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

合集下载

元明清文学常识

元明清文学常识

元明清文学常识元明清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以下是一些元明清文学常识:1. 元曲: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形式。

元曲在内容上广泛反映了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2. 杂剧:杂剧是一种戏曲形式,通常由四折组成,有时还会加上一个楔子。

元杂剧的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等。

3. 散曲:散曲是一种诗歌形式,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

散曲的内容较为广泛,有抒情、写景、叙事等多种题材。

元散曲的代表作家有马致远、张养浩等。

4. 明清小说:明清时期是中国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有《三言二拍》《聊斋志异》等。

5. 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中国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分章叙事,每章都有一个标题,通常是两句相对的句子。

章回小说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6. 谴责小说:谴责小说是明清小说的一种类型,主要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面。

代表作有《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等。

7. 四大名著:四大名著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它们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8. 戏曲:明清时期的戏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戏曲作品。

代表作品有《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

9. 诗:明清时期的诗歌也有一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诗人和诗作。

如明代的杨慎、清代的钱谦益等。

10. 散文:明清时期的散文也有一定的成就,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散文家。

如明代的归有光、清代的桐城派等。

《元明清文学》课件

《元明清文学》课件

明代戏曲
总结词
繁荣发展,影响深远
详细描述
明代戏曲在继承元代杂剧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南戏为主的多种戏曲形式,如传奇、杂剧等。这些戏曲作品题材广 泛,风格多样,语言优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它们在音乐、舞蹈、表演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 ,对后世的戏曲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小说
总结词
通俗易懂,影响广泛
深远的影响。
04
清代文学
清代戏曲
总结词
地方戏曲的繁荣
清代戏曲在继承前代戏曲传统的基础上,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色。
清代地方戏曲蓬勃发展,如京剧、昆曲、 秦腔等,这些戏曲形式具有浓郁的地域特 色和民族风格。
剧目内容的丰富
艺术形式的创新
清代戏曲在内容上涵盖了历史故事、民间 传说、社会现实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多元面貌。
元明清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影响 ,如《一千零一夜》等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翻译与改编
元明清时期,中国文学家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了翻译和改编,如《 古兰经》的翻译和《圣经》的改编等。
借鉴与创新
元明清文学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进行了借鉴和创新,如小说、戏曲 等形式的发展和变革。
详细描述
明代小说以章回体形式为主,题材广泛,包括历史、传奇、志怪、言情等。这些小说语言通俗易懂, 情节曲折离奇,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其中,《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作品更是成 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诗歌
总结词
清新自然,风格多样
详细描述
明代诗歌在唐宋元三朝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七言、五言为主的诗歌形式。这些诗歌作品 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风格,也有婉约柔情的风格。明代著名的诗人有杨慎、杨维 桢、高启等,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

元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

元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

元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镜花缘、封神榜、说岳全传、儒林外史、警世通言、聊斋志异、初刻拍案惊奇、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汉宫秋、天净沙秋思、于忠肃集、石灰吟、震川先生集、牡丹亭、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祭妹文、徐霞客游记、随园诗话、小仓山房文集、惜抱轩诗文集、己亥杂诗、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少年中国说、饮冰室合集、大德歌夏、一枝花不伏老、寿阳曲远浦帆归、山坡羊潼关怀古、咏大蝴蝶、送妻弟魏生还里。

唐宋元明清诗人(全)

唐宋元明清诗人(全)

唐宋元明清诗人一、先秦至隋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

中国最早的大诗人。

战国时楚国贵族,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放逐,自沉汨罗江而死。

荆轲(?—前227),战国时卫国人。

卫人称为庆卿,燕人称为荆卿、荆叔。

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不中,被杀。

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

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

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击败。

刘邦(前256或前247—前195),即汉高祖。

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

西汉王朝建立者。

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

刘彻(前156—前87),即汉武帝。

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

李延年(?—约前90),中山(治今河北定州)人。

汉音乐家,善歌,又善创新声。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

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官至丞相,封魏王。

刘桢(?—217),字公幹,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

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其五言诗在当时负有重名。

徐幹(171—218),字伟长,北海(治今山东潍坊西南)人。

东汉末哲学家、文学家。

“建安七子”之一。

曹丕(187—226),即魏文帝。

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

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公元220—226年在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

三国时期著名诗人。

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诗品》称他为“建安之杰”。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

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左思(约250—约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

西晋文学家。

相传左思写成《三都赋》后,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陶渊明(365或372或376—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

东晋诗人。

《诗品》中称他为“隐逸诗人之宗”吴隐之(?—414),字处默,濮阳鄄城(今属河南)人。

元明清时期的古诗流派

元明清时期的古诗流派

元明清时期的古诗流派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元明清时期是古诗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流派的古诗,它们各自有着特色和风格。

本文将会从元、明、清三个时期分别介绍其中几种代表性的古诗流派。

一、元代:骈文体与浑厚质朴元代以传统乐府形式为主导,并且开创了新颖独特的骈文体。

骈文体通常由两个对偶部分组成,运用对仗技巧精妙地表达思想感情。

而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一种“浑厚质朴”的风格,在艺术创作中注重真实感和生活经验的反映。

例如被称为“北方曲派”的杂剧《汉宫秋》就采用了浑厚质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个关于皇帝爱情和权力斗争的故事。

二、明代:田园山水与豪放奔放明代以田园山水题材闻名于世,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田园派流派。

“唐宋传统的山水雅趣与元代骈文体相结合,形成了明代这一独特的风格。

”田园派流派在描绘自然景物时注重对山川、水泽及花木等事物形态和意境的精确表达。

而且,他们还常用朴素质朴的语言来抒发内心情感。

著名作家杨慎就是明代田园派诗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他以其深沉优美、真挚豪放而闻名于后世。

三、清代:宫廷诗歌与古文运动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宫廷文化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高度发展。

因此,在清代出现了以宫廷诗歌为主导的新流派。

“乐府宫调”被大量创作并广泛传播,其中包括《离骚》等经典之作。

同时,在清代也有一股强烈的古文运动,许多士大夫纷纷追求“文章可工”,更加注重修辞技巧和寓意隐喻等方面。

总结起来,元明清时期都见证了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古诗的兴盛与发展。

元代骈文体追求浑厚质朴,明代田园派注重描绘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清代宫廷诗歌和古文运动则分别有其独特之处。

这些流派都以其不同的风格和主题丰富了中国古诗创作的历程,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而传世之作。

在探索元明清时期古诗流派时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个时期中,不同的社会背景、思想观念以及艺术追求等因素都对流派形成产生了影响。

这些流派既是当时文化环境下的自然结果,也反映出作家们对于人生、社会现象等方面所进行的深入思考。

元明清文学常识

元明清文学常识

(一)元1.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

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

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为《(感天动地)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的合称。

2.王实甫,名德信。

主要作品为《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五本二十一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郑光祖,字德辉。

主要作品是《倩女离魂》。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

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

但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

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

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至于游子为什么飘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自己去想象。

4.张养浩,字希孟。

号云庄。

主要作品为《云庄休居自道小乐府》。

其中《山坡羊·潼关怀古》一首最成功。

5.睢(suī)景臣,字景贤,主要作品为《哨遍·高祖还乡》套曲。

《墨梅图题诗》(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一元明清时期的文学特点

一元明清时期的文学特点

第三节
元代文学的基本特点
1.俗文学与雅文学的分化得到加强。 俗文学与雅文学的分化得到加强。 俗文学与雅文学的分化得到加强 2.正统文学的复古之风盛行。 正统文学的复古之风盛行。 正统文学的复古之风盛行 3.通俗文学成为元代文学的主流。 通俗文学成为元代文学的主流。 通俗文学成为元代文学的主流
参考书目
绪论
一.元明清时期的文学特点
1.作品繁富, 1.作品繁富,体裁完备 作品繁富 2.正统文学逐渐衰落,通俗文学逐渐崛起。 2.正统文学逐渐衰落,通俗文学逐渐崛起。 正统文学逐渐衰落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 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 继焉者也。” 继焉者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第二节
元代的文人心态与文学
1.天崩地解的遭遇和夷夏观念的折磨 天崩地解的遭遇和夷夏观念的折磨。 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无也” “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无也”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2.科举废除的尴尬和全真道教的影响 科举废除的尴尬和全真道教的影响。 科举废除的尴尬和全真道教的影响 王喆 全真养性 敬天爱民
1.《中国通史·元代卷》,白寿彝主编,上海人 1.《中国通史 元代卷》 白寿彝主编, 元代卷 民出版社,1997。 民出版社,1997。 2.《元代文学史》 邓绍基主编, 2.《元代文学史》,邓绍基主编,人民文学出 版社, 版社,1998 。 3.《元代文人心态》 么书仪著, 3.《元代文人心态》,么书仪著,文化艺术出 版社,1996。 版社,1996。 4.《挑战与抉择:元代文人心态史》 4.《挑战与抉择:元代文人心态史》,徐子方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元明清文学

元明清文学

元明清文学(1)元代杂剧①关汉卿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

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

号一斋、已斋、已斋叟。

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既有催人泪下的悲剧,也有让人捧腹的喜剧,既有反映婚姻问题的爱情剧,也有揭露社会黑暗的公案剧,还有历史剧。

其中《窦娥冤》(初中)《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窦娥冤》的全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窦娥冤》的核心问题,是揭露社会的不公正。

作者从两方面加以强化,使其显得极其尖锐:一方面,是主人公窦娥的弱小、善良、毫无过失;而另一方面,则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造成她一重又一重的不幸。

这是带有普遍意义的控诉,是受压迫者对黑暗的世间究竟有无公道可言的根本怀疑;只要类似的不公正还存在,它就永远是惊心动魄的。

剧本在这以后写窦娥的冤屈终于感动上天,使其临死前的三桩誓愿一一实现,最后并由她的经科举做了官的父亲平反冤枉,使得剧中的激情和尖锐的矛盾冲突平息下去,这是对观众欣赏趣味的有意无意的投合,却冲淡了戏中原本异常强烈的悲剧色彩。

关汉卿杂剧创作的成就:(小学、高中)第一,题材的选择上,关汉卿的许多杂剧,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上,提出了“社会正义”这一人类生活中的严峻问题。

第二,戏剧结构上,善于布置情节,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营造戏剧氛围,并使舞台演出富于动作性。

第三,人物形象刻画上,从大家闺秀到风尘女子,从英雄烈士到市井小民等,大多写得富于生气,表现出鲜活的性格,具有生活中真实人物的多面性,很少是概念化的产物。

如《窦娥冤》中的蔡婆婆,原是个放高利贷的,窦娥实际是她的债权的抵押品,但她和窦娥之间,却确有一种相依为命的真感情。

作者对人性往往表现出比较宽泛的认可。

特别是对社会下层人物在其特殊处境中的所作所为,绝不从传统道德的立场上加以丑化和诋毁,如《金线池》中杜蕊娘。

第四,语言上,关汉卿被认为是元杂剧“本色派”的代表,较少文饰,既切合剧中人物的身份与个性,也贴近当时社会活生生的口头语言,更能把观众感情引入到剧情和戏剧人物的命运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明清文学(第一套)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元曲包括“杂剧”和“------”。

2、关汉卿杂剧按内容分为:公案剧、爱情风月剧和-----3、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源于唐中叶元稹的传奇小说<<___________>>.4、南戏是________________的简称..5、<<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是史书和_________的结合.6、<<水浒>>七十回本点评者是______________.7、明中期三大传奇是《宝刽记》、《浣纱记》和《__________》。

8、明中期戏曲两大派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9、“临川四梦”指《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和《________>>.10、李玉后期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元杂剧角色:旦、末、净、_____.2、《救风尘》的作者是_________。

2、高明的《琵琶记》是根据民间流传的南戏〈________〉改编而写的。

3、<<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最优香的章回体历史小说。

4、<<水浒传>>(七十回本)系_______用百回繁本作底本的修改删节本。

5、冯梦龙的“三言”是和_《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______》.6、<<风筝误>>的作者是__________.7、朱权的戏曲理论著作是__________.8、“临川派”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9、<<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以_______________为素材的长篇小说。

10、鲁迅说“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是_______最突出的艺术特点.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关汉卿吸收了民间流传的古老故事“______”创作了《窦娥冤》。

2.王实甫今保留的全本杂剧作品除《西厢记》、《丽春堂》外,还有《___》。

3.马致远的代表作是_______.4. 白朴的爱情喜剧《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________》和宋官本杂剧《裴少俊伊州》等。

5.明中叶三大传奇是《_______》、《浣纱记》和《鸣凤记》。

6.现知最早的《西游记》刊本为明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世德堂《______________》。

7.清康熙年间对《金瓶梅》点评颇有见解的是__________。

8.《______》是一部借用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剧。

9.《司文郎》是一篇讽刺_____制度的绝妙佳作。

10.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鄂印行了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这是《红楼梦》的第一个印本,世称“_________”。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元曲包括“_____”和“散曲”。

2.关汉卿杂剧按内容分为:______、爱情风月剧和历史剧。

3.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源于唐中叶元稹的传奇小说《___________》。

4.南戏是________________的简称。

5.《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以_______________为素材的长篇小说。

6.<<水浒>>七十回本点评者是______________.7.明中期三大传奇是《宝刽记》、《浣纱记》和《__________》。

8.明中期戏曲两大派是“临川派‟‟和“__________ ”.9、“临川四梦”指《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和《________>>.10.杜少卿是《_________》里的正面人物。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9、元曲包括“杂剧”和“_______”。

10、关汉卿杂剧按内容分为:公案剧、爱情风月剧和___________。

11、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源于唐中叶元稹的传奇小说<<___________>>.12、南戏是________________的简称..13、<<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是史书和_________的结合.14、<<水浒>>七十回本点评者是______________.15、明代四大奇书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__________》。

8、清代学者章学诚评价《三国演义》说:“______实事,____虚构。

”9、宋末元初的《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水浒传》的原始面貌。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9、元杂剧角色:旦、末、净、_____.2、《救风尘》的作者是_________。

3、高明的《琵琶记》是根据民间流传的南戏《________》改编而写的。

4、<<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最优香的章回体历史小说。

5、<<水浒传>>(七十回本)系_______用百回繁本作底本的修改删节本。

6、朱权的戏曲理论著作是__________.7、<<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以_______________为素材的长篇小说。

16、有“曲状元”之称的是___________。

17、《三国演义》在语言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言而甚俗”。

18、《水浒传》版本可分为繁本和______两大系统.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关汉卿吸收了民间流传的古老故事“———”创作了《窦娥冤》。

2.王实甫今保留的全本杂剧作品除《西厢记》、《丽春堂》外,还有《________》。

3.马致远的代表作是_______.4. 白朴的爱情喜剧《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________》和宋官本杂剧《裴少俊伊州》等。

5.《赵氏孤儿》的作者是_________。

6.高明的《琵琶记》是根据《______________》改编而成的。

7.清代对《三国演义》点评颇有见解的是__________。

8.《______》是借李隆基和杨贵妃爱情反映人世多变的历史剧。

9.《高祖还乡》是一篇被誉为_____的绝妙佳作。

10.《水浒传》先写高俅发迹是说明“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9、元曲包括“杂剧”和“_______”。

20、关汉卿杂剧按内容分为:公案剧、爱情风月剧和___________。

21、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源于唐中叶元稹的传奇小说<<___________>>.22、南戏是________________的简称..23、<<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是史书和_________的结合.24、<<水浒>>七十回本点评者是______________.25、明代四大奇书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__________》。

8、清代学者章学诚评价《三国演义》说:“______实事,____虚构。

”9、宋末元初的《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水浒传》的原始面貌。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0、元杂剧角色:旦、末、净、_____.2、《救风尘》的作者是_________。

3、高明的《琵琶记》是根据民间流传的南戏《________》改编而写的。

4、<<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最优香的章回体历史小说。

5、<<水浒传>>(七十回本)系_______用百回繁本作底本的修改删节本。

6、朱权的戏曲理论著作是__________.7、<<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以_______________为素材的长篇小说。

26、有“曲状元”之称的是___________。

27、《三国演义》在语言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言而甚俗”。

28、《水浒传》版本可分为繁本和______两大系统.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关汉卿吸收了民间流传的古老故事“———”创作了《窦娥冤》。

2.王实甫今保留的全本杂剧作品除《西厢记》、《丽春堂》外,还有《________》。

3.马致远的代表作是_______.4. 白朴的爱情喜剧《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________》和宋官本杂剧《裴少俊伊州》等。

5.《赵氏孤儿》的作者是_________。

6.高明的《琵琶记》是根据《______________》改编而成的。

7.清代对《三国演义》点评颇有见解的是__________。

8.《______》是借李隆基和杨贵妃爱情反映人世多变的历史剧。

9.《高祖还乡》是一篇被誉为_____的绝妙佳作。

10.《水浒传》先写高俅发迹是说明“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元代的戏剧有和两种类型。

2、元代可分为南北两大戏剧圈,前期北方的活动中心在,后期南方的活动中在。

3、散曲是金元时期在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它包括和两种主要形式。

4、是元代最负盛名的散曲作家。

他的[ 越调·天净沙]《秋思》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称为“ ”之作。

5、元后期杂剧的代表作家作品包括郑光祖的《》,乔吉的《》。

6、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家,钟嗣成的《》记载了他的一些生平事迹。

他的历史剧代表作是《》。

7、元末南戏的著名代表作是《琵琶记》,它的作者是,它被推为“ ”。

8、“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出自的《》一剧的第三折。

9、“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出自的杂剧《》。

10、“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出自的作品《》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

A、无名氏B、元好问C、董解元D、王实甫2、《录鬼簿》的作者是()A、钟嗣成B、夏庭芝C、郑光祖D、宫天挺3、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作家是()A、乔吉B、马致远C、关汉卿D、杨维桢4、《东堂老》的作者是()A、宫天挺B、郑光祖C、秦简夫D、白朴5、有“小汉卿”之称的高文秀的代表作是()A、《双献功》B、《李逵负荆》C、《看钱奴》D、《谢天香》6、杂剧《杜甫游春》的作者是()A、宫天挺B、王九思C、康海D、徐渭7、下列作品,哪一种属于明代传奇()A、《鸣凤记》B、《杀狗记》C、《醉醒石》D、《中山狼》8、明代最为杰出的杂剧作家是()A、吕天成B、康海C、冯惟敏D、徐渭9、通常认为第一部用魏良辅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为()A、《吴天塔》B、《浣纱记》C、《宝剑记》D、《红梅记》10、《唐宋八大家文钞》的编选者为()A、茅坤B、杨维桢C、王慎中D、唐顺之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散曲是金元时期在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它包括和两种主要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