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知识点-圈梁及构造柱设置要求规范
2022年土木工程圈梁及构造柱设置要求规范_1

圈梁及构造柱设置要求规范导读: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超群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穿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超群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穿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状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圈梁一、圈梁的设置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全部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全部横墙。
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惊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4.对建筑在脆弱地基或不匀称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二、圈梁的构造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牢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牢靠连接。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和规范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和规范1.圈梁的几何形状要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抗弯和抗剪的强度要求。
其中,抗弯强度指的是圈梁在负荷作用下的变形控制和不出现破坏,抗剪强度则是指圈梁的剪切承载能力。
2.圈梁的尺寸应满足构造要求,包括高度、宽度和横向间距等。
3.圈梁的钢筋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相应的规范标准。
钢筋的直径、间距和弯曲等均应符合构造要求。
4.圈梁的混凝土应满足强度等级,并通过相应的试验和检测来验证其质量。
1.构造柱的几何形状应满足设计要求,包括截面形状和尺寸等。
构造柱通常采用矩形或圆形截面,其尺寸应满足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
2.构造柱的轴线应垂直于楼板,以确保荷载的传递和分配。
构造柱的布置应合理,间距应满足施工和使用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构造柱之间的相互影响。
3.构造柱的钢筋应满足设计要求,包括直径、间距和弯曲等。
钢筋的设置应考虑构造柱的受力特点和强度要求。
4.构造柱的混凝土应满足设计要求,并通过试验和检测来验证其强度和质量。
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和浇筑工艺应符合相关的规范标准。
除了上述的设置要求和规范,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需要考虑:1.圈梁和构造柱的施工阶段需要注意,并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质量和强度的合理性。
2.圈梁和构造柱的连接方式应满足设计要求,防止出现脱落和位移等安全隐患。
3.施工现场应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圈梁和构造柱的保养和维护需要定期进行,以确保其长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圈梁与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和规范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执行才能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相关的要求和规范来进行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并加强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及规范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及规范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关于圈梁、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和规范_1一、圈梁的设置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二、圈梁的构造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mm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mm;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及规范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及规范圈梁和构造柱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设置要求和规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及规范的详细介绍。
圈梁的设置要求及规范:1.设置位置:圈梁通常位于建筑物的上部或中部,用于承受上层和屋顶的重量。
根据建筑设计和结构要求,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圈梁。
2.结构形式:圈梁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其梁带的宽度和高度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确定。
梁带的面积应满足承载所需的强度和刚度。
3.抗震要求:圈梁在地震作用下需要有一定的抗震能力,所以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地震荷载,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如增加纵向和横向钢筋等。
4.设置间距:圈梁的跨度和间距应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结构要求进行合理布置。
一般情况下,梁的间距应在4-6米左右。
5.设计承载力和变形限值:圈梁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和变形限值,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6.钢筋数量和直径:根据设计规范和计算结果确定圈梁的钢筋数量和直径。
一般来说,梁底部的钢筋负责受拉,顶部的钢筋负责受压。
7.混凝土强度等级:圈梁的混凝土应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及规范:1.设置位置:构造柱通常位于建筑物的底部或中部,用于承受上部结构的重量和荷载。
柱的位置应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和结构布置进行确定。
2.结构形式:构造柱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其截面形状一般为矩形或方形,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柱的尺寸和形状。
3.抗震要求:构造柱在地震作用下需要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所以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地震荷载,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增加纵向和横向钢筋等。
4.设置间距和跨度:构造柱的间距和跨度应满足建筑物的荷载和结构要求,根据设计规范进行合理布置。
5.设计承载力和变形限值:构造柱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和变形限值,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6.钢筋数量和直径:根据设计规范和计算结果确定构造柱的钢筋数量和直径。
一般来说,柱的纵向钢筋负责受拉,横向钢筋负责受压。
圈梁及构造柱设置要求规范

圈梁及构造柱设置要求规范圈梁和构造柱是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支撑和传递荷载的作用。
因此,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圈梁及构造柱的设置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和规范。
本文将重点介绍圈梁和构造柱设置的要求规范。
1.圈梁的尺寸:圈梁的尺寸应根据梁的跨度和荷载大小进行设计,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圈梁的高度应不小于宽度的1/162.圈梁的位置:圈梁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或底部,作为一种连续性结构构件,起到连接和加固的作用。
对于屋顶结构,圈梁通常设置在屋顶板的上方。
3.圈梁的数量:圈梁的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结构布局进行合理设置。
通常情况下,每个构造单元(如房间、楼层)应至少设置一根圈梁。
4.圈梁的连接:圈梁与构造柱、墙体等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能够承受设计荷载。
常用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和钢筋混凝土浇筑等。
1.构造柱的尺寸:构造柱的尺寸应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结构布局进行合理设置。
通常情况下,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与荷载大小成正比,高度一般与建筑物的层高相当。
2.构造柱的位置:构造柱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主要荷载路径上,起到承重和支撑的作用。
同时,考虑到建筑物的美观性和使用功能,构造柱的位置也需要与建筑设计相协调。
3.构造柱的间距:构造柱的间距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和荷载大小进行合理设置。
通常情况下,构造柱的间距应不大于6米,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刚性。
4.构造柱的连接:构造柱与地板、地基等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能够承受设计荷载。
常用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和钢筋混凝土浇筑等。
以上是圈梁及构造柱设置要求的一些规范和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圈梁和构造柱的合理布置和连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也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建筑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建筑物符合建筑结构设计要求。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及规范

圈梁与构造柱设置要求及规范首先,关于圈梁的设置要求及规范:1.圈梁的位置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并且要保证与其他构件的连接稳定可靠。
圈梁的位置应在楼板下方,并经过合理计算和设计以确保能够承受所需的荷载。
2.圈梁的尺寸和截面形状也需要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结构力学计算和强度验算。
圈梁的尺寸和截面形状的选择应能满足所需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3.圈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相关的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并经过合理的计算和优化。
钢筋的直径、间距和弯曲长度等参数需要合理选取,以确保圈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和变形性能。
4.圈梁的施工质量应符合相关的施工规范要求。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钢筋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梁体的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工艺措施,以确保圈梁的质量和性能。
接下来,关于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及规范:1.构造柱的定位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并且要保证与其他构件的连接稳定可靠。
构造柱的位置应根据建筑结构的荷载传递路径和力学性能,经过合理考虑和优化设计。
2.构造柱的尺寸和截面形状需要合理选取,并经过力学计算和强度验算。
构造柱的尺寸和截面形状的选择应能满足所需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3.构造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相关的设计规范,并经过合理计算和优化。
钢筋的直径、间距和弯曲长度等参数需要合理选取,以确保构造柱在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和变形性能。
4.构造柱的施工质量应符合相关的施工规范要求。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钢筋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柱体的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工艺措施,以确保构造柱的质量和性能。
总结起来,圈梁与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及规范主要包括位置的选择、尺寸和截面形状的设计、钢筋配置的确定和施工质量的控制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要求和规范,可以确保圈梁与构造柱能够承担所需荷载,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要求
柱及圈梁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构件之一,它们承担着重要的支撑和连接功能。
因此,在构造柱及圈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设置要求。
1.材料选择:
2.设计要求:
3.尺寸规定:
4.抗震要求:
在地震区域,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需要满足抗震的要求。
抗震柱的设置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合理布置于建筑的重要节点位置,以增加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5.连接方式:
构造柱与圈梁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钢筋混凝土粘接连接。
连接时需要注意连接件的强度和刚度,确保连接处不发生断裂或滑移。
6.防火要求:
7.施工要求:
8.检测与验收:
在柱及圈梁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和验收工作。
包括现浇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焊接接头的质量检验、连接件的验收等。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测与验收,才能确保构造柱及圈梁的质量和安全性。
关于圈梁、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和规范

关于圈梁、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和规范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2,砌体丁字接关处;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一、圈梁的设置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二、圈梁的构造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mm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mm;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知识点-圈梁及构造柱设置要求规范
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板)宜有钢筋拉接,当顶部拉结施工有困难时,可在砌体填充墙中设置构造柱,间距<=5米;当墙长大于层高2倍时,宜设构造柱;墙高超过4米时,半高或门洞上皮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带.另外,在砌体构造规范中还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设构造柱:1,墙体转角;
2,砌体丁字接关处;
3,通窗或者连窗的两侧;
圈梁
一、圈梁的设置
1.外墙和内纵墙的设置: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均设。
2.内纵墙的设置:地震裂度为6、7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设置,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8度地区,屋盖及楼盖处,屋盖处沿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7m,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7m,构造柱对应部位;9度地区,屋盖及每层楼盖处,各层所有横墙。
3.空旷的单层房屋的设置: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砌块机料石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圈梁数量;对有吊车或较大震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4.对建造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地基上的多层房屋,应在基础和顶层各设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层可隔层或每层设置。
5.多层房屋基础处设置圈梁一道。
二、圈梁的构造
1.圈梁应连续设置在墙的同一水平面上,并尽可能的形成封闭圈,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截面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二倍,且不得小于1米。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3.圈梁的宽度易与墙厚相同,当墙厚大于等于240mm时,圈梁的宽度不易小于2/3墙厚;圈梁高度应为砌体厚度的倍数,并不小于120mm;设置在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质上的基础内的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
4.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钢筋级别一般为1级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并不得小于15mm,也不宜大于25mm。
5.内走廊房屋沿横向设置的圈梁,均应穿过走廊拉通,并隔一定距离(七度时:15米;八度时:11米;九度时:7米)将穿过走廊部分的圈梁局部加强,其最小高度一般不小于300毫米。
6.圈梁的最小纵筋不应小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不应大于250mm.
构造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