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中考语文考点复习 作文写作指导讲义
2012年中考语文考前指导

• (3)缓解情绪,冥想放松。进入考场。尚未答题前,运用 冥想的方式,通过短暂的想象或联想,使自己的悄绪缓 解下来。 • (4)强化信心,适度亢奋。语文考试跟文学创作具有某些 相似性,它必须保持适度的亢奋心理,才容易激发灵感, 激活思维,要找到情绪的最佳点。 • (5)心无旁骛,置身文本。和语文教材一样,语文试卷也 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自由的、审美的天地。考生心无旁 鹜地进入到文本之中,进入到试脱的审美境界之中,便 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 (6)告诚自己“欲速则不达”:不过分追求速度与激情, 也不能犹豫恋战白费时间;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 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4)三个重点——景和情的关系,动和静的关系, 实和虚的关系
专业术语: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平实、典雅、自然、 清新、优美、质朴等。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 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 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效果作用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 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 ④结构混乱。 • (a)主动句、被动句、“把”字句的混乱.(b)词语误用 引起的混乱。如:《消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c) 杂糅.如:参赛者大多是以高二年级的师生为主。 • ⑤不合逻辑 • (a)自相矛盾。如:《蔡文姬》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 中.(b)语意相反.(尤其注意双重否定、反问句)(C) 概念范围不清。如: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 (d)强加因果。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 一套。(e)主客倒置。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 会是很少的。 • ⑥表意不明。 • 主要由结构层次划分不清、指代不明、词义不明确、省 略不当引起.
2012年中考作文专题复习指导要点

2012年中考作文专题复习指导中考作文专题复习指导(1)扣题而作,突出中心切合题意并突出中心是得分的关键,因而“扣题而作,突出中心”是写中考作文的最基本的要求。
要做到“扣题而作,突出中心”,首先要过好“审题”关。
审题,(看导语),就是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推敲题目的含义和要求,明确应写成什么文体,该确定怎样的中心,可选用哪些材料,怎样安排详略等等。
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重要环节。
要落实“扣题而作,突出中心”,就要在作文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上“点题”法。
点题,也叫“破题”,指在文章的关键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交代、提示或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以便评卷老师迅速准确地把握你所写的文章的中心是什么,了解你写此文的意图何在。
点题的方式按表达方式的不同,大体分四类:抒情点题,议论点题,描写点题,叙述点题。
按行文中间点题文字出现的位置,常用的中考作文点题方式有:1、篇首点题。
开宗明义,为全文定下基调。
一般来说,记叙文的开头要开门见山,见人见事。
2、篇中点题。
在叙述的过程中,用简洁精炼的语句,不失时机地点明题旨,可以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有时着墨不多的几个词句,就能使文章的思想内涵得到升华。
3、篇末点题。
在充分叙述说明或议论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卒章显志。
好的结尾犹如豹尾,短促有力,自然新颖,能收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4、首尾呼应点题。
要提醒的是——无论采用怎样的方式在什么位置点题,都要与具体事件的记叙、具体场景的描述、具体人物的描写、具体事例的分析、具体道理的阐述紧密结合,以使双方相辅相成,决不能喊口号,说套话。
既不能乱点题,也不能滥点题,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经典试题〗开端是(事情的)开头。
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端;清晨,是一日生活的开端。
万事皆有开端;开端蕴含希望…… 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以“开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2012届中考作文专题辅导课件2

提醒:文章拒绝写作的怠惰、奴性与 平庸;应审视命题与生活,选择小巧 切口,纵深思考,表达清晰的思想, 如此文章才有思想与艺了。我翻开杂 志,杂志的扉页上赫然写着:生命在与运动。再往下翻, 只见满是**百岁老人如何如何运动健身、延年益寿的例子, 难怪妈妈这么感兴趣。再看看桌上,哇!不会吧!全是什 么《健身操》《四十八式太极拳》《运动十法》…… ……这样,老妈练了一周。 星期天,妈妈兴冲冲的回到家,原来这周的杂志又到了, 妈妈把包一扔,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谁知妈妈还没翻几 页,就愤愤的把杂志一丢,进厨房去了。 我好奇的打开杂志,见扉页上赫然写着:生命在于静止。 再往下翻,便是**百岁老人如何静心休养、养精蓄锐而长 寿的例子。嗨,竟还有北京著名专家的评点呢。《变化》
• 例八:走进沸腾的生活,走进温暖的社会,我心存感激。 我感谢我勤劳的父母,是他们养育了我„„(150字) 我感谢挚爱我的老师,是他们培育了我„„(150字) 我感谢与我牵手的朋友,是他们帮助了我„„(150字) 我感谢大自然,是他给我人生的启迪„„(150字)一 个充满感激的生命,必定是充满爱心与执着的生命。 ( 《感谢生活》框架
潘新和教授:不伦不类的 文章,一看就觉写作的幼 稚与低级,叫我如何给高 分?
一是文体模糊。有的
前300字左右是记叙,后面 写不下去了,就来个300字 左右的议论,让人见之 “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 论文不像议论文”。有的 看似是议论文,但一个事 例又有三、四百字,又好 像是记叙文。有的文章标 明是剧本,写上了第几幕, 但又没有舞台说明,就只 有几个人对话,标明剧本
如此,思想不能不说是健康,语言不能不说流畅; 但却空动老套。文章哪里可见一点自己的独特内 容和真挚感情?
二是事例陈旧
• 例六:吃苦耐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的主要体现。想想我们跋涉长征的红军,吃草皮肯 树根,脚穿破残草鞋心怀崇高理想,走完那二万五千里的道 路;想想我们的石油铁人王进喜,用滚杠加撬杠,以双手和 肩膀,迎着寒风奋战荒原,开掘出中国的大庆油田,一涨我 们国人的志气豪气。回首前人,其情可感,其事可叹,鞭策 今人,激励后来者。
2012届中考作文专题辅导课件12

成功的心态:
自信、镇定自如
(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发挥水平)
1
书写规范, 文面整洁
2
观点正确、新颖、深刻 中心要明确、突出,表现 出正面、积极向上、有教 育意义的主题。 如:游泳——“尝试”
3
题目角度小,语言凝练、含蓄、优美。
1、用扩展法。(在话题前或后加上适 当的词语)
《游泳的感悟》《我的一次游泳经历》
加油!
9
看下面的话题,每个话题分别取三 个题目(分别用扩展法、修辞方法、 移用法)。
1、以“感悟生活”为话题;
2、以“适应”为话题;
3、以“勇气”为话题;
4、以“选择”为话题。
.rm
结构、语言等给他一个评价。 3、把自己的看法写到文章后面。
茶壶倒不出饺子, 学会把自己的想法正确表达。
阅读别人的文章,你觉得写得 如何?请你根据中考评分标 准从题目、立意、结构、语 言等给他一个评价。
高分的奥妙:
(1)一个好的写作心态。 (2)一个清爽的卷面。 (3)一个明确的中心。 (4)一个精彩的题目。 (5)一个亮丽的开头。 (6)一个新颖的结构形式。 (7)一个优美的片断。 (8)一个完美的结尾。
作文(50分)
以“游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或记叙学习游泳的经历和感想,或 抒写游泳的畅快和感悟,或从学习 游泳的道理联想到其他……
要求: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姓名和学校名。③思想健康,内容 充实,情感真挚,不少于500字。
话题作文=话题+提示语+要求
聪明的人懂得吸取别人好经验!
2、用修辞方法拟题。(拟人、比喻等)
《一只怕水的乌龟》《不敢游泳的鱼》
3、移用诗词名句、歌词等来拟题目。
[精品]2012中考语文作文指导与范文
![[精品]2012中考语文作文指导与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d9934d4bb4cf7ec4afed0be.png)
2012中考语文作文指导与范文2012中考语文作文指导与范文儒侠2012中考语文作文指导:点题法当前,我国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学生普遍反应作文难,其主要症状就是:一是写不快文章,二是写不好文章。
第一个症状,我们在中学生快速反应作文里讲了不少,在此不谈。
在这里,我们将着重谈一谈,中学生作文的特级能力问题。
?首先我们还是来谈一谈破题:破题也叫做点题,是指写文章在关键的地方,用最简明扼要的话交代、提示或点明文章的意旨,以便了解你所要写的文章的中心是什么,你写此文的意图何在。
用一句话概而言之,点题就是提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训练目标:对于我们中学生朋友而言,如果作文功底不是很深厚,往往宜采用明点的方法好,但是我们训练的目的就是让中学生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明、暗点之分,分得不是特别清楚。
通过我们的讲解,中学生朋友们会明白什么时候适合用明点,什么时候适合用暗点,也将懂得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点题功夫。
以后做到作文势如破竹,一气呵成。
?写作方法:点题有明点与暗点之分,也有卒章显其志与首句标其目之分。
在使用明点时,就是要紧扣标题,直接说明,解释点题含义。
如《火红的花》开头的句子:我家的后花园,有一株火红花,每到夏天,它都开得火红,就像爷爷那火红的脸。
?暗点一般在字词句上与标题没有直接的联系,如《捕蛇者说》一文,在文中结尾处有一句感叹: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就是在比较赋敛与蛇毒之中提示出文题的含义,表达要写此文的意旨。
?点题法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卒章显志法。
前人评论杜甫诗歌时曾说过这样的话:一篇之妙,在于落句。
这句话提醒写要写好结尾。
在文章的结尾,用一、二句话显示题旨,这就是卒章显志法。
当然,这一、二句话要如刘禹锡所说的: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设万景,是含义深远而精炼的话语。
贾谊《过秦论》的结尾: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仅此一句,把全篇中心内容包揽无遗。
诸葛亮《后出师表》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结,集中概栝了他的忠诚不矢的精神品德。
2012中考语文复习基础知识分类归纳作文指导以及语用题答题模板汇编[1]
![2012中考语文复习基础知识分类归纳作文指导以及语用题答题模板汇编[1]](https://img.taocdn.com/s3/m/703ed061783e0912a2162a19.png)
2012中考语文复习基础知识分类归纳作文指导以及语用题答题模板汇编一、记叙文阅读一、辨析记叙文线索和作用1、线索:(1)以人物为线(2)以时间为线(3)以事件为线(4)以情感为线(5)以某物为线(6)以题目为线2、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二、理清记叙顺序1、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题型: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答题套路:文章使用了xx(倒叙、顺序、插叙)+作用三、记叙文的表达方式:1、表达方式及作用⑴描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A、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对话)描写(5)心理描写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现实。
⑵议论: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
2012届中考语文考点复习 作文写作指导讲义

作文写作指导讲义作文开篇二十招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有诗曰:“文章看落笔,议论驰后先,破石出至宝,决高泻千川。
”意思是说写文章要特别注重开篇落笔之处,如果下笔便石破天惊、涌现精华,则全篇就如高崖泻水,气势如洪。
明朝诗人谢榛也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同样强调了开篇应以爆竹骤响之势震彻全文。
可见。
文章的开头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考场作文更是如此。
如何利用开头在浩瀚文海中脱颖而出呢,现简略归纳出以下二十种方法,供参考:⑴欲扬先抑,开发胃口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
——《同桌》⑵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
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同桌》⑶描形绘神,印象逼真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
——《同桌》⑷自然交代,平引下文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班三十三名男生,二十七名女生,男生两人一桌恰好多一名,女生亦如此,必将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坐一桌的危机。
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危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
——《同桌》⑸歌词开头,响彻云际“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起/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从路边音像书店传了出来,那带着绵绵情思的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同桌》⑹排比反复,创造旋律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
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
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
——《朋友》⑺设问开篇,无沿无边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都渐渐淡忘,而那双眼睛,怎能使我忘怀?——《朋友》⑻名言指路,开宗明义培根说过:“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
2012中考语文作文辅导

2012中考语文作文辅导什么样的作文能够得高分呢?我们只要研究一下每年各省市的中考满分作文,就会给我们以启发。
每一篇满分作文,都有其获得满分的亮点因素,我们如果能将这些亮点加以总结,在中考应试时,只要能够在作文中展示这些亮点,一个甚至是几个,那么无疑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即使得不到满分,获得高分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到底有哪些亮点呢?下面是我从2011年各省市中考满分作文中总结出来的十四个亮点,可以供同学们参考。
一、源头活水材料新。
【范文展示】《我读懂了夜的心跳》(遵义市中考满分作文)晓风残月,带出了夜的光华,带不走夜的韵味;云环影绕,带走了夜的无垠,带不走风的耳语;月影婆娑,带走了夜的温柔,带不走夜的心跳。
夜的心跳是动人的。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地与天相连的地方,出现了一道深深的痕,我想,那是夜的影,这时傍晚了。
各家各户上灯了,不久又都灭了,便只剩下了夜空,显得广阔没有边际,七颗八颗的星星零散地落在夜空中,点缀着这薄薄的纱巾般似的天空,我便沉浸在这神秘而美丽的夜里。
不久,便午夜了,外头响起了一声声刺耳的声音,彻底打破了夜的宁静,给诗意的夜空套上了一层不该属于它的喧嚣,不知是什么声音“唰,唰,唰……”就这样打破了我对夜遐想的梦。
自此以后,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同一方向响起这样让人心里发恼的声音,我开始讨厌这样的声音,因为它扰乱了夜的心绪。
我不再喜欢聆听夜语,很早的时候,在这个声音还未响起,我便睡下了,可是……这几天,开始中考了,妈妈跑来对我说:“你到我那铺去睡吧!晚上那边加班施工,不然会打扰你”,“啊!施工?”我总算弄明白每天夜里怪异的声音怎么来的了,妈妈还告诉我,因为怕下雨耽误工程,所以他们白天做到夜里还继续干!原来如此!为了不误工期,为了买房的人可以早点看到他们的房屋,那么一群朴实的农民工就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的峥峥铁骨在夜里依然没放下该挑的担子,他们的钢铁一般的胳膊就这样在钢筋混凝土里承担着该承担的,他们满怀着家人的期盼,又满怀着对儿女的期盼,在黑夜里用汗水演绎着劳动最深刻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写作指导讲义作文开篇二十招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有诗曰:“文章看落笔,议论驰后先,破石出至宝,决高泻千川。
”意思是说写文章要特别注重开篇落笔之处,如果下笔便石破天惊、涌现精华,则全篇就如高崖泻水,气势如洪。
明朝诗人谢榛也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同样强调了开篇应以爆竹骤响之势震彻全文。
可见。
文章的开头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考场作文更是如此。
如何利用开头在浩瀚文海中脱颖而出呢,现简略归纳出以下二十种方法,供参考:⑴欲扬先抑,开发胃口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
——《同桌》⑵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
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同桌》⑶描形绘神,印象逼真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
——《同桌》⑷自然交代,平引下文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班三十三名男生,二十七名女生,男生两人一桌恰好多一名,女生亦如此,必将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坐一桌的危机。
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危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
——《同桌》⑸歌词开头,响彻云际“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起/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从路边音像书店传了出来,那带着绵绵情思的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同桌》⑹排比反复,创造旋律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
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
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
——《朋友》⑺设问开篇,无沿无边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都渐渐淡忘,而那双眼睛,怎能使我忘怀?——《朋友》⑻名言指路,开宗明义培根说过:“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
”他的话道出了朋友的重要。
是的,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他简直无法生存在世界上。
——《朋友》⑼对比映衬,突出重点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渐渐被我淡忘了,然而,有那么一双眼睛,一种声音一个身影,至今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
——《朋友》⑽倒叙开头,吸引读者当我们乘着离开国防教育学校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泪水竟然在我的眼眶里打转。
难道是留恋吗?是留恋那一段虽苦虽累但充满活力的生活,还是留恋那待人苛刻却真诚亲切的军人,我们的教官?——《朋友》⑾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十月九日又到了,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六十年了。
从傍晚到子夜,静静地,一个人坐在窗前,任冷雨打着窗棂。
灯下一盆吊兰淡淡地涂抹一壁翠色书柜。
夜风荡起,身上微微泛起寒意。
想起了鲁迅先生,泪水就滑落下来。
⑿抒发情感,以情动人暮色中,几缕炊烟从农舍里袅袅升起。
我捧着一束栀子花,站在张老师的窗前。
张老师,您还是那样忙碌?该歇歇了吧,今天是您的节日——教师节。
我带着我的收获来看您来了。
——《琐忆》⒀以物喻人,含义深长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上,一棵古老的树,虽然生命已到了最后一刻,但它仍然倔强的生长着。
在它的身旁,一棵小树正在抽出嫩嫩的芽。
老树的根枯了,它把生命的汁液输给了小树;老树的叶黄了,它把绿色的生命注入了小树。
老树历经沧桑,走完了它艰难的历程。
如今,小树刚刚抽枝吐叶,老树却离开了它……这正像外公离开了我,他来不及接受我对他的报答之情,就匆匆离开了我。
——《琐忆》⒁设置矛盾,引人入胜“我就不信,你在这个班生活了两年多,对这个集体就会没有一点感情?……”这是今天早晨班主任陈老师对我说的话。
我望着陈老师愤怒的目光,委屈的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心理说:“陈老师,你误会了……我怎么能不爱我们的班级体呢?”作文的构思法构思是指在动笔作文前,对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和结构层次的总体设计。
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的问题。
它是作文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具体地说,文章构思就是对选材过程中所选的材料作分解和组装,使之有序化、审美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每个人的大脑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分解和组装的方式也呈现多种多样,这里介绍几种大家常用的构思法,以打开同学们构思的路子。
1、一字(词)贯穿构思法一字(词)贯穿,是提在构思文章时,选择一个和中心思想紧密相关的关键字或词连接文章的所有材料,从而形成文章的骨架。
如《背影》一文,就是采用一词贯穿构思法,文章从始至终以“背影”一词不达意贯穿全文,使读者深深体会到一颗慈父心,体会到父子之间的深情。
运用此法,要注意文章要扣紧一个字或词来写,只有这样,才有条件以此为辐射点,进行多角度的思维,才有利于有层次地、深入地进行描述或抒情,使文章丰满而有韵味。
2、片断组合构思法片断组合,是指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片断组合成文来表现一个主题的构思方法。
用这种方法构思的记人、叙事、写景的文章,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景物。
运用片断组合的构思法需要注意的是:A、所组合的片断的形式要统一:或者是人物形象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事件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景物的一系列片断组合等。
B、片断本身的叙述必须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
C、片断可以是横向排列,也可以是纵向排列。
横向的排列要安排好主次、实虚的关系,纵向的排列要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
3、悬念设置构思法悬念设置,是指在选材构思时,把情节安排得含而不露,让读者以焦虑的心情期待着它的发展,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功效的构思方法。
4、纵横对比构思法纵横对比,是指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同一篇文章中来叙写的一种构思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构思,形成鲜明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极深的印象。
或动静对比,或美丑相映,或真假相衬,或善恶对立,或冬夏对比,或天地对照等等。
5、欲扬先抑构思法欲扬先抑,是指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
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注意抑少扬多,扬能压抑。
6、时空推(转)移构思法时空推(转)移,是指在选择材料后以时间的推移或空间的转移来组织材料行文的一种构思法。
以上几种构思法,在一篇文章中常常结合起来使用,希望在作文时细心体会。
用好材料打造精品——记叙文写作中材料运用的策略研究一、精心选择材料,展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个性的世界。
选择什么材料比较好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选材:(一)、选择真实的现实生活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选择作文材料时,应放眼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
完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去胡编乱造故事。
那么,如何发现身边的生活材料呢?用明亮的双眼去观察生活,用智慧的大脑去思考生活。
比如关注别人讲述的事情、自己寻找资料得来的事情、亲身经历的事情等等。
以身边的真实事件为材料的文章会得到读者的充分肯定与情感共鸣。
从身边的事件中发现写作的素材,也就是参与写作的最真实的、最有效的行为。
平时一定要注意收集、积累这样的材料。
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收集、积累材料的方法,以期有所帮助。
1、观察积累。
客观存在的环境万物与丰富生活的种种特色,只有靠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与题材。
因此,要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并把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随时积累,这样才会使头脑中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得心应手。
2、阅读积累。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作为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
大量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经验纷繁,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兼容,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更是中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
3、练笔积累。
在阅读材料积累中勤于练笔,积累有形的文字材料,并从中提高运用语言技能。
练笔的形式一般有:读练笔,即动笔墨读书,包括词语摘抄,内容概括,佳句警句抄录,读后感,书刊评论等。
观察练笔,主要是写观察片断、观察日记。
视听练笔、活动练笔等,均可用日记形式写观后感、活动收获等。
4、活动积累。
在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是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
这些材料情感性强,心理活动素材多,动态发展变化内容多,为其他积累渠道所少有。
积极参与,有意观察,强化体验,从中积累真情实感,体验活动中各种人际交往的真伪虚实、优劣美丑,观察活动过程中各种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变化。
活动中所积累的材料往往由于富有情趣而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再现容易,而且写作中使用起来容易抒发情感,达到文情并茂。
(二)、选择生活中那些能催人奋进、陶冶情操、健康向上的材料。
生活中的是是非非纷繁复杂,但总有一定的价值标准、判别标准。
那些能反映人类共同情感、共同追求等主题的材料便是健康向上的材料。
像倡导和平宽容、追求独立坚强、表现美丽真诚、鼓励勇敢创新等主题的事例。
这些材料能促使人类文明更好地向前发展,能唤起人们内心情感的共鸣。
作文选材应尽量选择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积极向上的材料,尽量少写或不写生活中那些阴暗的缺乏普遍意义的材料。
虽然生活中也有一些阴暗面,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但由于中学生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那些消极的材料还缺乏足够的判断和思考能力,写起来容易出现认识上的偏差。
二、生动叙写材料,充实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使用足够的细节描写可以让文章显得富有情趣和个性化。
一篇没有细节描写的文章就像一块没有加料的比萨饼——它能喂饱你,但你并不爱吃。
文章需要足够的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的内容,进而让人感到你是在写事实,而不是说大话。
(一)、变空泛为具体,加强细节描写。
不少同学的文章只有空洞的叙述或议论,缺乏具体的描写,读起来味同嚼蜡。
如有位学生在习作《那一刻,我流泪了》中写道:“我来到粮库工地上,看到父亲扛着沉重的麻袋,非常吃力地走着,汗水浸湿了他的衣服,我感动得流出了眼泪。
”我们看了这段文字之后,是不会陪着流泪的。
不难发现,上面这段文字不具体,不细腻,非常空洞。
麻袋有多重?父亲扛着麻袋的样子怎样?父亲是如何吃力地向前移动?我内心有怎样的想法?这些细节都没有表现出来,作者的情感没有找到寄托。
当然也就不能够引起我们内心的情感共鸣。
不妨这样改动:“我加快脚步向粮库工地走去。
近了,近了,远处传来机器的轰鸣声。
突然,一个瘦弱矮小的身影闯入了我的视野,小山一样的麻袋重重地压在了他的身上,他的身体被压成了弓形,他的双手紧紧地攥着麻袋口,身子努力地向前倾,迈着蹒跚的脚步一步一步向前走着。
只见他来到输送机前,把沉重的麻袋卸下,深深地喘了口粗气,慢慢转过身来。
刹那间,我惊呆了,那个人——我的爸爸!望着爸爸那疲惫不堪的身影,望着他那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我鼻子一酸,眼泪一个劲地在眼眶里打转儿。