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科班.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竞赛测试真题试卷【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竞赛测试真题试卷【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在A 2+3B 2 = 2C 的反应中,经过t 秒钟后,C 的浓度增加了0.6mol/L ,在此期间,反应速率V(B 2)=0.45mol/(L·S),则t 值为 A .1秒 B .1.5秒 C .2秒 D .2.5秒【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V(B 2)=0.45mol/(L·S)可知V(C)=2/3V(B 2)=0.3 mol/(L·S),根据V=△C/△t 得V(C)="0.6mol/L/t=0.3" mol/(L·S),所以t=2s ,答案选C 。
考点:考查有关反应速率的计算2.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aHSO 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 +,其基本结构见右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 2+O 2=2H 2O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 极流向a 极B .b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 2+2H 2O +4e -=4OH -C .每转移0.1 mol 电子,消耗1.12 L 的H 2D .H +由a 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 极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池总反应:2H 2+O 2=2H 2O 可知: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反应为H 2-2e -═2H +,通入氧气的一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为O 2+4e-+4H +=2H 2O ;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即从a 极流向b 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H +由a 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 极;每转移0.1mol 电子,消耗0.05mol 的H 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选修)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选修)命题人:高岚审核人:倪凯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B.聚乙烯、聚氯乙烯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D.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基础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2.下列表述或说法正确的是A.比例模型既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B.-OH与O H都表示羟基C.乙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OHD.苯的最简式:(CH)63.纳米分子机器日益受到关注,机器常用的“车轮”组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均属于烃B. ①③均属于苯的同系物C. ①②③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 ②④的二氯代物分别有3种和6种4.XY是由电负性相差最大的两种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放射性元素除外),下列有关XY及其组成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远大于其第二电离能B.Y元素的单质中含有共价键C.Y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D.XY一定是离子化合物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6.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甲醇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4 N AB.将9.2g甲苯加入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6N AC.1.0 mol CH4与足量的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D.标准状况下,11.2 L庚烷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分子数为3.5 N A7.下列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图1图2图3图4A.用图1装置制备乙酸乙酯B.用图2装置比较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C.图3常用于分离熔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D.图4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8.某天然拒食素具有防御非洲大群蚯蚓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
山东省聊城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山东省聊城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7高一上·六合期末)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SO2可用于漂白纸浆B . SiO2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 . Na2O2可用作潜水艇O2来源D . Cl2可用于消毒和制造漂白粉2. (2分) (2018高三上·台州月考) 常温下,现有0.1 mol·L-1的 NH4HCO3 溶液,pH=7.8。
已知含氮(或含碳)各微粒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种微粒的浓度占各种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与 pH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当溶液的 pH=9 时,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c(NH4+)>c(HCO3-)>c(NH3 ·H2O)>c(CO32-)B . NH4HCO3 溶液中存在下列守恒关系:c(NH4+)+c(NH3·H2O)+c(H+)=c(OH-)+2c(CO32-)+c(H2CO3)C . 往该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时,NH4+和 HCO3-浓度均逐渐减小D . 通过分析可知常温下Kb(NH3·H2O)大于 Ka1(H2CO3)3. (2分) (2016高三上·承德期中) 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Na+、Fe3+、K+、ClO﹣都可在该物质的溶液中大量共存B . 检验该物质中Fe2+是否变质的方法是向该物质的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C . 向0.1mol•L﹣1该物质的溶液中逐滴滴加0.1mol•L﹣1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上图所示D . 向该物质的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完全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SO42﹣+2Ba2++2OH ﹣═2BaSO4↓+Fe(OH)2↓4. (2分) (2019高二上·宁城期末) 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pH=1,c(Al3+)=0.4mol·L -1 , c(SO42-)=0.8mol·L-1 ,则c(K+)为()A . 0.4mol·L-1B . 0.2mol·L-1C . 0.15mol·L-1D . 0.3mol·L-15. (2分)在含有较多NH4+、Ba2+、Cl﹣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 . SO42﹣B . OH﹣C . Ag+D . Mg2+6. (2分)(2020·启东模拟)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Cl2溶液:2H2O+2Cl- 2OH-+H2↑+Cl2↑B . 过量的铁粉溶于稀硝酸:Fe+4H++NO3-=Fe3++NO↑+2H2OC . 用Na2S2O3溶液吸收水中的Cl2:4Cl2+S2O32-+5H2O=10H++2SO42-+8Cl-D . SO2通入FeCl3溶液中:SO2+Fe3++2H2O=SO42-+Fe2++4H+7. (2分) (2018高三上·长安期中) 下图是采用新能源储能器件将CO2转化为固体产物,实现CO2的固定和储能灵活应用的装置。
广东省阳江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II)卷(考试)

广东省阳江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7分)1. (2分)已知:(1)Zn(s)+1/2O2(g)=ZnO(s);ΔH=-348.3kJ/mol,(2)2Ag(s)+1/2 O2(g)= Ag2O (s);ΔH=-31.0kJ/mol,则Zn(s)+ Ag2O(s)= ZnO(s)+ 2Ag(s)的ΔH等于()A . -317.3kJ/molB . -379.3kJ/molC . -332.8 kJ/molD . +317.3 kJ/mol2. (2分)(2018·南京模拟) CO、H2、C2H5OH三种物质燃烧的热化学力程式如下:①CO(g)+1/2O2(g)=CO2(g)ΔH1=a kJ/mol②H2(g)+1/2O2(g)=H2O(g)ΔH2=bkJ/mol③C2H5O H(l)+3O2(g)=2CO2(g)+3H2O(g) ΔH3=ckJ/mol下列说法确的是()A . ΔH1>0B . 2H2O(1)=2H2(g)+O2(g) ΔH=-2bkJ/molC . CO2与H2合成C2H5OH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D . 2CO(g)+4H2(g)=H2O(g)+C2H5OH(1) ΔH=(2a+4b-c)kJ/mol3. (2分) (2016高二上·淄博期中) N2H4是一种重要的火箭燃料,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放出大量的热.室温时,已知各共价键的键能如下表,通过计算N2H4的燃烧热是()A . 1088 kJ•mol﹣1B . 544 kJ•mol﹣1C . 790 kJ•mol﹣1D . 382 kJ•mol﹣14. (2分) (2019高二上·芮城期末) 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A . 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氨水溶液B . 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C . 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D . pH=4的盐酸和pH=l0的氨水5. (2分)(2020·新课标Ⅰ)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
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_19班

玉山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10-19班)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18小题,5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当压力达到220atm、温度达到374℃时,水成为“超临界状态”,此时水可将CO2等含碳化合物转化为有机物,这就是“水热反应”,生物质在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水热反应可生成石油、煤等矿物能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与超临界水作用生成汽油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水热反应”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变化C.火力发电厂可以利用废热,将二氧化碳转变为能源物质D.随着科技的进步,“水热反应”制取能源有望实现地球上碳资源的和谐循环2.同温同压下,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H最小的是A. 2A ( l ) + B ( l ) = 2C (g ) △H1B. 2A ( g ) + B ( g ) =2C(g ) △H2C. 2A ( g ) + B ( g ) = 2C ( l ) △H3D. 2A ( l ) + B ( l ) = 2C ( l ) △H43.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左)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B.若图(左)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 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C.用图(右)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可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D.为检查图(右)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4.已知:2C(s)+O2(g)=2CO(g) △H=-Q1 kJ·mol-1 C(s)+O2(g)=CO2(g) △H=-Q2 kJmol-1S(s)+O2(g)=SO2(g) △H=-Q3 kJ·mol-1CO与镍反应会造成镍催化剂中毒,为防止镍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SO2将CO氧化,二氧化硫转化为单质硫,则对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S(s)+2CO(g)=SO2(s)+2C(s) △H=2(2Q1-2Q2+Q3)kJ·m ol-1B.S(s)+2CO(g)=SO2(s)+2C(g) △H=(Q1-Q3)kJ·mol-1C.SO2(g)+2CO(g)=S(s)+2CO2(g) △H=(Q1-2Q2+Q3)kJ·mol-1D.SO2(g)+2CO(g)=S(s)+2CO2(g) △H=(2Q1-Q2+2Q3)kJ·mol-15.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若2H 2(g)+O 2(g)=2H 2O(g) △H=-483.6kJ·mol -1,则H 2的燃烧热为241.8 kJ . mol -1B.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 2O(l) △H=-57.4kJ·mol -1,则20.0g NaOH 固体与稀盐酸完全中和, 放出28.7kJ 的热量D.已知2C(s)+2O 2(g)=2CO 2(g)△H 1,2C(s)+O 2(g)=2CO(g) △H 2,则△H 1>△H 26.利用CO 和2H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反应如下: ()()22CO g H g +()3CH OH g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 和2H ,测得平衡时混合物中3CH OH 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6题;共52分)1. (2分)下列表述中,合理的是()A . 将水加热,促进水电离,但Kw不变B . 把FeCl2的水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后可得到Fe2O3固体C . 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高锰酸钾溶液D . 用水洗净的玻璃棒立即蘸取待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中央,半分钟后对照比色卡读出pH值2. (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 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 . NaHCO3能与碱反应,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C . 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 . 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3. (2分) (2018高一下·蚌埠期末) 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 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且反应原理相同B . 乙烯和乙烷都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材料C . 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相同D . 苯能发生取代反应,所以苯是饱和烃4. (2分)下列反应中,铁元素被氧化的是()A . FeS +2HCl = FeCl2+ H2S↑B . Fe +H2SO4= FeSO4+H2↑C . FeO + 2HCl =FeCl2+H2OD . Fe2O3+3CO = 2Fe +3CO25. (2分)用Na2FeO4溶液氧化废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M,为研究降解效果.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探究温度、浓度、 pH、催化剂对降解速率和效果的影响,实验测得M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实验①在15 min内M的降解速率为1.33×10-5mol/(L·min)B . 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②说明升高温度,M降解速率增大C . 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③证明pH越高,越不利于M的降解D . 实验④说明M的浓度越小,降解的速率越快6. (2分)由于碳碳双键()中的π键不能自由旋转,因此和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互为顺反异构体。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水平会考精品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水平会考精品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化合物M 叫假蜜环菌甲素(如右图),它是香豆素类天然化合物。
对M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 .M 能与FeCl 3发生反应,不能与CH 3COOH 发生反应B .M 与Br 2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 .1molM 最多可消阿耗3mol NaOHD .1molM 在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与4molH 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 .M 含有酚羟基,所以能与FeCl 3发生显色反应,也能与CH 3COOH 发生酯化反应,错误;B .M 含有酚羟基和碳碳双键,所以既能与Br 2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错误;C . M 中含有一个酚羟基消耗1个NaOH 。
含有一个酯基,酯基水解会产生一个酚羟基和一个羧基,所以还能够消耗2个NaOH 。
乙醇1mol 的M 最多可消阿耗3mol NaOH ,正确;D .酯基有独特的稳定性,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而苯环、碳碳双键、酮基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M 在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与5molH 2发生加成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的知识。
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其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 .苯苯乙烯B .甲醛乙二醛C .对甲基苯酚苯甲醇D .甲酸乙醛【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 .苯乙烯和苯分子式分别为C 8H 8、C 6H 6,最简式相同,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苯不是同系物,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 正确; B .甲醛和乙二醛分子式分别为CH 2O 、C 2H 2O 2,最简式不同,甲醛含有1个醛基,乙二醛有2个醛基,不是同系物,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 错误;C .对甲基苯酚和苯甲醇分子式分别为C 7H 8O 、C 7H 8O ,最简式相同,对甲基苯酚和苯甲醇官能团不同,不是同系物,二者分子式相同是同分异构体,故C 错误;D .甲酸和乙醛分子式分别为HCOOH 、C 2H 4O ,最简式不同,甲酸和乙醛官能团不同,不是同系物,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 错误.故选A . 考点:考查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2)

陕煤建司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5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反应观是化学学科观念之一,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B.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C.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质的状态变化 D.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2.下列反应既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和稀盐酸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3.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D)=0.4 mol/(L•s) B.υ(C)=0.5 mol/(L•s)C.υ(B)=0.6 mol/(L•s) D.υ(A)=0.15 mol/(L•s)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则含0.5 mol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28.65kJC.可燃物的系数为1的燃烧反应的焓变即为该可燃物的燃烧热D.已知2C(s)+2O2(g)═2CO2(g)△H=a kJ/mol,2C(s)+O2(g)═2CO(g)△H=b kJ/mol,则a>b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6.一定条件下,在容积固定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N2+3H22NH3.在10s内N2的浓度由5mol/L 降至4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NH3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mol/(L•s)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该反应的速率C.增加H2的浓度或降低温度都会加快该反应的速率D.反应足够长时间,N2、H2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浓度降为零7.当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充入氩气,平衡一定不移动的是()A..2HI(g)═H2(g)+I2(g) B.N2(g)+3H2(g)═2NH3(g)C.PCl5(g)═PCl3(g)+Cl2(g) D.2SO2(g)+O2(g)═2SO3(g)8.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 1/2N2(g)+CO2(g);Δ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9.已知H2(g)+Br2(g)=2HBr(g)△H=﹣72kJ/mol,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2则表中a为() A.404 B.368 C.224 D.20010.已知:CH4(g)+2O2(g)═CO2(g)+2H2O(l)△H1=﹣Q1 kJ•mol﹣12H2(g)+O2(g)═2H2O(g);△=﹣Q2 kJ•mol﹣1,2H2(g)+O2(g)═2H2O(l);△H2=﹣Q3 kJ•mol﹣1常温下,取体积比2:3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0.4Q1+0.15Q2 B.0.2Q1+0.05Q2 C.0.2Q1+0.15Q3 D.0.2Q1+0.3Q211.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A.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B.C(s、石墨)═C(s、金刚石)△H=+1.9 kJ•mol﹣1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1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A(g)+B(s)⇌2C(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消耗1molA的同时消耗1mol B B.消耗n molA,同时生成2nmolCC.气体的总体积不变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13.已知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O2(g)=CO(g)△H1=﹣110.5kJ•mol﹣1 C(s)+O2(g)=CO2(g),△H 2=﹣393.5kJ/mol 则C(s)+CO2(g)=2CO(g)的△H为()A.283.kJ•mol﹣1 B.172.5 kJ•mol﹣1 C.﹣172.5 kJ•mol﹣1D.﹣504 kJ•mol﹣114.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1、0.1mol•L﹣1、0.2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存在的数据是()A.O2为0.2 mol•L﹣1 B.SO2为0.25 mol•L﹣1C.SO2和SO3均为0.15 mol•L﹣1 D.SO2为0.4 mol•L﹣11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速率的变化都符合示意图的反应是()A.2SO2(g)+O2(g)⇌2SO3(g)△H<0B.4NH3(g)+5O2(g)⇌4NO(g)+6H2O(g)△H<0C.H2(g)+I2(g)⇌2HI(g)△H>0D.2A(g)+B(g)⇌2C(g)△H>016.反应A(?)+aB(g)⇌C(g)+2D(g)(a为正整数).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a=2,则A为液态或固体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T2>T1,P2>P1D.其他条件不变,增加B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17.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18.在密闭容器中,aA(气)⇌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1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二、非选择题19.(12分)(1)请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图中所示反应是________ ( “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______(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