圈梁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或全部内墙设置的水平、连续、封闭的梁。
圈梁的作用1.1.1增强砌体房屋整体刚度,承受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弯曲应力,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减轻墙体裂缝的出现,防止纵墙外闪倒塌。
1.1.2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形成纵向和横向构造框架,加强纵、横墙的联系,限制墙体尤其是外纵墙山墙在平面外的变形,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压和抗剪强度,抵抗震动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
1.1.3起水平箍的作用,可减小墙、柱的压屈长度,提高墙、柱的稳定性,增强建筑物的水平刚度。
1.1.4通过与构造柱的配合,提高墙、柱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
1.1.5在温差较大地区防止墙体开裂。
圈梁的设置1.2.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1.2.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1.2.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 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 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