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h
合集下载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 成有机物的能力
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 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 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 盐,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 机物 生产功能
概念: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 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 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 平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 有此功能 平衡功能
基础自测
令居住在阿尔卑斯山的猎手吃惊的是:一直以来穿过峡谷和河川的 雪桥,现在消失了;阿尔卑斯山的长草带越来越高,动物们逐草而生,
攀爬得也越来越高;曾经的冰雪地区,如今出现了冰碛和石头;古代地
图说明“那里有很多冰川,没有人能到达”,而呈现在猎手眼中的却是 一个大湖。气候改变就在身边!据此,完成1~2题。
黄土高原
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戈壁、沙漠为 地貌 主 稀 植被 疏 贫 土壤 瘠
深居内陆
干旱 气候 大陆性
我国西北地区
水文
河流欠发 育
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气候
水文
⑧
④ ③ 土壤 ② ①
⑥
⑦
⑤
生物
地貌
①形态特征 ②矿物质 ③分布类型 ④物质尘埃 ⑤有机物质 ⑥物质基础 ⑦水文特征 ⑧水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导致阿尔卑斯山猎手眼中的景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植被
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基础梳理
地形
岩石 大气
植物(生物) 动物(生物) 水 土壤
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气候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长茂盛
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
重,出现石漠化 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
2.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 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
B
B.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C.植被稀少,土壤贫瘠 D.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显著
环 食物、水源、 境 避风处、含盐土 壤不足 恶 化
藏 羚 羊
存活率下降 数量锐减
在没有人类干扰情况下,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 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体现了自然地理 环境的平衡功能。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案 例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湖泊演化为陆地
案例2
汉代的黄土高原, 草肥水美、山青水秀。
2.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 有 (
D)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 ②动物栖息地遭破 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河流水位降低 ④土壤肥力下降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它 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 素。读下图完成3~4题。
形成地上河
地下水位升高 土壤盐渍化 形成冲积平原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 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还会影响其他地区 的自然地理环境。
中国近年在不断兴建大坝——美国近年却在拆除大坝
修建大坝究竟对自然地理环境有怎样的影响 呢?自然地理环境会发生怎样的演化呢?
思考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是什么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是什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三、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什么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在地理环境是由性质不同的各种要素(地形、气候、水、生物、土壤等)组成的;每种要素不是以单一形态而是以多种形态存在;地理环境是大小不同的各种形态单位的有规律的组合。
自然地理环境是什么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系统)。
根据其受人类社会的冲击和干扰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人为环境.
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和互相联系的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温馨提示: 土壤性状包括土壤的温度、湿度、有机质含 量、颗粒粗细、结构、颜色等 1、什么是成土母质? 2、成土母质会影响土壤的哪些性状?
(一) 成土母质与土壤
裸露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结构疏松 的风化物称为成土母质。 岩石的 外力搬运堆积 风化物 成土 气候与生物长期作用 母质
土壤
土壤 质地
质减少。
温馨提示: 土壤性状包括土壤的温度、湿度、有机质含 量、颗粒粗细、结构、颜色等
1、生物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促使岩石变成土壤? 2、生物通过哪些方式为土壤增加有机质?
(三)生物与土壤
落 红 化不 作是 春无 泥情 更物 护, 花 。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 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发育成深厚土壤 光热条件好,水分状况差 光热条件差,水分状况好
地形影响土壤厚度及其水热状况,是土壤 形成过程中较稳定的影响因素。
坡 度 地 形 坡 向
陡坡 平地
很难发育成深厚土壤 发育成深厚土壤
阳坡
阴坡
光热条件好,水分状况差
光热条件差,水分状况好
黄河三角洲冲积土、青藏高原寒漠土、江南丘陵 红壤,哪一类发育程度较好(更加深厚肥沃)?
6、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 土壤的原因是 (A)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 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 C.光热条件太差 D.水分条件太差 7、下列土地利用形式,属于合理经营、用养结 合的是( A ) A、南方丘陵区展灌溉农业 D、北方黑土区大力增施有机肥
黄河中上游过度砍 伐、开垦、放牧等 植被稀疏 土质 疏松
牵一发而动全身 十
降水集中 且多暴雨 水土 流失 土壤贫瘠 表面千 沟万壑 生态环 境恶化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思考:风化壳的厚度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联?
从干燥的荒漠地带 或寒冷的苔原地带,到 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 带,风化壳逐渐加厚。
(三)
生物是土壤 有机质的来源, 也是土壤形成过
生物与土壤
程中最活跃的因
素,土壤肥力的
产生与生物作用
密切关联。
(四)
地形与土壤
地势升高 地 坡 度 陡坡 平地
水热变化
土壤垂直分异
说一说你 发现了什 么规律?
形成这样地域 差异的主要因 素是什么? 试着分析形成 这种规律的根 本原因?
水分 海陆位置不同
(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分异)
距海 远近 不同
水分 差异
景观 差异
(基本因素)
自然带东西更替:又可称为从
沿海向内陆的更替
其表现形式是:
东西更替
南北延伸
小记: 各纬度比较,纬度地带分异明显的 是高纬和低纬。干湿地带分异明显 的是中纬。
水 分
海陆 分布
海拔 高度
垂直分异规律 水热 (垂直地带性) 状况 地方性分异规 律(非地带性)
纬线延伸 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 0 纬度更替 洲沿20 E经线,自赤道 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 经线延伸 中纬地区,如亚欧大陆 经度更替 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 的变化 等高线延伸 中低纬度的高山,如 从山麓到山 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 顶更替 然带 比较普遍,如华北平 原、沙漠中的绿洲、 南美南端东西差异
下面哪座山位于我国华北平原地区?
f: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与其所在纬度 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相似
P81活动 2(1)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 谱比北坡复杂?
南坡纬度低、海拔低、相对高度大,所以自 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3.2-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

问题导学
1.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 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如了何具理有解有每机个整地体?理 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一些新功能。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问题导学
生产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湖泊演化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
(二)气候与土壤
(三)生物与土壤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 资源综合利用
陆地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问题导学
• 区域内各要素统一演化、整体协调。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 现 2.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 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 二系、和自相然互地作理用要。素的相互作用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
地形
气候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
(二)气候与土壤
(三)生物与土壤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 资源综合利用
气候
水文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问题导学
• 下列自然现象是那两个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 现 2.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 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 二系、和自相然互地作理用要。素的相互作用
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 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 现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 (二)气候与土壤 (三)生物与土壤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 资源综合利用
本节主要内容
地表形态 大气环境
问题导学
2.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 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义
1、气候、生物、地貌、 水文、土壤等共同组成 了主要的自然地理环境 要素。 2、个要素之间不 断进行着物质迁移 和能量交换 3、各地理环境要素 之间相互渗透、相 互制约,相互联系构 成了一个有机的整 体 大 气
生 物
岩 石
水
土 壤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定的现象,说明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
什么功能?
地理环境与藏羚羊数量的关系
环 食物、水源丰沛
寒潮少
境 避风处、含盐土壤 充足
藏 羚 羊
存活率上升 数量增加
藏 羚 羊
存活率下降
环
数量锐减
食物、水源、 避风处、含盐土壤 不足 境
二氧化碳的平衡,氧气的平衡,藏羚羊种群数量的平衡
地理要素间的平衡功能
三.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洪 水 断 流 风 化 加 速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 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3)某一要素的改变,还会对其他 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请在方框内填上合适的选项
森林植被破坏
大气湿度下降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间接或直接的相互 作用关系
水文变化
泥沙淤积,泛滥平原 侵蚀沟谷,沟壑纵横 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植被下降,逐渐消失 蒸发加剧,趋于干旱
水 土 流 失
地貌变化
土壤侵蚀 植被退化 气候变化
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气候统一变 化的过程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整体性
(1)概念 ①②
(2)新功能:生产功能与平衡功能 (3)整体性表现形式 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②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 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③某一自然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 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牵一发而动全身)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温带沙漠
温带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2、差异性
(1)陆地环境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纬度 位置 热量 气候 水分 土壤 带 植被
自
然
海陆 位置
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 (植被)
热带雨林带 (自然带)
90° 70° 60°
P 极地气候 M 亚 寒 带 针 叶 林 气 候
90° 70° 60°
温带海洋 温带季 性气候 G 温带大陆性气候 H 风气候 40°
30°
地中海气候 E
K
C
35°亚Leabharlann 带季风气候F D 热带季风气候
25°
20° 10° 0°
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A
热带雨林气候
10°
0°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90° 70°
极地气候
苔原、冰原
温带季风气候
90° 70° 60°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
25°
10° 0°
自然带名称=植被+“带”
90° 70° 60°
P M G H K C B D G
90° 70° 60°
40°
35°
E
30° 20° 10° 0°
F
25°
1、整体性
(1)概念 ①②
(2)新功能:生产功能与平衡功能 (3)整体性表现形式 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②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 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③某一自然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 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牵一发而动全身)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温带沙漠
温带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2、差异性
(1)陆地环境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纬度 位置 热量 气候 水分 土壤 带 植被
自
然
海陆 位置
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 (植被)
热带雨林带 (自然带)
90° 70° 60°
P 极地气候 M 亚 寒 带 针 叶 林 气 候
90° 70° 60°
温带海洋 温带季 性气候 G 温带大陆性气候 H 风气候 40°
30°
地中海气候 E
K
C
35°亚Leabharlann 带季风气候F D 热带季风气候
25°
20° 10° 0°
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A
热带雨林气候
10°
0°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90° 70°
极地气候
苔原、冰原
温带季风气候
90° 70° 60°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
25°
10° 0°
自然带名称=植被+“带”
90° 70° 60°
P M G H K C B D G
90° 70° 60°
40°
35°
E
30° 20° 10° 0°
F
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 态 环 境 恶 化
森 林 面 积 锐 减
多人 工林 或天 然次 生林
关于东北地区森林减少带来的后果 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腐殖质减少 B、水土流失加剧
C、加快岩石风化
D、使降水易形成洪水
归纳:人类在改变生物、水等自然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时,应充分 考虑由此引发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是向良性方向还是恶性方向 发展?
生产功能
含义
平衡功能
含义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 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 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6CO2+6H2O 叶绿素 C6H12O6+6O2 (有机物)
大 气
绿色 植物
自然环境各 要素综合作 用的产物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通过 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 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 交换,形成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 联系的整体。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水循环 地质循环
大气循环
生物循环
正是由于它们的存 在,才把地理环境 各组成成分融合成 自然综合体,构成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新 功 能
侵蚀沟谷,沟壑纵横
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水 土 流 失
地貌变化 土壤侵蚀
植被退化
气候变化
植被下降,逐渐消失
蒸发加剧,趋于干旱
热带雨林 的破坏
C
D
A
B
A、冰川融化
C、二氧化碳增加
B、海平面上升
D、气候变化
P88“活动”
地形 水文 生物 土壤
由湖泊变成了陆地 湖水由深变浅直至消失
由水生生物变成了陆地生物
4、大气中的氧主要来自
A、水的分解 B、细菌的分解
C、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照
水圈
藏羚羊的数量变化是如何体现 自然环境的平衡功能的?
环 境
食物、水源丰沛 寒潮少
避风处含盐土壤充足
藏 存活率上升 羚 羊 数量增加
A
食物、水源、避风 环处、含盐土壤不足
B
藏 存活率下降 羚 羊 数量锐减
境
C
D
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演化具有统一性? 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 演化伴随着其他各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 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环境演化的一个 方面。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土壤、地形
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还有哪些?
气候 水文 土壤 地形Fra bibliotek?生物
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生物
动植物稀少, 耐旱植物
干旱, 降水少
多风蚀, 风积地貌
河流少,多 内流河
荒漠土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整体性的含义
C、具有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D、某些地理要素的生产能力
2、有关水土流失影响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A、水土流失只是土壤的侵蚀过程 B、水土流失会导致地貌的变化 C、水土流失会导致植被的退化
D、水土流失会导致地方气候的变化
3、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 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
A、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
减少淤积
洪涝减轻 地下水 位上升 物种结 构改变 湿度增 大 温 差减小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新功能
相互联系
整 含 相互制约 体 义 性 相互渗透 具有统一的演 化过程
物质迁移 本 质 能量转换
“牵一发而动 全身”
1、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
A、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B、使自然地理要素性质保持稳定的 能力
逐渐由湿变干 由湿润变得干燥
气候
试以东北森林 变化为例,说明单个 地理要素变化对环境 整体变化的影响?
东北森林的例子
寒温 带针 叶林
温带 针阔 混交 林
改 善 生 态 环 境
净化 空气 涵养 水源
浮尘、扬沙 天气增加
水旱灾害增加 沟谷纵横、风 化加速
保持 水土 补充土 壤有机 质
水土流失加剧 腐殖质减少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 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 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水土流失的例子
水文变化 泥沙淤积,泛滥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