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六多边形认识三角形教案冀教

合集下载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多边形的认识_教案2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多边形的认识_教案2

多边形的认识【教学内容】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教学目标】1.在分类、交流、测量活动中,经历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了解三角形的分类,知道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

3.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名称以及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会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认识三角形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一、三角形的分类1.动手分一分把附页上的三角形剪下来,按照角的特征分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锐角进行分类,然后交流分类方法和结果。

2.介绍几类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其他两个都是锐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其他两个都是锐角。

3.观察三个锐角三角形从直观上看,三个锐角三角形三边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交流观察的结果和想法。

4.量一量用直尺量一量⑤⑥的边,看看你能发现什么?⑤的三角形两个边相等,教师介绍这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⑥的三角形三个边都相等,教师介绍这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蓝灵鼠说了: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大家想一想是吗?5.介绍三角形的组成出示任意一个三角形,介绍各部分组成,有边,顶点,角。

并标在图上。

特别介绍等腰三角形的两个相等的边叫做腰,腰对应的角叫做底角,另一条边叫做底边,另一个角叫做顶角,在图上标出各部分名称,使学生了解分别是哪。

二、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1.锐角三角形画出锐角三角形,教师边画边介绍: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与高垂直的这条边就是底)。

教师提问:从其他顶点能不能做高,怎样?启发学生说一说,教师画出来。

2.直角三角形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讨论这个三角形的高有几条?都在哪?按照锐角三角形的高的找法,让学生找一找,并交流一下想法。

有同学说出,从一个顶点做对边的垂线就是一条直角边,这时教师要表扬,并鼓励说出这条高对应的底是谁。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六、3.多边形_三角形内角和》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六、3.多边形_三角形内角和》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六、多边形三角形内角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亲自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体会运用“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进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能应用这个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过程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课件出示一个锐角三角形,板书:三角形。

2、课件演示,突出三条、三个角,指出:这三个角在三角形内部,又叫三角形的内角,板书:内角3、引导学生回忆,出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4、引导猜想:哪种三角形的内角和大?并介绍猜想的依据。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谈话导入:刚才,大家对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了合理地猜想。

然而,合理的猜想只是进行科学实验的第一步,猜想还需要严密地验证,那么你们有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吗?2、量一量。

(1)、启发谈话:对了,在验证时,你认为至少要研究几类三角形?三角形的形状每个内角的度数3个内角的和∠1∠2∠3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2)、生小组内3人合作,在准备好的三种三角形中各选一种,在内角上标上∠1、∠2、∠3,量出它们的度数,完成下表。

(3)、分类汇报交流,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在180°左右,而造成每个同学测量结果不一样的主要原因是测量的误差。

3、拼一拼。

(1)、师:同学们,量角确实会有误差,但我们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总是很接近180°。

如果三角形的内角和真是180°的话,那么,把三个内角拼在一起会是一个什么角?那好,我们就把手中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角?(2)、生动手操作,同位交流拼得的结果。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四单元 多边形的认识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四单元  多边形的认识

第四单元多边形的认识第一课时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边的关系教学内容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边的关系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等方面)1、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征,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

3、感受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认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

教具准备图片尺子课时安排7课时第1 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问题情境师:我们已经认识过三角形,看书32页图中有三角形吗?师:上面物体中的三角形有什么作用呢?三角形究竟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三角形。

二、认识三角形1、做一做:师:运用每组准备的材料操作(塑料条、图钉)想办法做一个三角形架和一个四边形架。

2、认识稳定性师:用手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师:三角形不容易变形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3、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关于三角形你还知道哪些知识?师:在三角形中,除了顶点、边和角以外,还有两个名称是同学们应该知道的,那就是底和高。

什么叫做三角形的底和高呢?(教师边画图边介绍)顶点边高底师:想一想这个三角形能画几条高,为什么?学生指出,画一画。

学生做一做。

生:我在拉三角形时,拉不动,有不容易变形的特点。

而四边形会变形。

学生举例,师生给以判断。

生: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

生:三角形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生:因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每个顶点向对边画垂线,都可以得到一条高。

课堂练习小结及家庭作业4、学生自己试着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

师:自己试着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

学生试着画一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想一想,一个钝角三角形可以画几条高?小组讨论,实际画一画。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六、9.多边形_探索乐园》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六、9.多边形_探索乐园》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六、多边形探索乐园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自主探索图形隐含的数学规律并建立模型的过程。

2.发现并了解多边形的边数与分割成的三角形的个数、内角和之间的数学规律。

3.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培养归纳、推理等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1.通过观察、操作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自主探索图形隐含的数学规律并建立模型的过程。

2.发现并了解多边形的边数与分割成的三角形的个数、内角和之间的数学规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呢?我们本节了解多边形的边数与分割成的三角形的个数、内角和之间的数学规律。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一、探索活动Ⅰ。

1.观察四个多边形,让学生数一数各有几条边,然后介绍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和七边形。

同时说明,这些图形都叫做多边形。

2.提出教材上的问题,师生共同完成四边形、五边形的分割,再让学生完成问题(1)。

3.交流学生画线和填表的结果,提出:观察表中的数据,发现了什么?让学生独立思考。

4.交流学生的发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如:(1)画线段的条数=多边形边数-3;(2)三角形个数=多边形的个数-2;(3)画线段的条数=三角形的个数-1。

5.根据发现的规律,自主完成问题(2)中的表格。

交流时重点检查用字母表示的关系式是否正确。

二、探索活动Ⅱ。

1.出示一个四边形,提出问题(1),让学生自己讨论,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怎样算的。

2.提出问题(2),小组合作完成。

交流时重点检查用字母表示的关系式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完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交流展示点拨释疑1.出示教材上的4幅图,先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硬币摆放的规律。

2.提出问题(1)的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后交流摆或画的图形。

3.提出问题(2)的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

4.交流填表的结果,讨论有什么规律。

《认识三角形》(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

《认识三角形》(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

《认识三角形》(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三角形”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质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还将学会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三角形的特性,并运用这些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命名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并能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

三、教学难点1. 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2. 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认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一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的普遍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发现三角形的特性。

3. 深入探讨:讲解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

2. 三角形的分类:按边长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按角度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 三角形的性质:内角和为180°,稳定性好,可用于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

七、作业设计1. 课后习题:完成教材中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活动: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实例,思考三角形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多边形的认识说课教学课件复习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多边形的认识说课教学课件复习

3-1<5 5-3>1 5-1>3
返回
多边形的认识 认识三角形
哪些摆成了三角形?
5厘米
5厘米
3+4>5 3+5>4 4+5>3
45--34<<53 5-3<4
3+3>5 3+5>3
5-3<3 3-3<5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返回
多边形的认识 认识三角形
课堂练习 小兔子和小猴子都为自己的菜园子围起了 篱笆,你认为谁的牢固一些?为什么?
多冀边教形版的认数识学 认四识年三级角形下册
4 多边形的认识
三角形
情境导入
第1课时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课件
多边形的认识 认识三角形
情境导入
看一看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返回
多边形的认识 认识三角形
探究新知 找出下面图形中的三角形。
例1
返回
多边形的认识 认识三角形
找出下面图形中的三角形。
返回
多边形的认识 认识三角形
三角形的概念:
由3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依次相 接组成的图形称为三角形。
返回
多边形的认识 认识三角形
用木条、钉子分别做一个三角形架和四 例 2 边形架,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
稳定性
不稳定性
返回
多边形的认识 认识三角形
用木条、钉子分别做一个三角形架和四边形 架,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
返回
多边形的认识 认识三角形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 三角形的概念及其稳定特性 2. 三角形3条边之间的关系:

【数学】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教案)

【数学】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第1课时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第1单元磁铁1、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1.小组材料:磁铁每组一块。

自备各种硬币、1号袋:铁钉、铅笔、螺丝、铜钥匙、铝钥匙、玻璃弹珠、橡皮、一些回形针等,2号袋:布片、小木片、玻璃片、泡沫等。

2、教师准备的材料:装有水的烧杯,1元硬币。

教学过程一、动画激疑,引入新课播放《机器人总动员》中《机器人与磁铁》的有趣片断:机器人wall-E在路边看到一个马蹄形状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很好奇,上前去看,还没看清楚,那个东西就一下扑在了它的身上,它吓了一跳,赶紧用手把它取下,那东西却粘在了它的手上,它开始发慌了,用尽办法要摆脱它,一扔,那东西粘在它的眼睛上,它越用力却越扔不掉,到最后它费尽力气以为它把那东西扔了,终于松了一口气,转身离去,可实际上那东西正在它的背上得意地笑呢……师:那个东西那么喜欢wall-E,总舍不得离开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生答)为什么磁铁会那么喜欢它呢?(生猜)到底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磁铁的一些性质(板书:磁铁)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探究活动一:找朋友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磁铁很喜欢机器人wall-E,那么磁铁还喜欢什么呢?下面老师请大家帮着找一找磁铁还有哪些朋友。

大屏幕出示物品:铁钉、铅笔、螺丝、铜钥匙、铝钥匙、玻璃弹珠、橡皮、回形针(边出示边让学生回答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A、预测同学们先猜一猜,说说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可能是磁铁的好朋友?(生答)说说你预测的理由和根据。

《三角形教案》小学数学冀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教案

《三角形教案》小学数学冀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教案

三角形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探索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规律。

2、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并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3.使学生有科学实验态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内角的基础上,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并通过测量和剪拼得出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这一规律的过程,并归纳总结出规律。

教学难点:对不同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对规律的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情境导入1、猜三角形师:老师这有3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一部分被长方形给遮住了,你知道这是什么三角形吗?师:提问第3个图形时问:被遮住的两个角是什么角?会是两个直角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开始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进行思索。

)2、引出课题。

师:看来三角形里角一定藏有一些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三角形角的知识“三角形内角和”。

(板书课题)【讲授】探究新知1、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和(1)什么是三角形内角(课件)三角形里面的三个角都是三角形的内角。

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分别标上∠1、∠2、∠3。

(2)三角形内角和师:内角和指的是什么?生: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的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2、猜一猜。

师: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你能肯定吗?预设1师:大家意见不统一,我们得想个办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呢?3、操作验证:小组合作。

选1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选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

(老师首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研究材料,如三种类型的三角形若干个(小组之间的三角形大小都不相同),剪刀,量角器,白纸,直尺等,以及充裕的时间,保证学生能真正地试验,操作和探索,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画一画等方式去探究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的:
1. 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会画出三角形的高。

3.感受三角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特征。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会画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课前调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认识三角形
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活动1]
多媒体展示图片(埃菲尔铁塔,悉尼港,魁北克的桥,圆顶建筑,电信塔等)
问题
(1)展示的图片中最基本的图形是什么?
(2)为什么这些美丽宏伟的建筑中最基本的构造都是三角形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从视觉上冲击学生大脑,感受数学图形的魅力,拓展学生的见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活动2]
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问题:
(1)探究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学生交流总结归纳,教师深入学生参与活动,指导,倾听。

本次活动教师应注意:
1 学生是否按步骤,按要求完成探究。

2 学生是否能积极参加小组活动。

(设计意图:亲手操作寻求数学的结论,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深入领会问题的本质,以及学会从现象找规律。


[活动3]
制作模型
问题:
(1)你能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性稳定性的事例吗?
(2)你能说出你所做的模型中那些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事例。

展示学生做好的模型,并解说。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恰当的评价很补充,并对学生提供的生活素材给予肯定和鼓励。

本次活动教师应注意:
1.对学生激励教育,激发学生的思维。

2.培养学生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

3.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
4.学生应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的能力
5.学生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意识。

(设计意图:经历运用所学的知识,寻找实际背景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和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加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认识三角各部分名称
画出一个三角形
师:你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吗?指名说一说,指一指,教师板书(顶点、边、角)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几个角?
把你画的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指一指,说一说,给同桌听听。

认识三角形的高
提出问题,可边讨论边画,使学生了解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

注意:画出位于钝角三角形外面的高不做要求。

三、拓展练习
练习题:体现阶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