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课件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PPT课件

复层扁平上皮模式图
第25页/共69页
角 化 的 复 层 扁 平 上 皮 ( 表 皮 )
第26页/共69页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食管)
第27页/共69页
变移上皮(transitional epithelium) 又称移行上皮,由形状和层数能变化的细胞构
成。 特点:细胞为多层,细胞形状和层数因器官功
根据组织起源、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人体组 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 织。
第5页/共69页
一、上皮组织( epithelial tissue )
特征 1、分布于表面 2、细胞多、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 3、多排成层、成囊、成管、成泡。 4、无血管。 5、具有极性,即游离面和基底面。 6、再生能力强。 上皮组织有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种
第13页/共69页
单层立方上皮模式图
第14页/共69页
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
第15页/共69页
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
第16页/共69页
单层柱状上皮(simple columnar epithelium) 是由一层棱柱状细胞构成。 特点:细胞呈柱状(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
观);细胞游离缘有密集的微绒毛,构成纹状缘; 细胞器丰富;核椭圆形,位于基底部。
第32页/共69页
二、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特性: 1、细胞少,间质多,
纤维:有形态。 间质
基质:无形态,均质状物。 2、分布广泛,不规则。 3、血管丰富。 4、再生能力较强:因为在系统发生上,它属于分 化较低的组织。 5、构造复杂 功能:支持、保护、连结、营养、防御等。
第33页/共69页
绪论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
01章 绪论

接触和赖 以生存的
细胞 外液
环境
血浆(占体重4%) 内环境
其它:脑脊液、 淋巴等
第二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二)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
Po2 [MR]
[葡萄糖] PH
渗
透
细胞
压
Pco2
[…]
血液循环
第二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二、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一)神经调节
1.基本方式:反射
特点: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影响范围比 较局限。
第二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三、人体功能的反馈控制
如神经系 统、内分 泌系统等
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
控制部分
负反馈
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 馈 信 息
受控部分
反 馈 信 息
如腺体 、肌等 效应器
O2
CO2
第一节 概述
新陈代谢
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合 摄取营养 成 自 身
排 出 分解自身 产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物
贮存能量 能量转移、利用
释放能量
能量代谢
第一节 概述
(二)兴奋性
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 1.刺激与反应 (1)刺激
凡能被机体感受的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第一节 概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概述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研究正常人 体形态结构 和功能活动 规律
人体解剖 生理学
研究方法 研究任务
研究对象
正 常 人 体
尸体解剖
动物实验
显微镜技术 阐明人体各部分形态结 构及生命现象,揭示生 命活动客观规律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生理适应:指机体内部的协调性反应,生理适应则以体内各器 官、系统活动的改变为主。
四、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 个体,该功能称为生殖或自我复制。
人类及高等动物分为雄性与雌性,发育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子代个体。
生殖是生命的特征之一。
亚当和夏娃的伊甸园
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稳态及其调节
如何学好人体解剖学?
人体基本组织研究技术
➢ 微细结构:光镜结构与电镜(超微)结构
➢ 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能被分辨的结构,以微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电镜结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被分辨的结构,以纳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HE染色 苏木精-伊红
肝细胞光镜结构(HE染色)
肝细胞电镜结构(透射电镜)
(一)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被机体所感知引起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反应: 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出现的理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 任何刺激要引起机体或组织产生兴奋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刺激强度; 刺激持续时间; 刺激强度变化速率;
刺激三要素: (1)足够的强度 阈 强 度: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 刺 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
(即促进戒加强控制部分的作用) 意 义: 使某一生理功能迅速加强,直至完成。
例: 排尿、排便、分娩、凝血
本章重点
人体分十部、十系统 器官、系统的定义 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的轴和面 新陈代谢、阈刺激的定义 正反馈、负反馈的定义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45
22
人体的轴
1.垂直轴 2.矢状轴 3.冠状轴
人体的面
25
矢状面
水平面
四、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 个体,该功能称为生殖或自我复制。
人类及高等动物分为雄性与雌性,发育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子代个体。
生殖是生命的特征之一。
亚当和夏娃的伊甸园
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稳态及其调节
如何学好人体解剖学?
人体基本组织研究技术
➢ 微细结构:光镜结构与电镜(超微)结构
➢ 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能被分辨的结构,以微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电镜结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被分辨的结构,以纳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HE染色 苏木精-伊红
肝细胞光镜结构(HE染色)
肝细胞电镜结构(透射电镜)
(一)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被机体所感知引起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反应: 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出现的理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 任何刺激要引起机体或组织产生兴奋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刺激强度; 刺激持续时间; 刺激强度变化速率;
刺激三要素: (1)足够的强度 阈 强 度: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 刺 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
(即促进戒加强控制部分的作用) 意 义: 使某一生理功能迅速加强,直至完成。
例: 排尿、排便、分娩、凝血
本章重点
人体分十部、十系统 器官、系统的定义 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的轴和面 新陈代谢、阈刺激的定义 正反馈、负反馈的定义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45
22
人体的轴
1.垂直轴 2.矢状轴 3.冠状轴
人体的面
25
矢状面
水平面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PPT课件.ppt

别是合成DNA的前身物质、DNA聚合酶和
合成DNA所必不可少的其他酶系,以及储 备能量。
2021/3/15
24
S期 从G1期进入S期是细胞增殖的关 键时刻。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
成。DNA分子的复制就是在这个时期
进行的。通常只要DNA的合成一开始,
细胞增殖活动就会进行下去,直到分 成两个子细胞。
2021/3/15
25
G2期 G2期又叫做“有丝分裂准备期”, 因为它主要为后面的M期做准备。在G2 期中,DNA的合成终止,但是还有RNA和
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其合成量逐渐减少。
特别是微管蛋白的合成,为M期纺锤体
微管的组装提供原料。
2021/3/15
26
M期的特点 细胞一旦完成了细胞分裂的准
备,就进入有丝分裂期。细胞分裂期是一个 连续的过程,为了研究的方便,可以人为地 将它分成前、中、后、末四个时期。M期的 细胞有极明显的形态变化。间期中的染色质 (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M期浓缩成染 色体形态。染色体的形成、复制和移动等活 动,保证了将S期复制的两套DNA分子平均地 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021/3/15
36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和锥体形细胞等几种形 状、大小不同的细胞组成。柱状细胞游离面具 有纤毛。上皮中也常有杯状细胞。由于几种细 胞高矮不等,只有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的顶端 伸到上皮游离面,故从上皮垂直切面看很象复 层上皮。但这些高矮不等的细胞基底端都附在 基膜上,故实际仍为单层上皮。这种上皮主要 分布在呼吸道的腔面。
52
2021/3/15
53
三、肌组织
肌组织(muscle tissue)主要由肌细胞组成, 肌细胞之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和神经
合成DNA所必不可少的其他酶系,以及储 备能量。
2021/3/15
24
S期 从G1期进入S期是细胞增殖的关 键时刻。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
成。DNA分子的复制就是在这个时期
进行的。通常只要DNA的合成一开始,
细胞增殖活动就会进行下去,直到分 成两个子细胞。
2021/3/15
25
G2期 G2期又叫做“有丝分裂准备期”, 因为它主要为后面的M期做准备。在G2 期中,DNA的合成终止,但是还有RNA和
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其合成量逐渐减少。
特别是微管蛋白的合成,为M期纺锤体
微管的组装提供原料。
2021/3/15
26
M期的特点 细胞一旦完成了细胞分裂的准
备,就进入有丝分裂期。细胞分裂期是一个 连续的过程,为了研究的方便,可以人为地 将它分成前、中、后、末四个时期。M期的 细胞有极明显的形态变化。间期中的染色质 (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M期浓缩成染 色体形态。染色体的形成、复制和移动等活 动,保证了将S期复制的两套DNA分子平均地 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021/3/15
36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和锥体形细胞等几种形 状、大小不同的细胞组成。柱状细胞游离面具 有纤毛。上皮中也常有杯状细胞。由于几种细 胞高矮不等,只有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的顶端 伸到上皮游离面,故从上皮垂直切面看很象复 层上皮。但这些高矮不等的细胞基底端都附在 基膜上,故实际仍为单层上皮。这种上皮主要 分布在呼吸道的腔面。
52
2021/3/15
53
三、肌组织
肌组织(muscle tissue)主要由肌细胞组成, 肌细胞之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和神经
最新人体生理解剖 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第8周
第16周
第28周
第40周
• 人体的构成
细胞:是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来源、形态和机能相似或相关的细胞 和细胞间质组成。
器官:由几种组织按一定规律,结合成具有一定 形态和机能的结构。如心、肺、肾等。
系统:若干结构相似、机能相关的器官联合起 来,共同完成某些生理机能,就构成系统。
1. 细胞分子水平
• 在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内各种微小结 构的功能及细胞内各种物质分子的特殊 化学变化过程称为细胞分子生理学。
细胞培养
2. 器官系统水平
• 在器官系统水平研究各个器官及系统生 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称为器官生 理学。
3. 整体水平
• 在整体水平研究完整机体各个系统之间 的相互关系以及完整机体与内外环境间 的平衡称为整体生理学。
中国近代生理学
1926 年在生理学家林可胜的倡导下,成立中国生理学 会,翌年创刊《中国生理学杂志》,新中国成立后, 改称为《生理学报》。
《心与血的运动》,人类历史上第 一次以实验的 方法 证实了人和高级 动物的血液是从左心室射出,通过 体循环的动脉血管流向全身组织, 然后汇集于静脉血管回到右心房, 再经过肺循环进入左心房。因此, 心脏被认为血液循环的中心。
下,或站着,或随即坐在石头上,手 持那把 扇子, 边唠嗑 边乘凉 。孩子 们却在 周
围跑跑跳跳,热得满头大汗,不时听 到“强 子,别 跑了, 快来我 给你扇 扇”。 孩
子们才不听这一套,跑个没完,直到 累气喘 吁吁, 这才一 跑一踮 地围过 了,这 时
母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2. Vander,J. Arthur, Sherman, J.H. Lucia no D.S. Human Physiology. 6th ed. USA. McGraw-Hill Inc, 2004
[课件]第1章 人体解剖生理学绪论PPT
![[课件]第1章 人体解剖生理学绪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8e39f284254b35eefd34a6.png)
三、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
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最活跃的部分是血浆)
作用:
1.是细胞直接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例如O2和
营养物质只能直接从内环境摄取,代谢产物也 只能直接排到内环境中。 2.是细胞生活和活动的地方。
(二)稳态
1. 概念: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如 体温、血液PH值、渗透压等。 2. 含义: ①指细胞外液的理、化因素在一定水平上是恒定的。 ②指这个恒定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平衡,
感受器
传入N纤维
中 枢 传出N纤维 效应器
膝跳反射
反射的类型:
非条件反射——先天性的,反射弧终生不变,物 种共有。如:抱握反射、吸吮反射、膝反射等。 条件反射——后天获得,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 之上,反射弧是可变的,个体特有。如:“望梅 止渴”、“画饼充饥”。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之比较
(二)、体液调节
注:膀胱内液体不属于细胞外液
二、人体与外环境
外环境:机体整体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 例如:外界、大气环境。 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的影响按性质可以分为: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例如:气温、 气压、光照等。 2.社会环境是影响人体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包括: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三)、自身调节
定义: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 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特点:范围局限、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 例如:肾动脉血压在80mmHg-180mmHg范围内 变动时,肾血流量基本保持稳定。 肾入球小A的灌注压↑→血管平滑肌受到牵拉→血管 平滑肌收缩→小A的口径↓→小A的灌注量不致增大。
人体生理解剖第一章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
2020/11/4
生物制药系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 第二节 生理学与药物研究
2020/11/4
2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
➢ 什么是人体解剖生理学?
➢ 为什么要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
➢ 怎么能够学好人体解剖生理学?
2020/11/4
3
➢ 什么是人体解剖生理学?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基本生命过程
➢ 基本调节过程
2020/11/4
20
3、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关系
• 人体解剖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基础。 • 人体生理学是解剖学的表达。
学习的重点
2020/11/4
21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近代生理学
1628年,英国医生William Havey 的《心和血的运动》 一书,这是历史上第一本基于生理学实验的著作。
威廉 ·哈维( William Harvey, 1578~1657 )
2020/11/4
23
(一) 生理学的实验方法
1. 急性实验法 a 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离体) b 活体解剖实验法(在体)
2. 慢性实验法
2020/11/4
24
实验科学
1) 实验科学1
2020/11/4
25
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
• 管理: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2020/11/4
43
2、新药研发的基本过程
(1)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2)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3)新药研究过程
➢ 新药临床前研究
➢ 临床研究: Ⅰ、Ⅱ、Ⅲ期临床试验
➢ 售后调研:Ⅳ期临床试验
(4)新药的注册申请
2020/11/4
生物制药系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 第二节 生理学与药物研究
2020/11/4
2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
➢ 什么是人体解剖生理学?
➢ 为什么要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
➢ 怎么能够学好人体解剖生理学?
2020/11/4
3
➢ 什么是人体解剖生理学?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基本生命过程
➢ 基本调节过程
2020/11/4
20
3、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关系
• 人体解剖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基础。 • 人体生理学是解剖学的表达。
学习的重点
2020/11/4
21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近代生理学
1628年,英国医生William Havey 的《心和血的运动》 一书,这是历史上第一本基于生理学实验的著作。
威廉 ·哈维( William Harvey, 1578~1657 )
2020/11/4
23
(一) 生理学的实验方法
1. 急性实验法 a 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离体) b 活体解剖实验法(在体)
2. 慢性实验法
2020/11/4
24
实验科学
1) 实验科学1
2020/11/4
25
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
• 管理: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2020/11/4
43
2、新药研发的基本过程
(1)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2)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3)新药研究过程
➢ 新药临床前研究
➢ 临床研究: Ⅰ、Ⅱ、Ⅲ期临床试验
➢ 售后调研:Ⅳ期临床试验
(4)新药的注册申请
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1第一章绪论人体生理学

新陈代谢(Metabolism)
生物体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 交换,摄取营养物质以合成自身的 物质,同时不断分解自身衰老退化 物质,并将其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 自我更新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兴奋性(Excitability)
刺激(stimulus):引起机体反应的内外环境变 化。
反应(response):机体应答刺激所产生的理化 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
§5 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和生物节律
内环境和稳态 (Internal environment and homeostasis)
外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 :机体整 体直接接触和生活的外界环境(如外界和 大气等)。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直接 接触和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
生理学(physiology)是一门研究正 常机体生命活动各种现象及其功能 活动规律的科学。
人 体 及 动 物 生 理 学 (human and animal physiology) 是 研 究 正 常 人 体及高等动物机体功能活动及其规 律的科学。
§2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研究 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整体水平的研究
高级神经活动,更具有适应性。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先天遗传的,种族共有 后天获得的
有恒定、稳固的反射弧 有易变、暂时的反射弧
联系,刺激与反应之间 联系,刺激与反应之间
的因果关系固定
的因果关系不固定
大脑皮层以下各中枢就 必须通过大脑皮层才能
能完成,是一种初级的 完成反射,是一种高级
神经活动
的神经活动
由非条件刺激引起,数 由条件刺激引起,数量
②在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该方式 极少 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殖(reproduction):生命体生长发育到一定 阶段后,能够产生和自己相似的子代。 遗传:亲代和子代之间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等 方面都很相似,这种现象称之。 变异:亲代和子代又不完全相同,总会产生一 定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之。
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各组织、 器官和系统经历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 化过程,直至机体各部器官系统功能的完善和 成熟。 成熟:包括心理、智力、和行为的改变
生理学
• • • • • 定义:是研究活的有机体各种功能的学科。 分支---1、细胞生理学 2、特殊生理学 3、系统生理学
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联系
• 所有特殊功能的实现必然具有特殊的机构 基础。
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1)细胞分子水平 (2)组织、器官、系统水平 (3)整体水平
解剖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慢性实验法(chronic experiment)
• 以完整、清醒的动物为研究对象,在保持比较自 然的外界环境条件下进行较为长时间的实验。 • 如苏联生理学者巴甫洛夫研究唾液分泌的规律时, 预先把狗的一侧腮腺的导管开口移植到面部表面, 待创伤愈合之后,即可以从外面的开口准确地收 集唾液分泌量。然后,在清醒而比较自然的条件 下进行实验,观察在环境变化时,唾液分泌量的 增加或减少。他由此而提出了条件反射学说。由 于这种动物可以较长期地进行实验,故称为慢性 实验法。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研究人和动物体各种细 胞的超微结构的功能活动以及细胞内各种物质分 子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研究人和动物体各种器 官和系统生理功能活动的规律及其调控机制以及 它们对整体水平的生理功能有何作用和意义等 整体水平的研究:以完整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 和分析各种生理条件下不同器官、系统之间互相 联系互相协调的规律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关系 生理学研究三个水平的相互关系
三、人体生理功能的稳态调节
概念:人体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并相应 地调整各种功能活动,使其相互配合、保 持稳态,以适应环境的改变,这种功能活 动被称之为调节。
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生存的体内 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血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液
外环境 脑脊液
内环境
慢性实验法
• 用途:可以研究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 以及机体的生理活动如何与外界环境相适 应。 • 优点:研究对象处于正常状态,所得实验 结果是机体正常活动状态下获得的,可以 分析完整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 • 缺点:应用范围受限制。
急性实验法和慢性实验法的结合应用
新方法:功能显像
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解剖学
• 解剖学分为:大体解剖和显微解剖两大范 畴 一、大体解剖学分为 1、表观解剖学:研究机体的表面结构和形态 特征。 2、局部解剖学:研究集体特部位的解剖结构。 3、系统解剖学:研究器官的结构
解剖学
• 显微解剖学: • 定义:研究的是必须经特殊一起放大粗粒 才能观察到的结构。 • 两个分支: • 细胞学 • 组织学
活体解剖实验法:使动物处于麻醉状态, 然后进行活体解剖,针对需要研究的器官 或组织,通过研究细胞、组织或器官系统 的细微活动的变化,从而了解其功能。 优点:实验条件和研究对象较为简单,影 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较少,可以较快获得最 终结果。 缺点:脱离整体条件,受到麻醉或解剖, 所得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新陈代谢(metabolism)
机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同化作用—合成(组成代谢)A+B--AB 异化作用—分解(分解代谢)AB—A+B 交换反应 是合成与分解反应产物中成分的重 新组合HCL+NAOH—NACL+H2O
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二)生殖和生长发育
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 人---动物---人 • 人体和一般动物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急性实验法 a. 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 b. 活体解剖实验法
(2)慢性实验法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急性实验法(acute experiment)
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把要研究的某一组织或器官从活 着的或刚死去的动物体上分离出来,放在一个能使它的生 理功能保持一定时间的人工环境中,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 • 。例如为 • 研究某种物质(激素、药物等)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 最常用而且最简单 • 的方法就是从蛙身上取出蛙心,用近似它体液的液体 ( Ringer's 溶液)灌 • 流,使蛙心仍继续不断地跳动,然后再观察各种物质的作 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 绪 论
•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概念、组成
二、为什么要开设人体解剖生理学 三、如何学好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
1.定义: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 功能的一门学科。
国内: 贾思勰—公元553 相畜法 李时珍—1518-1593 内部解剖
王唯一—1026 铸铜人 人体模型制作的 创始者
• 国外一些科学家: •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著名生物学家动物学 的远祖。 • 盖伦 • 巴浦洛夫(1829-1950)条件反射学说 • 坎农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 1.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念
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组成。
(1)人体解剖学 概念是研究和阐明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发生 发育规律的科学。 (2)人体生理学 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或生理功能的 科学。
•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化学成分、温度、酸碱度、渗透压 • 稳态: 内环境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保持相对稳 定平衡的状态 • 稳态的生理学意义 • 稳态的维持
人体生理功能的经调节(neuroregulation)
要方式
最重
定义: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 出的有规律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 基本方式:反射(reflex)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
生长发育(growth and development):各组织、 器官和系统经历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 化过程,直至机体各部器官系统功能的完善和 成熟。 成熟:包括心理、智力、和行为的改变
生理学
• • • • • 定义:是研究活的有机体各种功能的学科。 分支---1、细胞生理学 2、特殊生理学 3、系统生理学
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联系
• 所有特殊功能的实现必然具有特殊的机构 基础。
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1)细胞分子水平 (2)组织、器官、系统水平 (3)整体水平
解剖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慢性实验法(chronic experiment)
• 以完整、清醒的动物为研究对象,在保持比较自 然的外界环境条件下进行较为长时间的实验。 • 如苏联生理学者巴甫洛夫研究唾液分泌的规律时, 预先把狗的一侧腮腺的导管开口移植到面部表面, 待创伤愈合之后,即可以从外面的开口准确地收 集唾液分泌量。然后,在清醒而比较自然的条件 下进行实验,观察在环境变化时,唾液分泌量的 增加或减少。他由此而提出了条件反射学说。由 于这种动物可以较长期地进行实验,故称为慢性 实验法。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研究人和动物体各种细 胞的超微结构的功能活动以及细胞内各种物质分 子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研究人和动物体各种器 官和系统生理功能活动的规律及其调控机制以及 它们对整体水平的生理功能有何作用和意义等 整体水平的研究:以完整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 和分析各种生理条件下不同器官、系统之间互相 联系互相协调的规律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关系 生理学研究三个水平的相互关系
三、人体生理功能的稳态调节
概念:人体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并相应 地调整各种功能活动,使其相互配合、保 持稳态,以适应环境的改变,这种功能活 动被称之为调节。
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生存的体内 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血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液
外环境 脑脊液
内环境
慢性实验法
• 用途:可以研究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 以及机体的生理活动如何与外界环境相适 应。 • 优点:研究对象处于正常状态,所得实验 结果是机体正常活动状态下获得的,可以 分析完整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 • 缺点:应用范围受限制。
急性实验法和慢性实验法的结合应用
新方法:功能显像
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解剖学
• 解剖学分为:大体解剖和显微解剖两大范 畴 一、大体解剖学分为 1、表观解剖学:研究机体的表面结构和形态 特征。 2、局部解剖学:研究集体特部位的解剖结构。 3、系统解剖学:研究器官的结构
解剖学
• 显微解剖学: • 定义:研究的是必须经特殊一起放大粗粒 才能观察到的结构。 • 两个分支: • 细胞学 • 组织学
活体解剖实验法:使动物处于麻醉状态, 然后进行活体解剖,针对需要研究的器官 或组织,通过研究细胞、组织或器官系统 的细微活动的变化,从而了解其功能。 优点:实验条件和研究对象较为简单,影 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较少,可以较快获得最 终结果。 缺点:脱离整体条件,受到麻醉或解剖, 所得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新陈代谢(metabolism)
机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同化作用—合成(组成代谢)A+B--AB 异化作用—分解(分解代谢)AB—A+B 交换反应 是合成与分解反应产物中成分的重 新组合HCL+NAOH—NACL+H2O
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二)生殖和生长发育
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 人---动物---人 • 人体和一般动物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急性实验法 a. 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 b. 活体解剖实验法
(2)慢性实验法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急性实验法(acute experiment)
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把要研究的某一组织或器官从活 着的或刚死去的动物体上分离出来,放在一个能使它的生 理功能保持一定时间的人工环境中,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 • 。例如为 • 研究某种物质(激素、药物等)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 最常用而且最简单 • 的方法就是从蛙身上取出蛙心,用近似它体液的液体 ( Ringer's 溶液)灌 • 流,使蛙心仍继续不断地跳动,然后再观察各种物质的作 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 绪 论
•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概念、组成
二、为什么要开设人体解剖生理学 三、如何学好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
1.定义: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 功能的一门学科。
国内: 贾思勰—公元553 相畜法 李时珍—1518-1593 内部解剖
王唯一—1026 铸铜人 人体模型制作的 创始者
• 国外一些科学家: •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著名生物学家动物学 的远祖。 • 盖伦 • 巴浦洛夫(1829-1950)条件反射学说 • 坎农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 1.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念
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组成。
(1)人体解剖学 概念是研究和阐明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发生 发育规律的科学。 (2)人体生理学 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或生理功能的 科学。
•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化学成分、温度、酸碱度、渗透压 • 稳态: 内环境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保持相对稳 定平衡的状态 • 稳态的生理学意义 • 稳态的维持
人体生理功能的经调节(neuroregulation)
要方式
最重
定义: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 出的有规律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应。 基本方式:反射(reflex)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