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广东省化州市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学案(无答案)
最新中考历史人教版七下第二单元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共27张PPT课件

教法学识法,通培过指养学南学习针通中生“、过,使概宋火学掌学括药习元握生是,能文归在过中使力化纳自程国学、主、”与古生比、动方历代认较合手法文识史分作能明到知析、在:历探技印史究术刷问过上术题程的、 力以及重全要面标的系志方统,法的也和是分图中析片华搜历文集史明法问对。题世界文明作出
教学过的程能力的 学。知重 生识大 勤与贡 于能献探力,索增、强勇学于生创民新族的自精豪 神感 。,激发
看看谁的速度快?谈谈体验后感受?
实践探究 提升认识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教学过程
今天的印刷业已经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 “光与电”的时代:激光照排、电脑排版、高速印刷机等。
激光照排机
高速印刷机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教学过程
环节三
拓展延伸 感悟历史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教学过程
中国是指南针和火药 的故乡。但19世纪中期, 西方列强却用坚船利炮 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 中国饱受了上百年的屈 辱和灾难。你怎样看待
这一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 积极性,并且让学生持之以恒保持这种 热情,我认为这已是历史教学关键问题。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说课
教学过程
•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地图 百科
•
指南针
史上的又一个文化高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名师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学目标1、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
2、了解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
3、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
4、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及分析,探究“三大发明”的发明过程,初步培养历史感知和历史想象能力;通过对宋元科技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考虑问题的初步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和传播。
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方法:1、讲授法;2、阅读指导法;3、提问启发式;4、分组讨论法。
教学资源:课本插图、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有誉满全球的四大发明,你知道是哪四大发明吗?(生答)那么你知道四大发明的发明过程、应用和传播吗?(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造纸术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究其余的三大发明的发明过程、应用、传播及其意义。
讲授新课:(板书)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我们首先来探究印刷术。
说起印刷术,同学们并不陌生,最早的印刷术是什么印刷术?(生答:雕版印刷术)世界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朝代印刷的什么书?(生答:唐时印制的《金刚经》)请同学们思考雕版印刷有什么欠缺和不便没有?为帮助同学们思考,老师给你们出一道数学题算算: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要刻完我们这本历史课本(14多万字),需要多长时间呢?(生答:八九年)要八九年时间,还不包括插图。
那么同学们,你知道雕版印刷术的不足了吗?(生答:费时费工)而且很不经济,如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场,造成巨大的浪费。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雕版印刷的不足呢?(引导学生回答:如果把雕版死的字变为活字,死版变为活版,不就既经济又省时了吗?!)那么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呢?(板书)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板书)1、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毕升的画像,阅读小字部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教案 新人教版

差异个性设计
教学资源
【创设情境】指导复习、提出问题。温故引新
【探究归纳】展示:(投影)
文明的勃兴(先秦)----昌盛文化(秦汉)---承上启下(三国南北朝)-----文化高峰隋唐)---灿烂繁荣(宋元)
探究印刷术,回答雕版印刷术的不足,和不便的地方?
【实践应用】
例:一本书需要,12年,13万块版《大藏经》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课题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课型
新授课
总节时
16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掌握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应用。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
能力目标:探究三大发明的过程。
情感目标: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重
点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难
点
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思考、回答:
活字印刷术有那几道工序?
宋元时期印刷术还有那些发明?
【检测反馈】
思考: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取得丰硕的科技成果?
【交流反思】
讨论、回答:四大有那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有什么不同?今天的印刷业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前提问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的主要情况,让学生进行自己讲课,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和中外交通的繁荣。
本课内容丰富,包括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宋元时期的其他科技成就以及中外交通的发展。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繁荣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对于四大发明等科技成就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宋元时期的其他科技成就和中外交通的发展,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并了解中外交通的发展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掌握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以及宋元时期的其他科技成就;了解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繁荣,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真理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宋元时期的其他科技成就,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繁荣。
2.教学难点:宋元时期其他科技成就的理解和中外交通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和中外交通的繁荣。
2.案例分析法:以四大发明为例,分析其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中外交通对文化交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宋元时期科技成就和中外交通的图片、史料等。
3.史料:收集相关史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和中外交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单元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2 新人教版精品PPT课件

雕版印刷术的优缺点
优点: 图文并缺点: 出现错别字难以修改;
一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 难以存放、管理……
活字印刷术的优缺点 优点: 省时、省力、省料、省钱、灵活……
缺点: 难以实现图文并茂……
印刷术的传播路线图
活字印刷术发明宋朝传到日本、朝鲜,元朝时传到欧洲。活字印 刷术的发明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400多年后,欧洲才有活字 印刷。
元朝时传到欧洲
指南针
战国司南 北宋指南针
劳动人民
火 药 唐朝发明 炼丹家
12世纪经阿拉伯 传入欧洲
13~14世纪火器 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练一练
(2010·福州中考)1.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
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
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指( )A
——培根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中 的四道工序: 刻制单字; 排版; 印刷; 拆版。
北宋泥活字版
铅活字
木活字
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 体会毕升的创新“新”在哪里?
两个“变”: 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盘(王祯《农书》插图)
活字放在轮盘内,排版时,人可坐在轮盘旁边,随意 转动轮盘拣字,大大提高了排字效率。
A.战争场面惨烈
B.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
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
D.火药威力巨大
阅读下列记载北宋船队出使高丽(朝鲜)的材料: 洋中不可住,惟观星斗前迈。若晦暝(天气昏暗),则用指浮针以 揆(kuí 推测)南北。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北宋船队在海洋中是怎样确定航向的? 答:天气晴朗时,观星斗推测航向;天气昏暗时,以指浮针推测航向。 (2)材料中所说的“指浮针”是指什么?它的发明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ppt课件

古代科技 发展的高峰
指针 的应用
科学家
毕升
任务一:
雕版印刷术发明后,当时一个 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 现在以每人每天刻50子为准, 大家手中所用的历史书,共 15.5万字,一个人需要多少年 才能刻完?假如用一个月刻完 本册教材需要多少人共同完成 这项工作?通过计算,你发现 什么问题?
——培根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
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
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
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
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
马克思
四大发明是中国的先民们以罕见的 聪明才智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千 古的足迹,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 巨大贡献的象征。
第三: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阶段示意简图 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文明勃兴 昌盛文化 承上启下 辉煌高峰 灿烂繁荣
?
仅供学习交流!!!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元代著名科学家 郭守敬
第根一据:《宋自然元科文学化大是事在记继》承的隋统计唐,文从化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 1000年基,中础国上在的世继界续重发大展科;技成绩中所占的比例约占 第50二%:-宋70%元,时而期公,元民10族00融年合以后进的一宋步元时期的几项重大 发明则加对促强进,世商界品文经明济的活发展跃与;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4)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本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和中外交通的状况。
内容包括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宋元时期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情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水平和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繁荣景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对于四大发明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宋元时期科技的具体发展情况,以及中外交通的状况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和中外交通的状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情况,掌握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和发展,了解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的自豪感,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元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情况,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和发展,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状况。
2.教学难点: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具体应用和发展,以及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对科技传播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情况和中外交通的状况。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和发展,以及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和中外交通的状况。
4.情景模拟:模拟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情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与本课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
3.案例材料:收集与宋元时期科技发展和中外交往相关的案例材料。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1)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和中外交通的发展。
本课内容涵盖了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以及宋元时期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情况。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水平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就有一定的了解,如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
但对于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和中外交通的具体情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图片等途径,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和中外交通的发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掌握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情况;了解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发展,知道当时的主要交通线路和贸易港口。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观看图片等途径,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在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领先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树立开放包容的历史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应用;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发展,主要交通线路和贸易港口。
2.教学难点: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的具体应用,中外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和中外交通的发展。
2.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获取和解读信息。
3.讨论法: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4.展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提高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2.图片:四大发明图片、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图等。
3.视频:关于宋元时期科技成就和中外交通发展的短视频。
4.课件:PPT课件,内容包括教材知识点、问题探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重点:(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向世界的传播(2)指南针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3)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自主学习】
1、造纸术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早期用麻做的纸。
东汉改进了造纸术,制成了“”。
2、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教日历和诗集。
唐朝印制的《》,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活字印刷术: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是的大事,对文明的,产生了深远影响。
3、指南针
战国:制成“”,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
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由传入欧洲。
4、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发明的。
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有、、火炮等。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人阿拉伯和欧洲。
【基础梳理】
【要点归纳】
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具有哪些先进之处?
探究:①省时。
雕版刻字费时多,而活字排版方便省时。
②省力。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后人在其基础上又发明了木、铜、锡、铅活字。
元代王祯还发明了轮转排字盘。
这些活字印刷的配套工具,大大提高了排字印刷的效率。
③省材。
使用雕版印刷的方式印制出某本书籍后,如不需要再印,所雕的木版就全部作废了,而活
字印刷所用的活字可以反复使用。
【问题2】我国古代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外传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探究:①印刷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保存和交流,尤其是传到欧洲地区后,大量的书籍、文学作品被印刷出来,为欧洲走出黑暗时代和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②指南针对于军事和航海事业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成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和发现美洲新大陆的重要条件,在地理大发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火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促进了火药武器的发展,尤其是火药外传欧洲后,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有力武器。
【课堂巩固】
1.我国的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
A.造纸术和火药 B .指南针和造纸术 C.指南针和火药 D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 .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 .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瓦子”“瓦舍”的出现 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右图人物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家,他的重大发明( ) A.指南针 B.雕版印刷术 C .活字印刷术
D.火药武器 4.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与状况。
第一种是在文学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他说的“这三种东西”是( )
①地动仪 ②印刷术 ③造纸术 ④火药 ⑤指南针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②④⑤ D.①②④ 5.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高峰。
这一时期的成就有 ( ) ①发明造纸术 ②制成指南针 ③推广棉纺技术 ④开始使用铁农具 A .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作业
1.(2015·广东茂名6)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成就?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麻沸散” C.张衡发明地动仪 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2.(2015·广东汕尾2)右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A .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造船技术
D .指南针3.(2015·贵州黔西南8)下列属于我国四大发明的是
①火药 ②地动仪 ③印刷术 ④造纸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4.(2015·湖南衡阳3)《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
”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5.(2015·江苏连云港31)“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普遍使用指南针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2015·山东莱芜市1)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7.(2015·天津市1)活字印刷术最早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8.(2015·天津市2)北宋时制成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9.(2014·山东东营3)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造纸术
10.(2014·福建莆田5)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以下对印刷术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朝初年,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B.《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
C.北宋时期,李春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D.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