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12月份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 奠定了资产阶级制度基础的思想信条是()A.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B.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动摇的人权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答案:B解析: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均属于《人权宣言》中的内容,只有B项从政治、经济、思想几个方面完整地表达了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的要求,而其他三个选项仅从某个角度表达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因而应选B项。

2.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能体现资产阶级革命要求的文献是()A.法国《人权宣言》B.法国《拿破仑法典》C.英国《权利法案》D.美国1787年宪法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

因为《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

而B项只体现了资产阶级巩固政权的思想,C项只体现了政体,D项只体现了巩固政权的思想,只有A项从思想到政治,从夺权到巩固政权,全方位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政治要求。

3. 与英国议会相比,美国国会不能()A.产生代议制政府B.体现民主性 C.与国家元首分权抗衡 D.掌握立法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各国政体的比较,属于难题。

英国的首相由议会中多数党领导产生,并由首相组阁,所以英国议会可以产生代议制政府;而美国国会议员和总统都是民选产生的。

4. 处死路易十六的理论依据是A.霍布斯的思想B.卢梭的思想C.伏尔泰的思想D.洛克的思想解析:路易十六是以“阴谋反对公众自由和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被处死的,这正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相符合。

广西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广西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广西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

下列一组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A . 加强文化控制B . 加强经济管理C . 加速国家统一进程D . 巩固国家统一2. (2分) (2019高二下·鹤岗期中) 美国学者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原始居民的宗教信仰有灵魂的恐惧,崇拜无处不藏躲的幽灵,敬畏上天,以丰盛的祭品感谢大地……帝王和僧侣几乎是一体的,他们的丰功伟业常常是得之于祷告和诸神的惠助。

作者实质上强调的是()A . 王权带有神秘的色彩B .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C . 科技文化的极为落后D . 君权神授思想的出现3. (2分) (2017高二下·遵义期中) 秦统一全国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同时,经济上自公元前216年始,“使黔首(百姓)自实田(自己上报土地数目)”,这一法令表明秦朝()A . 秦朝在全国实行土地国有制B . 土地私有制度已经在全国确立C . 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经济政策D . 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经济控制4. (2分)(2019·余杭模拟) 雅典民主政治在专制盛行的时代独树一帜。

以下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说法正确的是()A . 希波战争是雅典下层公民政治地位提高,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B . 伯利克里执政时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最高权力机构,居民都可以在其中发挥作用C . 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三者实现完全的分权制衡,影响到近代西方民主政治D . 陪审法庭是最高的司法机构,负责审理全国的所有案件5. (2分) (2019高二下·威远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不仅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甚至有些时候可以与权力分庭抗礼;但是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极为匮乏,他们在思想上依傍古人、拘泥经典,在政治上热衷仕途、委身皇权。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110602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110602

2017年秋季学期高一第一月考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并把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卷的表格相应位置。

)1. “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

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在台阶下和你说话。

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

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个特点A. 皇位世袭B. 皇帝独尊C. 君权神授D. 家天下2. 某电视剧呈现了如下情节:某地发生水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接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上述场景发生的朝代是(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3.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

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 世代相袭B. 考试选拔C. 地方推荐D. 皇帝任命4.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其中“中央集权”指的是A. 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 全国有通行的统一的文字C. 以皇权的至高无上为最基本原则D. 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5..“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材料中的“军需房”后来被称为( )A.兵部B.内阁C.军机处 D.门下省6.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任嚣任南海郡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 他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C. 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D. 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7.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

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A. 秦简的记载B. 民间的传说C. 史家的研究论文D. 《汉书》的记载8的一逞。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周测试题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周测试题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周测试题一、选择题1. 刘邦入咸阳时 , 与民约法三章 : “杀人者死 , 伤人及盗抵罪。

”之后 , 相国萧何整理秦六律 , 新增了户律、兴律、厩律三章 , 制定了“律九章”。

这反映了汉初统治者 ( ) A. 严刑重罚的治国方针B. 因时而变的统治策略C. 法不阿贵的法制观念D. 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2. 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万世 , 结果只传到二世就灭亡了 , 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

请算算它共存在了多少年 ?( )A. 10 年B. 15 年C. 25 年D. 30 年3. 下列最能表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 ( )A. 杀人者死 , 伤人及盗抵罪”B. 王侯将相 , 宁有种乎 ? ”C. “知彼知己者 , 百战不殆”D. “有志者事竟成 , 破釜沉舟 , 百二秦关终属楚”4. 开创了大一统帝国的秦朝仅存在 15 年的时间。

造成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 ( )A. 武将篡权B. 苛法暴政C. 外族入侵D. 诸侯争霸5. 秦末 ,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 孔子后裔孔甲率一批儒家士人携带孔门礼器往投陈胜、吴广 , 最后战死在反秦战场上。

一大批这样的知识分子 , 向秦王朝发起了拼死反抗。

材料说明 ( ) 。

A. 秦朝因文化专制政策付出代价B. 儒家力图去争夺主流意识形态C. 儒家士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D. 秦朝文化专制为西汉提供借鉴6. “竹帛烟销帝业虚 ,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 刘项原来不读书。

”该诗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 ?( )A. 统一六国,焚书坑儒B. 政治改革 , 平定山东C. 焚书坑儒 , 农民起义D. 农民起义 , 刘项文盲7. 秦朝二世而亡 , 主要是内乱导致 , 但是也有人把它归结为“杀长立幼”“丞相谋异”“阉臣弄权”“诛锄骨肉”“蒙蔽”“弑逆”等各种事情弄全。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15—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15—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5年秋季学期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12月份考试试题高一历史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一、选择题1. 读下图,判断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第一阶段的中心在A.①B.②C.③D.④2. 下图反映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四川地方文化特色的是()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④3. 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4. 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莫奈B.德彪西C.塞尚D.毕加索5. 处死路易十六的理论依据是A.霍布斯的思想B.卢梭的思想C.伏尔泰的思想D.洛克的思想6. 下列人物与护国运动无关的是A.唐绍仪B.李烈钧C.蔡锷D.唐继尧7. “和光线赛跑的画家”印象派画家是()A.莫奈B.塞尚C.凡高D.罗丹8. 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是()A.加加林B.阿姆斯特朗C.奥尔德林D.杨利伟9. 下列实施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政策的苏联领导人是 ()10. 因特网的诞生使()①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②交往更加方便③遗传工程迅速发展④地球变得更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 下列科技成果已经进入家庭的是()①计算机②转基因食品③克隆技术④乘飞船上天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12. 当今世界,能够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不包括()A.美国B.俄罗斯C.英国D.中国13. 印象派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贝多芬B.德彪西C.莫扎特D.海顿14. 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是A.分子生物学B.细菌工程C.变异工程D.遗传工程15. 下图反映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四川地方特色的是…()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④16. 我们要透过《诗经》了解当时社会生活,最好是依据其中的()A.国风B.大雅C.小雅D.颂17.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2021-2022学年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1-2022学年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1-2022学年广西钦州四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

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 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C. 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D. 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2. 将表中所缺内容补充完整()B. ①“仁政”;②庄子;③“相生相胜”④“礼法并用”C. ①“仁”;②庄子;③“兼爱”“非攻”;④“礼法并用”D. ①“仁政”②老子;③“相生相胜”;④“依法治国”3. 战国七雄分别是()A. 齐、楚、秦、晋、赵、魏、韩B. 齐、楚、秦、晋、越、魏、韩C. 齐、楚、秦、燕、越、魏、韩D. 齐、楚、秦、燕、赵、魏、韩4. 秦朝的统一,对后世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 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政治局面B. 使全国有了统一的法律制度C. 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D. 拓展了疆域,使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5. 下列官职,其职责为“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的是()A. 太尉B. 丞相C. 御史大夫D. 参知政事6.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7. 监察制度始终贯穿中国古代的政治建设。

西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A. 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 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 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D. 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8. 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9月份考试高一历史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下列有关夏朝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B.实行王位世袭制,形成“家天下”格局C.建立了强大的统治机关,对全国进行直接管理D.公元前1600年,为商汤所灭解析:夏的统治力量有限,只能有效控制以都城为中心的地区,都城外则通过分封侯、伯进行间接管辖。

答案:C2.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等级制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由史料可知,曹氏被周武王“封之於陶丘”,是周武王分封的对象,因此其姓氏来源与分封制有关。

答案:A3.在西周分封体制下,诸侯应尽的义务是()①把土地献给周天子②随从作战③纳贡服役④服从命令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而不是诸侯把土地献给周天子,排除含①的选项。

诸侯的义务包括镇守疆土、服从命令、纳贡服役、随从作战等。

答案:C4.“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

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这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选拔德才兼备之人B.扩大疆域C.巩固周王室统治D.团结功臣贵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及知识再认能力。

“以藩屏周”指出了分封制的目的在于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答案:C5.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记载,春秋之世,国君“为天子之同姓者十之六,天子之勋戚者十之三,前代之遗留者十之一……”材料说明春秋时期国君的来源主要是() A.天子的同姓亲族B.天子的姻亲妻党C.古王后裔D.殷商旧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中提到的同姓和异姓封国的数字可以说明国君与天子的亲疏关系。

答案:A6.西周时期,为解决血亲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实行的制度是()A.井田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世官制解析:西周实行宗法制,其目的是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五周测试题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五周测试题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五周测试题一、选择题1.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 : “公元 383 年 , 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战胜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肯定优势的北方联军。

”这个“流亡政府”是 ( ) 。

A. 东汉B. 西晋C. 东晋D. 北魏2. 据《晋书王敦传》记载 : 东晋谚称“王与 ( 司 ) 马 , 共天下”。

这反映了 ( ) 。

A. 东晋统治者疼惜人才 , 敬重大司马的治国看法B. 东晋时期士族门阀势力强大 , 威逼皇权C. 东晋时期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的强大D. 两晋时期的政治民主化倾向3. 南朝历史始于公元 420 年 , 止于公元 589 年 , 历经四个王朝 , 南朝是指( ) 。

A. 我国历史上四个大一统的朝代B. 我国南方相继出现的四个王朝C. 我国南、北方并存的四个朝代D. 我国南方地区并存的四个朝代4. 东晋南朝时期 , 江南经济快速发展 , 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美。

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 。

A. 北方大量人口南迁B.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C. 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D.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5. 《中国大历史》一书有很多精彩论断。

如 : “淝水之战后 , 拓跋建立北魏政权 , 这一新兴王朝 , 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 , 拓展农业基础 ; 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 , 干脆向农户征税 , 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 , 而渐渐推广其统治权 , 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

”依据材料推断 , 该书作者探讨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主要是 ( ) 。

A. 朝代更替B. 经济政策C. 民族冲突D. 中心集权6. 迁都丢失了拓跋贵族集团的强有力支持 , 造成洛阳新贵与平城老人之间的疏离和对立 , 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 , 酿成日后的政治危机。

北魏孝文帝迁都在地理位置上最明显的变更是 ( ) 。

A. 由南迁到北B. 由北迁到南C. 由东迁到西D. 由西迁到东7. 东晋时期,北方十五国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0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的影响B. 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 南方人口增多【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北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局面,故A正确;B的说法绝对化;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与材料无关。

2.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

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 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B.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C. 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 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的“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等处可知,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对黄河流域及中原地区的统治,故B项正确;解决粮食供应只是次要目的,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的视角是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不是防范少数民族骚扰,故C项不合题意,排除;革除保守势力干扰确实是迁都的目的之一,但不是根本目的,故D项不合题意,排除。

3. 孝文帝迁都后,有“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

其中“塞下”应是()A. 洛阳B. 长安C. 平城D. 建康【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迁都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材料“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时期把都城由平城迁至洛阳,故“塞下”应是洛阳,A项正确;B项是西安,排除;C项是北魏原来的都城山西大同,排除;D项是南京,排除。

故选A。

4. 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

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江南地区开发B. 北方战乱频繁C. 经济重心南移D. 民族交融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北方不断战乱,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故B正确;A、C、D 所述都是北民南迁的影响,排除。

5. 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

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

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朝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 高昌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业B. 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C. 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D. 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答案】D【解析】【详解】唐设安西都护府统治高昌后土地买卖文书减少,说明土地自由买卖被唐政府限制,反映当时唐朝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抑制土地买卖,故D正确。

材料中体现不了高昌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故A错误;材料内容无法体现西北与中原贸易往来频繁,故B错误;土地买卖文书减少并不能说明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故C错误。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所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抓住土地买卖问题和安西都护府设置后唐朝统治政策是否能得以推行的影响。

6. 唐代诗人卢照邻有诗评武则天“居中履正,禀和体微。

仪刑赤县,演教椒闱。

陶钧万国,丹青四妃。

河洲在咏,风化攸归”;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中有“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

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

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元代叶颙《唐武则天传·樵云独唱》卷四中有“天人共愤世皆嫌,垂拱焉能二十年?谁信裙钗珠翠侣,反胜冠冕任英贤”。

据以上关于武则天的评价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武则天A. 当政推动社会繁荣B. 治国才能值得肯定C. 当政有违儒家伦理D. 有虚怀纳谏的胸襟【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河洲在咏,风化攸归”“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

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谁信裙钗珠翠侣,反胜冠冕任英贤”等信息可以看出,诗人们高度肯定武则天的治国才能。

故答案为B项。

材料没有涉及当时的社会状况,排除A项;C项观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排除;材料肯定的是武则天的治国才能,没有反映具有虚怀纳谏的胸襟,排除D项。

7. 《中国通史》记载:唐(太宗)平东突厥后,设置羁縻府州,将突厥降众安置内地,让他们保持原有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仍以其酋长担任都督等职,……。

吐谷浑平定以后,仍以慕容氏为可汗。

后来又把弘化公主嫁给诺曷钵可汗”。

据此可见唐太宗A. 意在解决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B. 未建立有效管辖民族地区的地方制度C. 处理民族方式是武力与怀柔相分离D. 为统一多民族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主要意思是:唐太宗平定东突厥之后,设立置羁縻府州,将突厥降众安置内地等一系列的少数民族政策。

唐太宗的这些政策,可以看出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故A 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族地区管辖制度,故B错误;在平定东突厥之后,设立羁縻府州,是武力与怀柔政策相结合的措施,故C错误;上述材料主要是对唐太宗少数民族政策的描述,未涉及统一多民族建立的有关信息点,故D排除。

8. 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

这位诗人应该是A. 杜牧B. 孟浩然C. 杜甫D. 白居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确定材料内容中唐诗的特点,然后再依据四位唐朝诗人诗风特点来排除错误项,最后再依据诗人生活的时间来确定正确的答案。

杜牧是晚唐诗人,在时间上与材料内容不符,所以排除。

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而材料内容是史实的真实反映,属于现实主义诗的特点,符合杜甫诗的特点,在时间上也相符合。

白居易在时间不符合,他出生在安史之乱后。

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唐诗的发展9. 赋税制度是古代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关于魏晋时期的租调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B. 按户征收粮或绢帛C. 保证了农民充足的劳动生产时间D. 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魏晋时期的租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按户征收粮或绢帛,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

但租调制下成年男子要负担一定的徭役,因此不能保证农民充足的劳动生产时间。

故选C,排除ABD。

10. “(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

”这表明三省六部制A. 是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B. 有效的限制了皇权的滥用C. 充分的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D. 君相权矛盾得以解决【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髙了行政效率”可知,三省六部制度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故C项正确;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度是为了限制相权,加强皇权,不可能有效限制皇权,故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度虽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但没有解决两者的矛盾,故D 项错误。

11. 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租庸调制的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赋,而尤重为民制产。

”下列对“租庸调制”解读正确的是()A. “调”是指缴纳一定量的谷物B. “租”是指缴纳一定量的绢和布C. “庸”是指缴纳一定的银子代役D. 在租庸调制下农民生产时间具有一定的保证【答案】D【解析】【详解】租庸调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保障了农民的生产时间,D选项符合题意。

租即田租,每年要缴纳一定数量的谷物,A选项错误。

调指的每年定期缴纳一定的绢布,B选项错误。

庸则是力役,百姓定期向官府服力役,C选项排除。

12. 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

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

这一变化表明唐代中期A. 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B. 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C. 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D. 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由于严重的土地兼并而导致赋税的改革,而不是赋税改革缓解土地兼并,故排除A项;根据“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

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可知土地制度的变化影响了赋税制度的变化,故选B项;题意中没有体现政府增收的途径,故排除C项;是由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而不是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故排除D 项。

【点睛】均田制是建立在政府掌握大量无主土地的基础上的,土地兼并减少了政府手中掌握的土地,从而最终导致均田制的崩溃和赋税制度的改革。

13. 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B.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C.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名额D. 武将带兵打仗要按朝廷预授的“阵图”【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宋朝设立通判监督知州,B符合题意,故选B;结合所学可知,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下,扩大科举考试录取名额,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武将带兵打仗要按朝廷预授的“阵图”,ACD都是关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14. 1072年8月,秦凤路沿边安抚使王韶收复了河、洮、岷等州,拓地千余里,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

这说明A. 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B. 王安石变法使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C. 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局面D. 王安石变法解决了北宋的内外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局面,C正确;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表明北宋经济实力的空前增强;一次胜利也不能说明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更不能说明解决了内外危机。

因此,ABD三项的叙述都是不正确的。

故选C。

15. 面对新法,光州司法参军郑侠在献上《流民图》的同时,又上书言:“天旱由王安石所致,若罢安石,天必雨。

”司马光也认为废除新法,“雨必沾洽”。

这说明新法在实施过程中A. 出现用人不当现象B. 触犯了守旧派的利益C. 群众强烈不满新法的推行D. 新法违背了自然规律【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天旱由王安石所致,若罢安石,天必雨”体现的是保守派对王安石变法的攻击,这主要是因为新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触犯了守旧派的既得利益,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用人不当的说法,A选项排除;材料不能体现群众不满新法的实施,反观变法的内容可以新法有很大一部分保护了广大农民的阶级的利益,C选项排除;新法违背了自然规律的说法明显错误,D选项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