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课程8 移动互联网安全

合集下载

2024年度移动通信课程标准

2024年度移动通信课程标准
持和释放等控制功能。
A
B
C
D
信令流程
包括呼叫建立流程、呼叫释放流程、位置 更新流程和切换流程等,涉及多个网元和 接口之间的协同工作。
Um接口
连接MS和BSS之间的空中接口,采用无线 通信技术,实现无线信号的收发和处理。
2024/3/24
19
05
CATALOGUE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2024/3/24
20
移动通信课程标准
2024/3/24
1
CATALOGUE
目 录
2024/3/24
• 课程概述与目标 •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 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协议 •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 移动通信业务与应用 • 移动通信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2
2024/3/24
01
CATALOGUE
课程概述与目标
3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掌握OFDM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在移动通信中的 应用,如4G/5G中的OFDM技术。
2024/3/24
15
04
CATALOGUE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协议
2024/3/24
16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基站子系统(BSS)
包括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 信台(BTS),负责无线信号的收发 和处理。
移动交换子系统(MSS)
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和访问 位置寄存器(VLR),负责呼叫建立 、保持和释放等控制功能。
2024/3/24
操作维护子系统(OSS)
提供网络管理和维护功能,包括配置 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 理等。
移动台(MS)
包括移动终端(MT)和用户识别模 块(UIM),是用户使用的设备,负 责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网络安全教案班会

网络安全教案班会

今天的班会课程是针对网络安全的教育。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网络安全,并教育我们的同学学习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

第一部分:网络安全概述网络安全指的是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计算机网络和其相关服务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维护。

我们学校有一个专门的信息技术部门,他们确保学校的服务器和网络系统得以安全运行。

但是,我们作为使用者也需要学习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设备和个人信息。

第二部分:网络安全威胁网络威胁指的是那些可能构成网络安全威胁的行为或事件。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1.病毒和恶意软件:病毒和恶意软件指那些可以破坏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程序。

这些程序通常通过电子邮件、下载和文件共享等方式进入计算机。

2.网络钓鱼:网络钓鱼是诈骗者通过电子邮件、即时信息或社交媒体等方式让用户泄露自己的用户名、密码或财务信息等关键数据。

3.网络攻击:网络攻击是指黑客通过计算机网络,设法获取或破坏数据的行为。

第三部分:网络安全教育在学校的课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

以下是一些简单但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

1.不要随便打开电子邮件或信息中的链接:这些链接可能会链接到恶意网站,导致您的设备遭受病毒攻击或泄露个人信息。

2.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强密码需要使用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

如果您使用相同的密码多次,黑客可以轻松侵入您所有的账户。

定期更改密码可以降低被黑客攻击的风险。

3.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杀毒软件可以帮助防止您的设备受到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攻击。

防火墙可以过滤网络流量,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4.学会监测网络:了解自己的网络状态。

正常情况下,通常不会有奇怪的网络请求或流量。

如果您检测到了异常,请立即采取措施。

第四部分:网络安全技巧1.强化网络密码:一个强密码需要包含至少8个字符,包括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符号。

不要使用常见的密码,比如“123456”或“qwerty”。

第1章 移动互联网安全入门

第1章 移动互联网安全入门

1.1.2 移动互联网的组成 移动互联网由三部分组成:移动互联网终端、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
1.1.2 移动互联网的组成
移动互联网终端: 移动互联网终端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接入互联网的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 机、平板电脑等,其主要功能是移动上网。常见的移动互联网终端有移动手 机终端和平板电脑终端,移动手机终端主要以苹果公司的iPhone系列手机和 Android系统的手机为主,平板电脑主要以iPad系列平板与Android系统的平板 为主,这两种类型的终端也代表了当前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移动通信网: 人们熟知的移动互联网接入网络有GPRS、Wi-Fi、3G、4G和5G等 互联网: 互联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串连形成的互联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 议相连,形成逻辑上单一而巨大的全球性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有交换机、路 由器等网络设备、各种不同的连接链路、种类繁多的服务器和计算机终端。
移动性 个性化 私密性 融合性
1.1.3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移动终端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随身携带,并且 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
对于不同用户群体和个人的不同爱好和需求,为 他们量身定制出多种差异化的信息,并通过不受 时空地域限制的渠道,随时随地传送给用户。
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得每个用户可以在其 私有的移动终端上获取互联网服务,因此移动互 联网业务也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1.2.2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
IPv4和IPv6协议: 互联网采用的是TCP/IP协议簇,IP作为TCP/IP协议簇中的网络层协议,是整个协 议簇中的核心协议。IPv4是网际协议开发过程中的第四个版本,也是第一个被广 泛部署的版本。IPv4是互联网的核心,也是最广泛的网际协议版本。IPv6是IETF (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设计的用于替 代现行IPv4协议的下一代IP协议。IPv6简化了报文首部格式,加快了报文转发, 提高了吞吐量;身份认证和隐私保护是IPv6的主要特性,而且IPv6允许协议继续 增加新的功能,使之适应未来的技术发展。 智能终端技术: 移动智能终端搭载各种操作系统,同时拥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可以根据用户的 需求定制各种功能。人们可以自行在移动终端上安装所需的应用软件、游戏等第 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 过移动通信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获取所需的 资源。

2024年移动互联网培训资料

2024年移动互联网培训资料

05
运营推广和盈利模式 探讨
产品定位、目标用户群体分析以及市场竞争态势评估
产品定位
明确产品的核心功能和特点,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打造独特的产 品形象。
目标用户群体分析
深入研究目标用户的需求、喜好和行为习惯,以便精准地制定推广 策略。
市场竞争态势评估
了解行业内的竞争状况,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劣势,为制定有效的推广 策略提供依据。
定义
移动互联网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 设备,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 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
特点
便携性、即时性、互动性、个性化、 位置化。
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一阶段
01
萌芽期(2000-2007年),以WAP技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开
始起步。
第二阶段
02
初步发展期(2008-2013年),智能手机和3G网络普及,移动
其他移动设备
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音箱、智能家 居等物联网设备。
操作系统与软件开发平台选择指南
Android系统
由Google开发,基于Linux内核,具有开放性 和广泛的应用范围。
Windows系统
由Microsoft开发,适用于多种设备类型,包括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
性能调优技巧
优化图片和资源加载,减少HTTP请求,使用缓存和压缩技术,对代码进行性能 分析和优化。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移动应用开发中重要性
数据安全
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被 篡改。
隐私保护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收集和使用用户数据时需征 得用户同意,并提供数据删除和更正渠道,保障用户隐私权 益。
数据安全保障

移动互联网-原理、技术与应用 第3版 第1章 移动互联网基础

移动互联网-原理、技术与应用 第3版 第1章 移动互联网基础
FDMA 模拟调频 电路交换网络 通话音质较低 无安全机制 低容量 AMPS (高级移动电话系统800-900MHz)
27
蜂窝网: 演进
2G(第二代)
数字编码 高比特率声音 有限的数据传输速率 (10 Kbps) GSM,D-AMPS (TDMA) and CDMA 附属服务 (数据, 传真 and SMS) 一定程度的加密
频率分配 3G&WLAN : 互补关系
当传播路径中存在众多细小障碍物时产生.
当传播路径中存在小颗粒、粗糙表面和其他不规则物体时产 生
与衍射遵循相同的原则 使得传播过来的电磁波 能量朝四周散去 灯柱和路牌都有可能 导致散射现象
信号源
R: 反射 D: 衍射 S: 散射
R
S D
街道 D
接收者
障碍建筑物
9
电磁频谱
10
基础 – 传播特性
反射
电离层
吸收
12
基础 – 传播特性
VHF 传播
LOS 路径
定向天线的使用 波沿多条路径传播 LOS: 直线传播 反射波干扰原信号
反射波
13
基础 – 传播特性
高频无线电波特性
难以绕过障碍物 多条直传路径
低频无线电波特性
可以绕过障碍物
14
传输模型
通常关注频率在几MHz到几GHz之间的电 磁波的特点和传输模型
1500kHz)
5
无线传输机制
无线传播展现出的物理特性是复杂多样的 ,但通常来说总结为三种主要特性:
反射 衍射 散射
6
无线传输机制
反射
当电磁波传播经过大小远远大于自身波长的物 体时产生
例如: 从地表和建筑物上反射 这些反射可能与源信号之间产生正向或负向干

什么是移动互联网

什么是移动互联网

什么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是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移动设备,实现数据传输、信息分享和应用服务的一种技术和应用模式。

它的兴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不仅改变了个人的传统交流方式,也带动了商业模式和社会运行机制的深刻转变。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源于移动通信的发展。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逐步完善,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获取和交流。

同时,移动设备的功能也不断提升,如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日益丰富,使得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之一是无线网络连接,这使得人们可以在无需有线连接的条件下进行信息传输和数据交换。

这种便捷的特性使得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得以广泛普及,涵盖了各个领域,如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随时随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互动,分享生活、工作和学习经验。

移动互联网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大数据的应用。

通过移动设备的使用,人们不仅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还能够获取和分析其他用户的数据。

这些数据有助于企业和组织进行精准的用户定向、个性化推送和市场营销。

同时,数据也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中,如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

大数据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个性化选择和便利。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对传统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电商行业为例,传统的实体商店受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冲击。

人们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在线购物,并享受到快速、便捷的服务。

除此之外,移动支付、共享经济、在线教育等新兴行业也不断涌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和选择。

然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信息安全和隐私问题。

由于移动设备的普及和应用的广泛,个人的隐私安全面临更高的风险。

黑客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令人担忧。

此外,网络依赖性和信息过载等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总之,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交模式,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机遇。

2020年网络安全公需科目考试答案2

2020年网络安全公需科目考试答案2

2020年网络安全公需科目考试答案21 2020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元,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

[ 单选题:2 分]A 20B 30C 40D 50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2 在信息保障技术框架中,()是信息保障体系的核心,是第一位的要素,同时也是最脆弱的。

[ 单选题:2 分]A 人B 技术C 操作D 策略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3 下列关于PPDR模型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单选题:2 分]A 核心思想:所有的防护、检测、响应都是依据安全策略实施B 全新定义:及时的检测和响应就是安全C 出发点:任何安全防护措施都是基于时间的,当Pt>Dt+Rt,系统是不安全的D 优势:更强调控制和对抗,考虑了管理的因素,强调安全管理的持续性、安全策略的动态性等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 回答正确4 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时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补助人数增加近(),高职院校扩招()人。

[ 单选题:2 分] A 30%,100万 B 30%,120万 C 40%,100万 D 40%,120万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 回答正确5 在重庆县区的功能定位中,定位为重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宜居宜业的山水园林之城的是()。

[ 单选题:2 分] A 江津 B 涪陵 C 南川 D 长寿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 回答正确6 城市群规划要以()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 单选题:2 分] A 大城市 B 中小城市 C 小城镇 D 重点乡村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 回答正确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威胁的是()。

[ 单选题:2 分] A 缺乏足够安全防护 B 安全可控性不高 C 缺乏安全管理标准和技术 D 存在数据管理和访问失控的风险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8 在Gartner数据保护方法论中,对数据的各类使用与流向监控能力属于()层面。

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与应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这些设备不仅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学习、娱乐等功能,也使得我们对于移动互联网安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那么,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和应用有哪些呢?一、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1. VPN技术VPN是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缩写,即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通过公用网络建立安全的专用网络的技术。

在移动设备上使用VPN技术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不被窃取,同时也可以避免公共无线网络的风险。

2.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将敏感信息进行编码或压缩后再传输,使得信息在传输过程中难以被截取和解码。

移动设备中常用的加密技术包括SSL(Secure Sockets Layer)、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等。

3. 双因素认证技术双因素认证技术需要用户提供两个以上的认证因素,例如密码、指纹、声纹、面容等。

这种技术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使用设备,提高移动设备的安全性。

4. 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可以备份用户重要的数据和文件,避免数据丢失或被攻击。

同时,用户可以通过备份数据进行快速的数据恢复,减少数据损失和恢复时间。

二、移动互联网安全应用1. 银行APP随着手机银行的普及,用户可以方便地在手机上完成银行转账、查看账户等操作。

但是,银行APP中的支付密码和身份信息需要进行加密和防护,避免被黑客攻击。

2. 电商APP电商APP中有用户的个人信息、地址和银行卡等重要信息。

因此,电商APP需要使用安全技术保障用户信息的隐私和安全,避免被黑客侵入。

3. 社交媒体APP社交媒体APP中有用户的各种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话等。

同时,社交媒体也存在“僵尸粉”、“骗子”等风险。

因此,社交媒体APP需要使用技术手段减少风险,保护用户信息的安全。

4. 公共无线网络公共无线网络存在安全风险,容易被黑客攻击造成信息泄露和被篡改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int:一种细粒度的访问控制框架 Quire:一种轻量级的解决方案 SELinux Trusted Computing

系统层级



18
移动终端安全防护

入侵检测系统(应用层级)


事件发生器 事件分析器 实践数据库 相应单元
事件发生器
规则的设 计与修改
事 件
更新规 则
事件分析器 历史 活动 状态 事件数据库

场景组成

请求者、认证者和认证系统 受控端口、非受控端口 EAP-TLS、EAP-TTLS、EAP-GPSK、EAP-MD5等 EAPOL(EAP over LAN),封装EAP报文
15
移动终端安全威胁

恶意软件





木马(Trojan) Rootkit 坚实网络(Botnet) 后门(Backdoor) 病毒(Virus) 蠕虫(Worm) 间谍软件(Spyware) 恶意广告(Adware) 勒索软件(Ransomware)
16
移动终端安全威胁

Root权限非法获取
4
移动互联网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体系

安全目标:机密、完整、可确认、可用 安全服务

认证服务 保密服务 数据完整性保护

安全机制
5
移动互联网安全概述

移动互联网安全

移动终端安全 无线接入安全 网络传输安全 云计算安全
AP 终端安全 接入安全 传输安全 云计算安全 Internet 数据 中心
Linux内核
显示驱动 USB驱动
摄像头 驱动
内存驱动 Wifi驱动
蓝牙驱动 音频驱动
IPC驱动 其他
键盘驱动
9
Android系统安全机制

Linux安全机制

POSIX用户 文件访问控制 内存管理单元 强制类型安全 移动设备安全

Android本地库及运行环境安全


10
Android系统安全机制

移动性强 个代,时刻使用网络服务 除了电话,社交、金融、GPS定位 PC端成熟的防护机制无法直接移植

功能汇聚


设备性能不足

14
移动终端安全威胁

安全攻击目标

隐私窃取(Privacy) 嗅探(Sniffing) 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 恶意账单(Overbilling)
更 新
提取 规则
响应单元
处理结果
19
移动终端安全防护

入侵检测系统分类

基于部署架构

本地部署 v.s. 分布式部署

基于反应类型

主动型 v.s. 被动型
操作系统事件、设备性能指标、键盘输入、传输数据等 异常(Anomaly)检测 v.s. 特征(Signature-based)检测

基于搜集数据种类
移动互联网安全
1
课程大纲

移动互联网安全概述 移动终端安全 无线接入安全 网络传输安全
移动云计算安全
2
课程大纲

移动互联网安全概述 移动终端安全 无线接入安全 网络传输安全
移动云计算安全
3
移动互联网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基本概念

机密性 完整性 可确认性 可用性
12
iOS系统安全机制

地址空间配置随机加载(ALSR)

对堆、栈、共享库映射等线性区实现随机化布局

代码签名

所有本地代码由受信任的证书签名 App Store是唯一的App下载来源 开发者必须注册App Store才能提交App


沙箱机制 数据加密
13
移动终端安全威胁

移动终端特点

用户身份认证 密钥管理 数据机密性 数据源认证和完整性 重放保护
强健安全网络(RSN)
I E E E 802.1X基于端 口的网络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
EAP
TKIP
CCMP
认证与密钥管理
机密性、完整性数据源认 证和重放保护
25
IEEE 802.11i安全标准

基于端口的网络访问控制用户身份认证
23
无线接入安全

无线接入安全威胁

意外连接 恶意链接 MAC欺骗 中间人攻击 注入攻击 IEEE 802.11i标准 WEP、WPA、WPA2
网络访问接入点
站点
站点 站点 基本服务单元 BSS

无线接入安全发展

24
IEEE 802.11i安全标准

强健安全网络(Robust Security Network, RSN)

用户受限方面

只能从官方规定渠道下载App 无法对系统实现完全备份 无法卸载终端出厂时安装App 无法对操作系统进行更换或升级 越狱工具:Zimperlich、Evasi0n等 恶意软件:DroidDream、Zhash等

从越狱工具到恶意软件

17
移动终端安全防护

硬件层级

TrustZone


基于检测模式

20
移动终端安全防护

异常检测方法

机器学习

Andromaly、PGBC等

电量监测

B-BID

特征数据库维护方法


自动维护 手动维护
21
课程大纲

移动互联网安全概述 移动终端安全 无线接入安全 网络传输安全
移动云计算安全
22
无线接入安全


无线接入安全威胁 无线接入安全发展 IEEE 802.11i安全标准 IEEE 802.11i安全接入过程
6
课程大纲

移动互联网安全概述 移动终端安全 无线接入安全 网络传输安全
移动云计算安全
7
移动终端安全

移动终端系统安全机制 移动终端安全威胁 移动终端安全防护
8
Android系统安全机制
应用程序

Android

主屏幕
联系人
电话 系统框架
应用框架
浏览器
其他

Android特有的安全机制

最小特权原则

访问前必须声明 粗粒度授权、粗粒度权限、不充分的权限文档和溢权

组件封装 签名机制 Dalvik虚拟机
11
iOS系统安全机制

iOS系统

核心操作系统层(Core OS Layer) 核心服务层(Core Services Layer) 媒体层(Media Layer) 可触摸层(Cocoa Touch Layer)
Linux内核层 系统库层 应用框架层 应用层 第三方类库
活动 管理器
窗口 管理器
内容 提供器
通知 管理器
第 三 方 库
包管理器
XMPP服务
位置管理
其他
库函数
运行库 核心函数库 Runtime Dalvik 虚拟机
界面管理器 WebKit OpenGL WebKit SQLite
媒体框架 SSL/TLS 其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