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2《元素周期律》课件最新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1.1《元素周期表》(共37张PPT)

2KI+Br2 = I2+2KBr 静置后,液体分层, 氧化性: Br2 > I2
上层 无色 ,
下层 紫色 。
结论
氧化性:Cl2 > Br2 > I2 还原性:I - > Br - > Cl 小结: 氧化性:F2> Cl2> Br2>I2 还原性:F-> Cl- > Br- > I-
氧化性:F2> Cl2> Br2>I2。 Cl2可从溴、碘的盐 溶液中置换出相应的卤素单质,F2与氯、溴、 碘的盐溶液可以置换出相应的卤素单质吗?
H2+F2 = 2HF H2+Cl2 = 2HCl 暗处剧烈反应并爆炸;HF很稳定 光照或点燃反应;HCl较稳定
H2+Br2 = 2HBr
H2+I2
加热500℃ ,HBr不稳定
2HI 需不断加热,HI同时分解
■都能跟氢气反应,体现相似性 反应通式:H2 + X2 = 2HX (X= F、Cl、Br、I) ■单质氧化性减弱,体现递变性
① 除9、10、18纵行(列序)外,族序数=列序个位数。(记忆方法) ②18个纵行,只16个族;0族和第VIII族不属主族,也不属副族。
一、碱金属元素结构和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Li Na K Rb Cs
1.相似性:
最外层上都只 有一个电子 2.递变性: 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失电子能力↑ 化学性 质相似
3.请在下面的线框中用色笔画出周期表的轮廓。并标出族序数,写
出七个主族元素(可参考课本)和 0族元素的元素符号。
周期 ⅠA ⅡA ⅢB ⅣB ⅤB ⅥB VIIB
IB IIB ⅢA ⅣA ⅤA Ⅵ AⅦA 0 种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课件

2.化合价指的是一定数目的一种元素的原子与一定 数目的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与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例如,稀 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已达稳定结构,既不易得到电子 也不易失去电子,所以稀有气体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0。 镁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容易失去这两个电子而达到 稳定结构,因此镁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氯原子 最外层有7个电子,只需得到1个电子便可达到稳定结构, 因此氯元素在化合物中可显-1价。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着元 素的主要化学性质。从初中所学知识我们知道,金属元素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 易失去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而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 一般多于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而达到8个电 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的阴、阳离子 也可用结构示意图来表示。
层,弧形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二、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1.最外层电子数排满8个(He为2个)形成稳定结构, 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
最外层电子较少的(<4)易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表现出金属性;最外层电子较多的(>4)易得电子或形成共 用电子对,从而形成稳定结构,表现出非金属性。通常, 我们把最外层8个电子(只有K层时为2个电子)的结构,称 为相对稳定结构,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当元 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8(K层小于2)时,是不稳定结 构。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不稳定结构的原子,总是“想方 设法”通过各种方式使自己的结构趋向于稳定结构。
3.画出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C________ O________ Al3+________ Si________ Cl-________ Ar________ K________ Ca________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课件

元素的原子半径由__质__子_数__、__电__子__层_数__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最__外__层__电_子__数____决定 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_____最_外__层__电__子__数___决定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电子
达稳定结构表现金属性。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易得电子
结论非金属性 Si < P < S < Cl
性质
Si
P
S
ClBiblioteka 非金属单 质与氢气 反应条件 及氢化物
稳定性
高S解i与 生温,H4氢 成易,易分气 的燃化氢合化蒸气P易H由物气反燃3不难稳与应稳氢,到定定易性,增H分须2S解强加受热热,
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电子层-表示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及能量高低
含多个电子的原子中, 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较 低的电子运动在离核较近的 区域,能量较高的电子运动 在离核较远的区域。
电子层数( n )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内层 能量由低到高
外层
不能孤立应用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1.2元素周期律_课 件
3.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
Cl +17 2 8 7
该层电子数
核电荷数
电子层
(2)电子式:示意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1.2元素周期律_课 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1.2元素周期律_课 件
4.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1 +2 +3 +4 +5
0
-4 -3 -2 -1
Na Mg Al Si P S Cl Ar
达稳定结构表现金属性。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易得电子
结论非金属性 Si < P < S < Cl
性质
Si
P
S
ClBiblioteka 非金属单 质与氢气 反应条件 及氢化物
稳定性
高S解i与 生温,H4氢 成易,易分气 的燃化氢合化蒸气P易H由物气反燃3不难稳与应稳氢,到定定易性,增H分须2S解强加受热热,
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电子层-表示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及能量高低
含多个电子的原子中, 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较 低的电子运动在离核较近的 区域,能量较高的电子运动 在离核较远的区域。
电子层数( n ) 1 2 3 4 5 6 7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内层 能量由低到高
外层
不能孤立应用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1.2元素周期律_课 件
3.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
Cl +17 2 8 7
该层电子数
核电荷数
电子层
(2)电子式:示意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1.2元素周期律_课 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1.2元素周期律_课 件
4.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1 +2 +3 +4 +5
0
-4 -3 -2 -1
Na Mg Al Si P S Cl Ar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 PPT课件

14 15 16
最外层电子数 17 18
硅
Si
2, 8, 4
磷
P
硫
S
氯
Cl
氩
Ar
Na Mg
Al
2, 8, 1 2, 8, 2 2, 8, 3
2, 8,5 2, 8, 6 2, 8, 7 2, 8, 8
+1
+2
+3
+4 - 4
+5 - 3
+6 +7 - 2 - 1
0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 布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元素的化合价呈现什 么规律性的变化?
隐含着无穷的美。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诗歌、散文和音乐,
陶冶我们的情操;而化学学科中的新奇、和谐、简约,同样 闪耀着美的光辉。
化学方程式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6HCl = 2AlCl3+ 3H2
结论
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盐酸反应。
列表目标:
Na
与冷水反 单质与水 应:
Mg
Al
与冷水反应缓 与酸反应: 慢,与沸水反 应迅速、与酸 (或酸) 迅速 剧烈 反应剧烈,放 反应 金属性:Na>Mg>Al 出氢气。
对其他周期元素性质进行研究,也可 以得到类似的结论。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 周期性的变化。
从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你想到了些什么?
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辛,正是因
为有了无数的探索者,才使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一步步地走向 深入,也越来越接近事物的本质。 先辈们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是我们人类不尽的财富。 他们的追求除了其优秀的个人素质以外,真理本身那种 理性的美,也给了他们人生以巨大的乐趣。 同学们的学习是辛苦的,又是幸福的,每一门学科中都
最外层电子数 17 18
硅
Si
2, 8, 4
磷
P
硫
S
氯
Cl
氩
Ar
Na Mg
Al
2, 8, 1 2, 8, 2 2, 8, 3
2, 8,5 2, 8, 6 2, 8, 7 2, 8, 8
+1
+2
+3
+4 - 4
+5 - 3
+6 +7 - 2 - 1
0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 布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元素的化合价呈现什 么规律性的变化?
隐含着无穷的美。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诗歌、散文和音乐,
陶冶我们的情操;而化学学科中的新奇、和谐、简约,同样 闪耀着美的光辉。
化学方程式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6HCl = 2AlCl3+ 3H2
结论
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盐酸反应。
列表目标:
Na
与冷水反 单质与水 应:
Mg
Al
与冷水反应缓 与酸反应: 慢,与沸水反 应迅速、与酸 (或酸) 迅速 剧烈 反应剧烈,放 反应 金属性:Na>Mg>Al 出氢气。
对其他周期元素性质进行研究,也可 以得到类似的结论。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 周期性的变化。
从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你想到了些什么?
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辛,正是因
为有了无数的探索者,才使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一步步地走向 深入,也越来越接近事物的本质。 先辈们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是我们人类不尽的财富。 他们的追求除了其优秀的个人素质以外,真理本身那种 理性的美,也给了他们人生以巨大的乐趣。 同学们的学习是辛苦的,又是幸福的,每一门学科中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元素周期律》课件 (共21页)

二、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排布呈现⑧从 1 到 8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除外)。 1 到 8 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⑨ 由大到小 由大到 -________小的周期性变化(0族元素除外)。 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一般从 +1 价→+7价 ⑩+1 价→+7价 ,最低负化合价一般从⑪-4 价→-1 -1价 价。 4价→
A.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B.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C.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D.S2-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
元素性质的比较
叠氮化钠(NaN3)受撞击时会发生爆炸,可用于汽车防撞保护气囊。 (1)分别写出N、Na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N:第二周期ⅤA族;Na:第三周期ⅠA族 (2)氮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分别是多少? +5;-3
(3)分别比较钠原子与氮原子、Na+与N3-的半径大小。
r(Na)>r(N);r(Na+)<r(N3-)
(4)碳元素与氮元素位于同一周期,能证明氮的非金属性强于碳的 事实有哪些? 硝酸的酸性强于碳酸,N2与H2化合比C与H2化 合容易等。
1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氢化物的酸性就越强,这个 推论正确吗?说明理由。 不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 强,而不是氢化物的酸性越强,如酸性:HI>HCl>HF。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 (1)含义 多电子原子里,电子分别在①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 ,人们把不同 能量不同 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之为电子层。 (2)表示方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课件(共15张PPT)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D.原子的中子数
1.原子序数为 x 的元素位于第IA族,那么原子序 数为 x+2 的元素肯定不会在( )
√ A.第 IA 族 B.第ⅢB族 C.第ⅢA族 D.0族
【提示】若x为氢元素,则A正确;若x为锂或钠, 则C正确;若x在第4、5、6、7周期,则B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第ⅠA族和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
4.每周期元素的种数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三短”“四长”;“七主”“七副”“0族和Ⅷ族” 二、元素原子结构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排布
周期表中位置
1.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依据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
螺旋式元素周期表
金字塔式元素周期表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 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 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 期表,这就是现代元素周期表的 雏形。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思考与交流】
周期表的结构
阅读教材P4、5页并结合周期表,讨论以下问题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是什么?周期表有多 少横行,多少纵行,多少族?
A.若X是氢,则Y是氦
√C.若X是氟,则W是硫
B.若Y是氦,则Z是钠 D.若Y是氟,则Z是铝
例.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 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提示】X为第4周期,第ⅠA族;Y为第5周期,第 ⅦA族。
【记一记】
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课件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16页
RJ版· 化学· 必修2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基础训练 课 堂练习
限时:20 分钟
总分:60 分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17页
RJ版· 化学· 必修2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
二合一
1.下列各组元素的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Li、Be、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 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N、O、F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K、Rb 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20页
RJ版· 化学· 必修2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4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氟到碘,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因为铝原子比钠原子失去电子数目多,所以铝比钠的 还原性强 C.在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 周期性变化 D.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化学 性质也完全相同
课 后 作 业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3页
RJ版· 化学· 必修2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基础训练 课 前预习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4页
RJ版· 化学· 必修2
45分钟作业与单元评估
二合一
一、元素周期律 1.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22页
RJ版· 化学· 必修2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1.2 元素周期律 课件(共25张PPT)

合价
- 4 - 3 - 2 -1
表5-5 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 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最外层电子数1→2
最外层电子数1→8
最外层电子数1→8
表5-5 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 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
原子半径 大→小 原子半径 大→小
H
Li
Be
B
C
N
Na Mg Al
Si
P
He
O
F
Ne
原子 序 数
1
2
元素 名称
氢氦
元素 符号
H
He
电子 排 布
1
2
原子半径
10-10m 0.37 1.22
主要化 + 1
合价
0
请阅读和比较 1-18号元素的有关 数据从中能找出什 么规律?
原子 序数
3
4
5
6
78
9 10
元素 名称
锂铍
硼
碳
氮
氧氟氖
元素 符号
Li
Be
B
C
N O F Ne
电子 排布
2,1
2,2
2.下列事实能说明非金属性Cl >S的是:
A、Cl2比S易与H2化合
B、HCl比H2S稳定
AB
C、酸性HCl >H2S
D、Cl的最高正价为+7,
S的最高正价为+6
3.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是( AB )
A. Na、Mg、Al
B. N、O、F
C. P、Si、Al
D. C、Si、P
4.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放少许镁 液后不变色。后镁与沸水反
带于试管中, 应较剧烈,产生较多气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能找到作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 金材料。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8
电子层上 的电子数
电子层
Cl- +17 2 8 8
核内质子数
电子层上 的电子数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规律总结:
1、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粒子
(1)分子:
CH4、NH3、H2O、HF、Ne
(2)阳离子:
Na+、Mg2+、Al3+、H3O+、NH4+
(3)阴离子:
N3-、O2-、F-、NH2-、OH-
五、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 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1、周期表中元素金属性与非金 属性的递变规律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区: 分界线左边是金属元素,分界线右 边是非金属元素,最右一个纵行是 稀有气体元素。见下图: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2
金 属
3性
逐
4渐
5
原子得 失电子 的能力
元素的金属 性、非金属 性强弱
单质的氧 化性、还 原性强弱
(3)位置反映性质:
同周期:从左到右,递变性
{ 相似性
同主族 从上到下,递变性
六、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应 用
1、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 _原__子__结__构__和__性__质__提供了线索。
2、根据元素的 原子结构 ,推测
• 1、内容: _元__素__的__性__质__随__着__原__子__序__数__的__递__增__而__呈__现__周__ 期_性__变__化___的规律。 • 2、实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
_元__素__原__子__核__外__电__子__排__布__周__期__性__变__化__的必 然结果。
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指导其他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寻
找所需物质:在_金__属__与__非___金__属__交__界___线__处_ 能找到制造半导体材料,如_硅___、_锗___; 在 非金属区域 能找到制造农药的材 料,如氟_、__氯__、___硫__、__磷__等____;过在渡__元__素____
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根据原子光谱和理论分析 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
K Ca
+35 2 8 18 7
Br
二、核外电子
排布的表示方
法——结构示 意图
1、
原 子
Na +11
2
结 核内质子数
构
示
意
图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电子层
81
电子层上 的电子数
2、离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层
Na+ +11 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1)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电子层(n) 1 2 3 4 5 6 7
字母表示 K L M N O P Q
能量
低
高
核原外子电子核排布规律
原子1、大电型子体总育是场尽与先蚂排蚁布在能量较低的轨 2、每层最多容核纳外2n2电个子电子。
3、最外层电子不超过8个(K为最外 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
增 强
6
B Al Si
Ge As Sb
非
金
属
性
逐
渐
Te
增 强
Po At
7
金属性逐渐增强
① 根据上表可知:金属性最强的 元素是铯(Cs),位于第6周期第 ⅠA族(左下角),非金属性最强 的元素是氟(F),位于第2周期第 ⅦA族(右上角)。
② 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 一定的金属性,又有一定的非金 属性,如Al、Si、Ge等。
2、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粒子
(1)分子:
SiH4、PH3、H2S、HCl、Ar、 C2H6、N2H4、H2O2、F2等
(2)阳离子:
K+、Ca2+
(3)阴离子:
S2-、HS-、Cl-
3、核外电子总数以及质子总数均相同的 粒子
(1)分子: N2、CO、C2H2
(2)阳离子:Na+、H3O+、NH4+
4、元素的“位—构—性”之间的 关系及其应用
位置
决定 反映 反映
结构
决定
决定 反映
性质
(1)结构决定位置: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
(价电子)
(2)结构决定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8-负价数绝对值
最外层电 子数和原 子半径
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
金属性依次增强
3、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 的判断依据:
元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 (易~强)
金属性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R(OH)n的碱性强弱 (强~强)
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易~强)
非金属性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稳定~强)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HaXOb)的酸性强
弱
(强~强)
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与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学案)
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金 属 性 依 次 增 强
失 电 子 能 力 依 次 增 强
原 子 半 径 依 次 增 大
原 子 半 径 依 次 减 小
得 电 子 能 力 依 次 增 强
非 金 属 性 依 次 增 强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3)阴离子: F-、NH2-、OH-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2)
三、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周 期性变化
•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 2、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 3、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 4、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四、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及实质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8
电子层上 的电子数
电子层
Cl- +17 2 8 8
核内质子数
电子层上 的电子数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规律总结:
1、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粒子
(1)分子:
CH4、NH3、H2O、HF、Ne
(2)阳离子:
Na+、Mg2+、Al3+、H3O+、NH4+
(3)阴离子:
N3-、O2-、F-、NH2-、OH-
五、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 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1、周期表中元素金属性与非金 属性的递变规律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区: 分界线左边是金属元素,分界线右 边是非金属元素,最右一个纵行是 稀有气体元素。见下图: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2
金 属
3性
逐
4渐
5
原子得 失电子 的能力
元素的金属 性、非金属 性强弱
单质的氧 化性、还 原性强弱
(3)位置反映性质:
同周期:从左到右,递变性
{ 相似性
同主族 从上到下,递变性
六、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应 用
1、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 _原__子__结__构__和__性__质__提供了线索。
2、根据元素的 原子结构 ,推测
• 1、内容: _元__素__的__性__质__随__着__原__子__序__数__的__递__增__而__呈__现__周__ 期_性__变__化___的规律。 • 2、实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
_元__素__原__子__核__外__电__子__排__布__周__期__性__变__化__的必 然结果。
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指导其他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寻
找所需物质:在_金__属__与__非___金__属__交__界___线__处_ 能找到制造半导体材料,如_硅___、_锗___; 在 非金属区域 能找到制造农药的材 料,如氟_、__氯__、___硫__、__磷__等____;过在渡__元__素____
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根据原子光谱和理论分析 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
K Ca
+35 2 8 18 7
Br
二、核外电子
排布的表示方
法——结构示 意图
1、
原 子
Na +11
2
结 核内质子数
构
示
意
图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电子层
81
电子层上 的电子数
2、离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层
Na+ +11 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1)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电子层(n) 1 2 3 4 5 6 7
字母表示 K L M N O P Q
能量
低
高
核原外子电子核排布规律
原子1、大电型子体总育是场尽与先蚂排蚁布在能量较低的轨 2、每层最多容核纳外2n2电个子电子。
3、最外层电子不超过8个(K为最外 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
增 强
6
B Al Si
Ge As Sb
非
金
属
性
逐
渐
Te
增 强
Po At
7
金属性逐渐增强
① 根据上表可知:金属性最强的 元素是铯(Cs),位于第6周期第 ⅠA族(左下角),非金属性最强 的元素是氟(F),位于第2周期第 ⅦA族(右上角)。
② 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 一定的金属性,又有一定的非金 属性,如Al、Si、Ge等。
2、核外电子总数为18的粒子
(1)分子:
SiH4、PH3、H2S、HCl、Ar、 C2H6、N2H4、H2O2、F2等
(2)阳离子:
K+、Ca2+
(3)阴离子:
S2-、HS-、Cl-
3、核外电子总数以及质子总数均相同的 粒子
(1)分子: N2、CO、C2H2
(2)阳离子:Na+、H3O+、NH4+
4、元素的“位—构—性”之间的 关系及其应用
位置
决定 反映 反映
结构
决定
决定 反映
性质
(1)结构决定位置: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
(价电子)
(2)结构决定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8-负价数绝对值
最外层电 子数和原 子半径
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
金属性依次增强
3、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 的判断依据:
元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 (易~强)
金属性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R(OH)n的碱性强弱 (强~强)
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易~强)
非金属性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稳定~强)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HaXOb)的酸性强
弱
(强~强)
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与 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学案)
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金 属 性 依 次 增 强
失 电 子 能 力 依 次 增 强
原 子 半 径 依 次 增 大
原 子 半 径 依 次 减 小
得 电 子 能 力 依 次 增 强
非 金 属 性 依 次 增 强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3)阴离子: F-、NH2-、OH-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2)
三、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周 期性变化
•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 2、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 3、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 4、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四、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及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