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图的画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ppt课件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ppt课件
设计师可以利用透视技巧来突出产品的重点部分,使得观众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产品 的构造和特点。
透视还可以用来表现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原理,通过透视剖面图等形式来展示产 品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增强观众对产品的认知和理解。
产品材质表现方法
透视在产品设计中能够真实地表现产品 的材质质感,通过光影效果和色彩处理 可以模拟出不同材质的表面质感和纹理
利用一点透视和两点 透视原理,构建具有 深度感和立体感的动 画场景。
运用色彩、光影等视 觉元素,增强场景的 空间感和真实感。
通过调整视角和视平 线的高低,表现不同 的空间层次和远近关 系。
角色动作设计和运动规律掌握
根据透视原理,设计符合角色性 格和情绪的动作,表现角色的动
态美。
掌握运动规律,使角色动作更加 自然、流畅,符合物理原理。
2
设计师可以利用透视原理,将产品的设 计理念以立体、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 使得观众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设计师的创 意和想法。
3
透视效果图可以作为产品设计的重要依 据,帮助设计师在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 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确保最终产品 的实现与其设计意图相符合。
产品结构表达技巧
透视在产品设计中能够清晰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关系,通过透视原理可以准确地表现 出产品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比例和连接方式。
与眼睛平齐的水平线,是确定画面中 物体高度和深度的基准线。
消失点
在两点透视中,物体两侧的垂直线分 别向左右两个方向汇集,最终消失在 视平线上的两个点,称为消失点。
消失点与视平线确定方法
01
02
03
确定视平线
根据观察者的眼睛高度和 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确 定视平线的位置。
确定消失点
在视平线上根据物体两侧 垂直线的汇集方向,分别 定出左右两个消失点。

教你透视图画法80页PPT

教你透视图画法80页PPT

教你透视图画法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图解透视图画法

图解透视图画法

b
透视
图的
H 基面
画图 步骤
1. 求灭点。
2. 求各直线的透视
方向。
PL
3. 求端点的透视。
4. 连各端点的透视 并加粗。
画图时 不需画外框线 hL
视 高
GL
a ap
n
N Ao L 画面交点
bp
v

PL 面
线


站点 s
Bo
灭点 V

hL
平 线
透视方向
P
画面
GL
基 线
例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出基面上的方形 网格的一点透视。
FAB
心点s′ 量点M
VP
A0
A
B0
A1
B
s
B
1
TAB
图3-21 量点法求取直线的透视
量点法
FAB
s′ M
hL
A0 B0
a1
gL
b1
TAB
a
b
fab
a1 m b1 tab
pL
s (1)灭点F到量点M的距离等于灭点到视点的距离。因此,在实际绘图中, 量点M的求法:在视平线上过灭点F量取长度为视点到灭点的距离处即为量点 M。 (2)在平行透视中,量点与灭点的距离恰好就是视距,所以,平行透视中 的量点通常为距点,利用它来左图也就是距点法。
视点(S)—人眼所在的位置,即 投影中心。
站点 (s)—人站立的位置,即视 点在基面上正透影。
主点(s')—视点在画面上的正投
影。 视高 (Ss)—视点至基面的距离。
视距 (Ss')—视点至画面的距离。
画面 P
基面H 视 高 P

景观制图——透视图画法

景观制图——透视图画法

三点透视
第二节
一、灭点
透视规律
Pp F
直线的透视求法
D0
D
C0
C B B0
A
Vp
s Gp
推论:
画面上的直线,其透视为直线本身。
平行于画面的直线没有灭点
两相互平行的画面平行线
与画面相交的平行线有共同的灭点,亦即它们的透视都相 交于这个灭点
F
迹点和灭点
迹点N 灭点V 全透视NV
F
T
第二节 透视规律
求柱列的透视 S
h X
PH
作 室 内 的 一 点 透 视 图 ( 续 3 )
(7) 作室内的一点透视图(续4)
作室内的一点透 视图(续4)
室内的一点透视
用量点法求建筑形体的透视
立面图
x 10 9
8
平面图 my
y 5
4
3
mx
2
n2
7
6
n1பைடு நூலகம்1
(a)已知条件
立面图
x 10 9
8
平面图 my
y 5
4
物体上的主要表面与画面倾斜,但其上 的铅垂线与画面平行,所作的透视图有两个 灭点,称为两点透视,如图3-8所示。
五、透视图的分类
图3-8 两点透视
五、透视图的分类
(三) 三点透视
物体上长、宽、高三个方向与画面均不 平行时,所作的透视图有三个灭点,称为 三点透视。在这三种透视图中,两点透视 应用最多,三点透视因作图复杂,很少采 用。
视点(S)—人眼所在的位置,即 投影中心。
站点 (s)—人站立的位置,即视 点在基面上正透影。
主点(s')—视点在画面上的正投

透视图基本知识ppt课件

透视图基本知识ppt课件

三点透视具有三个灭点,能够 表现物体的多个角度和高度, 适用于表现俯视或仰视的场景 。
透视图具有立体感强、形象逼 真、易于理解等特点,能够有 效地传达三维空间信息。同时 ,透视图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透视变形、透视缩短等问 题需要注意。Βιβλιοθήκη 02透视图的绘制原理
Chapter
透视投影的基本原理
透视投影是利用中心投影法将三维物体投影到二维平面 上的一种绘图方法。
绘制透视线
从各个角点出发,分别向两个消失点绘制透 视线。
细化物体轮廓
根据透视原理,细化物体的轮廓和内部结构 ,注意两个消失点对物体形态的影响。
三点透视图的绘制方法
确定视平线、主消失点和两个次消失点
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的位置,选择一个主消失点和两个次消失点。
绘制透视线
从各个角点出发,分别向三个消失点绘制透视线。
06
透视图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Chapter
透视图中常见的错误类型
01
02
03
透视不准确
由于绘制者没有正确掌握 透视原理,导致透视图中 的物体比例、角度、距离 等出现错误。
消失点设置不当
消失点是透视图中非常重 要的元素,如果设置不当 ,会导致整个透视图的比 例和视觉效果出现问题。
线条不直
在绘制透视图时,线条应 该保持笔直,否则会影响 透视效果,使图像看起来 失真。
现代透视图技术
现代透视图技术借助计算机图形学 技术,能够实现更为精确和复杂的 透视图绘制,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 、动画制作等领域。
透视图的种类与特点
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
三点透视
透视图特点
一点透视是最基本的透视图形 式,所有物体都消失于一个灭 点,适用于表现正面平行的场 景。

第九章-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第九章-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hF
A0
h
a
g
g
gf
a0
b0
bt
ag0 bg0
a S g
pf
b
t p
t
(a)空间情况 G
s
s
空间水平线的透视作法
(c)透视作法
12
(4)视线法—由视线的G面投影作直线的透视。
左图中,连线TF为直线AB延长后的透视,A0B0必在其上。这种迹点
和灭点的连线(以及其延长线)称为直线的全透视或透视方向。
T A
3
h
二、空间水平线的透视作法
已知画面P、基面G、视点S(s)及视平线h-h。设直线AB∥H 面,与P面倾斜,其G面投影为ab。AB离开G面的高度为h。
视线SA、SB与P面交得透视A0、B0,连接A0B0,即为AB的透视。
A P
h a
g
B
B0 A0
a0
b0
b
ag0 bg0
(a)空间情况 G
视线Sa、Sb与P面交得透视a0、
s
s
空间水平线的透视作法
(c)透视作法
8
(3)灭点作法—空间水平线的灭点位于视平线h-h上。
左图中,作视线SF∥AB与P面交于灭点F。由AB∥G面得SF∥G面,且
SF位于通过S的水平视平面内,则SF与P面交于灭点必位于h-h上。
T A
B
P
B0 T
h
h
h h
hF
A0
h
a g
g
g
a0
b0
bt
S g
a
t
p
p
(a)空间情况
H
s
空间水平线的透视作法

透视PPT课件

透视PPT课件
视平线 h
a Pb
例4 作纪念碑的透视图。
例 4




视)
画面线 PH
s h
基线 s P
例5 求形体的透视图和其底面在降低基面后的透视图。

5 ( 两 点 透
视)
PH
A
a(b)
真高线
h
B P
P1
s
画面线 PH
视平线 h 基线 P
基线1 P1
例6 作形体的透视图。
PH 画面线
vx
h
视平线 VX
P
P
例11 作出房屋的透视图
例11(两点透 视)
h
看清题意
确定画面 位置 确定站点 定视平线
找灭点的 投影
正立面图
h
右立面图
vY
平面图
vX
s
例11 作出房屋的透视图(续1) 改变作图条件--将画面 线转为水平。 先画屋盖、外墙和柱子 的透视。
PH
h 正立面图 P
(续1)
PH
h P s
例11 作出房屋的透视图(续2) 画走廊 画门窗
透视图的分类
透视图的分 类
1. 一点透视 画面与筑物的长度和高度两组棱线的方向平行, 此时,宽度方向的棱线有一个灭点。
2. 两点透视 画面与建筑物的高度方向的棱线平行,而与另外两组 棱线的方向倾斜,此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棱线各有一个灭点。
3. 三点透视 画面与建筑物的
长、宽、高三组方向倾斜,此时, 灭点一
a

6 ( 两 点 透 视)
a
vY PH
s VY h
A 基线 P
例7 求形体的两点透视
PH

13透视图的基本画法74页PPT

13透视图的基本画法74页PPT
13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2、空间水平线的透视画法
例1 用做一建筑平面图的透视
2、用降低(或升高)基线的方法 提高 作图的准确度
本节完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
第四节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一、 建筑师法 1、基面上直线线段透视的画法
建筑师法
利用迹点和灭点确定直线的全 线透视,然后再借助于视线的 水平投影作直线线段的透视, 这种画法称为建筑师法(即视 线法)。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8.17 透视图的效果
图8.18 透视投影过程
建筑物
玻璃窗 (画面)
视线
眼睛
透视图
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特点 透视图的特点
与画面相交的水平线的灭点在视平线上。 与画面相交又互相平行的直线共一个灭点。 与画面重合的点、直线和平面的透视即其自身。 与画面平行的互相平行的直线的透视仍互相平行。
3.1.2 透视投影规律
点的透视仍为一个点,点位于画面上时,其透 视为其本身。
直线的透视一般仍为直线,直线上一点的透视, 必在该直线的透视上。
平行于画面的直线组,没有灭点。 位于画面上的直线,它的透视与直线本身重合
且反映实长。 与画面相交的平行直线组必有共同的灭点。水
平线的灭点必位于视平线上。
3.2 透视图的画法
[解] Ⅰ.分析 Ⅱ.作图 (1) 求灭点Fx、Fy (2) 确定长、宽两组直线的透视方向 (3) 作长方体底面的透视 (4) 求各竖直线段的透视 (5) 连接各透视点并加粗图线。
图8.23 作长方体的透视
(3) 房屋的透视 作房屋透视图的方法和步骤(图8.25、图8.26)
① 根据房屋的平面图,确定画面与房屋的角度。 ② 确定站点的位置。 ③ 确定基线和视平线。 ④ 按前述方法求出灭点Fx、Fy。 ⑤ 作房屋外形轮廓线的透视。 ⑥ 作门窗、柱、台阶、勒脚等细部的透视。 ⑦ 检查整理、加粗图线,完成整幢房屋的透视图。
3.2.1 成角透视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定画面和视点的位置
二、确定视平线和视角
三、求水平线的灭点
四、求地面线的透视
五、求长方体底面的透视
六、竖高度
3.2.2 透视图的画法
成角透视 (1) 长方体的透视
[例8.1] 已知长方体的平面图及其高度l、基线g′—g′、视 平线H—H、画面线P—P、站点s,求作长方体的 透视。如图8.23
3 透视图的画法
本章主要内容
透视图的基本知识 透视图的画法 透视图的简化画法
本章内容
3.1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3.2 透视图的画法 3.3 透视图的简化画法
3.1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3.1.1 透视图的形成 当人们站在玻璃窗内用一只眼睛观看室外的建
筑物时,无数条视线与玻璃窗相交,把各交点 连接起来的图形即为透视图。 透视投影相当于以人的眼睛为投影中心的中心 投影,符合人们的视觉形象,富有较强的立体 感和真实感,如图8.17所示。 透视投影过程如图8.18所示
图8.25 视角与站点
例9 求房屋的成角透视
PH
Vx h P
例 9 ( 两 点 透 视 )
PH
Vy h P
s
作已知矩形透视图的等同形 图8.35为在已知矩形透视图前提下,求作与其
等同的矩形透视。已知矩形透视图ABCD和它 的灭点F。
图8.35 作已知矩形透视图的等同形
透视口诀
口诀
平行线组共灭点 透视方向是关键 视线交点求端点 画面上定真高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