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泸州市高 2016 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一诊理综物理答案

合集下载

高2016级“一诊”理科综合

高2016级“一诊”理科综合

成都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科综合物理部分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 物理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10分。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卷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为水平放置的两根等高固定长直细导线的截面图,O点是两导线间距离的中点,a、b是过O点的竖直线上与O点距离相等的两点,两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恒定电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导线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安培力B.O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C.O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下D.a、b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我国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系统由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0颗低轨卫星组网而成(见图),这些卫星的运动均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

2012年12月27日,北斗导航系统正式投入运营,计划到2020年完全建成。

关于该导航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系统中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可以定位在成都正上方B.系统中从地面发射质量为m的同步卫星比发射质量为m的低轨卫星所需的能量更多C.系统中卫星的运行周期和月亮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可能相同D.系统中卫星的运行速度可以大于11.2 km/s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o为热敏电阻(温度降低电阻增大),C为平行金属板,M点接地。

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C中央有一带电液滴刚好静止。

下列各项单独操作,可能使带电液滴向下运动的是A.断开开关SB.将变阻器R的滑动头P向上滑动C.加热热敏电阻R oD.将C的上极板略向下平移4.如图所示,斜面c置于水平面上,小物体b置于c上,小球a用细线跨过光滑定滑轮与b相连,b与滑轮间的细线保持竖直,将a从图示位置(此时细线绷紧)无初速释放,使a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在a摆动的过程中,b、c始终保持静止。

2018年11月泸州市高 2016 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一诊理综化学试题及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年11月泸州市高 2016 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一诊理综化学试题及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泸州市高2016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2018.1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8题,共300分,共12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留。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计算机芯片利用了高纯硅的半导体性能B.洁厕灵盐酸与“84”消毒液混用可高效清洁室内环境C.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脱硫后可有效减少SO2的排放D.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同质量的CO和N2原子数相同B.非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也可能为22.4LC.分别由H2O2和KMnO4制得1molO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D.2molSO2和1mol O2在450℃时反应所得混合气体分子数大于2×6.02×1023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0.已知Na2HPO4溶液显碱性,若向溶液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变酸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2HPO4溶液显碱性说明溶液中存在平衡:HPO42-+H2O H2PO4-+OH—B.Na2HPO4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c(H2PO4-)>c(PO43-)C.加入CaCl2溶液后变酸性的原因是:2HPO42-+3Ca2+=Ca3(PO4)2↓+2H+D.加入CaCl2溶液过程中c(HPO42-)和c(H2PO4-)均减小11.利用实验室制氯气的相应装置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装置与对应用途均正确的是A.装置甲用于制Cl2B.装置乙用于收集干燥、纯净的Cl2C.装置丙用于吸收多余的Cl2D.装置丁用于测定余酸的浓度12.如图是一种可充电锂电池,反应原理是4Li+FeS2Fe+2Li2S,LiPF6是电解质,SO(CH3)2是溶剂。

2018年11月泸州市高 2016 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一诊理综试题及三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版zj)

2018年11月泸州市高 2016 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一诊理综试题及三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Word版zj)

泸州市高2016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2018.1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8题,共300分,共12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留。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中RNA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些RNA和DNA共同构成细胞的遗传物质B.某些RNA和蛋白质结合可形成特定的细胞结构C.某些RNA可以降低细胞内某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某些RNA可以搬运氨基酸参与细胞中蛋白质合成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和酵母菌消耗氧气的场所相同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必须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C.癌变细胞的细胞膜上某些蛋白质的数量会减少D.由于细胞质基质中的pH高于溶酶体,因此H+进入溶酶体不需要载体协助3.下列有关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和a的形成和相互分离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A和a的形成在前期,分离后期B.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A和a的形成在间期,分离后期C.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A和a的形成可在减Ⅰ前期,分离减Ⅰ后期D.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A和a的形成可在减Ⅱ前期,分离减Ⅱ后期4.下列关于无籽西瓜及其培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三倍体无籽西瓜中并不是一颗种子都没有B.三倍体无籽西瓜的无籽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C.用秋水仙素处理芽尖是因为芽尖是有丝分裂旺盛的地方D.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未受粉的雌蕊也可得到无籽西瓜5.用打孔器制取新鲜红甜菜根片若干,均分为9组,并记录每组红甜菜根片的重量(W1),再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材料,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并分别称重(W2)。

四川省泸州市高2018级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泸州市高2018级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泸州高2018级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物理试题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辆平板车,一个人站在车上用大锤敲打车的左端,如图。

在连续的敲打下,车并不会持续地向右运动。

解释此现象的主要规律是A.动量守恒定律B.机械能守恒定律C.牛顿第一定律D.动能定理15. 某原子核A Z X 吸收一个氘核(21H )后,放出一个中子和一个α粒子。

由此可知A.A=3,Z =1B.A=3,Z =2C.A=7,Z =1D.A=7,Z =216. 在下雨天,站在路旁的小明看到匀速竖直下落的雨滴,则此时坐在向左匀速行驶汽车里的小聪看到雨滴下落的轨迹是 17. 四川籍跳水皇后高敏在跳板跳水职业生涯中共斩获70余枚金牌,创造了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7年全胜的记录。

她在某次比赛中从跳板斜向上跳起,一段时间后落入水中,直至速度为零,如图所示。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空中下落过程中,她的惯性越来越大B.即将入水时,她的速度为整个过程的最大值C.入水过程中,水对她的作用力等于她对水的作用力D.在离开跳板后的上升过程中,她处于超重状态18.今年我国已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 5 颗静止轨道卫星、27 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及其它轨道卫星共 35 颗组成。

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a 、b 、c 三颗卫星均做匀速圆周运动,a 是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149a b c r r r ==,则 A.卫星a 的角速度和卫星c 的角速度之比为914B.卫星a 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卫星b 的向心加速度C.卫星a 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卫星b 的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19.2008年9月28日,泸州泰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该桥类型为单塔双索面不等距离斜拉大桥,其索塔与钢索如图所示。

泸州市201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泸州市201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泸州市201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泸州市从今年5月1日起九类公共场所禁烟,在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

因为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很快就充满刺鼻的烟味,主要原因是()A、分子间有斥力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B、假如你和小华同时登上月球,你们俩之间可以直接面对面谈话,而不需要其他设备C、上课时,教室外面高音喇叭放出的歌声不是噪声D、中考期间,要求考场周围禁用高噪音设备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3、2018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海底大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二号机组受损,引发了较为严重的核泄漏,核电安全再次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问题。

下列关于核能开发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停止开发核能,因为开发核能会带来可怕的核泄漏,弊远大于利B、核能是一种稳定、高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其它新能源不可能替代的C、福岛第一核电站开发核能是利用可控核裂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D、核能开发是绝对安全的,即使有核泄漏也是清洁无污染的4、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建筑工人砌墙时,利用重锤线可以把墙砌直,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强等于图钉尖对墙壁产生的压强D、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的质量减少了5、蹦床运动是一项运动员从蹦床反弹起来后在空中表演技巧的竞技运动。

如图所示,在运动员离开蹦床弹向空中上升的过程中,运动员具有的()A、动能增加,势能减少B、动能增加,势能增加C、动能减少,势能增加D、动能减少,势能减少6、现在,一些大厦用许多大块的平板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膜墙”)。

四川省泸州老窖天府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含解析

四川省泸州老窖天府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含解析

四川省泸州老窖天府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B. 核泄漏事故污染物137C S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式为,可以判断x为电子C. 若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 质子、中子、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答案】A【解析】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选项A错误;核泄漏事故污染物137C S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式为,可以判断x质量数为零,电荷数为-1,即为电子,选项B正确;因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的能量大于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的能量,则根据光电效应理论,若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选项C正确;质子、中子、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2、m2、m3,因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则质量亏损为,释放的能量是E=Δmc2=,选项D 正确;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A.2.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则A. 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 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等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D.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答案】C【解析】A、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得,可知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速率越小,所以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小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A 错误;B、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得,则轨道半径大的角速度小,所以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B错误;C、从轨道1到轨道2,卫星在Q点是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要实现这个运动必须使卫星加速,使其所需向心力大于万有引力,所以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率.C正确;D、卫星运行时只受万有引力,由 a 得:加速度,则知在同一地点,卫星的加速度相等,D错误;故选C。

泸州市16届一诊物理

泸州市16届一诊物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库仑扭秤实验,巧妙的测出万有引力常量B.伽利略设计的理想实验表明了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C.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轨迹切线方向D.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的实验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15.一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在第1s内物体的A.位移大小为15mB.路程为5mC.平均速率的大小为35m/sD.速度的改变量的大小为20m/s16.在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两物体从相距20m的两地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两物体运动状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在第1s末乙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2s末甲乙相距16mC.在前4s内,乙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总比甲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大D.在前2s内,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7.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运行周期越大B.人造地球同步卫星运行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人造地球卫星在发射升空的加速阶段处于超重状态D.人造地球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运行,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18.如图所示,轻杆长为L,一端固定在水平轴上的O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

小球以O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能通过最高点,g为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不可能小于B.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不可能为零C.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可能随小球速度的增大而增小D.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一定随小球速度的增大而增大19.如图所示,从同一竖直线上不同高度的A、B两点处,分别以速率v1、v2水平向右抛出两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P点为它们在空中运动轨迹的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球在P点一定具有相同的速率B.若两球同时抛出,则可能在P点相碰C.若两球同时抛出,落地前两球在竖直方向的距离始终不变D.若两球同时抛出,落地前两球在水平方向的距离逐渐变大20.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顺时针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

2018年11月1日绵阳市高中2016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11月1日绵阳市高中2016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绵阳市高2019届高2016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物理及参考答案二、选择题:本越共8小题, 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14~17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 固定在地面上的光光滑斜面足够长, 一小球从斜面上某位置以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开始运动, 则小球在运动过程中A.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B.速度大小不断变化, 方向不变C.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化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化, 方向不变15.如图所本, 某同学用绳子拉木箱, 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匀加速至某一速度, 在这个过程中绳子拉力大小一定A.小于路面的摩擦力B.大于路面的摩擦力C.小于木箱的重力D.大于木箱的重力16.乘坐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 会有向外倾斜的感受, 而坐高铁高速通过水平面内弯道时不会有这种感受.这是由于转弯需要的向心力A.坐汽车时是由人的重力和椅子对人支持力的合力提供, 坐高铁时不是B.坐高铁时是由人的重力和椅子对人支持力的合力提供, 坐汽车时不是C.坐高铁时方向是水平的, 坐汽车时方向不是水平的D.坐汽车时方向是水平的, 高铁坐时方向不是水平的17.如图所示, 半径为R 的半圆轨道直径边在水平地面上, O 为圆心,A 、B 在轨道上, A 是轨道最左端, OB 与水平面夹角为60︒.在A 点正上方P 处将可视为质点的小球水平抛出, 小球过B 点且与半圆轨道相切, 重力加速度为g , 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为18.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曲线甲和直线乙所示.己知两车在t1时刻并排行驶, 则A.0时刻, 甲车在后, 乙车在前B. t 1时刻, 甲车在前, 乙车在后C.从0到t 1时间内的某时刻, 两车加速度相同D.从t 1到t 2时间内的某时刻, 两车加速度相同19.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 先后经过A 、B 两点后到达最高点, 然后又下落经过B 、A 两点回到抛出点.从A到B 动能变化量为1E ∆, 运动时间为1t , 从B 到A 动能变化量为2E ∆, 运动时间为2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没有空气阻力, 则12E E ∆>∆B.若没有空气阻力, 则12t t =C.若有空气阻力且大小恒定, 则12E E ∆>∆D.若有空气阻力且大小恒定, 则12t t >20.如图所示, 实线为一条光滑的金属轨道, 其中A 为完整圆轨道, 在水平地面接触处交错分开, B 为部分圆轨道, 不同几何形状的轨道之间均平滑连接.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水平地面上轨道的C 点以满足条件的初速度向左运动, 经过B 的外侧轨道, 再经过A 的内侧轨道运动到D 点, 小球始终没有脱离轨道.已知B 圆轨道的半径为R , 则A.小球在C 点速度0v 应该满足:0v <B.小球在C 点速度0v 应该满足:0v >CA.圆轨道半径r 应该满足:0r R <≤D.A 圆轨道半径r 应该满足:405r R <≤ 21.如图所示, 同种材料的粗糙斜面AC 和AB 高度相同, 以底端B 、C所在水平直线为x 轴, 顶端A 在x 轴上的投影O 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同一质点物体在顶端A 分别沿斜面AB 和AC 由静止下滑到底端, 物体在两斜面上运动过程中机械能E 、动能k E 随物体在x 轴上投影位罝坐标x 的变化关系图象正确的是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題共129分22.(6分)用如图所示装罝测定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安装好电火花计时器, 连接好纸带, 用矩形垫垫高木板固定有计时器的一端, 左右移动矩形垫, 直到给木块一个合适的初速度时, 打出的纸带上任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某同学测出了以下物理量:木块质量m 、矩形垫高度h 、木扳长度L 、纸带上任意相邻两点间距离0x 、图中O 与A 点间距离1x 和O 与B 点间距2x .(1)要求打出的纸带上任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 是为了让木块受到的合外力大小等于_____(填序号).A.零B.滑动摩擦力C.木块重力D.木块重力平行于木板的分力(2)用该同学测出的物理量计算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公式是μ=____________(选用测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重力加速度为g ).(3)写出一条提高测量结果准确程度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9分)物体下落时总是要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 且在物体速率较小时, 可认为阻力与速率大小成正比, 即f kv =, 其中k 叫做空气阻力系数.某实验小组想通过实验粗略测定空气阻力系数, 他们从资料上査得:质量为m 的物体从0时刻开始由静止下落, 经过时间t 速度变为v ,若重力加速度为g , 则空气阻力系数ln m v k t gt ⎛⎫- ⎪⎝⎭=. 用图中所示装罝进行实验, 将小球吸在电磁铁上, 光电门A 靠近电磁铁, 以使小球刚下落光电计时器即开始计时.完成以下实验步驟:(1)用游标卡尺测小球直径, 如图乙所示, 则小球直径d =____cm .(2)用天平测得小球质量38.410kg m -⨯=.(3)电磁铁断电释放小球, 测出小球由静止下落到光电门B 所用时间1t ;关闭光电门A , 重新释放小球, 测出小球通过光电门B 的挡光时间2t ;(4)重复步骤(3)三次, 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5)处理数据得空气阻力系数.计算过程中, 取ln 0.980.02=-, 重力加速度29.8m/s g =, 3110ms s =,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小球经过光电门B 时速度大小v =____m/s :数据带入公式ln m v k t gt ⎛⎫- ⎪⎝⎭=中计算时, 时间t =____ms ;空气阻力系数k =____kg/s .24.(12分)如图所示, 水平直轨道上有相距6m L =的A 、B 两点, 一个质量2kg m =的小物体静止在A 点, 在沿轨道的水平拉力10N F =作用下运动到B 点, 之后撤去拉力.小物体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0.2μ=, 重力加速度210m/s g =.求:(1)小物体从A 到B 的时间;(2)撤去拉力后, 小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25.(20分)如图所示, 固定的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 其右端B与传送带平滑相接, 传送带与斜面在同一面内, 其长1.5m L =;一根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斜面上, 质量为0.5kg m =的小滑块与弹簧右端接触但不连接, 在外力作用下压缩弹簧静止在A 处.传送带不动, 撤去外力, 滑块恰能到达传送带右端C 处.己知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滑块到达B 点前已与弹簧完全脱离, 滑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0.75μ=, A 、B 间距离0.5m x =, sin370.6︒=, cos370.8︒=, g 取210m/s .(1)求滑块到达B 点时速度B v 和撤去外力前弹簧的弹性势能p E ;(2)若传送带以速度110m/s v =顺时针匀速转动, 求小滑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1Q ;(3)若传送带以速度23m/s v =顺时针匀速转动, 求小滑块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2Q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 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1) (5分)对非理想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给2分, 选对2个得4分, 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 最低得分0分)A.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是气体内能的一部分B.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是气体内能的一部分C.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是气体内能的一部分D.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是气体内能的一部分E.气体体积变化时, 其内能可能不变(2) (10分)如图所示, 一竖直放置的薄壁气缸上端开口, 气缸壁内有卡口a 和b , a 、b 间距为h , a 距缸底的高度为H ;活塞只能在a 、b 间移动,其下方密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已知活塞质量为m , 面积为S , 厚度可忽略;活塞和气缸壁均绝热, 不计他们之间的摩擦.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 上、下方气体压强均为0P , 温度均为0T .现用电热丝缓慢加热气缸中的气体, 直至活塞刚好到达b 处.求此时气缸内气体的温度以及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所做的功.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34.【物理选修3―5】(15分)(1) (5分)如图所示, 一列简谐横波以20m/s 的速率沿x 轴传播, 某时刻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 经过t ∆时间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已知t ∆不超过半个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 选对2个得4分, 选对3个得5分, 毎选错1个扣3分, 最低得分0分).A.波的波长是4mB.波的频率是5HzC.0.2s t ∆=D.t ∆时间内波传播距离是3mE.t ∆时间内波传播距离是1m(2) (10分)如图所示, ABC ∆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30A B ∠∠︒==, 一束单色光垂直AB 边从D 点射入, 从AC 边上的E 点射出, 其折射角为60︒.若在AC 和BC 边所在的面都涂上反射膜, 同样的单色光垂直AB 边从D 点射入, 经反射膜反射后笫一次射到AB 边的F 点(图中未标出).求:①玻璃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②光线是否从F 点射出?若射出, 求F 与D 点间的距离;若不射出, 说明理由.绵阳市高中2016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选择题14.C 15.B 16.B 17.D 18.AD 19.BC 20.AD 21.AC三、非选择题22.(1)A (2分) (2)1h x (2分)(3)反复左右移动矩形垫, 直到打出的纸带上任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多次测量矩形垫高度h 和O 与A 点间距离1x , 取平均值;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泸州市高2016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物理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每个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题号1415161718192021答案B D B C A BD AC ABD非选择题(共62分)二、实验题(共15分)22.①2.40(2分)(2)方案2(2分)(3)D (2分)23.②(1)不需要(2分)(2)d t (2分)小于(2分)1(3分)三、计算题24.(14分)解:(1)小球从A 到B 运动过程中2102B mgl mv =-··················································································①(2分)B v =···························································································②(1分)(2)插入钉子后,小球再次运动到P 点时,20.5B v F mg m l-=···················································································③(2分)5F mg =·····························································································④(1分)(3)小球从B 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在C 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沿轨道切线方向,即小球沿槽运动到最低点D 时对槽压力最大,则从C 到D 过程中:2211(1cos )22D C mgR mv mv α-=-····························································⑥(3分)在D 点时:2D N v F mg m R-=···················································································⑦(2分)11.4N F mg =······················································································⑧(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对槽的最大压力为11.4NF mg '=······························⑨(1分)25.(18分)解:(1)当传送带静止时:2010-2v a L =-·······················································································①(2分)由牛顿第二定律1cos -sin mg mg ma μθθ=····································································②(2分)由①②式代入数据得:0.875μ=····························································································③(1分)(2)当物体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时,运动时间最短,且运动到B 点时物体与传送带恰好共速2sin cos mg mg ma θμθ+=····································································④(2分)2202-2v v a L =传·······················································································⑤(2分)v =传·····················································································⑥(1分)(3)当物体到达C 点速度恰好为0时,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最长,相对位移最大,摩擦物体与传送带间产生的热量最多,则212x a t 传传=··························································································⑧(1分)x L =物································································································⑨(1分)=+x x x 相对传物························································································⑩(1分)cos Q mg x μθ=⋅相················································································⑾(2分)由以上式子得:38.5J Q =····························································································⑿(1分)33.【选修3-3】(1)ADE (5分)(2)(10分)①设细管的横截面积为S,以AB 内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初态p 1=p 0+5cmHg V 1=30S T 1=300K····················································(1分)当水平管内水银全部进入竖直管内时,气体压强p 2=p 0+15cmHg体积V 2=40S···························································(1分)此时温度设为T 2,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12212p V p V T T =··························································································(2分)得T 2=450K ····························································································(1分)②此时温度保持不变,则由初态p 2=p 0+15cmHgV 2=40S ·······························································(1分)末态p 3=p 0+25cmHg V 3·······································································(1分)由玻意耳定律得:p 2V 2=p 3V 3·····································································(1分)V 2=36S ·······························································································(1分)故需要加入的水银长度∆l =14cm···································································(1分)34.【选修3-4】(1)ACE (5分)(2)(10分)解:①当光射入A 点时,作出法线,设折射角为r ,则:sin 60sin n r= ·························································································①(2分)30r = ································································································②(1分)设从OB 边射出的光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光路图如下所示,根据几何关系有,sin sin 30n α=··························································································③(1分)60α= ·················································④(1分)②过A 点分别作垂线AE 和AG ,则sin 30cos30OC AC R l l ==·······························⑤(2分)tan 30OD OC l l = ·····································⑥(1分)解得:13OD l R =···································⑦(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