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根哈特】分析
吐根哈特别墅

建筑外观
在面朝南的斜坡上并能观赏到城市美丽外景的这栋房子,从街道的高处看上去象是个低陷着的、标准的 矩形。其最初的设计观念是“自由移动的空间”。所谓的自由可以假设为这房子面向花园而没有边界, 可以逐步改变空间覆盖着大约230平方米的遮盖物,并且两边的玻璃墙是完全开放的。外表通风,和里 面成为一体。建筑的基础是交叉于地面的、规则的栅栏中的细钢柱。它们的表面是一层铬,从而隐藏了 结合处的接口。
1503511孙铭阳
建筑师简介:
1886年,密斯出生于德国亚琛的一个 石匠家庭。密斯没有受过正式的建筑 学教育,他对建筑最初的认识与理解 始于父亲的石匠作坊和亚琛那些精美 的古建筑。可以说,他的建筑思想是 从实践与体验中产生的。无论是在柏 林的布鲁诺· 保罗事务所当学徒,还 是在彼得· 贝伦斯手底下做一名绘图 员,或者是在柏林开办他自己的事务 所„„这些经历使他一步步的投身于二 十世纪翻天覆地的重大变革中,并最 终引领出一片贯穿二十世纪的建筑思 想体系。
一层流线分析图
二层流线分析图
一层功能分析图
二层功能分析图
吐特哈根别墅对地形的处理也同 样精彩。它的上层,有着直通公 路的出入口,沿公路方向看它像 是“底层”,它的下层,高居于 半地下室的基座上,有着一个比 上层入口更为庄重气派的大台阶 降向山坡,造成一种“在上层” 的错觉。从而让人们感到“上实 下虚”,于是密斯使用厚重的半 地下室空间构成“台基”使建筑 嵌入山坡,加强了整个建筑在视 觉上的稳定性,也同时具有住宅 功能所需要的辅助和设备空间, 而台基也成为了调节建筑与坡地 关系的重要过渡。
建筑风格:
别墅的建筑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独特的技术创新,比如两扇窗户设置于地面,独特的加热装置 和空气流通系统都是创作中的新鲜事物。这一建筑另一重要的部分就是室内装饰。毫不夸张 的说,设计师在室内装饰方面投入的精力并不比在房屋结构设计方面投入的少。如果没有密 斯· 范· 德· 罗厄提议的家具的装饰,这一别墅的设计意义就逊色了一半。家具的订购和摆设给 他们自己留下了有限的变动空间。别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房间内部使用的材料是玻璃、 擦亮的石头、贵重的木材和镀铬的钢铁。大多数家具都是特地为别墅设置的,他们的原料也 倾向于房间内部的材料用品。
巴塞罗那德国馆与图很哈特别墅分析

严格控制平面生成—为精确地实现几何控制的作用
52个网格
作为外墙存在,严格卡于网格线上 玻璃界 面从网 格线向 外扩充 22
作为内墙偏离网格线,体 现了极大的灵活度 大水池占20x9 个网格
个 网 格
作为外墙存在严格卡 于网格线上
玻璃界面从网格线向外扩充,内沿与之对齐, 产生空间“内—外”的逻辑区分
1.水平伸展的构图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俯视 图
2.清晰的结构体系
主厅 房顶
石墙
附属 用房 房顶 水池
玻璃 隔墙 钢柱
镀烙十字钢柱
镀烙十字钢柱
简单的平板
柱身上下没变化
光光的板片
3.精湛的节点处理
不同构件和不同材料之间不做过渡性处 理,直接连接
柱子顶着屋面板
竖板与横板相交
大理石板与玻璃相连
密斯·凡·德·罗
——建筑结构和流动空间分析
密斯·凡德罗
密斯凡德罗是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 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 密斯在建筑师上最大的成就在于建 立了钢建筑的新语言,深入到了建 立起钢建筑体系的深度。在他绝大 部分的作品中,钢结构和大片玻璃 墙的表现都是最精彩的亮点。今天,建筑评论界仍将这种具 有表现主义向,提倡忠实于结构和材料,特别强调简洁严谨 的细部处理手法的建筑,称为‘密斯风格’。 密斯对于现代建筑风格的影响是毋庸质疑的,后来20世纪风 靡世界的摩天大楼作为钢和玻璃的杰作,正是源于密斯的理 念。作为钢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建立了一种具有时代 感的当代大中华建筑审美,它的建筑理念影响着全世界建筑 的发展,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建筑大师。
吐根哈特别墅
二、吐根哈特别墅
• 这一建筑物在战争期间被破坏了,直到最近才作为博物馆
吐根哈特住宅分析

吐根哈特住宅分析-----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目录一.大师简介 1.生平介绍 2.建筑思想及风格特点 3.主要代表作品二.吐根哈特住宅分析1.建筑概述2.场所分析3.平面分析和功能组织4.形体特征分析5.结构形式分析6.空间布局特点7.交通流线组织8.立面分析9.材料的运用和细部处理三.总结一.大师简介 1.生平介绍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1886年出生于德国亚琛古城。
德国建筑师,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
密斯没有受过正式的建筑学教育,他对建筑最初的认识与理解始于父亲的石匠作坊和一些精美的古建筑。
2.建筑思想及风格特点密斯深受彼得·贝伦斯的影响,继承且发展了其严谨而又规律的手法。
他最著名的现代建筑宣言莫过于“少就是多”。
而他本人也在自己新世纪的建筑实践中实践着自己的建筑哲学。
从六十年代开始,密斯的作品基本分为两类:棱柱式的楼塔和单层大空间的厅堂式建筑。
至此,他已把现代派的纯净主义发展到了极端的地步。
3.主要代表作品1927 白森毫夫公寓大楼1929 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1933 德国柏林密斯??凡??德??罗住宅1946 美国伊利诺斯州普莱诺范士沃斯住宅1948 湖滨公寓1956 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皇冠厅1959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1968 梅隆科技馆1968 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荣誉英国皇家建筑协会金牌奖(1959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金牌奖(1960年)柏林艺术奖(1961年)自由代表奖章美国(1963年)德国联邦金牌奖(1966年) 美国伊利诺斯州普莱诺·范士沃斯住宅梅隆科技馆纽约西格拉姆大厦二.吐根哈特住宅分析 1.建筑的概述吐根哈特别墅是密斯·凡德诺1928年的作品,1930年完成建筑,是他在欧洲最具权威的作品,二次大战期间曾被破坏,1995年成为国家的纪念馆和博物馆。
它没有一般住宅内部传统安排,外观简约大方,坐落在面南的山坡上,俯瞰捷克东南方第二大城布尔诺。
吐根哈特别墅空间功能

一层平面的流动空间,对 人的空间心里的限定和释 放,运用一些出挑的墙壁 和弧形隔墙,给人一种空 间向导。具有节奏和韵律 感的平行墙体使空间更加 流通,完美的表现出了 隔而不离的流动空间。
二层功能分析图
• 二楼设有儿童房间,客房,主卧房,车库,司机房(二楼作为主人的 卧式和客房,要求有较强的私密性)
二层空间功能分析
• 二层主要有三个较为封闭的空间,分 别是车库和房辅助用,居住空间和以及 二层起居室。三个封闭空间均围绕中心 交通枢纽布置。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居住 的环境中多了很大的活动空间,还是私 密角度减少了很多,很大程度的保障了 居住者的隐私,这是其富有理性的体现 之一。
功能气泡图
• 首先,连接上下层 的主要交通枢纽即为建 筑中部的弧形楼梯,位 于中部主要有利于各空 间都容易达到此交通枢 纽。值得注意的是,该 建筑可同时从四个出入 口进入,其中,面向北 面公入口和车库入口, 方便行人与行车同时的 进入。另外,一层中的 起居室,作为南部的主 要大面积空间,当仁不让的成为一层
一层功能分析图层 • 一楼设有起居室,书斋,餐厅,厨房,备餐室,杂工卧式(一楼大尺度开窗保证 了会客厅和书房的正常采光)
一层空间功能分析
密斯在一层中,特别是50*80英尺的起居部分设计成一个开敞的大空间,将 起居室的流动空间以清晰完整的玻璃墙体体现。在客厅与书房出设立单独 的分隔墙体,并在不影响必要使用空间前提下,做一个从前住宅没有的开 敞空间。
吐根哈特分析整理

一、建筑师背景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Van der Rohe 1886-1969)简介:1886年,密斯生于德国亚琛,原名 Maria Ludwig Michael ,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之后便更名为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van der Rohe 是他母亲的姓。
密斯原本为一石匠,年轻时苦学出身,甚至没有正式的高中学历。
但是它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已很难有人能超越。
密斯·凡·德·罗是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齐名的著名建筑师之一。
对于建筑本身而言,三人在风格上还是不尽相同,但在建筑理念上,总体还是差不多的。
与柯布西耶一样,密斯在1908-1911年间与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一起工作,并从中学到了相当多的东西。
后来,他又采纳了鲍豪斯建筑学派的风格,并继承了瓦尔特·格罗皮尤斯(Walter Gropius)遗留的风格。
这位德国土生土长的建筑师于1937年移居美国,1938-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密斯·凡·德·罗是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一,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包浩斯第三任校长。
因包浩斯的乌扥邦倾向及社会主义色彩不容于纳粹当局。
而被迫关闭。
密斯与创校人格罗皮乌斯等人流亡到美国,任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Van der Rohe)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吐根哈特别墅分析

图根哈特住宅
Villa Tugendhat
41011002班 郭丰郡 陈国瑞
鲜花绽放的花园 胜似人间的天堂 那就是美丽的捷克
————捷克诗歌
前言
建筑师介绍
• 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 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密斯坚持 “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 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 概念。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 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 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 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 升华为建筑艺术。
平面&空间
一 层 平 面 图
空间体验&一层
平面分析&一层
• 密斯在一层平面的设计上将住宅的功能区域集中 布置在了一层的后部。而在起居部分密斯则开创 式地将它设计成了一个开敞的大空间。
• 在开敞的大空间的设计上,密斯用一堵独立的石 材墙体分割了喧闹的客厅与安静书房。南向的大 片落地窗给予了客厅充足的阳光,而这堵墙体则 很好地遮蔽了光线,营造处截然不同的空间感受。
• 从巴塞罗那德国馆到图根哈特住宅,流动空间的理论被更 多的人所接受。图根哈特住宅中那个前无古人的开敞空间 也被人纷纷效仿。
比较&萨伏伊别墅
•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的 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 的普瓦西(Poissy),由现 经 典别墅设计案例
• 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1928 年设计,1930年建成,使用钢 筋混凝土结构。这幢白房子表 面看来平淡无奇,简单的柏拉 图形体和平整的白色粉刷的外 墙,简单到几乎没有任何多余 装饰的程度,“唯一的可以称 为装饰部件的是横向长窗,这 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让光线射 入。”
• 建筑主体共有两层,另有一个地 下室。由于住宅的向南的一面, 是一个公共花园。因此大部分的 私密性活动空间——卧室等均放 在二楼。
建筑之吐根哈特住宅分析PPT31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筑之吐根哈特住宅分析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建筑典例分析吐根哈特别墅密斯

南立面 西立面 东立面
立面分析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一楼的窗的面积明显大于二层窗的 面积,而且一层是规则的整块落地 玻璃。这就表现了吐根哈特的特 点:一层面向花园,通过大面积的 玻璃窗形成开敞的大空间,二层则 主要集中私密性的居住空间,所以 窗的面积较小。
立面分析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一大块玻璃墙犹如风 景可变的镜面壁纸, 把四季色彩不同的景 物借入到室内中来, 使他的设计充满色彩 与生活的生机。这里 密斯还留给人们以很 大的惊喜,整片的玻 璃外皮可借助升降机 将降到半地下层中, 以达到彻底消除边界 物质性、创造无差别 的室内外空间流动的 效果。
建筑典例分析吐根哈特 别墅密斯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年4月13日星期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4/13
Tugendhat Villa
♪ Less is more.
♪魔鬼在细节
♪ 德国国馆相似 的流动空间。
♪最大程度的弱 化建筑和环境的 界限。
筑概况
哈特别墅是密斯于1928一一 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城 个银行家所建造的私人别 密斯继续把他的新建筑概念 地应用在这里,使它成了继 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之后在 最著名的现代建筑。 哈特别墅的设计意图是要创 一个玻璃的住宅,第一个有 空透的结构,让大树和草坪 室内的边界。 其是继巴塞罗那展览馆之后 的,吐根哈特别墅传承了并 发展了流动空间的概念。它 塞罗那馆有很多的相似之 使它看起来更像是巴塞罗那 简化版。但它也同样具有自 特色。它的特点主要是在起 分的空间处理和室内材料的 上,所以它也是一个经典的 内部设计。 路漫漫其修远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全面空间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亍沙利文 所提出的“形式服从功能”,即形式 一旦定下,功能便不可更改。而密斯 的全面空间则是指在同一个空间,可 以为不同功能服务或者可以任意改变 为其他功能空间。实现这一点的前提 仍旧是框架结构的应用——框架结构 可以造就完整的、无柱无隔墙的大空 间。在大片空间中,人们可以随意布 置,将其改造成任何人们想要的形式, 从而达到全面空间的可能性。
• 所在地:捷克, 布尔诺 • 建造时间:19281930 • 建筑面积:230 平方米 • 建筑主要承重构 件:十字形钢柱
• 密斯· 德罗是二十 凡· 世纪中期最著名的 四位现代建筑师之 一,与赖特,格洛 皮乌斯及柯布西耶 齐名 • 1886年3月27日出 生于一个德国亚琛 的石匠家庭,遗传 了其父严谨的作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一战过后,密斯完全的放弃了 传统的建筑风格手法,改采用 柯布西耶与格罗皮乌斯大力推 动的新的现代结构建筑(称为 先锋派)。摒弃了传统建筑中 繁复的花纹装饰,而以实用功 能为主,大力运用新建筑材料。 ♪ 在1919年,密斯大胆的推出了一 个去玻璃幕帷的大楼建筑方案, 楼体全部用钢筋混凝土支撑, 外部墙体全部由玻璃围成。这 一方案让密斯赢得了世界的瞩 目。
• “少就是多”就概念上来说可解 释为“提倡简单,反对过度装 饰”。密斯提出少就是多的思想 是基于其对理性主义的在思考。 就方法上来说,是删繁就简的抽 象过程。“少就是多”包含有二 层意思:一是纯净形式,即使用 简洁而抽象的方体,删除一切装 饰;二是通用空间,使用简洁和 抽象的方块平面或接近方块的平 面,把原型当作圣经,以简胜繁, 以少胜多。
• 上帝在细节之中 密斯注意细部,很大 程度上是对亍其“少就是多”理论的 补充,因为当建筑在形式上纯粹且在 装饰上有所缺失,会造成整体的生硬 和粗糙,而细节的补充可以使建筑生 动起来。密斯的手段就是利用技术和 材料的细部特性来发展自己的理论主 张,技术上主要体现在密斯对钢与玻 璃连接问题的思考,而材料细部则最 主要体现在密斯对于玻璃反射和质感 的运用。
• 流通空间实质上就是在营造一种流动 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空间。密斯 对于这一概念的探索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步是拆解封闭围合墙体,通过片 断式墙与柱的组合来分隔空间、引导 路径。 • 第二步是通过框架结构来把结构形式 不空间分割元素分离开来从而可以自 由布置隔墙(巴塞罗纳德国馆,土根 哈特别墅)。 • 第三步是将墙设计为可移动隔断,即 视内墙为家具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