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9月份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下列有关夏朝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B.实行王位世袭制,形成“家天下”格局C.建立了强大的统治机关,对全国进行直接管理D.公元前1600年,为商汤所灭解析:夏的统治力量有限,只能有效控制以都城为中心的地区,都城外则通过分封侯、伯进行间接管辖。

答案:C2.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等级制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由史料可知,曹氏被周武王“封之於陶丘”,是周武王分封的对象,因此其姓氏来源与分封制有关。

答案:A3.在西周分封体制下,诸侯应尽的义务是()①把土地献给周天子②随从作战③纳贡服役④服从命令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而不是诸侯把土地献给周天子,排除含①的选项。

诸侯的义务包括镇守疆土、服从命令、纳贡服役、随从作战等。

答案:C4.“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

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这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选拔德才兼备之人B.扩大疆域C.巩固周王室统治D.团结功臣贵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及知识再认能力。

“以藩屏周”指出了分封制的目的在于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答案:C5.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记载,春秋之世,国君“为天子之同姓者十之六,天子之勋戚者十之三,前代之遗留者十之一……”材料说明春秋时期国君的来源主要是() A.天子的同姓亲族B.天子的姻亲妻党C.古王后裔D.殷商旧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中提到的同姓和异姓封国的数字可以说明国君与天子的亲疏关系。

答案:A6.西周时期,为解决血亲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实行的制度是()A.井田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世官制解析:西周实行宗法制,其目的是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在于A.保存资本主义制度B.采用政府干预经济的办法C.打击法西斯势力D.以调整工业为中心措施【答案】B【解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美国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故选B,ACD项根据所学知识很容易的排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

2.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答案】B【解析】“凡农之道,厚之为宝”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和尊重自然规律,只与A、C项符合;“用粪犹用药也”反映了古代农业重视施肥;“耕而不耢,不如作暴”反映了古代农业重视耕耢技术。

这些记载都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体现,B项概括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3.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的实质A.实行国有化B.变革经济体制C.调整生产关系D.制定经济计划【答案】C【解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这实质上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手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选C。

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

4.我国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大多在东南沿海地区,中央政府这样做的主要依据是与外国交通便利B.人们的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的经营方式C.侨胞多,容易吸引外资D.有较好地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答案】D【解析】这主要是由于东南沿海地区在近代就开放的比较早,经济基础较好且交通便利,故选D。

ABC项不是主要的依据考点:对外开放。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 史载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这主要得益于A. 郑国渠的修建B. 都江堰的修建C. 灵渠的开凿D. 井渠的出现【答案】B【解析】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所以本题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水利工程。

2.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 经济严重衰退B. 土地政策调整C. 坊市制度崩溃D. 政府管理失控【答案】B【解析】宋代的土地政策和其他的朝代有很大的不同。

土地兼并作为毒瘤一直都存在,而宋代却放任不管。

这样的土地政策也创造出题中所阐释的现象。

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

A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宋代的经济空前繁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C选项与材料无关,坊和市之间的关系是商业的内容,不是农业的内容;D选项没有明白这种政策的内涵,这种政策并不是通过严格的管理来控制土地兼并,而是顺其自然,自然而然的产生稳定的秩序。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宋代”、“主户”、“客户”,结合所学可知考查的是宋代的土地兼并。

3. “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各种时令水果、吃食饮品”,这一现象说明A. “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B. “交子”广泛使用C. “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D. 出现了雇佣关系【答案】C【解析】从材料内容来看“巷陌路口,桥门市井”说的是卖东西的地点,可见材料所说的是“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因此选择C项;材料中并未涉及管理机构,因此A项错误;交子在材料中也未提到,因此C项错误;雇佣关系也没有出现,故D项错误。

2017-2018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2017-2018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12月份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2009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为“珍惜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如果时光回到160多年前,面对西方列强大肆向中国输入鸦片,烟毒肆虐的情况,中国政府最初的应对是A.弛禁 B.重治吸食 C.多管齐下,虎门销烟 D.鸦片输入合理化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前夕,西方列强大肆向中国输入鸦片,掠走大量白银,并严重摧残着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面对这种局面,清政府派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并在虎门海滩党和总销毁。

故C项正确。

2. 李鸿章曾形容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正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个“变局”主要表现在①社会性质②经济结构③政治制度④思想观念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 C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巨大变化,由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出现了提倡学习西方的新思想,①②④正确,而清朝的政治体制并未改变,③错。

3. 《天朝田亩制度》A.只是单纯的土地制度 B.它得以实行,并实现了理想C.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但是并不科学 D.是一种落后的思想答案: C解析:《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它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政治组织等内容,既有革命性,又有局限性,最终没有彻底实行,理想社会也无从建立,A、B、D三项都是错误项。

4. 洪秀全领导的农民战争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B.鸦片战争后战费和赔款的转嫁C.外国列强的入侵 D.洪秀全的个人作用答案: A解析:四个选项都是运动爆发的原因,B、C选项都围绕A项,B项激化阶级矛盾,C项加剧阶级矛盾,D项是个人因素,不要夸大个人作用,因此正确选项是A。

5. 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D.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答案:D解析:本题要明确“传统中国”,即地主阶级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封建的中国,“近代中国”,即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中国,所以正确项为D。

广西钦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卷(B)(扫描版,无答案)(1)

广西钦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卷(B)(扫描版,无答案)(1)

广西钦州市2017年春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高一历史(B)卷(图片版,缺
答案)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级新生开学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解析版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级新生开学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解析版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级新生开学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最大时期是在()A.努尔哈赤B.皇太极C.康熙D.雍正答案:B解析:“议政王大臣会议”是皇太极时将原来的旗主贝勒全部封王后议政会议的名称,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帝很难更改他们决定的事。

2.明初撤销中书省及承相官制,皇帝秘书班子内阁的地位上升,主要反映了()A.中央政府提高工作效率B.文臣的地位开始提高C.君主专制统治大大加强D.科举制度不断发展答案:C解析: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及垂相,另设三司分管行政、军政和监察,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皇帝手中,使君主权力大大加强。

3.皇太极、康熙、雍正三朝同时存在的中央机构有()①内阁②议政王大臣会议③南书房④军机处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南书房是康熙时为了扩大皇权设立的,军机处在雍正时才设立。

4.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B.皇帝挑选亲信重臣担任军机大臣C.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D.军机处的设立者是雍正帝答案:A解析:军机处只是皇帝政令的传达部门,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5.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有()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③分散了地方权力④扩大了各藩王的权力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④答案:C解析:明朝设三司分管行政、军政和监察,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可排除④。

6.汉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而到明清时大臣奏事必须跪着。

上述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A.礼仪制度不断完善B.地方权力不断加强C.官僚制度不断完善D.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答案:D解析:从各朝代皇帝对待丞相一职的做法来看,秦朝设丞相一职,汉唐宋朝不断的削弱相权,到明清时直接废除丞相,这反映了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不断的加强。

7.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分散地方管理权力、防止割据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注意时间要求,“秦汉以来”考查的是整个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解体”是指(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 B.手工工场行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C.资本主义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体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封建经济主要是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高度结合,解体是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

答案: A2.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A.小农经济受到冲击 B.农民阶级愚昧落后C.西方国家倾销商品D.列强打开中国市场解析:本题属于逆向思维题,依据题干可知是考查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所产生的影响,其中B项并未从材料中体现出来。

答案: B3.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察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B.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C.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D.对封建制度实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和革新解析:解答本题只要明白“近代化的标志是以机器大生产为主的工业的出现”,很容易选出C项。

洋务派兴办了近代军事、民用工业,都是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方式。

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并没有对封建制度实行改良和革新。

答案: C4.1874年,某官员在奏疏中说:“夫日本东洋一小国耳,新习西洋兵法,仅购铁甲船二只,竟敢藉端发难……若再因循汇沓,而不亟求整顿,一旦变生,更形棘手。

”为此,他主张( ) 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向日本派遣留学生D.创办近代海军,巩固海防解析:由材料中日本“习西洋兵法”“购铁甲船”等信息可知,其中的含义是为了对付来自海上的日本的威胁,故选D项。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某某市某某港区2017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喜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甚至有的认为改革开放是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照搬照抄。

关于以上两者论述错误的是A.改革前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B.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C.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2.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喜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甚至有的认为改革开放是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照搬照抄。

关于以上两者论述错误的是A.改革前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B.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C.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3.美国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调节和干预的主要表现有…( )①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②慷慨补贴出口产品③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④工业国有化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起了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B.联邦政府投资兴建了大批企业C.政府的调节管理职能大大深入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被不断削弱5.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A.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B.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业不足C.陷入了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D.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6.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的相同之处在于①全面发展国有经济②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③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④将市场与计划相结合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7.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实施“新政”,90年代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学习借鉴8.下列不属于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是()A.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去调节经济B.呼吁劳资双方在合作基础上解决经济问题C.采用强制手段,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用完美的制度度过暂时的危机9.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因美国的股市崩溃而引发并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B.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远远低于商品的供给C.它带来的损失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D.它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恶化了国际关系10.1933年3月,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储蓄毁于一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喜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甚至有的认为改革开放是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照搬照抄。

关于以上两者论述错误的是()A.改革前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B.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C.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2.美国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调节和干预的主要表现有()①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②慷慨补贴出口产品③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④工业国有化政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建立起了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B.联邦政府投资兴建了大批企业C.政府的调节管理职能大大深入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被不断削弱4.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A.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B.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业不足C.陷入了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D.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5.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的相同之处在于()①全面发展国有经济②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③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④将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6.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学习借鉴7.下列不属于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是()A.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去调节经济B.呼吁劳资双方在合作基础上解决经济问题C.采用强制手段,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用完美的制度度过暂时的危机8.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因美国的股市崩溃而引发并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B.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远远低于商品的供给C.它带来的损失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D.它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恶化了国际关系9.1933年3月,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储蓄毁于一旦。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A.经济危机来势猛烈B.经济危机蔓延到全世界C.经济危机的破坏性非常严重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10.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的原因包括()①国民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②美国商品的大量涌人③官僚资本的残酷挤压④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学11.孙中山曾明确指出:“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

”下列哪一主张与上述观点相一致()A.平均地权B.土地国有C.驱除鞑虏D.节制资本12.一位英国人说,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

这句话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矛盾B.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的矛盾C.中英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矛盾D.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矛盾13.一战期间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部门在一战结束后受打击也最重,这主要说明()A.民族工业投资总量较少B.战争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密切相关C.民族工业应重点发展重工业D.帝国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14.如图为我国古代某朝引进的粮食作物,与该作物同时代的经济现象是()A.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B.纸币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C.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15.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A.“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各无异议”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16.出现在明朝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的实质是()A.奴隶制生产关系B.封建生产关系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17.1996年12月16日,日本《朝日新闻》登载文章说:“在世界工业产品的出口及不同产品的代求预测中,不能没有中国。

世界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格局:中国说话时,世界都在倾听。

”这不能表明()A.中国市场有很大的吸引力B.经济全球化不能没有中国的参加C.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提高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18.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细节来反映下列选项中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生活细节是()A.粮票→股票B.大人→先生C.法币→人民币D.臣民→公民19.如图我国近代典型居住建筑大杂院,他的特点是()①主要分布在北方城市②为富家大户所居住③是中西合璧的产物④是在四合院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

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③D.①③④二、综合题2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如图一、二所示材料二如图三、四所示材料三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也极为苛重,全国又欠缺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在这样的苛刻税收下,商贾望见关津,若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材料四(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请回答:(1)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其具体表现有哪些并简要分析该现象出现的积极意义?(2)据图三、图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朝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并分析导致这些新现象产生的有利因素有哪些?(3)材料三和材料四揭示了清朝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4)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看待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商品经济所起的作用?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

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中国古代经济史纲》材料二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

尽入番岛,鲜有在享饥寒寥劫为非之患。

《论南洋事宜》材料三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沿海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

(2)根据材料三的政策归纳其危害,你怎样评价这一政策。

22.“海上马车夫”这个绰号形象地说明了17世纪的荷兰在商业、航海业和殖民掠夺各方面所拥有的霸权。

但是,“海上马车夫”的好景不长。

从17世纪中叶,英、荷便在各大海洋展开了海上争霸战。

后来,法国也参与进来。

法荷战争席卷了荷兰本土,最终以荷兰的惨败而告终。

荷兰从此一蹶不振。

请思考:17世纪的荷兰是怎样对外扩张的?23.民生问题是自古以来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认为:“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

”因此,他大力提倡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他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所以,他曾下诏停修劳民伤财的建筑,还把太子举行冠礼的日子从二月改到十月。

另外,多次下诏减免赋税。

如627年,山东大旱,他下诏免当年租赋。

材料二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

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

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材料二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已不存在;同时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使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摘自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现代卷》(1)依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唐太宗治国的指导思想及主要表现。

(2)依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关注民生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

(3)依据材料三,分析“二战”后西方国家关注民生的具体做法。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发展k*s#5^u和关注民生之间关系的认识。

24.市场因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乃至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进行了各种探索,积累了经验,也留下了不少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材料二: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

……然而,有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以至于整整一、两代中国人对于市场完全感到陌生。

……最近十几年里,对我们日常生活以及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刻的莫过于市场了。

……梁治平《市场国家公共领域》(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四十年的时间,市场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出乃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近十几年”中国的市场经济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材料三:1944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

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

[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后秩序的制度化”方面的表现及动机。

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喜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甚至有的认为改革开放是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照搬照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