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峰药理学第七版药理之案例分析
药理学病例分析(全)

目的:运用已学的药理学知识和查找资料,对案例中疾病特点及治疗用药进行分析。
加深对降血糖药物的理解和合理选用。
病例分析-1患者,男,18岁。
患者于7年前出现口渴、多饮,每日饮水4500 ml,尿频,量多,基本与日饮用水量相当,多食易饥,每餐进食约400g。
在当地医院检查空腹血糖12.9mmol/L,尿酮体(+++),给予胰岛素治疗。
一周前因情绪变化上述症状加重,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8.79mmol/L,甘油三脂2.76mmol/L。
经胰岛素治疗,症状缓解。
问题:1. 正常成人每日摄水量应是多少?该患者多饮、多尿、多食易饥的原因是什么?(1)成人每天要喝1500毫升-2000毫升水(2)患者体内胰岛素不足,体内不能利用糖,患者常多食易饥;血糖增高,葡萄糖不能被利用,尿液渗透压增大携带大量水分从肾脏排出形成多尿,多尿失水而出现口渴、多饮。
2. I型糖尿病的好发年龄、临床表现有哪些?易发生哪些并发症?(1)1型糖尿病多在20岁前。
(2)临床表现:1)发病初期:暴发性1型糖尿病:起病最急,会突然出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典型症状,以及类似急性胰腺炎的表现,比如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
儿童及青少年患者、成人急性起病者:常在感染等诱因下出现酮症酸中毒的症状,如头痛、烦躁、嗜睡、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等,甚至直接表现为脱水、循环衰竭或昏迷等症状。
“蜜月”缓解:部分患者在经胰岛素治疗后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可减少胰岛素用量甚至停药,但蜜月期常不超过1年,之后胰岛素需要量又逐渐增加。
2)中后期:病程10~15年以上的患者若不经合理治疗,会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冠心病、脑血管病等。
(3)并发症: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病。
3. 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正常值范围是多少?该患者空腹血糖和血脂升高发病机制是什么?答:(1)血糖正常值是指人空腹的时候血糖值在3.9~6.1毫摩尔/升,甘油三酯的正常值在0.45-1.7mmol/L。
药事管理案例分析之齐二药事件

药事管理案例分析之齐二药事件齐二药事件是指2024年11月13日中国湖北省黄冈市齐二镇中心卫生院因给患者使用假药导致多人死亡的严重药事管理案例。
该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对中国的药品监管体系提出了质疑。
案件起因是一位名叫杨患者患有肺炎,被送到齐二镇中心卫生院治疗。
医生开具了一种名为齐二药的药品用于治疗。
然而,由于卫生院无法购买到正规的齐二药,他们不得已采取了以次充好的做法,购买了低价的冒充品。
该事件暴露出了中国药事管理方面的问题。
首先,齐二镇中心卫生院明知道无法购买到正规的齐二药,却没有采取其他措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简单地选择了使用假药。
这显示了卫生院管理者对患者的医疗安全不负责任。
其次,对于药品市场监管方面,假药的生产和流通仍然存在漏洞,造成了假药可以轻松出现在卫生院的输液项目中。
这给了不法分子趁虚而入的机会。
该事件也引起了公众对于中国药品监管体系的质疑。
在齐二药事件曝光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宣布将启动对全国所有药品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药品资质进行重点检验,并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监管。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中国药事管理方面需要进行。
首先,政府应建立更加严格的药品监管体系,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假药生产和流通行为。
其次,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定期进行药品质量检查,落实责任制。
药品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职业道德,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齐二药事件的发生对中国的药品监管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只有通过加强药事管理的法规制度建设,强化监管部门的职能,提高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和卫生行政部门监管水平,才能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最新版根据杨宝峰第七版药理学制作

病理变化
治疗药物
支气管炎症(粘膜肿 糖皮质激素:倍氯米 胀、炎症细胞浸润、 松 炎性渗出;对支气管 抗过敏药:色甘酸钠 收缩因素的反应性增)抗白三烯类药物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支气管扩张药 受体激动药:沙丁胺 醇 茶碱类:氨茶碱 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
运动、冷空气等非 特异性刺激
综合结果:呼吸道 阻力增高、喘息
第31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药理学、痰、喘是主要临床症状
药物 对因治疗:抗菌、真菌、病毒等 对症治疗:镇咳、祛痰、平喘
呼吸系统用药
平喘药 (antiasthmatic drugs)
镇咳药 (antitussives)
祛痰药 (expectorants)
重度持续
间歇发作
高剂量GCS吸入+长效β2激动 剂吸入,如需要加入: 1. 茶碱 2. 白三烯调节剂 3. 口服GCS 4. 口服长效β2激动剂
GINA 2002年
Drug Therapy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重度持续
间歇发作
不需药物
低剂GCS吸入 其它选择: 1.茶碱 2.色甘酸钠 3.白三烯调节剂
• 二 临床应用 • 它药无效的剧烈干咳,胸膜炎或大叶性 肺炎早期伴有胸痛的咳嗽。 • 三 不良反应 • 1 惊厥、耐受性和成瘾性。 • 2 多痰、稠痰及支气管哮喘性咳嗽患者 忌用。
喷托维林 (pentoxyverine,咳必清)
人工合成的非成瘾性药 • 一 药理作用 • 1 选择性抑制咳嗽中枢。 • 2 阿托品样作用及局麻作用。 • 二 临床应用 无痰、少痰干咳及百日咳。 • 三 不良反应 • 口干、便秘、升高眼内压
2 强心、利尿作用 兴奋心脏: 心脏收缩力↑,心率↑,冠脉扩张↑, 心输出量↑,肾血流量↑,尿量↑。 增加尿量: 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再吸收, 也有利尿作用。 3 中枢兴奋作用(同咖啡因)
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家兔血压的影响

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家兔血压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家兔血压的影响,分析理解去甲肾上腺素对血压影响的特点和机制。
方法:采用家兔耳缘静脉分别注入不同剂量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观察各组家兔血压的变化。
结果:因为多组实验失败,无实验数据,故没有得出结果。
结论:因实验失败,所以没有得出结论,预测结论是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升高血压。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血压;剂量【Summary】purpose:Research different doses of norepinephrine on rabbit blood pressure, analysel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norepinephrine on blood pressur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Method: Adopt the domestic rabbit ear good luck vein to infuse into respectively 1:10000 norepinephrine, Rabbits were observed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Result: Factorial experiment failed, so there is no conclusion.Conclusion:Forecast conclusion is that norepinephrine can increase blood pressure.【Keyword】Norepinephrine;Blood pressure;Dose动脉血压是心血管功能活动的综合指标。
正常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在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下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可以通过施加药物,观察动脉血压的变化,间接反应各种药物对心血管功能活动的调节及影响。
药理学案例分析题

药理学案例分析题药理学案例分析某患者因持续性头痛症状就诊,症状包括剧烈的头痛、头晕、呕吐等,经CT检查发现脑血管病变。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脑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壁的薄弱部分出现膨胀,形成囊状或梗阻状突出物。
而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则是指脑动脉瘤破裂,造成脑内出血。
这种情况下,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开颅手术、血管修补术以及介入治疗等。
在手术前的治疗中,需要尽快控制患者的疼痛,防止出血进一步发展。
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使用镇痛药物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镇痛药物可用于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
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吗啡等。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和退热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作用,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
吗啡是一种麻醉镇痛药,可以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来缓解疼痛感。
这两种药物都可以在手术前的治疗中使用,但需要注意剂量和不良反应。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纤溶酶的活性来减少脑出血的大小和范围。
常用的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包括氨甲环酸和尿激酶等。
氨甲环酸是一种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血浆中纤溶酶原的活化,从而减少纤溶酶的生成。
尿激酶是一种外源性纤溶酶,能够直接降解纤维蛋白,溶解血管内的血栓。
这两种药物都可以在手术前的治疗中使用,但需要注意剂量和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在手术前的治疗中,可以考虑使用镇痛药物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镇痛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头痛症状,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可以减少脑出血的大小和范围。
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最终,手术仍是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首选疗法,药物治疗只是在手术前的辅助措施。
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初试参考书目

业务课考试初试..参考书目(仅供参考、不作业务课命题依据)考试科目及代码参考书目,编著者及出版者、版本710 药学基础综合(一)分析化学部分:1.《分析化学》孙毓庆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2.《分析化学习题集》孙毓庆、胡育筑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有机化学部分:1.《有机化学》陆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2.《有机化学》王积涛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3.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陆涛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生理学部分:1.《人体解剖生理学》郭青龙、李卫东主编,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第一版,2009年8月。
2.《生理学》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生物化学部分:1.《生物化学》吴梧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711 药学基础综合(二)分析化学部分:1.《药物分析化学》倪坤仪等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2.《分析化学习题集》孙毓庆、胡育筑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有机化学部分:《有机化学》(专科)王礼琛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生理学部分:1.《人体解剖生理学》郭青龙、李卫东主编,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第一版,2009年8月。
2.《生理学》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生物化学部分:1.《生物化学》吴梧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712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吴梧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713有机化学1.《有机化学》陆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2.《有机化学》王积涛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3.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陆涛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714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邱伟光、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11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孙毓庆、胡育筑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分析化学习题集》孙毓庆、胡育筑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812管理学原理《管理学》[美]斯蒂芬.P.罗宾斯等著,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九版,2008年12月。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科目:药理学部系:基础医学部专业

5.王怀良主编.临床药理学.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课后小结
(3)个体差异:高敏性和低敏性。
(4)效能:药物(不限量)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
(5)效价强度:同等剂量的药物产生效应的大小。.
(6)半数有效量(ED50):能引起50%最大效应(量反应)或50%阳性反应(质反应)时的药量。
(7)半数致死量(LD50):如果效应指标为死亡,则称为半数致死量。
(8)治疗指数: (TI)=LD50/ED50意义:值越大越安全.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案
科目:药理学
部系:基础医学部
专业:临床医学
年级:2010级
任课教师:邵南齐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首页)
专业
临床医学
学科
药理学
教学层次
大专
班级
2010级4/5班
授课日期
本次课时/总课时
2/66
课题名称∕课程类型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二)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一)/理论课
教材(名称、主编、版次、出版社、出版年)
《药理学》王开贞于肯明主编
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授法、CAI课件
教具
多媒体、激光教鞭
目的要求
1.掌握:、剂量、受体激动药、受体拮抗药、药物的跨膜转运过程,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和首过消除的概念。
2.熟悉:量效曲线、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亲和力、内在活力、受体脱敏、受体曾敏的概念;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意义。
药理学(杨宝峰版)名解

第一章总论1.药理学( 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和2药物(drug)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3.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又称药效学,4.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又称药动学5.售后调研( 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上市后在社会人群大范围内继续进行的受试新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在广泛长期使用的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该期对最终确立新药的临床价值有重要意义6.新药指化学结构、药品组分或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
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新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1.首过效应( first pass effect)药物通过肠黏膜及肘脏时经过灭火代谢而进入人体循环的药量诚少2生物利用度( bioavailability)药物制剂给药后其中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分量极速度,3时量曲线(time- concentration curve):药物在血浆的浓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所做的曲线4.半衰期(half-time,tn)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5房室概念( compartment concept)按药物分布速度,以数学方法划分的药动学概念6表观分布容积(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7稳态血药浓度( steady state of blood concentration,Cs):按照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而逐步増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时,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