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第一章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试题及答案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试题及答案
3.粉尘溶解度大小对人的危害程度因粉尘作用性质不同而异。主要呈机械刺激作用的粉尘
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增强主要呈化学毒副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减弱。
×
4.气溶胶尘是指除粉尘、烟和雾以外的其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多数
为0.110μm。×
×
8.长期从事接触橡胶、树脂、油漆等的溶剂或稀释剂的工作有可能导致白血病。√
9.疲劳时人的反应能力下降疲劳状态可使错误率增加严重的可导致事故发生。疲劳甚至可
引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10.我国目前规定女职工禁忌参加连续负重每次重量超过20kg、间断负重每次重量超过25kg
过滤式呼吸防护器。√
4.紫外辐射防护的重点是对眼睛的保护因此生产操作中应戴绿色防护镜严禁裸眼直视强
光源。×
5.防噪耳塞用金属或塑料做成外壳在边缘上衬柔软的材料增加密闭性可减低噪声10
20dB。×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防护结合 D.健康第
一、重在预防
二、判断题
1.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人机因素四个方面。√
2.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够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的作业。√
第二章 职业危害因素控制与职业病预防
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企业中存在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毒物、物理因素它们均来源于( )产生于( )、
扩散于( )、作用于接触人群。
A.生产过程、环境、设备 B.环境、生产过程、设备 C.设备、生产过程、环境 D.
B.生产、劳动过程中
C.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中、作业环境中

职业卫生与防护复习资料

职业卫生与防护复习资料

第一章1.职业性有害因素定义:劳动条件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各种因素。

(也称为生产性有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

2.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按性质为):(1)化学因素又可分为有毒物质和生产性粉尘两大类。

(2)物理因素通常包括: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高湿、异常气压等;生产性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如χ射线、γ射线等;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微波、激光等。

(3)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3.职业病的定义: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我国卫生部、劳动保障部于2002年新颁布的《职业病目录》将职业病分为10类115种。

5.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模式:个体特征工伤职业病疾患(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伤残与死亡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职业性有害因素本身的性质、作用条件和接触者个体特诊三个因素联系在一起,才能对人体发生职业性损害。

6.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

2)所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大多是可以检测和识别的,且其强度或浓度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致病。

3)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例。

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预后较好。

5)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必须有效“治疗”有害的工作环境。

7.职业卫生工作的三级预防原则:(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针对职业人群而言,一级预防就是让从业人员根本不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即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地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

(2).二级预防为早发现病损,在一级预防达不到要求时,尽量作到三早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即对已发展成职业性疾病或工伤的患者作出正确诊断,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恶化,预防并发症,防止伤残,促进健康。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试题及答案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职业卫生基本知识试题一、单选题1.《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化学物质B.放射性物质C.腐蚀性物质D.剧毒物质2.有毒作业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的作业。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B.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C.职业接触限值D.最高容许浓度3.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A.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B.生产、劳动过程中C.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中、作业环境中D.生产过程中、作业环境中4.下列属于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D)。

A.粉尘B.γ射线C.微波D.病毒5.《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将职业病分为( )。

大类99种大类115种大类105种大类117种6.依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将其分为3类,这3类中不包括()。

A.无机粉尘B.有机粉尘C.矿物性粉尘D.混合性粉尘7.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三种病型,不包括下列的()。

A.急性中毒B.慢性中毒C.亚急性中毒D.带毒状态8.生产性噪声不包括下列的()A.流体性噪声B.机械性噪声C.电磁性噪声D.空气传播噪声9.下列作业中可能存在高温强热辐射作业的是()。

A.建筑,修路夏季施工作业B.印染作业C.印刷作业D.炼钢,炼铁作业10.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预防为主、防护结合D.健康第一、重在预防二、判断题1.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人机因素四个方面。

(√)2.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够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3.粉尘溶解度大小对人的危害程度,因粉尘作用性质不同而异。

职业卫生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试题及答案职业卫生是研究和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的重要学科。

以下是一套职业卫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病的定义是什么?A. 由职业活动引起的疾病B. 由工作环境引起的疾病C. 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D. 由职业性物理因素引起的疾病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职业病的分类?A. 尘肺B. 噪声聋C. 职业性皮肤病D. 职业性心脏病答案:D3. 职业病的预防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改善工作环境B. 定期体检C.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D. 增加工作时间答案:D4. 职业病的诊断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A. 职业史B. 临床表现C. 实验室检查D. 个人爱好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职业性皮肤病的类型?A. 接触性皮炎B. 光敏性皮炎C. 职业性痤疮D. 职业性荨麻疹答案:D6. 职业性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长时间接触低频噪声B. 长时间接触高频噪声C. 长时间接触高强度噪声D. 长时间接触低强度噪声答案:C7. 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以下哪项?A. 尘肺B. 哮喘C. 慢性支气管炎D. 职业性肺炎答案:D8. 以下哪个是职业性眼病的类型?A. 职业性角膜炎B. 职业性结膜炎C. 职业性白内障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9. 职业性中毒的预防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使用无毒或低毒物质B. 改善通风条件C. 定期检测工作场所的有毒物质浓度D. 增加接触有毒物质的时间答案:D10. 职业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不包括以下哪项?A. 基因突变B. DNA损伤C. 细胞增殖失控D. 细胞凋亡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职业病的诊断必须有明确的职业接触史。

(对)2. 所有职业病都是可以预防的。

(错)3. 职业性皮肤病只能通过接触化学物质引起。

(错)4. 职业性听力损失是不可逆的。

(对)5. 职业性肿瘤的发生与遗传无关。

(错)6. 职业性中毒只能通过吸入有毒气体引起。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章测试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研究参考答案: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和工艺流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参考答案:厂房建设或布置合理3.非电离辐射不包括参考答案:X射线4.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种类包括参考答案:10类132种5.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根本区别在于参考答案:与职业因素有明确因果关系6.诊断职业病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参考答案:职业史7.以下哪一项不是职业病的特点参考答案:康复效果较差8.三早预防属于_____级预防。

参考答案:二9.我国职业医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是哪位教授参考答案:吴执中10.不属于职业病的是参考答案:矿工的消化性溃疡11.决定机体接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是参考答案:接触水平12.对职业有害因素易感的高危人群可能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参考答案:个体的某些遗传特征和某些生活习惯13.根据三级预防原则职业卫生及职业病工作的第二级预防应进行的工作有参考答案:早期识别判断产生职业病损的人群14.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环境职业有害因素控制措施参考答案:减低劳动强度,减少接触时间15.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中的一个参考答案:分支学科16.职业性危害因素不包括参考答案:饮水中的高氟17.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是参考答案:精神(心理)紧张18.职业病属于参考答案:职业性疾患19.职业性病损致病模式三角不包括参考答案:劳动方式20.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参考答案:不良劳动条件下存在的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业因素21.下列属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是参考答案:建筑工的腰背痛;矿工的消化性溃疡;矿工的关节炎;教师的神经衰弱22.下列属于我国职业性肿瘤的是参考答案:联苯胺所致膀胱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苯所致白血病;石棉所致间皮瘤23.下列哪些项不属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参考答案:蹲式劳动姿势;不合理工具的使用;视力紧张;长时间手持风钻24.职业卫生安全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包括参考答案:职业卫生监督;职业卫生安全立法和执法;职业卫生队伍的培训和建设;职业卫生服务25.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分类中劳动条件包括参考答案:生产环境;劳动过程;生产工艺过程26.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参考答案: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工具;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27.下列属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是参考答案: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不当;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厂房通风不良28.职业病的特点参考答案:病因具有特异性;在不同的接触人群发病特征不同;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病因大多可以检测29.以下属于一级预防措施的有参考答案:职业卫生立法和有关标准、法规制定;职业禁忌证的筛检;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30.职业病的诊断依据参考答案:职业史;临床表现;现场调查;辅助检查31.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是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研究对象,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考试习题集(全)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考试习题集(全)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练习题(题库)1、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为主的疾病。

2、无机粉尘按性质可分为、和三类。

3、有机粉尘按性质可分为、和三类。

4、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和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5、根据化学成分不同,粉尘对人体有、、和等危害作用。

6、粉尘分散度的两种表示方法是和。

对于矽肺病发生、发展的卫生学意义更大。

7、粉尘粒子分散度愈高,径粒较小的颗粒愈,沉降速度愈,对人体危害愈。

8、粉尘粒子投影直径(dp)换算成AED的公式为。

9、把直径小于的尘粒称为可吸入性粉尘。

10、微米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称之为可呼吸性粉尘。

11、沉积在呼吸道的粉尘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被清除:和。

吞噬尘粒后的巨噬细胞称为。

12、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粉尘而引起的。

13、硅酸盐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含有粉尘而引起的。

例如。

14、粉尘沉着症的临床特点是脱离粉尘作业病变或X线胸片。

15、防尘八字方针是:。

16、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和。

17、矽肺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X线表现形态。

18、圆形小阴影按直径大小分为p mm,q mm,r mm三种类型。

发育比较成熟的矽结节多为类型。

19、大阴影是指。

其病理基础是。

20、矽肺最常见的并发症。

21、诊断矽肺的前提条件是。

22、Ⅱ期尘肺诊断标准描述为有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或有密集度为,分布范围。

23、针对物理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是通过各种措施,将物理因素,或者采取缩短,以保护劳动者健康。

24、相对湿度在以上称为高气湿,低于为低气湿。

25、正辐射是由于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人体表面温度所至,相反负辐射是向辐射散热形成的。

26、高温作业是指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温度时,且工作点气温高于室外的作业。

27、在高温环境劳动时,人体的体温调节受和的共同影响。

28、机体散热可通过、、和四种方式完成,若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只能通过途径散热。

29、高温作业影响水盐代谢,是高温作业者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

职业卫生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属于职业病的范畴?(D)A. 尘肺病B. 职业性皮肤病C. 职业性耳聋D. 普通感冒2. 职业病诊断的首要条件是?(A)A. 职业接触史B. 临床表现C. 辅助检查D. 病理检查3.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有害物质?(C)A. 氧气B. 氮气C. 一氧化碳D. 二氧化碳4. 以下哪个属于职业健康检查的范畴?(B)A. 新员工入职体检B. 定期体检C. 普通体检D. 专项体检5. 职业禁忌症是指?(D)A. 职业病B. 职业暴露C. 职业病潜伏期D. 因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宜从事特定职业的人二、判断题1.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体检。

(√)2. 职业健康检查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3. 用人单位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当及时安排职业病诊断,不得拒绝。

(√)4. 职业病诊断应当由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

(√)5. 用人单位对已经确诊的职业病病人,应当及时给予治疗和康复,并妥善安置。

(√)三、简答题1. 简述职业病的定义及特点。

答案: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特点包括:①有明确的病因;②病因与疾病之间有剂量-反应关系;③有特定的临床表现;④治疗和康复困难;⑤可预防。

2. 简述职业病防治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职业病防治法的基本原则包括:①预防为主,防治结合;②分类管理,综合治理;③政府主导,企业负责;④社会监督,公众参与。

3. 简述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答案: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的危害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意义包括:①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②提高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水平;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论述题1. 论述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答案:现状: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许多挑战,如职业病发病人数较多、诊断和治疗难度大、防治体系不完善等。

职业卫生与劳动防护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管理学院

职业卫生与劳动防护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管理学院

职业卫生与劳动防护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东管理学院第一章测试1.英国国会在1802年颁布的()被认为是现代劳动法律制度诞生的标志。

参考答案:《学徒健康法》2.目前,我国职业病的病种已经从1957年的14种扩大到了现在的()种。

参考答案:1323.从我国职业卫生现状看,其突出表现主要在()。

参考答案:病人总量大;发病率较高;社会影响大;经济损失大4.职业卫生服务包括()。

参考答案:健康监护;危害控制咨询;生产环境监测5.特殊劳动者主要是包括女工、未成年工和残疾人工。

()参考答案:对6.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不断出现,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新挑战。

()参考答案:对7.广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普及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是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

()参考答案:对8.推广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可以有助于加强职业病源头治理。

()参考答案:对9.职业卫生的三级预防原则中二级预防是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的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

()参考答案:错10.生产环境监测可以及时的发现和动态掌握作业环境中潜在的有害因素的种类、存在形式、强度、消长规律,从而为改善劳动条件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

参考答案: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制度不合理;精神性职业紧张";劳动强度过大2.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包括()。

参考答案:紫外线;高压;高温"3.职业病指()。

参考答案: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4.有工作有关的疾病它的发病与职业因素有关,但两者之间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即职业因素不是唯一的病因。

()参考答案:对5.同一作业条件下,不同个体发生职业性病损的机会和程度与()因素有关。

参考答案:年龄和性别差异;其它疾病;遗传因素;营养不良;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6.判定下列哪项是职业性化学中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职业卫生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B)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化学物质
B.放射性物质
C.腐蚀性物质
D.剧毒物质
2.有毒作业是指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D)的作业。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B.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C.职业接触限值
D.最高容许浓度
3.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 A.)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A.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
B.生产、劳动过程中
C.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中、作业环境中
D.生产过程中、作业环境中
4.下列属于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A)。

A.粉尘
B.γ射线
C.微波
D.病毒
5.《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将职业病分为(B )。

大类99种大类115种大类105种大类117种
6.依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可将其分为3类,这3类中不包括(C)。

A.无机粉尘
B.有机粉尘
C.矿物性粉尘
D.混合性粉尘
7.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三种病型,不包括下列的(D)。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D.带毒状态
8.生产性噪声不包括下列的( D.)
A.流体性噪声
B.机械性噪声
C.电磁性噪声
D.空气传播噪声
9.下列作业中可能存在高温强热辐射作业的是(D)。

A.建筑,修路夏季施工作业
B.印染作业
C.印刷作业
D.炼钢,炼铁作业
10.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B)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防护结合
D.健康第一、重在预防
二、判断题
1.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人机因素四个方面。

(√)
2.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够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

(√)
3.粉尘溶解度大小对人的危害程度,因粉尘作用性质不同而异。

主要呈机械刺激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增强;主要呈化学毒副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减弱。

(×)
4.气溶胶尘是指除粉尘、烟和雾以外的其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多数为~10μm。

(×)
5.国家标准规定,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的工作场所,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

(√)
6.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的电磁辐射,其量子能量越大,当量子能量达12eV 以上时,对物体和人体组织有电离作用,这种电磁波称电离辐射,如红外线、高频电磁场和微波。

(×)
7.人体长期受紫外线作用,可发生湿疹、毛囊炎、皮肤萎缩、色素沉着,但不会引起皮肤癌。

(×)
8.长期从事接触橡胶、树脂、油漆等的溶剂或稀释剂的工作,有可能导致白血病。

(√)
9.疲劳时人的反应能力下降,疲劳状态可使错误率增加,严重的可导致事故发生。

疲劳甚至可引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
10.我国目前规定,女职工禁忌参加连续负重每次重量超过20kg、间断负重每次重量超过25kg的作业。

(√)
第二章职业危害因素控制与职业病预防
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企业中存在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毒物、物理因素,它们均来源于( ),产生于(D )、扩散于( )、作用于接触人群。

A.生产过程、环境、设备
B.环境、生产过程、设备
C.设备、生产过程、环境
D.生产过程、设备、环境
2.下列控制措施中不属于从源头控制粉尘危害的措施是(A.)。

A.佩戴防尘护具
B.湿式作业
C.密闭
D.改革工艺过程
3.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毒物最主要是通过(A)途径进入人体的。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神经系统
4.电离辐射“外防护三原则”是不包括(A)。

A.吸收防护
B.距离防护
C.屏蔽防护
D.时间防护
5.用人单位应当要求从业人员对于劳动防护用品做到“三会”,下述不属于“三会”内容的是(A)。

A.会修理护品 B.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 C.会正确使用护品 D.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
二、判断题
1.工厂防尘以湿式作业为主,也可在干法生产条件下,采取密闭、通风、除尘等措施。

(√)
2.为防止通风橱内机械设备的扰动、化学反应或热源的热压、室内横向气流的干扰等原因而引起的有害物逸出,必须对通风橱实行排气,使橱内形成正压状态。

(×)
3.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是很高,且空气中的含氧量不少于18%的场所可以选用过滤式呼吸防护器。

(√)
4.紫外辐射防护的重点是对眼睛的保护,因此,生产操作中应戴绿色防护镜,严禁裸眼直视强光源。

(×)
5.防噪耳塞用金属或塑料做成外壳,在边缘上衬柔软的材料,增加密闭性,可减低噪声10~20d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