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人外移带回了FDI吗?——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
中国利用FDI现状分析

中国利用FDI现状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在一个国家非常数的期间内,通过投资或购买股权、债券等形式,参与该国内企业的生产活动或经营管理,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或相应权益的过程。
外商直接投资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有助于促进国际分工合作、技术引进、市场拓展等,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利用FDI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放开对外资的限制,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1410.6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位居世界前列。
而且,中国的FDI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由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主导向高科技、服务业等新兴领域转变。
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一方面是破除外商投资准入的限制,扩大外资准入领域,逐步取消外资在特定行业的外资股比限制,同时简化企业设立及变更手续,提高审批效率。
另一方面是加大对外商投资的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外商投资的合法权益。
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签署了一系列的双边和多边投资协议,为外商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二、中国利用FDI的优势中国利用FDI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优势:中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劳动力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前来投资。
外商投资可以带来更先进的管理经验、营销模式、产品技术等,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技术优势:外商投资可以带来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中国企业提高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3. 资源优势:外商投资可以带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缓解中国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有助于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竞争力。
4. 就业优势:外商投资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中国的就业局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新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FDI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立 贤 ( 0 0 ,就 认 为 中 国股 市 成 交 量 、对 外 出 口量 是 影 响 F 流 入 的 显 著 内在 因素 ,但 经 2 1) DI
验 分析没有发现 中国股市规模 、人 民币汇率和 经济增长率会显著影 响中国 F 流入的证 据 。 DI
较 为 普 遍 的 认 识 是 人 民 币 币 值 长 期 低 估 ,使 得 我 国 市 场 上 的 要 素 价 格 低 于 国 际 市 场 同类 要
关键 词 :引 力模 型 ;F ; 汇率 体 制 改革 I D
中图分类号 : 8 2 文献标识码 : F 2 A 文章编号 :10 -l 9 (0 1 2 0 5 - 9 6 42 ) — 0 3 0 0 8 l0
2 0世纪 9 0年 代以来 ,外商直接 投资 ( FDI )在全球 化浪潮 中所 占据 的地 位越 来越 重
内的 中国主要 贸易伙伴 国不断催促 中国允许人 民币更快升 值 ,本文拟根据 引力模 型的相关假 设和分析思路 ,建立 实证模型 ,对影响我国 F I D 流入的因素进行分析 ,并重点对汇率波动对
我国 F I D 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 ,以此分析汇率改革 是否是影响 F I D 的主要因素 ,以帮助我们 进 一步 分 析 ( 来 )人 民币 升值 是 否 可 能会 导 致外 资 逃 离 。 未
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极值边界分析

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极值边界分析王立平;韩笑【摘要】对外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出口贸易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一直非常显著,因此对贸易出口量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依据国际贸易理论,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扩展,引入极值边界分析方法(Extreme Bounds Analysis , EBA ),采用2003~2012年省际区域面板数据,对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各省外商直接投资、进口额、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收入、最终消费是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稳健性(Robest )”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Abstract〕 Exportation is one of the three engines which drive the national economy . Since China’ s export trad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economic , an intensive study of factors affecting trade export volume is essential .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 this article extends the trade “gravity model” by using the extreme bounds analysis (EBA ) .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2003~2012 provincial paneldata , to make the empirical test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rade export volume in China . The conclusion indicates that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of each province ,value of import ,value of grossoutput ,fixed-asset investment (FAI) ,tax rev-enue , and final consumption ar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obustness” of trade export volume in China .In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 relevant policy proposals have been mad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期刊名称】《工业技术经济》【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8页(P73-80)【关键词】贸易出口量;引力模型;极值边界分析模型;“稳健性” 检验【作者】王立平;韩笑【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合肥 230601;合肥工业大学,合肥 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52.62引言对外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一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环境与中国OFDI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环境与中国OFDI常龙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河南郑州450047)摘要:本文以2008年〜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为样本,研究东道国制度环境与中国OFDI(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的相关性,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及相关改革政策对中国OFDI的影响。
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OFDI与东道国制度环境显著负相关;(2)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这种负相关进一步加深;(3)包含节点城市的国家的制度环境与中国OFDI的关系较为复杂,从全时期来看显著负相关,但是分阶段来看的话,“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前后均无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一带一路”;OFDI;东道国制度环境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1)01-0110-03—、弓[言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对外投资飞速增长,已经成为全球重要对外投资大国。
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流量为211.6亿美元,存量为906.3亿美元,到2015年相应的数据则高达1456.7亿美元和1097&6亿美元,分别增长近6倍和11倍。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逐步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
商务部统计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无论从存量还是流量上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均超过10%。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潜力巨大,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最近彭博新闻有一篇凸显出中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政治风险阻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而且还提出在当下中国限制私有企业对外投资的大背景下,提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似乎更加困难。
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当中,应该高度关注国家制度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从制度环境对中国OFDI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
中国FDI历程

[转帖]中国利用外资的负面效应及战略调整思路中国, 外资, 负面, 效应, 思路求职招聘在线投稿经管百科三人行网我也想创建词条赚积分【作者:魏后凯刘长全】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面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引起诸多负面效应。
本文首先分析了外资大量流入对民间投资、国际收支平衡、行业垄断与民族产业发展、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外资战略的重新定位问题,即降低外资的资金补充功能,通过设立技术标准、产业标准以及资源消耗和环境标准,全面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并通过实行差别化的引资政策,充分发挥外资在促进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魏后凯刘长全中国利用外资的负面效应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外商投资一直被看成是解决国内建设资金不足的重要途径,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通过实施众多的优惠政策,包括低价供地、减免税收等达到这一目的。
从实施效果看,中国利用外资的成效是十分显著的。
截至2005年,中国共实际利用外资8091.3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6224.3亿美元。
2005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达638.1亿美元(未包括对外借款),是1985年的28.2倍,1995年1.7倍。
外资大量进入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005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976.7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6%;实现进出口总额8317.2亿美元,占全国的58.5%;其中出口额4442.1亿美元,占全国的58.3%,与1999年相比提高了12.8个百分点,比1991年则高出了31.5个百分点。
外商投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否定的。
它填补了过去国内存在的巨大资金缺口,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加快了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资本的积累,国内资金短缺状况已得到缓解,目前出现了庞大的银行存贷差额,闲置资金不断增加,外汇储备逐年攀升,过去资本与外汇的双缺口已被双剩余所取代,此时外资作为资金补充的功能越来越小。
FDI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基于地理距离工具变量的研究

FDI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基于地理距离工具变量的研究贺培;刘叶【摘要】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FDI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FDI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中国的环境污染成为学界激烈论争的问题.笔者通过构建城市距其最近港口地理距离作为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工具变量,并利用2003-2013年中国28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就FDI对中国环境污染产生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笔者指出,采用地级以上城市距其最近港口的地理距离作为工具变量,能够有效地解决实证研究中的内生性问题;FDI对中国的污染排放水平,特别是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产生了抑制作用,即FDI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并且,相比于中部地区,东部和西部地区的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更强.基于上述结论,笔者建议:应在继续鼓励引进FDI的同时,促进FDI技术溢出作用的有效发挥,保持FDI的环境效应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科学发展加工贸易、合理利用清洁生产要素;促进外商投资企业清洁生产技术在不“缩水”的前提下实现与本地市场的相互融合.【期刊名称】《中央财经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8页(P79-86)【关键词】FDI;环境污染;影响效应;地理距离【作者】贺培;刘叶【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40一、引言中国继2014年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外商直接投资(下称FDI)吸收国之后,实际使用外资于2015年进一步达到了1 262.7亿美元的新水平,同比增长6.4%。
然而,随着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生态环境状况的日趋严峻,一个现实的困惑是:FDI究竟对中国的环境污染产生了何种影响效应?为了解答这一问题,中外学者从不同视角、采用多种方法展开阐释,相继得出了一些差异明显、甚至相悖的研究结论。
笔者认为,之所以形成这一情况,可能是在相关研究中,FDI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的反向因果关系所引起的内生性问题①内生性问题是指实证模型中存在一个或多个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相关的现象。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效率和风险研究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效率和风险研究张 帅内容摘要:文章基于2004—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5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时变随机前沿模型,对中国同“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影响直接投资效率和投资风险的因素。
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平均直接投资效率存在明显的时间波动和国别差异,且存在“量”与“质”不匹配的问题。
东道国政治环境和“节能减排”状况深刻影响着中国对其的直接投资效率与风险。
关键词:“一带一路”;随机前沿模型;直接投资效率;投资风险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794(2020)12-0023-08DOI: 10.13778/ki.11-3705/c.2020.12.004一、引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方面,跨境直接投资是一个关键领域。
虽然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规模和投资范围持续扩大,但投资效率总体处于中低水平[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点在于贸易、对外投资与产能合作,需全面评估沿线国家客观环境及潜在的风险等[2],进而考察其能否有效承接中国的价值链和产业链。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更好利用沿线东道国在资源、技术、人力成本等方面的特定比较优势,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投资,提高投资效率,防范投资风险,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因此研究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效率和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二、文献综述现有文献对于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效率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也不全面。
田泽等(2016)采用超效率数据包络法测度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效率[3],但绝大多数学者在该问题上,均采用了随机前沿引力模型[4-6]。
崔娜等(2017)进一步考虑到影响投资风险的因素,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同时研究了东道国制度对投资效率和投资风险的影响[7]。
中国利用FDI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利用FDI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利用外资的业绩一直都很优秀,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规模迅速增长。
虽然中国所吸引的FDI一直在稳步增长,但从现在利用FDI的现状来分析,中国在利用FDI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文章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标签:FDI 问题现状对策国际资本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国际资本流动从流动形式上看,可分为股权流动(equity flows)和债权流动(debt flow),股权流动包括FDI和资产组合(portfolio)。
中国利用FDI的现状由表l可知,在流入中国的国际资本中,FDI占有重要比重。
由于FDI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投资水平,因此,研究FDI在中国的变动和原因,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FDI的变动经历了下降、上升和转折三个不同的阶段:(一)下降阶段(1997-2000年)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波及面甚广,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但经济发展放缓,而且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信誉受损,国家信用等级普遍降低。
中国作为亚洲地区国家,并且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不仅要克服自身受到的国际金融冲击,而且还要对国际经济不平衡的调整承担责任,国内经济运行不可避免也受到一定波折,进而影响了国际资本对中国的流入,FDI也相应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二)上升阶段(2001-2004年)从2001年开始,中国的FDI进入了一个上升通道。
由表1可看出,从2001年到2004年,中国的FDI规模连续上升,4年间上升了将近43%。
与此同时,其他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入也有相应增加,这表明中国对外资吸引力的重新增强。
(三)转折阶段(2005年至今)2005年,中国FDI经历了连续4年上升后的首次下降,流入中国的FDI由2004年的549亿美元下降为530亿美元。
FDI下降的同时,其他形式的流入国际资本却仍保持增长态势(见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虑外 向 F I D 与德 国的外 向移 民 , 因果关 系是 从 移 民到 F I如果 考 虑 到 内 向 F I 内 向移 民 , D; D与 因果 关 系
则是 从 F I D 到移 民的 。Jvri (0 6 也 检验 了美 国移 民 与美 国 对 移 民 国 的 F I 间 的关 系 , 确 aock等 20 ) D 之 明
作者简介: 马凌远 (9 1 ) 男 , 18 一 , 辽宁营口人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 院经贸学院讲师。 小文受河南 省社科联 、 省经 团联调研课题“ 河南省服务 出口产业竞争力 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S I一 00— 16 的资助。 ( K 2 1 3 8 )
・・- — —
40 -— - - —
、
引言与文献回顾
交 通 、 息成本 的降低 以及政策 性壁垒 的减少 导致 了商 品 、 本 、 口与 知识 跨 国界 流 动 的快 速增 信 资 人 长 。现 有大 量 的文 献都 在探 索这种 效应 , 很少有 人将 研究 的 注意力 放 在 塑造 全球 经 济 的微 妙联 系 但是 与反馈机 制上 。 自然 人移 动对 F I D 的影 响就是一个 这样 的联 系 , 是本 文研究 的重点 。 也 随着 中国经济 和贸易 的快 速增长 , 每年流 出的 自然人 也越 来 越 多 。 自然人 的流 出增加 了劳 动力 的
收入 , 一定程 度上 消除 了 区域 间劳 动力不平 衡 。而 自然 人在 东 道 国对 母 国产 生 的反 馈效 应 没 有得 到 在
国 内学者 的重视 。大 量 的文 献 已经研究 了跨 国移 民 的效 应 。这种 效应 主要集 中于移 民对 于 国际贸易 的
影 响 , 民通过移 除东 道 国与来 源 国的信息与文 化壁 垒促 进 双边 贸易 。而移 民与 F I 间 的联 系则较 移 D之
对 德 国的研究 中 , uh等 (0 3 发 现 F I Bc 20 ) D 与移 民是互 补 的 , 国移 民存 量 与德 国外 向 F I 间存在 着 德 D之
较强的联系, 而外 国人 出入境与内向F I D 之间的联系弱一些。他们 同样也检验了因果关系 , 发现如果考
收 稿 日期 :00— 3— 1 2 1 0 3
G o 2 0 ) T n ( 0 5 研究 了移 民对 于 F I a ( 0 3 和 og 2 0 ) D 的影 响效 应 。在 G o( 0 3 的研 究 中 , 利用 的是 a 20 ) 他
少信 息与信誉 壁垒 可 以鼓励 投资者 进人本 土市场 。
中国在国外的人口比例以及其绝对值的对数 , 通过引力模型得出中国向外 的移 民在吸引 F I D 中担当重 要 的角 色 。Tn (05 利用 中国产 品在 国外 的分布 , og 20 ) 分析 了移 民在 促进 双 边投 资 中的 角色 。在 另 一个
可 以在 一 定程度上 促进 中国 F I D 的发展 。
关键词 : 自然人移 动 ; D ; F I 引力模 型
中图分类 号 :7 2 6 F 5 .9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1 2 0 2 1 ) 5— 0 0— 6 1 0 —6 6 ( 0 0 0 0 4 0
一
财 贸研究
2 1 . 00 5
中 国 的 自然 人 外 移 带 回 了 F I ? D 吗
基 于 引力模 型 的研 究
马 凌远
( 州航 空工业 管理 学院 经 贸学 院 , 南 郑州 40 1 ) 郑 河 505
摘 要: 通过 改进 的 引力模 型检验 自然人 流动 对 于 中国 F I D 流入 的 影响 , 实证 结果表 明 : 论 无
少 涉及 。然而 , 国投资者 可能要 比出 口者面 临更 多 的信息 不对 称 以及 更大 的商业 风险 , 以其 希望外 外 所 国移 民 的有 益效应 更 大一些 。而作 为 自己国家经 济的业 内人 士 , 民的确 可 以作 为 他 们外 国雇 的信息 源 。网络 效应可 以在移 民接收 国与 来 源 国之 间 的联 系 中产生 ( ua ,0 5 , 过减 L cs20 ) 通
F I 间是互 补 的关 系 。 D之
自然人移 动与移 民的 区别 决定 了它们 对于 F I D 的影 响是 不 同 的。一 方 面 , 自然 人 移动 只是 暂时 性 移民 , 流动相 对频繁 , 于来源 国情 况 的 了解可 以随着 移动 而不 断更 新 , 样 其 向 国外 投资 者 传递 的 国 对 这 内信息 相对来 说更加 准确 。另 一方 面 , 民涉及很 多行 业 , 自然人 移 动 只 涉及 服 务业 , 然 在 一定 程 移 而 虽 度 上使 自然人移 动传 递信 息 的范 围 受 到 限制 , 却使 人 口流 动效 应 的研 究 更 趋 于具 体 化 、 业 化 。同 但 专
地考 虑 了被之前研 究 所忽 略 的内生 性 问题 。他们 发现美 国的外 国投 资与东 道 国在美 国 的移 民呈 正 向关
系 。数据进 一步 指 出了 F I D 与移 民 的关 系 是 由受 过 大 学教 育 的移 民所 驱 动 的。在 更 近 的研 究 中 , u K— g r (07 将美 国 19 -20 l 等 20 ) e 90 00的 内向移 民存 量 和教 育水 平数 据 与美 国经 济分 析局统 计 的 国家 层 面 与部 门层面 的外 向 F I D 数据 结合 起来 , 立移 民与 F I 建 D 的部 门构成 之 问 的替 代或 互补模 型 , 现技 术移 发 民与 内 向 F I D 之间存 在反 向关 系 , 同时过 去 的技术 移 民与现 在 的 内向 F I 加存 在 着联 系 , D增 而且 , 他们 还 发 现 当移 民具有 中学 教育水 平 时 , 现在 的移 民与 F I 间存在 替代 的关 系 。而过 去 的非 技 术 移 民与 D之
是 中国 自然人移 动 的总的存 量 , 是各 项分指标 对 中国的 F I 还 D 流入均 具有积 极 的效应 。同 时, 中国 对发展 中国 家的 自然人 移动 中, 术 型 自然人相对 于非技 术 型 自然人 来说 会 带来 发展 中 国家对 中 技 国更 多的 F I 因此 , 一 步扩 大 自然人 外 移规模 , 选择 性 地 对 不 同 国家输 出相 应 类型 自然人 , D。 进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